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能说艰难,至少已经出现了盛极而衰的苗头儿。默林兄执掌东南兵权,是大明朝第一的封疆重臣,严党想要稳固权势,必须稳住地方,不用默林兄去找他们,他们就会主动找上门,这其中的差别,默林兄不会不明白。”

胡宗宪连忙点头,俗话说上杆子不是买卖,严党求自己,和自己求严党,显然是两个档次。

“行之,我还有个疑问,如果我和严党疏离,清流攻击我,严党会不会顺水推舟,换成他们信得过的人?”

“以往会,可是如今不会了。”

胡宗宪不解,唐毅没好气说道:“感谢朱纨、张经、周珫、杨宜这些人吧,他们的流血让陛下明白了一件事。”

胡宗宪瞬间瞳孔缩成了一道精芒,长长出气,叹道:“闽浙海商!”

“没错,从嘉靖三十二年以来,东南的官就跟走马灯似的,要说他们都是饭桶也没什么,可是哪一个上任之前,都名声极好,众望所归。结果到了任上,不但不能平定倭寇,还把自己搭了进去。一次两次,陛下或许不会怀疑,可是再三再四,陛下岂会看不明白?在东南的轻歌曼舞的背后,有一只狰狞的黑手,凡是他们不喜欢的官员,都会被稀里糊涂干掉,他们才是真正的地下皇帝。”唐毅笑道:“默林兄,你说陛下有了这个印象,情况会如何呢?”

胡宗宪咧了咧嘴,恍然大悟地笑道:“难怪行之老弟敢对闽浙七大姓下手呢,看来老弟是谋定而后动,老哥真是佩服之至。”

自从踏入官场,唐毅越发觉得在嘉靖朝当官,什么经世济用,什么八股文章,什么文韬武略,全都不顶用,最要紧的一门学问就是心理学。

只有把嘉靖的心思摸透了,哪怕犯了再多的错,也能高枕无忧。

就拿朱纨这些人来说,嘉靖认为他给了权力,给了信任,结果你们却连小小的倭寇都平定不了,肯定是辜恩负义,杀了你们也罪有应得。这时候闽浙的大姓在后面上下其手,就有了机会。

可是呢,经过了多少次教训,嘉靖终于明白了,不是臣子不努力,而是东南的水太深,暗流中藏着一股可怕的势力。这时候闽浙大姓再怂恿人上书,攻击唐毅,到头来只会引起嘉靖的忌惮和怀疑,你们还想故技重施,废掉朕看重的人选,简直痴心妄想,唐毅才说,弹劾越多,他越安全。

当然了,唐毅也必须展现本事和手段,说白了就是让嘉靖看到成果,看到银子!只要填饱了嘉靖的肚皮,哪怕唐毅折腾破了天,区区一个府又能如何!

其实比起来,胡宗宪的处境比唐毅还要好一些,他不需要帮嘉靖弄银子,只要能稳住东南的大局,嘉靖就会信他用他,有嘉靖支持,他就稳如泰山。

“严党、徐党、东南的世家、闽浙海商、世兵、客兵、倭寇、开海,千头万绪,都纠缠在了一起,除了你胡汝贞,还有谁有资格坐总督的宝座,陛下心里最清楚。”

敢情我这么重要啊,胡宗宪都有些飘飘然了,可是只飘到了一半,就回到了地面上。

“行之,说得容易,可谁又能说得准,陛下是不是这么看我啊?”胡宗宪急切地抓住唐毅的腕子,迫不及待道:“行之,你是不是知道了消息?”

“不知道。”唐毅回答得很干脆,“我说默林兄,你不能指望着陛下注意到你,还努力争取,给陛下献上平倭之策。”

胡宗宪心说唐毅这小子到底是年轻,这些年上平倭策的人还少了,可该怎么消灭倭寇,连自己都没有把握,又怎么说动嘉靖,难道还要欺君吗?

“默林兄,眼下就有一个天赐良机。”唐毅凑到了近前,笑道:“开海之后,商船必须要经过倭寇头子王直控制的海域,这些年他不是一直要求朝廷开放海禁,准许通贡贸易吗,如今朝廷都做到了,他难道还要继续在海外称王称霸?”

胡宗宪听到了这里,总算是眼前一亮,苦瓜一张的脸也笑开了,大手不住地拍着唐毅的肩头。

“行之大才,我总算明白了,要剿抚并用,争取把王直招安了,倭寇自然就消弭了。”胡宗宪激动地搓着手,他要立刻回杭州,选派人手,去联络王直,最好能把老船主忽悠上岸,到了那一步,自己在嘉靖心中的地位就彻底稳固下来,谁也扳不倒自己。

唐毅这小子真是厉害,随便几句话,就把自己的困境给解决了。胡宗宪感叹着,急匆匆告辞返回,等他带领着人马,离开了泉州,行走在路上,冷风一吹脑门,胡宗宪猛地惊醒!

“哎呀,我上当了!”

他这才想明白,唐毅出的主意,根本不是为了他胡宗宪,而是为了唐毅的开海大业,不和王直取得谅解,商船就很难出海,开海贸易就是一句空话。

可唐毅呢,他刚到东南,对王直可没有什么办法,他只好忽悠胡宗宪帮忙,让他去摆平王直。

唐毅摆明了拿总督大人当枪使,问题却是招降王直,对胡宗宪来说,也是有无与伦比的好处的。毕竟倭寇分散盘踞在海上,要真是一点点剿杀,要弄到猴年马月,如果能把王直骗到岸上,捏在手里,挟天子以令诸侯,抗倭大业就成功了一半儿,胡宗宪能不做吗?

什么叫阳谋,这就是!

哪怕你知道被人家当成了枪,也唯有竭尽心力往前冲。胡宗宪凝眉瞪眼了好一会儿,只是长叹一声,老老实实联系王直去了。

唐毅要讨好嘉靖,就要弄到银子,当然了,这笔银子他是不会出的,在他的手上,不是有一大帮肥羊吗。

自从把李西平等人关起来之后,唐毅没急着去要钱,而是先搁了三天,没吃没喝,也不给被褥,晚上都能把人冻得死去活来。

这帮人都是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受过这种委屈,最让他们纳闷的就是唐毅把他们关在了这里,家里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不发动人手,把大家伙救出去,难道任由唐毅胡来吗?

就在他们大惑不解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了轰的一声。

李西平吓得一哆嗦,“唐毅动手了?”

不少半睡半醒的一下子都瞪大了眼睛,又听了一会儿,他们才闹明白,原来是小孩放鞭炮,不是打枪。

“唉,今天年三十了,这要是有一盘羊肉馅饺子该多好啊!”有一个哀叹的,周围的好几个肚子都叫了起来。

很快整个屋子就像是春天的池塘,咕噜咕噜的,每个人的肚子都学起了青蛙叫唤。抓心挠肝得难受,用手捂住干瘪的肚子,趴在地上,努力抵御胃酸一波又一波的侵袭。

眼看着到了下午的时候,终于传来了脚步声,杨文钰提鼻子一闻,顿时皱起来眉头,屋子里又骚又臭,都是屎尿的味道,这间客厅是没法用了,他看了看守门的士兵,“喂,你们没给个马桶?”

“大人有令,什么都不许给他们!”士兵大声回答。

杨文钰点了点头,又笑道:“反正无所谓了,羊毛出在羊身上。”

站在了窗口,杨文钰清了清嗓子,大声吼道:“里面还能喘气的都听着,大人大发慈悲,今天是除夕,可以放你们回家吃年夜饭,每个人只需五万两银子,可别错过机会啊!”

第411章海瑞,你错了

年关岁末,唐毅为了缓解前些日子罢市闹出来的怨气,特别下令打开常平仓,半价出售粮米,又从各地征调了一批年货,一律平价卖出。

老百姓都是最善良又最好哄的一群人,对他们一点好,都念在心里头,原本那些骂唐毅的,现在都老脸通红,一个个不住口的说唐毅的好话,请神拜佛的时候,也要替青天大老爷说几句吉祥话。

另外唐毅又下令给全城的鳏寡孤独,还有叫花乞丐送去粮米,并且告诉他们,开海之后,用人的地方就多了,衙门会帮着他们找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哪怕什么都干不了,朝廷也会想办法的。

一番手段,春风化雨,唐毅的官声一下子好了起来,这回王悦影在街上逛了一圈,带着满脸的笑容,跑了回来,激动地拉着情郎哥的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唉,要是人人都像老百姓这么容易安抚就好了。”

王悦影不解地摇头,唐毅笑道:“去帮我挑点年货,再陪着我去串串门。”王悦影转身,唐毅又补充道:“弄点实在的,不要太贵,也不要太花哨,就是柴米油盐,寻常之物就好。”

“哦。”王悦影虽然点头,可是心里却不住思量,丈夫什么时候多了个穷亲戚啊!她不好多问,去了一趟,没有多大一会儿就回来了,五六个家人抱着东西,摆了一地。

果然按照他的吩咐,有粳米五十斤,白面五十斤,荤油一坛,菜籽油一坛,两个猪后腿,四盒点心,一袋糖果,一袋瓜子,几挂鞭炮,两张羊皮垫子,一支黄花梨手杖,还有些林林总总的小玩意。

唐毅看了看很满意,笑道:“都装车上,咱们一起走吧。”

王悦影犹豫了一下,她毕竟还没和唐毅成亲,一起抛头露面,怕是好说不好听。唐毅伸手拉住了她。

“我的好媳妇儿,你要是不去,我怕人家把我轰出来。”

“谁这么大胆子?”王悦影顿时来了好奇的劲头,跟着唐毅上了马车,衙役驱赶着马车,穿街过巷,七拐八拐,来到了一处小胡同,停了下来。原来胡同口很窄,马车根本进不去。唐毅无奈,只好下了车,拉着王悦影,小心翼翼进了胡同,一直到了最里面的一家,停了下来。

“这里就是海知县的家吧?”

知县!

王悦影吓了一吐舌头,乖乖,这也太简陋了吧,三间正房,歪歪斜斜,低矮逼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唯有院子还算整洁,可是和想象中的知县老爷,实在是相去甚远,相去甚远啊!

唐毅还在犹豫,衙役们就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海大人,府尊大人来看您了,快出来迎接吧。”

连喊了三声,房门开了一道缝,从里面探出一个小脑袋,唐毅灵机一动,从马车上拿下来一个拨浪鼓,连着晃了几下。

小女娃眼前一亮,一只脚迈了出来,可是却又收住了,一回头,就跑进了屋子里,没有一会儿,房门开放,一个老太太从里面走了出来,来到院门亲手打开。六十多岁的样子,有些苍老,不过腰板挺直,尤其是眉眼之间,透着一股子刚强的劲儿头。

老太太打量一下唐毅,先是一愣,随即飘飘万福。

“早就听汝贤说过,大人年轻有为,今日一见,果然非比寻常。不知大人光临寒舍,可有什么事情?”

“呵呵,老夫人过誉了,我就是提前拜个年,这不,刚从赵大人那边过来,多有叨扰,还请老夫人不要见怪。”

“哪里哪里,快快请进吧。只是家中简陋,委屈大人了。”

“不碍的,头几年我们家也挺穷的,实不相瞒,我和家父就住在一间竹楼,冬天冷死,夏天热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总会有变化的。”

听唐毅说话亲切,一点架子都没有,海老妇人顿时生出了好感,只是一转念,又叹道:“我们家摊上了一个犟种儿,怕是一辈子就在河西呆着了。”

到了客厅,唐毅偷眼看去,屋子里的桌椅板凳多数都是竹子制成,而且手工粗糙,勉强能坐罢了,看起来应该是海瑞的手艺,唐毅也不算太在乎,倒是觉得有些委屈了王悦影,谁知人家王姑娘可比他自然多了,抱着海瑞的小女儿,没两句话逗得小娃娃咯咯发笑,海老夫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女孩。

“大人,这位可是尊夫人?”

唐毅自豪地笑道:“转过年得空就成亲,到时候还要请老夫人去做客。”

“多谢大人抬爱,只是,只是怕是去不了了!”

“为何?”

海老夫人犹豫了一下,叹道:“都是汝贤这个逆子,他要辞官不做了。”

“什么?”唐毅一愣,忙问道:“老夫人,这是为何啊,刚峰兄差事办得很不错,市舶司,晋江县,一多半的担子都在他的肩上,他怎么能撂挑子啊?”

海老夫人也是脸色阴沉,怒气冲冲。

“大人,这个逆子就是缺管教,您随着老身过来吧。”

唐毅起身,跟着老太太进了东边的房子,一铺简陋的土坑,海瑞盖着一床薄薄的棉布,脸冲着墙,只留给了唐毅一个背影。

看到这里,老太太一把抓起了鸡毛掸子,啪得一敲,怒骂道:“逆子,唐大人屈尊降贵,你装什么死,这就是我们海家的待客之道吗?你想气死老身啊?”

还真别说,海瑞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老娘,被老太太一吼,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转身,看了眼唐毅,说道:“大人,下官病势沉重,已经写好了给朝廷的奏疏,不日就要辞官,一介草民之家,难以接待贵客,还请大人回去吧。”

海老夫人气得直翻白眼,“你个忤逆子,还知不知道好歹!”

唐毅摆摆手,“老夫人,少安毋躁,容我问两句。刚峰兄,我也懂点医术,看你的气色比起前些日子还好了很多,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内里的病,外面看不出来。”

唐毅背着手,走了两步,笑道:“是不是因为本官利用了你做戏,你就迁怒本官?”

海瑞沉默不语,老太太把眼睛一瞪,骂道:“逆子,大人问话你还敢不说,老身断然不能容你一个心胸狭隘的畜生!”

老娘发飙,海瑞被逼无奈,只好说道:“唐大人,海瑞还不至于那么心胸狭隘,我只是有些事情想不明白。”

“刚峰兄请讲。”

“那好,问了我就说!”

海瑞猛地从炕上坐起,须发皆乍,大声说道:“唐大人,下官想请教几件事情。第一,闽浙七大姓海商把持海路,大肆走私该不该杀?”

“该!”

“操控市场,随意罢市,置数万百姓生死于不顾,致使泉州城动乱,该不该办?”

“该!”

“还有,为了一己之私,阻挠开海国策,该不该处置?”

“该!”唐毅干脆回答。

“哈哈哈,唐大人,既然这些人罪恶滔天,罄竹难书,你身为一方父母官,市舶司提举,为何不用霹雳手段,铲除这些毒瘤?下官却听说,今天下午,竟然有人交了五万两银子,你就把他们给放了,这是什么道理?朝廷法度,就值五万两银子吗?”海瑞前些日子只是心中有刺儿,可是听说唐毅把抓捕的七大姓代表以五万两一个都放了,他彻底被激怒了。

“唐大人,您是六首魁元,我朝读书人的楷模,海某只是一介举人,和大人天差地远,海某就是想不明白,为何不能秉公而断,偏偏要让坏人嚣张,好人受难?这大明朝还有没有公道二字,要是没有,海瑞这个官做的还有什么滋味?”

海瑞声色俱厉,老夫人气得嘴唇发青,怒道:“疯了,真是疯了!大人,不要听这个逆子胡说八道,老身这就好好教训他。”

“老夫人,您先别忙。”唐毅长叹口气,“刚峰兄,你说的都对,我无可辩驳,也不敢辩驳,只是我问刚峰兄一句,我要是真按照你的想法做了,后果会如何?”

海瑞茫然,“还能有什么后果,百姓必定欢欣鼓舞,朝廷之上,正直之士也会赞同大人的果敢作为。”

“错,大错特错!”

唐毅叹了口气,“刚峰兄,闽浙七大姓,在东南经营多少年,他们手上又有多少朝廷官吏,东南世家的把柄,一旦逼急了,他们把这些都抛出来,东南诸省立刻就大乱了。朝廷让唐某到东南开海,是为了弥补财政的缺口,我没弄到银子,反而捅了马蜂窝,弄出了天大的麻烦,东南乱,天下乱,试问到了那个时候,是我这个知府,还是你这个知县能扛得起来的?”

唐毅顿了顿,又说道:“刚峰兄讲的大义道理我固然钦佩,可官场不是讲道理的地方。”

“那讲的是什么?”海瑞红着眼睛问道。

“讲的是利益,我这个市舶司提举,就是协调各方利益,闽浙海商闹得过分,我敲他们一笔银子,朝廷上下,哪怕听命七大姓的那些人,他们也不敢说我什么,可是超出了这个度,就是滔天洪水,就是人头滚滚。刚峰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到了阳明公这里,变成了知行合一,阳明公教导的是成功啊!”

第412章摆平

如果问唐毅,是改革容易,还是革命容易,唐毅一定会说革命,因为革命是从别人身上割肉,而改革是从自己身上割肉。从秦汉以来,变法几乎没有成功的,而改朝换代却像是家常便饭。

做官说白了就是协调分配利益,这是非常高深,也非常艰难的事情,尤其是让那些既得利益集团放弃利益,人家本来就占据着优势,让他们低头,难度可想而知。

“刚峰兄,多余的话我不想说了,我只问你一句,是我做知府,我去开海比较好,还是换一个人做知府,换一个人开海比较好?”

“这……”

海瑞一下子就被问住了,他这个人钻牛角尖儿,但是不代表他笨,相反海瑞看得很清楚,唐毅这家伙深得圣眷,又顶着六元的光环,师出名门,父亲又是手握兵权的功臣,他撒开了做,别人不敢怎么样。

如果换成了其他人,只怕早就被七大姓连皮带骨都给吞了。可正是因为如此,海瑞才更愤怒。

“唐大人,天子信任你,百姓支持你,又有那么多人希望你大刀阔斧,做出功业,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