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涛忠勇报国前,我负责的告诉你,此时你父亲一但上书,陈述水泊的害处和隐患,怒斥济州王黼不作为。一定会得到陶节夫相爷的响应,因为陶节夫这种儒将真知道水泊隐患。然后可以回勾起官家对时文涛县爷的情怀。你懂的,咱们皇帝一感动一高兴就会派发官位,那时你爹爹必然升职!”

    时静杰结合一些同学们的解读,也是有点信了,弱弱的道:“真的会吗?时家可以崛起吗?”

    “只管写信。你爹不是个会让我小高当枪使的人,但他绝对不敢侮了他弟弟时文涛的名声,为了八百里水泊这样的毒瘤,他一定会上书。他只需要一个他信任的人来提醒,所以要你写信,而不能是我这个小奸臣写信,懂了吗。”高方平催促道。

    赶鸭子上架,于是时静杰字体优美,笔法飘逸,以他的行文风格和措辞,把高方平论述水泊的文章捣鼓了一边,写成了一封家书。妈的看了以后让高方平汗颜,不愧老时家的家教,文笔和字迹,比高方平强了五个档次,比李清照也不差多少了。

    这次派个儒雅林冲,昼夜兼程的送往郓1城县去。派杨志的话恐怕会吓到老时。

    搞定了这些,吩咐人把韩世忠叫来,对时静杰道:“小子,你若想找骗你钱财的那青楼女子麻烦,就找泼皮韩五帮忙,这些事他最有心得。”

    时静杰总归是心软,想了想摇头道:“算了,感情问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不怪她,我被骗些钱,不影响我的前程,但那是她的生计。总归她身在青楼,钱再多也是弱者,我时静杰再穷,身在国子监也是强者。”

    梁红英不禁和韩世忠面面相视了起来。

    然后高方平给韩世忠后脑勺一掌道:“学着点,知道什么叫心胸,什么叫风骨了?你们两个年岁差不多,性格上真应该综合一下。”

    其实高方平在装长老而已,小高和韩世忠和时静杰,都是十六岁的年轻一代而已。梁红英觉得他们三个少年很有趣,兴许这些就是高方平策论中的黄金一代,将来有作为的人。

    韩世忠和时静杰郁闷的同声道:“大人别老打咱们的后脑勺可以吗?”

    ……

    老管家来汇报,在府里教书的胡先生病了,同时请辞,说是年纪大了,想回老家去。

    梁红英此人最是尊师重道,老胡是个不起眼的穷酸,但教过梁红玉读书,听闻此节后,做主要带着小妹去看望老胡。

    无奈之下高方平也带着些猪肉松,果干糕点,羊肉包子,带着小萝莉和梁红英,去外城的东门坊巷看望胡先生。

    胡先生很老了,但是他的老妻相对年轻,只是五十不到的模样。

    去到的时候,穿着粗布衣服的老妻正在简陋的小院里和令居谈价,要把猪卖了,说是养出了感情舍不得吃,人老了也没胃口吃肉,于是打算卖。

    其实她不怎么会撒谎,高方平一听就知道他们盘缠不够。(未完待续。)

第151章 炮轰王黼(第4更,今天木有了)

    报明了身份,进入窝里充斥着浓烈的药味,已经七十岁的老胡躺在床上咳嗽。

    这老头平时很生猛,包括杨志和梁红玉都会被他打手心,此时看去他显得风烛残年,这样的情况他想到了回老家,其实是他知道他不成了,想要落叶归根而已。

    高方平想不到这么严重,好在来对了,总体上老胡的穷酸气息很讨厌,但就是这个老头,用鞭子把高府内富安手下的几百个流氓,教得像是一些人了。

    梁红玉现在有官身,不能跪他,但也规规矩矩的问候了先生。

    老头很搞笑,都这样了,依旧还布置了一些作业给梁红玉,吩咐她要把什么什么书背诵下来,要把什么什么书抄写几遍,还有什么什么字不许再写错。

    高方平昏昏欲睡的听着老先生罗里吧嗦的交代小萝莉半个时辰。

    “大人,老夫身子不便,就不起身见礼了。”老胡这才对高方平说话。

    高方平微微一笑:“先生在高府教书一场,你我间无师徒之谊,所以小子不会对你太尊敬,但我这个人有人情味,为高府效力的人都算自己人。既是先生身体不便请辞,我批准你的请辞,附送退休金一百贯,明日我派杨志带五个禁军上路,送你们会南1京老家。”

    他家的老妻道:“怎能让大人操劳我等草民的事?”

    “世道不太平,路不好走,闲着也是闲着,杨志勉强算和胡先生有师生之谊,送行一趟无所谓,就这么定了。”高方平说着起身:“我很忙,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胡先生一路走好。”

    目送着他们离开后,老胡此生第一次,觉得这个纨绔子弟是个不错的人。

    以往来说,高府唯一不怕高方平的人是这个老头,妈的老家伙还写过一篇文章骂皇帝,也有人想抓老胡去打板子的,开封府的皮推官就请老胡去喝茶了,但是被张叔夜放了老胡。

    其实写文章骂皇帝的文人不在少数,也不是异类。皮推官真把老胡抓去也顶多扇几个耳光,不会有什么大罪。

    至于宋江写反诗,被通判黄文炳揪着不放的情况有些复杂。首先反诗和骂皇帝是两回事,其次宋江不是士大夫,当时的身份是贼配军。贼配军不在牢城营而跑去酒楼提反诗,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城营叛乱那种局面。所以容易被过度解读。

    道理正是宗泽可以整天对赵构那个变态说要北伐,要接老皇帝回来,赵构拿他没办法,但是岳飞一提就死。

    本身是囚犯的人一但再犯事就加倍重处,这不是大宋的先列,历朝历代,甚至是一千年后的法制社会也是这样的。至于在酒楼上喝高了后,宋江写的诗到底是不是反诗,有没有被通判黄文炳过度解读,高方平是文盲也不懂,但是黄文炳不是好鸟,看不惯宋江这个贼配军是肯定的,由此一来就可以无限大。

    军人本来在大宋就没有人权,何况是贼配军,原则来说宋江不能怪谁,他要是不犯事,在时文彬麾下做押司,那真不会因为写诗被请去喝茶,时文彬首先就不答应……

    种师道半闭着眼睛,坐在属于高家的院子里,青石桌子上放着一壶茶,一盘棋局。他自己和自己下棋。

    买了些猪肉,从街市上打探消息的郑和回来了,规规矩矩的见礼道:“相公,京城的局面越来越危险。官家正式下旨,和您有过节的陶节夫出任同知枢密院事,而唯一挺您帮您的小高,也面临着十面埋伏。今个一早,那只在您的眼睛里、京师系唯一像只军队的捧日军第八阵,已经依照枢密院的命令启程,调往郓1城县,那是小高花费无数心血打造的军队,就这么的被他们剥离了出去。”

    “是吗。”种师道依旧波澜不惊的神态语气,仅仅只是这简单的两个字。

    “小种相公您似乎一点不急?”屠夫郑和好奇的道。

    “急什么,那些大脑袋们和童贯一样是棒槌,他们自以为高明,其实他们被小高和陶节夫两个坏蛋联手坑害都不知道。”种师道今天第一次睁开了眼睛道,“果然心黑手狠,奸诈无匹,以他高家的底子,如果两年后殿试他真能东华门唱名,那么本朝内他再无敌手了。老夫输就输在他没有他高家底子厚,没有经过殿试,这就是短板。小高早前也险些被人坑害进入武臣系列,在经历殿试大典前,这样的危险会始终伴随着他,除非他能进士及第,否则不经过这步净化血统的士门规矩,这个危险会伴随他一生。现在高俅能护他是因为他官还小。”

    种大魔王一睁眼,纵使是屠夫出身的郑和,也感觉有些背脊冷冷,下意识的退后一步低着头。

    种师道又再次半闭着眼睛,说了句:“小高马上就要离开京城了,等着看好戏,当然了,小高和陶节夫把京畿系唯一可用的‘永乐军’部署于郓县干什么,此点老夫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是相信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小种相公威武。”郑和文绉绉的道。

    “老夫威武?为何我没发现?”种师道苦笑道。

    “额,这是汴京目下的流行词,小的跟着赶时髦。”郑和尴尬的道……

    郓城县知县时文彬绕开济州,一张奏帖进入赵挺之的政事堂,在东京引起了轩然大波。

    赵挺之真不是什么好鸟,借助时文彬县爷的一纸慷慨激昂文书,立即带刘中书弹劾济州知州王黼十大罪状!

    这下欢乐了,王黼是徽宗一朝的大贼之一,乃是现今吏部尚书何执中大力举荐的人,更是蔡京的班底中新一代的中流砥柱人物。

    既然王黼是大奸贼,罪状过失那真是数都数不清楚的,在平时来说只是弹劾还是不弹劾的问题。

    但现今近乎于狗急跳墙的赵挺之,对蔡党那是绝不会有任何一丝手软的,有了理由,抓住了机会,就狠狠扔黑锤,誓要整倒蔡党新一代的奸臣王黼。

    王黼不简单,有蔡党撑腰,还是崇年的进士。也就是说同是士大夫,别的人是其他皇帝的“天子门生”,而王黼乃是当今赵佶的门生,赵佶亲自选出来的人。

    这种情况下换一般时期,除非王黼造反,否则告不倒。但现在不是一般时期,现在因为陈留县时文彬的诀别书轰动整个大宋,赵佶都为其掉眼泪,作为时文涛兄长的时文彬,于这个时候一纸文书进京,被赵挺之疯狂利用,那问题就大了。

    赵佶都没弄明白王黼被弹劾的罪名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加上梁师成那个阉人暗下进谗言,于是赵佶下旨,痛斥济州王黼。

    有皇帝的“痛斥”,王黼是罪人就基本被定调。至于怎么处理,就是赵相爷主持朝仪讨论了,经过汇同蔡党一群大佬,包括吏部尚书何执中、枢密使张康国在内的重臣,一通博弈下来,王黼被贬往江南知龙游县。

    昏了。

    除了没用造反作为罪名,其实赵挺之弹劾的那些事,换做武将的话已经砍了五次。但是没办法,王黼只是被贬官去江南,这已经是极限。

    倘若处理的在重,就是张商英们也不答应。因为赵挺之张商英们也要为自己留后路,不能开这种先例。倘若士大夫能随便死,将来谁敢和蔡党叫板?那不是随随便便,蔡京就可以弄死异党了。

    于是,就算大家心知肚明的认为王黼那个坏蛋应该千刀万剐十次,却也只能看着他堂而皇之的去江南做老爷。

    宗爷爷被气病了,请假三日没上朝,在家中吃药。龙游县的父老乡亲是他亲自带的,那是有感情的,老宗知道王黼去龙游县的话,以往打下来的底子,很快就会毁去!

    梁师成为什么要进谗言咬王黼呢,因为阉人没有惊喜,作为毒蛇不咬人不行,前次被蔡京怂恿去收拾高方平,反手被小高一招打怂,梁师成现在不敢惹高方平却怀恨蔡党,有机会当然就扔黑锤了。

    时文彬为什么被高方平怂恿了一纸文书越级进入政事堂呢,因为他是个好官,他不管高方平打算干什么,看了信后,他真的认为八百里水泊乃是国朝的心腹大患,必须认真对待。所以该出手就出手,正和当初叔夜相公出手摆老蔡一道,乃是异曲同工。

    张商英逢蔡党必捅刀子,所以哪怕老张连王黼都不认识,照样一边给赵佶修理自行车讨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炮轰王黼。

    这样一来哪怕王黼是个圣人,在赵佶的眼里也是个比种师道还要流氓的家伙了,于是从济州一脚踢去江南待着去。

    陶节夫这孙子又被表扬了,他部署永乐军往郓1城县,乃是在时文彬文书进京前,于是被张叔夜们评价为“深谋远虑的肱骨”,官家心情大好,评价陶节夫乃是忧国忧民的猛士,赐官衔开府仪同三司,继续同知枢密院事。(未完待续。)

第152章 最后的博弈

    另外的消息称:时文彬的伯父——时彦,乃是上一任开封府大吏,龙图阁学士,曾经还提举河东刑狱司,这么一个大牛,因受到蔡京打击而和张商英当初一样、被赶出了汴京。但也因为这次的事件,因为他侄子时文涛的忠诚殉国,因赵挺之为了节制蔡党的吏部尚书何执中,提议从广1州任上调时彦进京。

    赵佶一听是姓时的,觉得乃是个忠勇之人,于是很高兴的同意,下旨广1州知州时彦进京,出任吏部左侍郎。

    此举让人非常头晕,就连高方平都哭笑不得,历史上的老时,的确是忠勇之人,当然能力方面稍差些,不如张叔夜张商英,更不如宗泽。但是官家以姓氏判断忠勇程度也算是牛逼了。

    他奶奶个熊的,赵佶虽然昏君,但是时彦进京出掌吏部,更对高方平的下一步谋划有利,所以啊,运气真的是实力的一种呢。

    高方平口碑再差也无所谓,陈留县平乱,雷霆手段为时文涛报仇,不请旨就以国礼送时家的尸体入京,仅仅此点时彦就不会再为难高方平,算是和时家结下了善缘。

    估计目下的蔡党是焦头烂额了,他们做梦恐怕也没见过这种朝局,这么多的喷子在和他们的“恩相”打对台。

    左手何执中,被莫名其妙崛起的酷吏时彦进京节制。右手梁中书,听说正在为他的宝贝女儿选男人,最看好小高这个流氓。张康国这个废材基本上被陶节夫架空,陶节夫看似对蔡京礼敬有佳,却始终政见不合,态度暧昧。

    汴京欢乐了,也真的乱了。

    晚间坐在书房分析如上消息的高方平,觉得自己真的该跑了,要逃离京城了。

    妈的此时不跑,张叔夜、时彦、陶节夫、宗泽、张商英齐聚京城,清流党已经真正崛起,连蔡京都被他们收拾的不要不要的,就不要说还是个孩子的小高了。他们都是清官名臣,但整起人来的时候,不要以为他们不猥琐。

    高方平敢惹蔡京,也不敢惹他们,在殿试之前,真要离开京城避祸去了。

    总归张叔夜和小高最有际遇最亲近,张叔叔已经苦口婆心的说了,殿试镀金之前以小高的闯祸能力,不适合在京城这个大染缸,真正的纨绔可以被人容忍,没人管,但是想某事,又没有进士金腰带的情况下,不适合在京城高调。

    人家王黼那个奸贼闯了大祸,被清流党往死里打,也只是去江南知县。张商英上次和老蔡打架,打输了去亳州做土皇帝。时彦当年也得罪了老蔡,去赶去广1州的沙滩上晒太阳。这就是大宋,但若高方平玩出火来,高俅老爹的脑壳就悬了。

    “红英,时机到了,跟我去开封府见叔夜相公。今晚之后胜负就会水落石出,我到底是留在京城被他们推倒,还是离开京城展开作为,目下就系在老张的身上。”高方平起身叹息一声,不太习惯命运系在一个人手里的感受。

    梁红英跟着走的时候道:“红英不懂大道理,但是张相公乃是青天,名声比包龙图也不差,若是大人您能有对国朝有利的提议,叔夜相公会帮你的。”

    “希望如此吧,今天他帮了我,将来我登入青云的时候就不为难他。还有,名臣包拯也没你想的那么好,他骂名也很大,也是很猥琐的一个存在,如果张叔夜像他,我八层要栽。”高方平转身出门……

    史文恭已带队前往郓县,高方平麾下的高手和班底几乎走空,现在只有一个燕青,还有梁姐了,所以梁红英很紧张,觉得自己的责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

    来至开封府侧门,把拜帖递进去,片刻,叔夜的老管家出来引路。

    依照惯例给他的孙儿二十个羊肉包子作为贿赂,于是老管家很高兴,低声对高方平道:“小高大人等会说话小心,老爷子的心情不是太好。”

    进入书房,张叔夜在灯下读书。

    他似乎知道高方平回来,放下书卷笑道:“你来了,坐下,茶叶恰好没了,简单明了的说完你要说的。”

    高方平知道张叔夜就这德行,所以也直接,抱拳道:“留守相公当初的教诲如醍醐灌顶,小高现在也明白了,想离开京城避祸,请叔夜相公抬举。”

    “想去哪?”张叔夜直接的令人发指。

    “郓1城。”高方平低下头。

    张叔夜眯起眼睛看着他许久,说道:“果然所有人都被你算计了,老夫当时就觉得奇怪,陶节夫入京有些不同寻常,捧日军第八阵剥离去郓县驻波也有些奇怪,果然是你小高在一步一步的引导推进。那么如此说来,时文彬忽然绕过济州府,一封文书进京,此事也出于你的手笔?”

    高方平尴尬的道:“好教留守相公知晓,时文彬县爷文书进京,乃是因为他忧国忧民,还因八百里水泊确为我朝心腹之患。国家内忧外患,经受不住折腾。时文彬能看到此点。”

    张叔夜叹息一声,觉得这小子很可怕,可惜他偏偏做的是正确的,说的也有道理,想到八百里水泊,有过山1东执政经历的张叔夜总觉得背脊发凉,那的的确确是应该派狠人治理的地方。

    寻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