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替你治病?你不知道两边在交战吗?”

    耶律休哥等他们笑声渐渐小去之后,这才又高声说道:“杨将军,我之所以选择两军阵前跟你说这件事,便是想让你知道我的诚意。——我身后是我带的五万大军,他们都听到我说的话了,城上的宋军也说听到了。我们契丹人最讲究一个信字,言出必行。所以,只要你替我治好了右手的伤,让我重新能够握住兵刃,我在两军阵前郑重发誓:今生今世绝不踏入大宋边境一步。也就是说,除非大宋军队打进辽朝,我奉旨抵御你们入侵之外,我今生今世绝不会再带兵侵入大宋。我朝皇帝也已经同意届时将我调回京城,不再担任南院大王镇守幽州。如果杨将军替我治好了伤,我立刻带兵撤回辽朝,今生今世再不踏入大宋地界一步。另外,我个人还会酬谢杨爵爷一个可以补充修真真气的天材地宝,足以帮助杨将军达到六级强者的地步,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一听到他这话,城墙上的宋军面面相觑,便都不笑啊,看耶律休哥这架势,似乎说的真心话。他在辽军数万将士面前说出这样的诺言,契丹人是游牧民族,的确心胸坦荡,说一不二。特别注重誓言。如果违背的话,那他将来带兵只怕兵士就不会再听他的命令,所以他说的话应该是真的。

    耶律休哥是辽朝最有名的战将,也是最厉害的战将,他如果不再带兵攻打大宋,那无异于斩去了辽军一只强有力的右臂。所以这个条件当真是让人怦然心动的。

    杨仙茅在城楼上听到对方居然开出了这么让人心动的条件,也有些酒醒了,特别是后面他还说了一个给自己天材地宝作为酬谢,能够帮助自己达到六级强者,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他现在在边境之上,感觉到当真是级别说话,如果级别太低的确十分的不顺心。让你达到六级,那才勉强可以进入高手行列。凭借阴阳真火,或许能跟耶律休哥拼上一拼,就算不能克敌制胜,至少能全身而退。

    杨仙茅有些心动,转头望向旁边的崔彦进。

    崔延庆还说话,旁边的璇儿公主却抢先说了:“大哥哥,你可不能答应,你要答应了他,好像怕了他带兵来进攻我们宋朝似的。他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宋朝一样把他打败,你上次在满城不就打败了他吗?他敢再来,一样揍他。至于那什么天材地宝,我们大宋难道就没有吗?你只要想要,我跟父皇说一声,天底下给你找,一样也能找到,何必要在两军阵前答应他?用这个来换取他的退兵呢?”

    听璇儿公主这话,宋朝将领大都频频点头,觉得虽然公主是个小女孩,但说出来的话却十分豪迈,那些心中觉得应该答应的宋军将领听了颇感惭愧。

    崔彦进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讪讪的说道:“公主说得也有道理,不过这件事事关两国交战,已经不仅仅是杨爵爷个人的事情了。最好是跟皇帝禀报,请求皇帝的旨意再做决定为好。”

    杨仙茅原先有些动心答应这件事,在他看来,给耶律休哥治好伤,能够除去辽军一员大将,又能换回天材地宝,这是大便宜的事,当然可以做。可是听了雪儿公主的话又觉得的确有些面子上不好过,特别是璇儿公主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这话,自己真要答应,一方面显得没气概,另一方面驳了公主的面子也不好看。

    还是崔彦进老奸巨猾,把皮球踢到皇帝那,这正中杨仙茅的下怀,便频频点头说道:“是呀,这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事,还是快马禀报官家,请官家做决定为好。”

    其他宋朝大将们也都纷纷点头,说这是最好的抉择了。

    璇儿公主说:“我敢打保票,我父皇一定不会答应的。”

    杨仙茅说:“那当然最好了。那咱们就跟他们杀个稀里哗啦。”

第255章 走着瞧

    璇儿公主莞尔一笑,说:“大哥哥,我相信你能打败耶律休哥第一次,就能第二次第三次打败他。一直打得他自己不敢再带兵来宋朝为止,那才叫本事。”

    杨仙茅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如果不通过作战的方式让对方退兵,并不再领兵南下,那岂不是更好吗?不过这话是不能跟公主说的。

    当下杨仙茅提高声音,对下面策马而立的耶律休哥高声道:“耶律将军,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不敢擅作主张。所以,要禀报我朝皇帝示下之后再做决断。将军如果有诚意的话,可以先撤兵。只要我朝皇帝同意,我们再商议医治的问题。你现在兵临城下跟我谈这个事,倒有点像以兵压人似的。所以,你先退兵,然后我向皇帝请示这件事。怎么样?”

    耶律休哥倒也不指望杨仙茅马上一口答应下来,听他这话之后便点了点头说:“可以,我先带兵撤回辽朝,静等将军佳音。”

    耶律休哥拨转马头,策马回归本阵,一声令下,五万辽军后队作前队,徐徐向辽境撤走了。不一会儿便走了个干净。

    崔彦进等人原本是想喝酒之后等着辽军来攻城,再进行浴血奋战的,没想到耶律休哥带着大军气势汹汹赶来,却被杨仙茅三言两语说退兵了,当真是意想不到的事。

    既然退兵不打仗,那是最好不过的,这也符合宋太宗的要求,于是众人便说笑着下了城楼,回到衙门继续喝酒。

    而这一次喝酒跟前世不一样,辽军已经退兵,他们喝得更是畅快,特别是辽军统帅著名大将耶律休哥居然在两军阵前向杨仙茅求医,这件事更是让宋军觉得这位年轻的监军大人当真有了不起的本事,名声都传到辽国去了,他们也都觉得脸上特有面子。

    当下,杨仙茅让记室写了一份奏折,把耶律休哥提的要求用八百里加急紧急报往京城。

    在奏折中,杨仙茅并没有做出任何表态,只是客观地叙述了这件事,请求皇帝指示。因为这种事情他实在不知道皇帝是怎么判断的,自己如果先拿主意,又跟皇帝的想法不一样的话,只怕反而会给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倒不如全部交给皇帝拿主意的好。

    没想到这一等,等了二十多天,皇帝的圣旨这才到来。这时已经将近春节了。

    圣旨是由黄公公亲自在御林军护卫下送来的,杨仙茅一见到黄公公做传旨太监,便知道皇帝只怕没有答应给耶律休哥断筋再续换取耶律休哥永不带兵侵入大宋的承诺,因为如果是答应的话,皇帝直接一道圣旨传来就可以,没必要再叫黄公公亲自来送。既然他来了,想必有些话不便写在圣旨之上的,需要他当面跟杨仙茅说。

    黄公公带来了的圣旨其实是嘉奖令,崔彦进等人赶紧设下香案接旨。

    崔公公用抑扬顿挫的公鸭嗓子宣读了圣旨。这一次,皇帝显然对他们打了个大胜仗而龙颜大悦,给主要将领都加官进爵。封崔彦进为关南都部署。负责关南一带的防御。都部署相当于前敌总指挥,手握兵权,负责一方防御,不是皇帝最器重最信任的人是不可能得到这个职位的。由此可见皇帝对这一次关南之战的赏识。虽然在这一战中崔彦进实际上并没有立下什么实际的功劳,但毕竟他是统帅,所以功劳还是记在了他的身上。

    这次大破辽军的郭守文被封为澶州刺史,李继隆为定州刺史,共同协助崔彦进防守关南,以防辽军再次进犯。

    因为关南一带是幽州辽军直入中原的必经之处。所以宋太宗把郭守文、李继隆两员虎将都安排在了这里,并担任要职。

    从宋太宗给李继隆的封官来看,他终于有了实权,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兵权,又把他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让李继隆笑逐颜开。

    他谢过了宣旨太监黄公公之后,连声地对杨仙茅表示感谢,这都是因为杨仙茅带领他作战,以三千铁骑击破六万辽军。若不是杨仙茅那一把火把辽军烧得七零八落,击破辽军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他们最为关注的是杨仙茅的封赏。杨仙茅在关南之战中立了首功,却不知道皇帝赏赐他什么官职。

    待到黄公公宣读了圣旨之后,崔彦进等人都傻眼了。——圣旨仅仅册封杨仙茅为银青光禄大夫而已。

    这玩意儿只是一个从三品散官,无职无权。崔彦进他们认为杨仙茅雄才大略,作战勇猛,应该由他来担任都部署之类的重要武官,镇守北疆,抵抗辽军,没想到皇帝并没有给他以军职,而只给了他一个文散官,虽然,品级已经很高了,但到底是不掌实权的,实在是让人大为不解。又不好当着传旨太监的面表达出来,都用同情的眼光望着杨仙茅,生怕他大失所望之下失态。

    可没想到,他们看见杨仙茅却笑嘻嘻的混不在意的样子,又觉得有些费解。他们觉得杨仙茅在满城之战和关南之战两场大战中都是大破辽军的首功之臣,而皇帝却只给了他一个文散官,的确太不对称,但杨仙茅却没有不高兴。

    杨仙茅实际上是个胸无大志之人,最大的愿望无非就是给人看病。至于领军作战,那只是即兴发挥而已,这两次作战都取得重大胜利,在他看来只不过是凑巧,下一站未必就能获胜了,见好就收是最好不过的,而且现在自己还年轻,已经当上了从三品的高官,这在他看来,已经非常满意。

    宣读完圣旨之后,黄公公对杨仙茅说道:“咋家这次来还有官家的口谕,单独给杨爵爷的。”

    杨仙茅已经料到了这一点,赶紧将黄公公让到了自己的内宅,分宾主落座之后,侍女奉上香茶退出把门关上。

    黄公公这才压低声音对杨仙茅说道:“官家让咱家杨爵爷说两件事:其一,皇上知道杨爵爷立功甚伟,只是你年纪太轻,如果授予实职高官,群臣只怕不满。所以,官家把你的功劳都记在心里,等你年纪大了些,再委以重任。而且官家还希望你四处巡医,去给邠国公主寻找药方,治好他的病。若是让你留守一方,你只怕就没有这个机会了,你要理解官家的良苦用心。”

    杨仙茅赶紧站起身,遥望南方开封方向长揖一礼,说道:“微臣拜谢官家恩典。官家想得太周到了,微臣完全明白,请官家放心,微臣一定尽心竭力,想办法治好邠国公主的病。”

    黄公公摸着光溜溜的下巴,连连点头说:“官家说了,他相信爵爷一定会接受这个安排的,果然如此。官家当真高瞻远瞩,也是爵爷深明大义,咱家十分佩服”

    杨仙茅忙说:“公公客气了,第二件事是什么呢?”

    “官家让咱家告诉爵爷的第二件事,当然就是爵爷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的那封奏折。关于耶律休哥要求以治好他的伤换取他终身不带兵南侵的承诺。这件事皇帝召集了群臣商议,最终结果是不予答应。理由很简单,从满城之战和关南之战,连续两次大破辽军来看,辽军实际上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悍,我们完全可以击败他们,收回燕云十六州。甚至直捣黄龙,夺取辽朝之地,一统天下。完全不必用这种方法来换取他的承诺,纵然他带兵又如何呢?爵爷不是领兵在满城打得他大败吗?所以官家相信,耶律休哥是否领兵南下无关紧要。完全不必用替他治病来换取他的承诺。这件事说出去对我大宋其实是没什么光彩的。现在他在两军阵前哀求我们给他治病,我大宋因此扬眉吐气,辽军兵士则万分沮丧,这已经是个很好的结果,若是给了他治病,反倒折损了我们的锐气了。再者说了,他一只手被爵爷您废了,无法施展兵刃,功力大打折扣,再要击败他岂不是更容易吗?呵呵呵呵。”

    杨仙茅一听,宋太宗最终决定跟璇儿公主所料果然相同。看来,知父莫若女,璇儿虽小,对父亲心思的揣测还是很准确的。

    杨仙茅便点头说道:“既然官家如此决定,那我当然遵从。接下来我该如何?”

    黄公公笑了,说道:“皇上说了,你连日来十分辛苦,连续征战,洞房花烛之夜也都把你叫来听差遣,实在抱歉得很。所以,让你赶紧回宣州老家,跟家人好好团聚过个春节。现在距离春节只有三天功夫,好在你的毛驴能日行千里,估计能赶在春节前赶回宣州的,就不用等咱家了,咱家还要在这犒赏三军。”

    杨仙茅点头答应,又问:“那我们派人去通知一下耶律休哥,让他知道一下这个结果。”

    黄公公说:“这件事你不用管了,等会喝了庆功酒,你就该赶回去了,你还要赶回去陪着媳妇过年了。至于耶律休哥那边,官家已经告诉咱家如何处理,交给咱家就行了。”

    杨仙茅隐隐觉得有些不妥,但是黄公公这么说了,自己又不好非要坚持亲自给耶律休哥写封信,但好像显得自己跟他有什么交情似的,其实两人是死敌,于是便点头答应。

    两人说完话出来,黄公公找到崔彦进,按照来之前皇帝宋太宗所交代的,亲自提笔写了一封短信,让黄公公派个兵士给耶律休哥送去。

    耶律休哥收到这封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尔之受伤,罪有应得。若再南侵,必取尔命!”

    耶律休哥单手将那封信揉成团,再展开,那封信已经成了无数碎片,随风飘散。

    他眼中怒火熊熊,望向南边宋朝天空,牙缝里蹦出来三个字:“走着瞧!”

第356章 回家过年

    杨仙茅来到公主的院子,把自己立刻要启程返回宣州的事告诉了公主。

    公主问:“怎么回去?”

    杨仙茅说:“距离春节也就三天时间,如果正常的脚力,三天时间根本赶不到宣州的,就赶不回家过春节了,所以我想日夜兼程赶回去,只有骑我的赤阳驴才能做到,我这毛驴能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三天之内绝对能赶回宣州。”

    璇儿公主瞪着眼说道:“难不成你又想把我甩下,让我跟着御林军慢慢赶到宣州来?哼,我跟你说做梦!大哥哥,我不管怎么样,反正我要跟你走在一起,你就像上次背着我去辽营征战一样把我背在背上,然后骑着毛驴一起走。你那毛驴看着瘦弱,实际上很厉害,我已经感觉到了。”

    杨仙茅原本只是想提出一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征求她的意见,没想到璇儿公主直截了当说了要跟他骑着毛驴骑走,那他就没有选择了,便点头答应,说:“你跟我走那也行。不过路上我们可不能停下来,你困了就趴在我背上睡觉。我们要日夜兼程赶回宣州的。”

    璇儿公主说:“行啊,那我的侍女云雀怎么办?”

    “让一队御林军护送她来就行了,但是估计要年后才能赶到宣州了,等她赶到宣州,我们再出发去巡医就是。”

    “那也行。那仙姑姐姐呢?”

    蛇仙姑说:“我御器飞行,不过速度可能跟不上那毛驴,会晚两天才能到。不过杨爵爷的本事,护卫公主已经绰绰有余。公主不用担心。”

    商量好之后,杨仙茅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崔彦进和黄公公等人。黄公公觉得杨仙茅背着公主长途跋涉,似乎有些不妥,但公主坚持,黄公公也没有办法,只好默许。

    在外面,崔彦进已经吩咐举行庆功宴。这一次黄公公来送圣旨之外,还带来了上千头牛羊,还有无数的美酒,专门犒赏三军的。

    因为距离春节只有三天时间,杨仙茅决定喝了庆功酒立刻启程,就怕路上耽误,所以他不敢多喝,只是跟崔彦进、李继隆、郭守文和黄公公等人每人喝了三大碗,就这样他也是喝得晕晕然了。

    喝完庆功酒,便已经日薄西山。杨仙茅并不想耽误时间,决定连夜启程,所以黄公公、崔彦进等人送杨仙茅他们启程。

    毛驴牵来之后,杨仙茅和璇儿公主发现毛驴后面居然有一把精巧的软椅,大小刚好,璇儿坐上去刚好合适。

    一问之下,却原来是在杨仙茅喝庆功酒的时候,细心的郭守文找来工匠,改造了一把能放在驴背上的软椅,可以套着驴鞍。背后有一个靠背,前面有带子将可以拴住腰部。这样,璇儿公主坐在软椅上,后面有靠背靠着,前面有腰带护着,即便睡着了,也不会从驴背上摔下去,也不用整天趴在杨仙茅背上,太过辛苦,也不是很雅观。

    杨仙茅称赞郭守文当真是细心,把璇儿公主抱上软椅坐好,系好腰带,自己也飞身上了毛驴。璇儿几乎没带什么包裹,只带了几件换洗衣服。

    于是两人与众人挥手作别,骑着毛驴出了南城。杨仙茅拍了拍驴头说:“回宣州老家,你知道路,走吧。”

    那赤阳驴一声长嘶,甩开四蹄,犹如腾云驾雾一般,风驰电掣踩着积雪,犹如破乘风破浪的快船,飞溅起雪花无数,一溜烟朝着南方飞驰而去,很快便消失在了远方。看得城门口的崔彦进、黄公公等人目瞪口呆,心想这毛驴当真是天下神物,跑得居然如此迅捷,连传说中的千里马也远远不是对手。

    璇儿公主在之前,还没有切身感受到赤阳驴的速度,现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