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英雄-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义的敌人!

    “怎么样,同志们,同意古谢夫同志建议的请举手。”

    林俊来个***表决:他都欣赏这个称呼别人还会有什么意见?更不用说这个代号绝对有气势,谁都喜欢。结果当然是全票通过。

    “那好,既然所有人都同意,以后就告诉部队,彼t什维克雄鹰!”林俊一锤子定音。

    设计师们和基地领导都知道副国防人民委员不是个光说不练地人。‘波’里卡尔‘波’夫更是了解林俊对于飞机的感情:“安德烈,这架飞机是做好起飞准备的,你要不要和同志们一起飞一圈?”

    半年多没‘摸’‘操’纵杆和驾驶盘,早就心痒痒,得到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更别说林俊两辈子都没飞过重型轰炸机。

    但这次升空还不能说上天就上天。因为除机长、机械师、投弹手和通讯员,其他人都将由林俊和他的随员们担任。林俊当然是副驾驶,而5炮手(彼…8的另一个炮位将由:投弹手的活。)都将是林俊地随员,他们和林俊一样,需要先进行强化培训。

    设计师同志也将“塞进”飞机一

    ,这架轰炸机的自卫武器和弹仓都是按照“实战标准所有的机炮机枪弹链上安装地是空包弹,弹仓里挂载4500斤和20100斤的教练弹。

    阿廖沙第一个表示要抢占机尾炮塔的有利地形,引来几个参谋的一顿哄笑——兰德斯科奇把一脸不爽的大块头硬塞进尾炮塔‘操’纵仓,倒霉的阿廖沙发现自己这会想转个身都是种奢望。

    哥萨克也没为难大块头。和几位地勤一起把困住的阿廖沙给‘弄’了出来。还是地勤同志有办法,给这个块头实在超标的空勤人员找了个好地方——让阿廖沙坐在机头的机枪‘操’纵席上,虽然人还是窝着的,但至少能转身,而且此处风光比驾驶舱那还要好:机头是玻璃的。

    卫队里个字最矮的赫米特洛夫担任机腹炮塔炮手,他的身高只有1米65,在林俊的随员里也只有他能塞得进那个狭小的圆球——地没人能和他争。当然,别人也不想享受那个好地方:没几个人喜欢在一个悬空一大半的玻璃球里东转西转看大地,这绝对需要胆量!

    伊万…希多连科放下了自己的狙击步枪,和兰德斯机身后部的那两‘挺’机枪——和b…17的大窗户不同,彼…8这一部分是两个简易流线形机枪炮塔,炮手站在机仓里‘操’纵‘露’出枪身的机枪,避免了喝西北风的缺点。

    机背炮塔被古谢夫占领,而列昂诺夫同志很幸运的成为两‘门’机炮的炮手,是机组成员中唯一一个将要倒着看风景的幸运儿。

    两位设计师同志和基地的领导就随遇而安了,机身中部自己找个地方窝着就成。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培训,学员们顺利结业,飞机升空。有个小‘插’曲是在飞机抵达了3000米高度后,赫米特~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心态和坚毅表情被机械师塞进了机腹炮塔。勇敢的赫米特洛夫在卫队里平时担任快速突击的任务,跳伞潜水什么都会,但显然这个透明圆球给他造成的恐惧感远远超过他第一次跳伞时的恐惧。

    赫米特洛夫不知道留在地面上的那些弟兄们还很羡慕他,眼巴巴的看着轰炸机升空——如果不是他的身材原因,怎么着也轮不到赫米特洛夫担任如此重要的角‘色’。

    这次飞行的目标是50公里外的航空靶场,为了增加“实:=度”,基地还派出两架拉格担任“敌方战斗机”的角‘色’,让炮手们过把瘾。

    除了林俊是要真实的感受飞机的‘性’能,随员们是天上掉下个好玩的大馅饼砸到头上,这轰炸机炮手的工作不是一般人有机会能尝试的,更不用说还能对着俯冲而来的“敌机”猛烈开火!

    林俊在试飞员机长的指导下熟悉了‘操’纵的感受,还单独飞了一段,但那些个炮手的嚷嚷让他耳根有点烦。

    “难得轻松一下,随他们了。”心里只能这样想。

    “列昂诺夫,一架109往你那去了!”阿廖沙喉咙震天响。

    “在我头上!瞎喊什么!”

    这是古谢夫的大吼,这会连他也管不了什么涵养一类的废话,只顾着对着疾速飞过的“109”一顿猛‘射’。

    机舱里机械师们看着后面站着的两个炮手就想笑——哥萨克能把一‘挺’机枪打出‘花’样来,嘴里还不停的怒吼着,而他背后的小伙子是一声不吭发大财。

    三分钟后设计师得出“悲哀”的结论:自己引以为傲的座机已经报销了!这临时的炮手实在是靠不住!

    “109”在完成“攻击”后脱离,林俊在耳机里还能听到炮手们的吹牛。

    “同志们,麻烦一下,能不能把我‘弄’出去?”

    可怜的赫米特洛夫在小圆球里叫唤,他现在是两眼发‘花’脑袋晕,刚才遭到“攻击”后,只几秒钟时间就被自己搞得头尾不辨,机枪就是瞎‘射’一通。

    、、、、、、

    “看来我们要想办法提高轰炸机炮手的实战能力,单单常规的训练还不成。”完成轰炸任务返航后林俊对边上的人说。

    他已经想到了一个办法,美国人二战中训练飞机炮手的办法。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新的动力

    ***好解决,专家们很快就能想出办法,更大的问题是用什么飞机来担任“敌机”的角‘色’:苏维埃现在没有一个型号的飞机适合这一角‘色’。

    美国人有p…39,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这样做值不值得:想法固然是好,但林俊想起历史上好像也只有美国那样干过。进行模拟训练的好处是明显的,能积累对空中高速目标‘射’击的经验,到了天上至少不会像林俊的“炮手们”那样‘乱’打一气。

    美国人那是财大气粗,可以做到面面俱到,除了它就没有哪个国家去做那样一个工程——没空,资源也要用在更加重要的地方。美国人能四平八稳的做训练,显然也只有它有这个条件。

    一切从实战出发,如果订的标准是最先进、最符合要求的固然好,但如果不符合实际国情就是副作用大于好处。

    林俊硬要组建一直模拟部队也做得到。效果还会很不错,但一到开战有可能得不偿失——***、油料地消耗,人力资源的分散都是不能接受的。

    那怎么办?多打拖靶吧,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

    、、、、、、

    林俊喜欢机场,而且喜欢现在机场,比几十年后的机场要“可爱”的多!到处是绿草盈盈的草坪。远处是一片片地原始森林,机场里也只有少量的水泥建筑,水泥跑道也只有一条,一切都显得自然,比在城市里要“和谐”的多。

    熟悉的燃油味和永远忙碌的人群,机场显示的就是国家的活力。这个研究基地附近只有一个小镇,没有城市的喧嚣,最适合飞机地测试。'la'还能避免不必要的***。

    苏联就是再如何保密,在大城市总会有极少数的外国人经过,在这里就能避免那样的麻烦。

    这趟林俊出来不只是视察轰炸机基地,中餐后他和随员又登上两架里…2,:50里外的高尔基市。

    ‘波’里卡尔‘波’夫还是同林俊一道,但这次飞机设计师同志就不知道今天的目的地到底是什么地方,他只知道飞机会在一个多小时后在高尔基降落。

    “‘波’里卡尔‘波’夫,你对我们的新式航空技术了解多少?”林俊在座椅上问身边的设计师。

    “这个不好说,战斗机、轰炸机那块我基本了解,但绝对没你了解得多。”

    设计师说地很在理——他了解他能够了解的所有东西。

    “别在我面前摆什么保密条令。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林俊知道这家伙是在打哈哈。

    “行,我见过布拉图黑的设计局的“奥麦加”三型和四型直升机,那种新式飞行器现在也就是能担任些辅助任务,但它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我已经给莫斯科航空学院追加了经费,让布拉图黑和他地设计团队(布拉图黑,苏联早期著名旋翼机与直升机设计师。领导的设计局属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管辖)继续深入研究。”

    “这个我已经听说了,你还把几个旋翼研究方面新崭‘露’头角的设计师给挖了出来,我看好尼古拉…伊里奇…卡莫夫和米哈伊尔…列昂基也维奇米里,这两人很有冲劲和天赋。佩佩贡献”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林俊没想到‘波’里卡尔‘波’夫知道的还不少。

    “航空委员有我的办公室,安德烈,在保密条例权限之内。”

    “呵呵。”

    ‘波’里卡尔‘波’夫是航空委员会的委员,知道这些一点也不奇怪。

    “我们不能指望那些飞机能去赢得战争,这都是在为战争结束后的将来做准备。‘波’里卡尔‘波’夫。今天我们去高尔基郊区的一个研究所,那里地研究的东西已经超出你的保密级别了。”

    设计师耸耸肩膀,有林俊在保驾他哪都能去。

    “你应该听说过那个研究项目,但这两年那里的消息是严格保密地。”说着说着看到设计师还是一脸的无所谓。林俊有些不爽:“我说老家伙,你就不能满足一下

    荣心,小小好奇的问一句那里研究的是什么吗?”

    “保密条例,再说你最后一定会告诉我的,不然也不会要我上飞机,我干嘛要冒风险问。”

    面对一脸无赖又稳如泰山的设计师林俊一点没辙,感觉自己刚才就像个无聊人在那自言自语。

    “行了,那里正在研究一种全新的航空发动机,喷气式推进。”

    “留里卡同志在那?”

    “是的,阿尔黑普…米哈伊洛维奇…留里卡现在领导着那个研究所,这两年来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是在从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乌瓦洛夫(苏联早期涡轮发动机的试验领导者。)工程师那知道留里卡研究的消息。”

    “什么时候?”

    “38年初,在莫斯科召开的燃气涡轮专家会议,我作为&去了。那会留里卡应该还在哈尔科夫航空学院搞研究,他有个设计让乌瓦洛夫提建议。后来乌瓦洛夫和我谈过这事,应该就是你说的喷气发动机。”

    “现在留里卡已经不在哈尔科夫,就在高尔基,我安排的,全苏的喷气发动机设计师有一半在那搞研究。”

    现在林俊谈论的已是苏维埃的核心机密之一,各设计局的主要飞机设计师们虽然知道有各种新式的发动机正在研究,包括喷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但详细情况都不清楚。林俊是要将两个部‘门’结合到一起,避免资源的‘浪’费。

    现在整个苏联有两个地方在研究不同类型的喷气发动机,包括技术最成熟的离心式,和涡轮喷气式、冲压式和涡轮风扇式。

    前世林俊是飞苏27的,可惜他只是飞行员,不是航空发&师。其实就是工程师也没用,那些几十年后才出现的工艺不是现在能够解决的,而且一台高科技发动机涉及到的差不多就是一个国家的全部高科技工业,不是几个人能够造出来的。

    幸好苏联的喷气发动机不管是哪个类型40年已经不是根本不是后世西方诬蔑的那样全靠德国和英国的技术。林俊的出现起到的作用不光是给研究稳定的后勤支持,更多的是提供理论上的合理建议,避免走弯路。

    作为一名基本功扎实战斗机飞行员,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是学员时代就必须掌握的课程,全世界空军都一样。几十年后平常的常识对于现在的发动机设计师可以说是上天的礼物,为此林俊曾经将记忆中所有的喷气发动机常识和简单构造图回忆出来,‘交’给高尔基的设计师们。

    很多学术上解决不了的理论问题靠异常简单的图纸就解决了,至少有了个努力的方向。在林俊原来的计划里喷气发动机不是为现在准备的,而是在战后。但显然设计师们的速度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他们已经制造出推力达到800斤的发动机,快达到实用阶段。

    这让林俊的计划有所提前,至少要45年前就能有相对气式试验机。

    “这次我拉你去不是逛大街,是要你设计一种双发实验‘性’喷气式战斗机,这些是资料。”

    ‘波’里卡尔‘波’夫很快就是闲人一个,彼…8过是他的副业,这位老资格、实力雄厚的设计师林俊要好好利用。

    限于近两年的工艺制约,苏维埃不可能得到推力超过2500斤的发动机,也就意味着林俊图纸上的米格15、17能是图纸。台800斤推力的实验型号就是个里程碑,如果是双发配置至少能让飞机飞起来,积累宝贵的经验。

    ‘波’里卡尔‘波’夫看的如了‘迷’,这显然是一个他从未接触过的全新领域,也是全新的挑战。

    但他也不是白手起家,“安德利,这外形图是你设计的?”

    “是,我都让莫斯科航空学院做过模型风‘洞’试验,绝对没问题,你要做的就是内部结构设计和把两台发动机装上去,当然,必要的外形修改的权利你还是有的,哈哈。”

    如果梅赛斯密特博士在这里,当然是几年后的博士一定会大骂林俊不要脸:图纸上的飞机根本就是梅赛斯密特262翻版。

    800斤推力,梅赛斯密特262设计是最合适的载机,林俊当然要剽窃一把。没指望靠它去打迫在眉睫的战争,为的就是经验的积累。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远行西伯利亚

    “安德烈,我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你设计的飞机尺寸,两台斤推力的发动机驱动飞起来应该不是问题,但跑道长度可能会难以接受。”

    设计师的担忧是正常的,要是按照资料上的各项条件,能满足新式试验机要求的机场全苏不会超过10个!

    “这还不是主要问题,我们可以用固体助推火箭来解决。飞机在高空中达到高度速是可能的,但我必须严格的控制机体重量,加上两台发动机惊人的耗油量,留给飞机框架的结构重量就不多了。”‘波’里卡尔‘波’夫在十几分钟内就说出了可能会遇到的几个重大问题。

    这边林俊对他再次刮目相看:德国人试验了一年多才‘弄’明白的问题,‘波’里卡尔‘波’夫只用了不到15分钟就看出来了,这应该多窃的飞机图纸。

    时速300里和时速600里状态下飞机进行机动时,机体所承受的负荷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目前的现实是这架图纸上的试验机有可能速度远远超过600里。在那样地高速下飞行员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在机构上施加巨大的负荷。

    想要达到现在螺旋桨战斗机拥有的机动‘性’,那就得把试验机的承力结构造的坚固无比。这显然不可能!

    资料显示试验台上的喷气式发动机油耗惊人,想要达到一个相对实用的续航力,那就得在机身内设计足够地大地油箱来存放特种航空用煤油。‘波’里卡尔‘波’夫脑子里已经把油箱也结合到整体承力结构内,但那架脑子里地飞机还不可能有多好的机动‘性’。

    林俊得给设计师打打气:“只是架试验机,再说我们估计这架飞机的速度不是现有飞机能够比拟的,暂时还不需要多好的机动‘性’,只要能理论上攻击笨拙的轰炸机就行,当作截击机用。一击毙敌。不做缠斗。我估计它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是什么现有战斗机追地上。”

    “你这么说我就有底了。攻击轰炸机的能力它应该不成问题。只不过续航力最多1000公里。”

    “一台发动机每小时油耗都能超过1500斤,两台加在一起我可不指望它能有多长的续航力。老伙计,实验型,我们还要靠螺旋桨飞机去赢得战争,它代表的是未来。”

    林俊把拉沃契金在1947年“曾经”&果今天就打仗,应该投产拉…11,一会爆发。米格…9代表着未来。

    只有希特勒会指望跨时代的新式武器就能赢得战争,一切还得从实用角度出发。

    ‘波’里卡尔‘波’夫拿出一张侧视图,指着上面林俊用铅笔绘制的飞机图形说:“如果主要用做截击机,那这架飞机的火力必须极其强大,我们可以将机炮系统放在机头位置。”

    “塞进6‘门’23米机炮不成问题。”林俊说。

    “23毫米机炮威力还不够,我打算用目前正在研制地30米机炮,至少能装4。

    ‘波’里卡尔‘波’夫喜欢口径更大地家伙,其实这也是梅赛斯密特正确路线:它最多就搭载过6‘门’mk108型30毫米机炮。那样的火力对b…类地重型轰炸机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但mk108型30米机炮和后世的那些30米机炮明显有不同:初速低。弹道弯曲,这也是德国符合实际的无奈之举。但苏联的机炮设计方向和德国人的不同,也和后世的西方国家有所差异。最大的特点就是威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