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高粱地,连守信掰下第一根乌米,将外皮撕开,露出里面白嫩嫩的瓤,递给连蔓儿。连蔓儿掰下来一段吃了,从自己的记忆中搜索了一番,这才大概知道了,乌米到底是什么东西。

    乌米,其实是高粱的一种病变,学名似乎叫做黑穗病。是由于种植密度过大、或者肥料没有完全糟透等原因引起的。

    黑穗病的初期,乌米是白色的,很嫩,而且味道甜美。若是放任它继续成长,后期乌米就会变成黑色、膨大,不仅不能吃,而且还会感染高粱叶子,影响高粱的收成。

    这个年代没有农药,好在乌米也没那么容易大面积爆发,相反,由于庄稼人的种植经验都很丰富,乌米的出现是比较少的。只要在乌米的生长初期,将乌米掰下来,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就是打乌米。

    而这个时候打下来的乌米,是小孩子们最爱的美味之一。既可以就这么生吃,也可以拿回家去蘸酱吃,外面裹了干豆腐蘸酱吃,还可以和土豆、豆角一起炖了吃。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将一根乌米分吃了,就分散开,各自拿了两条垄向前走,搜寻乌米。高粱叶子刮在皮肤上,有些痒痒地疼,但是在庄户人家的孩子眼中,这根本一点都不影响他们寻找乌米的快乐。

    找到乌米,掰下来,谁也没有再吃。

    “拿家去,晌午咱买上一斤干豆腐,卷着蘸酱吃。”连蔓儿是这么打算的。

    五郎和小七都同意,连守信自然更不会说什么。

    将一片高粱地都搜索完,打下的乌米也才装了半篮子。

    连蔓儿瞧着半篮子乌米,有些小小的纠结,乌米不多,说明高粱的长势好,她应该高兴。可是她心里的某个角落,是消能打到更多的乌米的。

    出了高粱地,爷四个又到旁边的玉米地看了一圈,玉米地里没有乌米,玉米长的很好,结的玉米穗从外面就能看出,里面已经开始长玉米粒了。

    因为粪肥的量足,今年的雨水又好,不管是高粱、玉米、糜子都长的很好。

    走到地头,连守信去跟看青的人说话,连蔓儿就在地瓜地里蹲下身,小心地查看地瓜秧。从地瓜秧的长势上,可以估计出,地底下的地瓜必定也长势喜人。

    玉米加上地瓜,她今年不仅能大饱口福,还能大赚几笔,这真是让人高兴。

    连蔓儿就忍不住抿了嘴笑。

    “四叔、蔓儿姐,快回家,家里来人了。”连叶儿急匆匆地从地头跑过来,一边高声喊。

第三百四十七章 打算

    连蔓儿听说家里来人了,赶忙站起身。这个时候,连叶儿已经到了跟前,她一头的细汗,弯下腰喘气。连蔓儿站在那,都能听见连叶儿砰砰的心跳声,看来连叶儿这是一路快跑来的。

    “叶儿,谁来了。”连蔓儿一边往回走,一边问。

    “是沈家来人了,就在铺子里头。四婶在招呼,让我赶紧下地来给你们送信儿。”连叶儿稍微喘匀了气,答道。

    从送去玉米和信到现在,沈家也是时候改有所动作了,不知道沈家这次来的是谁。

    大家一起快步往回走,连守信就问连叶儿。

    “叶儿,是沈家的谁来了?”

    “是沈六爷,沈九爷也跟来了。”连叶儿就道。

    原来是沈六亲自来了。看来他已经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至于沈小胖,这家伙还真像沈六的小尾巴。想到沈小胖圆滚滚地跟在沈六身后,还大言不惭地说他长大后会像沈六一样的样子,连蔓儿就忍不住莞尔。

    还没走到铺子跟前,远远地已经瞧见铺子前面站了二十来个穿官衣的军士,拴马桩上栓了两排的高头大马,旁边还停放了一辆加宽加大型的马车。等走到铺子门口,就看见几个军士手里举着牌子,站在铺子门两侧。

    不是沈六来了吗,他以前可没这样的排场,这是怎么回事?连蔓儿忙打量牌子上的字,这才看清有一面牌子上面写着回避。还有一面上面写着征虏前将军。

    看门的一个千户见了他们,就过来将他们拦住了。

    “总兵大人在此,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这千户一脸的络腮胡子,凶神恶煞一般,说话声音跟铜钟似的。连蔓儿不由得四下看了看,若是放在往常,来了大人物。庄户人家肯定要围观看热闹,今天这附近却一个村里的人都没有。显然是被这气派给吓住了,谁也不敢往跟前来。

    “这是铺子里的东家。咱们大人要找的人。”就有一个矮个子,长的极精神的年轻人走过来,对那千户道。

    那名千户听了。赶忙就退了开去。

    “进来吧,大人正等着你们那。”矮个子的年轻人招呼道。

    连蔓儿看了一眼这个年轻人,觉得他有些眼熟,似乎再哪见过。

    那年轻人瞧见连蔓儿看他,就微微笑了笑。

    进了门,就看见铺子里的桌椅都被堆到了一脚,屋子正中摆了一张桌案,沈六一袭红色圆领蟒缎常服,正坐在桌案后慢慢地品茶,沈谦坐在他下首。正往外张望。

    张氏、赵氏都站在通往厨房的门口伺候。

    沈谦看见连蔓儿进来了,肉嘟嘟的脸上立刻就绽出了笑容。他挪了挪屁股,就想要从椅子上下来,扭头看了看沈六的眼色,就又蹭了回去。

    连守信、连蔓儿、五郎和小七这个时候赶忙上前。给沈六见礼。

    “起来吧。”沈六的声音依旧清清冷冷的,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说说玉米的事吧。”等连蔓儿几个站起身,沈六就又说道。他这句话,是冲着连蔓儿说的。

    连蔓儿就将在得了玉米的种子之后,如何在园子和地里种下玉米,等玉米结出玉米棒子之后。又如何发现玉米能吃等大略地说了一遍。

    “……我们自己家先尝了,觉得挺好吃,而且还顶饿,能当粮食,就想着这事应该告诉六爷和九爷知道。”连蔓儿道。

    “你们家的金玉米,现在名气可不小。”沈六的目光在连蔓儿的脸上一扫,淡淡地说道。

    “那是托六爷的福。”连蔓儿赶忙道,“玉米种子是六爷和九爷给的,这个我们不敢忘。除了园子里的玉米,怕长老了不好吃,地里的玉米我们都没动,就打算听六爷你的吩咐那。”

    “已经有人来向我们打听,想要玉米种子,许了我们高价,我们都没有应承。”顿了顿,连蔓儿又加了一句。

    沈六轻轻地嗯了一声。

    连蔓儿偷偷地看了沈六一眼,以她对沈六的了解,她觉得沈六现在的心情应该还是不错的。这个人,肯定是小小年纪就开始做官,所以总是这么一副喜怒不露于色的样子,让人琢磨不透。据说,这是当官的秘诀之一那。连蔓儿暗暗腹诽道。

    “六爷也尝了玉米没有,举得味道还行吧。”连蔓儿见沈六喝茶不说话,就笑着问。

    “我和六哥都吃了,先吃了你送给我的。”沈小胖就抢着道,不知道是不是连蔓儿的错觉,沈小胖似乎在“你送给我的”几个字上,略略加重了语气。“……后来又吃了我家里的。玉米好吃,我可爱吃了。我六哥也爱吃。”

    “还好。”沈谦这样说完,沈六就慢悠悠地说了两个字。

    还好啊,那么就是很好的意思了。

    连蔓儿就对五郎使了个眼色。

    “哥,把咱们准备的东西给六爷吧。”

    “好。”五郎忙答应了,就回了里屋,一会工夫回来,手上捧上一个帖子,向上呈给沈六。

    有小厮接过去,放在桌案上。

    沈六放下茶杯,拿起帖子,打开看了看,嘴角便微微地翘了起来。

    那个帖子中,详细地记载了连蔓儿家是如何种植玉米的,还记录了嫩玉米的产量,最后留了空白,是要等到秋后,记录老玉米的产量的。

    “知道轻重,也还有心。”沈六心里暗道。

    “这帖子上的字,是谁写的?”沈六问,他看过了连蔓儿给沈谦的信,这帖子上的字迹,并不是连蔓儿的。

    “是我。”五郎忙答道。

    “六爷,我哥今年开春就在镇上的私塾上学了,还多亏山上的鲁先生,常辅导我哥和我家小七的功课。”连蔓儿就道,“明年我哥就能参加童子试了。”

    “你的字也是鲁先生教的?”沈六看了一眼连蔓儿,问道。

    “嗯。”连蔓儿点头。

    “听说,你比你哥和你弟弟学的都好,要是能够下场考试,肯定能考上秀才、举人。”沈六看着连蔓儿说道。

    “听……”连蔓儿想问沈六是听谁说的,忽地想到这正是她第一次写给沈谦的信里,自夸的话。沈六肯定是看过那封信了,现在这么说,可不像是在夸她。

    想到这,连蔓儿脸就有些红了。好吧,她承认,她那时是虚荣心作祟,想着对方是沈小胖,落笔就没什么顾忌。

    沈六这人不厚道。

    连蔓儿就不说话了。

    沈六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将帖子收起来,然后站起身。

    “走,看看你们种的玉米去。”

    沈谦欢呼一声从椅子上下来。

    连守信领路,众人簇拥着沈六和沈谦就先到铺子后面,看菜园子里种的玉米。

    沈谦看着菜园子里什么都稀奇,一路向连蔓儿问个不停。连蔓儿也都耐心地告诉了他。沈六状似无意,其实也都听在了耳朵里。

    从菜园子出来,一众人又往地里来。

    看见一片二十多亩的玉米地,都长的郁郁葱葱,沈六点了点头。

    “地里的玉米种的晚,所以熟的就晚。得到秋下,就完全熟了。……打算将园子里的嫩玉米都卖完了,正好这地里的玉米也下来了,能接着卖上十来天,也就四五分地的玉米。其他的,差不多二十亩的玉米,留一些做粮食吃,其余的都能留作种子。”

    连蔓儿跟着沈六和沈谦身边,小声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沈六不置可否。

    “六爷,要是允许大家种玉米,能不能先让我们村的人先种上?”连蔓儿小心地问。

    “这玉米的产量真有你说的那么高?”沈六没有回答连蔓儿的话,而是问道。

    “嗯,肯定。”连蔓儿点了点头,在帖子中,她已经将嫩玉米的产量算了出来,而等到秋下,玉米长实了、长老了,每一颗的分量都要翻番。就比如说,她连蔓儿一顿她能吃下两棒嫩玉米,但是换做两棒老玉米,无论是煮粥、还是磨面做饼子,别说一顿,就是两顿,她恐怕都吃不下那么多。

    “六爷,今年年景好,我们侍弄的精心,施肥也足,估计等秋下,这一亩最少能打七百斤的玉米。……这话我们谁都没跟说,就写在给六爷的帖子上了,……怕人不信。”连蔓儿转了转眼珠道。

    “好。”沈六点了点头,又看了连蔓儿一眼,接着又说了一句,“等这些玉米收了再说。”

    “蔓儿,那是什么?”沈谦看见了地头的窝棚,就问连蔓儿。

    “那是看青的住的窝棚。”连蔓儿就告诉沈六和沈谦,因为怕人糟蹋、偷盗玉米,所以他们家雇了人在这日夜看守。

    “这里民风淳朴,这些天,夜里只发现有两次有人靠近这想要……,都让看青的给赶跑了。”连蔓儿道。

    “要多派人看守。”沈六眉头微微皱了皱,说道。

    “蔓儿,这是啥?”沈谦指着地头种的地瓜就问连蔓儿。

    还没等连蔓儿回答,就见远处黑压压的车轿一溜烟地过来了。

    “青阳县县令求见大人。”

    “锦阳镇众士绅求见大人。”

第三百四十八章 年岁的印记

    那些人离着老远,都纷纷下轿下马,小步朝沈六这边跑了过来。

    沈六没有去看那些人,他微微转过身,看着一望无际的绿野。因为有兵士护卫,那些人都被拦下,就有手下过来问沈六,要不要让县令等人过来相见。

    沈六没有回头,只是做了个手势,就有人将县令等人领了过来,朝沈六下拜口说叩见。

    沈六这才慢慢地回转身,轻轻地抬起手让众人都起来。

    “这地也看过了,走,回去吧。”沈六说着,就当先往回走去。

    众人自然在后面跟随,

    沈六不骑马也不坐车,那些人也纷纷将车轿打发到官道上去,步行跟在沈六的身后。

    沈六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指着靠近路边,被压折了的几棵高粱。

    “这是哪个糟蹋的?”沈六回头看着跟在后面的县令,一双漂亮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寒光乍现。

    沈六突然发威,跟随他的兵士们身上,立刻散发出浓烈的杀气。

    那县令下了一跳,额头上立刻就见了汗,后面跟着的官吏和地方士绅也都吓的面如土色。

    “这庄稼是谁损毁的?”沈六又厉声问了一句。

    那些人你看我,我看你。这些人不是官、就是绅,大都家资豪富,是为了巴结沈六而来,他们当然没将几棵庄稼放在眼里。也没想到,沈六一个出自簪缨世家的武官,会为了这几棵庄稼,而发作他们。

    “是哪个,还不快出来,不要连累了大家?”那县令走过去,压低了声音道。

    最后。是一个矮胖的小吏出来,说那庄稼是他损坏的。那小吏跪在沈六跟前,哭着说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几个人抢道,他被挤到边上,不小心地踩折了那几棵庄稼。

    “我大明朝以农为本。这几棵庄稼。是庄稼人的命根子,我大明朝的根基。怎么在你们眼里,它就碍了你们的路了,就是可以随便损毁、糟蹋的?是不小心,还是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样的人为官,你知不知道,你的不小心,很可能就让无辜百姓的蒙冤受屈,甚至丧了性命?”沈六冷声道。

    那小吏一个劲的磕头求饶。

    “你是一县的父母,这事你自去处置。”沈六就向县令道。

    沈六说完。依旧站在那没动。

    那县令也是聪明人,知道沈六是要他严办,而且还要现在就办了这个小吏。县令当然不敢违拗沈六的意思。

    可是要怎么处置,才能让沈六满意那。

    离了沈六的跟前,那县令就瞅准了一个年轻的军官。正是刚才招呼连蔓儿进屋的那个小个子年轻人。

    “……这个,县里的法令没有具体的条纹,下官愚昧,不知该怎么处置,还请张千户大人指点迷津。”

    “知县大人取笑了,谁不知道知县大人明断是非。反到是我,可是个大老粗。不过知县大人问了,我就说说我们军中的规矩。……立时几十板子那是轻的。”张千户笑着道,“不过那是我们军中,知县大人不用理会。”

    张千户虽然这么说,县令却是心里有数了,感激张千户为他指点迷津。

    当即这县令就下令带来的几个快手,将那小吏捆绑了,就在地头立刻打三十板子。

    沈六听了县令的回报,这才回转身。

    “拿上一锭银子,打听那是哪户人家的田地,把银子送过去,当做赔补。”沈六对身边一个随从道。

    “大人,这要赔补,怎么能让大人出钱。”县令就道。

    沈六摆了摆手,就让那随从拿了银子去了。

    一众人回到早点铺子,沈六在大厅接见县令和众士绅,连守信自然是跟在外边照应,连蔓儿、五郎、小七就带了沈谦进了里屋。

    连叶儿随后也跟了进来,在里屋门口朝连蔓儿招手。

    连蔓儿就让五郎和小七陪着沈谦,她从里屋走了出来。

    “叶儿,啥事?”连蔓儿问。

    “蔓儿姐,那人被打板子,咱村里人都去看了。那块地是王小三家的,他家得了沈六爷的银子,在外头冲着这边磕头那。”连叶儿一脸兴奋,小声告诉连蔓儿道。

    “这下看谁还敢糟蹋庄稼。”连蔓儿点了点头,笑道。她已经猜出沈六突然要重罚那小吏的缘故了。

    所谓杀鸡儆猴,因为这件事,谁也不敢再糟蹋庄稼,更何况是被沈六如此重视的玉米!

    “蔓儿,咱这是不是该准备点饭菜?”张氏正在灶下烧水,就走过来,跟连蔓儿商量。

    这个时辰,是该吃晌午饭了。不过沈六会在他们家吃饭吗?不管他吃不吃,该预备的还得预备。

    “娘,咱就简单的做点饭菜吧。”连蔓儿就道,“啥大鱼大肉的就算了,咱就做几样清淡的小菜,再煮点白米饭。”

    “那行。”张氏点头,娘俩商定了菜单,张氏就让连枝儿、连叶儿和赵氏帮忙。

    “蔓儿,这外边不用你了,你和你哥,还有小七,你们陪着沈九小少爷说话去吧。”张氏就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答应了,就又走进里屋来。

    里屋炕上摆了桌子,桌子上放着茶水、点心和果子,沈谦坐在桌子旁边,正在看小七和五郎的功课。见连蔓儿进来了,沈谦立刻就放下小七的功课,招手让连蔓儿坐他身边去。

    “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