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这么说,这群投降失败的人,更加卖力的建桥梁跑路了。而已经归顺了的人则非常得意,觉得被优待有了荣耀感……

    此番从头到尾对梁山事件的处理和安排,刘法也终于看懂了高方平其人,以及他的战略设想。

    在那种血腥气氛下,狮子搏兔的高方平,却对着剩下的六千反贼各种说服,嬉笑怒骂。最终放过了他们,这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以及决断。

    是的弄明白高方平的意图后,刘法叹服,杀人固然需要勇气,但在这种时候做这种规划,放过那些人,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目下已经处理完毕,跟随北方军系西进的路上,刘法始终在想这些问题。

    听闻了永乐军战绩,以及高方平的事迹后,包括了等候在肥乡附近的北1京驻泊司,直接如同被打鸡血一样,士气大盛。

    是的,他们此番正,因为高方平没全歼而有了士气,因为高方平新的理论“军人和刽子手”的界限,在那些少年军政委的宣传和解读下,到达了新的高度。作为一种政治思想:什么叫军人的概念,正在目下的远征军内传播。

    领悟的自然会领悟,不领悟的被政委们强制喊三百遍口号,慢慢的他们也就信了。这也是他们首次,拥有了以往时候没有的“军人荣耀感”。

    在即将西进投入作战的当下,这是一种重要的士气

    参与行军的永乐军老兵们,总是对驻泊司的这些“新兵蛋子”解说:“能不能活着回来没人知道。但咱们是跟着大魔王的老人,却从来不会这样去提问。咱们只知道他虽然酷吏,但他历来说话算话,他说的东西基本都能成为现实,孟州,陈留,二龙山,水泊,江州,包括前不久的马陵道口之战,大魔王一次又一次的带领老子们完胜,从未有过差错。所以你们这些新兵蛋子要问能不能凯旋,打不打得过蛮子,老子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什么时候小高相公下令冲锋,那就操刀子干他娘的,肯定打得赢。什么时候小高相公说跑,不要犹豫,依照程序和战术有序不乱的跑路就行。他下命令绝对有原因,他们那么狠的人都说退的时候,就说明老子们要留下有用的战力,去谋求更大的战果,千万不能个人英雄主义、匹夫之勇主义而冲大头。”

    “懂了不、新兵蛋子们!”老兵们嘿嘿笑着总结道。

    驻泊司的士兵们一阵郁闷,不服气的道:“咱们不是新兵,甚至比你们服役更早,乃是最精锐的天武军编制!”

    “哈哈哈哈!”老兵们一阵大笑。

    一个老军头解说道:“娃,不要逞能,相比捧日军你们更废材些。然而老子们在京的时候,抢得那些捧日军哭爹喊娘的。听着咱们的,虽然你们在服役,但你们不知道什么叫军人,你们也没见过真正的战场。命令下达之际不要犹豫,就算是让你死,两眼一闭、一头栽进去就可以,那时候你是烈士英雄,你家人能得到大魔王厚待,与此同时受到你保护的战友会几十年如一日的祭奠你。但若是迟疑而出幺蛾子,最终还是会死于大魔王手里,其他的待遇就别想了。所以听老哥哥一句,进入战场,特别在大魔王麾下当兵,听令做事是第一铁律,不是真的让你送死,而是你保命的第一铁律。”

    想不到一转眼,在血统最纯正的永乐军中,高方平的威望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

    于是少年军政委们哪怕不喜欢这些老兵痞,却也认为他们说的大有道理,于是又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在老兵们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小李纲整理的《大魔王精神》,给即将参战的驻泊司,进行丧心病狂的洗脑……

    五月中旬高方平部已过磁州一代,大雨说下就下了起来。

    持续的大雨对于后方的粮食产出是好事,却造成了行军困难。由磁州进入河东,再到壶关,一直在大雨和泥泞之中困难行军。

    古代的行军不是开玩笑的,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就算是高方平被诸多的呵护,也都被各种旱地蚂蝗叮得跳脚,就别说底层军士了。

    没经过开发的野外,各种疫病源头也很多,这些东西控制不好的话能在未交战前,就杀灭自己一半战力。恰好正是大雨的环境,最容易把这些平时分离在自然界的各种病菌和害虫,与人结合。

    好在很久以前,安道全医学院在高方平的委托下,对这些方面的攻克也很有成果了。再配合几月前就颁布的军队卫生条例,外伤和意外处理培训。加之此番这方面更成熟的少年军随队,还有医学院的专业战地医护团队跟随。

    于是这些困难最终有惊无险,让高方平部依旧朝西北战区最快急行军……

    河东军系基本打废了,也已经依照高方平的军令,退守至汾州一代修养。

    永兴军系被打的接近半残,接到高方平战略机动指令后,刘延庆们算是松了口气,算好高方平虽然酷吏,却也是心疼大头兵的人。于是现在的永兴军系也早就放弃了长城,一边烧毁无法带走的战略物资,边战边退,保护着能够撤离的百姓的撤离。

    听说老刘他们目下已经退守至延安府和晋州一带修整。

    好处是,高方平的部署是有用的,撤退的举措并未影响军队的士气,相反保全他们不去做无畏的炮灰,让永兴军的士气大增。现在还未见面,他们就已经开始喜欢高方平了。

    但高方平部北方军系的进度有限,漫漫的群山深埋着太多的危险和神秘,加上持续的大雨和泥泞,这些都是阻止北方军系最快投入战场的拦路虎。

    这一切,只有忍耐着。用文青的鸡汤套用的话,这叫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

第677章 一线曙光

    朝廷已经炸锅了。

    随着西夏铁骑突破东部长城,这些消息进入内陆也传开了,并且传的沸沸扬扬说是高方平命令弃守长城的,由此不止汴京,而是全国的愤青群体,以及秀才们都开始担心、都开始骂人了。

    野兽咬人是因为它们不懂、它们害怕人类。所以是的,目下对高方平的骂声也是这样的。

    朝廷之上更是各种恐怖言论,说高方平丧权辱国,身为陛下钦命之北方帅臣,竟然主动下令永兴军系放弃东部长城,任由我汉娃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一时间他们情绪激动,声嘶力竭的要求换帅。

    以往他们倒高方平是作秀成分大,跟风捞好处的成分大。但是这次不同,他们是真的害怕了。

    赵佶和高俅都开始质疑了,真有收回高方平任命的打算。

    在赵佶角度,他是害怕背负丢失国土的名誉,哪怕最终打不过西夏,这个过失也不能高方平来背负,因为高方平乃是赵佶钦点的吉祥物,赵佶强势启用的人,高方平出事就代表赵佶用错了人,造成了重大过失。

    至于高俅老儿他什么也不怕,总之就算错了,撤了回来高方平也不会死。但是若不回来,他小子脑子有坑,那真会死在战场,高家就绝后了,那还混个蛋。高俅就这心态,就这德行,所以老高也都在主张换帅。

    好在张叔夜誓死力保,说不论如何,目下西北方面军虽然败像出现,却没有真的伤筋动骨,高方平肯定有后招。并且老张强调:自古以来,临阵换将乃是绝对大忌。

    蔡京支持张叔夜。

    在老蔡的角度,他太知道其余军人有多孙子了,高方平的部署未必是对的,老蔡不懂军事,但知道那小子还真是文臣中最能打仗的一个鲨鱼了。若还有人可以顶住西夏,目下最大的可能就是高方平。同时若他小高不听话,若弄出了岔子,则正好一举打残了他的政治地位。

    所以蔡京一力挺张叔夜。

    陶节夫非常痛恨高方平放弃长城的计划,对此已经咒骂了两天,说是“你小子不敢打就给老夫滚回来,我老头再次披甲上阵,又不是说必须依靠你们年轻人”。

    然而那也只是气话,老陶当然知道临阵换将有多愚蠢,在已经丢了长城的现在,就是杀了高方平也没用。何况,看似他小高虽然是怂了,却是西北两大主战军系没有真的伤筋动骨,张叔夜说的有道理,根据他小子以往的风格,后面应该有得周旋。

    于是,陶节夫勉强同意暂时保住高方平。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波撤换高方平的声音,被几个相爷联手一起压了下去。

    紧跟着,也算是在乌云盖顶的现在,显露出了一丝阳光。

    高方平于马陵道口以近乎零战损,击败水泊一万一千狠人,斩敌五千,俘虏近三千的战报这才到达了朝廷。

    赵佶如同个孩子一般的高兴了起来,再也不想什么换将的事了。他不懂水泊和西夏有什么关系,但不论如何这总是一场巨大的胜利。反正不论水泊还是西夏,都是朝廷和皇帝的敌人。管他打谁,总之打败了敌人就是好消息。

    之前力挺高方平的张叔夜和蔡京,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场大胜虽然不是对西夏的,却也算是稳定后方,在乌云盖顶的现在,鼓舞国朝的一个好消息。

    陶节夫则是全然愣了,进而狂喜。之所以早前西北已经告急,但老陶迟迟不调遣高方平西进部署,就因为有水泊这个后患在,老陶指望他小高最快稳定后院,再去对外。

    但打仗的事历来不能催,而西北眼看顶不住,陶节夫这才仓促下命令小高出兵西北,不在管水泊了,虽然他们比起西夏铁骑来那都不叫事了。

    想不到他高方平果然有后招,没如期依照枢密院的安排起兵,原来是真的有大动作,要一次打怂水泊之后才放心西进。

    “报”

    就在这次的朝上,又属于枢密院的军报直接送来了,当众念道:“高方平率领的帅北方军系,截止发报日期已过壶关,继续朝函谷关方向急行军。”

    “什么!枢密院下达出兵指令过去这么多日,他仍旧没有投入战场,现在才到壶关?”朝廷上不懂军事的大佬们顿时炸锅了,一群大人激动的大骂了起来。

    赵佶也不懂,又被他们吓得心口薄凉薄凉的,因为赵佶并没有概念,高方平这个时候应该到哪?

    蔡京也不懂高方平应该在哪,于是担心的看向开封府道:“元芳你怎么看?”

    论怎么捞钱老藤的确有心得,然而对此藤元芳没看法,急忙把锅甩给陶节夫。

    陶节夫则是高兴坏了,出列念着胡须道:“陛下勿忧。早先老臣也放了错误,总以为高方平太年轻,不懂军事。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咱们想多了,先不说马陵道口之战那令人震惊的战损比。”

    顿了顿卖足了关子,陶节夫又转身指着军事区域图道:“最让老夫震惊的在于,目下的大雨连绵!在场的诸位都不要瞎咋呼,没人比老夫更清楚什么叫行军。根据时间和路线看,马陵道口大捷后,于这么困难的大雨情况下,高方平部短短时日过肥乡、磁州、经涉1县,黎城,又到达了壶关……老夫负责的说,这是我大宋行军史的绝对奇迹,这样的时节和环境,老夫以一个带兵征战上万里的过来人坦诚的说,就算是轻装骑兵我也做不到!但是高方平他以混合步军,做到了!”

    顿了顿陶节夫再道:“虽然现在尚未可以完全证明他的‘骁勇善战说’,但仅仅就行军方面而论,足以说明了他驾驭军队的能力,所以老夫建议暂时对他高方平谨慎观望,期待他最快投入战线,小高他应该有能力暂时性的顶住西夏,不说战胜,但是初步在晋州延安一代,暂时稳住局面,我有信心他是可以做到。”

    关于这些没人懂,既然陶节夫这么说了,大家姑且只有这么听了。

    赵佶这才抹去冷汗,舒一口气道:“既是陶卿如此作保,朕也放心了,希望小高吉人天相,暂时顶住局势吧。朕也知道西夏人素来凶猛不好惹,希望别在丢失国土了。这次咱们只能少输当赢了。”

    全部人听得大跌眼镜,皇帝居然说少输当赢,妈的这不是老子们麻将桌上的规矩吗,怎能套用军国战场?

    于是,第一次战时大朝议基本定调。他们虽然极其不理解高方平放弃长城的战略,却是无奈,在高方平交出了神行军以及马陵道口大捷的答卷后,暂时只能对他“谨慎观望”了。

    是的陶节夫的用词是比较合适的,只能谨慎观望,暂时还不能乐观。毕竟那头小鲨鱼在这次的国战之中政治不正确,他已经放了西夏人入境了。

    整个大宋都是被蛮子打怕了的人,所以高方平放弃长城的战术,在他们大家看来已经是国土丢了,真的不指望拿回来了。又在几个祸国殃民的相爷压制下,暂时大家对高方平的要求都不怎么高,只要他能不继续丢失国土,就算是胜利。也就是皇帝说的少输当赢了……

    高方平方面不轻松。最难的不是行军,不是最终击败察哥。而是来自前三排的政治压力。

    是的高方平那放弃长城的战略太离经叛道了,目下暂时来说,那几乎是不可饶恕的错误,赵佶在宠我小高,陶节夫再懂军事,但他们不在实地,这种依靠刷脸的策略,不能一直用,因为人品总有败光的一天。

    说什么都是然并卵,所谓成王败寇,最终若打赢了这场宋夏之战,不论高方平有什么过失都会最终被大家遗忘。倘若最终输了,那是真要背锅的,放弃长城、丧权辱国的名誉是真会来的。失宠是真会发生的。

    所以当务之急,考虑的不是宋夏之战的全盘计划。是急切的需要一次局部对西夏人的胜利作为“药丸”。

    药丸不是稳定军心,而是稳定前三排的政心。这个时候政心比军心重要的多,说穿了高方平真不怕察哥,却真怕朝廷忽然出个什么幺蛾子,来个几道圣旨召老子回京什么的,回去后虽然不至于如同岳爷爷一样的被他们害死,但那就真的就全部哭瞎了,西夏人则是嘴巴笑歪了……

    全靠着各种机制护航,加上意志和士气的支撑。以那让所有人侧目的神行军速度、五月末,高方平部正式在河中府休整,从这里之后,就是正式的征战之路了。

    见竖立有“北方都转运使高“的旗帜,以及连绵的大宋禁军军阵,在城头上忧心观察的河中知府张威意一拍大腿道:“终于来了,快随本府出城迎接那小儿。”

    这老家伙乃是张康国亲戚,所以老家伙平时恨高方平入骨,但此番形势危急,传言东部长城已经全面失守,西夏四十万大军长驱直入,目下战火已经快烧到延安府一代,对于骑兵集群来说,延安府到河中府也就不到十日脚程,一但河中府沦陷,张威意真的不知道如何自处了?是守还是跑?守了就是死路一条,跑了则是永生永世抬不起头来,官路到头了。

    所以张威意当然急切的需要看到高方平进河中府。

第678章 战区的幺蛾子

    然而高方平的到来还是险些让张知府哭瞎了。

    所谓的“北方援军”,仅仅只是两万多人。这真的太颠覆了,前期大家伙都以为,高方平会从北方带来至少十五万以上的彪悍军马,却想不到他那么寒碜的就来了,要以此对抗西夏四十万大军?

    先不管那么多,怀着急切的心情来到城外迎接大军,张威意的身边带着几个随从护卫,其中一个年轻,生得浓眉大眼的,颇有些英气。

    张威意抱拳见礼道:“下官河中知府,参见留守相公!相公您总算是到了,却怎么只得这点人数……”

    满身疲惫、穿着盔甲的高方平抬手打住他的说词道:“本府没那么多的精力听你废话,多少军队参战阻击察哥部,也不是你该关心的问题。我只问,东京以及江州的物资,是否顺利到达了你河中府?再有,本府之前有文书到达,要求你部临时组建的军粮生产场,是否就位?西北地区但凡能动用的战略物资,是否调集完毕了?”

    张知府身边那个年轻军人上前一步想要达话,却被张威意瞪了一眼之后,只得又缩了回去。

    然后由张威意抱拳道:“明府,江州和东京之船运确已到达河中,开战之后,根据您的军令,战区的大量物资,也在源源不断的集中于河中府,虽不完美,但是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只是关于组建饲料厂……下官实在觉得诡异,目下进度始终有限。因为我等不明白好好的粮草,为何要弄成什么猪饲料,这让我作战的军民情以何……”

    听到这里高方平暴怒,扬起鞭子劈面就抽了下去。

    张威意一声惨叫,脸上直接一道血痕,到在了地上,开始了满地打滚。

    周围河中系的人人人自危,这才算正式见识了酷吏高方平的作风,朝廷之封疆大吏河中知府,竟是一言不合就被他如此对待,若换做武将的话那就是一刀砍了,再没有其他路走了。

    念及此,包括那个颇有英气的年轻军人也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张威意起身之后捂着脸,怀着怨毒的神色道:“高方平小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