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文华也愣了,不管怎么说,他可是吏部天官,换成强势的人物,那是能和首辅掰腕子的,就算我赵文华是你们提拔的,可是你小阁老也不能不给面子,让我在众人面前丢人啊!

赵文华不知道严世藩都被唐毅气疯了,你小子不识好歹,给脸不要脸,还敢扬言弹劾我,那好啊,就看谁能把谁弄死!

严世藩一把揪住赵文华的胸口,用手指了指唐毅。

“给我听着,明天,额不,是今天晚上就写弹劾本章,把这个小奸贼干掉!”

唐毅更不示弱,狂笑道:“上个骂我是小奸贼的,已经死在了诏狱,严世藩,你要是不敢上书,你就是三孙子!”

哇呀呀!

严世藩真的疯了,张牙舞爪,怒吼道:“小贼,不光严某弹劾你,还要百官一起弹劾,不把你捏死了,我就不叫严世藩!”

唐毅冲着众人一拱手,朗声说道:“好,我现在就回去写奏疏,咱们明天见!”

……

看到这一幕的众人都傻了,一个六首魁元,一个小阁老,竟然像地痞流氓一般,对骂约架,多少年来都没有见过的奇闻,一下子点燃了所有人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赵文华的宴会也办不成了,众人纷纷散去,没到半夜呢,消息就在京里面传开了,上至六部九卿,下至微末小吏,大家伙都睡不着了,一个个呼朋引伴,找地方窃窃私议。

在大家伙看来,唐毅已经是死人一个,他不但惹了严世藩,还帮着裕王说话,什么叫二龙不相见,竟敢犯陛下的大忌,不是找死是什么!

众人的热情都放在了明天会有多少人弹劾唐毅,唐毅又会落一个什么下场,是罢官,还是丢脑袋!

不过也有人对着油灯,泪水横流,一大把胡子都湿润了,此人就是裕王的老师高拱高肃卿!

裕王受了多少委屈,没人逼高拱还清楚。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堂堂裕王讲师,竟然不如唐行之敢言,真是愧煞人也!”高拱须发皆乍,可转念一想,又怕惹恼了严党,危及王爷,一直枯坐到了天光方亮,他把毛笔颓然一扔,长叹一声,“老天爷啊,你不能再糊涂了,要保佑忠良啊!”

高拱都把希望放在了老天爷身上,在他看来,唐毅多半是有死无活,可咱们的唐大状元却满不在乎,由于不用上朝,他睡到了日上三竿,才慢悠悠换上了官服,拿着昨天写好的奏疏,叼着俩包子,安步当车,往通政司而去。丝毫不在乎那些已经堆满了内阁的弹劾本章。

那架势,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365章用劲大了会闪腰

严嵩快要八十岁了,放在后世也是高寿,或许应了那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严阁老依旧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只是他虽然没事,但是他的夫人身体却每况愈下。严阁老是典型的晚发迹,坐了大半辈子冷板凳,到了六十多岁才被嘉靖重用,也没法有什么花样心思,他只有一位夫人,携手五六十年,相濡以沫,早已经分不开彼此。

欧阳氏前几日染了风寒,严嵩见朝局在握,即便有事,严世藩也能应付,他就在家里日日陪着夫人,好不容易老太太大好了,严嵩才回到了内阁。

他刚刚走进来,迎面正好碰上了袁亨,他带着两个小太监抬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正往精舍而去。

老严嵩寿眉一皱,失声问道:“袁公公,今儿是什么日子啊,怎么这么多奏折?”

袁亨陪笑道:“阁老,今儿什么日子也不是,要说折子吗,您老还是问问小阁老吧。”说完,袁亨急匆匆带着人走了。

严嵩顿时疑惑起来,莫非严世藩又要害人了?逆子怎么就不知道收敛啊!严嵩心头叫苦,他好不容易一统朝局,最需要时间夯实基础,这时候不能折腾啊!

想到这里,严嵩疾步到了值房,只见严世藩正坐在了太师椅上,五官狰狞,吹胡子瞪眼,连他走进来都没看到。

“严世藩!”

“啊!”严世藩一惊,忙说道:“是老爹来了,快走!”

严嵩坐在了位置上,目光不断从儿子的脸上扫过。看得严世藩脸蛋子发烧,埋怨道:“爹,您老有什么事直说呗。”

“哼,我问你,那些奏折是怎么回事?”

“奏折?什么奏折?”严世藩还想装糊涂,气得老严嵩直拍桌子。

“逆子,你还想蒙我?我和你说什么来的,眼下一动不如一静,要守好摊子,持盈保泰,不要再兴风作浪,你怎么就不听啊!”

一着急严嵩咳嗽了起来,严世藩慌忙帮老爹拍打前心,揉搓后背,好一会儿严嵩才缓上来这口气。

“爹,您老怎么总是信不过儿子啊,这回不是我惹事,而是有人惹咱们,您说孩儿能忍吗?”

“有人惹咱们?你不是骗我吧?”老严嵩心里头纳闷,自从李默倒台了,陆炳也滚到天津去了,满朝之中,还有谁敢和他们父子作对……

“唉,爹啊,儿子和您实说了,就是唐毅那个臭小子,他不知道哪根筋错了,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说什么要弹劾儿子,还说儿子怠慢亲王,您说,儿子能忍吗?”

严嵩听到唐毅两个字,手一哆嗦,茶杯落在了怀里,水把蟒袍都弄湿了,严世藩拿过抹布,要帮着老爹擦干。可老严嵩一把抓住他的腕子,力道极大,抓得严世藩生疼。

“爹,您……”

“别叫我爹,你是我爹!”严嵩胡子撅起老高,唾沫星子喷了严世藩一脸。

“你啊你啊,怎么就不听话啊,唐毅是陛下眼前的一个宝儿,眼下谁也动不了他!”

严世藩不以为然,冷笑道:“不就是六首吗,大明朝也不是没死过六首!唐毅在陛下那里是有些不同,可是他毕竟只是个芝麻绿豆的官,我就不信,几十人,上百人弹劾,光是唾沫星子就把他淹死了,陛下还能一直护着他。”

“你让大家伙都上书了?”严嵩差点惊掉了下巴。

严世藩点了点头,“爹,您老没看到,昨天那个小畜生这个猖狂啊,跟儿子公然叫板,我要是不让他知道点厉害,还翻了天!”

“呸!”严嵩狠狠啐了儿子一口,“看着吧,倒是给谁厉害还不知道呢!”严嵩凭着多年的经验,本能感到不妙,他也就几天不在内阁,严世藩就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真是不让人省心!

严嵩低着头,不停思索,到了他这个年纪,早就把面子啊,里子啊,都放到了一边,遇到事情,远比严世藩要理智。唐毅岂是寻常之辈,不说他六首的身份,光是开海的方略,就让严嵩叹为观止,赞叹不已。

一个冉冉升起的新秀,岂会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老严嵩相信唐毅一定有凭借,只是他脑筋一时转不过来。

就在这时,黄锦笑着赶来了。

“严阁老,皇爷宣你们过去呢!”

严嵩只好起身,出门的刹那,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塞到了黄锦的袖子里。

“黄公公,陛下那边如何?”

黄锦嘴角抽搐了一下,随即说道:“阁老,陛下刚刚把唐状元招了过去,正在骂人呢!”

唐毅!陛下竟然先召见了他!

谁不知道先入为主的道理,严嵩叫了一声苦,迈开两条老腿就撒丫子了,严世藩忙跟着,这对父子鸡飞狗跳,急急忙忙往精舍跑。

……

到了初夏,日头越来越热,嘉靖还是穿着厚厚的棉布道袍,手里头拿着钟锤,面无表情的坐在云床上。没一会儿,有小太监领着唐毅走了进来。刚刚他在通政司等待宣召,享受了无数惋惜,同情、感叹、失落的眼神……在你们的眼睛里,小爷就是个死人吗?看看谁能笑到最后吧!

“说实话吧,老三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替他说话?”嘉靖缥缈的声音响起。

唐毅抖擞精神,立刻进入状态,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老三是谁啊,请陛下明示?”

嘉靖真想拿手里的钟锤给唐毅一下子,“你小子还敢装糊涂,老三就是裕王,就是朱载垕,你知道了吗?”

唐毅挠了挠头,“哦,我还一直以为裕王是陛下的长子呢,那大皇子和二皇子呢?”唐毅的小脸要多无辜有多无辜,弄得嘉靖都将信将疑,这小子真是不知道吗?

嘉靖没好气说道:“都死了,这是朕的宿命,二龙不相见,他们承受不住皇家的福分。”

“哦,原来陛下是为了保护裕王啊,臣就说陛下仁德宽洪,对待臣子都这么和气,对待儿子更是疼爱有加。”唐毅恍然大悟。

嘉靖咬着后槽牙说道:“不要给朕灌迷魂汤,你是朕钦点的状元,要是敢和朕耍滑头,朕立刻就废了你!”

唐毅慌忙磕头,委屈地说道:“臣哪敢和陛下耍滑头,是您让臣去户部观政的。”

“是又怎么样?”

“臣查了最近户部赈灾的开销,其中有一项是拨白银一万两,给裕王府整修,臣就想着那么大的王府一万两恐怕不够,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只把大门给换了,刷了一点油漆,拢共没花一千两银子,臣觉着裕王是陛下的长,额不,是三子,住得太简陋有损朝廷尊严,而且还有贪污的嫌疑。这不,臣就具本弹劾,负责工程的工部右侍郎严世藩,臣觉得他有渎职嫌疑,请求陛下惩处。”

渎职?

嘉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问道:“没有别的罪过吗?”

唐毅摊了摊手,“目前来看,只有这一项,按照大明律,应该罚奉半年,不过臣觉得涉及到皇子,罪加一等,该给严世藩降一级留用。”唐毅十分认真地说道。

这下子可彻底把嘉靖给弄糊涂了,以往历次弹劾严世藩,什么罪过大扣什么,十大罪,五大奸,请诛贼臣,不一而足,哪一个都是杀气腾腾,恨不得立刻摘了严世藩的脑袋。

可唐毅这小子仅仅弹劾一个渎职,最多也就是降级留用,他到底是图什么啊?

更令嘉靖想不通的是这么点无伤大雅的事情,也值得百官上奏,一起弹劾唐毅?嘉靖随手拿起了一本奏疏,看了个开头,就问道:“唐毅,有人说你昨天就放话要弹劾严世藩?”

唐毅一听,小脸煞白,诚惶诚恐跪在地上,“陛下如此厚待微臣,见到疏失,臣不能不说,可是臣胆子又小,害怕得罪小阁老,故此提前告诉了小阁老,请陛下治罪啊!”

嘉靖瞳孔紧缩,他彻底陷入了迷雾当中。

“唐毅,按你的说法,告诉严世藩,是出于好意了?”

唐毅茫然点点头,嘉靖随手抓起几份奏折,扔到了唐毅面前。

“你自己看,你的好心变成了什么?”

唐毅迟疑了一下,拿起一份奏疏,看了几眼,小脸都青了,又抓起两份,看完之后,吓得浑身哆嗦,跪在嘉靖面前,痛哭流涕。

“陛下啊,师父啊,臣,臣什么时候勾结藩王,图谋不轨啊,臣真是冤枉啊!”唐毅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又惊又怕,看在嘉靖的眼里,他是不得不信。

可这问题就妙了,如果唐毅说的是真的,他不过是看得账目不合,具本弹劾,乃是应有之义。严世藩或是认错,或是上本辩解,都是正常的,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弄到发动百官上奏,一起弹劾唐毅啊!

就凭着眼前的弹劾奏本,别说对付唐毅了,就算对付一个尚书都绰绰有余。

至于里面的罪名,更是惊悚,什么结交藩王,陷害大臣,阴谋犯上,哪一条都够把唐毅砍脑袋了,而相比之下,唐毅仅仅弹劾严世藩渎职,两者之间,差距也太大了吧!

简直是用大炮打苍蝇,用龙头铡铡一只鸡。

看看唐毅,把他吓得浑身颤抖,嘴唇铁青,要多可怜有多可怜。嘉靖也忍不住生出恻隐之心,对于弹劾唐毅的那些罪名,嘉靖并不相信。

道理很简单,唐毅进京以来,除了赶考,就是筹谋开海的事宜,他见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嘉靖都一清二楚。再有李默出了大逆不道的题目,唐毅能第一个拒绝作文,就代表这小子时刻把自己放在心里头,是个好孩子,他又怎么可能去巴结裕王,试问,哪个皇帝还能比自己对待唐毅更好?

而且刚刚奏对,唐毅连裕王是长子还是三子都分不清楚,他又怎么图谋不轨?

很显然,唐毅是一片赤子之心,还害怕得罪严世藩,提前透露了消息。如果严世藩是好样的就该知错就改,哪怕抵死不认嘉靖也能接受。

可问题是严世藩大动干戈,兴师动众,恨不得把唐毅给弄死,这就太让人怀疑了!

作为一个坚定的阴谋论者,嘉靖认为里面一定有问题。

那问题在哪?

唐毅作为一个新科进士,他身上唯一可取之处就是主张开海,严世藩要干掉他,莫非是想把开海的事情抢到手里?

一想到这里,嘉靖的心思就活络起来,说实话,京察之后,严党遍布朝堂,嘉靖不是没有察觉,他也感到了异样,眼前的事情又提醒了他。

难道说是严党已经掌控了朝局还不够,又迫不及待地要去抢夺钱袋子,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是要架空朕吗?

嘉靖不停攥拳头,眼中凶光毕露,把唐毅也吓得不轻,不过渐渐他发现嘉靖盯着的是墙上严嵩的一副书法,唐毅嘴角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

他昨天煞有介事去激怒严世藩,为的就是引诱严世藩拼命反扑,而正常人看来,生死相拼,一定要狠招全出,唐毅保证要弹劾严世藩怠慢亲王,欺凌皇家,诽谤君父,离间父子……

总之越惊悚越好,哪知道唐毅只弄了一个不疼不痒的渎职,而严世藩呢,他倒是出的力气够大,只是这一拳没打着唐毅,反而把他的腰给闪了。就等着承受嘉靖的怒火吧!

第366章惶恐的小阁老

嘉靖也不说话,不停翻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有工部的,有吏部的,有都察院,有大理寺,有六科廊,有翰林院……

翻到了最后,嘉靖也气得笑了起来,“唐毅,你说你这个官怎么当的,人家一辈子也混不到这么多弹劾奏折,你倒好当了一个月的官,把一辈子的骂都挨了!”

唐毅委屈地说道:“陛下,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百官为什么这么恨我啊?”

“哼,傻小子,现在还糊涂呢,不是百官,是严世藩!”嘉靖恨铁不成钢道:“办事的时候,挺仔细的,怎么轮到官场倾轧,就这么糊涂!懂得谋国是长处,更要学会谋身,学会自保啊!”

唐毅嘿嘿一笑,“有圣明天子在,臣只管做事,用不着想太多吧?再说了,臣觉得也未必是严部堂安排的,或许是巧合……”

“呸!”

嘉靖伸手点指着唐毅,破口大骂,“蠢材,人家把刀都逼到了喉咙,你还不醒悟!你不是昨天晚上和严世藩说的吗?一夜之间,几十封奏疏,全都是弹劾你的,还有人往通政司送呢!没有人在背后怂恿唆使,能做到吗?”

唐毅吓得张大了嘴巴,不解地叹道:“不会吧,这么多官员不都是陛下的臣子吗?小阁老怎么能命令他们?”

“什么狗屁小阁老,我大明朝什么时候多出来一个小阁老的官职!”

嘉靖声音提高了八度,猛地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袁亨,怒吼道:“袁亨,你可知道小阁老是几品官?”

袁亨吓得一哆嗦,他太熟悉嘉靖了,这位道君皇帝已经是怒不可遏。只是让袁亨吃惊的是唐毅也没有说严世藩的坏话,相反还不断替严世藩开脱,可是嘉靖的火气怎么就越来越大,甚至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实在是没有道理啊!

袁亨糊涂,可是唐毅心里头一清二楚,甚至说这就是他可以刻意营造的结果。

唐毅盘算过,要想和严党斗,就必须闹大,大到捅破天,如果不惊动嘉靖,就只能被人家活活玩死,毕竟人家严党把持吏部,翰林院,都察院这些衙门,随随便便抓一点错误,只是给你考评的时候,来个中等,你就没法升迁,要在冷板凳坐三年。

要知道嘉靖是出了名嬗变的,现在他看重自己,没准三年之后就把自己给忘了,严党只要把自己放在冷衙门,等着圣眷和光环消失,人家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一点脾气都没有。

所以唐毅才会当众放狠话,激怒严党出重手。

但是呢,如果唐毅同样出重手,和严党生死相拼,闹得不可开交,也不行。因为嘉靖在经历过大礼议之后,他越发得过且过,害怕麻烦,逃避责任,所以才容忍严党把持朝政。

唐毅没有出重手,自然就给嘉靖一个印象,这小子不过是就事论事,没有别的坏心思。唐毅越是小白兔,越是傻白甜,就越显得严党狰狞可怖,势大如天,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好家伙,京里这么多衙门,严世藩一个令子下去,全都动了起来,简直比朕的圣旨还管用。从六部到六科,从都察院到翰林院,官场的犄角旮旯都是严党的人了!

谁都是同情弱者的,嘉靖在翻看奏疏的时候,就猛然惊醒,李默下狱之后,仓促进行京察,罢黜了那么多的高官,换上来的几乎都是严党的人。

掰着手指头算算,六部九卿不是严嵩的同年同乡,就是他的亲戚,还有干儿子!

如果不是严世藩发动百官弹劾唐毅,自己还注意不到这一点啊!想到这里,嘉靖的怒火就越发不可遏制。

嘉靖生平最恨的两点,一个是朝臣结党营私,一个是欺君罔上。

很不幸,严世藩全都犯了,他能号召这么多人上书,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