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裕王陪笑道:“高师傅,张师傅还没有来,不过应该也快了,今天是他讲《论语》,往常这时候就到了。”

“嗯,去大厅等吧。”

高拱带着头,落座已毕,有侍女奉上了茶水,左等不来,右等不到。高拱的脸由红转黑,眼看着日上三竿,一拍桌子。

“真是岂有此理,讲学竟敢迟到,还懂不懂规矩!”高拱看了一眼在旁边伺候的冯保,低声道:“派个人去张师傅家里,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嘞!”

冯保答应的很痛快,他急匆匆离开,就剩下唐毅、高拱和裕王三个,裕王偷眼看看高拱,低声道:“高师傅,上次唐师傅和孤王说,以后他上课,孤王只要带着耳朵就成,不用留课业的。”

裕王还真是乖宝宝,生怕高师傅找麻烦,主动交代了。

一贯脾气暴躁的高拱竟然没有生气,反而笑道:“殿下,唐师傅学究天人,他怎么教学,臣可管不到。想来唐大人这么安排,一定有深意。”

“中玄公又取笑我了。”唐毅笑道:“殿下读书的日子不短了,微言大义,学了很多,应该多学学治国之道,不知道中玄公以为然否?”

高拱用力点头,“是啊,严党把持朝政二十年,天下大乱,东西南北,战火绵延,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国库空虚,民力凋敝,偌大的江山社稷,已经是千疮百孔,不堪重负,老臣每每思来,汗透衣衫啊!”

高拱仰起头,对着唐毅说道:“行之兄,你干了那么多大事,又在南北都做过官,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裕王也一脸殷勤,盯着和自己差不多年纪,却比自己活的精彩一万倍的唐老师。

唐毅呵呵一笑:“殿下,中玄公,国事蜩螗,就先择一点来说,历代亡国教训,都离不开一个字:钱!国库空虚,无以养官,则官员离心离德,无以养兵,则军无斗志,无以赈灾,则遍地烽火……寻常人家都说没钱万万不能,由此可见,理财之重要。”唐毅先阐发了一下观点,而后说道:“要想增加税收,就要多征税,可向谁征税,如何征税,就有大学问。”

高拱深以为然,赞道:“行之一针见血,依老夫看,征税就要从大户征,从有钱人征,损有余而补不足吗!”

“中玄公一语中的,不过,我还想补充两句。”唐毅道:“有钱之人,多半有权,从他们手上征税,必然招致反对,历代冲突矛盾,多半都集中在此。”

“大户无耻,贪得无厌,要想让他们交税,必须行霹雳手段,方才成功!”高拱说的杀气腾腾。

他的想法倒是和历代文官十分接近,唐毅道:“中玄公,行霹雳手段,还要有菩萨心肠。不妨站在大户的角度想想,他们积攒家业也并不容易,很多人辛勤劳作,靠着几代人苦心积攒,才有了偌大的产业,结果朝廷伸手白白从他们腰包里掏出银子,能心甘情愿吗?”

见唐毅帮着大户说话,高拱和裕王都绷着脸,十分严肃,显然并不赞同,看来某些观念真是根深蒂固,难以动摇。

唐毅意味深长道:“为政不能只看是非,还要问一问现实。光从人们手里掏钱,阻力很大。可若是用这些钱,做一些他们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让他们的利益增加更多,得到的好处更多,阻力一下子就小了。譬如眼下的顺天府,就向所有商贩征税。”

听唐毅主动提及,裕王就是眼前一亮,干巴巴的道理谁都会说,可是如此去做,那才是真本事。

就连高拱都对唐毅施政非常感兴趣,笑着说道:“行之兄,最近顺天府动静不小,你可要给老夫好好说说啊!”

唐毅对自己的举措还是很满意的,道,“京城的商贩并不容易,除了朝廷的官差不时敲诈之外,还有各种地痞无赖,都把他们视作肥肉,肆意勒索。这一次顺天府征收税负,所得拿出三分之一,奖励衙门中奉公守法的老吏,依靠他们,去清理遍布城中的帮会教众,减轻商贩身上的负担。”

区区几句话,高拱却快速脑补出了唐毅的思路,不免拍案叫绝。

真难为他,怎么能想得出来!大明朝俸禄少得可怜,人所共知,想要混得下去,官吏必须盘剥百姓,差别只是多少而已。

往往越是凶悍狠辣的官吏,捞到的越多,越是老实巴交的人,活的越难。

无形之中,就形成了劣胜优汰,好人受苦,坏人得意,长此下去,难怪下面小吏越发奸猾无耻,没办法,都是逼得!

唐毅却把整个过程逆转了,他奖励那些守规矩的良吏,就造成了正向激励,奉公守法,心存善念的人,就该多得。

做好事也能多得银子,又何必当恶人呢?

衙门的风气快速逆转,得到提拔奖励的官吏对府尊大人感恩戴德,做事用心,他们都是地头蛇,没什么不清楚的,为了报答府尊大人知遇之恩,办起事来,格外卖力气。

原本盘踞在京城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组织,统统一扫而光,即便还留有一些漏网之鱼,也不敢冒出来。

市面干净了,对于商贩来说,感受最明显,他们虽然缴纳了税负,可是对比往日的重重盘剥,其实还是省钱了。

尤其是税是固定的,经商最怕的就是不停变幻,没有依循,现在规矩明白了,大家伙做生意也就放心了。很短时间之内,顺天府的税收就增加了一大块。

“有了钱之后,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比如商贩分散在各处,既扰民,又不规矩。正好选择几十处,就近建立临时市场,让商贩们都过来做生意,对百姓也方便,还容易管理。要筹建市场,就要劳力,征调民夫,容易影响百姓生活。正好,京城中有太多的乞丐流民,其中有真的,也有假的,还有明面上是乞丐,暗地里干一些偷鸡摸狗的营生,败坏风气。索性就把所有乞丐集中起来,在其中挑选四肢健全,能够干活的,全都充足劳力。建设市场,打扫卫生,收拾垃圾,虽然挣得银子不多,至少能够吃饭……”

高拱听到这里,不由得站起身,深深一躬。

“行之兄,心思缜密,此举真是大恩大德啊!”

裕王好奇道:“高师傅,唐师傅的办法好在哪里啊?”

“王爷,多少年来,每到冬天,城里都有人冻死,饥一顿饱一顿,救不了乞丐流民。唐大人给他们找了事情做,今年城里多半不会死人了。”高拱笑道:“这么做还有个好处,真正过不下去的都有了活路,剩下的乞丐多半好吃懒做,或是行为不端,这样的东西,就算冻死,饿死,也没什么可惜的!”

仔细思索,还真是这么回事,唐毅的措施,环环相扣,面面俱到。虽然征了税,却不损害商贩的利益,相反利用税收,整顿市场,打扫卫生,整修道路……这些都是商人想做而做不了的。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难怪别人征税弄得天下沸腾,唐毅征税就安然无恙!

裕王明白过去,气哼哼道:“这么好的办法,张师傅为什么说的那么不堪啊!他,他简直让孤王失望!”

提到了张春,高拱立刻脸就黑了。

“哼,这么长时间,还不过来,他想干什么?”

高拱厉声咆哮,这时候冯保气喘吁吁,从外面跑了进来。

“殿下,高师傅,唐师傅,怕是张师傅来不了了。”

“怎么回事?没脸见人吗?”高拱怒道。

冯保急忙躬身说道:“他摔了。”

“哦?摔得还真是时候,别是装蒜吧?”高拱说话可一点不留情。

冯保想笑不敢笑,回答道:“张师傅的轿子从家里出来,也不知道谁在胡同口扔了一大堆的白菜帮子,轿夫踩上了,把张师傅从轿子里摔了出来,四仰八叉,可惨哩!”

第602章拉着王爷做生意

裕王听说张春摔了,焦急道:“冯保,严重不?要不要找几个大夫过去?”

冯保陪笑道:“殿下,要奴婢说,或许身上的毛病没事,麻烦在这。”他指了指心口,裕王不解。

冯保只好仗着胆子说道:“王爷,张师傅口口声声说唐师傅视百姓为草芥,不管百姓生死,结果呢!在他们家门口,摆摊经营,做生意,他就跳着脚的骂,还要官府的衙役把人驱赶走,这算什么啊!不是表里不一,两面三刀吗?说的好听,落到自己头上,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冯保摇着头,不无嘲讽说道:“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看来这两句诗要留给张师傅自己了!”

裕王沉着脸,怒道:“多话的奴婢,还不滚下去。”

冯保老大没趣,屁滚尿流跑了,裕王脸色阴沉,显得很不高兴,他不停摇头,失望感叹:“张师傅实在是过了,太过了!”

高拱一直没说话,只是偷眼看看唐毅,在心里头给他竖起了大拇指,这家伙够黑的!

很显然,张春家门口的那些人都是唐毅有意弄过去的,你不是标榜爱民如子吗,你不是标榜无为而治吗,你不是说顺应民心吗!好啊,就把人送到你家门口,就让你忍受油烟刺鼻,腥臭满街,杂物乱扔,看你能不能受得了?

没事的时候,只管一张臭嘴,看谁都不顺眼,天底下就他一个好人,别人都是草菅人命,不管百姓死活的赃官,等到事情落到了自己身上,就变了一张嘴脸,原来赃官至少表里如一,他们是既想当表字,又想要牌坊,名利双收,连赃官都不如!

唐毅收拾张春,简直是大快人心,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手段还要更狠一点!

像这种小人,根本不配留在王爷的身边,高拱心说,找个机会,一定让张春滚蛋。高拱给张春判了个死刑,当然他更感兴趣的是唐毅的为政之道,隐隐约约,他觉得唐毅所作所为,和他的想法有相通之处,只是唐毅已经变成了具体的措施,他还是些朦胧的想法。

“行之兄,下一步的政务,你还有什么高见啊?”

“中玄公问起,正好请您参详一二。”唐毅含蓄道:“百姓肩上负担不少,除了苛捐杂税之外,最重者,莫过于借贷利息,驴打滚儿,印子钱,借了之后,大半一辈子也还不起,最后被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好不凄惨。”

唐毅所说,高拱也深有体会,别以为在天子脚下就是多大的喜事,能占多少便宜。这些年修宫殿,修道观,工程不断,往往都要就近征调民夫,顺天府,还有周边的百姓首当其冲。

几乎年年都要给朝廷无偿劳动,白干活也就算了,还会因此耽误农时,收成锐减,可是苛捐杂税不会少,很多百姓被逼无奈,只好大量借贷。

民间普遍的利息都在五分,也就是百分之五,可不是年息,而是每月!折合到一年,假如借十两银子,就要还十六两!

这还算是手下留情,有的利滚利,驴打滚儿,直接翻上了天,不知道要还多少。

这还只是高利贷最小的危害之一,在唐毅看来,由于高额的利息,使得有钱人只要把钱借出去,什么都不干,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有容易的钱不赚,谁也不会傻傻去赚难挣的钱。过高的利息,直接回影响投资工商的热情。

实际上,唐毅在东南组建交通行,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压低了社会利息,使得投资工商作坊,比单纯的借钱更有赚头。才使得大量的士绅蜂拥投入到工商领域,而且靠着市舶司的贸易,赚来大量的金银,东南市面上货币充裕,进一步压低了借贷利息,才形成了良性循环,东南的生产力快速爆发出来。

唐毅也想在北方复制东南的成功,只是显然北方的条件远远比不上东南,唐毅的动作小心翼翼。

“我准备针对中下等农户,只要他们在顺天银行,存款五钱银子以上,即可成为银行会员,三个月之后,向银行申请贷款,五十两以内,年利一成五到两成。存入的银行的银子,每年按照百分之五的利息计算……”

高拱雄心勃勃,恨不得明天裕王登基,明天下午他就当首辅,好一展胸中的抱负。他以才华自诩,天底下能看上眼的没有几个。

可是听唐毅说起银行的设想,高拱顿时就惊呆了,他以往可从来没有想过,立刻来了兴趣,让唐毅把想法好好说一说。

唐毅没什么保留,顺天银行是他早就构思多时的一个想法,类似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主要是吸纳中下农户的存款,这些人手里或多或少,还有一些钱,只是远远不够放贷,只能留在手里。

顺天银行,利用百分之五的利息,把钱吸收起来,农户能获得一些利息不说,一旦他们有了婚丧嫁娶,或者遇到了天灾人祸,可以从银行获得相对低息贷款,还不至于背负庞大的利息,被逼得倾家荡产。

兼具理财和保险的双重性质,显然十分划算。

唐毅计划着把银行运作起来之后,不只是针对农民,他还要把遍布京城的小商小贩,都纳入进来,这些人的财力比农民更雄厚,吸纳充足的资金之后。顺天府衙就可以向银行借款,修建市场、道路、水库、水渠……建成之后,比如市场,就可以出租摊位,道路可以收过路费,水渠收取使用费,总之有了收益之后,偿还贷款,顺天银行获得了回报,再把红利返还给百姓。

当唐毅把这套想法解释完毕之后,高拱简直叹为观止。他突然觉得户部的那帮人都是吃白饭的饭桶,和唐毅比起来,他们都可以跳茅坑撑死算了。

高拱仔仔细细推敲,整个方略几乎完美无缺,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当然也有人有损失,那就是那些指着高利贷活着的大户。高拱扪心自问,如果让他处理这件事情,多半会采取强力手段,规定最高利息,谁敢超过,严惩不贷,杀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只是那么做必然激起士绅强烈反对,能不能推得下去,高拱也没有信心。

相比之下,唐毅的手段就显得柔和许多,可是也有效许多。

他没有直接利用强力降息,而是在会员内部,先把利息降下来,大户们无从反对,普通百姓见到好处之后,就会蜂拥加入,顺天银行的势力快速膨胀起来。而且通过和府衙双赢合作,顺天银行就取得了朝廷支持,彻底站稳脚跟。

赚取的红利分给百姓,又会进一步加强顺天银行的实力,彻底深入人心,到了那时候,大户们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被彻底抛弃,要么就加入顺天银行,成为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

真正到了那时候,相信要怎么选择,根本不是那些大户能够决定的……

当真是好手段!

高拱听得如痴如醉,令人惊喜的是裕王竟然也频频点头,似乎很有心得,等到唐毅讲完,他有些腼腆地问道:“唐师傅,这个顺天银行,孤王能不能加入?”

唐毅一愣,故作为难道:“王爷,您能捧场,臣当然是感激不尽,只是在商言商,您也要按规矩存款入股才行。”

“没问题。”裕王得意拍拍手,“眼下王府就指着俸禄,用度太难了,要是每年能从顺天银行分一些红利,日子也能轻松些。”

听到裕王要入股,高拱眉头一皱,显然他不希望裕王掺和和银子有关的事情,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帝国继承人就是了。

尤其是让高拱感到不快的是,他教了裕王十年,把孔孟之道,掰开了、揉碎了,倾注了无数心血。

可令人悲哀的是,竟然比不上只见过两面的唐毅。

这小子一套花言巧语,就把裕王给哄得如痴如醉,心向往之。不得不说,所谓的道德,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真的是不值一提。

高拱也不知道是该悲哀,还是该苦笑,不过他不好剥了唐毅的面子,抬头看看,名为王府,实则还不上江南的富裕人家,也实在是说不过去,罢了,不还没当皇帝吗,多赚点银子,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高拱如此安慰自己,只是他忽略了,有些东西,一旦染上了,就戒不掉了。

或许朱家人都有些金融天赋,裕王对别的事情不热心,反应慢,唯独对顺天银行,那是情有独钟。

下课之后,立刻在王府里凑了三千两银子,当然,他没有写朱载垕的名字,而是利用李氏的兄弟,作为人头,入股顺天银行。

唐毅是乐开了花,既然没法从情感上胜过高拱,就从利益上牢牢绑住裕王,绑住裕王身边的人,别小看他们,等到裕王登基,全都会鸡犬升天的。

孟冲、陈宏、李芳,冯保,十几个太监,都拿到了一张存单。

唐毅特意把吴天成叫了过来,“顺天银行的事情我就交给你筹办了,除了裕王之外,严阁老,徐阁老,还有宫里的黄公公,那几家勋贵,该给的好处都不能少了。”

“师父放心,弟子全都明白。”顺天银行比起交通行,实在是太小了,一点难度没有。吴天成压低了声音,道:“师父,据弟子所知,严世藩运了一批特殊的货物到了东南!”

第603章麒麟之患

进入了冬月,天气冷得邪乎,一场大雪接着一场,不过令京中百官都感到惊讶的是今年城中的乞丐几乎没有人冻死。只要雪刚刚停下,就会有顺天府的官差带领着工人收拾道路上的积雪,全都运到城外去,还贴心地撒上了一层炉灰,免得上了年岁的老人滑倒。

府尹大人还特别下令,煤炭、木柴运进城中一律免税,顺天府还专门采购了一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