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高方平敢来赌一把的原因。否则处于推广药物的起步时期,本着奸商的觉悟高方平是不会来的。只能去选择那些容易治愈的孩子刷身望。因为初期治疗失败的话,对名声的影响会很大。

    赵鼎见他口中念念有词的嘀咕着,一阵阵的反感,却听他在给儿子祈祷,也不方便骂他。

    赵夫人最近一月来首次出现笑容,对高方平千恩万谢,说赵家遇到贵人了。还说小高很懂人情道理的一个少年,被人们妖魔化过度了。

    见夫人一个劲的对高方平赞扬夸奖爱护,赵鼎双眼发黑的寻思,妈的只是来了一趟,病都没有治好就这样感激,若是儿子活了过来那还不得当做祖宗供着?哎,这小子蛊惑人心的能力真的很可怕啊。

    离开了赵鼎的府上,安道全显得十分郁闷。

    “这位赵大人在开封府的酷吏名声,真是比您也不差,您第一次试验就选择他的身上,要是治不好小的算是倒霉了,怕是只有卷铺盖跑路了。”安道全说道。

    高方平嘿嘿笑道:“别太担心,当然有治不好的风险,但咱们出发点是好意,赵鼎虽是酷吏却是懂道理的人,他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找你麻烦。只是说,一但治不好就会影响较大,安氏咳嗽丸推广起来就困难多了。”

    ……

    妈的辽人又来收取保护费了。

    套用的条款是当年寇老西儿和他们博弈出来的和平条约——每年二十万两白银,锦缎布匹若干。

    虽然高方平也是一个收保护费的坏蛋,但是在街市上看到这些来抢劫了宋人还得意洋洋的强盗,带着大车小车,拉着汉娃的财富趾高气扬的离开,高方平的念头怎么也通达不起来。

    和去年一样,时静杰带着一群愤青太学生,在汴京城门口眼泪汪汪的目送着辽人使者离开。

    高方平也来观看这只雄壮的送钱队伍了,这只运钱队伍乃是最好看的捧日军随行。

    高方平在默默的祈祷,运钱队伍千万别被抢,别出事。

    规矩和宋朝官府对老百姓的“支移”是一样的,辽使只来签字,但运送由捧日军负责,路上若是钱被抢了怎么办呢,当然是大宋在拿出同样的财富,再派军队运送,直至辽人确认收到了款项为止。

    最高峰的时期,大宋每年会为此斩杀几个高级军官,然后给辽人三四倍的保护费,因为进入辽境后最容易被马贼抢劫。至于那些马贼到底是谁没人知道,兴许真正的马贼有,辽军假扮的土匪也有吧。

    大观开年不久,户部不多的一点家底再次被席卷,听说张叔夜在政务堂拍案怒斥,手掌都拍出了血来,发誓待宋军准备充足,军粮士气积累足够的时候,一定教辽人怎么做人。以前的张叔夜看不到这种希望,但自从高方平练出的永乐军堪用之后,张叔夜的内心之中已经有了一份初步的蓝图,老张第一次有了信心,或许十年之内,高方平真有能力练出一只铁军,在燕云之地和辽人决战。

    基于这些想法,张叔夜第一次有了让永乐军扩军的打算。但这个问题难就难在高方平目下官位较小,简单说就是现在的官衔没有资格带领更大的编制,一升编制皇帝必然赐永乐军同下州,直接受命政务堂,这在蔡京为相期间,也是凶吉难料的一个举措。

    一切的天花板都出现在高方平官太小这么一个问题上,所以是的,这次辽人来收保护费彻底拉满了张叔夜的仇恨值,为了这份国仇,老张真的在心理谋划后年怎么帮助高方平作弊通过殿试了。

    “年年上交保护费,还是几次。河间府边境百姓苦的太久,每年几乎两三次被辽人马贼进村打草谷。仅有的民间财富也被席卷一空。如此加重朝廷负担大力度补贴河间府,花费之巨更是保护费的近十倍。寇老西儿此千古棒槌,要换做当年是老夫带兵,就是亡国也决计不签署此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你这签的哪是白银,而是国朝的脊梁!”

    张叔夜继续拍桌子大吼中……(未完待续。)

第241章 童贯最近很跳

    在西门外,目送保护费车队离开之后,时静杰嘘嘘道:“二十万两白银,也不知道够养活我多少汉儿?”

    高方平给他后脑勺一掌道:“二十万也也算钱?”

    一群愤青除时静杰外,不禁全体大怒,瞪着眼睛看着猪肉平,有些想骂人了。

    高方平摊手道:“看着我干嘛,二十万贯本来就不算什么。若仅仅是二十万的保护费就能到平安,我猪肉平每年拿二十万帮国朝购买服务又如何,你们以为老子出不起这点钱?哪里是二十万那么简单啊,抛开我方军队押送费用,加之平均每年要被抢至少一次,这里就变为了四十万,加上死亡的宋军的抚恤,就变为了六十万贯。一但辽人觉得咱们软弱可欺后,河间府边境时时刻刻发生打草谷事件,百姓财富永远无积累,加重朝廷负担、咱们缴纳的分明是二百万以上!二百万也都不说,可是出了钱却没有得到服务,明知道打草谷的马贼就在燕云境内咱们却毫无办法。西夏蛮子跳的时候,辽人也做壁上观,这叫保护费吗?我猪肉平要是这样经营保护费,早被戳脊梁骨戳死了。”

    众位愤青纷纷膜拜,惊为天人,口称猪肉平英明有眼界,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们问猪肉平何时能洗刷这份耻辱的时候,高方平说了句“十至十五年”就离开了。

    这让人很郁闷,以猪肉平的雷厉风行,都说要十五年,他们觉得恐怕国朝没得救了……

    西北有各种消息进京。

    看起来童贯是铁了心得要做一个好大喜功的棒槌。

    他根本没有任何的正面意义,根本违背目下的总体国策。西北战事初定,正是休养生息,加速生产建设的时机,就连宰相蔡京也是这么定调的。然而童贯觉得带兵不打战就不够威风,继续维持军队的固有编制就不说了,却不去剿匪,整天带着军队钻山打洞的清缴逃户。

    有小道消息传言,原本就民丁稀薄的西北现在更是几乎十室六空,原本逃户虽是违法存在,却一起默认为潜规则在给西北经济圈做贡献,这下那些黑户纷纷吓得躲进了更深的山里,甚至是逃亡西夏境内。

    问题相当严重,但始终没有京兆府宗泽弹劾童贯的文书进京,导致中书侍郎张叔夜也不方便找皇帝说话。因为消息仅仅是民间消息,作为相爷之一,张叔夜不能用民间传言来弹劾带兵的大将宠臣。

    御史中丞张克公倒是找皇帝说话了,可惜这个老棒槌和前任中书侍郎刘逵一样,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耗费了过多的人品,建议杀枢密使的是他,弹劾满朝文武的也是他,给赵佶的印象,这个小老张就是说话如同放屁的人,不能当真,又加之弹劾的乃是最得宠的童贯,赵佶根本不理睬。

    紧跟着就是官家生气,似乎有点小孩子的叛逆性格,张克公弹劾宠臣童贯后,赵佶耍性子,不但不贬童贯,相反下旨赐童贯官衔至顶尖:开府仪同三司。

    这样一来问题就大了,皇帝任性之下,几乎和整个士大夫阶层对立了起来。

    开府仪同三司那是文官系列的顶级,童贯那种妖人太监若是有这等殊荣,那还得了。

    接下来就发生了很大的事件,张商英张叔夜这两个老张驾临政敌蔡京府邸紧急商议,小道消息称,张商英威胁蔡京:你个老奸臣要敢委任太监,老夫就撞死在你府里。

    蔡京早想弄死这个烦人的张商英了,无奈却觉得您要死也不能死我府里啊,于是听说老奸巨猾了一辈子的蔡京真被唬住了。

    最终蔡京抗旨了。

    老蔡貌似忠臣一般,以宰执身份在朝上取下了官帽,慷慨激昂的言及:老臣有负陛下了,老臣拒绝委任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此等破坏祖宗规矩的事万不敢担,换愿意执行的人来吧。

    高方平知道这些消息的时候想昏倒。历史上,的的确确是发生了皇帝升童贯进入文官系列、赐官开府仪同三司的闹剧,而当时的确是蔡京为相,蔡京也是真的抗旨拒绝委任的。赐这个官职那是真真实实的需要圣旨,需要宰相签字委任才作数的,所以蔡京拒绝委任,童贯就无法升这个官。

    那么赵佶只有两条路,一是放弃这个打算,二是再度把蔡京罢相。

    是的蛋疼的体制就在这里,赵佶有权利任免宰相,但其余的职务任免则需要宰相来执行。否则的话赵佶真的早就直接赐高方平“同进士出身”了。就是因为赵佶就算在喜欢高方平,也必须蔡京同意,才导致了高方平目下不上不下的。

    这是大宋奇葩的地方,但凡宰相都敢和皇帝对着干。所不同的在于,蔡京没有往前那些名相们的骨气,大多数时候不会逆了皇帝的意思。

    也就是这个原因,任性的赵佶只喜欢蔡京,历史上反反复复的启用蔡京,就是因为用其他人为相的话,赵佶会更加郁闷十倍。

    听说蔡京当堂抗旨后,赵佶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但介于蔡京都不容易说话了,就更加没有贴心的人了,加之赵佶乃是迷信的人,随意罢相可是败坏风水的事,于是虽然有了些心病,赵佶却是不同意蔡京撂挑子,于是这次赵佶被他们打败了,收回了赐官童贯的任命,成为了一场政治闹剧……

    眼看童贯升官的闹剧风波平息了。

    高方平却觉得事件很不寻常,急急忙忙来到政务堂见张叔夜。

    “童贯此奸贼好事不做,坏事准有他,也不知道他搜刮了什么礼物送给官家,不知怎么蛊惑了官家,官家竟然犯了禁忌的打算给他升官!”

    才进入大堂的时候就听张叔夜在拍案怒斥。

    前有辽人来把他惹毛,现在又是童贯的事,这时的老张整个一炸药桶,换平时高方平早就溜走了,但这次却只有硬着头皮,等着他骂完再说。

    骂了一下,老张这才不怀好意的瞅着道:“你来添什么乱,难道这次童贯的事你又参与了?”

    “明府,发财小子敢,但是这次童贯那个棒槌玩大了,小子是断然不敢和他来往的。”高方平赶忙摇手道。

    “赐官的事,已经被我等联合蔡京压了下去,你来有什么重要的事?”张叔夜捻着胡须道。

    高方平一字一顿的道:“明府不能儿戏,立即以政务堂名誉,八百里加急给宗泽相公敲警钟,防止他做蠢事!”

    张叔夜楞了楞道:“他能有什么蠢事?他总不会比你还能闯祸吧?”

    “下官没猜测错误的话,他准备杀童贯了,真发生就乱了!”高方平道。

    张叔夜也被吓了一跳,猛的起身道:“接着说。”

    “宗泽乃是实干派酷吏,眼睛揉不得沙子。换一般时候,童贯的事早就有宗泽的弹劾文书进京了。但这次宗泽无比的低调。而他又是绝对不会和童贯同流合污的人,也即是说,他在故意放纵童贯做蠢事拉仇恨,老宗乃是实际的狠人,做事必然有原因,所以小子猜测,八层可能他要杀童贯。”高方平郑重的道。

    听完觉得有道理,张叔夜真被吓的跳了起来,急忙写文书怒斥宗泽,警告了若干事宜,以八百里加紧发出了。

    文书发出后,张叔夜浑身是冷汗,也难免夸奖了这个小奸臣一番。

    这真的是一件大事,若是童贯真被宗泽找到借口给斩了,前有蔡京抗旨事件,那么宗泽又出昏招,真的会让皇帝认为士大夫群体已经无法无天,开始和皇帝正面刚了。

    很简单,皇帝要封童贯的官,结果转个眼童贯就被杀了。不论内情如何,此举一但形成事实,换任何人是皇帝也会觉得不安全,那就真正的开始和士大夫群体对立了。至少来所,国朝为数不多的能用大臣宗泽的仕途就走到了尽头,不可能再有作为了。

    从高方平的角度来说,是否打破士大夫的不败神话无所谓。但宗泽这种不多见的能战、能独当一面的帅臣,在这个特殊时期绝对不能损失,这是一。二,如果这个先例打开,童贯都能被杀,也就代表高俅老爹也相当的危险了,那要带来更大的乱局。

    到此高方平也不禁感慨,宰相的确不好做啊,身负国朝重任,用人乃是重中之重,满朝的奇葩、奸臣、人渣、疯子、能臣名将等等大杂烩,怎么把这些人搭配好,用好,那真的是一门系统性的学问。

    想要完美是不可能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种全体官员都是一个模板的忠臣名将的朝廷是永远不存在的。

    任用宗泽前往京兆府和童贯正面刚,这是蔡京的一次政务失败,险些把老蔡他自己都坑害了。人都是有德行的,有些人就不能指望他安分。比如谁也不能指望宗泽这个骂了四任皇帝的喷子好说话。谁也不能指望童贯这个棒槌变为岳飞。谁也不能指望高方平变为廉洁奉公的包拯。更是不能指望赵佶去做李世民。(未完待续。)

第242章 京兆郡王被鄙视了

    给宗泽的文书发出之后,高方平就想跑了。

    张叔夜却道:“回来。”

    高方平只得乖乖的过来低着头,等着被教育三观,妈的年纪小就是很不好,好似谁都可以过来说两句似的,别说我小高了,皇帝都经常被他们说的无比郁闷。

    老张又挥退了手下,这才问道:“最近读书读的怎么样,掌握了多少经义?”

    高方平文绉绉的道:“人之初,性本善……小子都学问背诵这一句了。”

    “完啦?”张叔夜愕然道。

    高方平道:“其实……我还往下读了几句的,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老张险些被气昏倒了,怒斥道:“滚!看来是老夫对你期望太高了,就你这种,两百年你也考不起。妈的还敢扬言你的智商能超过张商英,他就是在娘胎里,也能比你多背诵几句!你给老夫滚的远远的!老夫有一天是肯定会被你坑了的。”

    “我很讲义气的,是决计不会坑了您的。”高方平尴尬的道。

    “你拿着老夫亲手签发的毕业文书,然而只会背诵六个字,在读书立国的我朝,依照包拯的标准,老夫这是死罪你懂吗!还不滚,还等着领赏啊?”张叔夜吼道。

    高方平逃跑到了大门口,又停下回头说道:“您不能因为童贯和辽人把您惹毛了,就欺负我年纪小,拿我出气啊?”

    “你到底有完没完!”张叔夜黑着脸起身,准备把手里的毛笔飞出去,却是高方平真的溜走了。

    看着这小子消失的方向,张叔夜叹息了一声,心知自己这个奸臣做定了,不帮他作弊,他是永远也起不不来的……

    朝廷暗流涌动那是朝廷的事,不关大头百姓和小孩们的事情。

    许多年之后大宋就是丢了北面的半壁江山,民间依旧歌舞升平,灯红酒绿,这就是岳爷爷写岳阳楼感倾诉的那个大宋。

    目下在民间,讨论西游记停更事件的议论声更加大了。

    开封府尹藤元芳已经彻底把皇城惹毛了。

    扬言有洪荒之力的赵桓写了个文书去开封府却没冒泡,没有回应,于是他就被众位皇族鄙视了。

    京兆郡王赵桓一恼火,就去给小妹荣德帝姬几个爆栗打哭。

    荣德帝姬如此腹黑的人,一边哇哇大哭,一边寻思着要找藤元芳的晦气。

    赵桓见小妹如此伤心,害怕动静过大引来母亲显恭皇后的责罚,于是求爹爹告奶奶的捂着小妹的嘴巴道:“别哭,别哭,哥哥以后再也不打你了。”

    荣德小萝莉就不哭了,说道:“我还有一计可生奇效,乃可愿意听?”

    赵桓都不信任她了,然而为了让她不哭,只得道:“说来让为兄参考,斟酌采纳。”

    于是荣德帝姬奏在哥哥的耳朵边窃窃私语……

    赵佶没去骑自行车,一是新鲜感过去了,二是因为最近大臣们让他很郁闷,没心情。

    在池塘边喂鱼,听闻后面有动静,赵佶便回头看了看道:“皇儿有事吗?”

    赵桓就屁颠屁颠的跑过来道:“您心思不佳,莫要坏了身子。儿子我有个故事,说给您听。”

    梁师成看了看日头到了赵佶弹琴作画的时间,但因为皇长子找父亲说话,于是也不敢打扰,低着头恭候,还随便偷偷的伸手进鸟笼,捏着鸟的嘴巴不让它说话,否则这个鸟会报时说“赶紧的,去画画”之类的大不敬的话。鸟虽然不会被处罚,却会让梁师成很没有存在感。

    所以是的,梁师成这奸贼在和一只鸟争宠。

    赵佶起初漫不经心,不太有心情,却是听着听着,觉得儿子的故事非常有趣,非常新奇,便也来了兴趣,忘记了不快,进入了角色。

    每每到关键的地方赵佶还会激动的道:“接下来如何了?”

    却是某个时候赵桓停止不说了。

    赵佶便道:“略过‘欲知后事如何’一句,直接说下一回。快点。”

    赵桓吊胃口之后,这才摇头晃脑的道:“下面木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