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陈旭只是把应该给这些人的救济,通过这些人的劳动,当做报酬支付给他们罢了。

    换了一个说法,意义就大有改变。

    这样一来,劳动多的就可以多获得报酬;劳动少的,就会少获得报酬;不劳动的,就不会获得报酬。

    那个时候,那些好吃懒做,心怀异志的人。若是再鼓动百姓暴动,他们只会成为别人唾弃的对象。因为,他们是不劳动,这才忍饥挨饿。

    高兴之余,田丰忽然说道:“主公这个方法虽然好,却有一点问题。若是百姓每日劳动,我们只给他们得以温饱的食物,他们不会心生怨恨么?”

    “虽然对于大多数流民来讲,能够不被饿死,就已经很满足了。但是这些人,毕竟不是流民。”

    “若是多付报酬,恐怕整个并州,也无法负担得起啊!”

237。第237章 借贷

    陈旭听到了田丰的话,却是笑了一下。

    他开口说道:“不仅是每日温饱的口粮,还有房屋、田地、种子。”

    “以前我们是准备,无偿的将这些东西,分给百姓们。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些东西,都算到百姓们的报酬之中。”

    “这样一来,百姓不但不会心生怨恨,反而会拼命工作,用来获取更多的土地。”

    听到陈旭这样说,陈宫三人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这些百姓,以前都根本买不起田地,甚至连自家的田地也都保不住。

    但是现在,他们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够赚取土地。这些人听到这个消息,还不都变得欣喜若狂?

    中国古代的百姓,他们勤劳、朴实,心中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这一次的经历,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却。

    日后,有些人通过辛勤劳动,成为了一个小地主。

    那么这些人,就会在自己的子孙面前炫耀:当初若是不是我辛勤劳作,你们又怎么会有今日的生活?

    相反,另外一些好吃懒做之人,他们却会感叹着:曾经有一片田地,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去珍惜。直到失去机会以后,我才后悔莫及。

    若是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用自己那不算强壮的身躯,去博取日后的富贵。

    对于陈旭而言,他需要的,也是那些勤恳的百姓。若是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更多的田地,陈旭也会欣喜异常。

    如今的大汉,地广人稀,荒地无数。掌握了水车这种灌溉技术,很多以前无法灌溉到的地方,都会成为广袤无垠的良田。

    而陈旭要做的,只是不停地扩展地盘、开垦田地,并且尽量阻止土地兼并。

    如此看来,并州的前景一定会很好。然而,陈旭却仍旧高兴不起来。

    这个以工代赈的方法,虽然能够解决百姓们,可能暴动的问题。但是现在,并州仍旧没有能力,一直供养这些百姓到来年秋收。

    毕竟并州存储的粮食就那么多,在来年秋收之前,这些人都要由官府养活。想要养活这么多人,绝对是个无比困难的事情。

    开春以后,虽然能够收获一批粮食。但是面对几百万的百姓,仍旧有些不够用。

    想到这里,陈旭就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对于这点,陈宫三人又何尝不知?方才,他们听到了陈旭的妙计,才欣喜的有些得意忘形了。

    陈旭的话,再次将他们拉回了现实。

    若是不解决粮食的问题,那些人无法保证温饱,纵然再对未来充满希望,也会发生暴动。

    但是现在的并州,哪怕收获了春天的粮食,并且克扣百姓们的口粮,也不能撑到明年秋收。

    几人相对而言,全都沉默不语,最后还是程昱率先开口。

    “主公,并州的豪族,虽然比不上中原的富庶,却也是数量庞大。他们这些家族,世代积累下来,都囤积了大量的钱粮。”

    说到这里,程昱眼中厉色一闪而过,他右手在空中虚砍一下,说道:“不如……”

    程昱的话,没有说完。但是在场的几人,却都知道了他的意思。

    田丰第一个出言反对:“如此行事,固然能够得到大批钱粮。却会得罪天下豪族,对于主公日后问鼎中原,非常不利。”

    “因此,此计不可行!”

    陈宫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他也摇了摇头。与天下豪族为敌,并不是智者所为。

    陈旭想了一想,也没有采纳程昱的建议。毕竟,他现在乃是并州牧,不是以前的黄巾首领。

    若是无故抢夺治下大户的钱粮,以后并州的有钱人,必定人人自危。如此行事,将得不偿失。

    况且,那些豪族家中的钱财,绝大部分,都是他们世代积累下来的。如此强行侵占财物,又与盗匪何异?

    陈旭既然胸怀天下,就不会做出此事。当然,这都是在并州豪族,全都安分守己的情况下。

    若是他们不知好歹,想要搅风搅雨,陈旭手中的屠刀,仍旧磨得雪亮。

    然而,不找并州的大户借粮,又无法养活这么多百姓。思来想去,陈旭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向他们购买。

    这个购买,不是付全款,而是分期付款,也就是赊账的意思。因为,陈旭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找他们买粮食。

    “赊账?”

    对于陈旭的这个提议,田丰等人又是一愣。他们不知道,为何自家主公,会有这样惊世骇俗的想法。

    自古以来,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官府有时候横征暴敛,甚至巧取豪夺,都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赊欠治下百姓的钱财,却是亘古未闻。

    感受到几人的疑惑,陈旭毫不在意的说到:“说是赊欠还有些不妥,应该是借贷才对。”

    “我们官府,向并州境内的大户借贷钱粮,约定日期偿还,并且还会支付他们利息。”

    陈旭想起后世的国债,就吐沫横飞的说了起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我们的利息定高一点,还怕那些当地大户,不把钱粮借给我们?”

    程昱悄悄抹了一把,被陈旭喷在脸上的口水,小心翼翼的说道:“主公,你这个方法虽然好,但是那些大户,不见得会信任官府啊。”

    “如今天下动荡不安,若是到了约定日期,正值战乱,或者是并州,没有钱粮偿还怎么办?”

    陈旭闻言,想了一下,觉得这的确是个问题。现在不像后世那样,全国统一,不会爆发战争。

    现在的并州,只是大汉的诸侯之一。说得不好听一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其他诸侯灭掉。

    这样一来,那些当地大户,又怎么可能信任官府?

    眉头紧紧拧在一起,最后陈旭眼中凶光一闪,说道:“我乃并州牧,他们是并州治下的臣民。并州的生死存亡,与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若是这些人不知好歹,不愿意为并州的发展壮大,尽自己的一份力,那么我也只好强行借贷了。”

    听到陈旭的话,陈宫几人,心中都是一颤。

    若是果真强行借贷,恐怕有很多人都会反对。那个时候,整个并州,又将是血流成河。

    陈旭话锋一转,说道:“但是,在此之前,还要跟他们讲清楚。我们只是借贷,日后一定连本带息归还,并且还会给他们打借条。”

    “我相信,那些豪强、大户,也都不是傻子!”

    这一年,整个并州,可谓是风起云涌。自从陈旭占据并州以来,并州境内的豪强大户,每日都是战战兢兢。

    他们虽然心中忌恨陈旭,但是陈旭握雄兵、猛将,让他们也只能把这种忌恨,默默的放在心中。

    毕竟,上次血淋淋的教训,直到现在,很多人都尚未忘却。

    但是现在,陈旭居然要把主意,打到了他们历代积累的财富上面。如此行事,可以算得上是丧心病狂,要将他们往绝路上逼啊。

    一时间,所有的豪强、大户,都开始蠢蠢欲动。但是慑于陈旭的凶威,直到现在,还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反抗。

    晋阳城的一个豪强家中,秘密聚集了不少的当地豪族。他们都在一起讨论,关于陈旭新颁布的政令。

    其中一个中年人,挥舞着手臂喊道:“陈旭那厮,这是要将我们往死路上逼啊!若是我们不团结起来反抗,早晚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中年人讲完了话,其余的几人亦是纷纷应和。

    只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却是一直没有说话。

    待众人讲完以后,他才缓缓开口:“你们将钱粮放在家中,可会多出一分钱?”

    众人闻言愕然,都不知道,老者讲这话是何意思。

    老者继续幽幽说道:“纵观天下诸侯,能有几人可以与陈文昭相提并论?”

    虽然众人觉得老者的话,跳跃性太强。但是却不敢不细心倾听。因为此人,在整个并州,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老者继续说道:“如今两百万百姓,进入并州境内。单凭陈文昭,是无法安顿他们的。正是为此,他才将主意打到我们的身上。”

    “好在他并不是一味的强抢,而是借贷,并且限期归还。除此之外,还有着利息。”

    “陈文昭虽然是无奈之举,却也给我们留了条活路。若是等他度过这段艰苦的时间,依照并州现在五百万的人口。他陈文昭,必定是天下少有的强大诸侯。”

    “我们既然身在并州,自然希望能够与并州牧打好关系。而这一次,却是一个机会。”

    众人闻言,都有些愕然:“机会?”

    老者笑了一笑,说道:“不错。”

    “那陈文昭虽然略显残暴,却是有着雄主之风,料想不会说话不算话。”

    “凭心而论,若是陈文昭向我们借贷的钱粮,日后都能连本带利归还,你们还会这么抵触他么?”

    其余人闻言,自然没有接话。说到底,他们还是惧怕,以后陈旭不想归还,这些借贷的钱粮。

    若是陈旭果真说话算话,不是想要私吞他们钱粮的话。依照陈旭现在的实力,短期之内,他绝对不会倒台。

    如此说来,将钱粮借贷给陈旭,倒也并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

238。第238章 晋阳王氏

    预料中大动乱没有出现,虽然有很多大户,都不愿意借给官府钱粮。但是最终,还是将家中的钱粮借了出去。

    陈旭规定,各个郡县的豪族,至少要借给官府百分之七十的钱粮。

    但是这些人的家中,到底有多少钱粮,除了他们的家主,没有一个人知道。所以在这个方面,那些大户人家,却是可以做些文章。

    当然,陈旭也没有太过强硬,非要详细计算各家财产。只要每家借给官府的钱粮,跟他们家族的势力相匹配就行。

    至于到底有没有百分之七十,陈旭却是不得而知。

    后来,据程昱推测,这些家族,他们最多,只借贷给了官府两层的钱粮。

    饶是如此,集合整个并州豪族家中两层的财物,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当陈旭看到府库中,聚集来堆积如山的钱粮以后,久久不语。

    向豪族们的借贷,虽然缓解了并州钱粮匮乏的事情,但是现在的陈旭,却是债台高垒。仅仅每年是要支付的利息,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一次,陈旭是真心向这些人借贷,他可没有赖账的心思。

    若是他真的敢不还并州豪族们的钱粮,恐怕就连他这个并州牧,也不可能继续当下去了。

    对于那些豪族们的势力,永远也不要低估。

    这一次,那些豪族之所以如此爽快的借粮,未尝没有投石问路的心思。他们知道,陈旭想要安顿两百万人口,除了向他们借粮,就没有别的办法。

    若是他们执意不借,必定会招致陈旭的怒火。既然如此,他们就开始配合陈旭的借贷,顺便向陈旭释放一个友善的信号。

    毕竟,陈旭在诸侯之中的实力,可以算得上是非常强大了。而并州的强大,也是这些并州豪族愿意看到的。

    天下乱象已显,这些豪族不会不知道。他们若是想要,让自己的家族经久不衰,就必须依靠一方诸侯。

    陈旭虽然出身贫寒,对豪族的印象也不算好。但他毕竟是个有实力的诸侯,并且为人还比较讲信用。陈旭当黄巾贼的时候,也不是瞎抢一气。

    而且并州很多的地方官吏,还有着大量的空缺。若是能够与陈旭打好关系,那么他们本族优秀的子弟,都很有可能会被选中,牧守一方。

    这一次的借贷,虽然绝大多数的豪族,仍旧藏了很多钱粮。

    但是有几个比较看好陈旭的豪族,却是倾尽家财,借贷给陈旭。他们这是在押宝,若是陈旭能够成事,对于这些全力支持他的人,陈旭自然也不会亏待。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面对那些人释放的善意,陈旭自然不会看不到。对于他们,陈旭往往都是亲自上门道谢,并且询问他们家中,是否有子弟愿意为官。

    并州的豪族,虽然比不上中原的州郡。但是他们族中的子弟。所接受的教育,仍旧远远要超过普通百姓。

    而且那些真正的大族子弟,他们并非像电视中,那些纨绔子弟一般。不但无才无德,还喜欢惹是生非。

    相反,真正的世家子弟,都是才艺双全之辈。在并州,这些大族子弟,往往还拥有一身不错的武艺。

    这些人,身为一县县令,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他们这些家族,向陈旭推荐的族中子弟,都是家族的精英。

    陈旭正在考虑这段时间的事情,忽然听到一阵急促脚步声,他抬头看去,才发现是陈宫。

    “叔父,何事如此慌张?”

    陈宫面带喜色,对着陈旭说道:“主公,大喜事啊。王叔优前来拜访主公,说是愿意将家中财物,尽皆借贷给主公,并且不要利息。”

    “王叔优?”

    陈旭才开始听到这个名字,还有些疑惑,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陈宫急忙说道:“就是晋阳王氏,他以前担任过使匈奴中郎将。”

    听到陈宫的话,陈旭这才猛然打了一个激灵。虽然前世没有听过这个人的名字,但是他却知道,晋阳王氏,那可是真正的豪门望族。

    可以说,晋阳王氏只要跺跺脚,整个太原郡都会抖上三抖。

    王叔优的名字叫做王柔,陈旭没来并州之前,他才是使匈奴中郎将。

    后来陈旭忌惮王氏势力,并且希望安插亲信,这才封了陈静为使匈奴中郎将。至于王柔,却是挂印辞官。

    王柔还有一个弟弟,叫做王泽,担任代郡太守。王氏一族,世代为官,是当之无愧的大族。

    前面的晋阳豪族聚会,那个为陈旭说好话的老人,就是王泽、王柔的父亲。

    说起王柔、王泽两人,可能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是王泽的儿子王昶,却是非常出名。

    王昶是魏国名臣,文武双全,后来官拜司空。就连他个人流传于后世的书籍,都有五眷,其中一部分收录于《全三国文》。

    自王昶以后,王氏历经七代,全都入朝为官。其中最差都有一人,位居一州刺史职位。甚至还有好几人,曾经担任过三公的职位。

    王氏的强大,以及他们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初陈旭占据并州,虽然王柔挂印辞官。但是陈旭却也不敢,对这个庞大的家族,有丝毫不轨的心思。

    可以说,王氏不仅是晋阳的第一大族,亦是整个太原郡的第一大族。他们家中的钱粮到底有多少,谁也无法知晓。

    说富可敌国,可能有些夸张。但是要说,王氏比一个郡城都富裕,却没有人会反对。

    现在,王柔居然说,要把家中的所有财物,尽皆借贷给陈旭,并且不要利息。这如何不使陈旭不欣喜若狂?

    当然,一方面,陈旭欣喜于王氏借贷的财物。另一方面,却是为王氏所释放的善意,而感到振奋。

    王氏不同于其他的家族,陈旭若是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至少整个太原郡,已经完全处于陈旭的掌控之中了。

    太原郡其余的豪族,大多数也都唯王氏马首是瞻。

    现在,王氏不但派遣王柔过来,而且还愿意将家中的所有财物,都借贷给陈旭。这就是表明了态度,会全力支持陈旭。

    怪不得一直沉稳的陈宫,居然会高兴得有些失态了。

    陈旭回过神来,急忙说道:“快请王叔优进来。”

    刚说完话,陈旭就急忙改口,说道:“不,不,我亲自前去迎接!”

    陈旭虽然占据了并州,但是并州境内的大族,几乎都还没有表明态度,说要支持陈旭。说到底,陈旭毕竟出身黄巾,与这些大族,天生处于对立面。

    若是能够得到晋阳王氏的支持,其余的豪族,也会纷纷效忠陈旭。

    这些人,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