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恩浩荡,陛下应亲贤臣远小人,尽快罢免高方平,以谢天下万民,以平息天怒。”这是两浙路官员的弹劾总结词。

    并且他们是有理有据的,说高方平有过太多前科,会施展妖法,他需要猪的时候,就施展妖法制造了特种猪,需要鸡的时候如法炮制,造了特种鸡,于是为了敛财,他现在需要蝗虫,便得出结论蝗虫也是他制造出来的。

    这是官员们的说法。

    至于民间更是五花八门,说猪肉平乃是动物之魔,他拥有把动物变多的手段,但凡经他手的东西,譬如猪和鸡,都以丧心病狂的方式在增多。蝗虫当然也不会例外。

    然而说这么说,自始至终,也没人能说明白他到底用蝗虫怎么敛财,妈的猪和鸡可以吃,蝗虫那么恶心的东西又没人去吃……(未完待续。。)

第571章 臣等参见陛下

    皇后娘娘静静的坐在桌前,看着镜子里自己那并不出众的容颜,有人在给她细心的化妆,梳理头发,插上了庄重又名贵的珠子凤钗,换上了红衣。

    荣德小萝莉不是太明白,在旁边含着指头道:“娘,现在江南有大灾,宫里人人穿素装了,我听人说,这个时期不宜不喜庆,否则会被人说闲话的。你干嘛穿红衣。”

    皇后娘摸摸她的小脑壳道:“娘知道,但咱们就是图个喜庆,因为我有预感,猪肉平的文报快进京了。”

    “难道高方平被害死之后咱们要跟着高兴啊,咱们不是和他一伙的吗?”荣德帝姬好奇的道。

    “非也。”皇后娘道,“乃是因为娘知道猪肉平会度过危机,蝗灾事件也不例外,仍旧会有大转折。”

    荣德小萝莉很腹黑的想了想道:“莫不是娘有内幕消息,消息是可以卖钱的,咱们可以卖消息或者去下注赚一笔……呀。”

    险些被一个暴栗打哭了。

    皇后娘这才微微摇头道:“娘也不知道什么内幕消息,我是女人我也不懂,一向只会依靠。但我简单的认为,从史来说小高他崛起后从未有过一败,他是真有能力化腐朽为神奇的人,人都需要有信仰,我相信他会有办法的。以他的猥琐奸诈,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么大的事瞒报朝廷有什么后果。所以娘以为这事只有一个解释:他之所以不报,是因为他有把握扛住,以便最后形成颠覆性效果,让官家更进一步的信任他。”

    “娘这么聪明,我这么像娘,我就放心了。”荣德帝姬道:“然而你干嘛把赵大傻生的这么傻,那时你到底在干什么哇!”

    这次被后脑勺一巴掌打哭了……

    八月中旬,半年一度的大朝见如期举行。

    在这之前,赵佶被烦的够呛,到处在传言蝗灾,传言高方平的事,包括宫里。起初赵佶没心没肺的不在意,但是毕竟是个软耳朵,听的多了就会慢慢受到影响,对此充满了疑虑,不敢上朝。好在这个时期宫里唯一喜气洋洋的是皇后的地盘,皇后有时也会来安慰赵佶别多想,说传言仅仅是传言。

    赵佶最近都不想见人,但是大朝见乃是祖宗的规矩,躲不过去,半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必须要去听。

    大殿门开,百官进朝。

    宦官高唱之际皇帝临朝,百官情绪激愤的样子,但是大殿异常安静,看似谁都准备好了无数说辞,打算在这大朝见,好好的总结总结。

    蔡京看起来精神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老了的缘故。

    唯一会挺高方平的中书侍郎席位是空的,张叔夜并没有出现在大朝见,这让赵佶更头疼,老张大多数时候都不让赵佶快活,但有时也是有用的,因为他一般会抗住士大夫们对小高的言论。

    “臣等参见陛下!”

    “各位爱卿平身。”

    之后大家起身各自归位。

    “张叔夜为何没到殿,还有,小高卿家的文报进京了吗?”赵佶便先开声道。

    蔡京出列回应道:“回陛下,江南东路的文报尚未进京。至于张叔夜恰好出城了,未对老臣告假。”

    张叔夜撂挑子是要找蔡京请假的,不过事实上他哪个级别的人自由度当然很大,并没有人会去盯着他打考勤。

    “陛下,鉴于如今各种谣言传言漫天,而朝廷仍旧不知江南东路的具体情况,连续两年灾害发生,为防止生便,臣建议立即派重臣进驻江南东路监督,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张克公出列奏道。

    “臣觉得这么做是无用功,派去了人又能如何?蝗灾若成定局,那是天灾,并非**,派些不合时宜的人去瞎指挥,相反坏了高方平的有效政策。事实上去年之水灾已经说明了问题,安抚灾民的事,应该没人可以做的比高方平更好,一个都没有。”张商英出列反驳。

    “但高方平其心可诛,把蝗灾情况整理成行文汇报朝廷,这么简单的事他也没能做好,如何还让陛下和朝廷信任他?”张克公道。

    张商英怒道:“你个老东西耳朵长歪了是吧,我没说高方平做的对做的好,然而事实上,现在就是没有官方文报。连事情是什么都没弄清楚,你就开始用其心可诛这个词?你好好的说,到底是谁其心可诛?”

    面对张克公打开了话路,张商英的文字游戏似的反击,于是口水战正式开始,整个朝上瞬间被口水淹没,各种奏报和正式弹劾的言论展开了来,变的乱七八糟。

    这种局面绝对是赵佶没见过的,有点让他掌控不了朝堂的意味。

    所以赵佶也被吓一跳慌张了起来,无助之下张叔夜又不在,赵佶只得埋怨的看了蔡京一眼,责怪的意味非常浓厚。

    赵佶不需懂太多,事实上在他的概念里,蔡京这个宰相就是帮助他掌控群官的,让他们不要来找皇帝的麻烦,找宰相就可以。然而这点上老蔡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不如张叔夜了。

    正在赵佶为难又担心之际,张叔夜优哉游哉的样子,手里拿着一份江南东路来的行文,进入了大殿。

    不等张叔夜告罪说来晚了,赵佶便先问道:“张卿忧国忧民,朕是很看好你的哦,此番可有好消息?”

    “回陛下,臣还真有些好消息,江南东路行文已到。因担心走流程耽搁了时日、不及让陛下知晓,从而在大朝见发生错误决策,于是臣专门去城外等候江路八百里加急,拿到了之后,在路上批看,这便赶来告知陛下。”老张笑道。

    听老张这么说,然后看老张这个一向的阴谋论有笑容,朝堂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基本只要不是白痴救都知道了,反转要开始了,兴许此番又有一群人要被猪肉平的计谋给坑了。

    于是,许多还没来得及奏报的机智份子,偷偷把弹劾文书又收入了手袖,装作没有发生过这么一回事。

    妈的依照惯例,大宋虽然允许说话,说话还可以不负责任。但那是在平时的中堂。

    如今是大朝见,御前的朝堂以奏折形势上交的东西,皇帝不能无视,但同时也代表写奏折的人就有责任,如果所议论的事、让皇帝为难的事,最终被打脸了,分分钟蔡京和张叔夜会抓住机会,一个“说话不负责任戏弄陛下的帽子扣下来”,那就是吏部待岗再就业、或者海南岛去做丘八的结局。

    蔡京最近这阵子已经被各种“造反”的牛鬼蛇神惹毛,见此机会,见到老张的表情后,笑着便吩咐御前带刀侍卫:“大朝见对官家的凑报,非同小可,不能视同儿戏,赶紧的,把刚刚那些呈报的文书都收集了过来,老夫会替官家给予高度重视,严格审批,而后整理归类后奏报。”

    赵佶没心没肺的,也不知道老蔡这是什么意思。

    在朝堂上,宰相说话了而皇帝只要不否定,那就是命令。于是大内高手们不等那群围上来的官员把他们提交的奏折从梁师成手里抢走,便纷纷一堆的拿了过去交给了蔡京。

    无数官员脸色开始发绿,而蔡京犹如一个拿到了证据的破案狂人,兴奋的表情。

    “太师忧国忧民,为朕分忧,朕是很看好你的哦。”不太明白蔡京意思的赵佶,觉得这个老头还算勤政,没偷懒,于是就表扬了一下。

    “为官家处理朝政,老臣责无旁贷。”蔡京死死抱着一大堆的奏报不放手了,尽管很重他也硬撑着,因为若是拿掉了,肯定被那些鲨鱼一群的过来抢回去。那些个混蛋,他们是真会当做没发生过的,他们的脸皮是真有这么厚的。

    赵佶又担心的道:“张卿快些给朕道来,小高那边怎样了。”

    张叔夜展开了江东文报,一边看一边说。

    麻烦的在于高方平的文报不能直接宣读,因为显然这次的文报是他亲笔写的,那犊子有个特点,写东西一针见血,直接粗暴、低俗、犀利就是他的文风,又没有使用官面词语和礼貌用语,还经常有病句和错字,所以说高方平的文报必须先看了后,再以老张的话翻译。

    用语粗暴也就不说了,那是他小子的文风,朝廷的有些大人们也不见得比他小高高雅。只是说被皇帝内定了金科要登榜的进士,如果直接念、造成语法错乱病句连天,那就成为一个笑话了,官家脸皮再厚,恐怕也都不再好意思让他金榜题名了。

    采用文绉绉的官语,老张断断续续的大抵说了一下,最后总结道:“陛下,此番江南东路蝗灾严重到无以复加之地,不过被陛下您钦点的江东转运使高方平控制住了,抗蝗保卫战大捷,捕杀之蝗虫,以亿为单位。”

    赵佶一拍大腿笑道:“朕就知道,小高卿家是很有能力的一个孩子,你们还一群的说朕没眼光,哼。”又道,“张卿你快说说,此番江东既然闹了蝗灾,粮食损失几成?”

    这才是关键,所以大家竖起了耳朵。只要说不出好听的数据来,分分钟就可以开始打脸张叔夜“抗蝗大捷”的结论性言辞。(未完待续。。)

第572章 娘娘已经看穿了一切

    张叔夜道:“回陛下,总计损失还是相对严重的,近三层粮食被丧心病狂的蝗虫给吃了。”

    “啊!”赵佶又吓了一大跳,虽然还不到真正的大灾标准,但那意味着朝廷又损失了不少粮食。

    当即有人出列道:“陛下,臣要弹劾高方平欺君罔上,好大喜功,颠倒黑白,谎报军情之罪。”一边说,把刚刚藏在袖口里的奏折,又拿了出来。

    张克公也不喜欢猪肉平,但皱了一下眉头道:“你是本台属下,请慎言。这还谈不少谎报军情。”

    那个御史道:“江南东路早就进入了战争状态,这是他高方平搞的,所以这个期间一但乱说,就是谎报军情。”

    见张叔夜并不着急,蔡京便很恶意的收走了这个御史的凑报,说道:“老夫和官家,会严审你之奏报,一定高度给予重视。”

    不等这个御史谢蔡相公,张叔夜接着又道:“不过……”

    听到又有转折,于是这个御史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羊癫疯发作,抽搐了起来,妈的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不过还是被人等下去送给御医调教去了。

    “张卿休要卖关子,快些说了来,好教朕知道实情。”赵佶催促道。

    “不过……接下来怎么样了呢?”

    张叔夜又停顿了,左右看看,还有没有试图拿出奏折来浑水摸鱼的人。

    群臣们纷纷退后了些,并且捂紧了袖口,防止文书掉出来。

    “关于损失了近三层粮食的事呢……等老臣在看看。”张叔夜又打开了高方平的文书开始过目。

    “你有完没完?”赵佶也变得激动了。

    赵佶的那只鸟都开始打算骂人了,然而张叔夜是不能被骂的,于是老梁机智的捏住了鸟的嘴巴,强势捂盖子,不许鸟说话。

    张叔夜这才合起了本子道:“陛下,尽管此番江东损失了近乎三层粮食。但是和往年丰收年景相比,江州所得粮食还略有增加。”

    “什么!”

    许多人震惊了,半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

    赵佶一听又高兴了起来,笑道:“这却是为何?快些给朕说来。”

    张叔夜道:“因高方平上任之初,便大力组织农户普及种植知识,开垦良田,改良农具,利用他们江州自己搞出来的农业生态链循环,大幅利用了农肥,引导并组织民众高效种植,于是做到了亩产比往年丰收年提高两层左右。再有,去年大水,导致江南地区保有的耕地增加,土质大幅改善。加之高方平组织民众,于寒冬之际便开始大修水利,大幅开发出梯田。现在,他高方平的亩田数量比往年提升两层。田地提升两层,亩产效率提升两层,所以此番尽管遭遇了蝗灾,导致减产两层多,却仍旧比以往的丰收年,粮食总数增加了一层多。”

    这样的消息,应该导致朝廷炸锅似的喜悦,然而现在则是静悄悄的没有声音。

    只有洗洗睡了,在之前蝗灾丧心病狂的传言下,这个数据超越了任何人预期,任他猪肉平多猥琐,但所谓成王败寇,此番他赢得了皇帝进一步信任,又不能被否定了,并且那个猪肉平,正朝着越来越难以被否定的路线前进。

    赵佶的算术极其差劲,板着指头加加减减,这才算清楚,的确是增加了一些粮食,不多,但是毕竟在蝗灾的影响下,还增产了。这是结果。

    于是皇帝这才拍手笑道:“这个小高卿家啊,可真有他的。这样一来朕就放心了,只要有粮食,大宋江山就稳固,史书和祖宗是这样说的,众位以为如何?”

    “陛下威武!”大家纷纷说道。

    这下气氛被调动了起来,既然反转,趋势变了,大家又纷纷大拍马屁,对此事歌功颂德,虽然他们决然不提小高,说这是陛下的英明神武感动了天地云云。然而没卵用,高方平是大宋吉祥物的论点,再一次在赵佶心理得到了加强。

    成王败寇就是这样炼成了,若是此番跪了那当然就是灾星了。不用群臣去弹劾,皇帝被打脸后还能喜欢小高吗?有时候,所有的事还都要依靠运气呢。

    “然而老臣还是没有弄明白,他小高掏钱收购蝗虫到底要干嘛?为何这事它就被大家忽略了,没人提及呢?”张克公摊手道。

    包括皇帝和张叔夜在内,大家一阵郁闷,妈的这老张他又让人不愉快了。

    在喜庆被定调,趋势乃是歌功颂德的现在,他非要提及蝗虫什么意思,大家此番只关心能不能撸了猪肉平,不能就洗洗睡,谁关心蝗虫的死活啊。

    赵佶想了想便道:“好吧朕也好奇,小高卿家他掏钱收蝗虫干嘛呢?”

    “此事……此事……”张叔夜尴尬的道:“这事臣也不知,显然那并非一定需要对朝廷交代的事,高方平他有个特点是凑报抓重点,简单粗暴,不关事的内容一般都不会提及。”

    言罢,使了个眼色给张商英,让他出去给蝗虫洗地。

    小老张便出来,走了两步道:“古籍有载,蝗虫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对咳嗽有疗效。众所周知,高方平一向关注小孩咳嗽,想必会有他的考虑。此外他最大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民众抗击蝗灾,于是自己掏钱贴补百姓……”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商英一阵尴尬,见满朝的大人们一脸黑线,于是也洗不下去了,尴尬的改口道:“好吧,其实我也不知道他什么目的。说他瘦了自己去补贴民众、连我自己都不信,但肯定和赚钱有关的。”

    小老张是经常有类似神来之笔的幽默的,于是注意在听的赵佶到此也不禁笑道:“还是张卿有灵气,朕这心理也觉得,小高这家伙忠是忠心,但要说他会做亏本生意、陶他自己的钱去补贴民众,就连朕也不信。高卿你信吗?”

    被点名了,于是高俅出列尴尬的道:“大皇帝陛下英明威武,老臣那不成器的儿子我最清楚他了,他除了对陛下和朝廷忠勇外,其他一无是处的,满身铜臭,整天想着法子的赚钱,胸无大志的,臣也管教不了他。”

    赵佶笑道:“这虽然很不好,但朕总不能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的。小高那孩子自小顽皮,关于他的糗事,朕实在听太多了,满身的毛病但是想来也都不是什么大毛病,由他去吧,管不了。”

    你妹的!

    朝廷之上的许多人也是醉了,都不知道形势到底是怎么演变到这步的。在这个大家都要面子,都隐瞒自己龌蹉事遮羞的大时代里,满身毛病的高方平却众所周知的受到厚待,大家竟然潜移默化的认为那犊子做坏事是可以原谅的,一但什么时候做件好事就人气爆棚?

    传统的圣人士大夫一但有事没掩盖住,捅了出来,一世英名就散尽。妈的这很不公平。

    蔡京苦笑,因为他和儿子说的是实话,他现在才弄明白了这个道理,高方平是真正的扮猪吃老虎的人。“扮流氓咬死圣人的人”。

    大家对大魔王的要求和期望值一向很低,他看似高调乱来,实则大巧不工,真正说起来,整个官僚阶级没有比他更低调的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