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些工程器械的实解和改良,效果就很不错。

    合格的工业轴承现在还远远谈不上,但工艺在不断改进是事实存在的。

    每个轴承的造价在不断的降低,轴承的几何形态、在那些不断开脑洞的家伙手下,不断的靠近标准。由此带来了那些半吊子轴承的使用寿命,正在不断提升。

    这就是技术的进步。

    回想当初,简直恍如隔世。高方平清晰的记得,麾下造出来的第一副轴承,算造价可以购买十匹上等战马,但装配在小家伙的滑轮车上使用不到一周,轴承因工艺问题,因几何形态的不标准,磨损非常严重,报废了。

    然后梁红玉一哭鼻子,当初那可怜兮兮的十人规模的匠人团队就被高方平吊起来打。第二次,经过这些家伙想破脑袋后造出来的轴承,虽然还是花费了十匹战马的代价,不过却被梁红英玩耍了十三天才报废。

    于是高方平打赏了团队一百贯钱。

    过度到现在工地上使用,已经是高方平打造的“第五代”轴承。虽然平均下来,成本还是高达恐怖的五匹战马的花费,但使用寿命已经很不错,基本可以在重负荷的起重机上,使用一月才跟换。

    这些都是值得欣慰的地方。

    工程的工期是提升了,技术是进步了,然而验证这些技术的花费是天价,打造这些脑洞下诞生的工程器械,外加轴承的耗费,其实三个养猪场都造出来了。但是如今高方平养猪场工程,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都还差一点。

    这些就是代价。但是没办法,高方平没有携带者造物者的“系统”穿越,所以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什么时候第九十九代工业轴承出现,能以五分之一匹战马的代价使用一年以上的时候,经略欧洲时候就差不多到了了。这个过程到底需要烧多少钱高方平不知道,也无法算出来。

    有句话是:不要问路有多远,走到的时候,就到了……

    京兆府知府、兼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陶节夫回京述职了,只比种师道晚了几天。

    目下的西军等于完全的失去了灵魂人物,落在了童贯和刘延庆这两混混手里,也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如果持续过久,那么西军也就不是西军了。

    这个时代是真真实实的主将气质决定部队灵魂。种师道的确是个又猛又狠的流氓,所以下梁朝上梁看齐,他的部队就全是一群铁血流氓。陶节夫乃是一个正统的能臣士大夫,有能力有智慧有原则,所以他经略出来的军队战力不如种家军,却是规规矩矩的一支可用的“机智型”军队。

    现在,西陕诸军失去了这两大灵魂人物,就看刘延庆的了。

    童贯乃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棒槌,此点毫无疑问,但刘延庆虽然阴险市侩,在军事上却不是个棒槌,严格来说,刘延庆和他那个未来被称为中兴四将的儿子刘光世,乃是军事上的泼皮混混,属于和韩世忠一个类型的人。无非是能力不如韩世忠一些,人品也不如韩世忠一些。

    不过韩世忠乃是独当一面的帅才,至于在非战时暂时的经略西军,刘延庆父子倒是也不至于把西军废掉。

    关键就在于童贯是否会为了抓权,在西军内部瞎指挥。如果太监不参与管理,只是贪财,做个名誉统帅,具体的交给刘延庆父子打理,那么西军就问题不大。如果太监要去外行指挥内行,西军就危险了。

    陶节夫回京前,高方平就在整夜整夜的思考着:怎么用大奸臣术,分化童贯和刘延庆的关系?

    这个时候一定要抬举刘延庆父子,让他们敢和童贯对着干,不能完完全全的受到童贯控制,否则就麻烦大了。

    每次一想到这些,高方平就头疼,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做奸臣啊。其实奸臣想要做得好,也是一门超级技术活。

    和寒碜的小种经略相公相比,夹大胜而回的节夫经略相公,可是风光太多了。

    皇帝,宰相赵挺之,中书侍郎刘逵,枢密使张康国,殿前司高太尉一起出动,该有的礼节和仪仗一个不少,全依照大宋迎接帅臣回朝的国礼——捧日军全面出动维持汴京治安,官家帅百官在东华门,迎接“老陶相公”回朝。

    毕竟来说赵官家虽然不喜欢兵事,但此役算是大宋开朝以来,对外族作战中不多的胜利之一,种师道作为武将被大家弄去背负黑锅了,那么这么大的功劳总要有个地方去。

    所以不论任何一党人,都默认这个功劳只能士大夫群体来顶,绝对不能落在种师道这个武臣、以及童贯这个阉人身上,否则,就是士大夫群体的绝对耻辱。

    是的,不论张叔夜、张商英、宗泽这些清流,还是赵挺之刘逵这些棒槌,都是这么想的。这是高方平敢写信给赵相爷走后门的原因。

    所以这些混蛋真个没有惊喜,一不小心,就让老陶成为了英雄!

    老陶乃是一个机智的投机分子,是不会拒绝好处和功劳的,但其实他内心有些惋惜,觉得种师道可惜了,自己顶下全部功劳有些不地道。

    但是用国礼迎接陶节夫回京,顶下全部功劳,几乎是全体士大夫的政治共识,政治大流,就是陶节夫自身也拒绝不了。

    高方平是芝麻官,这种国礼没资格去参与,不过节夫相公进东华门的时候,高方平混在群众行列中看热闹。遇到几个太学里面的愤青书呆子朝陶节夫扔烂鸡蛋、咒骂“软弱无能不敢打夏州”的时候,高方平毫不手软,很猥琐的跟随用烂鸡蛋扔陶节夫。

    但扔了几个威力巨大的地瓜后发现不对,大宋百姓和文人大多数是以和为贵的,大流是议和而不是主战。所以太学那几个愤青和高方平的行为,没有掀开众人跟随的潮流。只是少数几个人,就显得是光头上的虫子,太显眼了。

    结果……就被捧日军的人给抓起来,高方平如此机智的人都没能跑掉。

    好在运气不错,抓到高方平的人是高俅老爹的心腹党世雄,于是他很尴尬,故意装作一个没拿稳,让高方平跑了。

    至于那几个太学里的书生就惨了,被捧日军抓去打的屎尿齐出。

    以往军人是不敢殴打这些书生的,但这次以皇帝亲自主持国礼,总算让这些军爷找到了理由吊打国子监的愤青。他们要不是太学的学生的话拖去斩了也是可以的。

    “坏啊!原本以为猪肉平是条汉子,结果这小子扔鸡蛋比老子们积极,有事却溜的比兔子还快!可恶可恨!太猥琐了。”

    十多个被打的鼻青脸肿的书生捂着脑壳,一瘸一拐“回学校”的途中,有人咬牙切齿的样子道:“从今日开始起老子们退出猪肉党,加入羊肉党。”

    “可你不知道啊,高府制作出售的猪肉松,真的入口及化,乃是少有的人间美味。”

    “傻子,你迟早被猪肉平这个祸害坑死,你爹爹也搭救不了你。”

    “胡说,我爹爹时文彬,乃是陈留县爷时文涛的兄长,清官忠臣。猪肉平陈留县平乱给我二叔全家报仇,他乃是我时家一伙的,他不会坑害我时家的。”

    “哈哈笑死人,就你爹爹时文彬那芝麻官知县也敢猖狂,猪肉平这么奸诈市侩的人会拿你时家当做一回事?告诉你,你爹爹的仕途危险了,我爹爹乃是可以上朝的官员,有大佬放消息说,想部署上四军精锐捧日军第八阵,前往郓1城县。这代表时文彬县爷能力不行,官声不行,已经让朝廷不信任。”

    时家的小衙内,仅仅只有十六岁的样子,还像个孩子,听爹爹时文彬这么清廉的官不被朝廷信任,快要倒霉了,便眼泪汪汪的样子。他也知道空穴不来风,若是朝廷真的这么部署,想来是有道理的,作为时家的小衙内,他清楚郓1城县豪强真不少,爹爹时文彬也的确说过,八百里水泊迟早是个心腹大患,但几次上书济州请求加派厢军,却没人听。

    “好了好了,时静杰,你也不要难过,咱们是哥们,立志将来一起做大事创大业,就算你时家落寞,我家怎么也会照顾你家的。”

    “傻子!时家会没落?你到底有没有一点政治脑子?高方平陈留县平乱名声如此之大,真以为是因为他骁勇善战?你错了,高方平之所以名声大,是因为陈留县爷时文涛的风骨,连皇帝都感动了。于此情况下时文涛牺牲,匪徒拉满了仇恨值,那么高方平绞杀他们越狠,名声就越大。这一切都建立在时文涛县爷的风骨上。所以时家绝不会没落,依靠此点崛起的猪肉平绝不答应,叔夜相公和宗泽大人也绝不会答应。”

    时静杰有些单纯,听师兄解读爹爹不会没落,便又高兴了起来,于是忘记了被捧日军的混蛋打成猪头这么糗大的事,问道:“咱们还要不要去喝花酒?“

    其余愤青,一起指着自家们像猪头一般的脸问:“被猪肉平害成这个样子还能去青楼啊,有损风流才子的形象!”

    ……(未完待续。)

第148章 无所不用其极

    跑回家躲着,感觉安稳了些,妈的今天险些被捧日军抓起来。

    高方平天亲自去观察,真是皇帝率领百官于东华门迎接帅臣陶节夫回朝,那么问题就有些暧昧了。

    皇帝是真真正正的受到士大夫群体的影响,信了西北大捷,乃是陶节夫一人的功劳。

    后面的局面基本不用去猜测了,刘逵的同知枢密院事,大概率应该不会兼任了,基本上是让陶节夫出任了。

    狄青啊,岳飞啊,韩世忠啊,童贯啊,种师道啊,这些家伙都是枢密副使。这个职务在武臣和阉人身上是做不得数的,是个摆设,但是陶节夫这种夹大胜回朝的正统士大夫出任枢密副使,张康国又无能,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了。那俨然就是领袖级别的人物。

    老陶是个能臣没错,但这有点像是赌国运,毕竟老陶始终和蔡京关系暧昧,如果老陶什么时候彻底站在蔡京一边,赵党的刘中书又少了一个职务,声势会更弱。那么蔡京复出的事,又将变得扑朔迷离。

    高方平的确无所不用其极了,前面和老陶狼狈为奸,为了定死童贯而谋求老陶回京。然而小高转眼却在老陶回京之际,派人去太学找愤青散步谣言,怂恿主战派愤青去东华门埋伏,用地瓜攻击老陶。

    是的,这个事的始作俑者就是高方平。

    高方平弄他回来的同时,希望稍微的节制一下陶节夫,如果掀开民众跟随,带起了节奏,一起扔老陶烂鸡蛋,让官家看在眼睛里,那么这虽然是小事,但是陶节夫的齐天大功在官家眼里,就变为了有争议的事件,陶节夫出任枢密副使的步伐,就存在一定的变数。

    但是这次栽了,娘的,煽动来的愤青太少,街市上的百姓也表示情绪稳定,不认为老陶不打夏州是软弱无能。竟然没把节奏带起。相反险些被捉去开封府喝茶,妈的煽动愤青用地瓜攻击帅臣,真被老张捉去,就算是高方平,也肯定要被吊起来打哭的。

    也不是高方平的大蛊惑术不够强,其实可以煽动的人很多,但高方平只选择了几个太学的学生。无他,由这些学子去干这蛋疼事,被抓了也问题不大,最多就是被打一顿,但如果让手下的武将大头兵、或者是百姓去参与策划,一但出事他们是有可能掉脑袋的。

    回想了一下,高方平有些脸红,独处的这下老觉得耳朵发烫,一定是被那些文青戳脊梁骨了。

    话说当时很没骨气的开溜,留下那些学子背黑锅的事高方平表示很尴尬,去道歉却不可能,最多……以后少干这么蛋疼的事了,

    心有所思的时候,也就可以和漂亮单纯的梁姐分享一下目下的心情。

    梁红英总体是很崇拜他的,但就痛恨这家伙那少数时候毫无气节的举动,听了以后,梁红英真是对他有些哭笑不得。

    “将来你会成为亿万人敬仰膜拜的一代名相,然而你骨子里那猥琐的血统,是根除不了的。”梁红英现在很纯粹的把他当做弟弟,摸摸他的后脑勺说道。

    高方平郁闷的靠在梁红英的身上道:“红英,给我分享分享那种勇往直前的硬汉式心态,我推演过无数次,却总学不来。”

    梁红英微微摇头道:“你不是那块料,你的命值钱,也不容许你有舍生取义的气节,坐在政事堂的相公指点江山,将军血溅沙场,老天爷这么设定是有道理的。”

    “有道理哦。”高方平觉得不好在,于是又挪动一下,把脸靠在梁红英的大胸脯上。

    结果被一巴掌打飞了。

    梁红英斥道:“你又不要我做小妾,那就不许侮辱我!”

    高方平捂着脑壳道:“做小妾你委屈了,然而娶你做夫人的话则我吃亏,你说咋办呢?”

    梁红英听他这么说,又很融化的感觉,这小子谈不上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硬汉气质,却真真切切的在某些时候特别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地方是,他有颗猥琐的内心,却一般能表现出硬派强势的风格,比如陈留县斩杀九十七个军官的时候,那个场面很震撼……

    某个晚间,高方平继续在书房伏案挑灯,完善几篇未完成的策论。

    高俅老爹脸色凝重,急急忙忙的进入书房,劈面就道:“基本上进入白热化了。”

    高方平放下笔道,“爹爹慢慢说来,孩儿听着呢。”

    总体上形势不利,但看他小子并不是那么太慌张,高俅老儿也心神稍定,坐下来道:“陪皇帝踢球开心的过程中,加上梁师成的配合,几次侧面试探,为父知道官家已然另起心思,想把原本打算留着给童贯的同知枢密院事许给陶节夫。”

    赵佶这个文青皇帝是挺有人情味、挺有感情的,谁讨他欢心他便会记着,就因为这些,高俅是宋徽宗朝的不倒翁,而童贯可以做到枢密使,位极人臣。

    早前高方平怂恿梁师成表现,使得官家在一定程度上认为童贯可以被替代,谋划了让陶节夫回朝事宜。所谓先入为主,官家以国礼率百官在东华门迎接帅臣陶节夫回朝,官家虽然不太懂,却已经被大家一起忽悠、认同了陶节夫的功劳比童贯大的多。

    这样一来,官家又早就看不惯当初回答不出军务来的刘逵,那么理所当然,同知枢密院事大概率就是陶节夫的。

    这个诡异的形势乃是多方逐鹿下,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总之要让他们选的话,宁愿给陶节夫也是绝不想给童贯那个太监。在此前提下高方平写信蛊惑赵挺之,送上重礼,把陶节夫弄回京而不是童贯,于是,大家只有这么去用力。

    梁师成会在这事上配合高俅,只是这事恰好是他和高家的共同利益,同为阉人,老梁真的不想童贯那货崛起。所谓宁给外人不给家奴就是这样说的。

    “爹爹,这些是现在的大流,由他去。”高方平道。

    高俅淡淡的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老夫毕生对官家投其所好,关键时候是能说上话的,我提要求,官家无论如何会答应一次。现在只问我儿,是否到该出手的时候了,纵使老夫是武臣,若你认为有必要,老夫也可以豁出去的干政一次,是阻止陶节夫入主枢密事还是什么,说吧?”

    高方平考虑顷刻道:“现在不是时候,不要随意挥霍您存下来的人品值。陶节夫是把双刃剑没错,好在他欠儿子一个人情。您继续低调,儿子我继续高调就行。”

    高俅捻着胡须道:“可老夫始终不放心陶节夫这个大奸臣!他和蔡京的际遇不一般,咱们已经和蔡京暗战。这样的局面下,蔡京的对头赵挺之和刘逵进一步失势,陶节夫崛起又靠向蔡京的话,后果不可想象。”

    高方平叹息一声,或许真有点天数不可逆的意味,这似乎说明,蔡京的宰相运程,真的没有走完。

    高方平也想阻止陶节夫登入枢密院的,也为此努力了。煽动学子,甚至亲自赤膊上阵去扔鸡蛋,指望带起节奏来,这些高方平都干了,却没用。

    高俅老爸出手会有用的,但身份的使然,真不能让老爹于此时去拉仇恨。

    高俅谋害军官,贪污敛财,讨好皇帝,其他人可以容忍,毕竟这老儿于潜邸时候就和皇帝是好友。但是身为武臣胆敢干涉国家重器——枢密事,那就是挑战全体士大夫的权威,那真是在走钢丝,一个不小心就有大危险。

    “爹爹您只告诉我,你熟悉陶节夫那人吗?”高方平忽然道。

    高俅捻着胡须考虑顷刻道:“老夫当然知道那老家伙的为人,总体上这人是个人才,正统的文人士大夫德行,有自己的算盘和思维。与此同时他这人记仇,也记恩,蔡京对他谈不上知遇之恩,但也算抬举了他,所以靠向蔡京或者若即若离,这老奸臣他会的。”

    高方平喃喃道,“他是个复杂的人,有此点就好。他虽然亲近蔡京,却是能臣,会从蔡京和国家之间找到平衡点,另外既然记恩记仇,他欠我一次人情,这或许是我的契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