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到现在,他做的两例头部手术,一例陈国夫人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肿瘤切除,而他以为非常棘手的郭守文头部中箭,现在打开头骨之后才发现,箭头已经折断并,没有穿入脑实质中,他甚至都不需要做其他手术,只需要将箭头取出来,重新关上头盖骨结束手术,然后服用大剂量抗感染药物就可以了。

    除了幸运,他找不到更合适的词。

    给郭守文做完了三个部位的手术之后,他立刻接着给其他的将领手术。

    七八台手术连轴做,中途只有清洗手术器械的时间可以稍稍休息。当他把最后一台手术做完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深夜了。

    幸亏他有晚上手术照明用的反光镜,晚上也能手术,这才使得这些身受重伤的宋军将领性命都得以挽回。

    他做完了这七八个高级将领的手术之后,他并没有歇息,询问统帅刘廷翰还有其他将领或者兵士需要他做手术的人没有?

    刘廷翰等人很是感动,他们原先就商量,除非是高级将领身受重伤需要手术,这才会让杨仙茅出手,其他交由随军郎中处置,不然杨仙茅太辛苦了。可是,杨仙茅现在主动问起了这件事,刘廷翰等人如何不敢动呢。所以立刻派人到各兵营询问是否有伤到身体内脏需要紧急手术的病人,这一问还真不少。加起来有两三百人,有的已经伤重死去了,有的还在痛苦**挣扎。

    杨仙茅一听,居然有这么多人急需手术,不由头都大了,一台手术最快也要一个时辰。他就算一个时辰做一个手术的话,那也要坐上十几天都未必能完成。但是,现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努力去抢救,至于能抢救到多少人,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所以,杨仙茅立刻吩咐,把这些病人都抬到满城衙门的,就这房子前面大院中来。

    杨仙茅飞快地进行了检查,发现这两三百个需要紧急手术的中低级将领和兵士,因为人数众多,要拖上十几天才能手术的话,很多人会伤重而死。他必须,根据现有的情况来如何最大可能多救活一些人。

    他初步进行了筛选,凡是身体多处受伤,伤情非常严重,能不能救活还不好确定的,就只能暂时放弃了,先救那些能够紧急手术之后救回性命,若不手术就会失去生命的人。

    总之一个目标,尽可能多地救活重伤的将士。

    紧接着下来的十多天里,杨仙茅日夜不停地做手术。

    他没有睡过哪怕一刻钟,也没有坐下来吃上一顿饭。一台手术完了就紧接着上另一台手术,一天要完成将近二十台手术。

    刘廷翰等人对杨仙茅夜以继日地辛苦地为将士们做手术很是感动,多次劝杨仙茅身体要紧,不可太过劳累,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让他要注意休息,可是杨仙茅都拒绝了,一直在不停的给病人做手术。

    十多天之后,两三百个身体遭受重创的将士,其中大部分是受伤的兵士,得到杨仙茅医治之后,都活了下来,但杨仙茅在做完最后一台手术的时候,走出房门便一头栽倒在了门口。

    十多天不睡觉,不吃饭,甚至连水都很少喝,便是铁打的人只怕也是不行的,要换成其他人,早就倒闭了,杨仙茅还是坚持到了最后。中途虽然服用了几颗元气丹来恢复体力,但是,他毕竟是**之身,几日之内不饮不睡倒还能够坚持,可是连续十多天的不吃不睡不喝,再加上高度的精神紧张,到了最后一个病人手术完成之后,她整个身心便彻底松懈下来,所以人才在走出门的时候,再也抵不住,栽倒在地。

    守在门外的刘廷翰、李继隆等人见状,大惊失色,赶紧上前搀扶。

    李继隆看了一眼之后居然哈哈大笑,只不过笑了两声,又赶紧用手捂住了嘴,使劲憋着,然后悄悄地对刘廷翰等人说道:“别担心,爵爷没事,是睡着了,他太累了。”

    杨仙茅的确是睡着了,他出了手术室,手上还沾着鲜血,便一头栽倒在地,呼呼大睡,太过疲惫,虽然没吃东西没喝水,这些都可以用元气丹来补偿,可是睡眠元气丹是很难补偿的。所以杨仙茅才会倒头呼呼大睡。

    刘廷翰上前仔细查看之后,发现杨仙茅呼吸平稳,脉搏正常,所以刘廷翰这才稍稍放心,赶紧吩咐侍从抬来了一张软榻,然后小心地把杨仙茅抬起来放在软榻之上,送到满城州府衙门的内衙的大床之上,安排了几个丫鬟婆子好生照看,切不可身边没人。

    杨仙茅这一觉睡得当真很美,一觉睡到第二天黄昏时节,整整睡了一天一夜,这才苏醒过来。

    只不过他并没有着急着睁开双眼,还是长长伸了个懒腰,又闭上眼睛,睡了个回笼觉。好一会儿才再次睁开眼,感觉到全身的疲惫荡然无存,又重新恢复了精神焕发。

    杨仙茅睁开眼,发现身边好几个俏丽的丫鬟在目不转睛地瞧着他,眼中满是喜色,问:“我睡了多久了?”

    一个丫鬟害羞地大着胆子说道:“回禀爵爷,你可睡了整整一天一夜,你要再不起来,刘将军和李将军他们只怕就会紧急禀报朝廷派太医来救你了,好在你就醒来了。我们已经去禀报了刘统帅和李将军他们,他们这就赶来。”

    就在这时,一个大将先来拜访,他身穿凯轻便铠甲,步履有些迟缓的,浓眉微蹙,似乎身上有伤,来到了杨仙茅面前,纳头便拜,说:“末将郭守文,叩谢爵爷救命之恩。”

    杨仙茅这才注意,原来是自己救治的第一个受伤的宋军将领郭守文,便上前搀扶,说道:“郭将军不必如此,郭将军英勇作战,不幸受伤,我能救治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郭守文感激的点头说道:“我听说了杨爵爷医术如神,没想到这次受伤居然能得到杨爵爷的救治。也当真是命不该绝。杨爵爷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以后鞍前马后,末将愿追随爵爷。”

    杨仙茅笑了,说:“那倒不必,我只是监军,不统兵,所以你也不用追随我左右,你只需要好生履职,跟现在这样英勇杀敌,就已经很好了。”

    郭守文却摇头说道:“杨将军用兵如神,我们都已经听说了,全是杨将军的主意,变八阵为两阵,杨将军不顾危险亲自前往诈降,才赢得了变阵的时间。杨爵爷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单枪匹马毙敌无数,我们都看在眼里,心中十分仰慕爵爷的雄才伟略和英勇无畏。将来再次带兵出战辽朝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皇上不会把杨爵爷这样的大将之才闲置的。因此以后,但凡有杨爵爷领军出战,切不可忘了末将,到时点末将为先锋,末将一定不辜负爵爷重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仙茅听了他这话,不由一愣,想想也是,这一次自己若是表现得如此出色,皇帝会不会又打主意让自己再接着带兵呢?那可不是好玩的,没有谁能做到百战百胜。这次打胜了,见好就收,那才是上策,毕竟行军作战不是自己擅长的。可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到时候一败涂地,前功尽弃,那可就惨了。

    不过杨仙茅当然不会把心中所想跟郭守文说,既然对方如此热切,他也不好拒绝,当下点头说道:“若真如郭将军所说,那倒也无妨,将来皇上真要让我再带兵,我一定招郭将军来我麾下杀敌。”

    郭守文大喜,单膝跪倒,抱拳道:“末将随时听从杨将军调遣,肝脑涂地,绝不皱眉!”

    郭守文告辞离开不久,刘廷翰等人就来见杨仙茅了,见他重新神采奕奕,都不觉暗自称奇,连声的交口称赞,不仅称赞杨仙茅先前深入虎穴,诈降成功,又成功脱逃,英勇机智,更赞叹他连续十多天为救治受伤宋朝将领而日夜做手术,中间就没吃没喝直到做完手术才累倒,这种精神更让人敬佩。

    刘廷翰已经吩咐摆下酒宴,要举行庆功宴。他们已经将捷报用快马传回了京城。

    但是监军李继隆一直心事重重,心中悬着的石头放不下来,因为捷报送去京城好些日子了,皇帝却没有进行嘉奖。

    庆功酒宴李继隆、李汉琼等高级将领跟杨仙茅这一次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都频频跟杨仙茅敬酒,喝得酩酊大醉,这才作罢。

    随后的时间里,杨仙茅接着又给其他普通将士治病,有不少伤势不太重但随军郎中医治效果不好的将士,得到杨仙茅手术治疗,基本上都恢复了健康。

第341章 皇帝的怒火

    因为他们是奉旨迎战辽军,没有得到班师圣旨是不能够擅自撤离前线的,所以一直在边防等待,同时严防辽军再次进攻。

    这一日,嘉奖圣旨终于传来。虽然宋军打了一个大胜仗,斩杀辽军上万人,缴获马匹辎重无数。可是,嘉奖圣旨却只是提升了李汉琼为检校太尉,其余将领居然无一封赏。只不过,随着圣旨来送了无数牛羊,用于犒赏三军兵士。此外,圣旨还让杨仙茅、李继隆两人回京复命。

    收到这个圣旨的时候,杨仙茅还在给受伤的辽军普通将士诊治伤病,当圣旨传来,杨仙茅听到之后,心里还是咯噔一下。

    他心里开始紧张,毕竟是他最终做抉择变换了阵图,虽然打了大胜仗,可是从嘉奖圣旨来看,便知道皇帝对这一战很不满意,因为改变了他的作战意图。

    杨仙茅做完了手里的手术之后,跟着李继隆一起返回京城。

    这一次他并没有像上次那样打驴扬鞭,赶回京城。所谓见官莫在前,做客莫在后,皇帝是最大的官,他现在在气头上,能缓一缓最好,等皇帝的气消得差不多了再去见,免得撞到火头上。

    所以,他们一路不紧不慢往京城走,李隆基跟杨仙茅一样,都是心中忐忑,不过一路之上,李继隆见杨仙茅谈笑风生,浑然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便把心一横,当真是应了那句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又何必去紧张这些呢?便放开了心,两人一路欣赏北国风光,一路往京城而去,反正没有限定他们什么时候返回,所以两人也不急着赶路。

    杨仙茅其实心中还是很焦急的,他急着想知道这件事结果,急着赶回家去与韩雪娥等人相会。他想着自己这一仗,应该没有辜负宋太宗的心愿,所以宋太宗答应的册封韩雪娥的圣旨应该不会黄的,只要拿到韩雪娥的册封圣旨,其他的嘉奖有没有他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这一天,他们终于回到了京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京城外有人来迎接。

    迎接之人是秦王赵廷美。赵廷美这一次也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当然不是因为满城之战,而是因为先前跟随宋太宗北征北汉,又随同攻打幽州得到的奖赏,所以心中很是高兴。他得知杨仙茅返回京城,便带着随从幕僚出城迎接。

    见面之后,杨仙茅问了陈国夫人的病情,知道已经基本上痊愈了,每日里只是念叨着要报答杨爵爷的救命之恩,只是不知道爵爷什么时候能够班师回朝。如今已经回来了,务必要邀请杨仙茅去见陈国夫人一面,所以赵廷美诚邀杨仙茅住进他的王爷府。

    杨仙茅也不愿意一个人孤零零地住进太医院自己的内衙,而皇帝赏赐给他的宅院主体建筑虽然已经基本完工了,但是还在进行装修和内部布置,因此还需要些时日。负责该工程的员外郎拍胸脯表态说了,一定会赶在春节前顺利完工,移交给杨仙茅的。皇帝限期在年底之前完工,他们可是半点不敢耽搁的。

    两个地方都不能住,杨仙茅当然只能跟着赵廷美又重新住进了秦王府。

    与李继隆约好次日一早进宫面圣,随后两人分了手。辞别之后,杨仙茅随着赵廷美回到秦王府。首先到陈国夫人的屋子,给陈国夫人复诊,果然恢复良好,这才放心。

    陈国夫人拉着他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表示感谢,说她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活下去,还以为要追随先帝而去了。表达了对杨仙茅无限感激之情。

    赵廷美设宴为杨仙茅接风。

    酒宴上,杨仙茅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不知道面见皇帝结果如何。君威难测,究竟会被如何处置真是不好说。

    赵廷美似乎已经看出了杨仙茅心中的担忧,便宽慰说,他前些日子见到皇上,皇帝还夸赞杨仙茅来着,说他在前线没日没夜的医治受伤的将领,当真是尽职尽责、鞠躬尽瘁。所以皇帝即便是不高兴,也不会如何重罚他的,让他尽可放心。

    听了赵廷美仪所说的话之后,杨仙茅倒还是多少放下些心来,便想着不管如何,明日反正总还是要见皇帝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心中已经存下了超然物外的心境,杨仙茅也就安然处置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仙茅便径直坐着官轿来到了皇城外,李继隆跟杨仙茅已经约好这天一起面圣,所以几乎跟杨仙茅同时到了皇城门口求见皇上。

    皇城东门閤门使让两人候着,等着皇帝的召见。

    可是从早上刚刚露出鱼肚白,一直到日落西山,群星满天,传旨太监这才出来告诉他们说这一日皇上不能见他们,让他们改日再来。

    两人只好讪讪地各自回家,第二日照旧,东方露出鱼肚白便等候在了皇城门口求见皇上,可尽管是皇上下旨让他们赶回来觐见,但是,就象他们在路上不紧不慢返回京城一样,皇帝似乎也并不着急着见他们。这一日又是一直等到入夜时分,宫里的太监这才出来告诉他们说皇上还是没空让次日再来。

    如此过了十数天,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他们心情也一天比一天低落。

    杨仙茅跟李继隆一次次到皇宫求见皇帝,可每一次都吃了闭门羹,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皇帝也没有见他们,即便是早朝也没有让他们入朝相见,因为早朝的参加人都有明确限定,他们的官品已经足够参加早朝,可是没有列入名单,也就不能参加早朝,不能在早朝面见皇上。

    他们却不敢不来,只能天天报到,心怀忐忑地来到了皇宫门口等候,连续请求面圣落空,已经让他们感觉到了心中的高度紧张。由此知道皇帝对他们的恼怒非同一般。

    皇帝或许也在用这段时间来让他自己冷静下来,不然只怕按耐不住怒火,会重重处罚这两位重臣,将来又后悔,所以这才一直拖延下来。

    眼看要到腊月了。终于,这一天他们等到傍晚时分,眼看宫门要关闭了,皇上这才召见他们两人,只是在便殿相见。

    皇上在便殿所见的人,要么是很重要的马上要会见的大臣,要么是很不重要的大臣,皇帝都难得在金銮殿相见。

    两个人听说皇帝居然在便殿相见,不由都是心中一凉,知道皇帝对他们还是非常恼怒。

    不过事到如今,李继隆反倒放下心来了,故作轻松状拍了拍杨仙茅的肩膀,说道:“杨爵爷,不用害怕,所有的罪过由我来担。”

    杨仙茅笑了笑,也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两下,说道:“李将军,咱俩可是生死兄弟,你要这么说话,我就不认你这个大哥了。”

    一听这话,李继隆十分感动,站住了,对杨仙茅一躬到底说道:“既然爵爷肯认我这兄长,那我就斗胆与杨爵爷义结金兰,咱们将来共进退,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生死与共,肝胆相照。”

    杨仙茅哈哈大笑,他很敬重李隆基这位大将,在他明知道变阵结果对他最为不利,虽然有犹豫,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变阵,以至于今日有此一劫。

    不管这结束究竟何等严重,他们俩都决定一起坦然面对。在此之前。两人能义结金兰,对双方都是一种鼓励。

    杨仙茅走到路旁,从花丛中抓起一块土疙瘩,在手中举起,轻轻揉碎,随着尘土在空中飞扬,杨仙茅的说道:“今日我与李继隆将军义结金兰,撮土为香,生死与共,若背誓言,犹如此土。”

    李继隆大为感动,也伸手抓起路边的一个土疙瘩,碾碎了,扬在空中说道:“李某与杨仙茅义结金兰,同生共死,若违誓言,粉身碎骨,天地弃之。”

    两人在面临皇帝盛怒之下的召见之时,义结金兰,一时心中郁闷之情为之一荡,心中都多了几分惺惺相惜之念,双手紧握,摇了几下,不由仰天大笑,一时间都觉得豪情万丈,即便是遭受再大的责难,也不在话下。

    两人进到便殿门外,静候皇上召见。

    过得片刻,里面走出传旨太监,横鼻子瞪眼扫了两人一眼,高声叫道:“李继隆上前听旨。”

    李继隆一听这话,心中咯噔一下,顿时一颗心凉到了底,因为皇帝也不见他而直接下旨,那可不是什么好事,上前跪倒,匍匐在地,说道:“罪臣李继隆听旨。”

    那太监鼻孔中重哼了一声,用尖尖的嗓子抑扬顿挫地念了一道篇幅很长的圣旨,前半部分通篇都是叱责李继隆没有尽到监军之职,当真把他贬得一无是处,李继隆好像皮鞭狠狠抽在身上一般,等到听到最后,全身已经被冷汗浸透了,虽然是寒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