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中华再起-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镇的几个主官早就起来,他们一早就在警卫的护卫下骑马出营,在距离对面太平军营垒很近的地方选了一块高地,镇总警卫营撒开防线,中级军官们簇拥在张树声和吴长庆的身后。参谋们则拿着标尺等工具站在刘铭传身旁。随时准备依据战场情形调整做战计划。

    在不远处的后方,炮营和辎重工兵营地士兵们早在半夜时就起身了。他们利用各种器械和马力,吃力地把四十多门中小型的火炮推到最佳地射击位置。相对于人与马匹来说,现在淮军的六磅炮已经是小口径的火炮。炮身炮架加起来也就六百多斤重,所以勉强能拉到战场附近架设起来,而更重地超过千斤以上的大口径铁炮,却是无法拉到这种年年过水的洼地里来的。这些洼地在这种枯水季节看起来是干躁的,其实一层薄薄的干土下面,先是半湿的土层,超过一掌以下,就是淤泥了,炮身自重太重的话,走上一段时间。就会越陷越深,直到无法拖拉前进。稍轻一些的当然也会下陷,不过凭借人力和马力可以勉强拉进战场,只是炮击的效果如何,事前已经大概知晓,不过淮军既然有此利器,不用也是可惜,况且起效再小,终究比没有地好。

    炮兵们在辎重工兵的协助下已经到位,负责第一波攻坚的淮军将士也列队到战场之上。淮军没得选择,进攻的点也只能是对方防御最严密的地方,参谋处权衡了很久,终究还是没有办法,只能从正面攻坚。

    当时的火器威力还不足以用稀疏的散兵线来冲击。不管是哪个国家的队伍。在冲锋也好,防御也好。攻坚也罢,都得使用相应的队列来把火力的发挥最大化。淮军使用地是法军的散兵线,后来也经过一些普鲁士军官的改良,算是结合了普法两国阵地战的优点,淮军不到九千人,真正用来攻坚的主力大概是七千五百人左右,第一波攻击是以队为单位,从各部里挑选出来地敢死精锐一共六队近两千人,以三百人为一阵排开,六个队地淮军排成了一个接近三里长的宽大正面,正好与太平军地九座营垒相对峙起来。

    天气渐渐明亮起来,除了第一波的攻坚集团已经在战场上就位外,后续的主力兵团也准备完毕,开始在攻坚集团身后列阵。原本这种近万人的战场列阵及其困难,哪怕是英法强军,在战场机动时想始终保持阵形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炮火的打击,人在战场上的亢奋情绪,天气的影响,比如大风大雨,还有地形的限制等等,诸多原因,都使得战场列阵不似平时的训练那么顺畅,而在当时的战争来说,大家几乎全是排好列势,最大程度的用火枪击发和炮火配合的火力输出,在打击杀伤敌人的同时,尽量保持自己的队列,如果一方有着临阵指挥优良,而且始终能保持住自己属下的队列,同时运气又好,军官没有死掉的话,那么得到这么多优势的一方就会胜利。

    拿破仑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元帅,他之所以能百战百姓,就是因为他擅用火炮打击敌人的方阵,同时最重要的,就是他的麾下有一大批勇敢善战而且战场经验十分丰富的中下级军官,在他们的带领下,法军始终能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整齐的队列。等到拿破仑进攻俄罗斯失败后,损失惨重的法军从此就是一蹶不振,在滑铁炉,还是拿破仑的指挥,还是那一些元帅与将军,还是勇敢的法军士兵和一样的枪械,可惜就是损失了大量的有经验的中下级军官,法军惨败后,这个国家虽然在现在还号称是世界第一的陆军强国,它的步阵与火炮的配合仍然是最好的,不过究其实底来说,法军已经彻底毁了。这些当然是张华轩的认识,而且灌输进了淮军将士的心里,所以不论怎么样的大战,淮军都非常注重对军官和有经验的老兵的保护,战场救护非常及时,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死伤。所以淮军打了几年的仗下来,军队中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军官与老兵,这些都是淮军不可取代不可用金钱衡量的宝贝。

    在军官们的指挥下,一队队士兵已经列队完毕,每一排的横队都站着一个棚长级的军官,在他们的军刀指挥下,负责一个横队的士兵的前进与后退的步伐,当然,开枪射击,也是一起击发,以达到前膛火枪的最优最大的火力。

    同时,每一个方阵的一侧,则是一队的主官在指挥,他们随时注视着每一棚的动向,每一棚的步伐的紧凑与否,棚长们用军刀来操纵指挥,队长们则是用身边的鼓手来代替自己的军令,在鼓声的操纵下,每一队三百人左右的方阵都会如同一个人一般,进退有序。

    因为是队一级的冲锋,很多营的管带都没有直接指挥自己的部属,而是由各团的团长在前线直接带着管带们直接指挥,就在他们身后不远,就是镇总指挥的所在,张树声他们可以随时调整战场的节奏,换上新队撤下伤亡惨重的部队,同时,也会根据情形调整攻击的强度,或是更改计划。

    现在太阳已经把自己的脸全部露了出来,虽然还是红艳艳的,不过天色已经不似刚刚的那种灰蒙蒙的白,在阳光的照射下,天色已经大亮了。

    正值四月,三河镇附近水网纵横,虽然地处皖北,其实已经是一派江南风光,在河沟纵横的战场附近,一阵阵潮湿的水气在风的吹动下被带到了战场上,温润的风吹打在人的脸庞上,令人觉得异常舒适。放眼看去,四周一片垂柳拂水,葱翠碧绿,在淮军身后,更是大片大片的密林,这个时代没有工业污染,只是在皖北这样人丁密集的地方,能有如此美景,也只有三河这样的水网密布的地方才有了。

    张树声适才也是沉浸在这种四月的好天气里,他就是皖北人,在外征战多年,几乎要忘记了家乡的景色,一时之间,竟然是忘记了自己身处战场。

    不过他很快从这种情绪中抽离出来,不远处的河堤上,太平军正在试射自己不多的抬枪与鸟统,砰砰的火枪声响令人警醒起来,稀疏的白烟也提示淮军将士,对面的火器实在是太少,这种火器击发的威力,实在是不值一晒。

    相比之下,淮军将士手中的火枪已经平举起来,因为是要攻坚,所以刺刀已经上在枪头,太阳一照,整个淮军大阵中滑过一道道流窜的白光,冷森森的刺刀如密林一般,令人望之而胆寒。

    看到将士们已经准备完毕,张树声大觉欣慰,第三镇中毕竟有不少都是团练中的精锐选拔进入淮军队伍的,他们对火枪的掌握可能不如淮军最早的那一批将士,不过在执行军纪与训练强度上,却是丝毫不差,现在,冲锋集团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杀气在战场上弥漫开来。

    “进攻吧!”张树声不再犹豫,挥手下令。看到他的手式之后,身边的传令旗兵立刻挥舞着手中的红旗,在旗语的命令下,后阵的所有鼓手一起敲响了大鼓,轰隆隆的鼓声中,淮军将士一起呐喊起来,枪刺如林,向着对面的太平军营垒冲击而去。

(141)炮火准备

    随着淮军将士第一波冲击的开始,后阵身后里许距离的炮阵也开始发炮了,淮军的炮兵向来受到重视和优待,因为这个年代中国人中的文盲实在太多,光是一个抛物线就会让很多人不知所以。便是李鸿章这样的大臣,在后世学习抛物线时也有一个著名的笑话,一个堂堂翰林都是如此,更遑论其它!

    一个炮手不仅要熟习火炮,还要学习很多的相关知识,在张华轩看来,一个普通士兵招手可得,一个精锐老兵就要做养,而一个有经验有胆色的熟手炮兵操炮手,却几乎是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要保住的宝贝疙瘩。

    因为主帅有这一种认识,所以在珍视士兵性命的淮军中,炮兵军官和炮手们更是重中之重,不管是待遇还是普通士兵们看他们的眼神,都明白无误的说明一点,炮兵,是淮军的重中之重,是犹为重要的关键!甚至,炮兵的军服使用的是更好的料子,脚上的靴子也与普通的步兵军官的质量相同,对这一点,淮军将士都并没有什么怨言,毕竟,不管哪一次淮军征战,炮兵兄弟们总是在他们的身后给敌人最凶狠的打击,给自己的兄弟以最大的胜利保障。

    这样一来,淮军中炮手们的自信心与荣誉感都特别的强烈,与这种自尊和荣誉感不对称的就是,这一次攻坚战炮兵起到的作用将会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将领反对费事把火炮拉到战线上来,对淮军的炮兵们来说,这是一种不可原谅的羞辱。

    六磅炮八磅炮是这一次炮群攻击目标的主力,与当初淮军使用的一磅小炮相比现在的所谓轻型与中型火炮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重炮,那种小炮现在连淮军最低级的部队也不配给了,因为杀伤力太小,也不过几十斤重,干脆就下发给了内卫部队。要知道内卫在剿灭一些心怀叵测地异已份子时,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反抗。

    现在在淮军炮阵中,已经有二十四磅炮这样的庞然巨物,一颗炮弹就足以轰跨一段城墙,虽然现在铸造不多,而且还没有下发到各镇,不过装备部队的日子已经近在眼前。除了二十四磅炮外。还有十八磅炮与十二磅炮,这些口径的火炮威力极大,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坚,都有着普通火炮难以替代的作用。

    只可惜,现在在众人眼前的却只有这些中型口径地火炮。甚至在利用它们之前,淮军上下,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与信任了!

    火炮手们憋了满肚皮的气,听到鼓声和看到军令旗号后,炮队的主官们纷纷下令,于是炮组的所有成员一起动手,清膛上葯填弹瞄准。主炮手拿起火把,其余人按照条例要求退后掩耳,火把上地火苗迅速把引子点燃,一阵火花激闪过后,炮口处一阵火苗喷薄而出,各人耳边都听到轰隆隆的巨响,然后是一缕缕白烟在炮身内外弥漫开来。

    炮组其余的成员忙着为下一次的击发做着准备,而军官和炮长则是扬起脖子远望,去看第一轮炮击后的效果如何。

    如果单论射击的技术与落点的准确而言,淮军地火炮手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他们经验十足,经历过无数次战场上与敌人的交锋,当日在淮北打捻子时,常有成千上万的捻子齐冲过来,要轰击移动的目标都不是问题,今天炮击的不过是这一些死靶子,如果再打不中,那也可太过丢脸。

    一道道烟柱在对面的太平军营垒中腾空而起,因为营垒建立在河滩地上,淮军炮手并没有使用攻坚的利器实心炮弹。而是使用了可以杀伤人员的霰弹与实心弹各半的策略,果然也不出事先所料,虽然准度高,每一发炮弹都落在了敌人的阵地上,不过大片地河滩地与湿润的泥土吸收了炮弹的威力。不少实心弹打在地上根本不弹起。而是直接溅起了一道道泥土形成的烟柱,可是威力明显不大。霰弹的杀伤原本就是弹射伤害,现在太平军将士基本都趴在地上,很多弹片在着地后立刻被湿润的泥土吸收,不再弹跳收割人命,而那些打在空地上的实心弹,在激起一道道烟柱后就不再翻滚,对营垒建筑的伤害除非是直接一炮命中到建筑上,不然效果亦是有限。

    看到如此的效果,炮兵们自然是沮丧的很。这样地炮击成果对他们的骄傲与尊严有着极大的损害,这时候不需要军官们再进行动员,所有的炮组成员一起快速动作起来,虽然面临着极困难的局面,不过发炮地速度却要比以往快上三分之一左右。

    一颗颗炮弹如雨点一般落在了河堤沿岸地太平军将士的头顶,虽然这些火炮地口径不足,炮弹小,又被地利所限而杀伤力严重减弱,不过炮声就是炮声,炮弹毕竟也还是炮弹,纵然知道那铁家伙不一定能炸死炸伤几人,不过每当一排黑漆漆的炮弹带着尖利的啸声快速飞到自己头顶时,负责把守营垒的太平军将士还是情不自禁的把头低下,根本不敢抬头去看,很多人紧张之下,双手紧紧抓地,连指甲断裂都不清楚。毕竟,淮军的这么多火炮的齐射的声势太过骇人了,以这些太平军将士的做战经验,是不能理解对面为什么能用这么多火炮来攻击自己的。

    一个连炮口破损后一样使用在大沽炮台的国家,一个连二百多年前埋在地底的火炮挖出来一样用的国家的起义农民们,如何能理解近代国家集群火炮齐射的威力?

    如果他们知道眼前的火炮还只是淮军所拥有火炮的一半不到,而且大口径火炮一门未至的话,脸上的表情想必就会更加丰富一些了。

    与惊慌的士兵们不同,太平军的各级旅帅卒长司马伍长们却只能站着或是弯着腰在原地指挥,士兵们趴在躲避炸弹,他们却要时刻观察着淮军的动向,以做出相应的举措。甚至,除了胡以晃外,连陈享荣这样的副帅都到了前线阵地,在他的督促之下,几个原本自恃身份的军帅也带着护卫稍稍向前了一些,预备随时指挥将士守备淮军的第一波攻势。

    只是他们想不到淮军的火炮打击如此的坚决,尽管火炮的杀伤效果并不好,可是炮击从开始后就没有停歇过,一轮紧接着一轮的炮击送来了无数颗炮弹,这些炮弹多半被松软的泥土吸收去了,可是也总归会有那么一部分打在营垒的栅墙上,打在房舍顶上,弹片也会直接打在人的身上。

    陈享荣开始还是站直了身体在观察淮军打炮,当他亲眼看到有一个将士被弹片削掉了半个脑袋,脑浆和着血水沽沽流出,犹如豆腐一般的脑浆还在冒着鲜腾的热气…他不觉软了双腿,再也站不住了。

    身为一军副帅,陈享荣也是身经百战才有今日地位,远的不说,就是这庐州地界就是他与胡以晃两人合作,几进几出,面对着湘军和八旗绿营再加上团练,巍然不惧,任尔千百处来,我只守一处的强悍做法,保得庐州这几年的平安。其间凶险处也不必细说,反正见的死人都快比活人多,这话也并不算全然夸张。

    倒是此时,见得淮军火炮如此凶猛,营垒处处到处都是断臂残肢,还有被击碎的木栅墙的碎处四处乱飞,让人胆战心惊。他当然不知道这只是淮军火炮三分之一的威力,反而是暗暗吃惊害怕,只是不敢把这种情绪带到脸上去罢了。

    在陈享荣的临阵指挥下,太平军将士渐渐也从惊惶中缓了过来,不少人开始悄悄抬起头来,观察着对面淮军炮兵的动静。

    “个龟儿子,这炮打的凶哟。”

    说话的显然是一个来自四川的卒长,做为一个中层军官,显然也是最早一批参加太平军队伍的凶悍勇猛之士,刚刚一颗炮弹就打在他脸旁几尺远的地方,把他吓的魂飞魄散,差点儿就尿了裤子,好在那颗实心弹正打在一块湿地上,炮弹几乎一沉到底,激起一点泥土后就没有了踪影,算是让周围的人捡了条性命。

    与这个卒长有相同感觉的人显然很多,当即就有不少人一起出声附合,不过嘴上虽然说的很凶,各人的神情却明显轻松起来了。

    是的,与山崩海啸声势惊人的炮声相比,炮弹所带来的杀伤是极其有限的,淮军已经打了一刻钟的炮了,直接被炮弹炸死炸伤的太平军将士只有几百人,其中多半是被弹片划伤,伤势都并不很重,在伤兵被送下去包扎后,这些没有受伤或是被炸死的人突然发现,原来这比打雷来可怕十倍的炮声,其威力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恐怖。

    与交头结耳神色渐渐轻松起来的部下相比,陈享荣的脸上却并没有半点儿轻松的模样,淮军的炮火杀伤人员虽然不多,不过后来显然也是改变了策略,调整了射程,炮弹多半不再企图杀伤人员,而是力图直接打在营垒之上,用炮弹的瞬间爆发力来毁坏太平军建筑在河堤上的工事。

    显然,敌军的步兵就要冲上来了。

    想到这里,陈享荣面色铁青,他一边半躬着身子躲避着可能飞过来的弹片,一边下令道:“快点修复被毁坏的栅墙和土垒!”

(142)交手

    在陈享荣的军令下,不少从炮击中渐渐恢复了信心的胆气的太平军将士们纷纷起身,使用着预先早就准备好的器材来修补被炮弹损坏的防线,而就在他们紧张的修复防线的同时,淮军的第一波攻击已经开始了。

    “来了,来了!”

    一群小兵扯着嗓子鸡毛乱叫,声音中满是惶恐害怕之意,陈享荣不觉凛然,眼前这些兵丁可是身经百战的勇武之士居多,今日先被炮打,此时见到敌军来袭,居然有些士气低落。

    他一边暗自警惕,一面派人去知会胡以晃知道,然后便叉腰而立,打量着从不远处袭来的淮军大阵。

    随着淮军将士越走越近,炮声也越发低沉下去,不停打来的弹丸显然也变的稀疏起来,这会子不但是一些胆大的士兵爬起身来了,就是那些刚刚还吓的全身发抖的新兵蛋子们,也是一个个伸头探脑的,胆子稍微大一些的,便站直了身子,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