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梁红英能暗中打击方腊的士气,保护大钱纲不出事,成功进入开封府境内,那么这一战就赢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就看河北诸路豪强是否有胆子来吃下这笔大钱纲。

    直接抢蔡京,高方平不敢,但是带兵剿灭这些乱臣贼子绿林土匪,顺便发点财,高方平很乐意。

    那么最关键的一点,必须在开封境内出事才有机会出阵。

    因为就算高俅是殿帅,但禁军超过百人调动,没有枢密院的命令就脑袋搬家了。

    是的,高俅有权利管军,却没权利调军。但留守相公张叔夜有这个权利。

    开封境内出现匪徒贼寇乱杀人,以老张眼睛揉不得沙子的脾气,又根据厢军根本是乌合之众,那么东京留守相公张叔夜一纸委任书,高方平就可以带兵出阵剿匪。

    老张他就是有这么牛。大宋也就这德行。

    除了厢军,驻扎境内的禁军也归知府掌军令,以前的开封府尹没这个权利,但是张叔夜有。

    当然,开封府乃是天子脚下会复杂一些,禁军又太多了,所以张叔夜也无权调动上四军:捧日军,天武军等等。只有权利调遣小数量的禁军,看调遣的是哪只军,还必须殿帅马帅步帅这三个禁军大佬同意。

    而上四军的捧日军和天武军,隶属殿前司,乃是皇帝的亲卫。有高俅同意,又有张叔夜的委任,高方平就能以登士郎身份督军出阵,根本连枢密院那些相公都不用甩。

    如果是在京畿路之外的地区,知府就可以调动境内禁军了。

    比如大名府的禁军高俅说了也不算,而是梁中书说了算。严格来说高俅管军政,梁中书管军令。

    具体讲,禁军的编制在殿帅府,谁做军官、怎么训练怎么赏罚,高俅说了算。但如果要在大名府境内调动部队,则梁中书说了算,然而梁中书不能插手禁军内务,只能给禁军主将下令。

    至于哪只禁军驻扎什么地方,跨区调动禁军,则枢密院说了算……

第37章 忠君爱国

    小朵扑在一大袋米上哭泣,谁也叫她不出来。

    管家无奈的来找高方平告状,因为小萝莉一被欺负,就报衙内的名号。

    匆匆忙忙的来到小朵房间,死丫头愣是不下来,扑在米袋上哭道:“现在物价涨的厉害,俺娘想必已经买不起米了,这是小朵用工钱去街市上抢购的,不是偷府里了,呜呜……他们冤枉人,说小朵偷米。”

    “谁说你偷府里的米?”高方平微微一笑。

    如今高方平威严日盛,听这么说,全部人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小朵还是很懂事的,只扑在米袋上不许别人拿走,却是不想打小报告。

    “没听到我说话吗?我问谁说小朵偷米?”高方平在问。

    知道隐瞒不过去,一个十分有风韵的中年美妇走了出来道:“衙内,是我指责她。我管府里的粮库,但最近收新粮,盘旧粮,损耗很大,怀疑有人偷米,恰好又见丫头的房间里很诡异的有米,于是就……”

    她是奸臣老爸最得宠的小妾,比她年轻漂亮的倒是有,但估计有她会伺候男人的少。

    高方平注视她片刻,把她看的有些不安。

    犹豫片刻,高方平凑近对她耳语道:“这种时候就算小朵真偷了,也装作不知道,这不叫失职叫良心懂吗?何况你心里清楚她没偷。她现在比你们都有钱,有必要偷一袋米?你无非嫉妒她是下人,如今却指挥你养猪,我说错了吗?”

    这个风韵美妇一阵慌张:“衙内……”

    高方平继续贴耳道:“翘起屁股来,少爷我打轻点,但你必须装作打的很重,懂了不?如果不懂也没关系,我打重点你就惨叫了。”

    风韵美妇险些失笑了起来,白了他一眼。

    高方平马上变脸喝道:“翘起屁股来,府里都是自己人,没证据也敢栽赃陷害,是可忍孰不可忍,她都报老子的名号了你还敢跳?”

    美妇就乖乖的翘着大屁屁,等着被打。

    高方平尴尬的看看,最终还是做做样子抽了,抽一下,她就大声尖叫。

    抽了五下,小朵不好意思的道:“衙内爷,饶了清姨吧,小朵也有错的,造成了误会。”

    高方平顿时一脑袋黑线,跳过去揪着小朵的耳朵:“死丫头,她名号里清字你怎么不早点说?”

    一群人半张着嘴巴,他居然连清姨都不认识……

    后来得知自己的宠妾被小高打屁屁打得嗷嗷叫,老高比较恼火。

    但是大清早起来去上朝的时候,见整个高府忙忙碌碌,到处是猪在乱跑,滑稽透顶,却四处充满了欢声笑语,整个府里其乐融融。

    这让高俅想起了年轻时候在端王府,和今上无忧无虑踢球的情景。

    “老夫老了,真的老了,哎,现如今是小高的天下了。”高俅捻着胡须喃喃道。

    “老爷您管管这头猪,让它不许吃其他的东西,它把妾身的包子吃了。”有个美女小妾路过的时候大叫。

    “老爷管不了了,现在小老爷说了算。都找他去吧。”高俅嘿嘿笑着去上朝了……

    下雨的时候高方平总喜欢坐在窗口发呆。

    四岁的小萝莉梁红玉缩在高方平的怀里,流着鼻涕,一起看着窗外的雨发呆。

    间或梁红玉道:“衙内大爷,您说老百姓的屋子在这个时节会漏雨吗?”

    高方平敲她脑袋一把爆栗,“老百姓的屋子漏雨无所谓,你应该担心这样的天气,种师道麾下的泥腿兵正在抢修防御工事有多艰难,一但小种经略相公顶不住,蛮子铁骑一但南下,老百姓的房子修的再漂亮有个卵用!”

    梁红玉捂着脑壳道:“我才四岁。”

    高方平尴尬的道:“好吧……我总以为你是你姐。”

    “您才不会这样把我阿姐抱在怀里呢。”梁红玉含着手指道。

    高方平看着雨景缓缓道:“也是哈。”

    “有天你会如同昨天抽人一样,抽我姐屁股吗?”小小萝莉好奇的道。

    “除非把她娶了,否则我不敢。”高方平笑道。

    梁红玉叹息一声:“哎,阿姐要是能嫁你这么好的人,死了也值得,做小妾也值。”

    梁红玉就这德行,仅仅四岁就显示出了她的大气风范。历史上她也这么做了,剿灭反贼方腊的战役中,她和韩世忠一见钟情,便义无反顾的嫁给韩世忠,做小妾也不在乎。

    “你把我姐取了吧。”梁红玉道,“让她做你的妻子,等我长大了,我做你的小妾,这样就不叫姐姐委屈了。”

    “我不需要小妾。”高方平嘿嘿笑道。

    “然而不让我为你做点什么,小玉会很不好意思。”梁红玉文绉绉的道。

    “打战,将来为我打战。你打战老子就挣钱。”高方平道。

    “战战战战!将来打到江南去!“梁红玉握紧小拳头。

    高方平道:“你你你,笨蛋,江南是老子们官家的地盘,你是不是打错方向了?”

    梁红玉喊着指头道:“不是说方腊小儿乃祸害吗,经略北方必先稳定南方,我听茶铺里的老先生说三国,就是这么说的。”

    “老先生是不是叫易中天?”高方平道。

    “易中天谁啊,会讲三国吗?”小小萝莉很好奇。

    “会讲的,特别讲到刘伯温和刘伯承一段尤其好。”高方平看着外面的雨景道。

    “三国没有刘伯温兄弟。”小小萝莉显得很不服气。

    “有的,他们乃是骨骼精奇的两小兵,就像你姐名气没有卢俊义大一样。不过他们军事才能还行,有些战术实例战阵见解我看过,你有兴趣吗?”高方平喃喃道。

    “有的,三国小玉都有兴趣。”梁红玉说道。

    高方平点点:“好,明天我教你刘伯温篇。学其中一篇可败绝世高手方腊,学全两篇可安天下。我只看过这两本秘籍,就这么多了。将来送你去种师道麾下,他会教你其他,那时你会一通百通。”

    梁红玉道:“真的就可以天下无敌了啊?”

    “天下无敌的统帅还没出生,不过快了。他叫岳飞。”高方平看着雨景道:“我把你教会,将来你就像今天我抱着你,大姐姐领着小弟弟,把他教会,让他帮助你百战百胜,这过程就叫统帅,简不简单?”

    梁红玉突发奇想的说道:“小玉要在他背上刺字‘忠君爱国’。防止他调皮而搞忘了。”

    哎吆我去~

    高方平从窗口摔了下去……

    雨终于停下了,又显露出了烈阳。

    院子里,高方平靠在太师椅上乘凉,小小萝莉梁红玉在旁边扇扇子。

    一个清高的老头站立在正面仰着头,显出了文人的穷酸样。

    此老头叫胡先生,乃是一秀才,六十岁都没考起。但在汴京也颇有些名气,平时里依靠给一些平民人家的子弟教书为生。

    “胡先生,小生有礼了。”高方平样子却是很无礼,甚至都没有起身,拱手了事。

    “不知此番唤小老儿来,有何见教?”胡老先生还是很骄傲的模样。

    “自然是请先生来我高府教书。”高方平道。

    “哼。”胡老先生冷哼了一声,斜眼瞅着,见高方平根本不是拜师的礼节。

    “兀那老儿忒的没有礼貌,我家衙内既不曾得罪你,也没欠你钱,脸色摆给谁看?”

    杨志长的面目吓人,这一吼,把老胡给吓得连连后退,脸色惨白的看着青面兽。

    “杨志不得无礼。”高方平展开扇子摇晃两下:“胡先生恐怕有所误会,非高方平要学,而是请先生教府里的诸人念书习字。”

    瀑布汗。

    老胡一听不敢清高了,低着头。他起初以为纨绔子弟要拜师,便拿出了读书人的清高模样来。然而如果不是高方平拜师,很可能被他皮鞭伺候了也找不到说理的地方。

    “不知衙内想派何人拜入老朽门下?”老胡这次乖多了。

    高方平扭头吩咐道:“把府里所有不识字的人叫来拜师。”

    胡先生顿时嘴巴笑歪了,因为教书不是按照工时算钱的,而是按照人数。

    又想了想,胡先生道:“若是府里之人不听管教那便如何?”

    “吊起来打。”高方平嘿嘿笑道。

    这下老胡又开始仰着头了……

    前前后后来了百人,那些地痞混混都弄来拜师了。

    此举也不是说高方平想要素质多高的属下,但识字识数会看账本,是最基本的。顺便,儒学之道虽然糟粕极其多,但大略的了解一下也没坏处,至少可以提高一下素质压制一下戾气。

    儒学也是信仰的一种,面前算是所有信仰中最不极端的。比佛学好。

    所谓的先入为主,有了一种信仰后,被第二中极端思想影响的几率就降低了。也就是说,没文化的人容易被忽悠成恐怖分子,容易被传销洗脑。

    比方说如果能在江南普及学习,往后方腊起事就困难些。

    历史有意无意把方腊此贼定位成农民起义,不知道是啥缘故?宋江是纠结了一伙杀人放火的亡命徒造反了。而方腊明显性质不同,更像邪教对老百姓洗脑。

    当然方腊起事的土壤形成,和蔡京关系最大,东南应俸局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十钱的危害等等,全是蔡京顶着皇帝的名号弄的,让江南民不聊生

    大头兵们无需学习,他们只需要高方平的《军魂论》就够了。

    最主要的是培养梁红玉和小朵。

    梁红玉是小文盲。而小朵识字不多,记录数据经常是各种圈圈叉勾的代替,看得高方平两眼发黑。

    这两小家伙也无需学习孔孟之道,往后也无需进士及第,所以无需名师,只识字识数就行。至于其他的经国方略有高方平亲自教授。

    梁红玉学习兵法。小朵学习钱经。

    至于梁红英等人只管砍人就行,让她们学习也是为难她们,更为难先生……

第38章 大奸臣术

    “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种师道三战三捷,已兵至西平府!西夏卓啰和南军司拒守银州失利后退以北地、汇合白马强镇军司固守西平。永兴军路陶节夫所部亦配合北上直指夏州,却迟迟引而不攻!”

    午间,下朝归来的高俅脸色凝重的说着上述军国之事。

    听小种相公已违背历史的兵至西平府,先是一喜,却跟着听到永兴军路北指夏州却引而不发。

    “糟了!”

    高方平想到一些,猛的起身,便和奸臣老爸去了书房。

    杨志凶神恶煞的带刀守护在外面。

    书房之内,高俅问道:“刚刚所言,乃朝议中枢密使张康国所奏。同知枢密院事、中书侍郎刘逵竟是不知此事。张枢密目下为曈帅请功,然而我儿似乎为之着急是何缘故?”

    “曈贯啊曈贯!”高方平背着手走来走去。

    如今的这位曈大帅要说他昏,他也不昏,还颇有战功,督军西北之际对吐蕃诸部以及西夏用兵也有效果,但要说他是名将又不够格,小算盘打的太多。

    “恐怕要出事。”高方平站定后道:“童大帅私心太重,已经有了议和打算!刘延庆乃是种师道副手,但这家伙却和曈贯来往密切。明明机会已现,又因永兴军路经略使陶节夫乃蔡京嫡系,此时停止北进,种师道压力大了!如若继续北进,没有副手刘延庆配合,永兴军老陶引而不发,陕西诸路制置使曈贯又在后方拖后腿,则种师道会陷为孤军状态。这样一来朝局将变!”

    高俅吃了一惊:“我儿聪慧!运筹帷幄于千里,你似乎比枢密院更知西北军事。老夫奇怪于,西北军事关乎现在朝局何事?”

    高方平道:“蔡京对复相机会不遗余力,于你处吃了闭门羹,便有求曈贯。委托曈贯某求复相事宜,则需曈贯回朝。而曈贯回朝需要借口,时值种师道连番大捷,正是请功之机会,他便指挥刘延庆内讧,蔡京遥控陶节夫放弃唾手可得的夏州。咱皇帝胸无大志,能不丢失国土就很高兴了。于是此时做出了结,放弃此最好的北进机会。曈贯回朝接受嘉奖,巩固地位,顺便和蔡京加深盟友关系。”

    顿了顿,高方平冷冷道:“曈大帅好计算!也不知道你收了西夏使节多少好处!”

    高俅恍然大悟的样子点头:“原来如此啊,原来如此。”

    奸臣就是奸臣,随即高俅很赖皮的道:“可为父听来,前些日子陶节夫已取下银州,如今种师道更兵至西平府,很不错了,见好就收是我朝传统,儒雅仁厚之意。”

    高方平一阵头晕:“老爸乃怕是混不成了,蛮子杀我边民时可曾仁厚?小种相公于艰苦环境下作战,用血打出了最佳的北上时机,那些娃真的不容易啊,但如此用命铺垫出来的良机,就因为蔡京复相的政治需求搁浅了。西平府更乃战略重地,代价已经花了,兵临西平府却不能攻,太可惜!陶节夫真蠢货无双也,种师道兵压西平府牵制西夏人两大军司动荡不得,他老小子却不敢打夏州,就算要听蔡京的废话,一鼓作气打废夏州又停兵,它会咋地?”

    “……”

    高俅觉得这小子思路很崩坏,怕是废了,根本有辱“奸臣世家”的价值观。然而这小子如今威严日盛,也不好意思教训他。

    高俅始终不主张和蔡京对着干,那个太心惊肉跳了。万一宝贝儿子将来有天领兵出阵,也遭遇目下种师道的局面,那就惨了。

    “妈的赵明诚他爹真乃绝世草包。”高方平走来走去的破口大骂,“有机会不会抓,真正该咬蔡党的时候总不吭气,不该咬的时候,他大相公张着嘴巴便哇哇乱咬!他那个心腹刘逵身为副相、枢密副使,竟不知道西北军情。全是一群饭桶草包,就这种水平也想和蔡京斗?极其好笑。”

    停下脚步想了想,高方平泄气的道:“西夏使者应该快到东京了,有老曈放水,又受刘延庆和陶节夫所部拖后,种师道已无法再有寸进。”

    想到历史上此时西夏使者来找皇帝议和,高方平就极其无语。

    你说议和便议和,不打战,让财政回血,让西军休养生息。放弃北进机会倒也无所谓。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历史上的这次议和汉儿打赢了,西夏蛮子来舔赵佶几下,赵佶一高兴,种家军第二次打下来的土地又还给西夏人。

    是的,这种事不止一次,乃大宋传统。

    上次种鄂打下来的边城,也被司马光那些大爷反手送还西夏。当然作为报应,元佑党反手又被蔡京日…得不要不要的。

    这种荒诞结局和大宋依靠士大夫的儒雅气质有很关系。而目下主战派基本只种师道一人,显得孤掌难鸣了。

    再加上种师道乃武臣,说话没人听也是个问题所在。

    种师道冤枉啊,本是大儒种放后人,其老师张先生也一代清流。他原本也是好好的一文臣,却因得罪了蔡京,莫名其妙被弄到武官系列中去。虽然还是因为能力卓越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