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被李儒突如其来的大胆举动,弄得不知所措,哪怕那些声讨李儒的公卿,也都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李儒将朝服狠狠扔在地上,挺着自己光洁、并不算强壮的胸膛,厉声喝道:“尔等虽然名义上乃是朝中公卿,实际上却都素餐尸位,乃大汉之蛆虫,国家之毒瘤是也。”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尔等又做了些什么?”

    “李儒不才,却也为了大汉江山而每日殚精竭虑,一直以来辅佐大将军,立下过汗马功劳。”

    说到这里,李儒大声骂道:“尔等说我没有资格穿这身朝服,吾尚且羞与尔等为伍,今日我李儒就要穿着朝服进来,光着身子出去。”

    “我倒要看看,天下人究竟会不会嘲笑我李儒!”

    没有人想到,李儒居然无耻、丧心病狂到了这种地步,这真是应了后世一句话:人至贱则无敌。

第648章 疯言封王

    这一次,李儒可真算是犯了众怒。

    不少朝中大臣见天子久久不语,却是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愤怒,想要上前殴打李儒。

    陈旭见状却是脸色一沉,厉声喝道:“朝堂之上,尔等如此行事,成何体统?”

    不得不说,陈旭的话非常有威慑力,朝中公卿被文昭厉声一喝,当即踌躇不动,不敢再上前与李儒厮打。

    右脸红肿的孔融,却是悲愤说道:“李儒这厮扰乱朝堂在先,却也不曾见大将军出言制止,为何单单制止我等?”

    别人畏惧陈旭声威,孔融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仗着自己名声著于四海,敢当面质问陈旭。有了孔融开头,其余朝中大臣亦是纷纷出声应和。

    程昱见众人气势汹汹,当即上前说道:“并非大将军偏袒文优,只是这段时间文优操劳过多,居然得了疯病,时常出言不逊。”

    “就连大将军本人,也被文优当面斥责了好几次。诸位都是德高望重之辈,又怎能与得了疯病之人斤斤计较?”

    “朝会散了,大将军定会请最好的医工为文优诊断,待其痊愈之后,再为诸位赔礼道歉不迟。”

    陈旭也不想真的彻底与朝中公卿闹翻,虽然这个理由非常牵强,却也可以给朝中大臣一个台阶下。

    若是朝中大臣足够聪明,就不会继续在这件事情上不依不挠。因为权力掌握在陈旭手中,除非他愿意,朝中没有一人能够动得了李儒。

    眼神微微闪动,陈旭亦是一脸无奈的上前,对着天子以及百官说道:“仲德之言甚是,文优为国操劳太多,近日的确得了疯病,头脑经常发热,无论谁他都敢骂。”

    “诸位既然都是德高望重之辈,又何须在意一个,得了疯病之人言论?待文优病好以后,吾定会令其亲自拜访各位,给你们赔不是。”

    听到这里,孔融等几个被李儒指着鼻子骂过的人,都是一脸吃了苍蝇的样子。

    他们没有想到,不仅李儒那厮毫无下限,就连程昱和陈旭也是如此。

    李儒口齿清晰,言语流畅,逻辑严谨,哪里像是得了疯病的人?莫说朝中公卿不相信,就连陈旭自己,也觉得这个借口有些牵强。

    可是他也知道,李儒如此行事,完全是为了自己着想,陈旭不可能坐视李儒被朝中大臣声讨。

    为了给公卿们留些面子,陈旭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包庇、偏袒李儒,只好顺着程昱之言,找了这么一个蹩脚的借口。

    这其实也是变相的告诉朝中公卿,这人我保定了,你们不能动。

    杨彪看着有不少大臣仍旧愤愤不平,急忙上前一步说道:“既然李文优得了疯病,他方才之言,诸位也无需放在心上。”

    那些本来还想要不依不挠的几人,听见杨彪如此说话,才不得不咽下了心中的恶气。

    就连被打的孔融,也没有再继续纠缠。

    因为他知道今日的主题是什么,决不能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李儒身上,反而因此误了正事。

    裸着上身的李儒,听见程昱说他得了疯病,差点没有喷出一口鲜血。好在他聪慧过人,知道程昱这是在为自己开脱,倒也并不以为意。

    听见陈旭后面说的那些话,李儒脸上露出了微不可查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今天的付出,已经得到了回报。

    孔融没有再理会自己红肿的右脸,上前盯住陈旭眼睛,大声说道:“陛下已经及冠,完全有资格、有能力亲政,还请大将军早日交接手中权力。”

    其余几个公卿,亦是纷纷出声应和。

    陈旭脸上仍旧挂着笑意,只是心中却有些烦躁,暗暗想到:“这些人就看不清局势,不知晓大势么?难道真要撕破脸皮才行?”

    莫说陈旭根本无心匡扶汉室,纵然他真有这个心思,此时也绝不能交出手中权力。

    因为关中诸将所效忠的不是天子,而是他陈文昭,就算陈旭肯交权,他麾下诸将也绝对不会同意。

    而且现在陈旭可谓是功高震主,一旦他交权,必定性命不保。故此,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绝不可能将权力交还给天子。

    朝中公卿如此逼迫,非但达不到让天子亲政的目的,甚至还会激化双方矛盾,打破两者之间现有局面。

    双方真要撕破脸皮,不仅陈旭以后,很难继续打着振兴汉室的口号行事,天子在蒲坂的地位也会变得更加尴尬。

    面对朝中公卿的步步紧逼,关中的谋士以及武将,都将目光放在了文昭身上。

    观看朝中公卿的架势,再想拖延、敷衍已经不行了,只能给他们一个确切的答案了。

    可是这个答案出来,又会在关中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又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死呢?

    “哈哈哈哈!”

    就在众人等待陈旭答复的时候,朝堂之中忽然响起了一阵大笑声。众人抬头看去,才发现发笑之人,正是裸露着上半身的李儒。

    既然程昱说他得了疯病,李儒干脆就直接把自己当成了疯子。

    他来到大殿正中央,居然对天子说道:“陛下虽为天子,可是大汉能够维持到今日,却是全赖大将军之力。”

    “臣请问陛下,大将军对于大汉,是否有天大的功劳?”

    众人都没想到,李儒居然敢公然质问天子,就连陈旭以及关中诸将,也都感到十分震惊。

    甚至于,朝中公卿,居然一时间忘了斥责李儒大逆不道。

    皇位上的天子刘协,也是微微一怔,而后居然想起了当初在董卓,在李傕、郭汜掌控之下的日子。

    他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爱卿所言不错,大将军对于大汉,有大功。”

    李儒继续步步紧逼:“有多大的功?”

    “李儒放肆!”

    “你居然敢如此与陛下说话,简直是大逆不道!”

    ……

    此时,回过神的朝中公卿再也忍受不住,纷纷大声斥责起了李儒。

    却不想,天子反而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而后平静的说道:“大将军救朕于危难之中,匡扶汉室于风雨飘摇之际,这种天大的功劳,根本无法诉说。”

    李儒却是抚掌大笑起来,而后高声喝道:“既然陛下已经承认大将军之功劳,何不加封大将军为异姓王?”

    (现在是双倍月票期间,大家手中有票的话,不要忘了投。)

第649章 以进为退

    李儒一言既出,满堂皆惊。

    若陈旭乃皇族子弟,纵然封王也并无大碍,可重点是陈旭不姓刘,又如何能给其封王?

    纵观整个汉代历史,异姓王亦是屈指可数。

    秦统一天下之后,就废除分了封制,并且设立郡县。及至后来天下大乱,六国贵族以农民起义军的名义四处叛乱,各地分封制才纷纷恢复。

    汉高祖刘邦消灭项羽,统一天下之时,迫于局势才分封了不少异姓王。饶是如此,这些异姓王相比起周时,亦是实力大减。

    当时最主要的异姓王有七位,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七王之中张耳病死,其子张敖即位,后因罪被为贬宣平侯;燕王臧荼谋反,被刘邦亲兵讨平;后燕王卢绾也被逼叛变,最后老死在匈奴。

    楚王韩信更是被贬为淮阴侯,而后被吕后处死;梁王彭越亦是先被被贬,再被吕后处死。

    吕后先杀淮阴侯韩信,又诛杀了梁王彭越,并且将彭越剁成了肉酱,把肉酱煮成粥用食盒装好,分别赐给诸侯。

    淮南王英布眼见诸王先后被杀,又接到了用彭越肉酱煮成的粥,心中无比恐惧,亦是被迫造反,而后身死。

    刘邦手下有两个韩信,一个乃是淮阴侯韩信,另一个就是韩王信。

    韩王信当时在北方抵御匈奴,为朝廷所猜忌,韩王信心中恐惧,就投降了匈奴,后来也被汉军所杀。

    七王之中,也只有长沙王吴芮一人得以善终,其封国亦是历经五代而亡。

    除此之外,也只有吕后分封了几个吕氏族人为异姓王,分别是吕王吕台、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

    鲁王张偃因为其母亲乃是吕后女儿,本人又是赵王张耳之孙,这才被封为了鲁王。

    除此之外,汉代至今再无其他异姓王。

    自古以来,异姓王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异类。他们要么是乱世中的野心家,要么就是开国功臣。

    当一个政权持续很久以后,忽然再出现异姓王,就代表了皇帝处于势弱。一旦封异姓王,也就意味着一个朝代,将由兴盛转为衰败,甚至于即将灭亡。

    至少在东汉时期直到如今,也没有哪个人被封为异姓王。哪怕当初权倾朝野的董卓,也未曾动过封王的心思。

    张鲁称王之所以乃是大逆不道,就因为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故此,当李儒要求天子给陈旭封王以后,整个大殿之内的朝臣,全都安静了下来,屏住了呼吸。

    众人强行压下心中的震惊,都将目光放在了陈旭身上,他们想要看看,封王之事到底是不是陈旭自己的意思。

    不仅是朝中大臣,就连关中文武亦是如此。

    文昭微微皱起了眉头,暗暗想到:“文优今日是怎么了,为何要提出封王之事?”

    依照陈旭的心思,封王之事为时尚早,历史上哪怕曹操击败袁绍,几乎统一北方之后,仍旧只敢封公,而不敢称王。

    现在天下诸侯的数量,还要远远超过那个时期,陈旭又怎敢在此时冒天下之大不韪,妄自称王?

    感受到了众人的目光,陈旭轻咳两声,对着门口的甲士说道:“文优疯病越发严重了,居然敢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你们还是现将其带下去吧。”

    随后文昭上前两步,向天子躬身行礼道:“陛下,文优疯病越来越重,又在胡言乱语,还请陛下莫要怪罪他。”

    甲士们听见陈旭的喊声,急忙进入大殿将李儒架着往外走,李儒却仍旧高声喝道:“我没疯,我没疯,大将军功高盖世,理当封王,理当封王!”

    天子目送李儒出去,听着陈旭的话之后,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最起码可以肯定一件事情,那就是封王乃李儒自己所提出来,陈旭根本不知道。不然的话,陈旭也不会是这种表情,这种反应了。

    满朝公卿在恼怒李儒的同时,亦是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若是陈旭果真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称王,凭借他在朝中的权势,纵然满朝公卿都极力反对,恐怕亦是无济于事。

    陈旭若称王,其余诸侯势必纷纷效仿,大汉也就真的没救了。

    然而,陈旭麾下的一些文武,却有不少人眼中露出了失望之色。他们都是死忠陈旭之人,自然希望陈旭身份能够提高。

    如此一来,他们的身份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可不少人也头十分脑清醒,知道称王尚且没到时候,故此倒也没说什么。

    感觉朝堂之中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一些,文昭这才对着天子再拜说道:“臣对于大汉忠心耿耿,虽然有微薄之功,却也万万不敢居功自傲。”

    “如今诸侯不服王命,拥兵割地自立,臣每日殚精竭虑,唯恐不能匡扶汉室,又怎敢有其他心思?”

    陈旭态度是十分真诚,得天子以及百官闻言,脸色越发好看了起来。

    杨彪上前说道:“大将军忠君爱国之心,陛下又岂会不知?而且我等皆知,大将军每日为朝政操劳,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今陛下已经成年,大将军自己完全能够轻松起来。假以时日,待陛下成为一代明君,重振汉室之后,大将军也未尝不能名垂青史啊。”

    相比起孔融的锋芒毕露,杨彪说话却更加委婉,更加老练。

    陈旭闻言却是脸色微微一僵,心中有些恼怒的想到:“杨彪这厮难道看不清局势,非要撕破脸皮么?”

    念及于此,他脸上虽然仍旧带着笑意,可是看向杨彪的眼神,却是略微带上了一丝杀气。

    权臣之路,亦是如同逆水行走,不进则退,甚至于还要更加残酷,不进则死。

    想要让陈旭交权于天子,这件事情绝无可能,也是一个绝对不可触摸的底线,谁触谁死。

    虽然感受到了文昭身上微微露出来的杀气,杨彪仍旧神色从容盯着陈旭,一脸坦然无惧的样子。

    就在此时,另外一道声音响彻大殿:“大将军虽然自谦不愿居功,然而若有功之人得不到赏赐,岂不会让三军将士寒心?”

    “愚以为,纵然不能封王,封公加九锡却也不以为过。”

第650章 九锡

    这一次说话之人乃是程昱,此时他已经想通,李儒今日为何会如此反常了。

    李儒所做的一切,一方面是为了转移话题,让众人都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以至于忽略了让文昭交权天子之事。

    另一方面,李儒却也是在为陈旭封公做好铺垫。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不少人劝说陈旭封公,他却以时机未到为由,拒绝了众人的建议。

    可是现在天子及冠,朝中忠于汉室的大臣,都开始上蹿下跳,要求陈旭交权于天子。

    在这个关头陈旭不仅不能退让,反而应该更进一步,在宣告自己权势的同时,也能给关中诸将一个定心丸。

    毕竟,文昭虽然乃是一方强大诸侯,名义上仍旧是奉天子以征四方,关中的文武并非每一人,都知道陈旭心思。

    也许有人会对关中的未来有些彷徨,不知道关中日后究竟会被天子掌控,还是陈旭继续专权。

    这种不确定的目标,虽然能够使得陈旭,招揽到一部分忠于汉室之人,却也会打击另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封公不仅能让陈旭身份地位更进一步,更是能让众人看清他的心思。让所有在关中任职的官吏,都能够重新站队。

    封公以后,那些忠于陈旭之人自然欢欣鼓舞,不再迷茫;而那些死忠汉室之人,也可能会因此暴露出来一部分。

    如此一来,只要清理掉那些暴露的人,整个关中将会更加团结,隐患也会少上许多。

    虽然这样做会对陈旭名声有损,甚至不利于他继续打着汉室旗帜,征讨四方。

    可是天下局势已经走到了这种地步,尚未被消灭的诸侯,每个人都不是易与之辈,纵然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而且天子已经及冠,无论陈旭愿不愿意,都必须做出艰难的抉择——到底是委曲求全交出权力,还是彻头彻尾做一个权臣。

    至于封公,就代表了陈旭的态度。

    李儒不惜得罪满朝公卿,自污己身,也要搅乱朝堂,为陈旭封公做好铺垫。

    程昱身为最早投奔文昭的谋士之一,又怎会让李儒专美于前?而且程昱自己,也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并非十分爱惜自身羽毛。

    故此,当李儒被甲士们带走之后,程昱却是站了出来,说出了李儒没有说完的话。

    朝中不少人却是真正变了脸色,就连天子也不例外,哪怕李儒提起封王的时候,也没有这样。

    孔融更是怒不可遏的说道:“大逆不道,简直是大逆不道啊!”

    孔融的话,却是惹怒了文昭麾下的不少武将。

    典韦梗着脖子说道:“大将军功劳盖世,不封王也就罢了,就封一个公你这酸儒也在这里叽叽歪歪,当真可恶至极。”

    “你,你……”

    孔融指着典韦,愤怒的说不出话来,心中却是感到非常憋屈与无奈。

    典韦这个大老粗自然不知道,孔融以及朝中百官为何会如此失态。他们失态,不是因为程昱想要陈旭封公之事,而是因为九锡。

    相比起九锡,封公之事倒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锡’通‘赐’,乃是赏赐的意思,九锡也就是皇帝赏给臣子的九种荣誉物品。

    这九种物品分别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