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赡懿畈欢啵械娜烁咧卸祝械娜饲尤祝腥嗣渌锷剑⒎茄什还唬敲呕Ш团蟮彻戏掷嫠隆C挥锌可剑鸵砺洹

当然,个别时候捞过界,连三鼎甲也出了问题,捅出来就是科场风暴,要人命的。

要想能稳当考取进士,最好要冲到前五十名,而考虑到庶吉士的问题,必须冲进三十名以内。但是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视成绩好坏分配职务,这三年对于新科进士来说,是最好的休息时间。可是对唐毅来说,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因此更稳妥的则是冲击三鼎甲,就像徐阶和唐顺之,都是探花郎,能直接进入翰林院……

一字一句,都是替唐毅考虑,把科举之路写得明明白白。既然把目标定在了三鼎甲上,难度就可想而知,面对全国最顶尖的人才,想要从中脱颖而出,没有充足准备是绝对不成。

除了正儿八经的学问和书法之外,还要一本《唐氏应考宝典》!

唐毅缓缓翻开书卷,里面都是唐顺之整理的朝中官员曾经做过的文章,有资格当会试主考的官员不多,但是唐毅由于母丧,已经赶不上嘉靖三十二年的进士,因此最近的就是嘉靖三十五年,四年之后,放宽标准,差不多有十几位位官员入选,另外加上蛰伏可能被起复的,唐顺之选定了二十八个可能的人选。

把他们从县试以来的八股文章都搜集起来,后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评语,总结他们文风如何,喜好如何,当官之后,有无变化……经过唐顺之的介绍,一个个官员的风格清清楚楚摆在面前,投其所好变得容易无比。

一句话,这本宝典就是迎合主考官的红宝书,游戏通关的神级攻略!

真是难以想象,一生奉行君子之道,讲究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唐荆川,竟然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捧着书卷,唐毅泪水满面,他深深体会到了先生的殷切期许。在最后面,唐顺之甚至提醒唐毅,因为他少年成名,难免有些小人因为嫉妒从中作祟。必要的时候,要动用一切力量,把考官摆平。

连贿赂的话都说出来,唐毅简直无话可说。

“师父放心吧,弟子一定堂堂正正考上三鼎甲!”

唐毅小心翼翼,把书放进了抽屉,用锁锁好。突然听到了两声咳嗽,一回头,老爹正站在门口。

“能进来吗?”

“您客气什么,快坐吧!”唐毅擦了擦眼泪,把老爹拉过来,父子对面坐下。

唐秀才看了看儿子的泪痕,忍不住叹道:“荆川先生走了,把你给闪着了,爹的心里也挺不好受的。本来我是不想打扰你的,可是有件事情爹不能不说。”

“爹,咱们父子无话不谈,您只管说就是。”

唐秀才愣了一下,叹道:“今天吴天成送来了账本,说是要给你,本来我是不想看,可是我又想知道儿子有多大的本事,你猜爹看到了什么?”

“账本?盐铁塘的账本?”唐毅瞪大了眼睛,突然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老师一走,弄得他心神不宁,早早回家。要是知道老爹会看到账本,他多等一会儿啊!

唐毅做了这么多生意,账目都是瞒着老爹,不是怕他知道,而是怕他接受不了。毕竟那么多的银子流动,实在是有些吓人。没想到瞒来瞒去,还是让老爹知道了。

就听唐秀才咬着牙关说道:“毅儿,你怎么弄到那么多钱?五百多万两银子啊!比大明朝一年的国库收入还多!你想吓死你爹啊!”

唐毅挠挠头,“爹,那些不都是孩儿的,其中只有三成多的股份在孩儿名下。”

“那也是一百五十万两!咱们家一年不到的时间,竟然富可敌国。你到底给我说说,这些银子是哪来的?要是说不清,你爹都睡不着哩!”

第114章暴怒的卢镗

相比起拥有,我更喜欢支配,用别的人钱,替自己做事,爽快胜过隔壁老王——唐毅的理财观。

唐毅最初的三大财源是酒坊、纸店、家具,在救济难民的时候,唐毅就说过,如果能做成,将狠狠捞一笔,事实证明,不但是赚了,而且还是赚大了!

靠着从难民中吸纳的劳动力,原本的作坊成倍扩大,又新建了琉璃、葡萄酒、火药三个作坊。这六个作坊都生意兴隆,平均每个作坊价值都在十万两以上,还在快速扩张中。唐毅拥有一半的股份,就是三十万两。

运河票号由于参与的商人和士绅家族众多,唐毅的股份只有百分之十五,可工人占据一层,钱胖子,雷七他们又占据半成,加上周沁筠的二成五,已经稳稳当当过半。加上唐毅又是创始者,所有参与的商人都惟命是从,乖乖听话。

在运河票号之下,还有仓库、船队、当铺等等,林林总总全都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十万两左右。

唐毅给老爹讲解一笔笔的账目,唐秀才默默计算着。

“不对啊,毅儿,这才只是一半而已,还有一半呢?”

唐毅没说话,而是指了指地。

“什么意思?埋起来了?”唐秀才惊呼道。

“孩儿说的是地产!”唐毅干脆和老爹直说:“运河没疏通的时候,沿途都是荒地,不值一分钱。可运河修通,地价就十倍百倍增加,孩儿提前买下了土地,现在算起来,也有七八十万两,若是再过几年,涨到一两百万两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别涨了,我这都受不了!”

唐秀才彻底被打败了,当师爷的时候,他就知道太仓州号称富庶,一年下来预算也不过五万两出头,苏州府几乎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下属六县一州,可支配的财富也不过二三十万两。

宝贝儿子折腾了一年,竟然弄出了五个苏州府,这是何等妖孽,何等疯狂!

难怪不愿意让自己知道呢,是要吓死人的。

“爹,其实也不能这么算,就拿东南来说,家产上百万的商人至少在上百位以上,而且都是流动现金。不算房产,地产,铺面什么的,远的不说,王家、徐家他们光是田产折合白银就要上千万两,相比而言,孩儿这点家底儿拿不出手的!”唐毅努力解释道。

“不!”唐秀才来了聪明的劲头,把脑袋摇晃的和拨浪鼓一样,凶巴巴说道:“别想忽悠我,王家徐家有钱,那是积累了多少年,一代一代人积攒下来的,你呢,根本就是踩着棉花包,一步登天,爹这心里头没底儿啊!”

唐秀才说着五官都聚到一起,凄凄惨惨戚戚地盯着儿子。唐毅被盯得有些害怕,说句心里话,他也有些担忧。

尽管他设计制度的时候,尽量公平,让各方都能够接受,可是按照眼前的势头发展,没有几年,围绕着运河号,聚集千万白银不是做梦。

周围有多少双通红的眼睛,恨不得生吞活剥,吃干抹净。远的不说,织造局虽然受到重创,但是朝廷已经派了新的太监,不日南下。另外东南的士绅大族哪个是好惹的,这帮人暗中都和倭寇有联系,什么事情他们不敢做。

眼前的局势就好像大家同在一辆车上面,快速膨胀的运河票号就好像上来个二百斤的大胖子,不管怎么赔笑脸、说好话,都会占别人的位置,甚至把别人挤下去,能不招人羡慕嫉妒恨吗!

“毅儿,爹说句话你别不爱听,你爹是个秀才,借着你的光,爬上了巡检的位置,不过从九品而已,你本事不差可年纪太小,未必被人家看在眼里,偌大的家业,我怕咱爷俩守不住啊!”

唐秀才的担忧绝对是有道理的,唐毅微微盘算了一下,叹道:“爹,咱们现在可以依靠的势力,首先就是舅舅王忬,其次就是我师父荆川先生和上泉公,还有锦衣卫,知州陈大人,再有我顶着假假的心学门人,不过……要是算起来,这些力量都不靠谱儿!”

“是啊!”唐秀才点点头:“先说陈大人吧,他对咱们父子倒是不错,只可惜任期快要到了,听说徐阁老很欣赏他,再加上又是翰林出身,下一步肯定要高升。”

俗话说现官不如现管,陈梦鹤是太仓知州,有他罩着,做事方便太多。他要是走了,换一个知州,还不定怎么回事呢!

唐毅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缓缓说道:“荆川先生虽然出山,他也真心对孩儿好,可别忘了君子可欺以其方,他是斗不过一帮小人的。”

“上泉公年纪大了,只想着颐养天年,要是劳烦他,咱们心里也过意不去。”唐秀才又补充道。

剩下的呢,王忬管着闽浙两省,位高权重,可惜他的精力都放在抗倭上面,而且说句实话,王家在东南盘根错节,嘉靖只是没有可用的人才,不得不用他而已。没准什么时候,就把王忬拿下。

锦衣卫倒是权倾天下,可是他们根本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猛兽,如果有机会,他们绝对不介意把唐毅给吞掉。

至于心学门人,那就更虚无缥缈,用处不大……

有人要问了,这些都不靠谱儿,唐毅岂不是白忙活儿一场?并非如此,能和这些人攀上关系,已经是唐毅天大的成功。

四两拨千斤的前提是你要有八百斤的力量,才能拨得开,如果只有四两的力气,找个墙角蹲着吧!

说到底就是唐家父子本身实力太弱,未来的事情谁也不好说,那些大人物可以拉来吓唬吓唬人,但真指望他们出生入死那就不成了,甚至还要提防他们暗中下绊子。

看似烈火烹油,蒸蒸日上,唐家父子却感到了强烈的危机。

“唉,爹真是没用,区区一个巡检,芝麻绿豆都算不上,愧为人父啊!”

唐毅眉头一皱,巡检虽然小的可怜,但是小官同样可以做大!

“爹,卢镗卢将军是不是还在训练新军?”

“没错,有两三个月了,选得都是难民子弟,看起来有些模样了。”

“太好了!”唐毅突然一拍大腿,露出了笑容,“爹,倭寇作乱,军队最吃香,咱们不妨从这下手,有一支强军撑腰,谁还敢小瞧咱们!”

唐秀才虽然不知道枪杆子出政权的道理,但是他身为巡检,就有统帅民兵的权力,二百里的盐铁塘都在他的治下,靠着运河练出一支军队,没准真能帮上大忙。

父子俩经过一夜的商议,第二天顶着黑眼圈,草草洗了脸,直奔卢镗大营。

卢镗的大营就是当初难民的营地,经过改建,帐篷都换上了整齐的土坯房。中间是偌大的校场,上千名青壮士兵有的跑步,有的练习刺杀,忙得不亦乐乎。可身为统帅的卢镗却脸膛漆黑,虎目喷火。

在他的面前,有一排马车,车上装着不少盔甲兵器,可全都锈迹斑斑,虫蚀鼠咬,残破无比。卢镗随手抓起几个花枪,双臂用力,咔嚓嚓全都断掉。又拿起一副铠甲,没有两下撕成了碎片。

最后拿起一杆火铳,卢镗的鼻子更是气歪了,原来铳管都烂透了,只有在枪托处依稀能看出“永乐年制”的字样。

“妈的,这玩意说不定跟着成祖爷打过蒙古呢!拿来打倭寇,亏他们想的出来!”把火铳狠狠一摔,顿时裂成三段。

卢镗气哼哼一抬头,正好看到了唐家父子来了,他二话不说,几步冲上来,劈手就抓住了唐毅的胸口,几乎把他提了起来。憋得唐毅喘不上气,脸涨得通红。

“喂,卢将军,犬子可没有得罪过你啊?”唐秀才怒道。

卢镗也自觉过分,急忙松手,恨恨说道:“还不是王大人,就是你舅舅,都把我气糊涂了!”

唐毅喘了两口气,不解道:“到底怎么回事?”

卢镗一把拉住唐毅,飞步到了马车前面,指着满眼的破烂货,怒冲冲道:“看看吧,就给我们这些玩意,别说打倭寇,连打鸟都不成!”

唐秀才也跑了过来,看了看也是大摇其头。

“卢将军,不是说总督大人很重视你们吗,怎么会糊弄事啊,是不是下面……”

“不!”卢镗摆了摆手,怒道:“唐相公你不知道,最近从湖广和广西调来了一批‘狼兵’,大家都说他们能征惯战,勇力无双,用狼兵就能平灭倭寇,何必在我们这些废物身上浪费好东西!”

“堂堂汉家儿郎,竟要靠着狼兵保护,真他娘的丢人!”

卢镗一股怒火无处发现,举起硕大的拳头,猛地砸在马车上,车板愣是被砸出了窟窿,木屑纷纷,拳头鲜血淋淋,触目惊心!

第115章男儿当自强

亲兵见卢镗受伤,急忙过来要帮着包扎,卢镗只是气哼哼的一挥手,把几个人都推到了一边,随意坐在地上,不发一语。

趁着这功夫,唐毅捡起一把腰刀看了看,刀刃早就锈迹斑斑,别说杀敌,就是杀猪都不成,也难怪卢镗会愤怒,拿着这种兵器上战场,简直就是草菅人命。

“卢将军,先别急着生气,咱们想想办法。”唐毅陪着笑脸说道。

“有什么办法?你要是愿意给王大人写信,让他拨下来好兵器,姓卢的感激不尽,不然就请你走吧!”卢镗扭过头,不愿意看唐毅。

唐毅倒是没有放弃,雪中送炭可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唐毅神色凝重,走到卢镗近前,躬身施礼,说道:“卢将军,王大人虽然是我的舅父,可是抗倭作战乃是军国大事,他可不会跟我请示,我是听了将军所说才知道的。”言下之意,不该迁怒到我身上。

卢镗一愣,面带惭愧,长叹道:“卢某是个粗人,小相公莫怪就是,我就是想不明白,我华夏的男儿都死光了不成?竟然宁可把好兵器给狼士兵,也不给我们,简直气死人也!”

卢镗一再提起狼士兵,所谓的狼士兵就是广西和湘南等地的土司士兵,多数是壮族和土家族,他们不属于大明正式的军队,但由于环境艰苦,养成了勇武剽悍的作风,战力极强。大约在正统年间开始,明廷就招募狼士兵对付当地的贼寇,战绩斐然。

如今东南倭寇作乱,原本的卫所体系崩溃,九边的士兵又没法南下,只能调集狼士兵前往东南抗倭,也不失为应急之策,但想指望着狼士兵灭掉倭寇,还是太难了。

狼士兵虽然悍勇,但是他们有两大致命弱点,第一是不通水战,没法御敌海上,只能被动迎战,第二,狼士兵对火器不熟悉,相比倭寇,缺乏远程打击能力。另外狼士兵远路而来,人数有限,加上野蛮成性,不服管教,到了东南花花世界,难免有扰民之举,百姓叫苦不迭。

说到底还是要练出自己的强兵,才能重塑海防。

“卢将军,不知道你能不能信得过我?”唐毅俯身问道。

卢镗长出口气,点了点头。

“小相公,我卢镗能顺利招兵练兵,你帮了不少忙,我信得过你!”

“那好,卢将军,你能不能告诉我,王大人为什么不重视新军了?我记得捉拿沈良的时候,督标表现很不错,王大人十分欣赏。”

“那是老皇历了!”卢镗不耐烦地说道:“听说浙江巡按陆有亨认为练兵太慢,倭寇不过是疥癣之疾,只要利用精兵悍将,捣毁倭巢,倭寇就成了海上飘萍,不战自溃!”

“胡说!”

唐毅毫不客气驳斥,且不说倭寇背后复杂到令人发指的经济因素,单说捣毁倭巢的策略朱纨就用过,结果没打败倭寇,反而把脑袋混没了。

所谓倭巢,其实就是走私据点,捣毁沿海的,大不了退到外海的岛屿,甚至能退到日本。倭寇能横行海上,靠的是成千上万的船只。偏偏大明朝水师又不争气,捣毁沿岸的倭寇,只会让集中在一起的倭寇四散奔逃,到处兴风作浪,像癌细胞一样,扩散全身,问题只会更多!

唐秀才也听出了问道,不解地问道:“王大人熟知兵法韬略,他怎么能信这话?”

卢镗扯了扯胸口的衣襟,露出浓密的胸毛,怒道:“我怎么知道!早知今日,老子不如在大牢里混吃等死呢!”

唐毅眼珠转了转,思前想后,他倒是有了些猜测。王忬也是身不由己,眼下朝廷上下还不知道倭寇的厉害,都存心要速战速决。练兵少说要半年,还要经历战火洗礼才能成为强兵,鬼知道要多少时间。

倒不如寄希望狼士兵,快速战胜倭寇。

朝廷决策背后牵涉到的是抗倭的策略,别说唐毅,就连王忬也没法做主,真正能做主的是西苑的那位道君皇帝!

想通了这些,唐毅嘴角上扬,微微一笑。

“卢将军,没有兵器盔甲就不能练兵了吗?”

卢镗怪眼一翻,冷笑道:“怎么?唐神童是让弟兄们拿胸膛去送死吗?”

“当然不是,我们眼前就有不少的兵器。”

“哪有?”

唐毅笑着指了指军营旁边的竹林,从容说道:“就在那!”

咔咔咔,砍柴刀挥动如飞,没一会儿就砍倒了十几根毛竹。唐毅挨个挑选,专捡粗细适中,韧性极好的毛竹,砍出一丈五六的长度,上面的枝丫稍微修剪一下,最长的有二尺多。拿在手里舞动了两下,唐毅就喘气不止,毕竟他力气还没有长成,不过身强力壮的士兵,经过训练完全能够使用。

他欣然带着竹竿回到军营,在竹竿前头绑上了半尺长的枪头,再用火烤两旁的枝丫,弯成各种形状,最后用桐油浸泡。如果正式上战场,还可以涂抹毒药,增加杀伤力。

一番折腾下来,竹竿已经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大杀器,它还有个响亮的名字……狼筅!

没错,就是戚家军赖以成名的利器,抓着手里的狼筅,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