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小郎中-第4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仙茅知道,对于哮喘病急性发作呼吸困难的病人来说,就诊的时间非常重要,所以哪里还有空闲去寒暄。立刻点头答应,蹲下身,从怀里取出一个竹筒,这里面是他带着的银针。

    杨仙茅出手如电,在这老汉的膻中穴、列缺穴、肺俞穴、尺泽穴等穴道入针,用泻法。很快老者急促的哮喘声渐渐平息了下去,呼吸也慢慢恢复正常。原本一直在抹眼泪的那少女终于露出了笑容,一个劲对杨仙茅表示感谢。

    杨仙茅针灸完毕收了针后,老汉已经能够正常呼吸了。只是人非常虚弱,连话都说不出来。那汉子忙恭声对杨仙茅说道:“多谢公子,还未请教公子尊姓大名,此大恩大德我们铭刻在心。诊金需要多少?我这就给你。”

    杨仙茅摆摆手说:“举手之劳而已,不用了。不过见你父亲这病,似乎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现在他的身体极度虚弱,身上的病只怕也不止这一个吧。还是尽早安顿下来,切不可长途跋涉啊,不然老爷子还会犯病的。”

    那汉子感激不已,连连拱手,又叹了口气说道:“是呀,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原本是到同州来探亲的,结果亲戚已经跑到南宁去了,我们扑了个空。都怪这可恶的金朝人,我们现在是在往回赶。原本我们到同州来,一来是探望一下亲戚,二来也是想在同州找个郎中给爹看病。听说秦氏医馆的秦掌柜医术很高明,我们便想过来请他帮我父亲瞧瞧。只可惜他们也在几天前往南走了,没办法,我们只好返回陇州。没想到在这里我父亲犯病了,幸亏遇到公子,不然家父的病就危险了!”

    那少女抹了把眼泪,勉强一笑说:“就是啊,今天还是家父的生日呢,若是今天有个三长两短,可叫人怎么想得通。”

    杨仙茅一听这话,不由又惊又喜。因为这一天正好是他在四十年前拜的干娘唐氏的生日,只是不知道时辰是不是对得上。杨仙茅赶紧说道:“令尊是否是酉时生辰?”少女吃了一惊,上下瞧了瞧杨仙茅说道:“公子如何知道?”

    杨仙茅咧嘴笑了,这可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自己救的这老汉的生辰八字居然跟干娘唐氏一样,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可是明明刚才他哮喘发作几乎就要断气了,若不是自己及时用针灸为他治疗,这老头就死定了。自己已经救过他的命,怎么心中却全然没有完成使命的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呢。难道是生辰出了问题吗?不对啊,古人对生辰八字那是非常在乎的,所以记得非常牢,一般不会有错。

    这么说来的话,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老汉的病还有可能会发作,也就是说自己虽然救了他这一次,但是老汉的病并没有完全的被治好,老汉还会因为自己救治的这个病而丧命,又或者还有其他的劫难,所以现在救了他,也只不过是暂时延缓了他的性命而已。这种救治是不彻底的,也是达不到所谓救命的要求。如此看来,要完成使命,就必须要把对方彻底的治好,让他解除生命之忧,才可能被判为达到了救治的目的。

    杨仙茅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跟对方待在一起。于是装作很随意的样子说道:“你们是陇州人吗?”

    那汉子忙点头说:“是呀,公子也是去陇州的吗?”

    “是呀,我有个亲戚在陇州。听说金军打来了,我在同州待不下去,就想到陇州去找我亲戚,投靠他们暂时住在陇州,因为很多人都说金军喜欢的是宋朝的江南花花世界,不会往西边打来的。因为西边要比南边穷的多,他们肯定先去抢那些南边的富足之地。所以跑到西边反而安全些,我这才想着到陇州去找我这个亲戚。”

    那汉子欣喜的说道:“那太好了,我们正好也回陇州,而且我们世代住在陇州,对当地很熟。你说你的亲戚叫什么,住在什么地方?我或许可以带你一起去找找。”

    杨仙茅一听,不由大喜,忙躬身道:“要是能这样,那可真是太感激了。”接着又随口编道:“我那亲戚就住在东城,姓杨,是我三叔。我知道他们家宅院在哪,倒不用你陪同。不过你父亲的这病很危险,我刚才只是用针灸暂时控制了他的哮喘。他还是随时可能发作的,需要尽快用药物治疗才能彻底断根。不然下一次发作,针灸还能不能控制就很难说了。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我们可以一路结伴到陇州,在路上要是你父亲出了什么闪失,我也可以及时帮他医治。”

    这汉子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他刚才主动提出要帮杨仙茅去陇州找亲戚,其实就想向杨仙茅示好,随后来提出希望能跟杨仙茅一路同行的想法。这样要是父亲的病情再度发作,就可以得到这人的救治。这小郎中医术十分高明,仅仅用银针三两下就控制了父亲这十分棘手的哮喘。这等本事实在让这汉子放心,虽然杨仙茅看起来很年轻,但这时候他已经顾不得这些了,有个郎中在一旁,那可总比没有郎中要强的多。否则父亲要是再次发病的话,那可就惨了。

第866章 一切为了守城

    现在这小郎中竟主动提出要与他们结伴而行,让那汉子和那少女欣喜无比欣喜,赶紧连连施礼,连老人都用孱弱的声音连声表示感谢。

    相互介绍之后,杨仙茅知道这一家人姓罗。罗老汉是一个绸缎铺的掌柜,家里日子过得还不错。有一个小宅院,儿子和女儿都还没成亲。都在铺里帮忙,一家人做生意。

    那汉子名叫罗大匡,少女叫罗小妹。他们搭建的这个帐篷比较大,就算加上杨仙茅也住得下。

    当下罗小妹便赶紧从行囊中找来了一床铺盖,铺在了哥哥的床铺旁边,又拿出吃食来给杨仙茅。杨仙茅倒也不客气,一边吃一边跟他们攀谈。

    杨仙茅介绍自己是秦氏医馆的伙计,之前跟着秦掌柜给人看病。后来被城外的一个大户请去家里做郎中,这才离开了秦氏医馆。

    当得知杨仙茅竟然是同州最有名的秦氏医馆的坐堂郎中后,罗大筐兄妹便更是放心了。躺在床上的罗老汉也用含混的声音赞叹说:“秦掌柜的医术之高,很多地方的人都听说过,连我也都听过。这一次本来要去找他救命的,结果没想到去晚了几天,他已经先走了,逃到南边去了。”

    罗大匡宽慰父亲说道:“爹,即使这秦掌柜咱们没找到,但是现在找到了秦掌柜的坐堂郎中啊。这小郎中先前露的一手就应该可以断定,他完全可以治好您的病的。”

    这番话让罗老汉也连连点头,只要是能把自己的病治好,能活下去。无论要付再多的钱,罗老汉也愿意。现在这兵荒马乱的,要去找名医可不容易。眼前这个郎中出手不凡,又愿意帮忙,那就一定要好生笼络啊。

    他们一家子人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将好吃好喝的都给了杨仙茅。还安排了帐篷中最舒坦的位置给他住,并且还让罗小妹与他并排睡。

    这当然不是罗小妹自己来安排的,而是罗老汉私下里告诉了儿子。他相信这小郎中是个正人君子,不可能在一家人都在的帐篷里头的时候,对自己的女儿有非分之想。但是却可以利用这样的安排来表示对杨仙茅的善意和最大的敬重,以唤起杨仙茅对他罗老汉的用心救治。

    只是这个安排让罗小妹羞得满脸通红,但是父亲和哥哥都在,又是住在一个帐篷里,自己倒也不用担心什么,于是便大大方方躺下来。

    杨仙茅却没有按照他们的安排跟罗小妹肩并肩的躺在被窝里,而是盘膝而坐,像老僧入定一般。这种睡觉的姿势,他在修真期就已经养成了,完全可以利用自己打坐来进入休息睡眠。

    这个姿势也可以使他与躺在旁边的罗小妹之间有一个适当的距离。开始的时候罗家还以为杨仙茅是不好意思,又或者这之前有这么一个修炼的阶段,等他修炼完就会躺下来睡的。却没想到杨仙茅一直盘膝而坐,如老僧入定一般,一直到深夜都没有躺下来的意思。在父亲的几次催促下,罗小妹才红着脸起身对杨仙茅说:“杨大哥,你怎么不躺下来休息?你要是觉得不方便,我可以去门口睡的。”

    杨仙茅的声音好像从梦境中传来:“不必了,我这样就是睡觉的。你们不要打扰我,我要入定到天亮,你们睡吧。”

    说罢便不再言语,继续盘膝打坐。

    听到杨仙茅这么说,罗小妹和她的父亲哥哥这才释然,原来这是人家特有的睡眠方式。罗小妹甚至暗自舒了口气,她实在是很难为情,要跟一个刚刚认识的男人肩并肩的睡在地铺上,尽管各自盖自己的被子,却还是让她很紧张,好在杨仙茅根本就没有这样做。罗小妹下意识的感觉,杨仙茅刚才所说的他习惯于盘膝而坐睡觉是一种借口,只不过是他看出了自己的尴尬,不愿意让自己为难而已。若真是这样,那这个男子还真是一个谦谦君子,这让罗小妹的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感激。

    到天快亮的时候,罗老汉呼吸再次急促起来,而且再次出现了哮喘。不过这一次他刚刚发病,杨仙茅便立刻对他用针灸进行了施救,使得他的哮喘很快得到了缓解。

    黎明前的这一次有惊无险的发病,让罗大匡和罗小妹心中都暗叫侥幸。如果不是老天爷派来了这个神奇的小郎中两次给父亲施救,那父亲能不能过得了这一劫,平安的回到陇州可难说的紧了。

    第二天早上,他们收拾之后再次出发。罗家有一辆牛车,这牛还跛了一条腿,而且十分老迈了。估计这样的老牛连朝廷都看不上,因此并没有征用带走,这才得以幸存下来吧。老牛走的步伐比人还要缓慢一些,不过他们不需要赶路认识,也不用太着急。坐着牛车走,总比自步行要省力得多。更何况罗老汉的身体有多种疾病,极其虚弱,根本难以行走。

    罗老汉坐在牛车上,罗大匡坚持让杨仙茅跟妹妹两人一边一个,坐在前面的车辕处,而他自己则坐在牛车后面。一路之上见到躲避兵荒的人络绎不绝。但是越往前走人就越少,因为有不少人已经在中途分道,去别的方向了。

    其实对于躲避兵灾来说,躲在陇州这样的大州县反而不安全,因为他们会成为金兵主要的攻击目标,而躲到小的县城和村镇去不会引起金兵的注意,或许反而还能够保全性命。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陇州城。陇州城的守军不算多,但是戒备森严。守卫陇州的知州已经将所有的守城的厢军,包括衙门的马步弓手、衙役派到了这里,甚至还自掏腰包征集了不少逃难到这儿的青壮年加入守城。

    杨仙茅他们在进入城池的时候便发现,城里面身穿军装的厢军以及衙役和衙门的弓手兵士一队队的正在搬运着各种防守用的滚木雷石。甚至在城墙上架起了大铁锅,准备了无数的水缸,用来积水,以便守城的时候,金军发动进攻可以用开水进行防御。

    杨仙茅看见这些,心中对守城的将领很是赞叹。但是从现在朝廷的情况来看,陇州不会得到其他军队的援助。单靠这些厢军和召集起来的民壮,要想守住城池简直太难了。

    杨仙茅的前世曾经参与过当年与辽军的不少防御战,知道面对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但是采用这种防御还是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至少这样可以让城里的百姓有一种安全感。如果没有遇到大规模金军的进攻,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守住城池的。

    杨仙茅在心中感慨着,随着牛车摇摇晃晃进了城。

    陇州城原本是熙熙攘攘的街上,如今已经冷清了许多。一半以上的店铺都已经关门闭户了,有的甚至上了好几把大锁。而整个城池比先前要清净了许多,因为城里有钱的人大多出城逃走了。

    这里距离同州并不太远,而金军距离同州也不过一两百里路。从同州再杀到陇州来,快的话也就一两天的路程,所以陇州同样并不安全。

    对于穷苦百姓来说,逃到外面跟留在这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有些人选择了留下,因为金军杀来的时候,他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金军抢掠。听说金军感兴趣的只是金银财宝和女人,并没有进行残酷的屠城,所以留下来的百姓大多都是安全的。

    毕竟任何一个皇帝要统治一片土地,人都是不可少的。在没有特别的情况下,任何一支军队都不会无缘无故随意屠杀居民。因为这些百姓只有活着才能给他们创造财富,才能提供劳役,而有钱人就不一样了。所以大多有钱的人都逃走了,因此空去的大部分是一些大宅院,最多留下一两个看家的老汉,或者托留下来的亲戚帮忙照料。

    杨仙茅他们就在这种凌乱的环境中进了城,一行人径直来到了罗老汉的家。

    下了车之后,杨仙茅帮着把罗老汉转移进了家里头。罗大匡坚持要跟杨仙茅一起去找他们家亲戚,说是认个路,如果说父亲病情发作,又找不到郎中,还可以来找杨仙茅帮忙。因为这一路上都是杨仙茅用针灸控制住了刚开始发作的罗老汉的哮喘,如果不是杨仙茅在他们身边的话,罗老汉在路上已经死了好几次了。

    杨仙茅当然是不想答应罗大匡跟自己走的,因为他根本就没什么亲戚在这。他对罗大匡和他妹妹保证,自己去找到了亲戚之后,跟亲戚说一声,然后就会来找他们的。但是这个提议却没有能够让罗大匡兄妹放心下来,因为进城之后他们就发现,城里好多的房舍都是空着的。路上他们也留意过,有几家平素去看病和买药的医馆药铺也都大门紧闭,人去楼空。因为这些看病的郎中基本上家里都有一些钱财的,当然不愿意留下来遭受兵灾,他们有手艺,到哪都能养活自己。

    在发现沿路的医馆药铺的郎中都逃走之后,罗大匡兄妹心头都在发紧。因为他们担心如果没有人给父亲看病的话,父亲只怕活不了多久了。眼下见到了这好心的小郎中,医术又是如此高明。一路上也幸亏有他用针灸,才保住了父亲的性命。这样的救命菩萨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若是他走了,谁知道他还会不会回来。

第867章 古老的衙门

    因此兄妹两都好说歹说,一定要有一个人跟着杨仙茅去见他亲戚,并且要跟他亲戚商议,请杨仙茅继续帮自己父亲医治。他们家还有一些积蓄,哪怕花上两倍的钱也都愿意,因为这时候已经没有选择了。

    杨仙茅听他们如此坚决,自己也无法拒绝。眼珠一转,便想了个主意。反正路上看见很多的宅院都是空的,可见城里不少人都逃走了。只要在这些空宅里随便找一户人家,说是自己的亲戚就行了。到时候敲不开门,便说全家人已经逃走,自己就可以跟着兄妹俩在罗家住下。反正这也是罗家最大的愿望,但是杨仙茅必须要给自己再路上编的谎言圆谎。

    当下杨仙茅点头答应,这让罗氏兄妹异常的高兴,商议之后便让罗小妹跟着杨仙茅。罗大匡心头打的算盘当然就是,妹妹到底是个年轻美貌的少女。如果到时候因为有什么事情耽搁,不让杨仙茅来给父亲救治的话,有妹妹去央求也会比他这个大男人管用的多。杨仙茅这小郎中可以硬着心肠拒绝一个大男人,但是很少有年轻人能够拒绝一个美丽少女苦苦哀求的。

    杨仙茅带着罗小妹往东城走,罗小妹他们的家在南城,杨仙茅要尽可能离他们家远一些,这样她就不会熟悉了。免得找到一户刚好他们家认识的,那这谎话可就穿了。虽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可能会让罗家兄妹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影响自己后面的行动。

    街上已经没有可供租赁的马车或者牛车了,虽然有一些穷苦人自己做了手推的推车来招揽生意,但是杨仙茅当然不会坐。依赖别人的双脚,还不如依赖自己。看着罗小妹的身体倒也相对比较健壮,走一段路应该问题不大。

    杨仙茅故意东张西望,说自己很小的时候来过,这些街景大多跟小时候记忆差不多,但是有很多都已经很模糊了。于是一路上,罗小妹便给他介绍沿途的一些主要建筑,包括酒楼客栈和大的商铺。

    他们穿过城中心便见到了陇州的知府衙门,见到这衙门杨仙茅不禁愣住了,因为这衙门实在是太破旧了,上面的青砖绿瓦都已经长满了青草。而从围墙外望进去的房顶,有好多瓦片都已经掉落了。一个个窟窿在房顶上,同样长着已经开始发黄的野草,证明这些楼房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岁月了。

    衙门口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就连门房都不见踪影,大门紧闭着。杨仙茅有些奇怪,瞧了瞧天色,现在也不过刚刚过了中午,离下衙的时间还早着呢,怎么就把大门给关上了呢?

    罗小妹看出了杨仙茅的疑惑,笑道:“出城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因为早就传闻金军要打过来。在金军真正开始打过来之前,守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