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意思?”唐顺之不解问道。

魏良辅眯缝着眼睛,说道:“你走了,可没人能降得住那个小子。”老头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说道:“据我所知,运河票号吸纳了苏州三十几位商人,一共二百多万两银子,这还只是股本。票号下属货仓,当铺,绸缎行,船运行,施工大队,还有数以百计的作坊,几万工匠。啧啧,怕是连地方官都惹不起这股力量啊!”

这些日子,魏良辅没事就往运河转一转,看看情况,施工之迅速,让老头叹为观止。另一方面,唐毅精准的判断更让他心悦诚服。

几个月之间,倭寇频频进犯浙江和南直隶一带,海运损失惨重。而大运河早就不堪重负,东南的商人盼星星盼月亮,盼着有一条全新的商路。

盐铁塘就在这时候应运而生,四五个月的时间,全线贯通,多少商人士绅听到之后,捧着白花花的银子来入股。

不说别人,华亭徐家就派了专门的人来找唐毅。来人论起辈分还是徐阶的叔叔,见到唐毅之后,赌咒发誓,说徐玑就是因为灯会被唐毅打败,一时糊涂,迷了心窍,和沈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徐家清白世家,不会做丧尽天良的事情。

徐玑违背家法,被重则二十大棍,赶到祖先堂闭门反省,等他恢复过来,一定找唐公子赔罪……

自从徐阶扶摇直上,徐家人怕是第一次说软话,而且还是向一个小毛孩子服软。可是徐家有办法吗,没有!

谁让他们家田地遍布松江、苏州,有粮田,也有桑田,每年光是收租子就麻烦得要死,从各处运到家中,有时候遇上阴雨甚至大量发霉变质,眼睁睁看着白花花银子溜走,徐家都愁死了。

盐铁塘修通,一切都不一样了,徐家可以借助水运,快速运输粮食,再也不用担心发霉,甚至还可以在运河旁边设立粮店,出售粮食,又能赚上一笔。

西洋人有句话,叫做当金钱说话,其他的东西都闭嘴!

堂堂徐家也是如此,不得不屈服讨饶。

唐毅很大方,不仅不计前嫌,给了徐家一成票号的干股,还给了船运队三成的股份,再有在沿岸购买铺面一律打八折。

徐家欢天喜地,可是仔细想想,这些东西原本都不是唐毅的,不过是顺水人情,就让堂堂徐家俯首帖耳,这是何等手段!魏良辅不由得胆战心寒。

“上泉公,其实唐毅是为了帮我,才给徐家那么大的便宜的!”

魏良辅一阵错愕,随即醒悟过来,他本来还道唐毅那么好说话,敢情是帮着唐顺之铺路啊!有严阁老和徐阁老保驾护航,唐顺之才能超然物外,从容做事。

“唉,也不知道我这个徒弟是给谁收的,竟然对你这么好!”

“怎么,上泉公吃醋了?”唐顺之不客气说道。

“屁,老夫早就无欲无求,我是担心这小子不过区区白丁,手段就如此高明,日后真不知道会变成何等妖孽!”

“上泉公,你不是看好唐毅的心性吗?”

魏良辅长叹一声,摇摇头,“二十年前,严嵩也是清誉满天下,人不是一成不变,我怕唐毅手上的力量越大,他的心也会跟着变化。”

“不会的!”唐顺之断然说道。

“你怎么知道?”魏老头同样针锋相对。

“呵呵,上泉公,这是昨天我给唐毅的一道题,你看看他的破题吧!”

说着,唐顺之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送到了魏良辅的面前。

魏良辅闪目看去,只见上面有一行字,光是一看字迹,老魏就欣然颔首。唐毅跟着老爹练字,基础本就不弱,这段时间更是博采众长,虽然书法还有一丝稚嫩,但是假以时日,一定能登堂入室,足够他考上进士了。

再看内容,只见写道:圣人立言之先,得天象也!

古人说天圆地方,以圆圈寓意天象,天象自然,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破题立意高远,发挥空间极大,不出意外,一定是一篇上等的八股文章。

“好,老夫也不能破的更好了!”

唐顺之得意地笑道:“唐毅此子心怀天下,见识渊博,绝非寻常之人,区区几百万银子的事业,动摇不了他的心胸,上泉公只管放心就是!”

听到唐顺之的解释,魏良辅略微放心,可是突然又皱起了眉头,他发现这张纸中间怎么那么厚啊,用手一摸,原来有折痕,还有内容被藏了起来。

老头好奇的一拉,又一行字出现在眼前。

“圣人立言之先,无方体也。”

和前面一句看似差不多,可是竟然落在了“无方”上,两个人都皱起了眉头。

无方就是圆,凡是和圆联系在一起的词汇,比如:圆融、圆滑、浑圆,全都不是形容君子的,无方就是丢了原则,就是小人行径,这恰恰是两位担心唐毅的地方。

唐顺之不由得咬牙切齿,怒道:“好个臭小子,敢和我玩花样,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别忙,后面还有!”

魏良辅又向下拉了一截,又一句破题出现:“圣人未言之先,浑然一太极也。”

太极重在变化,虽然有演变化生,驾驭从容的味道,但是也难免涂脂抹粉,偷奸取巧,唐顺之并不喜欢。

“都拉开,让我看看这小子还有什么花活儿!”唐顺之气哼哼说道。

纸张平铺,后面还有两个破题。

“先行有言,仲尼日,月也!”

唐顺之狠狠啐了一口,“呸,跑来拍马屁了,若我是考官,一定不取!”

魏良辅倒是不以为意,憨笑道:“老夫倒是觉得不错。”

再往下面看去,还有一句:“夫子未言之先,空空如也!”

既言之后,实实在在!

唐顺之默默寻思,也算是不差的破题,只是不如天象从容发挥。

一个圆圈,能写出五个不错的破题,毫无疑问,唐毅在八股一道已经登堂入室,以他的聪明才智,三两年之内,杀出重围,蟾宫折桂没有一丝一毫的难度。

只是这五个风格迥异的破题,宛如绚烂的万花筒,变化莫测,让唐顺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苦恼,唐毅这小子到底是什么东西,怎么就看不透呢!

第110章马上封侯

天还没亮,唐秀才就爬了起来,把雷七,吴天成,徐三,还有钱胖子等人都叫了过来。吴天成眼角挂着眼屎,打着哈气晃晃悠悠,好像醉汉一般走过来。唐秀才看在眼里,气不打一出来,怒道:“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

“知,知道。”吴天成被吓了一跳,道:“不就是运河通航,钦差大人前来观礼吗?”

“那可是钦差大人啊,一辈子能见到几次,还敢这么惫懒!你们要气死我啊!”

看着唐秀才怒气冲冲的样子,吓得吴天成一哆嗦。唐家父子算起来都是挺和气的人,唐毅就不用说了,跟谁都能打成一片,至于唐秀才,更是菩萨一般。但是,但是,千万记住一点,不能让唐毅知道你惹唐秀才生气,反之亦然,要是犯了这条死律,就等着欲仙欲死吧!

老唐已经生气了,只能拿儿子压老子,吴天成急忙说道:“我师父可是说了,钦差大人已经来过了,只要把码头收拾一下,座船弄得干净一点,就没问题了。”

“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大的人没脑子啊!”唐秀才顿时骂道:“上一次钦差大人是微服私访,拜会朋友,这一次是正儿八经来参加典礼!盐铁塘重修,那是要载入史册的大事,荆川先生亲自作序,知府,知州全都要来。当着江南的士绅父老,怠慢了钦差,你让我的老脸往哪放?你师父混不吝的,你们也跟着学,真是要气死我啊!”

这下子几个人脑门也都冒汗了,稍微想想,也的确没错,钦差何等尊贵,更别说那么多的州府县道的官员,落一个招待不周的名声,光是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

雷七眉头紧皱,急忙说道:“唐大人先别着急,钦差要中午时分才能赶来,还来得及。”

“来得及吗?”唐秀才疑惑地问道。

雷七用力点头,“您放心,我这就安排工人搭建彩棚,从码头到太仓州城,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吴天成也急忙说道:“这样,我立刻回昌文纸店,把厨师带来,再有去木匠作坊和酒坊,把桌椅板凳搬过来。”

钱胖子也说道:“剩下的交给我吧,沿途的树木都要裹上红绸,这个周姑娘能办,还有吹拉弹唱,再弄几马车的鞭炮。”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竟然把偌大的事情给分配好了,唐秀才发现没有什么漏洞,急忙点头:“现在就去半,离着午时还有三个时辰,必须准备好了!”

“遵命!”

别的地方迎接钦差,提前几天就要准备,唐秀才纯属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可还真别说,人家就有这个胆气!

几个月修筑运河下来,原本的难民在唐毅的培训之下,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强悍的一群工人,没有之一!

得到命令之后,大家火速动员,正好原本就有挖掘石块的木架子,立在一起,彩棚的骨架就有了,再让女人孩子们去采集鲜花香草,装饰起来,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差的就是木料都裸露在外面,不要紧,没有多大一会儿,周沁筠亲自带着伙计赶来了,车上堆满了崭新的红绸子。

“赶快裹上去。”

伙计们立刻行动,不多时彩棚,连同两旁的观礼台都变成了大红的一片,喜气洋洋。唐秀才看在眼里,不停点头,可还有些心疼。

“这么好的缎子,用一次就废了,还不如用红纸呢!”

周沁筠听在耳朵里,心说真不愧是父子,连钦差都敢糊弄!

“唐大人,彩棚是钦差大人落脚的地方,万万马虎不得,不过沿途的树木,不少都用红纸裹的,还好今天没风没雨,老天爷都在帮忙。”

好吗,都是一路货色,区别就是胆子大小而已。

这边彩棚搭好,那边雷七带领着上千工人,每个人手里推着鸡公车,装满了黄土,从州城到码头,一路撒过来,后面有老牛拉着石滚子,一走一过,地面平平整整,连点灰尘都看不见,就仿佛变戏法一般。

至于吴天成则是跑到了菜市场,站在街口,叉着腰大喊:“都给我听着,所有东西我都包了,甭管什么玩意,都给我送到码头去!”

老百姓稍微一愣,随即拿白痴一般的目光看着他,分明在说你小子疯了!

吴天成也急眼了,一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沓子银票,高高举在空中。

“听着,老子是昌文纸店的东家,是运河票号的总账房,钦差大人驾临盐铁塘,所有小贩都把东西挑到码头。价钱两倍,敢不去,以怠慢钦差论罪!”

嚯!

好大的罪名,这下子可把大家伙吓住了。昌文纸店的伙计和厨师都跑了过来,拉起那些小贩,挑着挑子就走,留下了傻愣愣的百姓。

吴天成不好意思拱拱手:“诸位乡亲,啃一天咸菜吧,回头我请客!”

风风火火,赶到了码头,这时候朱老实也带着伙计把家具都运来了,钦差和诸位大人都用紫檀的,其他的有黄花梨,有鸡翅木,整个东南,也就是唐毅能拿出这么多红木家具。

大家伙都在忙碌的时候,周巡满头大汗,跑到了码头,一见还乱糟糟一团,顿时脑袋就大了。

“唐大人,堂尊已经陪着钦差出城了,还没弄好,这可咋办啊?”急得周巡来回乱转。唐秀才倒是胸有成竹,基本布置都完事了,剩下的就是清理。

“周兄放心,不会出岔子的。”

周巡将信将疑,转身回禀,不多时,一对一对的骑士过来,通报钦差行程,大家伙的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加紧打扫。

不提码头忙得天翻地覆,赵文华则是兴致勃勃,在知府王崇古和知州陈梦鹤,已经苏州士绅官吏的簇拥之下,向着码头逶迤而来。

好热闹的场面!

一路上整洁干净,两边的树木光彩夺目,舞龙舞狮穿梭期间,鼓乐喧天,每走一段,就有鞭炮齐鸣。赵文华看得眉开眼笑。

“陈大人,有心了。”

陈梦鹤哪敢居功,急忙说道:“都是唐巡检调度有方,安排得当。”

“唐巡检?他和那个神童唐毅是什么关系?”

他怎么也知道唐毅,陈梦鹤不知原委,还是说道:“唐巡检是唐毅的父亲,能修通盐铁塘,他们父子居功厥伟。”

“好啊,虎父无犬子,看得出来,是个干吏,回京之后,本官一定向朝廷举荐。”

此话一出,多少官吏眼珠子都红了,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都盼不来这么一句话。唐慎平时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没想到真会溜须拍马!

渐渐的赵文华来到了码头,闪目看去,高大的彩棚喜庆吉祥,在彩棚前面,唐慎居中,旁边站着唐顺之,此时唐顺之的心思全然不在赵文华身上,而是盯着唐毅,分明再说你给我个解释!

唐毅挠挠头,挤眉弄眼的讨饶。

赵文华离着码头只有两百步左右,唐秀才疾步向前迎接,口称钦差,跪倒行礼。倒是赵文华很和气,急忙拉住,笑道:“本官不是来又不是来宣旨的,不必如此。”

唐秀才连说:“礼不可废!”依旧行了大礼。唐毅一万个不愿意,也只能跟着。

唐顺之和赵文华是同年,正如赵文华所说,不是正式宣旨,只要拱手即可。只见赵文华眉开眼笑,主动拉起了唐顺之的手,笑道:“义修兄,此番你可是愿意随我进京?”

“多谢梅村公提携,在下疏懒多年,就怕给梅村公添麻烦。”

“哈哈哈,你我同科,客气什么。”两个人携手走进彩棚,来到了专门给钦差大人准备的主位。赵文华闪目一看,桌子上的一件东西顿时吸引了他。

一尺多高的摆件,褐黄色的山体,长着一株苍劲的老树,在树上有一个硕大的马蜂窝,在马蜂窝下面是一匹马,马上站着一个猴,猴子手里拿着竹竿,去捅马蜂窝。

不管是山石,树木,还是马匹,猴子,全都活灵活现,颜色生动,别提多好看了。

“这,这是药玉的吧?本官还没看过这么大的药玉摆件,义修兄,只是这东西是什么意思?你可明白?”

唐顺之扫了一眼唐毅,强忍着心头的气,含笑说道:“梅村公,这叫做‘马上封侯’,您看可恰当?”

第111章用心良苦

药玉,既不是药,也不是玉,真正的名字叫做琉璃,也就是有色的玻璃,放在后世,烂大街的东西,可是在大明却不一样,人们认为药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专供宫廷使用,一般的官僚都没法得到,除非熬到了四品官,或者考中了状元才能得到赏赐,想想三年才出来一个的天之骄子,捧着一块彩色玻璃感激涕零,也是够滑稽!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开始,古代的炼丹家们就弄出了琉璃,不过作为炼丹的副产品而已,没准所谓炼石成金,就是拿沙子炼出来黄色的琉璃,在当时也的确价比黄金。

不只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许是点歪了科技树,中国一直都只能做出不透明的铅钡玻璃,功能也局限在礼器,装饰品,以及替代一些珠宝上面,由于价格昂贵,又十分易碎,餐具都很少用到。

尤其是经过了元朝,统治者的审美观念和传统不一样,致使很多传统技艺流失,大明虽然恢复了一些,但琉璃的制作工艺依旧落后,使得药玉越发显得珍贵。

直到最近一些年,西洋商人带来了一些琉璃,额不,应该说是玻璃制品,很多豪富之家争相购买,一面巴掌大的镜子,甚至能卖到几百两银子。

眼前的“马上封侯”至少几十斤重,而且色泽艳丽,造型完美,光泽华润,就算是宫里也未见得有这么好的摆件,赵文华又怎能不怦然心动。绕着桌子转了好几圈,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看了个仔细。

“好东西啊,做工好,药玉也好,立意更好!”

他不停的赞叹搓手,垂涎之意再明白不过了,就差脑门上写上“我想要”三个字。

唐毅识趣地站出来,躬身说道:“启禀钦差大人,此摆件是太仓琉璃坊上百位能工巧匠,耗费无数功夫制作出来,专门进献给钦差大人的,您可还满意?”

挺上道的,赵文华欣然接受,不过听唐毅的话,他又皱起了眉头。

“怎么,太仓能制造药玉了?据本官所知,这可是内廷银作局独门的绝技,你们是怎么会的?”

唐毅笑道:“回钦差大人,说起来我中华自从春秋战国就会制作琉璃,传承一两千年,蒙元倒行逆施,使得秘技失传,人人引以为憾。荆川先生遍览古籍,搜寻方法,经过数月苦功,总算是烧制成功,不只是有色的琉璃,还有透明如同水晶般的妙品。”

唐顺之名气够大,在世人的眼睛里,就是无所不知的百晓生,发明一点琉璃,根本不在话下。

可是自己有多大本事,自己清楚,唐顺之哪懂得烧什么琉璃玻璃的,他倒是曾经记得,唐毅提到过要烧制玻璃,做什么透明酒具,配合葡萄酒,行销天下,大赚暴利。

唐顺之只当他是吹牛,现在才知道,这小子是玩真的,竟然不声不响弄了出来。他到底还瞒着自己多少事情,唐顺之越发迷糊了,就在他迟楞的时候,赵文华却信以为真,急忙问道:“义修兄,真是无所不通,竟然能造出药玉,还有什么好东西,可要让我好好见识见识。”

什么叫见识,摆明是索贿,唐顺之看得明白,谁惹出来的麻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