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联英雄-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晚过后,后院起火的希特勒一定会让戈林那个胖子加强德国本土的防空,“北线”因为有‘波’罗地海的掩护,空袭距离大海不远的曼瑞纳亨工厂还是有很大成功概率的,而“南线”定位在捷克斯洛伐克,那是因为工业发达的捷克斯洛伐克军事工业已经完全融入德国的战争机器,对于苏联来说,炸了布拉格附近地重工业区效果同炸了汉堡的工业区一样。

    明天开始空袭德军战略目标地任务将由‘波’雷宁一手负责。林俊只听

    —今天‘波’雷宁告诉林俊,他个人对于对德国进行战略好。

    当然现在是必须地。还是进行战术、战役‘性’质的空袭行动最符合目前地战局。林俊同意‘波’雷宁的看法。将决定权完全‘交’到‘波’雷宁手中:他手上也没多少远程轰炸机,而且目前林俊签署的紧急空军装备生产令里。新式的俯冲轰炸机、强击机、战斗机和中程轰炸机占了绝对多数,而生产令里数量排第一的是伊尔…2——要的!

    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只能暂时让战略轰炸退居末尾。

    今晚的战略轰炸行动中有一个批次是由战术空军执行——‘波’罗地海方面军空军轰炸机轰炸了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工业区,图哈切夫斯基将军区空军大半的彼…2sb…2用上了。

    斯大林对于战略轰炸行动的成功非常满意:他也是在出口恶气,在空军作战指导思想上他完全就听林俊的,虽然斯大林很希望能将德国所有的城市炸个稀巴烂!最好能把希特勒炸个尸骨无存!

    、、、、、、

    返航永远要比出击让人难以放松,整个德国本土防空军都已经知道柏林和多处工业目标遭到轰炸,所有能够起飞的战斗机都会在短时间内起飞,德国佬不多的雷达也会满天空的寻找目标。

    德米特里…鲍里索维奇…格):火光——他们的艰巨任务还在后面!

    德国人有夜间战斗机部队,虽然不多,大部也在西线,但说也不能保证会不会遇上一批狗急跳墙的——德国空军分散在东西两线,国内的那些大部分也就是防备英国人的,不在这一边。但如果遇上一批,这天气就是个瞎眼猴子也能在5里外发现己方编队。

    真是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刚飞离柏林市区不到半小时,编队里传来飞行员的呼叫:“德国战斗机,方位270,3500,距离5里!数量六到八架!

    一看自己左侧下方,果然远远能看到一个飞机编队正在向己方接近,“德国夜间战斗机!我是大队长格林卡,一二中队跟我来,三中队保护轰炸机!”

    格林卡当机立断,24架米格3刻高速向左转弯,迎向德军夜间战斗机——那是德国的bf110d双发战斗机,应该是由新勃兰登堡北边机场起飞,没来得及截击轰炸新勃兰登堡的红军轰炸机,正好撞上日丹诺夫的编队。

    其实这些bf110d是昼间战斗机,德国人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最快速度也就起飞了6架,现在它们的对手是进入了“最佳空战状态”的格…

    “双发战斗机动作笨,但火力强大,绝不能让它们靠近轰炸机编队!”虽然看不清型号,但格林卡心里很清楚。夜‘色’中最难的是找到目标,一个不留神就会丢失——米格们占有高度优势,机动‘性’也占据绝对优势,~c0米高度小角度俯冲向德机'

    德国人这会才发现苏联轰炸机有战斗机护航,而且还是单发的!同一窝蜂过来的单发战斗机格斗那是愚蠢,不列颠之战早就让德国飞行员明白了这点——这不仅对俄国轰炸机不会造成危险,反而会把自己搭上!

    德国领队果断下令编队分散——撤退!不撤怎么办?!有几架机枪是空的,有两架没有机炮,部队根本没想到俄国人会来,这么快起飞就能说是训练有素了。自己的bf110付对付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还成——和单发战斗机格斗?那是自杀!毫无必要!

    只有一个双击编队将一架bf110得起火爆炸,格林卡制止了部下追击——护航大队的任务不是在茫茫夜空中瞎转悠,保护宝贵的轰炸机返回苏联才是要点。

    两个多小时后,日丹诺夫编队返回利耶帕亚机场,所有飞机没有一架损失!而半小时后整个空袭行动结果出来了——除了日丹诺夫的编队外,没有一个批次飞机遭遇德国空军飞机拦截,只遇到少量高‘射’炮火,没有实质‘性’的损失。有两架db…3遇机械故障提前返航,还有一架被高炮击中负伤,机组成员迫降在立陶宛己方控制区。

    空袭行动圆满成功!林俊这才算完全放下心中的一块石头。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失权

    。从准备在边境上消灭入侵之敌换成了先敌进攻,后备计划就是现在“被迫”进行的通过战略防御和战略退却疲惫、消耗入侵之敌,伺机转入战略***和战略进攻。

    问题是目前积极防御的作战指导思想无法做到准备充分,强调以战略进攻粉碎入侵之敌,战略防御和战略退却的计划还是有所不足,导致最高统帅部短时间的手忙脚‘乱’。对于林俊来说,以他为主构思的战略指导思想在实战中已经***出非常大的问题:对于战争危机只有总的判断和设想,没有中短期和临战前的判断和对策!

    林俊的贡献抵消了一部分错误有可能造成地被动——如果没有新式而强大的突击兵团和可靠的武器,今天的边境作战会是不堪设想:如果是“历史中的红军”,将如此多的军队部署在距离边界线不到300公里的纵深里。'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有可能的情况会是在开战后的极短时间内遭到无法逆转的失败,合围一个接一个!

    所以说林俊地部署有很大的冒险‘性’:这是一个建立在“胜利”基础之上的计划,根本不能算是完善!出于对近几年来“胜利”地意识和林俊的个人威望,计划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而现在却是让林俊深深的后怕——如果今天没顶住,边境一线就会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他还是太年轻了。

    根据德军的攻势判断:德军有三个主要突击集群,北方集团军群企图在占领‘波’罗地海沿岸区域后夺取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将是整个白俄罗斯,然后从正面攻占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企图围歼第聂伯河西岸苏军集团,夺取整个乌克兰。

    苏联现在的战略就是在边境线北侧同德军死拼,如果能够挡住德军前期攻势。在得到后方力量支援后进攻东普鲁士和‘波’兰,进而威胁德国本土。但如果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战局不利,就得进行大纵深地战略撤退。要在列宁格勒、明斯克和基辅一线进行战略防御,用大纵深拖垮德军,将战争拖入俄罗斯的寒冬。

    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苏联将会暂时失去大量的工农业基地,而军队的损失在战略退却中的损失数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是林俊不想出现的情况。就看几年来的变革和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等人能不能指挥部队歼灭足够的德军有生力量,迫使德军延缓进攻速度、进行战略动员而出现对峙地局面。

    一旦出现战略上的短时间对峙。对于苏联将非常有利——苏联有足够地人力和其它资源,只要有时间,哪怕是一个月,红军地数量就能增加200300万,开:斯大林不怕打一场长期战争,而希特勒一旦

    次进行战略动员,德国的资源是比不过苏联的!

    斯大林为此向前沿部队下达了严令:除非是接到上级的明确命令,红军进入防御阵地的部队就是战斗至最后一人也必须坚守阵地!‘私’自放弃阵地逃跑者将会被定以叛国罪,就地枪决!这是一道没有丝毫怜悯、有有些僵化的命令。一切为了时间、为了消耗德军的有生力量!

    “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林俊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令。

    斯大林现在也知道了自己***人的不足之处,当然这不会影响林俊在他心中的地位:作为统帅要做的就是大方向上的定策。实际问题需要‘交’给下面的将军元帅们处理——林俊这点不足是能够接受的:如果统帅什么都要管。结果只有两个,1。2,导致不良结果。

    “特别高级指挥员速成班”的“优秀”学院也就这点水平,林俊有自知之明,会议中就是听其他统帅部成员献计献策:现在他就是一个学生,一个差点酿成灾难的学生。斯大林也已经明白了这点,会议上接过了军队的统筹权,集团军一级部队的部署调动将由斯大林亲***板,总参谋部直接向斯大林负责。

    让林俊担任力所能及的后勤和空军组织工作,但没有剥夺他在参加战略决策会议中的任何一点其它权力。

    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这虽然让自己失去了仅次于斯大林的决策权,但只是斯大林接收而已——斯大林‘私’下告诉爱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锻炼自己。

    现在的情况是林俊成为了红军实际的“装备部部长”兼任“空军司令”:对于该生产什么,他有让全苏维埃政权都佩服的预见‘性’。装备部那档子事也不是经手一天两天了,熟悉,加上他这个副统帅就一直管着装备部,加上部长同志和整个经验丰富的部‘门’,林俊能够胜任。而空军就更简单,具体权力在各方面军手里,还有空军主帅坐镇,出不了问题,不需要林俊事事都‘操’心。

    权力虽然小了,但斯大林还是给了林俊一项最大的权力——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中公开宣布:在他不能履行最高统帅职责时,副统帅自动获得统帅权。

    斯大林是要让所有人明白:安德烈虽然权力小了,但重要程度不变!

    林俊的***人地位就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公开的定了下来,不得不说斯大林来了个“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如果有万一,争权的情况将不会出现,就算林俊第的权力大不如前。

    林俊当然同意斯大林的决定,自己还是做能够胜任的工作、学习提高,现在还能将手头上的事做得更好,还是把如何打仗的事‘交’给经验丰富的元帅将军们吧——如果发现有类似“科涅夫在莫斯科会战前出现的错误”,自己干预权力还是有的。而副统帅的名头也不是摆设,像“***管制令“一类的事将有他一手负责,有点”苏维埃大管家“的味道。

    会议后林俊回到自己办公室,‘揉’了‘揉’有些疲劳的眼睛,但没有一丝困意——要做的事太多了,容不得一丝的‘精’神松懈。

    拿出茶杯和茶叶罐,要给自己倒杯浓茶。和前世一样,普伦雅科夫似乎对咖啡因免疫,还是浓茶能够提神——这大概是“遗传“的心理原因在作怪。列昂诺夫走了进来,“***,刚才武金斯卡娅同志来过电话,她和医疗小组今天一早就去白俄罗斯,费科奇诺娜也在小组里,要告诉您不要为她担心。”

    参谋接过林俊手上泡茶的事,林俊走到外线话机前接通了医院:“卡娅,几点出发?”

    “五点,马上就要出发去中央机场,安德卢普夫给我们安排了专机。”

    “如果有时间我来送你。”

    电话那头妻子的声音还是那样婉约动听:“不用了,你离不开岗位。要是碰到费科奇诺夫,告诉他我会照顾号诺娃(武金斯卡娅对费科奇诺娜的昵称。)。”

    “恩,注意安全。”

    。。。

第三百四十三章 速度和死亡率

    !卫队成员很配合,立刻用人墙挡住了外界和两人之前的视线。

    武金斯卡娅很想说“你怎么来了。”,但到了这会一句话也没说出口,林俊也只说了一句:“照顾好自己。”

    飞机即将起飞,林俊将妻子送上舷梯,兰德斯科奇对随行的两名卫队成员做最后的‘交’代:内容也就是就算牺牲自己也要保证武金斯卡娅安全一类的话。

    看着里…2离跑道逐渐爬高,林俊的心似乎也随着飞机一路向西。调整了一下心绪,“装备部。”

    医院派出的8医疗队里。武金斯卡娅领导的医疗队可以说是人员力量最为完备地,武金斯卡娅和另外两名外科医生,三名***师、士,还有大量的医疗器械,甚至连轻便式x光机也有一台(卫国战争前x光机就已经投入实用。),有专‘门’的一名技师‘操’纵——明斯克的医院有这些装备,但医疗小组还是带上了能满足一个野战医院需要的所有装备。

    武金斯卡娅的医疗小组一直以来就是医院的技术骨干,已经配合了几年,一般手术根本不需要他们出手。现在是当作野战外科手术医生用,能够同时进行三台高难度手术。所有外科医生都能对付“从头到脚”的一切战伤。

    明斯克,位于第聂伯河上游支流斯维斯洛奇河畔、白俄罗斯丘陵明斯克高地南部,面积约159平方千米。人口超过一百万。它现在是西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首都,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明斯克州首府。

    明斯克的工农业非常发达,属温和地大陆‘性’气候,冬季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冷,1月份平均气温5摄氏度左右。到了夏天也不热,7月份平均气温18摄氏度,年降水量为500700米。因此,明斯克被公认为适合居住的城市,完全不像大部分苏联城市应该拥有地特‘色’——严寒的冬季。

    它1067年第一次出现在历史文献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