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现趁着关羽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蜀军,杀掉降蜀之将胡修、傅方。关羽只能率兵撤围退走。

    樊城之危,就这样被徐晃解除。

    当时关羽威震华夏,曹操亲率张辽等名将,以及大军,跟在徐晃后面,想要击败关羽。他根本没有想到,徐晃能够这么快,就解了樊城之围。

    后来,对于徐晃的这次战绩,曹操是这样评价的:“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

    “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孙武,穰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曹操把徐晃与这两人相提并论。对于他的评价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徐晃治军严谨,令行禁止。

    当时诸军云集于摩陂,曹操案行诸营,不少士兵出阵围观,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

    曹操当即叹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啊!”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的军事家,后来更是官拜丞相。他用兵如神,治军极严。

    当时吴楚七国之乱,整个大汉震动不已。周亚夫统帅汉军,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

    说徐晃有周亚夫之风,也是一种极大地称赞。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服。

    而且他一旦认主,极度忠诚。

    徐晃投奔曹操以后,就经常感叹:“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

    对于这个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忠勇可嘉的三国名将。陈旭自从听到,他在杨奉军中以后,就早已垂涎不已。

    然而,若是贸然将徐晃从杨奉那里调离,并且委以重任的话,难保杨奉不会有其他心思,认为陈旭是在挖他的墙角,想将他架空。

    毕竟,无论徐晃在哪里任命,都是如同待在相杨奉帐下那样领兵。

    这样的话,陈旭也不好找到理由。

    但是现在,陈旭说自己看中徐晃,想要调他过来担任亲兵统领。如此,杨奉虽然不愿意放掉徐晃,却也无话可说。

    陈旭身为他的主公,只是向他要一个护卫,杨奉没有理由不答应。

    只要徐晃到了陈旭身旁,以后陈旭再想要提拔他,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当徐晃来到陈旭身旁,陈旭看着仪表堂堂的徐晃,心中喜爱不已。

    白波军的生活条件比较艰难,所以徐晃战袍外面的披风,已经有些陈旧。而且由于他久经沙场,披风也破几个洞了。

    来到陈旭身旁,徐晃跪在地上,见礼道:“晃,拜见主公。”

    陈旭急忙上前,一把将他拉了起来,说道:“公明果真是威武雄壮,乃当世之虎将啊!”

    “然而,公明的锦袍,却早已陈旧、破烂不堪。如此披风,如何配得上公明之英雄?”

    话毕,陈旭解下自己身后的黄色披风,亲自披在了徐晃的背上。

    徐晃见状,顿时心中感动不已。

    他再次跪在地上,说道:“某新投之人,未立寸功,如何当得起主公如此看重?”

    陈旭却是哈哈大笑着说道:“公明之才,我岂能不知?”

    “今日得与公明相见,恨不能赐予高官厚禄。奈何一来,恐杨奉心中有其他想法;二来,却是公明新投,贸然委以重用,恐怕诸将不服。”

    “现今你且屈尊,当做我的亲兵首领。待他日立下战功,我就让公明独领一军。那个时候,公明才是龙游大海,鸟尚青霞啊。”

    徐晃闻言,更是感激涕零。

    陈旭收编了白波军,再次获得精兵一万,人口十几万。

    并且还得到了徐晃这样的良将,所以陈旭这段时间,心情一直不错。

    然而,他却是知道,并州的人才还是太少。

    他出身不好,较低,所以很少有文士,愿意前来投奔他。

    就连程昱与田丰,当初也是被他强行绑走的。

    至于陈宫,若非两人沾亲带故。并且他现在坐拥一州之地,闻名天下,陈宫也不见得会前来投奔他。

    历史上的三国,魏国占据天时,吴国占据地利,蜀国占据人和。

    正是因为刘备漂泊半生,获得了无以伦比的声望,使得百姓归心,人才来投,他才能够在汉末的历史上,雄霸一方。

    这个时候,陈旭想起了历史上的曹操,他所颁布的招贤令。

    曹操乃是宦官之后,出身也很不好。很多士人全都不愿意投奔他。正是这个缘故,曹操才颁布了唯才是举的招贤令。

    自古以来,德才兼备者方能为官。

    若是一个人很有才华,但是他自己却是人品不好,或者并不孝顺,都会被认为有才无德。

    对于这种人,以往的统治阶级,都不会采用。

    曹操唯才是举的招贤令,却是打破了以往择才的标准。只要你有才华,哪怕你人品不好,甚至偷过鸡,摸过狗,都能够得到重用。

    正是因为这个招贤令,曹操才能在出身不好的情况下,汇聚了大量人才。使得曹操,能够在汉末诸侯之中,横空出世。

    想了一下,陈旭终究还是决定,盗用曹操的招贤令,准备在并州招贤纳士。

    他将田丰叫了过来,对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使得田丰震惊不已。

    “主公,自古以来,取才必先考校其品德。主公今日冒天下之大不韪,想要唯才是举,愚以为,甚为不妥!”

    “无德之人若居高位,如何能够保证他们的忠心,以及清廉呢?”

    陈旭想了一下,仍旧坚持己见,说道:“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贤臣择主而事。”

    “我出身不好,若不任人唯才,如何能够招揽到足够的才能之士,前来帮我?”

    “元皓不必多言,你只管帮我起草招贤令即可。记住,唯才是举。”

225。第225章 招贤纳士

    并州各个县城的闹市之中,都贴上了招贤纳士的告示。

    很多百姓都围在了告示旁边,听那些识字的人,宣读告示里面的内容。

    “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着千载。”

    “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如今,陈并州招贤纳士,求贤若渴。天下无贱业,百技皆为才。只要有一技之长者,不论出身,不计往日之德失,虽养马屯田,工匠医师,皆能攫取。”

    上郡的雕阴县城,一个衣着破旧的少年,听到告示中的内容,脸上先是欣喜若狂,而后又有些犹豫。

    他是扶风人氏,隶属司隶的右扶风管辖。

    少年成年之后,就开始四处游学,增长见识。奈何他出身贫寒,身上盘缠又不多。到了现在,几乎快要露宿街头了。

    少年时一个木匠,心灵手巧,也可以说是有一技之长。

    依照告示中所说,像他这样的人,也能够的到重用。然而,木匠这行属于贱业,他不知道,自己去招贤馆自荐,会不会被赶出来。

    听完那个识字之人,将告示读完。围拢的百姓们,全都议论纷纷。

    少年瞅准机会,挤到刚才读告示的那个老者面前,向他行了一礼,而后结结巴巴的说道:“先,先生你好。”

    “我,我是一个木匠,不知道州牧,州牧大人,会不会要?”

    老者看了少年一眼,指着告示说道:“只要有一技之长者,不论出身,不计往日之德失,虽养马屯田,工匠医师,皆能攫取。”

    “你身为木匠,若是手艺出众,也很有可能会被看中的。”

    少年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他再次向老者施了一礼,而后就往城中招贤馆的位置走去。

    太原郡,晋阳城。随着这道招贤令的下达,整个城中的百姓,全都沸腾了起来。

    特别是有几个医术好的医工,以及善于养马之人被选中之后,晋阳的百姓们,更是有着空前自荐的热情。

    一时间,晋阳招贤馆的门槛,几乎都快要被人们踏破。

    自从招贤令下达下去以后,陈旭每日都要询问,有哪些人才前来投奔。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虽然三教九流的人才招了不少,但是那些文士,以及历史名将,却是一个都没有招到。

    好在并州民风彪悍,随着这道招贤令的下发,有很多勇士前来投奔他。

    所以这几次,招贤馆附近的演武场,变得非常热闹。

    为了表示对这些人的重视,陈旭甚至派出了汤陈、胡才前去当做主考官。

    这一日,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观察了几天以后,终于忍不住走进招贤馆。

    招贤馆中负责登记的人,这些天已经看到很多毛头小子,想要浑水摸鱼。但是能够过关的人,却是非常少。

    登记官问道:“姓名!”

    少年答道:“郝昭。”

    “年龄!”

    “十八岁。”

    “有何特长?”

    想了一下,郝昭答道:“某自弓马娴熟,熟读兵书,希望前来应聘武官。”

    对于少年的回答,登记官没有丝毫意外。像郝昭这种年轻的小伙子,大多都是想要应聘武官。

    但是并州军本就强大,中间百战之兵不知凡几,所以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们,大多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然而,陈旭对于登记官的素质,要求的十分严格。所以,哪怕他不认为郝昭能够成功,亦是十分客气。

    登记的过程中,他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递给了郝昭一个木牌,登记官指着右边的露天校场,说道:“去那边等待考核,希望你能够顺利过关。”

    郝昭接过木牌,谢过登记官以后,就往校场那边走去。

    校场之中,有不少汉子都在后面排队。汤陈、胡才端坐在校场的高位之上,静静看着校场中的比武。

    那个前来应征的汉子,虽然也有些勇力,但是与军中劲卒相比,仍是有些差距。没过多久,他就被打倒在地。

    摇了摇头,江武与胡才都有些意兴阑珊。他们身为武将,骨子里还是非常好勇斗狠的。

    陈旭派他们前来,就是想要看看,有没有勇武过人之辈,能够将校场中的并州劲卒,全部打败。

    那个时候,就要换成他们两个上场了。

    若是来人,能够再次将两人打败,那么就是一个人才,在军中担任副将也不以为过。

    但是这么多天下来,还没有一人做到这点。这不仅让汤陈、胡才两人,感到有些无聊。

    “还是跟着子龙,一起训练那些骑兵够劲啊!”

    想起了赵云训练骑兵的方法,汤陈顿时想要回到赵云身边。他从十几岁开始,就生活在马背上。

    现在一天不骑马,汤陈反而觉得有些不习惯。

    又过了一柱香的功夫,汤陈无聊的打着哈欠。他对身旁的胡才说道:“老胡,俺去如厕,你先看着点这里吧。”

    几天下来,汤陈与胡才的关系,也变得不错。胡才没有表字,所以汤陈就喊他‘老胡’。

    胡才强行打起精神,说道:“秀吉你去吧,反正校场之中,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一个人看得过来。”

    应了一声,汤陈没有去如厕,反而跑出去溜达了一圈。

    过了一柱香的时间,汤陈感觉神清气爽以后,也不敢过多逗留,就回到了校场之中。

    他刚刚走到校场门口,就听得里面喝彩之声不断传来。

    汤陈心中一惊,急忙往校场跑去。

    校场上,一个少年拿着木棍,与胡才正打得热闹。以汤陈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胡才已经占据了下风。

    胡才的武艺虽然并不算好,却也是久经沙场,骁勇无比,等闲七八个壮汉休想近身。

    若是有人能够击败胡才,汤陈也豪不惊讶。但是现在,胡才的对手,只是一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少年。

    “这才有点意思!”

    见胡才落入下风,汤陈不惊反喜,跃跃欲试。

    这倒不是他幸灾乐祸,陈旭曾经下达过命令,只要招揽到人才,不仅是主考官,就连登记官也都能够得到赏赐。

    况且汤陈身为陈旭下属,自然希望陈旭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对于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

    校场之上,两人又交锋了是几个回合,少年一声大吼,直接打掉了胡才手中的棍子。

    而后少年收棍,抱拳向胡才行礼道:“多有得罪,还请将军勿怪!”

    胡才被少年打败,骂了一声:“格老子的,没想到俺今日在阴沟里翻了船。”

    他上前轻轻捶了少年一下,说道:“你小子,非常不错。”

    “哈哈!今天终于来个像样的人才了。”

    汤陈走进校场,捡起胡才那根被少年打落的木棍,大笑着说道。

    他挥舞了一下手中的木棍,感觉有些不太习惯。毕竟,他平常用的武器的大刀。

    但是校场比武,为了避免伤亡,陈旭下令,不得使用真刀真枪,只能以木棍替代。

    “虽然不怎么趁手,倒也勉强能够使用。少年,咱们两个再比试一番如何?”

    少年听到汤陈的话,却是说道:“某方才先与军中劲卒比武,而后又跟这位将军切磋,体力已经消耗了很多。”

    “不知将军,可否让我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一下之后,再与将军比试?”

    汤陈闻言,这才开始细细打量起少年。他没有想到,这个仅仅十七八岁的少年,居然如此沉稳。

    他上前看着少年胸前的木牌,上面写着‘郝昭’二字,开口说道:“郝昭是吧?这次不管你能不能胜过我,我都会向主公推荐你?”

    少年正是郝昭,他听到汤陈的话,向他施了一礼,说道:“多谢将军提拔。”

    胡才在一旁,细细打量着郝昭的表情。发现他虽然执礼甚恭,却是仍旧喜怒不形于色。

    胡才在心中暗暗想到:“年纪轻轻,就这样不骄不躁,宠辱不惊。稍加打磨,日后必成大器。”

    汤陈让郝昭先下去休息,并且让人,给他送去清水与肉食。

    郝昭休息了一个时辰,看了看天色,这才再次走向校场,准备与汤陈比武。

    眼看午饭的时间就要到了,汤陈有些饥肠辘辘,早就等得有些不耐烦。

    他正准备宣布,下午再与郝昭比武,却不想郝昭已经上台,向他发起了挑战。

    “这小子不会是故意的吧?”

    汤陈忍住肚子的饥饿,拿着木棍就走了上去。

    “小子,接招!”汤陈大吼一声,就扑向郝昭。

    郝昭看到汤陈向他攻来,不急不缓的与汤陈交手。

    校场之上,两人已经斗了三十多个回合。一直都是汤陈在攻,郝昭在守。

    汤陈的攻击如同惊涛骇浪一般,郝昭却是宛如岸边的磐石,岿然不动。

    一时间,校场上交战的两人,居然开始胶着了。

226。第226章 百态

    郝昭继续与汤陈,大战了三十回合。直到现在,他仍旧是只守不攻,每次都是消耗汤陈的体力。

    汤陈越打越憋屈,他惯用大刀,并且擅于马上作战。

    如今在演武场上步战,并且以木棍代替大刀,他的武艺本来就施展不开。偏偏对方那个少年,还是防守的十分严密,每次都能够化解他的攻势。

    现在正值中午,汤陈饥肠辘辘,越打越是力气不济。

    与之相反,郝昭方才已经吃过东西,并且还喝了点水。而且他年轻力壮,使用的武器也是长枪。

    木棍虽然不是长枪,却与长枪相差不远。所以郝昭的武艺,能够完全施展开来。

    此消彼长之下,汤陈自然是,越来越拿郝昭没有办法。

    咬了咬牙,汤陈在心中暗暗想到:“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不然等我力气消耗完,一定会落败。”

    才开始,他与郝昭交战,仍旧留了一点力气,用来防备郝昭的偷袭。

    但是这么多回合下来,郝昭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防守,从来不主动攻击。所以汤陈决定放弃防守,全力开始进攻。

    “嗬!”

    汤陈大喝一声,抡起木棍,奋力砸向郝昭。郝昭没想到汤陈的力气暴涨,架住汤陈的木棍以后,顿时觉得手臂有些发麻。

    郝昭见状,不惊反喜,眼睛也亮了起来。但是他的脸上,仍旧不动声色。

    又过了几个回合,郝昭被全力以赴的汤陈,打得节节后退。胡才等人见状,纷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