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绍周毕竟从小读书,脑筋也算灵活,他能做出文章唐毅不算吃惊,倒是沈林,不过跟了自己之后才开始读书,竟然能写出文章,只是贴诗稍微差一些,还真是个人才,值得培养。

简短洁说,四场考试结束,转过天就在县衙外面放榜,不出意外,唐毅名列第一,成为了县试案首。王世懋排在了第三位,王绍周是第二十三,而沈林竟然也排到了三十九名,顺利通过。当然沈林的名次很靠后,能不能通过府试值得商榷,但是也值得高兴一番。

王世懋就提议要大摆酒宴,王绍周和沈林都欣然同意,只是唐毅摇摇头。

“你们先去吧,我还要拜见知府。”

这几天张守直的话就像是扎在唐毅心头的一根刺。从张守直的举动看得出来,此人是个坦荡君子,只是他为何对自己存在偏见,唐毅觉得一定是出了小人,背后暗算自己,你等着,只要我弄清楚你是哪路神怪,不捏碎你,我就不是唐衙内!

带着一腔怒气,来到了签押房,张守直一身便服,坐在了这里,唐毅给他施礼,张守直笑着让他坐下,显然比上一次亲切多了,寒暄了两句,张守直微微苦笑道:“想必你一定疑惑,老夫为何对你心有成见?”

唐毅也没有否认,只说到:“学生以为其中一定有误会。”

“或许吧。”张守直说道:“我和谭大人交接的时候,他就说过你是太仓的大才子,是案首的不二人选。”

谭聪的确答应过给自己案首,看来这家伙没有忘了,还托付了张守直。只是……莫非张守直误会了,以为自己是找人说情?老夫子为官耿直,不喜欢蝇营狗苟,故此对自己有了偏见?谭聪这家伙简直坑人不浅啊!

唐毅简直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哭笑不得。张守直继续说道:“谭大人替你托情,老夫虽然不喜,可是为国举才本是地方官员的职分,你要是真有才华,给一个案首不是不可。只是……”

“大人,有什么难言之隐?”

“算了,就实话实说吧,你看看这个。”

说着谭聪从袖子里拿出一卷书,送到了唐毅手里。

唐毅展开一看,四个大字赫然在列:行之文集。

“我的?”

唐毅大惊失色,急忙翻开,里面差不多有三十几篇文章,唐毅仔细看去,没有一篇是自己做的,而且文章的内容多为溜须拍马,吹嘘捧圣的玩意,根本狗屁不通。最要命的还有两篇是痛骂朱熹,吹捧王阳明的,说王阳明是圣人降世,朱熹一钱不值云云。

苍天有眼,虽然唐毅是心学门人,也推崇阳明公,可是他绝不会写这种争议性极大的东西,那不是纯粹找麻烦吗?要知道心学还是在野的位置,主导大明的依旧是理学。也难怪看到这些文章之后,张守直会对唐毅生出不满。

“大人,这份文集根本不是我写的,是有人栽赃陷害!”

张守直微微点头,语重心长道:“老夫在考场看过你写文章,无论从文风,还是遣词用字,这些文章都不是你写的,老夫被骗了。”

张守直坦白承认,因为谭聪的嘱托,张守直心有疑惑,加上这份文集,他把唐毅直接归类到不学无术,狂妄自大,仗着背景肆意妄为的混蛋衙内一流。

像他这种清流,都愿意先入为主,轻易绝不改变定见,幸亏唐毅在科场上表现出了的才智,严谨,踏实,打动了老夫子,他才把事情挑明,误会也消除了。

“大人,您可知道这份文集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张守直一愣,随即摇头苦笑道:“差不多两个来月,有几个学生拿着文章来请教老夫,这份文集就夹杂在他们的文章中,至于究竟是谁老夫也不好说。行之,你也不要迁怒别人,人生世上,难免遇到小人,总是斤斤计较,未必妥当,心胸豁达一些,吃一堑长一智吧!回去好好温书,再有两个月就是府试了,再拿一个案首回来。”

唐毅诺诺答应,可是心里头却颇不以为然。他唐大少爷才不会当打掉牙往肚里咽的烂好人呢!

谁敢暗算自己,就要承担代价!

“大人,这份文集就送给学生做一个纪念吧。”

张守直愣了一下,最重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

怀揣着文集,唐毅从知州衙门出来,一溜烟儿回到了家中,一刻不停,他立刻把钱胖子找了来。吴天成被打发去了浙江,就剩下钱胖子最熟悉昌文纸店的事情。

“公子爷,您有什么吩咐?”

“拿去,三天之内,给我查出来,这玩意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钱胖子接过看了看,拍着胸膛说道:“公子放心,只要是印刷的东西,钱胖子都能给您找出来。”

还真不是吹牛皮,昌文纸店已经遍及南直隶,甚至开到了浙江,福建,以物美价廉著称。旗下有会馆,有印刷作坊,有生产文具的工场,其中的工匠师父众多,一个个眼界高明。别人看都是白纸黑墨,在他们的眼睛里则是完全不同。

“钱爷,这个纸张似乎是安徽那边过来的,人家应该也有防备。不过墨水还是第二卷。了,这是华亭张家印刷坊的,也是咱们名下的,你只管去找就行了。”

钱胖子二话不说,起身到了华亭,找到了张家印刷坊,一番询问之下,总算是找到了找他们印刷的人,顺藤摸瓜,后面的主使者就付出了水面。

“少爷,就是这个人干的!”钱胖子咬牙切齿说道。

第226章可怜人

究竟是何许人敢暗算唐毅呢?

说起来此人在太仓也小有名气,他叫王道充,是县试的第二名,也就是说,没有唐毅这个讨厌的家伙,人家就是县试案首,而按照惯例,案首又是必中的,也就是说,唐毅把人家的秀才给拿走了。只是为了这点事情,就值得煞费苦心,设计自己吗?

唐毅略微迟疑一下,说道:“告诉雷七一声,让他派人去把这个王道充给我查清楚了。”钱胖子急忙点头。

有了目标,唐毅心情也好了不少,信步来到了花厅,却发现只剩下徐渭一个。这家伙正趴在象龟的身上,手里拿着黄瓜喂食呢!

原来谭聪没敢进献玄龟,调走之后,也不方便携带,就把这玩意留给了唐毅。按照唐毅的想法,是想熬一大锅龟汤,好好补补身体。

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被朱氏知道了,她知道还不打紧,连王悦影也知道了,小丫头亲自跑来参观,看过之后,泪眼汪汪地祈求唐毅,绝对不能杀了,一定要好好养着。

媳妇的要求可以不答应,但是未婚妻的要求一定要做到,唐毅也没有办法,只能盖了专门的温房,准备了新鲜的瓜果,喂养象龟。还真别说,这玩意的生命力挺顽强的,竟然挨过了冬天,随着气温升高,越来越活泼,每天都要出来爬一会儿。唐家上下都很喜欢这个庞然大物,俨然成了一家人的新宠。每天吃几十斤的蔬菜水果,唐毅都心疼坏了,为了这玩意还要弄温室,上哪讲理去!

“文长兄,好歹你也是个大才子,干点正事行不?去教教沈林的文章也好,那孩子底子薄,又好强,万一府试不过,准又上火了。”

唐毅说着,随意坐在一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边喝着,一边数落着徐渭,这家伙当初说给自己当书童,说帮自己考试,这家伙竟然比自己还闲在,是可忍孰不可忍。

徐渭一手扣着耳朵,一手扣着脚丫子,翻着白眼说道:“我倒是想帮忙,可惜人家不用。”

“什么?”唐毅气得拍案而起,怒冲冲说道:“小兔崽子实在太大胆了,竟然不知道用功学习,我非好好教训他不可!”

看着唐毅恨铁不成钢的架势,徐渭仰天长叹,泪流满面。

“那小兔崽子不是不学好,而是不和我学。”

唐毅这下子可糊涂了,徐渭可是当今学问最顶尖的,难道还有更高明的不成?可千万别像那个老童生似的,走了歪路可就完蛋了。

“文长兄,别吞吞吐吐的,你想急死我啊!”

徐渭也爆发了,怒吼道:“你还问我,我都不知道问谁呢,沈林那小子把某人写的文章当成狗头金,捧在手里,都念的魔怔了。徐文长的文章在人家眼里,连狗屁都不如,你说我郁闷不郁闷?”徐渭掩不住的郁闷和憋屈,就好像深闺怨妇一般,在诉说着内心的不满,说完之后,还狠狠白了唐毅一眼。

和我有什么关系,唐毅突然惊呼道:“文长兄,你说的某人不会是我吧?”

“还能有谁!”徐渭破口大骂:“唐行之,你写的玩意你自己能看吗?离着多老远就闻到了一股子酸臭味,言必称孔孟,典必用春秋,文法师从汉魏辞赋,华丽空洞,无有一物。最可气的你还把朱熹的批注当成了圭臬,如此写出来的东西,和狗屎有什么区别?老天爷怎么就没有眼光,你一出手就考上了案首,我苦了半辈子,秀才还是提薛大人赏赐的,到底是为什么!”

说到了最后,徐渭声嘶力竭,眼中泪水长流,痛苦地抱着脑袋,好像受伤的孩子。徐渭见识了唐毅利用交通行呼风唤雨,就羡慕的不得了,才甘愿给唐毅当书童,但是在文学的造诣上,徐渭还有强烈的自信,他虽然油腔滑调,可是真正想帮着唐毅。

自从年后,唐毅就不断练习八股文,每天最多会写三四篇。徐渭通通都看过,可以说除了字迹之外,徐渭对文章是一点都看不上眼,陈腐空洞,替古人代言,没有一丝自己的东西。偏偏就是这样的文章,竟然能得到案首,让徐渭的自尊大受冲击,以至于口不择言。

说出口他就后悔了,顿时老脸通红,忙解释道:“行之,我,我不是东西,我胡言乱语,我不该看不起你的文章,我……”

唐毅突然笑着一摆手,说道:“文长兄,何止是你,就连我也不喜欢八股,不相信什么圣人教诲。我还敢说,几百年之后,能流传世上的文章画作,一定是你徐文长的,而非我唐行之,只是世事如此,不得不低头。想要求取功名,就要收敛自己的锋芒,压抑自己的性子,我写文章的时候,也是忍着恶心,忍着吐,我在告诫自己,只有忍得一时,才能拥有一世。现在不忍,就要一辈子被科举所累!”

唐毅站起身,拍了怕徐渭的肩头。

“文长兄,你如果真是愤世嫉俗,无意功名,我可以帮你逍遥自在,想说什么,想干什么,都遂心如意。倘若……”唐毅顿了顿,说道:“文长兄真有意功名,就要改改性子,学我的文章也未尝不可,总之,两个人一起吃狗屎,兴许就不那么臭了!”

最后一句,逗得徐渭哈哈大笑,眼泪都出来了,他猛地伸出大手,和唐毅牢牢抓在了一起不停地晃了又晃。

……

烛光晃动,唐毅拿过了几本程墨,正在琢磨,房门一开,徐渭又换上了他的书童打扮,捧着书稿,笑嘻嘻到了唐毅面前。

“行之,陪你吃屎的来了!”

说着徐渭竟然真的正襟危坐,拿过文章,也跟着低头诵读,还时不时的圈圈点点,总而言之,唐毅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最初徐渭蹙着眉头,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渐渐的他的眉头舒展,似乎真的体会到了圣人的微言大义,还模仿着的唐毅的文风,写了一篇文章。

“行之,你看看成不?”

唐毅接过来,扫了几眼,不得不说,徐渭这家伙的文采太恐怖了,他耐着性子,写出来的东西还真有七八分神韵。

“哈哈哈,文长兄,为了奖励你改邪归正,我请你看一出好戏。”

“什么好戏?三国的还是水浒?”

“眼前的!”

唐毅拉着徐渭,离开了家门,一路直接赶到了凤洲酒坊的后院,找到了雷七。见唐毅前来,雷七慌忙站起,陪笑道:“公子,我都弄清楚了,王道充这家伙还真不简单。”

说着,雷七就把王家的情况说了个底儿掉。

王道充虽然姓王,和太仓王氏并没有关系,他家中是经营丝绸生意的,鼎盛的时候,有二百多张织机,家境富裕,王道充自幼善于读书,也小有才名。本来他和唐毅没有任何的交集,问题就出在盐铁塘开通之后。

唐毅的势力越来越大,聪明的商人多半选择融入其中,分一杯羹。王家非常保守,死撑着家业不肯改变。结果就是王家的作坊日渐败落,没有一年时间,织工纷纷跳槽。

王道充的父亲一气之下,病倒卧床,差点没要了老命,为了治病,王家就只能把织机都卖给了周沁筠手下的作坊,换来银子给父亲治病。

最困难的一段时间,王道充不得不把家里的值钱东西拿出来,送到当铺典当。

每一次站在高高的当铺柜台下面,王道充都愤恨异常,他把怒火全都放在了唐毅身上,都是他搞什么盐铁塘,都是他给周沁筠撑腰,王家才会败落的,他把每一笔账都记在了心里,听闻唐毅要参加考试,又听说张守直人如其名,是个正直的官,就想到制造坏印象。

听完雷七的介绍,徐渭不由得倒吸口冷气,叹道:“行之,原来你把人家逼得破家败业,找你点麻烦也情有可原啊!”

雷七连忙说道:“青藤先生,你可是误会公子了,王家败落是自找的,他们家偷工减料,使用从散户手里收的劣质生丝,织出来的丝绸根本质量不过关。以往太仓供货不足,老百姓也就忍了,我们这边发展起来,老百姓抛弃他们是理所当然。周姑娘亲自去过王家,商量合并的事情,他们又死不同意,结果就只能越来越败落。”

唐毅沉着脸,没有去解释什么,也没有必要。

就好像后世一般,电商发展起来,实体店就要被冲击,甚至破产。大规模的生产发展起来,家庭作坊肯定维持不下去,新陈代谢就是如此残酷。

如果王道充只是哀怨,甚至暗中骂几句,唐毅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可是他竟然用下作的手段,想要破坏唐毅的科举之路,这就没什么好讲的。

唐毅只是淡淡说道:“王道充才华不差,如果放任他过关斩将,没准考上进士,成为日后的绊脚石。雷七,有没有办法干掉王道充?”

这才叫干大事的,只问利弊,不问是非,果决得很!徐渭又学了一招。

雷七笑道:“公子,实不相瞒,我找到了一个人。”

“谁?”

“王道充的二婶。”

“她还能去对付自己的侄子吗?”

“呵呵,侄子,仇人还差不多!”雷七笑道:“当年王家兼并一块土地,结果把地主人给打死了,朝廷问罪,二叔一肩扛起,被判了充军发配,一走就是七年,后来王道充的爷爷和奶奶相继离世,他竟然将二婶逐出家门,流落街头,就靠着缝穷过生活,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好不凄苦!”

第227章武夫有情

“北风起,天气凉,缝穷儿女……能拆洗能缝补又能浆,拆拆洗洗缝缝补补赛过新衣装……”

一首《缝穷儿歌》道尽了凄凉,一般上了年岁的妇女没法干重活儿,就拿着针线碎步,到了街上给人家缝补衣服,给多少钱全凭人家的心思。最为辛苦不过,唐毅和徐渭找到了王二婶的住处,一间破庙,房顶早就没了,只是靠着一面墙,竖着几根木头,外面盖着破席子,既不能遮风,又不能挡雨。

衣着破烂的妇人蜷缩在里面,不停发抖。徐渭看了一眼,就觉得鼻子头发酸,不由得想起了在关家干活的生母,何其相似。

“行之,她太可怜了,能帮就帮吧!”

言下之意,就不要利用她去对付什么王道充了,唐毅默默点头,徐渭凑上前,努力挤出笑容。

“大姐,你出来吧,我们都是好人,有事想和你聊聊。”

徐渭说了三遍,女人才有了反应,缓缓从“窝里”爬了出来,木然地看着徐渭和唐毅,他们都衣着华贵,不像是寻常人物。

“两位公子,找,找奴家什么事?”

徐渭没等说话,唐毅就笑道:“大嫂子我们家缺几个缝缝补补的老妈子,听人说你的手艺不错,日子似乎又艰难,要是愿意,就去我们家吧。”

妇人怯生生回头看了看,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自己都三天没吃饭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公子爷,奴家愿意。”

“嗯,夫人很好说话的。”唐毅笑眯眯在前面领路,把王二婶带回了家里,把情况和朱氏一说,朱氏非但没有怪罪,还说道:“你爹和我说过,别看咱们家现在过得好了,以前也受过罪,要多帮着点穷苦人。”

朱氏亲自安排两个丫鬟帮着妇人洗漱,又给她准备了新衣服,做了几道菜,朱氏亲自陪着。

吃完了饭,朱氏没急着安排活儿,而是让她在家里歇歇,好好养养身体。王二婶感动得一塌糊涂,屈膝跪在了朱氏的面前。

“夫人对奴家太好了,奴家甘愿后半辈子都伺候着夫人,只是有一件事奴家放不下啊!”

朱氏心地良善,最见不得别人哭,说道:“有话别堵着,说出来,我尽力帮忙。”

“多谢夫人。”

王二婶断断续续讲起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自从丈夫被充军发配之后,他在王家的地位就一落千丈,没有了男人撑门面,她活得越发困窘,不巧的是她还怀上了孩子,承受的压力更加惊人,她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只能把嫁妆给当了,换些补品,哪知道嫂子竟然说她偷家里的钱,是个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