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3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本事!

袁炜做了什么?二十年如一日地写青词,溜须拍马,一句“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是脍炙人口不错,可是就凭这个当阁老,把大明的内阁也看得太不值钱了!

众人越想越气,要是袁炜能当阁老,我们都能当皇上!

唐毅这小子也是,你推谁不好,推袁炜,他不过是当了不到一年的礼部尚书,什么功劳都没有,何德何能,真是荒唐透顶!

不明所以的人都在骂唐毅,可是有些人的脸色却变了,尤其是徐阶,他的眼底闪过一丝惊骇,暗暗叫苦:“唐毅啊,唐毅,老夫还是小瞧你了!”

袁炜有千般不是,可有一点却是谁也比不了,他是景王的老师,而景王又是嘉靖唯一皇孙的爹!

虽然裕王妃也怀上了,是不是带把儿的,谁也不知道。别人可以选边站队,可是徐阶和严嵩都不敢轻易动作,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大意不得。

因此对待袁炜和高拱两个人,严徐都非常小心,不敢怠慢,有好位置,总要给人家留着。

比如高拱从裕王府出来,立刻就升任国子监祭酒,至于袁炜,他是踩着吴山尸体上去的,严党都不敢报复他。

握着景王这一张好牌,袁炜就是奇货可居,谁都要卖给面子。

说来凑巧,袁炜是浙江人,徐阶在浙江任官期间,袁炜曾经上门求教,以学生自居。

后来袁炜入京为官之后,自恃身份,和徐阶的关系就淡了,但是好歹能说得上话。至于他和严世藩,更是称兄道弟,过从甚密。

正因为如此,加上景王的因素,两派都想拉他入伙,不愿意得罪狠了。

话又说回来,袁炜再不好,可是他毕竟是礼部尚书,资格足够了,大家伙在明面上说不出什么。

妙就妙在这里,嘴上说不出,可是心里能服气吗?会甘心把豆子投给袁炜吗?

当只有唐顺之一个人的时候,徐党又摇旗呐喊,跳得很欢。严党和中间派的敌人就是徐党,心里自然不舒服。

可是当唐毅推出了袁炜之后,大家伙心里就不由自主那他和唐顺之相比,一比之下,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根本是云泥之别。

偏偏袁炜狗尿苔长在了金銮殿,占了一个好位置,严党和徐党都要放行,袁炜要通过廷推,难度不大。

麻烦来了,如果袁炜这种人能通过廷推,唐顺之却通过不了。

消息传出去,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被当成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廷推的权威性也会荡然无存,选贤举能,更是无从说起。都是一身大红袍的官员,没人知道的时候不要脸也就算了,当着天下人闹出了大笑话,还活不活啊?

首先中间派都瞬间偏向了唐顺之,无论如何,哪怕得罪了袁炜,也要推唐荆川入阁。

至于严徐两派,他们之中不齿袁炜的也不在少数,而且相对而言,唐顺之倾向于徐党,袁炜倾向于严党,大家各得一分,也不算吃亏。

很快下面人心里都有了盘算,徐阶眯缝着老眼,先从自己的党羽扫过,接着又观察了其他人,最后徐阶不得不长叹一声,他要是再挡下去,就要彻底撕破脸皮了。

徐阶默然不语,一直沉默的严嵩突然开口了。

今天的廷推,差点把老头子气死。

他已经和严世藩说好了,要顺顺利利让唐顺之入阁,卖一个人情给他,然后严嵩在想办法挑唆他和徐阶的冲突,好为严嵩致仕铺平道路。

可是谁知道,严世藩这个混账东西,竟然不按照自己的要求,硬生生先推左都御史。

严嵩都白了毛,什么不明白,这就是严世藩打得一张危机牌。他还是不甘心放弃权力,要奋力一搏。自己这把老骨头,早晚死在严世藩的手里。

严嵩气归气,又不能让别人看哈哈笑,他一直忍着,出乎他的预料,唐毅竟然在关键时刻,推举袁炜,这可是一招妙棋,要是唐顺之和袁炜都能同时入阁,自然能分走徐阶的权力,相比本来只打算让唐顺之入阁,加上一个袁炜,他可以牵制唐顺之,就更加稳妥了。

虽然开头很不妙,谁知竟然来了一个神转折,朝着他希望的方向发展。

严嵩可不想再出麻烦,忙说道:“唐部堂和袁部堂都是百官楷模,尽忠职守,老夫以为他们能入阁,一起挑起朝廷的重担,是再好不过了。徐阁老,你怎么看?”

徐阶心里暗骂,你都点头了,我还能反对吗!

“严阁老高见,我也是这个意思!”

真是难得,两位阁老统一了意见,其他人还有什么说的。

开始投票吧,一次增补大学士,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人、甚至更多,故此投票方式和左都御史的PK式不同。每个人可以选择两个都支持,也可以支持一个,还可以一个都不支持。

第一轮是给袁炜投票,经过清点,一共二十五颗红豆,超过半数,第二轮是唐顺之的票,负责的中书舍人把罐子放在阁老面前,仔细一数,足足有二十八颗!

显然,唐顺之得到了中立派的大力支持,才力压袁炜一头,通过了廷推。

“嗯,两位大人都通过了廷推,老夫会上奏陛下,恭请圣裁。”严嵩满意地说道。

紧张的廷推总算是结束了,唐毅也仿佛虚脱了一般,手心里都是汗水。

无论如何,老师入阁算是成为定局。有了大学士的身份,唐顺之虽然还不能和徐阶硬拼,但至少有了交换的筹码,能庇护一些人了。

唐毅需要做的是利用这段时间,快速成长起来,老师自是给自己争取时间,却不能庇护自己一辈子。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本事,唐毅暗暗告诫自己,要继续秉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千万不要志得意满。

官员们往外面走去,唐毅放慢了脚步,等待老师,从他身边路过的官员有人微微颔首,有人热情打招呼,亲切无比。

事实证明,唐毅不是小角色,能把袁炜推上大学士的宝座,就代表他的实力。对于这个能力无限的后辈,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唐毅陪着笑容,笑得脸上的肉都僵住了,正在这时候,突然面前一黑,一张铁青的面孔映入眼帘。

“唐行之,小人,无耻!”高拱气得浑身颤抖,他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早上在禁门之外,他还感谢唐毅,谢他帮着裕王找到了妙手回春的李时珍。

可是转眼在廷推之上,他竟然把景王的老师送入了内阁,袁炜成了阁老重臣,朝夕陪在嘉靖身边,万一嘉靖听信了谗言,立景王为太子,一切都完了。

苦熬了二十年,从青年变成了胡子一把的小老头,熬来熬去,熬成了一个笑话。

高拱简直抓狂,要不是当着百官的面,他都要动手了!

“姓唐的,你把李时珍带走,我不会让小人伤害王爷!”高拱狠狠啐了一口,转身离去。

唐毅看着他的背影,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自己想到了一切,就是忽略了高胡子啊!

肩头一沉,唐顺之赶上来,笑道:“行之,得罪了高拱,怕是不值得吧?”

“反正现在高拱还无足轻重,倒是咱们该好好庆祝才是。”唐毅不管不顾道。

第578章暴毙

为了庆祝老师通过廷推,唐毅决定亲自下厨,一口气做了十几道菜,每一道菜唐毅都提前尝了尝,结果很满意,厨艺还没有落下。

一个有追求的吃货,绝对是最好的厨师,只有自己精心烹制出来的美食,才是最适合自己胃口的。

如果一个人自称美食家,却只是惊叹别人的手艺,不会下厨,那么抱歉,你根本不到家!

唐毅把才要端上了桌子,又准备了一小坛花雕。其实在三年前,唐顺之就滴酒不沾了。

戒酒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唐顺之说戒就戒掉了,也没有任何的犹豫和反复,不得不说,有些人就是特别。

唐顺之选择戒酒也是有原因的,自从收了徒弟之后,唐毅除了和老师学本事,最为关心的就是唐顺之的健康,每隔几个月,就会派遣医生过来,给唐顺之检查身体,各种各样的珍稀补品从来就没有断过。

最初唐顺之是反对的,觉得徒弟太浪费,可是渐渐的掰着手指头算算,他的同年好友里面,已经基本凋零了,就算还活着的,多半白发苍苍,衰老不堪,纷纷致仕回家,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宦海沉浮,除了手段高明,才智无双,还有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要寿命足够长。

君不见严阁老八十多还老当益壮,熬不过人家,又凭什么匡扶社稷,施展胸中的抱负。

从那一刻开始,唐顺之就变了一个人,每日按时休息,清心寡欲,勤练气功,不时补养。

还真别说,几年坚持下来,唐顺之身体越发健康,看样子,再撑十年八年没有问题。唐毅当然为了老师能摆脱英年早逝的厄运而兴奋,亲手给老师斟了一杯酒。

“师相,为了庆祝您老入阁拜相,今天就破例一会儿,意下如何啊?”

唐顺之微微点头,“事不过三,就喝三杯吧。”

唐毅一边给老师斟酒,一边笑道:“还是管您老叫师相来的顺嘴,叫徐华亭,我心里都有些反胃!”

唐顺之感叹道,“几十年的交情了,我也是没有料到,徐华亭竟然变了这么多。当年你就和我说过,徐阶会越来越像严嵩,以我现在看,论起手段权谋,华亭的本事,还在分宜之上啊!”

不怪唐顺之如此感叹,一个廷推,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杀机暗藏。仅仅调动一下顺序,就能巧妙影响人心,操纵一个大臣的生死起落。

内阁权柄之重,可见一斑啊!

也幸亏有了唐毅洞察先机,及时把袁炜推了出来,要不然廷推落败,唐顺之还真没脸留在京城了。

喝罢了三杯酒,唐顺之夹了几口菜,还是当年的味道,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太仓,他和魏良辅两个人教导唐毅,虽然时间不长,回想起来,还是快乐无比。

那种感觉就像是在精心雕琢一块美玉,每一刀都要十分小心谨慎,看着弟子每一点成长,既喜又忧。这些年过来,唐顺之敢拍着胸膛说,他做到了。不但培养出一个顶级的干才,更把他打造成超级权谋大师,能够和严分宜、徐华亭这样的千年妖孽过招。

有徒弟如此,还真是老怀大慰。

“行之,虽然为师通过了廷推,可是却得罪了两个人,只怕会后患无穷啊!”唐顺之叹道。

唐毅沉默了一会儿,笑道:“这两个人,第一个就是徐阶,他心胸不算宽广,肯定会想办法给师相为难。不过也不用怕他!”唐毅笑着伸出了三根手指,“第一,徐阶要斗倒严嵩,要借助老师的力量,他不敢闹翻,相反,您入阁之后,他还会礼贤下士,表现的比以往更加亲近……至少表面上如此;第二,徐阶和您毕竟都同出心学门下,我们承受不起心学分裂的危机,他更承受不起;第三,徐阶也不是没有罩门的!”

唐顺之眉头一皱,迟疑道:“莫非是徐家?”

“没错!”唐毅笑道:“这几年东南开海之后,丝绸大量外销,徐家又兼并了十万亩的桑田,光是他们一家名下就有十五万亩桑田,农田更是多达五十万亩,松江,苏州,甚至杭州都有他们的田产!”

“荒唐!”唐顺之气得一拍桌子,“天下之大害,莫过于兼并,据我所知,在东南一亩上好的桑田,没有五十两银子买不来,光是这些田产,只怕徐阶的家底儿就数倍于严嵩,啧啧,还真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啊!”

如此大举兼并土地,肯定少不了巧取豪夺,不知道多少人为此家破人亡,丢了性命,一想到这里,唐顺之连饭都吃不下去。

唐毅不动声色,“师相,容弟子说一句,兼并的确害得老百姓流离失所,更会动摇朝廷根基,可是千百年来,兼并却从来不曾消失,人性如此,您老何必生气呢!再说了,兼并也未尝没有好处,就拿东南来说,那些大户产出的生丝就是比小门小户的好,眼下每年卖给西洋的丝绸布匹就有三百万之多,还在快速增加之中。光靠分散的小农经济,肯定是行不通的,大的农庄是必然的选择。至于百姓会失去土地,弟子别无他法,只能尽量引导百姓海外移民,去拓展蛮荒之地,别的不说,光是一个东番岛,安置一两百万人不成问题……”

唐顺之愣了一会儿,摇摇头,“行之,你说的我当然明白,可是没有朝廷统筹,光靠着交通行,靠着那些士绅商人,肯定有照顾不到的百姓,而且数量还不少,你不能否认我的话吧?”

“嗯!”唐毅点了点头,“师相说的没错,只是这块的问题不是朝夕能够解决的,不把朝廷的国策扭转过来,就没有希望!”

这回轮到唐顺之默然了,解决人地的问题,说穿了就是两个办法,抑制兼并,从士绅身上割肉;再有就是开拓海外,增加土地数量。

前者涉及到对内改革,历朝历代都做过,不过成功者几乎没有,至于后者,则需要改变思维模式,放眼海外,恢复骨子里的进取精神,难度更是不小。

在如今的朝局之下,哪个也做不成。

“唉,社稷如蜩如螗,一锅乱麻,该做的正事有多少?可惜柄国之人都沉醉在党争之中,难以自拔。想到这里,为师实在是觉得愧对百姓的供养,愧对身上的大红袍啊!”

唐毅深有同感,“师相,现在的争权夺利,是为了给以后改革留下元气留下种子,您老切莫灰心丧气。”

“我明白,唐某不能救民水火,却也要给有本事的保驾护航,等到你们成长起来,为师也就能含笑九泉了。”

唐顺之突然抓起酒壶,又给自己满上了一杯。

“既然破例了,就来个彻底的,咱们师徒好好醉一场!”

唐毅欣然点头,师徒两个你一杯我一杯,商讨着接下来的对策。

有三点忌惮,徐阶最多玩一点小手段,多加提防就是。

……

倒是得罪的第二个人就麻烦多了,把袁炜推入了内阁,高拱对唐毅的好印象荡然无存,虽然高拱眼下还不值一提,可是他背后就是裕王,两个人情同父子,一旦裕王登基,唐毅的好日子可就结束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何况嘉靖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到了布局下一代人的关头。

其实唐毅早就押宝裕王,暗中多方照顾,只是还没有明着投靠而已。

唐毅深知一点,锦上添花,比不上雪中送炭,高拱十年教育,裕王对他是言听计从,唐毅要是不作出点惊人之举,哪怕到了裕王府,也只能跟在高拱屁股后面吃灰,哪能显出自己的特别之处。

他一直在酝酿一个好机会,哪知道机会没等到,先把高拱给得罪惨了,还真是伤脑筋啊!

唐毅搜刮肚肠,努力回想上辈子接触过的历史,裕王和景王的夺嫡之争貌似不是很惨烈。而且给景王做过老师的李春芳更是做到了首辅,而且当得时间比高拱还长。

结合种种迹象,唐毅判断景王应该很快就会倒台,甚至还会在严党之前完蛋。

这也是唐毅和高拱说,要送给裕王一份大礼的原因,帮着裕王一举扳倒景王,奠定胜局,到时候不敢说超过高拱,至少在裕王心中,两个人不分轩轾。

唐毅之所以要当费力不讨好的顺天府尹,就是存了这个心思。

守着京城,谁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唐毅一直都在寻找景王的致命弱点,酝酿一击必杀。

很可惜,这段时间以来,唐毅都没有找到什么,也不由得他越发忧虑,难道是自己判断错误?

要知道,在夺嫡的问题上犯错,那可是要命的!

从老师那里回来,唐毅心里头就七上八下,不得安宁,绕过了一条小胡同,唐毅的马车就要回到家中。

突然有一个人从小巷子里窜出来,挡在了唐毅的面前。

“吁!”幸好车把式手艺好,要不然就撞上了。

“是哪个瞎眼睛的?不要命了?”

那个人不管不顾,冲到了马车前面,焦急道:“唐大人,行之兄,出大事了!”

唐毅撩开了帘子,仔细一看,这不正是陆炳的侄子陆俊吗?

“陆兄,有什么事情,到家中一叙!”

陆俊小脸铁青,到了唐毅的面前,焦急道:“行之兄,来不及了,我叔叔死了!”

第579章金杯共汝饮

陆炳死了!

唐毅第一个想法就是大明朝也有愚人节?

“陆兄,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

陆俊都快哭了,指天骂地说道:“唐大人,拿什么开玩笑,也不敢拿这事开玩笑啊!这是我叔叔临死的时候,让我交给你的,唐大人,你千万收好了!”

说着,陆俊从袖子里取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盒子,塞到了唐毅的手里,冲着他抱了抱拳,“唐大人,免得嫌疑,小的还要回叔叔家里,要不了多久消息就会传开,还请唐大人能多多帮忙,一来给我叔叔报仇雪恨,二来能回护陆家,拜托了!”

陆俊腿一软,跪在了唐毅面前,嘭嘭磕头。而后起身擦了一把眼泪,快步消失在街巷里。

陆家的人啊,多骄傲啊,竟然跪在了自己面前!

从天堂到地狱,竟然只是转瞬之间。

饶是铁石心肠,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