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韩世忠在暗下引导民意,又有林冲这个管理流民最有经验的将军参与努力,所以目下流民的事宜基本稳定了,告了一个段落。

    小高忙于上述事情的时候,高廉和蔡攸忙于捞取声望,在高唐城之内“走访民情”。

    论装1逼,他们两个真不输给高方平,这两贪官去走访那些牺牲者的家庭时,见到跪坐在地上烧纸钱的妇女,就给人家披上一件披风安慰“逝者已矣,天气凉了,别害了自身”,遇到灰头土脸眼泪汪汪的小孩子的时候,蔡攸和高廉就给个脆饼,或者给碗粥,抱起小孩装蒜一番。

    可有真他们两的,高方平不得不服。

    与此同时,蔡攸暗下也和高廉不对付。因为要弄走城外的流民瘟神,蔡攸付出了一万五千贯的代价,这笔钱小蔡明目张胆的要求高廉承担一半。听说为此,高廉想把蔡攸和高方平一起给宰了才解恨。他说死没钱,一毛不拔,说是高家的大宅都还在漏雨呢。

    于是蔡攸给了高廉一个奸计:召集高唐城内的商人和大户,进行一场知州大人参与的“座谈会”。

    于会上,蔡攸做出尽力的苦口婆心的样子,大肆散步永乐军的不利言论。肆意抹黑永乐军和高方平乃是丧心病狂的鲨鱼。

    “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查访查访,永乐军到底是一群什么人!在孟州,他们丧心病狂的抢走许多富商和屠户的利益。就是在京城,他们也敢抢劫道场的财产。在他们自己的郓城,诸如晁盖一样的地主富户愣是被他们迫害的家破人亡,从而被逼上了梁山!”

    蔡攸一副嘘嘘的样子恐吓土豪们道,“此番在高唐,就连柴家都已经被他们开刀了,他们就是一群仇富的丧心病狂土匪兵,此番依靠北1京留守司的将令出兵,已然架空了本州,不在本州的节制下了。所以接下来他们会否就此离开高唐,还是继续留下来洗劫你们这些富户,本州也就控制不住啦。”

    这个时代,军队的名声那是真的不好,什么地方一乱,然后有军队去平乱。在赶走了乱民土匪的同时,也基本就意味着军队会转变土匪,进而拿走一些当地土豪的利益,这几乎是俗成的规矩。

    此番永乐军的确整倒了柴家,妈的这么牛的柴家都被抢了,所以这些土豪也非常担心永乐军还不满足。目下又被蔡攸一吓唬,于是他们形成同盟,答应有钱出钱,依靠大家的力量凑三万贯出来。

    其中的一个土豪代表说道:“务必请知州大人去协调,无论如何用咱们凑得这些钱,送走永乐军那群纹身,别让他们留在高唐闹事了。”

    高廉是才做官不久的人,相对还纯洁,此番不禁看的眼冒金星,暗感蔡攸无耻,竟然这种捞钱的手段都有?然而限于目下真的银钱紧张,这群土豪平时也不是什么好人,于是,高廉也只有苦笑着默认了。

    然而没有什么蛋的用处,哪怕高廉见他们答应出三万贯觉得很不错了,都还来不及感谢大家,蔡攸却是一副“你们打发要饭”的样子捻着胡须,不说话。

    于是土豪们纷纷领悟,再次加钱,答应了凑了六万贯出来,说是请知州大人牵头,一定请走永乐军的瘟神。

    “也罢,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此番虽然钱不多,远远满足不了永乐军的胃口,但是本州身为父母官,怎么的也要为大家的利益站出来去说话。本官这就去和永乐军谈判。大家等候本官的消息。”

    完了之后,小蔡就宣布散会,让高廉去催促,让他们赶紧的,尽快把钱凑齐送了来,扬言少一文钱,就放永乐军的混蛋进城教他们做人……

    蔡攸本以为到此皆大欢喜,然而鉴于他们勒索土豪的事被韩世忠听到了小道消息,汇报给了高方平。于是高方平又不走了,再次来找蔡攸谈判。

    “知州大人请来,下官这番有礼了。”进来之后高方平躬身抱拳。

    又见到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蔡攸顿时觉得不妙,起身打算溜走,却被高方平拦住道:“知州大人,你抹黑我永乐军,勒索富商,这事我不想说您。然而既然借用永乐军的名头弄到了钱,你说我永乐军能两手空空吗?我也不心黑,既然用了永乐军的‘名誉版权’,此番分我一万五千贯我就不说话了,立即带兵离开博州。”

    “小贼你休要欺人太甚,最多一万,不能再多了!”蔡攸大骂道。

    “成交。钱一拿到,永乐军立即带流民离开博州,再此期间不进城了。”高方平做足礼节鞠躬道:“感谢知州大人,下官告退。”

    离开后听到后方茶碗碎裂的声音,应该是小蔡一个茶碗砸在地上泄愤……

    蔡攸真不敢留下高方平这个瘟神了,很快便凑足了应该给高方平的钱,以官银的形势送出城来。

    高方平是个很仗义的人,拿到钱就不在多事,带着不想留在高唐的阿布母女,以及王罴,拔营启程了。

    对了,顺便邀请何诗寒姑娘去运城做客,一拍即合,何诗寒也的确对运城的模式感兴趣,想去研究研究高方平的“卫生条例”下的百姓状态。

    其后林冲鲁达带两个营,带着徒弟韩世忠,监督护送两千多流民以及何诗寒姑娘,直接返回郓城。而高方平带着关胜史文恭,以及虎头营朝西南方向进发,直奔大名府找老梁述职……

    这次无需赶的太急,缓行军到达大名府的时候,已是九月下旬,天气已经很是有点寒冷。

    大名府的外五里,梁红英的营地就在这里。

    裴炎成是很难通融的一个人,梁红英早前带着两个营,护送庞大的运钱车队到达大名府后,仅仅只是把钱送入城内,交给县衙看管,其后两个营包括梁红玉在内,就被赶出了城外,等候着高方平的到来。

    高方平进入营地后重新整合力量,留下关胜在永乐军行营留守,节制麾下近乎三个营的力量。

    而梁红英和史文恭,带五十个全副武装的虎头营军士,保护高方平入城。

    这已经是裴炎成派来拦截的人通融过了,原本裴炎成打算只让大魔王带十人入城。理由是永乐军自上到下性格冲动,行为幼稚,脑子有坑。

    妈的这下好,似乎永乐军连北1京的黑名单也上了。

    结果当时高方平摔了官帽,一犯浑就说不进北1京述职了,让老裴的人赶紧的,把属于永乐军的钱送出来,老子们直接回京城述职去。

    于是老裴派来的那个县尉被吓了一跳,真个是把梁中书的“女婿”给气跑了,耽误了永乐军找留守司述职,那不得被老梁剥皮扯骨啊!

    理论上高方平来这里是礼貌,是真的可以不理会北1京留守司,直接回京找陶节夫和张叔夜述职的。但是这么做老梁就等于被打脸了。那么老梁当然就会戾气深重的去找一个责任人吊起来。

    于是最终县尉大人,只得批准了五十个悍兵进城。

    在黄昏的斜阳之下,五十精骑兵开赴北1京城。

    北1京城墙又高又坚固,亦有护城河环绕。乃是大宋除了汴京外、防御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城池。

    在西门外,梁中书率群官等候迎接“将士得胜归来”。现场旗帜飘扬,震天的号笛鸣响,伴随着大鼓雷动。好一番声势!

    北1京驻泊司都统制李成,也带几百禁军的仪仗队一起来迎接。

    汗。老裴还组织了一批小萝莉拿着鲜花等候着。

    梁中书这家伙有够夸张的,这的确是迎接将士得胜归来的礼节。老梁这么干当然是要锁定功劳,全然的把高方平出兵高唐平乱,渲染成为北1方留守司一项英明神武的军事行动。这在政治上,对于他的宰执之路是很有意义的。

第361章 把小萝莉吓哭了

    到达三十丈外,高方平急忙下马来。

    两鬓已是白了头发的梁中哈大笑着走过来,牵着高方平的手道:“贤侄此番为朝廷立下奇功,不负我留守司厚望,可喜可贺,快些跟老夫入城,已是备下了酒宴给贤侄洗尘。”

    都统制李成也走过来笑道:“小高相公骁勇善战,实乃我被楷模,所过之处乱民贼人闻风丧胆,真乃朝廷肱骨之臣。”

    大名府的各位曹官判官推官什么的,也都走上前来依照规矩恭贺,随便说两句好听的蒙混过关。

    然后就轮到了老裴,他带着八只小萝莉走上来,阴阳怪气的道:“孩子们,永乐军真是骁勇善战,所过之处犹如蝗虫,弄的当地官鸡飞狗跳,你们快些去献上鲜花,祈求我大1名县风调雨顺,尽快送走瘟神。”

    于是,小孩子们胆颤心惊的、亦步亦趋的走来送了花。

    高方平很尴尬,只得亲民的样子摸摸一个小萝莉的头,于是把小萝莉吓哭了。

    因为高方平的魔王名声也算是在北1京小有名气了,都传言他以魔王的名誉会召唤妖兵助战。城里谁家的小孩子不听话,就会有人说“高方平来了”,于是传言小孩子们就吓得不敢哭泣了。

    结束了这场闹剧后各自散了,往城里走的时候,梁中书凑近低声道:“方平,你怎么得罪裴炎成了?”

    高方平一阵尴尬,支支吾吾了几句,最终以“老裴脑子有坑”为结论蒙混了过去……

    一路去往留守府内,迷你型的酒席已经准备好了。

    这次老梁没打算请人来作陪,只看是精致的五菜一汤,就知道这是和他单独聊。

    吃酒前,老梁拿过了挂在墙壁上一口看起来相当名贵的短剑,送给了高方平,捻着胡须笑道:“宝剑赠英雄,贤侄骁勇善战,如今这口宝剑就给你了。这是别人送给老夫的。”

    老梁这是走传统,高唐平乱被定为了“北1京留守司”的行动,那么对待高方平这个得胜归来述职的主将,给口宝剑乃是寻常的礼节。

    然而高方平的作为险些让老梁摔倒了,只见高方平不太关心剑质,不抽出来看,而是哈了口气,用袖子擦拭剑鞘上镶嵌着的名贵宝石,仔细观察。

    看到这犊子这个样子的时候,老梁有点不想送她了,这是侮辱宝剑。

    “伯伯的收藏,必属精品。”鉴定完毕后,高方平笑道,“小子不抽出来查看,乃是遵守礼节,此宝剑必然寒气逼人,在上官的面前出鞘是非常不礼貌的。”

    “贤侄想的太多啦,在这里都是自家人,老夫是不讲这套的,以后切记莫要见外。”梁中书嘿嘿笑道。

    高方平一阵郁闷,老梁特意强调“自家人”,乃是在提醒高方平不许开小差,答应了来梁家提亲就不能反悔。事实上高方平倒是没想过要反悔,不至于过河拆桥,然而该有的姿态要有,以便将来可以从老梁家里多弄些嫁妆去,否则就亏大了。

    小高和老梁在房间里座谈,房门之外躲着两个人在偷听,必然是梁希玟和梁希明这两家伙,他们非常关心猪肉平是不是会当场耍赖。

    见此番高方平接受了宝剑而没有出现其他幺蛾子,梁希玟就很满意的带着弟弟溜走了。因为接下来的述职报告理论上乃是机密,闲杂人等当然是不能听的……

    小高在对老梁述职,而梁红英带着人在县衙内仔细的盘点从高唐缴获来的钱财,每一秤都称的非常仔细,务求误差最小,

    是的铜钱只能过秤,否则以十亿为单位的铜钱,数死了也数不完的。

    相公吩咐了,数目不可能全部精确,但误差不能大,不能让裴炎成伸黑手把钱蒙了还不知道。

    最终盘点完了,从高唐带出来的三十万贯中,不见了二层半七万五千贯。

    于是梁姐便去质问裴炎成,险些被裴炎成绑起来打一顿。老裴的理由是,之所以多拿半层,是他带索超所部演戏、拖延蔡攸脚步的出场费。此点上说到死,老裴也坚决不把钱吐出来。

    老裴和索超等人不到二十个饭盒演员,出场费却高达一万五千贯,妈的这个身价简直比二十个影帝一起出场还圈钱啊……

    大观元年十月初的时候,博州蔡攸的文报到达了汴京。

    这个乱子来的毫无征兆,谁也无曾想到,此番改年,会在一年内发生这么多的事。高唐发生的事件,让朝局的气氛显得有些尴尬,无论对哪一党人士都是如此。蔡京和张叔夜原本以为今年也就这样了,剩下的日子可以平稳的度过,然而博州蔡攸的文报进京之后,又打破了京城原有的宁静祥和。

    实在是牵连猪肉平的事,自来就褒贬参半,没有太单纯的例子。以往也就罢了,高方平在他的治下不论怎么瞎搞,只要不出太大的乱子,也就问题不大。但是此番的文报险些让张叔夜和陶节夫双双跌倒,永乐军毫无征兆之下,开进博州展开军事平乱行动,然后依据的是北1京留守司命令?然后报功文书又是由博州来的?

    我了个去。

    既然有了北1京留守司的命令,永乐军进入博州平乱也就勉强说的过去。然而行军过程在陶节夫这个曾经的帅臣来看,又是非常之玄幻的,那些处处精密衔接的地方,简直像是高方平在故意设局坑害柴家。

    当然了,高方平设局乃是陶节夫的结论,而不是张叔夜的。

    此番的事件虽然尴尬,老张却是也厚着脸皮,给出了高方平骁勇善战,善于派军布阵的评论。

    蔡京在这一事件之中最是尴尬,涉及了他那个不成器的长子参与其中,并且大对头高方平的报功文书,居然也是由蔡相爷的长子蔡攸执笔后送入京师的,这在人情世故上,暴露了蔡家内部的一些问题,说明老蔡连儿子都管不好,显得有点跌份了。

    于是这个事件,老蔡表示拒绝发表一切评论。

    所谓的修身养性才能齐家,之后才能治国。这个理论是朝廷诸位相公们都基本认可的,然而现在反推出了“老蔡没能很好的修身养性齐家”。是的,张商英遇到蔡京就喷,尽管此番高唐怎么回事张商英都没弄懂,却是也不影响他在论坛说老蔡“不够修身养性、无资格治国”。说的跟真的似的。

    高方平在高唐砍了几百个脑袋,事完了一甩手袖离开什么也不管。气死了柴皇城,正在把受到太祖皇帝誓书庇护的柴继辉押解京师,这在京城的大佬们看来,是典型的管杀不管埋,交给朝廷擦屁股收拾烂摊子的不良举动。

    是的,永乐军进兵高唐都不说了,只要有手续,听着虽然蛋疼却也不是不能解释。然而押解柴继辉进京,却真的是抛给刑部在内的所有大佬的难题!

    对于蔡京来说,即将被蔡攸押解来京的柴继辉也是个大难题,老蔡私下认为:他高方平要狠就狠到底算了,既然动了柴家那就应该办为铁案,乘乱击杀,就是栽赃也要弄个谋反的罪名,反正老蔡又不关心真相。然而,高方平最终没能把柴继辉定谋反罪,只是一个对于柴家可大可小的“窝藏反贼,造成严重后果”。然后这个罪名得到了蔡攸这个知州的认可,以博州的名誉押解柴继辉到刑部治罪。

    刑部乃是中枢门下省的一部分,交给刑部,当然就是交给蔡京这个门下侍郎(宰相)处理了。这是儿子对老子的将军啊……

第362章 黑山老妖

    “相爷总算来了。”

    张叔夜走入了政务堂的时候,早再这里等候的赵鼎抱拳道,“哈,此番小高那酷吏真是牛了,他真个把柴家给办了,下官亲自查阅了博州的文报,其过程清晰,事实认定清晰,要件、逻辑等等也基本周全。尽管定罪略重,但是鉴于高方平那厮一向是酷吏,而此番又形成了严重后果,导致高唐牺牲很多公人,所以也就不能怪小高的戾气重了。”

    小赵身为京师的“治安曹官”,等同于后世帝都的公安兼任城管局长,职业使然,所以他最是喜欢研究这些。同时他也是张叔夜的门生,比较得信任的人,所以博州文报进京师之后,在张叔夜批示、交给刑部之前,就交给赵鼎先审核的,以便判断高方平那犊子到底是犯浑了跑去高唐杀人,还是真的在平乱。

    另外也防止高方平办案存在瑕疵,交给刑部之后撤不回来把他坑害了。

    目下,听到了赵鼎这个小司机的最终审议词后,老张也算是容色稍缓,落下了心中的石头。赵鼎的能力比高方平差远了,但是仅仅针对刑律断案这些的话,他是很有能力的,可以信任。

    另外一个中书省的心腹官员也笑道:“果然不愧是猪肉平出手,不愧是相爷一力抬举的新一代。此番高方平的作为鼓舞人心,我朝自立国以来,实在是太过放纵权贵子弟,京师影响尤其严重,高方平此举算是开了例,对整个天下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然而,对朝廷诸公的难题更是深刻。”张叔夜拍桌子道,“你们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毫无相干的永乐军进入博州平乱,这就是一个政治上的大难题。就算本相可以把这圆了过去,然而现象透出本质,这次的本质是什么呢,你们都给老夫说说。”

    然而,他们相视一番之后说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