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再起-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这样甚好。”张华轩颔首夸赞一句,然后又道:“总之你过来必有大事,看见的人越多便越是不妙。中军那几个人,一会你带了回去,以后你和苗以德打擂台便是。”

    “是,这个五常省得,一会一定料理干净。”张五常心中越发佩服张华轩的滴水不漏,到了这个时候,居然并不是先问出了什么事,而是将后事料理好,这种城府手腕与镇定功夫,张五常自己便自料做不出来。

    将这些手尾问的清楚明白,安排妥帖之后,张华轩这才沉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张五常适才显然是狂奔而来,气息到现在才算调匀,而虽是初夏,却也已经是满头大汗,好在张华轩刚刚并不着急,先将他情绪稳住,此时一问,张五常便很快捷的答道:“朝廷那边好象要对大人动手了。”

    “哦?”张华轩吃了一惊,这几个月来朝廷虽然屡有催逼,不过总的来说仍然是风平浪静,文祥算是有了点交情,隔几天便有信来淮安,一点儿异常也没看的出来,其余几个用银子堆出交情来的小军机和部郎官员也是说京师没有什么动静,谁知道突如其来的,就是朝廷要向自己动手?

    见他面露怀疑之色,张五常定一定神,又是接着道:“朝廷其实对大人一直有防范忌惮之心,这一点大人早就和标下说过,标下也是时刻注意。以往不给大人实权,以防大人占地多有了地盘,江北大营不管怎么糜烂,一定要镇在扬州,说是防天京的发匪,不如说是防着大人。”

    这一条是张华轩早就看的清楚,并暗中吩咐张五常千万小心,张五常这时说起来,张华轩神色不动,只淡淡一点头。

    朝廷对汉员的经制防范之心就一直没有放松过,曾国藩是什么人,二品大员回乡守制,湘军又用旗人为帅,就这么着,湘军去年打的一好,朝野上下都盯着不放,这是何等的小心谨慎。张华轩不仅是汉员,而且手中的兵马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朝廷武将帮着掌握,地方的官员又被他压的服服帖帖,根本不敢反抗,这么着一来,张华轩不是藩镇也是藩镇,没有异心也有异心。朝廷在去年就试了他一把,要把安徽布政给他,这样除了苏北地盘,张华轩还能把手名正言顺的伸到淮北去,等张华轩拒绝之后,好象是过了一关,朝廷变的优容许多,今年又特意为了酬功让淮军对太平军动手,更是加了张华轩江宁布政,现下从张五常的话意中听来,朝廷真正掌握中枢的大员与咸丰本身,怕是从来都没有放轻过对张华轩的忌惮与提防。

(88)暗流

    张华轩推掉安徽布政算是过了一关,不过在朝廷眼里看来,一个汉人手里掌握着过万人的不受节制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还屡战屡胜,这种汉人地主武装在朝廷看来,怕是比那些纯粹泥腿子出身的太平军还要危险的多。醉露书院太平军自从占领天京之后迅速腐化堕落,纯粹由底层落魄分子组成的天国上层吸引不了汉族士大夫阶级的支持,而自身又没有办法拒绝物质享乐的诱惑,所以不管怎么看,困守天京的太平军始终无法真正威胁到清廷的生存。

    不过那些手握重兵的汉人大员可就不一样了,张华轩要人有人有钱有钱,有地盘有人望,这几年来路过淮安的官员不论职位高低,甚至是那些佐杂官儿,张家都一力拉拢交结,几年功夫下来,张华轩的声名之响亮,已经不在当朝一品的诸多军机大员之下,甚至是当时名望极高的曾国藩也并不比张华轩强过几分。

    太危险了,从张华轩的每一个举动,朝廷都看出了危险的味道。办实业,兴学校,严军纪,博名声,每一桩每一条渐渐汇集成一个核心认识,就是这个看起来地盘不大淮安盐商,其实际的野心,要远远大过他目前所表露出来的实力。

    在这一点上,确实是张华轩太过大意,甚至是有些自以为是了。清朝不管怎么颟顸无能,在防备汉员这件事上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警惕,不论是曾国藩还是李鸿章,不管立下多大的功郧,清廷的防备之心就没有放松过,只有在小站练兵时,袁世凯把不少私人旧友同好塞入军队,而他的新军实力又阴差阳错。成为北洋三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再加上慈禧死后清廷实在无人,根本没有人制衡得了他,再有辛亥举事因缘际会,这才成就了这个篡清的军阀。醉露书院

    而在张华轩这个时候,清廷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咸丰不是英主。不过正当盛年,比后来猪狗一样的诸八旗子弟还要强过几分,再加恭王甚是精明,文祥、肃顺,都是满人中英杰之辈,僧王、胜保等八旗亲贵还能领兵。满蒙八旗,尚有一战之力。在朝如此,在野则清朝未尽失人心,最少在士大夫眼中,清朝尚有挽回余地,后来嘲笑大清是破房子,自己只是裱糊匠地李鸿章,现在正在庐州附近带着千人左右地团练。浴血厮杀,还在为大清拼死效力。

    在张华轩羽翼未成之前。也正是清廷慌了手脚之时,太平军从广西打破了围追堵截破了南京改称天京,南京自成明陪都以来,一直就是江南重镇,得了南京。就俨然与北京可以划江而治。而当时还不仅于此,得天京后。太平军派遣北伐军北上,直取京师,当时湘军未起,绿营不堪战,而张华轩顺势而出,不管朝廷怎么忌惮汉员领兵,却也是怕淹死的人,一定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到了此时此刻,北伐军灭,僧王、胜保手握八旗满蒙大军,南方还有曾国藩和两个大营,若是还坐视张华轩继续发展壮大,那清廷也忒过愚蠢了一些。

    想通此节,张华轩心中后悔自己太过大意,有些小觑清廷,忽视了对方虽然对外两眼一抹黑,到几十年后还有和全天下列强宣战之事,而不论何时,对内的镇压与提防,却始终很是内行,并不愚蠢。

    人都说曾国藩能造反取清朝天下,其实何尝容易?清廷至始至终,一直在小心提防他,在安插于曾国藩并不对盘的督抚防范于他,两江总督的位置,是实在无人可用,才委了曾国藩去做,后来曾国藩毅然解散湘军,其因哪又有那么简单!

    张五常见他一脸了然的样子,心知也不用再说前因了,于是只简洁明了地说道:“朝廷自去年开始,应该是在恭王手中就筹措对付咱们的事。醉露书院好象恭王私下说过,这张某人说不是藩镇,但其实已经是尾大不掉之势,所以万事需得小心。”

    他面露轻蔑之色,向着张华轩道:“此事要紧,当时这军机章京得到严令,不准泄露半字,现下朝廷对付咱们已经成了定势,此人反而拿此事出来卖好,无德无能无胆之极,又厚颜无耻之至。”

    张五常负责情报收集防范朝廷之事,所以这一下朝廷闷棍打过来,他事前居然一无所知,确实是心中有愧,此时说将起来,激愤之状难掩。

    张华轩心中清楚,这时代的情报部门想做到事事俱知根本就是没有可能的事,能把淮军的动向掌握好,便已经是难能可贵,当下淡淡一笑,只道:“这类人连名字我也懒得知道,五常也不必理会了。”

    “是,标下失态了。”张五常定一定神,接着又道:“朝廷去年就暗中着手,先试探大人,大人谨慎一手,所以朝廷也算缓了一下,今年咱们淮军扩军,朝廷就是极为震惊,据户部那几个郎官说,朝廷就弄不懂咱们哪来的这么多钱养兵。朝廷一直想增加八旗披甲人地数字,不过一直苦于没钱,地方督抚养兵,各方团练也都是仰赖于厘金,咱们的厘金收的又不多,所以户部几次堂议,都是摸不着头脑。因为知道淮军能打,朝廷一时也不敢擅动,只得曲意安抚,然后又有宿州和淮安土改两件事,朝廷允是允了,不过各军机大臣与几位中堂都很是震怒。”

    他看了张华轩一眼,又道:“翁老中堂怕也在其中。”

    张华轩倒是并不震惊,大家族处事不可能把筹码都放在一边,翁家虽然与自己结了亲家,可未必代表就把身家性命全数压在自己身上。

    他微微一笑,摆手道:“这个算不得什么。”

    只是口中虽这么说,但也是佩服翁心存老姜犹辣,此老知道内情怕也是不多,不过一点口风也是没有露将出来,不然的话,翁同书现在就在准军效力,怕也会提前点醒一下自己。

    不过就这一点看来,怕是朝廷就算有所动作,毕竟因为淮军还是效力的团练武装,而张华轩虽然实力雄强,也有点不受节制的模样出来,毕竟没有什么明显的反迹,清廷就算是要削权夺取淮军,做的也不能太于过分,否则现在就是用人之际,淮军未至庐州之前,就是那些大大小小地地方团练与太平军互相攻伐,稳住了安徽北部大局,若是收权太过严重凶险,不论翁心存怎么恋栈权位,事关翁同书诸子,他也一定会暗中知会翁同书等人,好教张华轩提前有所准备。

    却听张五常又道:“有此诸事,朝廷决意收权。动作一出来,不再是机枢重臣们暗中讨论,风声就立刻传了过来。朝廷先是令僧王为钦差大臣防守天津,现下就令他带着满蒙兵一万五千余人进驻山东,以形胜之势压迫防御,此外,钦差大臣胜保去年在高唐一战久攻李开芳不下,损失兵马甚多,朝廷震怒夺爵罢官,发往伊梨任领队大臣,去年十二月前后,因为朝廷决心不能再让大人坐大,胜保此人在河南与安徽等地有不少旧部,虽不能打仗,却是有些威望,因此朝廷令他回河南,帮办河南与安徽两省军务,袁甲三,回任河南按察,安徽团练中有不少流落到河南,此人在河南收拾旧部,居然也有几千精兵出来,再加上胜保所领旧部,还有巡抚本部标营,朝廷在河南怕也是有三万左右的人马,与僧王大军一左一右,还有徐淮兵备道与江北团练吴棠所部有徐州镇总兵所统本标中营、城守营、萧营、宿州营,除此之外,还有江北大营可以随时北上,以朝廷看来,这些兵马相加之后,用来对付大人怕是绰绰有余了。毕竟大人也就两万多兵,还有一万多在淮北,两部分散不能专一,而且以朝廷地看法见识,怕是大人麾下也不尽是铁桶一块,到时上谕一下,让大人立刻到苏州上任,怕大人还不立刻整装就道?然后再把淮军分散,给江北大营一部,江南大营一部,安徽、河南、山东各省分割,这样淮军强兵劲卒仍然可用,而少了大人这样的首领,以后就再也不必担忧了。”

    张五常说到这里,简直就是咬牙切齿,显然是对北京如此发落张华轩与淮军恨入骨髓,他的愤慨张华轩看在眼里,倒也颇觉安慰,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淮军已经如张五常这般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朝廷不明白这一点,以为可以轻松以压迫之势把张华轩赶走,然后再吃掉整个淮军,想想这班王公亲贵,倒也当真算是幼稚可笑。

    不过清廷这么一来,自己也非得与清廷反脸不可了,而淮安这几年发展也算不错,已经完全可以不惧朝廷,只是想想现下就公然举事,张华轩心里头总是有些踌躇,一时竟是决心难下。

(89)安排

    他低头想了一回,终向张五常吩咐道:“此事需从几步来着手,淮安根本当然要紧,不过淮安越是要紧,朝廷那边也不敢轻易下手,五常,你即刻回淮安,带着我的印信去传令各部,让淮军戒严,哪怕是朝廷钦差,也不准进入淮安境内,这样就算朝廷有所举措,一时半会的总是不怕。醉露书院”

    张五常也知道此时关系重大,眼看着张华轩把自己腰间的一方小印摘了下来,便双手接了过来。张华轩当然有朝廷给的官印,不过平时下令调动淮军均是用的这一方私印,此时交给张五常这样的心腹,张五常也有淮军管带记名参将的实职与荣衔在身,用来先稳住淮军的大局,一时半会的当可无忧。

    张五常也知道事情要紧,他天生就极为谨慎,此时知道大事将临,又格外多了几分小心,当下接过印信小心贴身放好,然后便带了刚刚见到他的中军营的十几个淮军将士,立刻骑马赶回淮安,依着张华轩的吩咐去稳住大局。

    待张五常带着人离去,张华轩抬头看天,这会子正是下午两三点的光景,初夏时节这个时候也是极热,化成白色光团的太阳毫不吝惜地把炙热的阳光洒落下来,照的人头晕眼花,张华轩在这阳光底下这么一会功夫,已经是汗流浃背。

    他知道事情到了紧要关头,刚刚也是已经有了决断,所以虽然面临把身家性命押上的决定,居然也是并不慌乱。

    他的经历极为复杂,已经等于是死过一次的人,此时再面临如此大事却还是有点举棋不定。只是若是换了旁人只怕早就心里乱成一堆乱麻,那些淡笑间让别人灰灰的强人张华轩没见过,也不相信有。

    谢安在小儿辈却敌的时候下棋,张华轩一直相信他其实只是在听天由命。醉露书院只是运气比较好罢了…

    他胡思乱想着,一边走,一边用自己两世为人的经验仔细思索。北京突然给他来了这么一手,筹划之功怎么看都象是恭王和文祥那几个人的手笔,肃顺现在还没有上位,虽然咸丰信他,不过此等大事怎么看也不象是肃老六能暗中做出来地。况且,肃顺也不是那种沉得住气稳得住神的人。而想想同治年间,与两个嫂子共治天下的恭王对付几个投降的捻军将领的办法。就与今日脉落大致相同。夺兵,削权,罗治罪名而再杀之。

    张华轩不相信自己退一步能成富家翁,朝廷疑他到这种地步,显然是不大相信他是什么“纯臣”,所以就算现在退让出兵权来,因为淮系集团现在庞大而可怕的实力。朝廷也还是非杀他不可的。

    “那便让北京见识一下我的手段好了!”短短的几步路,张华轩已经想通,既然反清原本就是势在必行地事,早动手晚动手也是一样,又何必缩手缩脚。

    等他回到房中,道格拉斯一帮英**官已经醉翻。苗以德和杨英明几个淮军军官也是面若重枣,薛福成正阴着脸用手扇着酒气,各人看到张华轩见来,杨英明先大着舌头笑道:“大人,怎么出去逃席这么久?咱们可是尽全力把这些洋鬼子给放翻了,酒席上没大小,大人该当罚酒三杯。”

    他在打捻子时一枪击毙了捻军首领刘永敬,立下大功。现下已经是中军帮统,地位仅在苗以德之下。因为身高个儿大,又没有什么心机,张华轩对他甚是欣赏,同僚关系也处的好,这会子在酒席上便有点儿分不清楚高低上下。

    “杨英明。灌了几杯黄汤便疯迷了你?起来。立正站好!”

    苗以德已经看出来张华轩脸色不对,他为人灵醒。醉露书院刚刚喝酒也是让别人做主力,所以这时候一看出张华轩脸色不对,便立刻发号施令,把醉猫一样的杨英明拎了起来,推到墙角边上站好。

    “多大的事儿,就给俺老杨摆管带的威风…”杨英明确实喝酒喝的多了,虽然苗以德正颜厉色的地喝斥,却还是兀自不服。

    张华轩皱紧眉头,向苗以德吩咐道:“把他拖出去,用冷水浇他,什么时候醒了再让他过来。”

    到了这会子,房里所有还清醒的人都发觉张华轩神情不对,不过张华轩也没有给他们思索的时间,等杨英明被人拖将出去之后,张华轩又冷然道:“中军营的全部出去,洗脸醒醒脑子,把行装准备好。”

    他伸手看一下金质怀表,又断然令道:“给你们十分钟时间,把自己收拾好,再召集部下,有马的跟我走,没有马来留下等军令。”

    “是,标下们明白!”

    到这个时候,淮军一向严苛的训练起到了很大地作用,各人多半喝的满脸通红,此时却都象触了电一样跳将起来,一起敬礼听令之后,便全部鱼贯而出,自去准备。

    薛福成已经脸色惨白,双手甚至有些颤抖,他跟随张华轩已经有段时间,自然晓得现下这种处置手段绝不是有什么紧急军情,要知道淮军实力之强已经在中国无有敌手,前一阵子王云峰统带的几个营头的精锐在淮北与捻子做战,曾经有六营五百来人走错了行军路线,沿途被一万多捻子围追堵截,哪知道六营边走边打,借着营中十来门小口径火炮与淮军将士训练有素,整整一天扛着万把捻子打打停停,到了晚间与主力汇合时,五百多人只战死了三人,重伤轻伤二十来人,掉队失踪七人,这样的战绩当然也得和捻子们临时仓促集合,而且并不是几个大旗主的精锐有关,不过就算这样,淮军的战斗力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战场对敌方面,派到淮北的又多以老兵为主,打出这样可怖地结果来,也根本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不论如何,淮军遇到什么军情总是镇之以静,不但是临敌的军官们镇静,就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地军中幕僚见识的多了,遇敌之时也绝对不会紧张慌乱,而适才张华轩如此紧张布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