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小地主-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送走了鲁先生和五郎之后,连守信、连蔓儿和小七又在府城住了几天,眼看着顺德坊和另外一家铺子都顺风顺水,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了,爷三个就启程回三十里营子。

    途中,依旧是在锦阳县城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就早早地到了家。

    连蔓儿她们这次在府城住的时间不短,一到家,张氏、连枝儿、李氏、张采云就接了出来,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回后院说话。

    连蔓儿先将给众人买的礼物一一拿了出来。

    给李氏的礼物有从府城最好的点心铺子买的云片糕等四样各一盒精致的点心,一个石青色的万字不断头纹样的缎子尺头,一盒高丽参,还有一盒香脂。给张氏的是两个尺头,一盒香脂和一盒杭粉。给连枝儿和张采云的都是一盒香脂、一盒杭粉、两只宫花。

    “还有给叶儿和家玉的,也是一样的。”连蔓儿笑着道。

    除此之外,还有些点心、酱货等都是买回来给大家吃的。

    “家玉那一套,一会打发人给她送过去,再将那点心送去两盒,给家兴他爹娘尝一尝。”张氏就道,“叶儿那一套,等下晌她来给她。”

    分派完了礼物,一家子就团团围坐,张氏几个你一句我一句地就问起了府城的事。

    “……那位五小姐,真的是进宫做皇后去了?”张氏问。

    “嗯。”连蔓儿点头。“咱们绣的那些荷包,她直夸说好那。”

    “人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就是念着情谊。我听你们说了,这姑娘真是不错。”李氏就道。

    “可不是,那通身的气派,一看就是贵人,是有做皇后娘娘的命。”张氏就道。“鲁先生这回,就留在京城不回来了?”

    “应该是的。”连蔓儿就道。

    “那你哥这回跟着去,真能看见皇帝?”张氏又问。

    李氏、张采云和连枝儿都看着连蔓儿,满脸的期待。

    问了那么些问题,这个才是她们最关切的。

    “嗯,肯定能。”连蔓儿很确定地点头道。

    顿时,几个人都笑逐颜开。

    “咱们五郎啊,都能见到真龙天子了!”李氏和张氏齐齐地感慨。

    张氏和李氏幸福、激动的几乎落下泪来,连蔓儿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嘴角也含着笑。虽然,她对此并没有认同感,但是能够让家人如此幸福、快乐,她也觉得快乐。

    幸福,其实就是这样简单。

    **

    先送上一更,稍后有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八章 婚期

    二更,求粉红。

    这个年代,皇帝被视为真龙天子。在老百姓眼睛里,能够见到皇帝,这是几辈子修来的荣耀和福气。别说普通的老百姓,就是那些当官的,有的还一辈子都未必能见上皇帝一面。

    连蔓儿就是了解大家的这个心理,虽然她也并不确信五郎这次进京,真的能见到皇帝,但是她还是这样说了。无关紧要的事情,为的就是让张氏她们高兴。

    也许这不深刻、不高贵、不……,但那又有什么那,只要幸福就好了。

    晌午,张氏亲自下厨,亲手做了几样连守信、连蔓儿和小七爱吃的菜。一家子团团围坐在饭桌旁吃饭,连蔓儿很夸张地吃着张氏特意给她做的糖醋里脊。

    “娘,还是你做的饭菜好吃。”连蔓儿一边吃,还一边夸,“府城里的大酒楼做的,都没你做的好吃。……沈家做的,也没这好吃。”

    “没错。”小七也和连蔓儿一样,“娘,这些天,我可想你了。你看,我都瘦了。”

    张氏又是怜惜、又是高兴,被哄的笑的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给连蔓儿和小七夹菜。

    “多吃点,多吃点。要是稀罕吃,下顿娘还给你们做。”张氏笑着道。

    比起连蔓儿和小七,连守信的嘴巴就拙多了。不过,看他努力吃饭的样子,也知道,此刻他和连蔓儿、小七的心情是一样的。张氏给小闺女和小儿子夹菜,也没忘记连守信,一筷子一筷子夹过去的,都是连守信爱吃的菜。

    “就你嘴巴甜,这是抹了蜜是吧。”张采云笑嘻嘻地逗小七。

    小七哼了一声,继续吃菜,故意不理张采云。

    连枝儿一直都是笑眯眯的,李氏那边干脆将眼睛都笑的眯成了一条缝。

    下晌,吴玉贵、吴王氏夫妻两个就带着吴家兴和吴家玉来了。吴玉贵和吴家兴拎了好些的鸡鸭鱼肉,吴家玉还提着一篮子的大红枣。说是今天吴家兴帮人说和生意刚得的。

    “……蔓儿。你尝尝,这个枣可甜了,比咱本地的枣好吃。”吴家玉笑着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每次出门,但凡带东西回来,就必定会有吴家玉的一份,吴家人都感念在心里。想一想就能明白了,连蔓儿都这样惦记着吴家玉。就可以知道连家人对吴家人是多么的重视、亲近了。

    大家坐在一起说笑了一番,吴王氏就给张氏使了个眼色。张氏会意,就找了个借口,让连枝儿、连蔓儿、张采云和吴家玉到西屋去玩。

    “肯定是要说枝儿姐的婚事,不让咱们听。”到了西屋,张采云就先笑道。

    连枝儿生性腼腆。而且心知婚期临近,因此但凡谁提到一点,她就要脸红。

    “那也不一定,或许是说采云姐的婚事那。”吴家玉见连枝儿脸红,就笑着道。

    张采云性子爽朗、泼辣,可没那么容易就被臊到。

    “哎呦,你嫂子这还没进门的,你这做小姑子的就帮上了。”张采云抓了吴家玉就咯吱。“还说我。就不能是说你。你当我不知道,你也是有了婆家的人。”

    说到婆家。吴家玉也羞了。

    吴家玉的性子和连枝儿略有些相像,嘴巴比连枝儿强一些也有限。这对未来的姑嫂就算是捆到一起,在某方面也不是张采云的对手。

    看着她们闹成一团,连蔓儿才不慌不忙地出面做了个和事老,将两个人分开,然后,又让小喜和小庆拿了点心和茶水来,四个小姑娘坐在烧的暖暖的炕上,就听连蔓儿说在府城看到的新鲜事。

    而东屋里,吴王氏正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帖子给张氏看。

    “……找先生给挑的几个日子,你看看选哪个好。……五郎啥时候回来知道不,咱挑个五郎在家的日子。”吴王氏笑着对张氏道。

    早就说好了,今年年底给吴家兴和连枝儿完婚,这个具体的日子也是时候该定下来了。而五郎现在去了京城,这亲事肯定要在五郎回来之后才办。

    对于这件事,两家人各自与彼此之间早就有了默契。张氏和吴王氏一样,对帖子上的字都认不太全,只是听吴王氏说了几个日子,心里想了想,又去问李氏。

    最后,张氏选了冬月二十八作为吴家兴和连枝儿成亲的日子。

    “我算了,那个时候,五郎肯定已经回来了。”张氏就道,一边又叫了小庆进去,将帖子拿到前面去给连守信看。

    一会工夫,小庆就回来,告诉张氏,连守信也同意冬月二十八办喜事。

    这件事早就定了,不过就是早两天晚两天的事,张氏既然定了日子,连守信当然没理由会反对。

    终于将婚期定下来,大家都觉得又一件大事尘埃落定,欢喜之情露于言表。小庆从东屋出来,就到了西屋里,一脸的笑,低声将事情告诉给了连蔓儿。

    几个小姑娘都坐在一起,也听见了小庆的话。连枝儿自然是满脸通红,其他几个就都笑着说恭喜。

    晚上留吴家几口人吃饭,就分坐了两桌。男客那一桌,连守信和吴玉贵最后都喝多了,显然是高兴的。

    因为连守信喝多了,老宅那边打发了连继祖来找连守信,就被管事韩忠给拦下了。打发走了连继祖,韩忠就来向张氏禀报。

    “……说是老爷子、老太太打发来找老爷的。我告诉他老爷子喝醉了,问他有啥事。他支支吾吾的,我就问老爷子、老太太身子可都好。他说都好,我就让他先回去了。”韩忠如此向张氏禀报道。

    “我知道了,你做的对。”张氏点点头,就让韩忠退下了。

    只要不是连老爷子或者周氏这两个人谁病了,或是出了什么事。那么连蔓儿她们就没必要急火火地赶过去。

    “娘,这些天我们不在,老宅那边还消停不,闹没闹?”连蔓儿在旁边听见了,就向张氏询问道。

    “他们啊,还是那个样。老爷子和老太太三天两头地吵吵,许是知道你爹和你哥都不在,也没来找过我。大当家的那股人还挺老实的,都不咋出门。就是二当家的那股,二当家的天天往外头串,没上咱们这边来过。芽儿她娘还是那样,还是总上咱的作坊和咱门口来串,咱门户严。她进不来,就往叶儿家去。”张氏告诉连蔓儿道。

    “还是天天往叶儿家去?”连蔓儿就问。

    “天天去,一天都不带落的。”张氏叹气摇头,“她家里懒得烧炕,再加上柴禾也少。她贪图人叶儿家屋子里暖和。……你三伯和三伯娘都是恩厚人,嘴上也厚道。”

    就是不会、不愿说厉害、毒辣的话。

    “叶儿不往外赶她?”连蔓儿诧异道。

    “咋不赶?”张氏就道,“可有啥用。叶儿是能骂她,还是能打她?就是骂,叶儿一个小姑娘,也吃亏啊。……今天赶了,她明天还过来。叶儿她们总不能总插着大门过日子,不给她开门,她就咣咣地砸门。没治了简直。……前几天,你三伯娘和叶儿躲咱家来了,寻思着,只有你三伯一个人在家,她咋也不好意思待吧。”

    “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在乎这个,照样大模大样脱鞋上炕,还跟你三伯要吃要喝的。”张氏接着又道,“没脸没皮的,拿她没办法。”

    “啊?!”连蔓儿囧了。

    这样的事,旁观的人也许觉得是个乐子,就是连蔓儿也只是觉得有些哭笑不得,但是转念想想,当事人,也就是连叶儿一家只怕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那之后,你三伯娘和叶儿也不敢躲了。你三伯一个腼腆人、老实人,万一有点啥说头,受不了的是他。”张氏就道。

    “这都是什么事啊!”连蔓儿皱眉道。难道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哎。”张氏叹气。“狗皮膏药,又不要脸。你三伯和三伯娘都是面嫩,豁不出去脸。还没开口说别人的不好,他们自己就先脸红。你三伯娘说了,就当看不见她。她那个人,要是她自己个,其实没啥心眼,就是招人嫌。”

    “你三伯娘还说了,她不大串门,村里啥事都不知道。有何氏天天去,也有一件好处。村里的大事小情,她们都能先知道。”张氏又道。

    这分明是自我安慰。

    “叶儿肯定憋气。”连蔓儿就道。

    第二天,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来连蔓儿家串门。连守礼和连守信单独留在前院说话,赵氏和连叶儿来到后院,一屋子女眷说话。

    “……昨天就想来,帮我爹给人送打好的桌椅,回来晚了,怕你大老远回来累了,睡的早,就没过来。”连叶儿见到连蔓儿十分亲热,笑着跟连蔓儿解释道。

    “我还说那,你昨天咋没来,原来是这么回事。”连蔓儿就笑道,“我给你带东西了,走,咱到那屋说话去。”

    “哎。”连叶儿痛快地答应着,几个小姑娘就都到西屋来。

    连蔓儿将给连叶儿的礼物拿出来递给了连叶儿。

    “蔓儿姐,你总给我买东西……”连叶儿有些不好意思。

    “拿着吧。”连蔓儿就笑道,“不光给你一个人的,还有我姐、采云姐和家玉,你们三个都有,都是一样的。”

    送上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九章 琐事

    连叶儿收了礼物,就跟着连蔓儿上炕坐了,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地开始说话。

    “叶儿,这些天,三伯接的活计还忙的过来不?”连蔓儿就问连叶儿道。

    说到连守礼做木工活的事情,连叶儿的脸上露出喜色。

    “……将将能忙的开吧,就是每天没闲时侯。”连叶儿笑着道,“又接了几个箱柜的活计,估计年前才能做完。……我都想跟我爹学木匠,我爹不教我,说没看见过女的做木匠的。”

    说到后面,连叶儿似乎有一点失落,但也只是淡淡的,应该也没太往心里去。

    做木匠活关键是手巧,只要不是做太大的物件,对力气的要求并不高。连蔓儿以前并没有朝这方面想,连叶儿今天这样一说,她才心中一动。

    其实,让连叶儿学了木匠的手艺只有百利而无一害。连守礼会后继有人,家计更有保证,而连叶儿也可以靠着这门手艺安身立命。

    只是,连守礼却不会同意。别看连守礼性子似乎很绵软,人也老实,但其实为人很固执。

    固执、保守、思维僵硬,对那些所谓的礼教执行的一丝不苟。而这些,对他根本一点好处都没有。可悲、可叹、有时候还很可气。

    几个小姑娘说着话,一会就又说到何氏的身上。

    “……就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人!”连叶儿郁闷地道,“明白地往外赶她,她都不走。我娘让我别总跟她吵吵,说让人听见了,对我不好。说是当看不见她,可她就在眼跟前,简直烦死人了。”

    连叶儿和何氏两个人,可以说一个是玉石,一个是瓦片。两个人还真不能碰,因为瓦片是无论怎样都没损失的。而玉石就犯不着了。

    “还是得想点别的法子。跟她是犯不上。”连蔓儿就道,“对了,我三伯还总往老宅去不?”

    “这些天忙,我爹忙起来,就啥也顾不上了。比以前去的少了。”连叶儿就道。

    “那就这个事,没跟咱爷咱奶说说,让他们管一管?”连蔓儿就道。

    “说了。咋没说啊。”连叶儿嘴角都耷拉下去了,“我还怕我爹不好意思开口,我还跟着去了那。”

    “那结果咋样?”连蔓儿就问。

    “咱爷是说管,咱奶还把她叫到跟前骂了一顿。可是过后,她根本就不长记性,还总往我家跑。”连叶儿无奈地道。

    连老爷子和周氏。是越来越管不住老宅的那些人了,连蔓儿心里想。

    “……我知道,他们也就是当我和我爹的面,那么管一管。背后谁知道咋样那。”连叶儿却又道,“要是像以前似的,咱奶看的严点,她也不能总出来串门子。说不定咱爷咱奶心里还得想那,反正她就是那样的人了。出去谁家都串、啥话都说。那上我们家,起码这脸就没丢到外边去。说啥话落在我们耳朵里,我们也不能给她往外面传。”

    “还真可能这样。”连蔓儿听了,想了想,囧着脸点头道。何氏固定到连叶儿家待着,对于连老爷子和周氏,或许是最省心的。

    “这样他们就省心了,咋就不想想你们好受不好受那。”张采云就道。

    “我们好受不好受,人家才不放在心上那。”连叶儿闷声道,“也就我爹,总是说不管咋样,那都是亲爹娘。我要是有时候说点啥,我爹还不高兴。我爹问我,是不是他和我娘对我有不好的,我就记他们的仇。……让我没话可说。”

    连蔓儿不由得眨了眨眼睛,心想,不能小看连守礼这个人啊,看他对连叶儿说的这个话,这个心机,连守信就从来没有心机说过这样的话。

    或许,这也并不是什么心机。而是连守礼对待连叶儿,与连守信对待她们,是不太一样的心境吧。

    “那怎么能一样那。”连蔓儿叹气道。

    屋里就是一阵沉默。

    “对了,昨天继祖哥过来找我爹。叶儿,你知道最近老宅有啥事不?”连蔓儿就向连叶儿打听道。

    连叶儿还没说话,就先朝门外看了一眼。

    “就咱们几个,有啥话尽管说。”连蔓儿就道。

    ……

    与此同时,前院,连守信正和连守礼一起往外走。

    “老爷这是要出门?”正好韩忠媳妇端了盘刚出炉的点心从跨院过来,见了连守信就站住了,陪笑着问道。

    “我上老宅去一趟,一会救回来。你去后院说一声吧。”连守信就道。

    “是。”韩忠媳妇就答应了,往后院走去。

    连守信和连守礼出了门,径直朝村里走来。

    走到老宅的大门口,连守信停住脚,四下看了一眼。大门外靠着墙,堆了高高的两大垛的柴禾。

    “今年这柴禾应该够用了。”连守信估量着道。

    “应该差不多。”连守礼也道,“这地啊,还是得自己种。”

    “三哥,你有打算买地没?”兄弟俩推门进了老宅,连守信就问连守礼道。

    “暂时……手里没那么多钱。这一天不花不花的,还是得花钱。就是往后买了地,也没个好劳力……”连守礼的脸色有些阴郁。

    连守信知道连守礼的心病,一是连守礼伤了身子,不大能像以前那么干重活了。二一个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