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5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赵佶不经意的朝郑居中看去一眼。因心思的不同,真的发现这家伙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

第940章 变法之前的铺垫

    随行的张克公对蔡京和高方平这两奸臣忍无可忍了。小老张也知道自己的名声臭了,无法在皇帝跟前刷脸了,于是一个劲的给兄长张叔夜使眼色,想让张叔夜出面为林摅说情。

    在张克公看来,林摅问题是有的,但都不明显。譬如高方平为了修建铁路买地的时候,林摅的确放水了,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在政策上毛病不大。

    然后在严打行动中,收缴道士资产的处理上,林摅上缴国家的比例在张克公看来太少了些。张克公不是执政官,不知道开封府面临的难题,小老张只是以纪委的思路觉得林摅存在问题。

    再然后,作为一个进士及第的人,林摅这个棒槌当年在公众场合把文报上的字给念错了,还被以学问著称的皇帝逮了个正着。你好歹低调些,犹如高方平似的只有个“同进士出身”,也就不那么拉仇恨了不是。

    这些就是张克公眼睛里的林摅问题。但暂时都可以原谅,至于在道士问题上,林摅是张克公眼睛里的第一铁骑。张克公觉得现在的京城还需要林摅。

    可惜张叔夜也有自己的考虑,严打行动涉及的群体很大,这事必须有人背锅,必须给皇帝一个交代。然而不能是蔡京和高方平背锅,所以老张即便无比尴尬和内疚,也只有默认林摅背锅的事了。

    于是张叔夜并不响应张克公。

    一般意义上的君无戏言,指的是其他朝代。在大宋的话,皇帝的话可以被宰执质疑。所以就是这个原因,大宋是抗旨事件最多的一个王朝。除了王安石这类人会大干特干外,当年就连蔡京都赶时髦,譬如当时赵佶任性,要加封童贯开府仪同三司,就被老蔡给顶回去了,直言道:“老臣拒绝任命。”

    所以现在皇帝说出了“把林摅给朕赶走”的话来后,只有宰执可以反驳。高方平是执政之一但不是宰执,所以现在这个场合,唯一只有老张能说话把林摅的问题往回,变为一个有争议事件。

    张叔夜不反驳的话,这事就真的“君无戏言”了。

    于是在老张沉默之后,林摅叹息一声道:“臣有罪,辜负了圣恩,臣告退。”

    言罢老林转身而去。

    就此一来以赵佶的性格,内疚感又加强了些。

    张克公也犯浑了,寻思能用的人拿了牺牲掉,相反把那些个国贼好好留着,于是强势出列道:“老臣有话说,臣要弹劾国贼郑居中……”

    张叔夜急忙出来捂着张克公的嘴巴道:“这老家伙又喝高了,赶紧的,把他带下去清醒清醒。”

    汗,禁止御史中丞说话这事赵佶都不敢。不过鉴于做这事的人他哥哥,似乎也说的过去,于是赵佶不发话的情况下,侍卫就真把小老张请去清醒了。

    当然看起来效果是有了,在赵佶刚好想到了郑居中坏处的现在,赵佶并不需要真的听张克公的弹劾理由,只需见张克公如此激动的说郑居中是国贼,就能加重赵佶对郑居中的想法。

    想着,赵佶又朝郑居中看去了一眼。

    郑居中脸颊微微抽搐,觉得完蛋了,此番怕是真要被他们联手坑死。

    但赵佶最终又看了一眼颜值无敌的郑贵妃,最终什么话也没说,失去兴致的一摆手道:“就这样吧,朕疲了,回宫吧。”

    ……

    回宫之后,赵佶觉得很烦,林灵素不在的现在,于是赵佶专门把小高留了下来单独谈话。

    “小高卿家你告诉朕,今个在众目睽睽下,朕是不是对待林摅的问题过分了,他竟是一句也不辩驳,越这样,相反让朕觉得有些问题。”赵佶迟疑着问道。

    高方平摇头道:“不算过分。官家圣明,总体处理的挺好。蔡太师专门把这事拿出来说一定有其原因。宰相的当众说辞,官家您当然要回应,而林摅没反驳,所以于情于理对林摅的处理是正常的。不给朝廷和官家您添麻烦,让大家下台,也是他这个臣子的义务之一。可以从其他方式给予一定补偿,让他进成都做些事,将来视情况给予奖励便可。”

    听高方平这么一解释,赵佶又释怀了些,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便频频点头起来。

    “关于郑居中……小高卿家你怎么看?”赵佶忽然好奇的道。

    高方平察言观色一番,这算个机会,但是时机仍旧还没有完全成熟,于是道:“郑居中这家伙的作为,看起来还谈不上太大毛病,谈不上大逆不道,但问题肯定有。张克公其人口无遮拦,经常说官家不爱听的,算个不好的特点,但空穴不来风,张公为人不合时宜但也算正直,郑居中把他惹得这么激动一定有原因。好在叔夜相公及时打住了他要说的,不让官家为难。否则把问题听了个全面,在官家您处理了林摅的形势下,厚此薄彼不处理郑居中、不回应御史台也就不好了。回应的话官家又较难下台,容易被贵妃娘娘纠缠。”

    赵佶笑道:“还是小高卿家理解朕,这算是你父亲高俅的天赋,成功传给了你。是啊,朕就在为此为难。”

    赵佶的感慨不是装出来的,他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既然会因感情面子为难,那就没到处理郑居中的时候。话说被宰执弹劾后这么处理了林摅,他都会显得有些为难,何况是一起嫖过的舅子。

    于是高方平反装忠的样子叹道:“官家仁慈念旧情,乃天下福泽。这亦是我大宋祖宗定下的国策,我大宋也正是因此而繁荣的。把郑居中放着吧,反正张公的话并没说全,您无需回应。家和万事兴,这算是一部分您的家事,护短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会彰显您的仁至义尽。”

    家和万事兴这句现在对赵佶触动很大。又想到了那个叫赵桓的傻儿子,以及他娘那个黄脸婆。回忆起来,他们还真是最省心最不不跳的。其他妃子以及各种各样的亲戚们,还真是难得有安生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经由家事赵佶又皱了一下眉头,又想到了弟弟赵来述说郑居中的问题。

    其实赵佶是真觉得有点问题了,如果仅仅是赵那家伙说事,赵佶还会认为言过其实,属于家属相互撕逼。但除了赵,正直的张克公也那么火大,再加上当时赵佶亲眼见识过郑居中尿性。这些事串联了起来,加深了记忆,那就真不是小事了。

    甩甩头,赵佶解决不了的就放着,逃避一下先。

    赵佶又尴尬的道:“张相公他……的确过分了些,然而他说的有些道理,加之他为人素来公正,朕暂时都找不到他的毛病。所以关于铁路的问题,小高你情绪也不要太大。”

    高方平装作很“郁闷”的样子说道:“最终肯定是扭不过他老张的,那整个一强盗,都从我手里抢走不少东西了。这条环京铁路么,虽然代价不大,建设的也不辛苦,却是被他找到了毛病,为了不被追着咬,只能给他了。”

    高方平小气抠门几乎就是标签,赵佶也非常理解,因为赵佶和他一样也是个财迷的人。于是觉得这小子的表现很接地气。且他这么说,已经等于同意割舍铁路了。

    于是赵佶心情大好,拍腿道:“朕当然知道你委屈,然而有时候也没办法,就算是朕也得对他妥协不是,早些年他死死捏着户口库房不松手,装傻充楞,减少拨付皇家内库的银钱,朕不也忍了?好在听说这只是你十天建设的成果,代价不算大,最多材料费和买地费用,让朝廷还给你。”

    这下高方平嘴巴笑歪了,呼噜呼噜的点头称是。

    话说高方平除非脑残了才会把铁路捏在手里。摆明了就是要找机会交给朝廷的,只是说妈的不能做的太大无畏,那显得太圣人了,不是猪肉平风格。

    这样一来最好了,老张出来拉仇恨,而高方平扮演有点委屈有点财迷、但最终大节不亏、识大体的角色。

    故意把老张放纵得这么嚣张,那么皇帝也就不好意思来抢食了。

    否则依照以往规矩,高方平通常只把东西交给皇家而不是朝廷。但铁路不是一般东西,这东西高方平连皇家都不想给,必须在一开始就形成铁的先例,捏死在朝廷手里。那么作为一个宠臣、高方平自己不方便来拉皇帝的仇恨,老张自带饭盒的跳出来一闹,仇恨是他拉的,但皇家从此不再方便来铁路资产上抢食了。

    这就好啊!

    尤其这次事件算是开了大宋先例,即:重大问题上不妥协,开启收归国有先例的是张叔夜。且遇到这种问题后,牛逼如赵佶和高方平者都妥协了。

    那么将来高方平上台变法的时候,在一些问题上就有了“判例”,阻力会小很多,会名正言顺很多。

    于是乎,他们都弱爆了,此番全部人都被高方平反装忠给利用了,就此定下了重大民生工程一定属于国有的基调。

    避免出现后世美帝那些牛逼家族,妈的他们一发飙就会把一个地区的核电厂铁路什么的关停。倒逼白宫和国会政客们通过一些他们需要的法案。

    什么,妥协?

    没有妥协,他们的私人保安公司是真敢拿着合法枪支、举着独立宣言和国民警卫队对持的。所以总统虽然是老百姓选上去的,但一定会背叛老百姓,除非这个脑残总统想打内战或者被刺杀弹劾什么的。否则屁股在正的人坐在白宫都是歪的,因为其他鲨鱼会把那把交椅放歪,屁股太正的人一激动坐下去、铁定摔成瘫痪。

    如此这般的蛊惑一番圣心后,高方平便溜走了,留下老梁这个太监继续忽悠皇帝……

第941章 这届官府不行

    虽然要答应把环京铁路给张叔夜,然而明面上是要墨迹一下的,不能让老张得到的太容易,至少高方平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所有权可以不要,然而投入的材料,以及买地,的费用,好歹让我小赚一笔才行。

    如果不给钱,妈的那真的叫抢劫了。

    于是高方平继续反装忠的躲着老张,吊胃口,张叔夜派了几波人去高府请高方平喝茶,却是也没找到人。

    高方平秘密包了一个客栈作为临时据点,集中了一群会计算盘们,正在核算环京铁路花费了多少。

    最终算下来,不计军人劳动力的情况下,二十公里的环京铁路只花费了不到一万贯钱。折合下来不到四百贯一公里。

    这就有些yy了,前提条件是要买地,且是汴京附近的地。然后因为是对皇家的示范工程,许多东西是高标准制造和用料的。而实际上,以十五年内的专列重量速度而言,完全用不到环京铁路的设计标准。

    并且为了这区区的二十公里示范铁路,专门开的一些生产线那也是成本。这笔花费是相对固定的,建设一千公里也是这笔花费,建设一公里也是这笔花费。

    于是有了这次经验,对往后的成本控制就有了很大的信心,这算是一次尝试。

    接下来朵二娘就问道:“问题来了,成本一万不到,咱们对户部报价多少呢?二万贯您看可以不?”

    “两万贯弱爆了,对我名声不利,传出去我这种一秒钟几贯钱上下的老板,连两万生意都做,显得很儿戏。为了凸显商人狼性,咱们必须做个表率,以便唬住天下的官员,让他们往后不敢随便把资本引入建设铁路。”高方平摸着下巴道。

    “所以到底报价多少呢?”小朵好奇的道。

    “报二十万贯吧。”高方平道。

    全部人昏倒在地。

    然而也不能说他坑,以往他怂恿匠作监,成本两贯钱的麻将,一千贯卖出去的那真不在少数。相比起来这次真的已经很温柔了,因为这就是一个生意,换蔡京的话给五十万也不会卖出去,会让他蔡家的子孙犹如坐塘鱼一般守在这条铁路上,直至价值五亿的那场资本盛宴来临……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时候,总算被张叔夜“逮”到了小高,便请去喝茶,逼迫着小高报价。

    拿到报价的时候老张觉得太坑了,这些个奸商真的没有惊喜,不顾大局,见利忘义。

    但张叔夜也没有办法,有得买就不错了。真是这小子去找皇帝哭诉一番,这事八层就要黄,开了坏头,往后全国铁路大建设一展开,路权变为了员外党的,那么朝廷就哭瞎了。

    于是老张责令户部咬着牙付钱,顺便汇同高家的账房理顺所有手续。就此一来,环京铁路于政和二年八月,正式列入了大宋户部衙门的资产负债表中。

    然后吃了这一次亏,老张汇同老蔡研究了一番后,发文天下州府:严禁在民生工程中引入资本比例过大。

    这个政策一出,关七西门庆就哭瞎了,把老张和蔡京恨出屎来。

    原本他们看到了铁路利润如此大,已经在研究从高方平手里拿工程的方案了。但现在怼他们的人不是高方平,而是张叔夜。表面上高方平**商们是一伙的,已经成功赚了一大笔,然而被打压下去了。

    所以铁路大获成功之后,无数登门高家送礼的商人被轰走了,高方平说了,出门左转去中堂找张叔夜,这事上,我和你们一样是受害者。

    非但如此,政治上猪肉党的人也大获成功了。前阵子那个被他们打压得奄奄一息的裴炎成又牛起来了。

    因为特殊的形势需要,张叔夜和老蔡他们不得已把裴炎成竖为了“州府标兵”,梁中书发文全国说“裴炎成就很好嘛,看到了吗,他麾下就没出现官府被员外党勒索的幺蛾子,那源于他的所有民生工程,都是官府自己建设的,在引入资本上裴炎成始终是慎重的”。

    借助这个特殊气候,宗泽到任工部后,首先就是请“道路桥梁司”的主官何足道来喝茶,问责为何天下如此多的桥梁不是官府资产?

    然后借助现在裴炎成被竖立起来,借助高方平都能被和谐的噱头,宗泽开始转变工部作风,工部政策从温和转向适度激进。大抵就是解决桥梁问题。要求限期三年,逐步清理大宋的过桥费问题。

    原则是一定时期过渡后,不准在收取民众过桥费。否则对大宋效率的伤害太大。钱虽然不多,但是大宋百姓很萌,许多连数都不怎么会数,不会算账,他们许多人为了节省一个钱的过桥费,有时候会不惜代价的绕行几十里路,耽搁掉一整天时间。

    地方执政过的宗泽比谁都清楚,大宋真有这种人,还不少。哪怕给了过桥费可以节约的时间,可以让他们额外挑回价值两铜钱的柴火,他们也不愿意。

    没什么道理可讲,不愿意就是不愿意。

    于是宗泽现在急于解决他们不愿意的问题。以往手段是“不愿意拉倒,这届老百姓质量不行”。但现在气候不同了,大魔王治下哪怕事实如此,也没人敢这样去说。

    然而在大宋,也真不能说“这届地主质量不行”。

    于是现在就是新常态,适度激进。宗泽在想办法,软硬兼施的把员外们手里的桥买回来。

    难度非常大,工部要买,一般小土豪当然顶不住,是必须卖桥的。否则人家梁山现在很少招人了不是。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班子仍旧有问题,短时间内不是宗泽能解决的,政策仅仅在工部内部酝酿的目下,却基本上工部机密已经被泄露了,弄得天下权贵皆知。

    消息泄露后,那么现在员外党们在干什么呢?在突击修桥。

    听说现在有时候,一里的河段上能有十座新桥,都是突击建设出来等着卖给政府的。

    可惜宗泽不是张康国和何执中他们,换那些棒槌的话,他们能从户部申请天大一笔预算,然后反手联合天下土豪造无数豆腐渣桥梁出来,由官府买回去。捞钱的套路就是这样的。

    但宗泽不走这个套路,在工部内部政策被泄密后,宗泽根据大魔王指示,装作不知道,如常的等。

    等那些土豪的桥建设的差不多时候。仍旧是等,永远等下去。

    是的宗泽现在不承认工部有这个政策,也不否认。始终不去买桥。有地愿意造桥的你们就去造,桥一多,过桥费也就下来了。然后该绕路的大头百姓继续绕路。

    宗泽非常阴险的发布了桥梁安全建造标准。意思是:桥虽然是你土豪家的东西,愿意怎么折腾是你家自由。但宗泽已经警告州府了,若因为桥梁安全问题造成皇帝子民无辜死伤的,那就是重大刑责,一律要追究到底。

    于是现在一大群突击修豆腐渣桥梁的员外要哭瞎。既然他们突击建设出来打算卖给官府的,质量那是参差不齐的。然而现在政策不明朗,始终没有官府来收购。

    换以往的话成本也不高,放着就行了。但现在的政策麻烦大了,人命似乎开始有点值钱了,哪怕不收钱的桥仅仅放在那里,一但有老百姓去走了桥垮塌了,就会开始追责了,因为这叫危害公共安全罪。

    于是情况不容乐观,一些员外又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