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徒弟,还算厚道,赵闻欣然领命。

……

这时候天色早已暗淡,一阵暖风吹来,从空中稀稀落落,飘下了雪花。

在场的难民都露出了惊骇的神色,他们最怕的就是下雪,一场大雪过后,少说要死百十条人命,兴许一夜过后,就有不少人再也没机会睁开眼睛了。

雪花钻进脖子,干瘦的少年打了个机灵,说道:“田三哥,那边不是有帐篷吗,去躲躲吧!”

“嗯,走!”

田三哥带着五六个壮小伙子分开人群,冲向了刚刚搭好的帐篷,他撩开帘子,就往里面去。这时候突然有人一伸手,拉住了他的胳膊,田三哥就一愣。

“干什么,这不是给人住的吗?”

吴天成在监督搭帐篷,见有人冲过来,就给拦住,说道:“是住的不错,只是你们不行。”

“我们不行,那要谁才行?”田三哥眼中露着凶光。

后面干瘦的少年冷笑道:“三哥,狗官什么德行你还不知道,不就是见钱眼开吗!”

田三哥狠狠瞪了他一眼,然后冲着吴天成一抱拳,说道:“兄弟不会说话,我们太冷了,就让俺们躲一会儿吧!”

吴天成依旧摇摇头,笑道:“我告诉你们两点,第一,我不是当官的,更不是狗官;第二,你们虽然冷,可是还有人比你们更需要帐篷。”

“谁?”

“你回头看看!”

田三哥他们一回头,只见有不少小伙计扶老携幼向帐篷走来,身上有伤病的,老人,孩子,还有怀孕或者带着孩子的妇人优先进了帐篷。地上铺了厚厚的干草,四面有遮风挡雪的帘子,对于苦难的人们来说,能有这么一个住处,已经算是万分侥幸。

大家伙进入帐篷的时候,都不停道谢,甚至有人激动地磕头叩拜。

吴天成略带嘲讽地看了看田三哥他们,笑道:“你们还想住吗?”

“哼!”田三哥脸涨得通红,转身就走,其他几个都跟着。

“三哥,这天这么冷,咱们可咋办啊?”

“还能咋办!去跟娘们抢啊?”田三哥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走,咱们也帮着搭帐篷,多个猴多三分力气,也能早点分到咱们手上。”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晶莹的白雪压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反射着七彩的霞光,分外妖娆。江南的雪景可不多见,围着火炉,约上三五知己,高谈阔论,吟诗作赋,该多快活。热衷文会的陈梦鹤,在往常一定推开所有公文,来个与民同乐。只是该死的倭寇打乱了一切,陈梦鹤变得意兴阑珊。

“去准备一些草席,再请几位郎中过来,随同本官出城。”

周巡被叫了过来,一听大人要出城,不由得变了颜色。

“大人,此时出城恐怕不妥,卑职担心会对大人不利。”

是啊,一场大雪,会死多少人,群情激奋之下,陈梦鹤难免会成为出气筒。出城的确有危险,可是不出去看看,总觉得良心上过不去。

“哎,都是大明的子民,本官还是要去看看。”

“既然大人要去,卑职多带些人手吧。”

不多一时,周巡点齐两百名兵丁衙役,带着十八般武器,簇拥着陈梦鹤的轿子,呼呼啦啦,出了城门。

周巡骑着一匹青色战马,这是他升任捕头之后,花了七十两银子买来的,没办法,南方的战马就是这么贵。

为了大人的安全,他抢先冲了出来,跑到了难民的营地,绕了一大圈之后,才回到陈梦鹤的轿子前。

“怎么,死伤严重吗?”

周巡跳下战马,一脸的怪异神色,尴尬笑道:“大人,您去看看就知道了。”

“哼,故弄玄虚!”

陈梦鹤在众人的保护之下,快步走进了营区,离着越来越近,陈梦鹤顿时吓了一大跳。

一共五排帐篷,齐刷刷扎好。难民们都有了遮蔽风雪的地方,眼下有些人正在扫雪,有些人则是去领稀粥,井井有条,和想象的混乱完全不一样。

陈梦鹤正吃惊,早有魏良辅和唐顺之联袂而来,昨天夜里唐顺之干了一夜的活,此刻略显疲惫,魏良辅是早上过来的。

“原来是上泉公和荆川先生,晚生有礼了。”

“呵呵,子羽,你可错过了一出好戏啊。”魏良辅笑道。

“什么好戏?对了,这些帐篷都是昨夜弄出来的?”陈梦鹤一脸的不敢置信。

唐顺之傲然笑道:“没错,说来惭愧,动作还是慢了点,昨天夜里有两个上了年岁的冻死了。”

多少?两个!

唐荆川,你还一脸的遗憾,要一个不死你才满足吗?

陈梦鹤回头看了看拉来的好几车芦席,简直羞愧的连死的心都有了。来之前,他甚至都想到了城外尸横遍野,哭声震天,想到老百姓会发疯咒骂,无论如何,就是想不到会是这么个结果。

简直就是奇迹,彻头彻尾的奇迹!

傻了半晌,陈梦鹤突然惊醒,欣然笑道:“把唐毅叫过来,饿不,我要亲自去,见见这个神奇的小子!”

第86章激动人心的计划

一夜之间,能让上万人服从安排,就算是官府也未必有这个本事,陈梦鹤越发好奇,从营地走过,不停观察着两旁的情况。那些最先搭建,避风保暖最好的帐篷都留给老弱妇孺,至于壮年的男人都安排在外围,还有人拿着简陋的木棒等武器,来回巡逻,维持秩序。

陈梦鹤看完,不由得感叹:“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唐贤侄处事公平合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人之常情,顺天应人,难怪百姓能心悦诚服,本官实在是佩服。”

唐顺之心头暗笑,要是道理能说得通,天下就没有难事了。其实昨天夜里,包括他唐荆川在内,都提心吊胆。

毕竟和挣扎着死亡线的百姓讲道理,那是比登天还难,有些厚道的,有廉耻之心的,会赞同唐毅的安排。至于另外一大帮人懒得干活,就想尽快住帐篷,为此有装病的,有耍赖的,闹得不可开交。

最麻烦的还是弄到了一半,搭帐篷的木料席子之类的都不够用了。

眼看着帐篷不足,大家抢的更厉害,都到了失控的边缘。唐毅当时果断下令,给大家加了一顿夜宵,继续大锅煮粥,还弄了不少腊肉切碎倒在锅里,看着沸腾的肉粥,大多数百姓都安静下来。

利诱在前,雷霆在后,唐毅安排差役,一口气抓了二十几个最能闹事的,局势暂时控制住,只是这样还不行,毕竟一半人没有住处,大家还是会闹。

唐毅立刻命令雷七从仓库调运木料,普通的木料早就用光了,这下子调来的都是鸡翅木,黄花梨,价值千金的好东西。

当老百姓看到贵重的硬木之时,再也没人敢多说一个字!

将心比心,试问之前有谁把他们当成人看,唐毅让他们吃饱,为了让他们有个遮风挡雨的住处,连如此贵重的木料都拿出来了,不感动就不是人了。当时就是几十个德高望重的老者被推选出来,他们帮着管理百姓,才顺利用了一夜时间,把帐篷都搭好了。

恩威并施,外加以真心换真心,唐顺之看了下来,都深受震撼。当然了,他没有必要和陈梦鹤说的太多。

一行人穿过营地,正好看到唐毅指挥着上百人在竹林边挖茅厕。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要是不讲究卫生,极容易引起传染病,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听说知州大人驾到,唐毅急忙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快步跑了过来。

“晚生拜见老父母。”

陈梦鹤呵呵一笑,急忙伸手拉住唐毅,和蔼地笑道:“贤侄,真是辛苦你了,说起来都是本官无能,救济百姓本是我的分内职责,可……唉!”陈梦鹤这话的确是真心的,他作为牧守一方的官吏,做的的确太不够了。

唐毅可不想在人前剥父母官的面子来凸显自己,更何况要真想解决难民的问题,还少不了陈梦鹤的帮助。毛爷爷不是教导过,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吗。想在仕途混得开,会交朋友是必然的,谁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

想到这里,唐毅惶恐地说道:“老父母,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倭寇之乱,千头万绪,朝廷要顾着,百姓要想着,您哪能像小子这般不顾一切。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小子也是瘦驴拉硬屎,勉强撑着。”

说着,唐毅指了指一旁的帐篷,陈梦鹤闪目看去,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原来支撑帐篷竟然是一根紫檀木。

天啊,岂止是大材小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陈梦鹤疾步走过来,看了又看,不由得大摇其头,不停感叹。

“贤侄,你,你让我说什么好啊!”

唐毅故作为难,苦笑道:“老父母,小子不自量力,可是什么都不如人命重要,不得不如此。”

“那也是太浪费了。”陈梦鹤在地上走了几圈,横下心说道:“从县库拨五千石粮食,外加一批木料草席,帮着百姓取暖吧。”

“多谢老父母慷慨。”唐毅躬身感谢,可是依旧满脸的为难,不停挠头。唐顺之看在眼里,咳嗽了两声。

“怎么,还嫌不够吗?陈大人也是尽了力的,是吧?”唐顺之眉头挑了挑,陈梦鹤老脸通红,比起唐毅,他算得什么尽力,荆川先生说话真不留情面,不过他也没胆子反驳,谁让人家是前辈,自己又不占理。

陈梦鹤道:“唐贤侄,你还有什么要求,只管说出来,本官和你一起想办法。”

就等你这句话了!

唐毅思索着说道:“老父母,凭着小子的财力,最多能撑一个月而已,实际上可能更短,毕竟听说有吃的,还会有更多的难民赶过来。就是这么消耗着,我撑不下来,太仓也撑不下来。”

“嗯,贤侄所言甚是,那该如何是好?”

“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以工代赈。让老百姓有活干,能赚钱养活自己,一切就会好起来。”唐毅侃侃而谈道:“小子已经请赵举人给大家伙登记造册,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安排到作坊干活。比如会木工的,可以去家具作坊,懂酿酒的,去酒坊。年轻机灵的,送到昌文纸店当伙计。”

“好,这个办法好!”陈梦鹤赞叹道:“好主意,对了,贤侄能安排多少人?”

唐毅苦笑道:“老父母也知道,这些作坊和铺子都刚刚建立,最多能收五百人,绝大多数百姓还是没有活儿。”

陈梦鹤倒吸口冷气,唐毅已经做到了极限,他都不忍心再苛求了。只是那么多难民不想办法也不成。

“荆川先生,上泉公,你们看这样行不,让太仓所有的作坊和店铺都站出来帮忙,每家解决一些难民,岂不是迎刃而解吗?”

魏良辅缓缓摇摇头:“子羽,老夫说句不客气的,太仓城中的商人有谁能比得上我的徒儿?强塞人手过去,商人怨声载道,必定会把火发在难民身上,到时候两者冲突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

又陷入了诡异的沉默当中,不管是陈梦鹤,唐顺之,还是魏良辅都没了主意。低着头,来回踱步,愁云压顶,憋不出主意。

唯独唐毅,心中雀跃,要的就是这样,你们有主意,谁会听我的!

“启禀老父母,学生还有一策,只是需要老父母首肯。”

陈梦鹤如梦方醒,惊喜道:“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快点说。”

“小子的办法还脱不了以工代赈四个字,只是可以转而让百姓重新疏通盐铁塘运河,大人当初也是提到过的。”

“是的,我是提过,你不是反对吗?”在抄了胡家之后,陈梦鹤的确想修水利,学习苏东坡名留青史,可是唐毅以牵涉过多为名,转而让陈梦鹤资助贫寒士子。

后来陈梦鹤了解了一下,的确修筑运河花费太惊人,还要征集成千上万的民夫,难度之大,简直不可想象。

现在唐毅重新提起,他颇不以为然。

“贤侄,盐铁塘起源西汉,一千多年了,想要重修,麻烦恐怕不少。”

“老父母容禀,以往都不行,可是眼下却没有任何难度。”

“为何?”陈梦鹤激动问道。

“道理不难,倭寇闹起来,沿海的船只都不能用了,长江下游航道也不安全。如何能保证商船物资畅通呢,就需要到了盐铁塘。只要盐铁塘修通,就可以连接吴淞江和黄浦江,军需物资走内河航道,沿途有士兵保护,安全无比。如此对抗倭大局有巨大益处的事情,朝廷绝对会支持,只要朝廷支持,事情的难度就减轻了大半!”

唐顺之精通军事,当然知道此时修通盐铁塘,会有多高的军事价值,他顿时激动起来,只是又有些有心。

“想要修运河,没有三五十万两银子,只怕是做不成,朝廷能愿意出钱吗?”

唐毅微微一笑:“朝廷会愿意的,因为——根本不用朝廷出一两银子!”

第87章好事连连

盐铁塘,旧传吴王濞凿,以运盐铁,南通吴淞江,北通扬子江,起自南直隶沙洲县杨舍镇,经鹿苑,西旸入常熟县的福山,赵市,梅里,枝塘,进入太仓县的直塘,城厢镇,往南流经嘉定县的葛隆,外冈,方泰,在黄渡镇会合吴淞江,全长近二百里。与长江平行,连接吴淞江和黄浦江,经过大运河,可连接浙江。

所过之处,都是富庶的江南地区,物产丰饶,商贸繁荣,货运量极大。哪怕放在太平时候,盐铁塘都能缓解大运河的压力,繁荣商业。更何况如今倭寇横行,海路不畅,又危险重重。如果能修好盐铁塘,价值之大,简直不可估量!

唐毅从容笑道:“以往光凭着朝廷一己之力,征调民夫,修筑水利,靡费甚多,是个苦差事。可是如今不同,倭寇一闹,商人是受到冲击最严重的一群人,对盐铁塘的期盼比什么时候都强烈。这时候只要晓以利害,并且以运河建成之后的关卡税金作为担保,可以向商人借来银子和粮食,靠着钱粮,驱动数万无家可归的难民,修通盐铁塘,轻而易举。”

魏良辅对地方的政务最为了解,唐毅的设想虽然新奇,老头也能接受。倒是陈梦鹤有些犹豫:“向商人借贷,有辱斯文,恐怕不妥吧?”

“没什么不妥的!”唐顺之冷笑一声,“近些年来,朝廷税赋越来越少,举债度日是常事,就连京城六部都是如此,地方上凭什么就不行!”

陈梦鹤无话可说,倒是魏良辅缓缓说道:“借钱吗,放在暗处就是,大家都这么干,没人敢揭出来。老夫倒是担心沿途之上,其他州县会掣肘。”

唐顺之一听,顿时不以为然,笑道:“上泉公,您老也糊涂了,盐铁塘主要经过的就是太仓和嘉定两地,太仓没问题,嘉定能拒绝吗?”

可不是,别忘了受倭寇荼毒最严重的可是嘉定,能解决难民问题,别管是谁当政,都一万个愿意。

魏良辅略微一寻思,所有看似难题全都不成问题,脸上不由得显出惊骇之色。同样震惊的还有唐顺之。

这两位何等聪明,唐毅的方案竟然兼顾到了方方面面。首先朝廷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拥有一条运河,傻瓜都会同意,其次地方上能修成运河,解决难民问题,也是一大政绩,第三,商人虽然出钱,可是他们也是运河的主要获益者,而且还能有税收的担保,不但不吃亏,还能大赚一笔,至于难民,有了活儿干,就有了饭碗,也会乐开花。

算来算去,大的方面都照顾到了,就算有些小小的影响,也能轻松摆平。就像昌文纸店一般,唐毅这小子做事滴水不漏,让各方都满意,谁还能不甘心供他驱使!如此手段,多少人想学都学不上来。这两位都有冲动把他的脑袋撬开,看看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玩意?

唐毅见他们变颜变色,不时看看自己,眼神之中透着诡异,吓得他一阵阵发毛。

“师父,荆川先生,是不是有什么漏洞?”

“没有,你小子比我们厉害多了!”唐顺之自嘲地笑道:“陈大人,你看如何?”

陈梦鹤也点头赞叹:“天衣无缝,简直完美!贤侄之才,经天纬地,不可估量!”

嚯,直接拔到了诸葛亮的程度,唐毅竟有些不好意思。

唐顺之明察秋毫,笑道:“你小子不用谦虚,如此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都听你的驱使,说吧,要怎么做?”

这么大的事情,一个人肯定不行,唐毅沉吟一会儿,笑道:“事缓则圆,难民们体质虚弱,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勘察运河故道,规划施工方案,确定运河的经营方略,这些都要弄清楚,有一点差错就会功亏一篑。给我十天时间,做一个完整方案出来。另外还请陈大人上书苏州府,乃至朝廷,寻求支援。荆川先生和恩师联络东南有实力的士绅,晓以大义,钱粮都要靠他们。”

三个人一听,一起点头,唐毅考虑的的确比他们成熟多了。

商量妥当,就各自忙活去了。

唐毅在前世也参加过救灾,改造危房一类的事情,虽然未必对口,但是也有不少的想法。接下来的十天里,他找来难民代表,向他们讲出了大略的设想,难民们没什么说的,只要能吃上饭,出多大的力气都没问题。

“大家伙放心,我唐毅不敢说自己公正无私,但是也会照顾大家伙的,只要运河能修成,我担保你们的日子会更好。”

几天下来,难民对于唐毅已经是无条件信任。尤其是唐毅拿出来的方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