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胡宗宪的效率还真高,一下子就弄来了两万人,值得嘉奖!

“默林兄,暂时把人安顿到天津吧,你看如何?”

“天津?天津能住得下二十万人吗?”

“多少!”

唐毅只觉得耳朵坏了,没有听错吧,竟然是二十万?草原加起来有多少人啊?

见唐毅不敢置信的夸张模样,胡宗宪得意笑道:“行之,老哥哥琢磨了这么长时间,要是就弄回来两万人,不是给你打脸吗?告诉你,二十万,只多不少!怎么样,老哥宝刀不老吧?”

第937章有些棘手

胡宗宪的本事唐毅从来都是赞赏的,这家伙在东南的时候,身边甚至同时聚集十几伙倭寇的使者,老胡和他们勾肩搭背,欢饮美酒,合纵连横,愣是逼得徐海和王直先后投降。这份交际的本事,唐毅拍马也赶不上。

凡是和胡宗宪打过交道的人都有感觉,你明知道他是别有用心,是想打你的主意,可是就忍不住被胡宗宪感动,甚至被他给算计了,都生不出怨恨之心,还要体谅他的苦衷,拿他当朋友!

都说术业有专攻,唐毅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只是胡宗宪的本事再厉害,一口气忽悠二十万人,那可不是小数目啊,俺答鼎盛的时候,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就按照三出一的比例计算,俺答手下的人最多六十万,如果再算上其他依附的力量,已经抢夺的汉人奴隶,八九十万最多了。

整个漠南,按照锦衣卫的估算,也就有一百三四十万的人,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二十多万相当于七分之一。

唐毅无论如何,也不敢置信。

“我说默林兄,国家大事,可是开不得玩笑的,你可不能随便撒谎玩啊!”

胡宗宪充满鄙夷地一笑,“行之,你还是看不起老哥的本事,觉得我撒谎,谎报战功,是吧?”

胡宗宪一只脚踩着凳子,充满匪气地说道:“你就听听,看我是撒谎不是!”

这二十多万人里面,首先最大的一块就是朵颜三卫的人马。

前面提到过朵颜三卫帮着朱棣打下了江山,不过朱老四并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准许朵颜三卫在大宁驻牧,后来双方就闹翻了。

朱棣几次远征草原的时候,朵颜三卫都帮着鞑靼的太师阿鲁台作战,给朱棣添了不少麻烦,不过朵颜三卫也损失惨重。其后双方不断在长城沿线,一直到辽东一代,时常有战争。

经过漫长的拉锯和较量,基本上朵颜三卫实现了当初的目标,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是朵颜卫的地盘;自锦州、义州历广宁卫至辽河,曰泰宁卫;自黄泥洼逾沈阳、铁岭至开原,曰福余卫。

这三卫基本上就是夹在大明和鞑靼之间的一个缓冲区,地里位置重要,水草丰美,人口也不少。

以往俺答入长城抢掠,这三卫都是跟在后面,敲敲边鼓,捞点好处。人家吃肉,他们喝汤呗!

不过情况从六七年前,开始发生改变。

随着戚继光、杨安等将领北上,边军的实力提升,他们不再惧怕浪战,也没人愿意当缩头乌龟。

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戚继光率领着数百辆武装到牙齿的偏厢车,冲到草原上,横冲直撞,来回横扫。朵颜三卫的人马试图和戚继光硬碰硬。

可是有偏厢车保护,加上不计其数的火器,戚家军就是一个大刺猬儿,打不过,惹不起。唯有一个办法,就是跑。

好在他们马匹多,戚继光的车队追起来有些麻烦。不过戚继光也不是好惹的,追不上,还不能烧吗!

每次戚家军所过之处,都是烈焰沸腾,牧草被烧光了,水源给破坏了,弄得三卫的人马欲哭无泪。

杨安比起戚继光更狠,他最喜欢到处埋地雷,躲在放牧的必经之路,偷袭对手,每一次出战,马鬃下面都拴着一串的人头儿。

战斗的规模虽然不大,却架不住天天来,渐渐的朵颜三卫的人马都觉得邻近长城放牧,十分危险,他们不断往后退。

可是草原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片草场都有人。

他们往后退就难免侵占了科尔沁部的草场,双方互有争斗,闹到了俺答那里。不管是科尔沁部,还是朵颜三卫,都是俺答攻击大明的炮灰,见两条狗咬了起来,俺答只好极力劝说,并且要求内喀尔喀五部让出一些草场,缓和双方的矛盾。

让出草场,就等于失去生存机会,内喀尔喀部也不同意,无奈俺答的威望和实力太高,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真正的变化就在小站一役,俺答为了消灭心腹大患,集中了十多万人马,其中朵颜三卫,科尔沁部都派出了大量的人马,俺答还很不义气地让他们攻坚断后,专门当炮灰。

光是朵颜三卫,就死了五千多人,被俘两千多。

一下子折损小一万的人马,朵颜三卫的处境一下子就艰难起来。

他们想着,是替老大出力,损失这么大,俺答一定要弥补他们的损失。派遣使者,前往大板升询问,哪知道俺答更是损失惨重,急需疗伤,哪里有力量支援他们。

非但不给钱给钱,还要求朵颜三卫提供五千名奴隶,两万匹战马。

开什么玩笑,刚被明军揍了一顿,还要被俺答勒索,这不是两边吃亏吗?朵颜三卫的台吉们凑到一起,又是哀声,又是叹气,别提多恼火了,早知道就不跟着俺答去攻击大明了,谁知道明军这么厉害了。

他们发誓,是真不想给俺答东西,但是他们又怕,损失这么惨重,如果明军立刻杀来,还要指着俺答救命。

咬咬牙,凑了八千匹战马,两千奴隶,让人送给了俺答。

不送还好,一送竟然出了大篓子,原来有人在俺答面前进谗言,说是朵颜三卫跟着大汗抢掠了好多宝贝儿,积攒了雄厚的家底儿。这次出战他们阳奉阴违,又拿着这么点东西,分明是打发要饭的,藐视大汗。

俺答盛怒之下,真想吞了朵颜三卫解气。

只是后来思前想后,俺答没有贸然出兵,但是消息却传出去了,朵颜三卫和俺答之间的关系越发恶劣。

这还不打紧,科尔沁部见有机可乘,他们暗中勾结了同样受创严重的土蛮部,双方袭击了福余卫,抢走人员三千多名,马匹一万多匹,占领了好大的一片草场。

朵颜三卫打不过土蛮,想要请俺答主持公道,俺答正好一肚子气,巴不得他们狗咬狗呢!

……

“内忧外患,朵颜三卫走投无路,就准备投靠大明?”唐毅笑呵呵问道。

“没错!”胡宗宪得意笑道:“行之,从今年春天我就嘱咐戚继光和杨安他们,穷寇莫追,不要和朵颜三卫的人拼命,相反,还可以适当给他们点甜头儿,告诉他们,大明的敌人是俺答,其他别的部落只要不进犯大明,就可以相安无事。”

唐毅赞道:“分化瓦解,老哥的手段高明。”

“一般般的。”胡宗宪得意说道:“光是如此,还不足以逼迫三卫投降,我又想了一个办法,向土蛮部采买了一匹牛羊,不多,二十万只,花了差不多五十万两银子。”

真敢花钱啊!

唐毅听得直翻白眼,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有金山也不能这么花啊?唐毅一肚子泪,不过设身处地想想,要是他,没准比胡宗宪花的还多。

一般人你给他钱他都不会花,胡宗宪显然是其中的高手,他想收服朵颜三卫,可是人都是这样,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拿银子送到三卫的面前,他们保证觉得大明有求于人,一个个端着架子,装得十足。

可是采买土蛮部的牛羊,效果可就不同了。

到了秋天,草原各部最难的就是如何渡过冬天,由于去年冬天战败了,今年的日子会更难过。

胡宗宪洒出五十万两银子,土蛮部一下子起死回生。

草原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土蛮部缓过来,为了弥补损失,补充血液,抢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没胆子抢夺大明,就去抢夺他们的兄弟。

相对而言,朵颜三卫是最弱的,攻击福余位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驱虎吞狼,借刀杀人,胡宗宪玩得出神入化。

内外交迫之下,朵颜三卫除了内附大明,别无其他路径。

三卫的部民加起来,足有十万出头。

另外的十多万人就比较混杂了,有数年之前,唐毅就着手招募的马奴。通过商旅,马奴阿三的故事,在草原底层广为流传,成为励志的典型代表。

一个世代为奴的可怜虫,只是懂得养马,就获得了明廷的赏识,拥有了土地,拥有了妻子,成为了七品官……

只有大明,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想要有出头天,就要去投靠大明。数年的时间,被鼓动的马奴越来越多,他们做梦都想到大明去,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历年以来,俺答掠走了不下二三十万的大明百姓,他们多数饱受压榨,对俺答恨之入骨。只要有个合适的机会,他们就会竭尽全力,要逃回大明,逃回生养他们的地方。

俺答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老天爷总算给了他们宝贵的机会。

胡宗宪向唐毅介绍道:“行之,不得不说,晋商和蒙古人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意,影响力非比寻常。这一次他们可是出了大力气,联络人员,买通王公贵胄,规划逃跑路径,第一批人员在重阳前后,就会赶到广宁,差不多有七八万人之多。如果能顺利把他们接到大明,安顿好了,后面的人员源源不断,大不了我们把漠南搬空了,让俺答无所遁形!”

胡宗宪猛地一拍桌子,气势十足。

唐毅同样对这个计划心潮澎湃,血液沸腾,他急匆匆跑到了一张巨大的九边地图前面,看着,看着,唐毅的眉头拧到了一起。

“默林兄,那么多人,拖家带口,只怕逃不过俺答的眼睛啊!他肯定会派遣精骑袭击,要是保护不了这些人,大明的脸可就丢尽了。”唐毅不无担心道。

第938章大明,天堂!

几万人的迁徙,哪怕在后世,也并不轻松,而且这几万人之中,有多少三心二意,还倾向俺答的,甚至有好些人没准就是安插的探子间谍,沿途绝对不能让他们入住城镇。可是这样一来,俺答的骑兵随时杀到,人员损失惨重,同样没法交代,人家大举归顺大明,头一炮就放空了,还怎么收拾人心。

“默林兄,你是给我弄了一大大难题啊!”唐毅发愁地揉着太阳穴。

胡宗宪满不在乎,“行之,可是你催促我,最多两三年,就要把边患解决了,不然咱们大可以水磨工夫,开边贸易,采买羊毛,引诱各部多养羊,等到十年八年之后,突然停止收购,草原的经济就崩溃了,到时候手到擒来,比现在冒险来的容易多了。”

的确,这个办法更加稳妥可靠,唐毅也早就打算这么干。可时间不等人啊,不光是国际的局势,大明内部的问题更是要命,其实最关键的还是隆庆!

明朝的皇帝长寿的不多,隆庆这个倒霉孩子好色要命,自从几位师傅相继入阁,国政越发平稳,他连早朝都不上了,成天躲在宫里,享用天南地北的秀女。甚至有一次他还询问唐毅,说海外的女子如何?

敢情还要尝尝异域风味,唐毅哭笑不得。

隆庆怠政,正好给了内阁揽权的机会,从大局上讲,唐毅是希望看到的。

但是,隆庆的小身板折腾下去,没有几年就挂了,还没来得及布局成功,形成定制,朝局动荡,皇权再度反扑,唐毅可没有把握顶得住。

唐毅非常矛盾,对隆庆无计可施。本着料敌从宽原则,他必须快速培植新兴的势力,不单是东南的工商集团,还有靠着军功崛起的武人集团,以及从事海外扩张的商人集团,金融银行势力,新兴市民力量……把这些进步的力量统合到一起,才能迎接最终的决战。

“时不我待啊。”唐毅感叹了一句,拉着胡宗宪两个,到了地图前面,不停画着一条条的线,勾勒撤离的路径,却都不满意……

一直弄了两个多时辰,看了眼放在一边的西洋座钟,已经差不多下午五点了,他们两个连中午饭都没吃呢,胡宗宪还好一些,毕竟年纪大了,唐毅不成啊,肚子咕噜噜乱叫。

“给地主扛活儿还要吃饱饭呢,默林兄,恐怕你还没来过内阁的食堂吧,今儿我请你。”

唐毅笑呵呵走在前面,领着胡宗宪到了内阁的食堂。

不算太大,可是一大排房舍,也有七八间的样子,能同时供五六十人用餐。自从新政推行以来,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官吏越来越多了。

就拿内阁来说,本来除了几位阁老,还有二十个中书舍人之外,剩下的都是下人。

可眼下的情况却不同,唐毅以新政繁杂为由,从詹事府调了十个司直郎过来,又从各部,以及翰林院,国子监,调了五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吏、新科进士、国子监生。加上几位阁老,内阁光是官吏就有小一百人。

人多了,干什么都要有规矩,不论官职高低,所有人每月的伙食费都是二两银子,算起来一年一个人就要二十四两,足够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真的不算少。

不过相比以往,却是简单明了多了,唐毅走在前面,拿起了一个红木餐盘,随手递给了胡宗宪一个。

“默林兄,这边是主食,然后是各大菜系,煎炒烹炸,还有汤水,点心、时令瓜果。”唐毅介绍着,抓起两个大馒头,又拿了一碗烧肉,两道小菜,一碟咸菜,一碗汤,一串葡萄,随意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

胡宗宪觉得自助的模式十分新鲜,他也很快看出了妙处,吃多少拿多少,省得浪费,还干净卫生,方便快捷,他选了几样菜,和唐毅对面而坐。

吃了几口之后,胡宗宪突然低声笑道:“行之,我平衡了,还以为你们这些宰辅之臣,都是山珍海味,龙肝凤髓呢,也多是家常味道,平常得很!比起老哥在东南的时候,可差得太多哩。”

“默林兄,别怪我没提醒你啊,内阁已经定下了各地衙门日常接待,迎来送往的标准,你要是超标了,小心赵阁老弹劾你啊!”

胡宗宪惊讶地吸口冷气,“乖乖,这么严格啊?”

“那是自然。”唐毅正色道:“国人好吃,一道菜几十两,上百两也做的,各地官吏为了逢迎上峰,更是不惜血本,在餐桌上花费巨资,动辄成千上万两,有些县城,一年交给朝廷的赋税,还没有吃掉的多,简直岂有此理!”

“正好眼下是秋粮收购,完粮纳税的时候,十三道御史已经派了出去,各地巡按御史也动了起来。凡是有官吏贪赃枉法,铺张浪费,虚耗国帑民财,一律严惩不贷!”

胡宗宪仔细听着唐毅的话,以往喊整顿吏治的人不少,可是胡宗宪都嗤之以鼻,不过到了唐毅这里,胡宗宪却莫名地有了信心。

要做事不难,关键是要上行下效,要率先垂范,从小小的食堂,就看得出来,唐毅的心思之细腻,态度之坚决。

想想自己,胡宗宪扪心自问,当初在东南的时候,他要是有唐毅万分之一的自律,也不会落到险死还生的地步,看起来祸事果然都是自己作的!

胡宗宪吃了一顿不算美味,却最为感慨的工作餐。

眼看着天色暗淡,其他官吏越来越多,见到次辅大人和胡少保都在,只是点头问好,就匆匆取餐用饭。

也有人低声聊着,就听到一个负责跑礼部的中书舍人夸张说道:“年兄,你可没有看到啊,吕宋国又来进贡了,这一次光是黄铜就有一百万斤。”

“嚯,这么多啊!能造多少铜钱啊!”

“你傻啊,铜是要要来造大炮,轰俺答的!瞧着吧,老东西猖狂不了几天了!”

周围几个不停点头,又有人说道:“真是想不到,吕宋一个蛮夷之地,竟然如此富庶?”

“什么蛮夷之地啊,吕宋这一次进贡的东西多了,金子、珠宝、香料、珊瑚、玳瑁、巨木、霜糖、金鸡纳,啧啧,都是好东西,所有藩国加起来,都没有吕宋的礼厚!”

……

唐毅听了两句,突然心中一动,急忙回到了值房,胡宗宪告辞离开。唐毅最清楚吕宋国的底细,也知道席慕云打得什么算盘。

他拼命送礼,买好大明的官吏,就是担心有一天西班牙的报复到了,朝廷会袖手旁观,说实话,眼下的吕宋国还很虚弱,对内的土著没有摆平,对外有西洋人和神出鬼没的海盗,要不要给他们加一点力量,但是朝廷眼下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大海茫茫,人员物资往来,还是挺麻烦的……对了,大海啊!

唐毅一下子跳起来,再度冲到了地图前面。

他和胡宗宪一直盘算着从陆上撤退,无论走哪条路,广宁到山海关,都要经过狭长的辽西走廊,长度在五百里以上,七百万人,拖家带口,速度再快,也要十天时间,足够俺答杀几个来回了。

而且这么漫长的路径,明军的精锐有限,根本没法提供保护,故此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

可是换个方向呢,从广宁往东南走,到大辽河口,走海路将所有人带回。唐毅草草算了一下,陆上的距离至少缩短一半还多。

最妙的是这条路径是深入大明腹地,极为安全。

唐毅眼中冒光,越想越觉得靠谱儿。正好席慕云的船队又在天津,论海,没人比他更厉害了。

这是老天爷让自己成功啊!

唐毅连夜让人找来了席慕云,席慕云把胸膛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