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神医却一摆手说道:“不行!你们要干什么?开始抢功了吗?这么重要的方子,你们居然让杨太医拿出来,你们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听费神医这么说,高太医等人都面有愧色,讪讪笑道:“若是杨太医愿意将方子出售,我们购买也未尝不可。其实我们只是想帮他参谋一下,并没别的意思。”

    杨仙茅淡淡一笑,说道:“参谋就算了,没这个必要。倒不是别的,而是我的思路跟你们可能不一样。所以你们的主张建议未必我用得上,还可能会误导我。不过刚才你们的建议我倒可以考虑,如果你们出的价格合适的话,我可以把这个方子卖给你们。”

    杨仙茅其实对这个方子并不满意,因为这个方子的思路似乎还是存在问题。在这种思路下制作出来的这套方子,其实已经是达到最大的限度了,却还是没能够实现他所希望的效果。因此他决定卖掉这个方子,他要重新另起炉灶,思考一下别的病因病机,并根据新的病因病机来制定新的医药配伍。

    他们当然不知道杨仙茅的想法,不过杨仙茅这个方子已经治好了一个病人。而且就在他们眼前,是他们亲眼目睹的,这已经是一个突破性的成功了,所以他们心中非常渴望能够得到这附药的方剂。

    刚才说让杨仙茅出售,他们愿意高价购买,那其实只是一个台阶。因为他们相信谁也不会这么傻,将能够治疗这可怕瘟疫的价值连城的方子出售给别人,这可是名利双收的绝好机会,一般人怎么可能放弃。

    当他们听到杨仙茅说了愿意出售的时候,顿时连呼吸都紧张急迫起来,特别是高太医。他年纪有些大了,激动之后,身体还是着实有些受不了,感到有些头昏,忙用手扶着桌子,颤巍巍坐在了交椅之上,眼睛却热切的望着杨仙茅。

    杨仙茅说道:“出售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价格得让我心动才行。”

    “你要价多少?给个价,我绝不还价。”高太医呼吸急促的说道。

    杨仙茅想了想说:“一万两银子,而且没有专有权,也就是说我卖给你,同时我还可以卖给别人,我自己也可以使用。不过我最多卖给十个人,再不会多卖了。至于你们是不是还往外卖,我就管不着了。当然,这十份你都买下也未尝不可。一份一万两。”

    一万两银子,那可不是个小数。但是高太医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他毕竟做太医几十年,这笔积蓄还是拿的出来的。当即一拍桌子,高声道:“我要。我出五万两,买五份。剩下的你只能卖给另外五个人。”

    这种方子少一个人知道就多赚一分钱,高太医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五万两银子,虽然让他肉痛,几乎用去了他大半的积蓄,但是他咬咬牙还是决定买下。因为他相信,依靠这个方子在这场瘟疫里他甚至可以赚回两三倍的钱。”

    杨仙茅没理他,扫了一眼其他人:“还有人要吗?”

    陶太医和童太医都赶紧举手,童太医急切的说道:“我也买,我买两份。”陶太医也赶紧说:“我买三份。”

    他们三个各自买的份额加起来便已经达到十份,也就是三人凑了十万两银子,买断了杨仙茅的这个方子。除了杨仙茅自己能用之外,就他们三个人知道。

    费神医皱了皱眉说道:“你们三个把方子都买断了,其他人要买怎么办呢?”

    其他太医也想要买,甚至跟高太医他们吵了起来。杨仙茅也没有再让其他太医买,因为这个方子他相信没有多久的生命力。而且从目前来看,虽然两个治好了一个,但是杨仙茅有种感觉,这个方子治愈的人不会超过三成。

    他已经对瘟疫的病因病机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并相应的有了一些方剂的选择,他相信新的方子很快就能制定出来,而且新的方子将大幅提高治愈率。新方子的生命力将会瞬间盖过这套方子,所以买这套方子不一定能赚什么钱,甚至还可能亏本。

    在太医院的这数十个太医中,就这三人对自己很不待见,阴阳怪气的故意找自己的茬,所以让他们吃吃苦头杨仙茅没觉得什么过不去。但是其他太医虽然对自己也比较冷淡,但还谈不上对自己有什么不当的言行,所以杨仙茅不想让太多的人因此吃大亏,从而树立太多的敌人。

第830章 找准了路

    于是杨仙茅摆摆手说道:“先来先得,我刚才已经把话说在前面了。这方子我只卖十份,每份一万两银子。既然他们三个先说了,当然他们三个先得。别人慢了就没办法了,除非他们三个愿意再出手。”

    高太医、陶太医和童太医顿时欣喜若狂。董太医说道:“别指望了,出再多的钱我也不会转让的。”

    这些太医显得很是无奈。费神医知道杨仙茅并不是那样的人,他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有他的理由,因此他并没有再出言干涉。

    杨仙茅对高太医等人说道:“趁我还没改变主意,赶紧把钱送到我家去。不过你们只能自己把钱送去了,因为其他人不是官员的话,是没办法上街的。”

    三个人连声答应,让杨仙茅一定要等着。很快这三人便将钱凑足了,送到了杨仙茅家里。

    这三人亲自用推车把一箱箱的银子推到杨仙茅家里去了。因为仆从没法上街,特别是高太医,年纪大了,他要的份额又最多。五万两银子,前后推了好几趟。

    路上遇到巡逻的御林军,经过好几次盘问。累的跟孙子似的,而且还担心被打劫。不过这些御林军好歹是皇帝的亲兵卫队,虽然看着他一箱箱银子还是有些眼热,却没有起打劫的念头,让他平安过去了。

    杨仙茅让王院判给他准备了出入的腰牌,不用再担心御林军盘查。带着腰牌回到家里,清点了三人送来的银两之后,这才将三份药方给了三个人。

    杨仙茅明确说道:“我要提醒你们一声,这个方子的治疗效果还不显著。可能也就只有两三成而已,你们不要因为没治好就丧失信心,或者怪我给了你们假的药方。这一点明白了吗?”

    这三人都一起点头说:“这个我们明白,如果是疗效显著的方子的话,那恐怕就不是这个价了。”

    杨仙茅点了点头说:“你们知道就好,免得到时候起纠纷,都是同事,撕破脸不好。”

    王院判写了奏折,禀报了皇帝说,新任命的破格提拔的小郎中杨仙茅找到了一种药方,治好了曾布曾大人,说明药方是有效的。因此允许城里身患有新瘟疫的病人家属将病人送到太医院来就诊,以便救治。

    宋神宗得到这个禀报之后,异常高兴。当即下旨同意王院判的意见,通知巡街的御林军,可以把这消息通报给全城百姓,让患了病的有可能是瘟疫的病人家属,可以送病人到太医院就医,但人数不能超过三个,除了就医外不允许探亲或者干别的。

    接着高太医等三人也联名把奏折报了上来,说他们三人得到了杨仙茅的授权卖的药方,也可以治这种病。要求准许分一些病人到他们那里去,不然的话太医院只有杨仙茅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因为他们三个从杨仙茅那里买到了新方子。

    宋神宗当然对这个消息很是高兴,他高兴的是杨仙茅居然愿意把方子让出来。他原先担心的就是杨仙茅一个人掌握这个方子,只靠他一个人救治速度没那么快,会耽误病情。现在增加了三个人,将很大程度缓解病人救治的问题。

    于是再次下旨,容许城里的病人家属除了将病人送到太医院之外,也可以送去这三个人自家开的药铺医治。并容许这三个太医在这期间不用到太医院来上班,直接在自己家医馆坐堂问诊。同时他们的方子可以拿到太医院来买药,因为这三人医馆里的药在洪水中都被浸泡坏了。

    接下来的数天时间里,杨仙茅一直在太医院给人诊病。尽管有四个地方可以治疗这种新的瘟疫,但是城里的人患瘟疫的太多了。御林军不再禁止病人送来医治之后,病人便源源不断的送了出来,而送来最多的就是太医院。

    毕竟在每个人的心中太医院的太医那是医术最高的,无人能出其右。患病了当然要找最好的医生来看,这是每个人的想法,因此送来太医院的病人最多。杨仙茅有了基础方,根据这个方子迅速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调整,然后用药。果然不出杨仙茅所料,他这种新的方子最多也只能治愈三成左右的病人,还有七成病人都还是不治而死。

    大量病人送来之后,给了杨仙茅一个很好的观察病情的机会,他需要确定这些病人究竟是怎么得病的,得病之后有些什么症状,尝试着对这些病症进行分类。

    这是他判断病因病机的一个基础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给病人的诊治,杨仙茅有了新的想法。他马上把费神医请了过来,想请他在一起分析一下自己的方子,看看这样的判断行不行。如果说这个思路可行,他再根据这个思路来确定方剂的配伍。

    费神医来了之后杨仙茅直接说道:“费神医,这段时间里,我通过治病发现,这种新的瘟疫实际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导致毒性肿瘤的瘟疫。这种肿瘤是由于瘟疫的热毒从皮肤的溃疡或者伤处侵入,从而在脖子腋下或者腹股沟处形成了一种血性的热毒。这种可以用我先前配置的那种方子来治疗,那种方子之所以只能医治三成左右的病人,是因为另外两种瘟疫虽然性质上跟这种瘟疫差不多,但病症不同,因此我那个方子就没有效果了。”

    费神医对杨仙茅的这个发现非常的惊讶,频频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你发现另外两种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种,我把它称为血毒瘟疫,这种瘟疫是由于食用了不洁的食物,使得有热毒的食物进入人的肠胃之后,在肠胃和血液中血毒蒸郁,酿积成毒。外发为黑斑,扩大到整个身体各处。这种就需要用新的肠胃型的药来进行治疗。而第三种则是利用空气,通过人的呼吸进入人的肺部,导致染上肺毒的瘟疫,这种瘟疫典型特征就是吐血。当然这三种瘟疫相互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病人可能只占其中的一种,有的可能是两种或者三种都有。那就需要相应的调整方子。”

    费神医捋着胡须频频点头,这段时间他也一直在观察杨仙茅这边的情况。不过他没有像杨仙茅这样,将病归结为几种,然后再针对性的用药。但是杨仙茅的观点在他看来非常有道理,觉得完全可以按照这三种方法来制作三种相应的药方。或者根据病人患有瘟疫的不同情况,来综合调整用药。

    在得到费神医的肯定答案之后,杨仙茅的信心强了很多。经过连续几天的配药试验,最终他锁定了一个基本方,并把这种方剂称为加碱解毒活血汤,这个药方是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增加了解血毒清血热活血瘀的功效。基础配方是连翘三钱,柴胡两钱,葛根两钱,生地五钱,当归半钱,赤芍三钱,桃仁八钱,去皮尖打碎。红花五钱,川朴一钱,甘草两钱。

    以这个解毒活血汤为基础,针对三种病情再做相应的增减调配组合,从而形成不同的方剂,来抑制不同的症状的病人。这就需要医者对症状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做到准确的调配。

    杨仙茅用这个方子对他的病人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经过大量的病案医治之后,确认这个方子治愈率超过了九成。

    杨仙茅并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因为他给病人看病的情况王院判和费神医都高度关注,几乎是天天守在旁边看着。每次好一个,他们都会去记录下来。因此当杨仙茅最后的药方取得了超过九成的治愈力的时候,王院判已经连续几道奏折报告给了宋神宗。

    宋神宗异常高兴,马上吩咐招见杨仙茅。

    杨仙茅不知道这时候皇帝要见他做什么,他其实没什么兴趣去见这位皇帝的。不过思索片刻之后,他还是决定去见见皇帝。毕竟他要娶到药香郡主,最终还得过皇帝这一关,所以还是不能够跟他把关系闹毛了。

    进入宫城更为严格,不仅杨仙茅要将全身上下的衣袍换成里面提供的干净的衣袍,而且还要彻底的沐浴并用药水消毒。同时他也不可能长驱直入皇宫,而是在皇宫靠近大门的一处四周用高墙隔离起来的偏殿拜见皇帝。

    而见到皇帝时,杨仙茅才知道什么叫做小心谨慎。因为杨仙茅被送到偏殿之后,内侍让他远远的站在门口,不许靠近皇帝,回答要大声。

    等了片刻,皇帝终于从后面屏风出来,坐在金銮殿上,距离杨仙茅竟然有百十步以外。而且在这之前,太监已经告诉杨仙茅这个已经是对他的最大的礼遇了。皇帝面见其他大臣,大臣们都是在金銮殿外面等候。需要商议什么,只能在门外大声表述自己的观点,连奏章都不能进来的,就怕把皇帝给传染了。

    杨仙茅站在门口望着因为距离比较远看不真切的皇帝,觉得他的气色比较差,看来他经常生病是不假的。杨仙茅已经得到陪他来的太监简单教了拜见皇帝的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知道不是正式的大典之类的场合是不需要下跪磕头的。当下躬身一礼说道:“微臣拜见官家。”

    “免礼平身。杨爱卿,朕已经听说你找到了治疗瘟疫的药方,而且治愈率能达到九成,朕非常高兴。特意召见你,予以勉励。”

    “多谢官家赞誉。能研制出这样的药方,也是托管家的鸿福。”

第831章 献药方

    杨仙茅听宋神宗说话底气不足,便知道他的身体已经病得很重了,而且应该有多种疾病。

    宋神宗说道:“宣你进殿除了嘉奖你的成就之外,朕还有一些事情想与你商议。”

    “微臣不敢当,官家有何吩咐尽管告诉微臣,微臣一定遵从。”

    宋神宗点点头说道:“朕公务繁忙,要处理很多事,就长话短说了。其实就一件事,你这药方朕想买下来,然后公之于众,让所有的医者都能使用。你意下如何?”

    杨仙茅一听就笑了,说道:“皇帝官家,这是嘲笑微臣贪财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还有什么东西不是皇帝的呢?这方子微臣本来就是打算进献给官家的。”

    杨仙茅当然知道跟皇帝做买卖那自己简直是活腻味了。就算是自己大大方方将方子交出去,皇帝的赏赐也绝对不会少,又何必套上买卖这样词来惹皇帝不痛快呢,更何况他压根就不在意钱财,他现在的钱已经花不完了。他现在最在意的当然是药香郡主,如果能够用这个药方作为交换,使得皇帝不干涉他娶药香郡主那就算大功告成了。

    但是这种话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说拿药方换,那皇帝可就太没面子了,必须要表达出这个意思,但是又不能太直白。

    杨仙茅一时还真想不到该怎么来表达,不过他决定先把这药方献给皇帝,让皇帝欠自己一个人情。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说这件事,免得两件事一起说,会让皇帝感觉到自己在跟他交换谈条件,要是那样恐怕这事情就更加麻烦了。

    所以杨仙茅躬身道:“这个药方本来就是普济苍生的,我记得先祖皇帝曾经搜罗天下药方,汇编成册刊印天下,造福百姓,可也未曾收过百姓一文钱。现在这药方拿出来,救治被瘟疫时刻威胁的百姓也是我们医者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可讨价还价的,所以微臣愿意将这张药方无偿捐献给官家。”

    说罢,他回头看了一眼门口站着的内侍说道:“能否借只笔用,我把药方写下来。各种不同的情况要使用不同的药,这些也需要详细写下来,以便临症的时候变化使用。”

    那内侍扭头望向金銮殿上的宋神宗,宋神宗面露微笑,缓缓点头。

    于是内侍便赶紧跑去取来笔墨纸砚,还有一张小方桌和一个蒲团,侧着放在门边。杨仙茅在蒲团上盘膝而坐,内侍替他研墨。杨仙茅笔走龙蛇,很快写了一套方子,这方子是个基本方,下面是根据他归纳的三种疾病的变化进行的方剂调整原则。

    写完之后,他将笔放在了桌上,在将那方子递给了内侍。

    宋神宗也不要那药方看,只对内侍说道:“你马上将这方子交给成书局立刻刊印出来,送到各医馆,让医馆恢复行医。全城百姓家有患瘟疫的可以送到医馆就医,其他人还是不容许随意上街,只要不是紧急情况都可以劝返,以免扩散瘟疫。另外叫太医院的药房平价把药物给各医馆卖一些,让他们有药给病患及早治疗。”

    杨仙茅由衷赞叹说:“官家心系百姓疾苦,当真是令人敬佩之极。”

    宋神宗道:“你替朕找到了治疗这可怕瘟疫的方子,真正救民于水火之中,朕一定要重重赏赐于你。你说吧,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

    杨仙茅用了十二分的力气才把要皇帝不要管药香郡主嫁给自己这样的要求强行按了回去,他使劲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