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皇帝-第9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元德元年到现在,不足八年的时间里,刘彻干掉了上百个列侯家族,数不清的名臣之后被打落尘埃,旧时公卿化作今日庶民。

    这一切虽然看上去波澜不惊,甚至可以说风平浪静。

    但表层之下,却是风起云涌。

    旧官僚和旧贵族的消亡,使得新兴军功贵族和新兴官僚集团趁势崛起。

    新贵族和新官僚们,死心塌地的追随着刘彻这个君王,将那些旧贵族、旧官僚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难道只是为了忠君爱国?

    或许可能有这样的人,但绝对不多。

    更何况,刘彻还不许官僚们贪赃枉法,更不准列侯们欺男霸女,鱼肉百姓。

    谁犯谁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军列侯官僚们,还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彻走。

    为的不就是,刘彻给他们画下的大饼?

    为的不就是,在战场获得功勋,封妻萌子,光宗耀祖?

    为的不就是,带领自己的宗族和亲朋、部下,走上人生巅峰?

    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纵然刘彻知道,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纵然将军们明白,现在国库拿不出钱来支撑战争,百姓也已经疲惫不堪,无力再像过去那样支撑他们走向胜利。

    但,下面的将官,中下层的军官们,可不会管这些。

    他们只知道,没有战争,就没有武勋,没有武勋就不能晋升。

    特别是元德元年到四年之间入伍的那一批中下层军官们,他们渴望战争的心情,就像干旱的土地渴望雨露的滋润一样迫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军列侯们,不由自主的被下面的人支配着,就连刘彻这个皇帝,也不得不去考虑这些人的诉求和呼声。

    打个浅显的比方。

    如今的大汉帝国,是一个上市公司。

    作为董事长,刘彻虽然握有控股权,但是,广大中小股东们的呼声,却不能不去考虑。

    特别是,当这些中小股东们还是大汉集团的关键部门的具体执行人和管理者时,哪怕是董事长,在这些人面前,也得仔细和慎重的考虑他们的要求。

    哪怕,这些人的要求有些过分。

    因为你得防止他们撂挑子甚至跳槽到竞争对手那边啊!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中下层推动着高层的将军列侯们,发出战争的动议,将军列侯们,为了安抚他们,只能拿一块骨头出来,先安慰安慰。

    不然他们能怎么办呢?

    一个不能给下面的人带来好处的领导,是不可能得到下面的人的拥戴的。

    更何况,他们自己本身也是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而且,他们的动议,其实也不算过分,甚至可以说得上合情合理。

    新兵们,确实需要一个中低烈度的战场来磨砺和锻炼。

    只是……

    “战争一旦开始,其规模便无法控制……”刘彻在心里叹息着。

    他太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了。

    郅都和飞狐军、句注军在幕南搞实战演练,这个事情倒还可以控制。

    但义纵想要在居延泽开辟一个新的轮战战场,却是无法控制的事情。

    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刘彻不认为,将军们一旦拿下了居延泽,还能按捺住内心对祁连山的渴望?

    恐怕,到时候,某位将军脑子一热,就带着军队嗷嗷叫着冲向了祁连山。

    然后,其他部队立刻就会打起‘救援’‘支援’的旗号,紧随其后。

    到那个时候,朝堂怎么办?刘彻怎么办?

    捏着鼻子认下来?那君权和国家对军队的控制力就荡然无存。

    从此以后,军方就会肆无忌惮的凌驾在国家之上,各种绑架国家,自行其是的独走。

    说不定,还会出现一个个尾大不掉的军事集团。

    否决甚至断然的予以制裁,那就更不行了。

    军队的将军们一片赤诚,为国家为社稷,冲锋陷阵,回过头来你皇帝和国家一棒子打下来,功臣瞬间变罪臣,不怕寒了将士们和天下人的心?

    刘彻立刻就要变成赵高宗,朝臣自动匹配秦侩的角色。

    揉了揉太阳穴,刘彻很苦恼的坐在御座上,思考起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无疑,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无论答应还是不答应,对于刘彻来说,都有着极大的风险。

    毫无疑问,这是刘彻即位以来,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

    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大动荡。

    这也是现行的汉室体制下,必然会面对的问题。

    军队的势力不受膨胀的控制,国家却不断收紧对贵族官僚的限制,这也不准,那也不行。

    那就只能将整个统治集团,引向不断扩张和征战的道路。

    不然,你既不准他们欺男霸女,鱼肉百姓,也不许他们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甚至不许他们混吃等死,现在,你连打仗的乐趣也要从他们身上剥夺。

    那他们会很无奈的。

    到时候,他们就只能让你去死了。

    这就是大汉帝国的现状。

    发展到巅峰的军国主义制度,自动的推动着国家滑向战争。

    个人的意志,根本无法扭转。

    除非,刘彻扶持起儒家,而且是最差劲的儒家地主官僚集团,将武将集团打压下去,让他们变成宋明那样腐朽堕落无能的将官。

    不然,这个问题就是无解的。

    “原以为,可以修养几年……”刘彻在心里叹着气。

    他本来计划,是要修养三年,重新蓄力,同时安下心来,全力解决内政,消化胜利果实。

    按照他的原计划,三年后,消耗了战争红利的汉室,将飞跃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那个时候,府库充裕,兵多将广,汉军从顺德出浚稽山,从榆林塞出合黎山,双线并进,一举解决河西走廊的西匈奴小政权,然后提兵十万祁连山,跃马西域楼兰国。

    现在看来,这个修养时间,只能缩短了。

    因为,下面的人等不了这么久了。

    将军们也不会有这个耐心在长城内种田。

    他们现在只想征服世界!

    仔细想想,其实刘彻也能理解将军们和军方的这种焦虑的心情。

    毕竟,元德四年以前入伍的军官们,在现在的汉军之中占据的主要地位。

    尤其是中下层,特别是司马以下的广大军官们。

    他们在过去的战争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改变了他们和他们的家族的命运。

    但是,这远远不够。

    他们依然处于中下层,他们依然无法决定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新生代却在不断成长。

    元德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在发起强力挑战了。

    他们更年轻,更强壮,也更聪明,更勇武。

    与新生代相比,他们这些出生和成长于太宗、先帝时代的军官们,明显落伍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老去。

    他们惊恐的发现,他们也陷入了淘汰的厄运。

    年轻人们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成长,这些年轻人迟早将淘汰掉他们。

    就像他们曾经淘汰了老贵族和老一代的军官们一样。

    在这样的焦虑之中,谁能守得住本心?谁能按捺得住内心深处的恐惧?

    没有人愿意被淘汰,也没有人愿意在这个大时代就被出局。

    他们只能选择,趁着自己还年轻,多捞功勋,多立功业。

    并且凭借着这些功勋和功业,为子孙后代,留下丰富的遗产。

    就像后世所说的,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不趁着如今社会阶层没有固化,上下通道通畅的时候去博一把。

    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渐渐老迈,而年轻人们却呼啸着从自己身边飞跃而过?

    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刘彻还蛮欣慰的。

    因为,他的这个国家和民族,现在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统治阶级干劲十足,进取心非常强烈。

    这正是干大事的好时机!

    所以,虽然有所遗憾,虽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但刘彻还是不得不在现在就决定,提前结束和平时代。毕竟主动开战和被军队拖着卷入战争,两相权衡之下,怎么抉择不需要去思考。

    他在心里掰了掰手指,计算了一下时间。

    “渭河漕运工程,大约春三月前就可以完工……”

    “鸿沟改造和大河工程,假如抓紧点,在明岁春天之前,应该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工程……”

    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运河工程并不需要像后世那样庞大。

    只要主体工程能够像话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事情,日后可以慢慢的小修小补,一点点的完善。

    “另外,通向太原的轨道工程,大约在今年下半年可以竣工……”刘彻在心里面打着算盘:“或许可以在现在就启动太原…云中的轨道工程,同时在河套地区建立起前进基地……”

    大军要远征,就不能不考虑补给的问题。

    目前的汉军的轻骑兵部队,已经具备了在脱离补给和后勤的条件下,仅凭自身携带的干粮、奶酪和肉干就在外作战一个月。

    再算上路上的缴获,作战半径已经达到了两千里。

    但凡事总要考虑最坏的情况,所以,一般一千五百里左右,军队就应该停止进军,回撤到出发点。

    这样计算着,刘彻就已经决定了,在明年下半年就发起河西战役,消灭西匈奴小政权,打通通向西域的道路。

    但这钱的问题,就成了大问题了。

    现在,汉室国库的主要预算,基本上都已经拨给了基础建设了。

    昆明池工程、渭河漕运工程、鸿沟工程还有大河改造、堤坝的维护,长江流域的河堤建设以及淮河的维护,再算上直道的翻修、轨道的建设以及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

    国库已经穷的要跑耗子了。

    朝臣们已经捏着鼻子,连商税也加了。

    本来,假如按照刘彻的计划,三年后开战,就不会存在财政问题。

    因为,到那个时候,前期的投资,已经可以见到红利了。

    假畜政策和假耕具政策,也将迎来一个回报的高峰期。

    算上安东递解中央的财税、各地工商税收,汉室财政岁入很可能达到六十万万甚至七十万万的新高度。

    而届时,五铢钱的流通量也会进一步加大,金五铢在市场上也将普及开来。

    国家不会愁钱。

    但现在就不行了。

    哪怕是到明年,国库和内库,也依旧拿不出太多钱。

    “只能是提前实施金本位的政策,宣布黄金国有化,禁止私下黄金交易了……”刘彻在心里琢磨着。

    没办法,大汉帝国现在在闹钱荒。

    缺乏足够的钱币,刘彻就算开挂,也变不出五铢钱啊。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金五铢来代替。

    “正好,借此机会,逼迫天下同意金本位政策……”刘彻把玩着腰间的和氏璧,在心里笑了起来。

    你们要打仗是吧?

    那先同意了黄金国有化政策,同意了金本位政策。

    不然,就听朕的。

    这种把戏,刘彻一直屡试不爽。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节 金本位的思考

    既然已经决定要推行金本位,刘彻就得先盘盘家底了。

    “尚书丞……”刘彻叫来颜异,对他吩咐道:“卿去一趟少府,问一问现在内库有多少黄金储备?”

    “诺!”颜异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后,回来报告:“陛下,少府卿奏报,现今内库有黄金共三十五万四千三百二十三金……”

    刘彻听了一楞,砸吧了一嘴巴:“还真不少呢!”

    确实是很多!

    三十五万金,换算成后世的重量,大约是一百七十吨左右了。

    很多后世的现代国家,也未必能有这么多黄金储备!

    这充分说明,刘彻这个皇帝敛财有术。

    旁的不说,当年齐鲁四王倒台,就给内库贡献了超过十五万金!

    而且,目前刘彻可还不止这么一点黄金。

    他拍拍手,将一个宦官叫过来,问道:“现在宫里有多少黄金储备?”

    “回禀陛下,应该有三十万金左右……”

    这就又是差不多一百来吨黄金。

    若再算上其他零零散散的黄金储备(宫廷妃嫔和东宫储备),刘彻现在大概可以拿出三百吨以上的黄金了。

    总数额可能接近八十万金!

    能攒下这么多黄金,一方面要感谢贪官污吏和乱臣贼子们。

    没有他们,刘彻的黄金储备起码要少三分之一。

    而另一方面,则是托了安东的淘金潮的福。

    安东的淘金潮,每年都为整个汉室,注入十万金的黄金。

    特别是近两年,淘金技术开始进步,使得黄金产量大增,有时候一个月就能采金两三万金。

    安东的黄金,加上中国本来在这一时期,就有着大量富金矿,所以,黄金存量大增。

    你要知道,在历史上,武帝朝四十年间,赏赐给将军、将士的黄金,就已经多达八十余万金了!

    茂陵陪葬黄金的总额,更是多达四十万金!

    简直就是恐怖!

    与之相比,刘彻手里现在的黄金虽多,但总的来说,其实民间和私人手里持有的黄金数量,其实还是有很多的。

    “差不多七十五万金啊……”刘彻算了一下现在自己可以动用的黄金。

    内库至少要留下二十万金来作为储备金,以防止出现紧急问题时,国家无钱可用。

    这样,能够动用作为金本位改革的黄金就是六十万金。

    从少府过去铸造金五铢的经验来看,平均一金大约是可以铸造九十五枚到一百枚左右(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理论上纯金币至多只能铸七十六枚,但是,国家不会这么纯洁可爱傻白甜,连五铢钱都要掺铅、铁,黄金这种贵重物里掺点杂质很正常)。

    换句话说,六十万金,最理想的情况下可以铸造六千多万枚金五铢。

    价值超过六十万万。

    假如放入市场,基本上可以填补钱币不足带来的问题。

    若采用后世的金本位制度,更是可以将这些黄金的作用放大至少五倍!

    但问题是……

    金本位制度,刘彻酝酿了数年,迄今为止,条件还是有些不成熟。

    首先,金本位制度,要考虑的就是信用问题。

    其次就是人民群众是否接受?是否认可?

    任何货币,若是人民不接受,不认可,那跟废纸没有区别!

    最后,就是防伪技术的问题了。

    现在并没有后世那么高的印刷技术,也不存在什么高超的防伪技术。

    假如贸然发行一种纸质或者其他材质的货币,很有可能,唯一的结果就是伪币泛滥成灾,国家和人民都要承受灾难性的后果。

    这可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交点学费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看来,暂时只能模仿虎符制度来作为货币的防伪方法了……”刘彻叹了口气,摸了摸额头,随即就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想法。

    所谓虎符制度,就是采取现行的军队虎符防伪技术。

    将某一个器皿分成两半,一半留在国家,一半交给持有人。

    两者合一,才能合法有效,不然就不被承认。

    这样做,确实可以起到有效防伪和杜绝欺诈的情况。

    但不利于流通,而且,只能用于大额交易。

    总不能,一金两金的,也用这种办法吧?

    那相关的办事人员和官府,还不得忙死?

    任何不能流通,且麻烦的东西,是没有前途的。

    毕竟,金本位是一个社会金融制度,而非某一个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东西。

    若是这样,现在列侯贵族诸侯王圈子里,不就有一个‘赐金诏书’和‘存金诏书’?

    何必费劲心思去玩什么金本位?

    “那类似交子的形势呢?”刘彻想着。

    元德六年的长安改造过程中,为了竞标商铺,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交子的凭证。

    到如今,这种凭证制度在刘彻的保证和推动下,渐渐成为了大商贾们都认可的信用凭证。

    许多人都选择将大量的金钱,存在少府,然后从少府拿到一张由少府卿和丞相府共同开具的凭证。

    一旦需要取用,则可以凭这个凭证,到少府调取现金。

    这个凭证也可以直接用来抵充税赋。

    因为方便、灵活,所以受到许多人的欢迎。

    甚至不少人都将之看成一个拍皇室马屁的手段。

    但同样的,这种凭证存在很多问题,其实很难广泛的流通。

    除非,将之改进,做成类似交子一样的纸质信用货币。

    “看来,朕只能求助于墨家了……”刘彻在盘算着:“假如需要发行一种可以在大范围内,至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