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营就在那片树林中,想必是躲避风雪,这两天风雪很大,扎在旷野中,不容易保暖,在树林中有树木挡着,就暖和得多。”

    “具体在树林的什么部位?上风口还是下风口?”

    一听杨仙茅这话,蛇仙姑愣了一下,不知道他问这话的用意是什么。细细想了想说:“好像是在上风口。没错,是在树林的北边。”

    杨仙茅立刻快步出来,走到廊下,伸手在空中感觉了一下风的方向,不由苦笑摇头,黯然回到了屋里

    蛇仙姑忙低声问道:“怎么啦?你是不是有什么好主意可以破敌?”

    杨仙茅听她居然猜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倒是赞叹她有些本事,感觉的敏锐,笑了笑,摇头说:“我原先准备用火攻来着,他们既然在树林之中,若是你能够帮我放一把火,将树林点燃,那不就将辽营整个一把火烧掉吗?但是,他们驻扎在森林的北方,而现在又刮的是北风,辽营在上风口,所以这一招就没用了。”

    杨仙茅想到的这一招,是来自于他看到的三国著名战例火烧连营。当时,刘备为报了给关羽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因为酷暑,蜀军为了阴凉,驻扎在树林之中,结果被东吴军队放火烧树林,整个兵营陷入火海,东吴军队趁势发动进攻,西蜀军队死伤惨重,大败而归。

    但是现在,辽军驻扎在森林的北方,在上风口,没办法点火。除非是现在刮起南风,从南往北刮去,那才有可能。

    可是他细细回忆,入冬以来,刮的基本上都是北风,哪有南风可刮呢。

    要是自己跟三国时诸葛亮一样,能够搭高台做法招来南风,那就好了。必然能够大破辽军。

    听了杨仙茅的想法之后,蛇仙姑点头说道:“这倒是条好计谋,可惜现在没有南风,辽军只怕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驻扎军队在了森林的北部,上风口,可能就是避免我们放火烧他们。再者说了,这寒冬腊月的,天气依然寒冷,要想把树林点燃,只怕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杨仙茅叹了口气,说:“是呀,看来这个计谋是不行的,好在皇帝只是让我们守住城池,那就守吧,跟他们耗,直到他们退走为止。”

    蛇仙姑说道:“你让我做的事我没做成,很惭愧,下次你让我再做别的事,我一定尽心,一定要做成,了却心愿。”

    杨仙茅眨了眨眼,点点头。

    蛇仙姑面有愧色,告辞离开。

    杨仙茅关了房门,吹灭了灯,开始练功。

    他每天晚上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用阴阳真火淬炼身体的骨骼、肌肉和经络,经过每日反复淬炼之后,他身体的坚韧度与日俱增。在他参加的高粱河之战和曼城之战两场殊死拼杀中,没有受到什么大的伤,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那一件防御法器蛟皮软甲的防御功能,更主要的是它肌体本身具有的超强抗击打能力,而这种击打能力主要就来自于他日夜勤练不止的阴阳真火淬体。

    他先用赤阳真火全身淬体,然后再换玄阴真火把全身急冻冷结。最后,再用阴阳真火交织淬体,要经历这样三重淬体磨练,才算完成每天的淬体练功。

    这种练习异常的艰辛,每一次都是撕心裂肺般的疼痛,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淬体锻炼以来,虽然疼痛依旧,还是那么撕心裂肺,但是杨仙茅在经过无数次的磨练之后,身体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可怕的淬体痛苦,而变得有一定的耐受度了。也就是说在这样淬体剧烈疼痛之下,他并不觉得如何难以承受。

    现在,赤阳真火又从丹田之处滋生起来,往身体各处蔓延烧去,煅烧骨头、经络和肌肉,他能感觉到那非同一般的炽热火焰在身体内烧烤着他身体的各处。那恐怖燃烧的内部真火散发出热气,似乎要将他全身的血液都要蒸发干净似的。

    在他感受着身体那熊熊燃烧的真火煅烧的时候,忽然,他心中一动,体内的这熊熊真火能否将树木枝干烤干,使它变成一颗干燥的枯树?这样一来点火焚烧就轻而易举了。这不就解决了刚才先前说仙姑所说的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树木不容易引燃的问题了吗?

    想到这,他收了功,缓缓睁开眼睛,视线在黑暗屋子中扫去,他的目力此刻已经极其强悍,即便屋里只有淡淡的星光,他也能清楚的看见屋子各处的情况。

    他的眼睛落在了桌上的茶壶,左手一抬,施展控鹤功,凌空将桌上的茶壶取了过来,托在左手手心,用右手缓缓盖在茶壶的壶体之上,赤阳真火将注入其中。

    他只是很缓慢的注入,用意念控制让赤阳真火的火焰只是在茶壶中的茶水范围内升腾燃烧,而没有在陶瓷茶壶体之上烧。

    片刻之间,他就看见茶壶飘出一道白烟,随即便消失了,与此同时,他感觉到左手托着茶壶的重量一下轻了很多,不由心头一喜,伸手抓住壶盖,揭开往里一看,只见里面原本满满一壶茶水,此刻已经荡然无存,连一星半点都没未曾留下,竟然全部被他注入其中的赤阳真火的高温蒸发干净了。

    他心中很是兴奋,现在就不知道能否蒸发干时树木内部的水分了。

    他迈步走出屋外,从角门进入后面小花园,里面种着花草树木。

    他来到一棵松树前,抬头看了看,树上挂满了皑皑白雪。伸手摸在树干上,觉得冰凉。

    他扫了一眼后花园,并没有旁人,这才将体内之阳真火注入了大树之中,用意念控制真火烘烤树木中的水分。

    片刻间,他便闻到了一股树木燃烧的焦味,抬头一看,只见那松树树干已经冒出来青烟,树皮有些地方已经噼里啪啦开始燃烧起来,冒出了火焰。

第348章 神奇

    杨仙茅吓了一跳,赶紧停住,可是树木已经开始燃烧,他心随意转,立刻将体内的玄阴真火注入其中。

    这是一种冷火,以极低的温度灌注入内,那火焰便嗤的一下熄灭了,只剩下袅袅青烟,消散不见。再看那松树,除了留下焦糊的烧灼痕迹之外,已经没有半点火焰了。

    杨仙茅又惊又喜的望着大树,思索着刚才发生了什么。原来是他将体内的玄阴真火注入太多,使得整棵树竟然烧了起来。

    若是自己的玄阴真火能直接使得树木燃烧,那就解决了点火燃烧的问题,到时候自己直接用强大的玄阴真火点燃大树就行了。如果此前将附近树木全部先烤干,点燃一棵,引燃一片。火势一大,那就大功告成了。

    他决定试一下。他重新找了一棵大树,将手贴在树干之上,深深吸了一口气,立刻将体内的玄阴真火以雷霆千钧之势全力灌入树干之中。

    轰!

    整棵树顿时燃烧起来,而且,这种燃烧是从里到外整棵树都在燃烧,瞬间,这棵合抱粗的大树已经笼罩在巨大的火焰之中。

    杨仙茅只呆了片刻,立刻,又一掌拍到树干之上,将强大无比的玄阴真气注入树干之中,转瞬之间,这棵大树便像一只火把丢进了溪水之中,嗤的一声,迅疾熄灭了,只留下焦黑的树干。

    树枝上挂着的皑皑白雪早已经被玄阴真火强大的高温直接蒸发成了气体,整棵树都变成了焦炭。

    便在这时,有急促的脚步声过来了,边跑边喊道:“走水了?哪里走水了?”

    却原来是他的护卫队在外面看见后花园燃起了大火,还以为房屋失火了,赶紧冲进来想救火,却发现杨爵爷背着手站在那若无其事,而整个后花园中并没有任何地方起火,天空依旧是星空灿烂。

    杨仙茅说道:“你们来做什么?有什么事吗?”

    黑夜之中护卫们并没有发现那两棵被烧过的树的变化,因为距离比较远,看见杨爵爷平安无事,后院又没有起火,这几个护卫赶紧躬身说他们看见了火焰,所以跑来查看,可能是眼花了,打扰爵爷,便匆匆退了出去。

    杨仙茅并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有这样的本事,所以等护卫都离开了后花园之后,回头过来看了一眼已经焦黑的这棵树,略一沉吟,他便将左右双手按在这棵焦炭的树上,将两股火焰同时注入大树之中。

    他先用玄阴真火将整棵树的树皮包裹,这样树的表面就形成了一道保护层,赤阳真火再注入大树中,就成了在玄阴真火的保护罩中燃烧,不会透出保护层之外,所以大树表层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改变。

    因为赤阳真火是一种不需要空气也能燃烧的天地之火,所以在玄阴真火密封中一样能燃烧。在杨仙茅全力施为之下,只片刻工夫,整棵大树已经被烧成了一滩粉末,然后用玄阴真火直接将大树的树皮摧毁,一起散落在雪地之中。

    杨仙茅又来到先前已经烧掉了一部分的那棵树前,如法炮制,将这棵大树在内部烧成了粉末,并把大树摧毁。再用积雪掩埋了。

    杨仙茅有了这一招之后,心中大定,可是现在,另一个难题横亘在他面前,是他想不到该怎么让一直吹着的北风变成南风了。

    要是能够预测到天气如何变化,什么时候刮南风就好了,当南风准备刮起来之前,自己点燃辽军南面的树木,火借风势,便会很快将辽军军营整个烧成火海。

    可什么时候会有南风呢?又如何知道会刮南风呢!

    一想到这个问题,杨仙茅突然心中一动。他想起了先前从京城出发前,来让他拔牙的那个司天监的学生张思训作为谢礼给他的那四个小箱子中装的,号称能探测天气的新浑仪。

    为什么自己不测试一下这玩意儿?若是有用,那不是帮了大忙吗?

    杨仙茅出了后花园,返回了屋中,从收纳箱中取出了那本薄薄的小册子说明书,匆匆看了一遍之后,明白了如何测量相关数据的办法。

    随后,他牵出自己的赤阳驴。这玩意儿能够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比一般的所谓千里马跑得还要快得多。骑着它去四个地方测量最适合不过。

    杨仙茅不需要直接到辽营去测量,就在以莫州城为中心的四个方向相距百里的地方进行测量,在城中便可知道测算是否准确,因为它就是四个点中心,其中包括了相距十里的辽营。

    他骑着赤阳驴出来,跟护卫说自己出去走走,叫他们不必跟着,便离开了衙门,径直来到了南城。

    南城的守城官认识杨仙茅,因为这之前杨仙茅在崔彦进的陪同下到各城门楼视察,守城官见过。

    杨仙茅说自己有紧急秘密的事情要出去,叫他开城门。那守城官哪敢不听监军大人的话,赶紧吩咐打开了城门,叮嘱杨监军小心,又问是否需要派人跟随。杨仙茅却摆手说不用,自己天亮之前就会回来,会从东门进城,请他通知东城门的守城官到时候开城门。

    守城官赶紧答应,恭送杨仙茅出城。

    杨仙茅告诉赤阳驴,往南跑出一百里。赤阳驴一声长嘶,撒开四蹄狂奔,以最快速度朝着南方奔出去。来到百里外之处,赤阳驴这才停了下来。

    杨仙茅从收纳袋中取出那口张思训给他的大箱子。

    打开之后,里面有四口小箱子,箱盖上分别刻着东南西北几个篆字,代表每个东西应该放置在什么方位上。

    他从里面取出一口盖子上标注着“南”字样的小箱子,借着淡淡的月色,仗着极其强悍的目力查看箱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拳头大小的球体。上面有各种花纹,还有经络一般绕着球体的各种轨道。虽然较大,拿在手里却非常的轻。

    这就是新浑仪。这新浑仪的头部上面系着一根长长的丝线。这丝线挺结实,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而且非常轻。

    新浑仪的另一端则系着一盏折叠孔明灯。这种灯逢年过节会用到,点燃灯之后会快速升上空中,据说可以为天堂的亲人捎去问候和祝福。

    张思训却拿它来将新浑仪带到天空上去探测天气。不管是否真的有效,杨仙茅很为这位年轻的司天监的学生张思训的奇思妙想感到有几分赞叹。

    杨仙茅取出折叠孔明灯展开之后很大,准备取出火镰打火石引燃孔明灯,忽然,他想起先前自己用赤阳真火将一棵树瞬间点燃,变成一个巨大的火把,那是不是也可以用它来点灯呢?

    杨仙茅决定试试。便伸出手指,将玄阴真火提升起来,凝聚在手指尖之上,手指间立刻升腾起一小朵火苗,发出耀眼的红色光芒,大风也不能吹灭。

    杨仙茅心头一喜,将手指缓缓伸到孔明灯中,点燃了灯芯。

    孔明灯很快便在热力作用下便升腾起来往空中飘去,带着下面挂着的新浑仪,拖着长长的丝线飘向了夜空之中,越升越高,逐渐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牵引新浑仪的是绕在盒子里的一个小轱辘上,往上飞时不需要杨仙茅用手去操作,可以自动借着升力往上拉。

    杨仙茅仰头看着天空的孔明灯变得越来越小,最后隐没在云层里不见了。而这时,轱辘上丝线也放光了。

    杨仙茅等了大概一盏茶的功夫,便按照说明书要求开始摇动盒子里轱辘手柄,开始往回收线。

    他摇得很快,收得也很快,渐渐地便看见天空中孔明灯的小亮点,逐渐变大,最后将天空飘着的空明灯挂着的新浑仪收了回来。

    杨仙茅灭了孔明灯上里的火焰,将新浑仪收回了箱子中,等会儿拿回去之后,要对照着书上的数据作出判断。

    杨仙茅又骑着赤阳驴,以最快的速朝着西城门外一百里的地方飞奔而去。

    这赤阳驴速度果然惊人,很快便赶到了。杨仙茅又取出新浑仪,点燃孔明灯放上了天空,很快又收集到了相关数据。

    接下来他要去的是北城以外一百里,而这已经囊括了辽军的阵营在内,因为辽军阵营驻扎在距离莫州城十里以外的树林之中。他骑着赤阳驴绕过辽军阵营,来到了北城以外一百里的地方,而这时已经是深夜时分。

    也是他的赤阳驴厉害,这赤阳驴上山下坎如履平地,比一般的千里马要灵巧得多,因为身形小,行动灵活,即便是密林挡道也根本不在话下。

    赤阳驴所走路线不是乡道,还是直接走直线,即便遇到山丘、巨石、沟壑,都如履平地。这给了杨仙茅极大的方便,他简直不需要自己去选择道路,赤阳驴会自动选择最快捷道路往前飞奔。所以很快便到了目的地。

    杨仙茅再次取得了需要的数据,又策毛驴奔向东城外一百里。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黎明时分。测得了数据,他便飞奔回城,这时才渐渐的天亮了。

    整整一夜,绕着莫州方圆四百里的地方,几乎跑了一圈,加上出城回城,这一晚上跑了近千里。也得亏有这神驹赤阳驴,不然,就算再好的千里马也无法实现。

    他来到东城门外城楼上,崔彦进、李继隆、郭守文等人焦急的等候着,他们已经得到守城官的通报,知道杨仙茅会在黎明时分返回东城,都来到这里等候。

    他们原本准备出城寻找,可是不知道杨仙茅究竟去了哪里,他们知道杨仙茅胯下赤阳驴速度极快,想追都没办法。

第349章 预测天气

    城楼之上的崔彦进等人看见杨仙茅平安回来,当真是心头狂喜。如果说监军出了事,那他这统帅可是难辞其咎的。当下赶紧吩咐放下吊桥,郭守文和李继隆各率一支奇兵铁骑出城四下警戒,崔彦进这才带人出城迎接,将杨仙茅引进了莫州。

    杨仙茅风尘仆仆,对满脸焦急的崔彦进等人挥挥手说:“抱歉,让你们担心了,我只是突然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又来不及跟你们说,只不过是私事而已,你们不用紧张。”

    崔彦进护送杨仙茅回到了衙门之内之后,这才低声对杨仙茅说道:“得到紧急军情,辽军参加合围莫州的五万大军,由耶律休哥率领,正夜以继日赶来参与围城。这样一来,城外将会有十一万辽军。我们已经紧急将这个情况向皇上快马飞奔报上去了,请求派兵增援。”

    杨仙茅眉头一皱,这耶律休哥还当真是阴魂不散,又跑到莫州来捣乱来了。莫州总共也就两三万人马,要对敌十一万辽军,还是有些吃力的。当下对崔彦进说:“附近州县有没有兵马赶来增援?”

    崔彦进摇头说:“关南一带就莫州城的兵马最多,其他几个州县都相对小,守军都不上万。能够守住他自己的城都不错了,只怕无法分兵前来增援。所以必须从后方调集大军赶来才行。”

    杨仙茅点头说道:“那好,那我们就固守城池待援。反正皇帝给我们的要求,也是固守城池,而不是想办法击退辽军,咱们守上一段时间没问题吧?”

    崔彦进笑了,说:“我们虽然只有两三万人,但是都是百战精兵,其中很多是参加了满城之战的将士,都是你的老部下,听说杨爵爷来监军,都欢欣鼓舞,非常愿意在杨爵爷指挥之下作战,士气高昂。加上我们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守他几个月没问题的,一定能等到援军赶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