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军神-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余众人亦是纷纷向袁谭道喜,只不过刘备脸上,却始终带着愁容。

    诸葛亮知道刘备心忧荆州局势,当即对众人说道:“其实相比起冀州局势,我更担忧荆州局势。”

    “并州没有上将统兵,而且兵力不足,可是益州却有徐晃这等名将,更有很多巴蜀旧部为陈政爪牙。”

    “如今陈政在荆州边境屯兵十万,纵然元直能够守住襄阳,益州军也会截断荆州与关中的联系。”

    “那个时候,荆州的粮草,就没有办法运输到关中了。”

    自从武关被联军拿下以后,荆州朝关中运输粮草就容易了许多,如果这条粮道被断,联军粮草就会变得紧张起来。

    曹操乃是有大气魄之人,也知道事情的缓急轻重,当即说道:“与长安之内的关中军兵力对比,我等已经占据绝对优势。”

    “纵然让黄忠将军领兵三万回援荆州,对于关中战局影响也不会太大。”

    诸葛亮听见了曹操的这么一番话,当即心中一喜。

    其实从一开始,诸葛亮就有这种打算,只不过担忧自己说出这么一番话,会被他人诟病,这才一直避而不谈。

    说到底诸葛亮还是刘备麾下,虽然这种做法对于大局有利,可只要诸葛亮这么说了,难保其余人不会以为,诸葛亮故意偏袒刘备。

    然而,这种话被曹操说出来以后,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场诸位,很多都是人中俊杰。

    他们自然知道,如果荆州有失,亦或是这一路粮道被断,对于联军影响很大。

    此时派遣黄忠领兵回援,绝对是最正确的做法。

    故此,很多人当即纷纷应和,刘备脸上也终于缓缓露出了笑容。

    联军的议事,一直持续到了很晚才散会,第二日黄忠就领兵三万,星夜兼程往荆州赶去。

    长安城内,陈旭身穿锦衣棉袄,正和田丰对弈。

    “我又输了!”

    看着己方大龙被田丰屠掉,陈旭苦笑一声,摇头说道。

    田丰亦是面含笑意,丝毫没有因为兵败退回长安的烦恼,反而显得颇有兴致。

    “主公,你可又输了。”

    陈旭摊了摊手,道:“围棋我可下不赢你,要不咱们换象棋吧。”

    田丰脸色抽动了一下,而后急忙转移话题,道:“如今天寒地冻,两军休战,而且时至今日,水师对于关中已经毫无作用了。”

    “主公若此时向孙权派出使者,要求以兴霸换回周泰,料想可以成功。”

    陈旭闻言,脸色也变得郑重起来,问道:“时机已经成熟了么?”

    田丰狠狠点了点头,道:“已经成熟了!”

    站起身来,陈旭在庭院之内来回走动了几圈,看着大树上面光秃秃的枝杈,而后就让人将贾诩等人都叫了过来。

    联军营寨,东吴分寨之内,东吴士卒基本都龟缩在营帐里面,根本没有参加训练。

    东吴士卒都是南方人氏,那里的冬天相比起关中,不知道要暖和多少。

    东吴士卒背井离乡,待在关中过冬天,根本没有办法适应,只能每日在营帐之内取暖。

    而且军中禁止大声喧哗,所以哪怕现在乃是白天,营寨之内仍旧显得有些安静。

    “踏踏踏!”

    忽然之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并且飞快向帅帐靠近。

    “主公,关中派遣使者过来。”

    孙权正在营帐之内烤火,忽然听到了徐盛的声音,急忙起身问道:“陈文昭派遣使者过来,所为何事?”

    徐盛道:“还是为了换回甘宁之事。”

    孙权闻言大喜,说道:“甘宁性子太倔,一直不愿投降,吾又思念幼平久矣。”

    “若是能够换回幼平,将甘宁送回去又如何?”

    只不过,这一次孙权没有率先答应关中使者,反而先向诸葛亮询问了一下。

    今日局势与以往大不一样,纵然甘宁被换了回去,对于大局也没有太大影响。

    故此,诸葛亮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孙权自然大喜过望,同意了交换将领之事,而后与关中使者约定日期,准备换回周泰。

    长安城,一座府邸之内,周泰托着下巴,深深叹了一口气。

    被俘虏的这段时间,陈旭并没有虐待他,反而将他好生养着,只不过限制了人身自由。

    在此期间,陈旭以及关中诸将,也都先后前来劝降周泰,却都没有成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到主公身边。”

    周泰想起了以前金戈铁马的岁月,口中发出了一道深深的叹息。

    “踏踏踏!”

    忽然之间,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传来,却是陈旭带着典韦、赵云,进入了庭院之内。

    “幼平,你准备一下,我这就让人将你送到吴王身旁。”

    周泰闻言,虎目圆瞪,不可置信的说道:“你,你,你说什么?”

    陈旭微微一笑,道:“吴王已经答应,用你将兴霸换回来,所以你要自由了。”

    周泰到底是一位名将,虽然心中狂喜,仍旧没有表露出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而后郑重向陈旭行了一礼,道:“这么长时间以来,多谢秦王厚待!”

    陈旭看着周泰,忍不住叹息道:“幼平乃当世豪杰,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啊。”

    说到这里,陈旭忽然一拍额头,道:“我仰慕大都督之名久矣,这次幼平回归本寨,希望能替我向周公瑾带一封书信,向他问好。”

    言毕,陈旭就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书信。

第964章 君臣离心

    长安城,秦王府内,甘宁跪在地上,面伏于地,涕泪纵横。

    “末将不慎中了贼人奸计,以致关中水军全军覆没,罪该万死!”

    芦苇荡一战,被甘宁视为奇耻大辱,恨不能挥剑自刎,只不过想到自己还有用处,这才苟延残喘至今。

    可是,回到长安见到陈旭以后,他反而感觉羞愧莫名,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自家主公。

    毕竟,若是关中水师没有覆灭,周瑜也不可能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夺取箕关导致关中军一退再退。

    陈旭看着甘宁的模样,急忙上前向他搀扶起来,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兴霸何故如此?”

    细细打量了甘宁一阵,见甘宁完好无损,也没有面黄肌瘦的样子,陈旭心中亦是喜悦无比。

    甘宁双目泛红,动情的喊道:“主公!”

    就在此时,程昱却是上前说道:“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而水军终究因为甘将军兵败全军覆没。”

    “主公掌兵以来,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甘将军有此大败,当罚!”

    陈旭闻言,沉默不语。

    一支军队,如果不能做到赏罚分明,就不可能成为百战之师。

    虽说陈旭知道,甘宁之败非战之罪也,可是甘宁兵败却是属实,按照军法不能不罚。

    甘宁也知道其中关键,再次跪伏于地,说道:“主公,末将甘愿领受惩罚!”

    陈旭又沉吟半晌,而后转头向夏侯兰问道:“兴霸兵败之罪,当如何处置?”

    夏侯兰答道:“甘将军身为水军大都督,却在与贼军交战过程中,使得水军全军覆没。”

    “有此大败,按律当斩!”

    夏侯兰此言一出,众人尽皆变色,只有甘宁不为所动。

    甘宁反而昂然说道:“末将甘愿领受军法!”

    赵云却是上前谏道:“虽说军法无情,然而兴霸这些年跟随主公屡立战功,纵然一时兵败,亦是罪不至死。”

    “更何况,现在联军兵临城下,我军正是用人之际,甘将军勇冠三军,主公正好可以让甘将军戴罪立功。”

    陈旭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捋了捋胡须,然后正色道:“按照军法,本应将甘宁斩首示众,然而念及其往日功劳,今日革出其水军都督职位,并且罚俸三年。”

    “不仅如此,还要将其重打五十军棍,以儆效尤。”

    “甘宁,如此责罚你可服气?”

    无规矩不成方圆,哪怕陈旭并不想责罚甘宁,可是碍于军法却不得不如此。

    之所以要打甘宁五十军棍,也是为了服众。

    关中水军本就全军覆没,甘宁虽然顶着一个水军都督的官职,却也不过徒有其表罢了。

    陈旭下令革除甘宁官职,对于甘宁真实的处罚并没有多少,至于那个罚俸三年,更不会被甘宁放在眼里了。

    甘宁兵败,毕竟乃是一件大事,如果就这么草率揭过,难免会落人口舌。

    故此,陈旭才在最后,加了重打五十军棍的命令。

    甘宁再拜道:“宁之过错,虽死而无以偿还,主公念及某之功劳,如此恩惠,宁又岂敢不服?”

    ……

    东吴营寨之内,孙权双手扶住周泰身体,脸上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喜色。

    “幼平,你能回来真是太好了!”

    周泰说道:“多劳主公挂心,泰愧不敢当!”

    孙权却是大笑道:“你受得起!受得起!传我军令,今日大摆筵席,为幼平接风洗尘!”

    是夜,东吴营寨之内灯火通明,东吴诸将推杯换盏,开心异常。

    只不过,周泰在宴席之中,却是有些心不在焉。

    临走之前,陈旭让周泰给周瑜带了一封书信,周泰虽然感觉不妥,可是念及陈旭对他的厚待,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只不过,回来之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将这封书信交给周瑜。

    故此,在与众人共赴宴席的过程中,周泰兴致并不高涨。

    孙权看出周泰有些不太对劲,就向周泰问道:“幼平,我见你愁眉不展,可是身体不太舒服?”

    周泰欲言又止,有心将书信先交给孙权观看,却又不想失信于人。

    而且周泰也相信,凭借周瑜的忠义,纵然书信之内有些猫腻,也与大局无碍。

    念及于此,周泰当即说道:“末将身体无碍,只是很长时间没有与诸位将军共同赴宴,有些不适应罢了。”

    孙权笑道:“多出去走走,与诸将碰碰杯,就会好上许多。”

    周泰点头应诺,当即放下心事,游走于宴席之中,与东吴诸将推杯换盏。

    这场宴席,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缓缓消散,东吴诸将都有了一丝醉意,周泰自然也不例外。

    宴席散了以后,周瑜回到自己营寨之中,刚准备休息,就听见亲兵来报,说周泰将军求见。

    周泰不仅是东吴上将,更是孙权心腹爱将,周瑜自然也不敢怠慢,急忙亲自出去相迎。

    “天色这么晚了,将军因为何事前来寻我。”

    将周泰引入营帐之内以后,两人端坐在火盆旁边,周瑜面含笑意的说道。

    周泰脸色有些涨红,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随意递给了周瑜。

    他略带醉意的说道:“秦王素来仰慕都督风采,这才让我给你带来了一封书信。”

    说到这里,周泰撇了撇嘴,道:“我估计,这是都督两次大败关中军,这才让秦王忌惮,起了招揽之心。”

    说到这里,周泰摇头晃脑的笑道:“然而我相信都督为人,绝对不会被秦王迷惑,这才书信交给你。”

    周泰说话的时候,一股股浓烈的酒气扑向周瑜,使得周瑜眉头微皱,却也没有斥责出声。

    “嗝!”

    说着说着,周泰忽然打了一个酒嗝,顿时感觉酒气上涌,头痛欲裂。

    “头疼死了,我先回营帐休息,告辞!”

    言毕,周泰当即摇摇晃晃往外面走去,周瑜象征性的送了几步,当即返回营帐之内。

    看着手中的这封书信,周瑜眉头微微皱起,有心想要直接将其扔进火盆,却又忍不住有些好奇,就将信封撕开。

    却说宴席之中,孙权感觉周泰不太对劲,就留了一个心眼,派人在宴席散会以后,暗暗跟随周泰。

    这倒并不是因为孙权疑心太重,只不过周泰跟随孙权这么多年,又是孙权彻头彻尾的心腹。

    对于周泰,孙权可是非常了解,知道周泰举止反常,定有不对的地方。

    而且,周泰刚刚被关中军送回来,虽然孙权相信周泰不会叛变自己,却还是留了一个心眼。

    跟随周泰的亲信,看到周泰进入周瑜营帐,当即前去禀报孙权,孙权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亦是心中一凛。

    对于周瑜,其实孙权心中一直非常忌惮,可是碍于周瑜在东吴的名声,这才一直重用周瑜。

    说到底,无论周瑜如何有才华,都不是孙权心腹。

    周泰是个聪明人,以前虽然与周瑜之间并无过节,可是为了避免自家主公猜忌,也一直与周瑜保持距离。

    然而,今日周泰忽然夜间去面见周瑜,却让孙权心中产生了不好的感觉。

    “走!”

    叫上亲信以后,孙权当即急匆匆赶到周泰的营帐。

    而此时,周泰刚刚回到营帐,由于喝酒太多的缘故,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

    然而,他毕竟乃是一代名将,听到脚步声之后,哪怕头痛欲裂亦是急忙起床。

    “主公!”

    看到孙权进来以后,周泰顿时感觉无比惊讶。

    此时的孙权,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双目死死盯着周泰,有些皮笑肉不笑的问道:“幼平方才前往公瑾营帐,所为何事?”

    周泰听到这里,当即感觉冷汗淋漓。

    他身为孙权的心腹,自然知道自家主公,不愿意麾下心腹和周瑜走得太近。

    甚至于,很多时候孙权都在悄悄打压周瑜。

    这种事情别人不知道,周泰却是知之甚详,故此听到了孙权的询问,当即心中大惊。

    此时,他哪里还顾得上为陈旭保密?

    而且信已经送到了周瑜手上,周泰也算完成了自己的诺言。

    周泰急忙跪在地上,说道:“启禀主公,末将被俘的这段时间,陈文昭待我甚厚。”

    “这次承蒙主公将我换回来,临走之前,陈文昭说他仰慕大都督久矣,让我给大都督带了一封书信。”

    “末将自忖,那封信的内容,肯定是陈文昭招揽大都督之言,然而以大都督的忠义、智慧,又岂会被陈文昭所招揽?”

    “故此,我就顺水推舟,将书信交给了大都督。”

    不曾想,孙权听到这里,脸色却是变得煞白,而后喝道:“点齐兵马,悄悄将周瑜营帐围住。”

    “若是听到号令,即可杀将进去!”

    周泰浑身一个激灵,感觉后背冷汗淋漓,知道自己做了一件错事,酒顿时醒了大半。

    他有些迟疑的问道:“主公为何要如此?”

    孙权却是喝道:“汝只管遵命即可。”

    哪怕到了现在,孙权对于周泰仍旧十分信任,毕竟孙权在还没有掌权的时候,周泰已经跟随在他的身边。

    而且这么多年以来,周泰也救了孙权很多次性命。

    周泰感受得到孙权心中的焦急,以及言语之中的决绝,也不再询问什么,就带着孙权的亲卫,跟随孙权赶往周瑜营帐。

    却说周瑜撕开信封,看完里面的内容以后,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修长的手指,也被捏的‘嘎嘣’作响。

    周瑜那无比俊俏的脸上,此时变得青红交加,隐隐泛起了一丝狰狞之色。

    “我早就有所怀疑,却一直得不到确认,不曾想事情居然真是这个样子!”

    周瑜咬牙切齿,将屋内的东西全部踹翻在地,很多东西掉落在地上,发出了杂乱的响声。

    “大都督!”

    守卫在外面的亲卫,听见了营帐之内的响声之后,全都大惊失色,急忙冲了进来。

    “我无碍,尔等都出去,将营帐门口死死守住!”

    亲兵们看着,本来十分注重仪表的周瑜,此时却披头散发,脸色狰狞,都感觉有些害怕,急忙退了出去。

    “呼呼呼!”

    深吸了几口气,周瑜收敛心神,又将书信的内容详细看了一遍。

    随后,周瑜自言自语的说道:“兄长,这件事情陈文昭应该没有说谎,我虽明知这是反间计,却也不得不中计。”

    “兄长,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周瑜捧着一柄宝剑,喃喃自语。

    当初,他与孙策结为兄弟,找到巧匠打造了两柄宝剑。

    一柄宝剑剑柄上刻着‘策’字,一柄宝剑剑柄上刻着‘瑜’字,孙策将前者送给周瑜,周瑜也将后者送给了孙策。

    而此时,周瑜手中的那柄宝剑,就是当初孙策送给他的那柄。

    至于周瑜送给孙策的那柄宝剑,却跟随着孙策一起,被埋葬在了地下。

    此时周瑜失去了平常心,看着手中宝剑,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兄长孙策。

    “兄长,我到底该怎么做?”

    周瑜瘫软在地上,双目显得有些无神,眼泪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如果说,刘备三兄弟结义乃是一个千古佳话,那么孙策、周瑜的结义,何尝不是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