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蔓儿家定了规矩,以后就前面跨院的大厨房,那里烧火依旧用秸秆柴火,这二进院子里,烧火、取暖要用木柴、煤炭或者木炭,当然主要用的还是煤炭。

    煤炭耐烧,也不像秸秆柴禾那样,弄的土土活活的,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的洁净卫生。

    内院这两个灶台,可做小厨房,平时烧烧水、弄些精细的吃食,都极方便。

    今天待客,用这两个炉灶烧水,因此,东西屋的两个炕头都是热的。

    连蔓儿让李氏和她们一起住里间卧房,李氏没同意。

    “你们小姐妹去住里屋,我就在外屋。我稀罕这热炕。”

    连蔓儿就给李氏安放被褥。西屋外间的炕上,也像一般的庄户人家一样,铺的是苇席。不过,在苇席的上面,又铺了一整幅的毛毡。

    这毡子是北边边境上的牧民,用羊毛擀制而成的,很厚实。毛毡是羊毛本色,没有经过染色,铺在炕上,冬暖夏凉。毕竟没到冬天,今天的炕又烧的热。连蔓儿给李氏铺的被窝,没有紧挨着炕头。

    这一天,人来人往的,大家都累了,李氏就早早地躺下了。连蔓儿、连枝儿和张采云也回了里屋。

    姐妹们的卧房,也是一间屋子,十分宽敞。里屋的炕上,也铺着和外间一样的毛毡。地上是青砖地面,上面又铺了一层地板。

    这卧房里的摆设也很简单。靠着北墙,是一溜的四只躺柜。靠东面的两只,是公用的。今天收的好些个尺头,精细物件,就都放在这两只躺柜里。靠西边的两只,一只是连蔓儿的,一只是连枝儿的。

    靠西墙,是一个大大的木制梳妆台,妆台前是两只绣墩。再旁边,有衣架,还有一溜两张椅子,椅子中间摆放着一张茶几,茶几上摆放着茶壶茶碗。

    姐妹三个进了里屋,就都上了炕。连蔓儿去拉窗帘,连枝儿从炕梢的木柜里面拿出被褥枕头来,和张采云一起铺设在炕上。

    躺进被窝里,她们三个又嘻嘻哈哈地说笑了一阵,才渐渐地睡了。

    才睡下没一会,就听见外面哐当哐当连着几声门响。

    连蔓儿立刻醒了,她拥着被子坐起来,将窗帘略微拉开一个角,睁大眼睛朝外面看。

    连守信光着一只脚,另一只脚上及拉着鞋子,身上披了一件大褂,面冲着外屋门,苦着一张脸站在月亮地里。

    “……咋说着说着,你就来气了,我也没说啥啊我。这大半夜的,你还把我撵出来了……,这,我今天、我不是没答应吗……”连守信可怜巴巴地、压低了声音冲着门里解释道。

第四百一十二章 絮棉花

    连蔓儿正看的欢快,突然觉得身边有些异样。她微微扭过头,就看见连枝儿和张采云也都围着被坐了起来,而且都将头挨过来,也往外看。

    连蔓儿侧着耳朵听了听,外间屋里,啥动静也没有。连蔓儿暗暗点头,李氏肯定是这两天劳累到了,所以睡的沉。

    连守信站在门外解释,半晌,也没听见张氏有什么动静。连守信就朝门口走了两步,似乎是想回屋。就在这个时候,一只鞋子从屋里飞出来,砸在连守信的胸膛上。

    连守信的身体往后仰了仰,那蝎子就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紧接着,就是关门、上门插的声音,在之后,是张氏轻轻的脚步声,往东屋去了。

    连守信走到门口,推了推门,自然是没有推开。他只得转回身,弯腰捡起张氏扔出来的那只鞋,随即就在台阶上坐了下来。

    这个时候的夜晚,天气已经有些冷了。

    身上只穿了单衣,即便是连守信,在廊下坐了一会,也觉得冷了。连守信站起身,走回门前,试着又推了推门。门依旧是插着的。连守信就又走到东屋的窗下,抬手敲了敲窗户。

    “他娘,孩子他娘。”连守信低低的声音叫道。

    屋里张氏早已经在被窝里躺下了,听见连守信敲窗的声音,只是在被窝里翻了个身,就不动了。

    连守信呆呆地在窗下站了半晌,终于绝望了,张氏是不会心软来给他开门让他进屋了。

    连守信没有办法,只得慢吞吞地从窗前离开,低着头,往前院去了。

    西屋里,看着连守信垂头丧气地去了前院。连蔓儿才将窗帘放下,重新躺回被窝里。

    “大姑把大姑父给赶走了。”张采云就小声道。

    “嗯。”连蔓儿点头,“咱不管他们,咱睡咱的。”

    “大姑也有脾气啊。我听我娘说,大姑脾气可好了。”张采云又小声地道。

    张氏的脾气当然好,不然也就不只是将连守信赶出去那么简单了,连蔓儿心里暗道、想想连守信黯然而去的背影,连蔓儿在被窝里偷笑了一阵,才又睡了。

    第二天,神清气爽地起来。略收拾了收拾,连枝儿、连蔓儿、张采云和李氏就到早点铺子来吃早饭。

    张氏和连守信早都起来了,正在铺子里忙活。不过,两个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连守信的脸上带着讨好的神奇,而张氏却每每躲避着连守信,好似连看都不想看他一眼似地。

    “小七,”连蔓儿就偷偷问小七,“昨夜里。爹上你们那去了没?”

    为了读书方便,五郎和小七就住在前院。他们住书房的外间,和鲁先生的卧房挨着。

    “嗯。”小七将一碗拌好的猫饭放在炕上。招呼奶猫大花过来吃。

    一般的小孩子,都喜欢个猫儿、狗儿的小动物。但是喜欢归喜欢,好些小孩子就喜欢抓着小动物玩,而真正有耐心照顾小动物的,并不多。小七就不一样,也不用大人多关照,他就很有耐心地每天给奶猫大花准备吃的。他还不嫌脏,每天都给大花换猫砂。

    不是一天两天的贪新鲜,而是每天,根本就不用人提醒。

    所以。怪不得大家都喜欢小七,也怪不得奶猫大花最喜欢的人是小七。

    “半夜里,我和哥都睡着了,爹来敲门。……就在我们炕上睡了一宿,唉声叹气的。”小七告诉连蔓儿。

    “姐,爹和娘生气了?”小七又问连蔓儿。

    连蔓儿点头。又低下头附耳对小七嘱咐了一番。

    “我知道了。”小七眨了眨眼睛,点头。

    大家一起坐下吃早饭,张氏依旧不搭理连守信,几个孩子也都低着头,自顾自地吃完。五郎和小七就背了书包准备去上学。

    两个孩子都很有规矩。五郎一一和屋里的人打了招呼,才往外走。小七也一一地和屋里的人打了招呼,却单单没有招呼连守信,只是垂着眼皮在连守信跟前走了过去。

    连守信顿时玻璃心了。

    乖乖的、喜欢粘着他,他的宝贝小儿子小七,竟然不搭理他了。

    连守信几乎是不由自主地,跟在小七身后。

    “小七,你跟谁都打招呼了,你咋不搭理你爹啊?”连守信追出去,问小七。

    小七扭过头,撅着嘴。他也不说话,就是用眼神控诉连守信。

    “小七,走了,再晚该迟到了。”五郎在前面招呼道。

    “哦,来了。”小七应了一声,也不理连守信,扭头就跑了。

    连守信被晾在当地,秋末的风吹来,卷着几片落叶,在他的脚跟前打了个旋儿,又吹走了。

    将饭桌收拾了,张氏对赵氏和连叶儿嘱咐了两句,就要回酸菜作坊。现在连家的酸菜作坊又开张了,张氏就主要管着作坊那边。连记早点铺子这里,由连守信看着。

    连守信没敢拦着张氏,他拦住了李氏。

    李氏总是要给姑爷面子的。

    “娘。”李氏坐在炕里,连守信就侧着身子,坐在炕沿上。“……他大姑是这么提了,亲上做亲。可我并没答应啊。孩子他娘跟我唠着唠着,不知道咋回事,就生那么大的气。”

    “亲上做亲,这应该是好意。”李氏个性温和,说话也慢声拉语。“自己家的孩子啥样,咱自家都应该知道。做亲啊,都讲究个般配,亏着自己个不好,也不能亏着人。孩子们不般配,这是一生的不如意。手心、手背地,那都是肉。……咱蔓儿的样貌、人品是啥样,咋地也得说个差不多的。那差的多的,也不能上门来说不是吗。”

    李氏的话说的很含蓄,直接说连兰儿做的事不应当,说金锁配不上连蔓儿,那不是李氏的风格。当然,如果换做是周氏,这个时候肯定是直接骂上了。

    不过,连守信也听明白了李氏的意思。

    “自家的闺女,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亏着自己个还没啥,这一生的大事,要是亏着闺女,这当娘的会咋想?这比真拿刀剜她身上的肉还疼啊。你们老爷们心粗,哎。”

    李氏说着话,就穿鞋下炕。虽然心里还有很多的话,但是李氏不能什么都说,就是这些她能说的,她也不便往深里说。

    “夫妻俩,没有隔夜的仇。说开了就好了。你忙你的吧。”

    “娘,这事,是怪我。孩子他娘对我、对我家里的人,那从来都是没说的。娘,你这一说,我就明白了。”连守信忙站起来道。

    “明白就好,明白就好。”李氏笑道。

    连枝儿、连蔓儿和张采云就陪着李氏从铺子的后院出来,绕过菜园,从西跨院的角门进了宅子里,顺道正好去酸菜作坊看了看。

    酸菜作坊里,张氏正带着人忙活着。今年用的都是去年的老人儿,大家见她们来了,就都停下手,笑着打招呼。

    “都是利落人。”李氏就笑道,“你们忙你们的吧。”

    因为怕耽误大家干活,李氏只看了看,就出来了。

    “娘,你先回去,我一会就来。”张氏就道。

    “你忙你的,有枝儿和蔓儿陪着我那。”李氏道。

    回到内院,大家就都到东屋来。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阳光透过琉璃窗,洒满了炕上,将两间屋子照的亮亮堂堂的。

    “还是这琉璃窗子好,透亮。”李氏上炕说道。

    说着话,李氏就将炕上一个大包袱打开。包袱里面放的是几个用纸包裹的棉花包,还有几个裁好了的尺头。李氏挑了一个尺头,在炕上铺开。

    那是一件细布的棉袄里子,看大小,应该是连守信的。

    李氏又拿了一个棉花包打开来,先撕了一大块下来,放在细布里子上,接着又用两手将棉花撕成一小片一小片薄薄的棉絮,一片紧压着一片,层层叠叠地絮了起来。连枝儿和张采云也拿了另外一件裁好的里子,两个人一起开始絮棉花。

    连蔓儿没急着上炕,她先搬了一个小炕桌放在炕上,又拿了一个茶壶,从旁边的茶叶盒子里取了一撮茶叶放进茶壶里,转身出屋♀屋的灶上,坐着一只大水壶,里面的水已经烧滚了。连蔓儿从旁边的架子上拿了块棉布巾帕下来,垫在水壶提手上,将水壶里的水倒进茶壶里。

    茶壶里的茶叶被热水一冲,就有茶叶的清香漾了起来。

    沏好一壶热茶,连蔓儿又将水壶重新放回炉灶上,又在水壶里加了些水,继续烧着,这才提着茶壶进屋。

    将一壶茶并几个茶碗都摆在炕桌上,连蔓儿又拿了攒盒,装了一攒盒各样的点心和果子,也在炕上上放了。

    “姥,喝茶吃点心。采云姐,喝茶吃点心。”连蔓儿招呼。

    连蔓儿也上了炕,坐在李氏身边,看了一会,她也学着李氏的样子,往里子上絮棉花。

    “姥,你知道为啥,我娘就跟我大姑不对付吗。”连蔓儿小声问李氏。

第四百一十三章 吐苦水

    张氏和连兰儿不对付,这还是连蔓儿最近才发现的。

    对于这个住在县城,只在年节才回三十里营子看看连老爷子和周氏的大姑,因为和她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在连守信家,是很少提及的。而最近,因为她家得了御赐的牌楼,连兰儿捎信来,说要来给她家贺喜,这个大姑,才算真正的走入连蔓儿的视线中。

    然后,连蔓儿就发现,每当提起连兰儿,张氏就不爱说话,表情是郁郁的。

    连蔓儿就私下里问了连枝儿,是怎么回事。

    “咱娘和大姑,她俩人不对付。”连枝儿这样告诉连蔓儿。

    “为啥?”连蔓儿有些吃惊。张氏的性格温和、绵软,轻易不会和人有什么冲突。看她是怎么忍让周氏和连秀儿的,以及和村人是怎么来往的,连蔓儿就无法相信张氏会和一个她嫁过来的时候,已经出门子的大姑子,会有什么冲突。

    而连兰儿,虽然连蔓儿对她没什么印象。但是,通过她听到的一些事,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会做人的女人。连蔓儿认为,连兰儿应该和蒋氏比较像。就是不管心里如何,面子功夫都会做的特别好。

    张氏和连兰儿又没什么利益冲突,以张氏的老好人个性,怎么会和会做人的连兰儿不对付那?

    连枝儿也有些说不清楚。

    “也没吵过架,也没拌过嘴,说不清楚是咋回事,咱娘也不说。”

    连蔓儿由此,心里存下了疑问。

    也正是因为知道张氏和连兰儿不对盘,所以,当昨天连兰儿来了,用那种评估、探寻的眼神看她,又故意向让金锁亲近她的时候。连蔓儿隐约预感到了什么,却并不着急。

    结果也正如她所想,连兰儿只是略微露出些口风来,就在张氏这里被堵了。

    不过。这并没有解开连蔓儿心中的疑惑。

    张氏为什么和连兰儿不对付?

    连蔓儿看着李氏,消能从她这得到答案。

    李氏手里絮着棉花,似乎是想了一会,才开了口。

    “这事啊,一会你自己个问你娘吧。”李氏道,“你也知道你娘那个人,就是跟我。她也总报喜不报忧的。我也就单知道,她跟你大姑不大对付。”

    “哦。”连蔓儿不由得有些失望,“姥,那我要问我娘,我娘不得生气啊?再说了,我看我娘那样,好像是不太想提似的。”

    “提啥呀?”

    正说着话,张氏从外面走了进来。

    “娘。你咋这么快就回来了。作坊不用你看着了?”连蔓儿就问。

    “都是做惯了的老人儿,到时候还是按重量算工钱,用不着看着。我让春柱媳妇做了个工头。凡事有她替我照看着,我这就更省心了。现在这家里家外的事多,我也不能总绑在作坊里不是。”张氏就道。

    连蔓儿点头,本来她还想提醒张氏这件事的,现在张氏自己想明白了,安排好了。

    张氏就洗了手上炕,和李氏一起絮棉花。

    “刚才我进门,你跟你姥唠啥来着?”张氏一边絮棉花,一边随口问连蔓儿。

    连蔓儿见张氏心情很不错的样子,想了想。还是将话问出了口。

    “……我奶对你那么霸道、不讲理,还有我老姑,说她恩将仇报都说清了。可你对她们,好像也没啥,咋就跟我大姑那人就……”

    连蔓儿看着张氏。

    张氏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脸色顿时就有些发阴。沉默着没说话。屋里谁也不说话,其实大家伙和连蔓儿都是一个想法,因为对比,她们也都特别想知道,为什么张氏就对连兰儿不一样。

    “娘,有啥不能说的。这屋里,都是咱自己人。说出来呗,说出来还能痛快痛快。也让我们明白明白。”连蔓儿就劝张氏。

    “你呀,别啥不好的事,你都憋心里。”李氏叹气道。

    “我也想说,就是不知道该咋说。”张氏终于开口道。

    “娘,你就想到哪说哪,我们都好好听着那。”连蔓儿就道。

    “咋说那,我这个人,我不是自己夸自己。……跟啥样的人,我都能处得来,不带红脸的。就他大姑这样的人,不知道咋回事,我就处不来。”

    “他大姑这人,那是八面玲珑啊,谁都说她好。谁要是说她不好,那人当面不说,背地里就得想,肯定不是他大姑不好,是另外那个人不好。”

    “他大姑没骂过我,也没打过我。可是,对她,我是……”张氏说到这,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找不出合适的话语来形容她的感受。

    “她也不用骂,也不用打,当着人还跟你笑呵呵的,可背着人,就是那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让你……”张氏说到这,打了个冷战,又停顿了。

    “娘,你是不是说,她特别阴啊。”连蔓儿就道。

    “对,就是特别阴。也不知道咋回事,她就是有那本事,明知道是她阴了你,你还说不出她啥不好来。”张氏点头道。

    “不就是笑面虎!”张采云出声道。

    “笑面虎还有这个不咋地的名声那,枝儿她大姑,人缘可维护的不错。”李氏就道。

    连蔓儿点了点头,她明白了。连兰儿肯定是给了阴过张氏,给张氏苦头吃,却聪明的让张氏抓不到把柄,让张氏有苦说不出。

    “你奶和你老姑,她们霸道、不讲理啥的,那都在面上。直来直去的。大家伙也都看的明明白白的,娘不怕那样的。娘就怕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