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首辅-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唐顺之抽出一份文书,扔到了唐毅面前。

唐毅不敢装睡,连忙翻看,只见开头就写着锦衣卫江南千户所的字样,竟然是锦衣卫的密报,不由得一阵心惊胆战。连忙展开一目十行地浏览起来,上面详细记录着沙洲战斗的经过,还写了大致的斩获,看样子战斗刚刚结束,锦衣卫的密报就上去了,比起捷报还要快很多。

不愧是天下第一的特务机关,真是有些本事!

感叹之余,唐毅却发现上面有好些涂改的痕迹,墨笔一行行的抹掉,看得触目惊心!

“师父,这,这是怎么回事?”唐毅傻愣了。

唐顺之叹口气,感叹地笑道:“多亏了你,为师和锦衣卫结了善缘,本来他们的密报是不会让外人知道的。可是你小子是我的徒弟,又对锦衣卫有恩,加之是普通的捷报,没什么妨碍。他们破例送过来,让我看看,有没有不合适的。”唐顺之欣慰地拍了拍唐毅,由衷赞许道:“不愧是我唐荆川的徒弟,仗打得漂亮!”

唐毅关心的可不是赞美,小脸发苦地问道:“师父,您涂改了这么多,究竟是什么意思?”

“哈哈哈,行之,你找为师来干什么?”

“我是为了家父的事!”

“那我改的也是为了你爹,咱们师徒还真有默契!”

“为了我爹?师父您都能未卜先知了?”唐毅惊叹道,再看改动的部分,顿时豁然开朗。涂掉的都是描写英勇作战的,比如什么“毙杀真倭无数”,“昼夜鏖战,人人效死”,“往来冲突,所向披靡”,看得出来,锦衣卫的人对这场战斗十分欣赏,好听的话像是不要钱一般。

可是越是夸奖,唐毅的心就越冰凉,没准密报上去,真的会赐给老爹一个武官。心惊胆战,再看唐顺之的涂改,保留的则是运筹帷幄,激励士气,巧妙安排,火烧战船……

一番改动,老爹武将的一面被彻底淡化,取而代之的则是有智谋,会领兵的文官形象,唐毅担心的正是老爹会被保荐为武官,没想到老师竟然提前察觉了,真是神了,莫非便宜老师还会算命不成?

看着唐毅一脸崇拜的傻样,唐顺之别提多舒服了。

“小子,佩服你师父了吧?”

“岂止佩服,简直五体投地!”唐毅激动说道:“师父,您老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唐顺之斜眼望着天棚,撇嘴嘴角,轻笑道:“为师精通先天易数,河图洛书,你难道不知?”

我知道个大头鬼儿!

看得出来,老师不想说实话,唐毅眼珠转了转,隐隐有了丝猜测……

其实事情的源头还在唐毅身上,唐顺之进京之后,正愁没有落脚的地方。突然有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找来,领着唐顺之到了一处幽静的四合院,里面装修简约,和他在太仓的住处简直一模一样,家奴佣人都配置齐全。

当他来到书房的时候,一个红木匣出现在面前,展开之后,整整二十万两的银票,外加唐毅的一封亲笔信。

原来唐毅知道京城居不易,可老师又不是能接受弟子馈赠的人,他只能来个先斩后奏,派人快马进京,买房子,装修,招募佣人,半个月时间,全都办妥了。

看到了如此贴心的安排,唐顺之先是欣慰,接着却涌起了浓浓的不安。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他是终于见识了钱的威力!

他相信唐毅是个好孩子,是可造之材,可是身边有太多豪富之人,太多利益纠葛,难保唐毅不会被他们影响,走向了歪路……

那一夜,唐顺之失眠了,为了心爱的弟子失眠了。

“唉,臭小子,为师还要给你戴上一副枷锁,找一个人看好了你!”第二天清早,唐顺之盯着黑眼圈,自言自语道。

毫无疑问,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唐毅的老爹唐慎,唐秀才为人正直,能力不差,差就差在功名上,虽然是父子,差距太大,也没法挺直腰杆!

唐顺之最初的想法是帮唐秀才捐个国子监生的位置,就有了授官的资格。只是这种杂流出身比不得进士,也当不了大官。唐顺之就没有提出来,可是他心里一直有这件事。

到了江南之后,他想过把唐秀才叫道身边,给他来个强化培训,去考乡试,可是一来江南乡试竞争太激烈,二来他公务繁忙,抽不出时间,事情就一直耽搁着。

当锦衣卫把沙洲大捷的消息传来,唐顺之第一时间当然是狂喜不已,可是当看到锦衣卫给唐慎的一个评价:举重若轻,大将之风,绰绰有余。

唐顺之悚然一惊,莫非是要保荐唐慎当武将?唐毅能想到,他当然也能想到,唐顺之不由得把心提了起来,这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一旦唐慎当了武将,征战在外,谁去管着“孙猴子”,而且有个带兵的爹,唐毅会作到什么程度,谁又知道?就连唐顺之都发愁了,但是他的官场经验毕竟比唐毅丰富太多了,在地上转了三圈,眼前一亮,抚掌大笑,别提多开怀。

“两全其美,有办法了!”

第137章逼着状元当奴隶

“为师把你们父子奋勇作战的部分删去,锦衣卫这边不用担心。下面就是捷报,很快就会送到南兵部,少不得也要动些手脚,把功劳分出去才行。不过这么一来,你可就吃亏了?”唐顺之露出了坏叔叔般的笑容:“你可是一贯不吃亏的,要不别改算了!”

“师父,别玩人成不,我都恨不得不立这个功劳了!”唐毅苦兮兮说道。

“胡话,不杀倭寇,这三千多人要害多少老百姓?”唐顺之笑骂道:“滚过来商量商量,怎么把功劳分出去。”唐毅屁颠屁颠过来。

这俩家伙都是绝顶聪明的,没有多大一会儿,就达成了共识。

首先杀敌的大功留给了卢镗,他亲手训练新军,又最快前来救援,把首功给他,唐毅也心甘情愿。其次,常州知府刘焘和苏州知府王崇古,也要给他们一个救援接应的功劳,这两位一个是徐阶的心腹,一个是晋党重点栽培的对象,必须交好。

还有就是锦衣卫,本来是唐毅发现了奸细,知道了是倭寇要攻击沙洲,少不得要分给锦衣卫,说是他们情报得力,找到了倭寇奸细。其实锦衣卫把密报送到唐顺之手里,就有讨功劳的打算。

靠着皇帝的奶哥哥,锦衣卫什么好处都落不下,只是他们有分寸而已。

最最麻烦的也就是一天一夜的鏖战,不管怎么分,拖住陈思盼,重创倭寇,保住军粮,并且由于倭寇精力都放在了码头上,沙洲百姓只有一百多伤亡,烧毁了一些房舍,比起其他地方,损失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份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连这个也要让出去?”

“让,必须让!”唐毅咬着牙说道:“回头让卢镗给田三补一个把总的职务,战斗都是他指挥的。”

“那可就便宜这个小子了,有这个功劳,他日后可要高升了。”

“高升才好,我巴不得呢!”唐毅可没有说假话,田三对他可是忠心耿耿,绝对可靠。

唐顺之欣慰说道:“如此一来,你爹只剩下运筹调度的功劳,大家雨露均沾,也不会有人保举你爹当武将。”

唐毅如释重负长出了口气,说出来也真是悲剧,明明是削减自己的功劳,从身上割肉,竟然还要欣喜若狂,到底算什么事啊!

“对了,还有两个人,不能忘了。”唐顺之提醒道。

“唐汝楫和安远道!”

“没错!”唐顺之笑道:“安远道不过区区县令,不值一提,可是唐汝楫身为状元,和严家又是世交,听说和严世藩都穿一条裤子,弹劾他,严党怕是会反扑啊!”唐顺之眨着眼睛说道。

想顺利过关,严阁老那一边不能不考虑,身为首辅,他一心捣乱,皇帝都要听他的。如果因为唐汝楫,得罪了严嵩和严世藩,严家父子可是出了名的心黑手狠,到时候把老爹塞到军前,有窟窿就去堵,有麻烦就退给他,浑身是铁打得多少钉儿,早晚被玩死。

“可以放唐汝楫一马!”唐毅咬着牙说道,言外之意,安远道是死定了。

唐顺之点头,“也好,只是安远道未必会甘心伏法。”

“我去办。”唐毅果断说道:“安远道会闭嘴的,唐汝楫我也会给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那可再好不过了。”

说话之间,书吏又跑了进来。

“启禀大人,监军苏公公,和巡按御史潘炳忠潘大人带着捷报来了!”

“嗯,请他们进来吧!”一回头,唐顺之微笑颔首,唐毅躬身一瘸一点地退出了签押房。有人带着他到了班房休息。

……

知道唐毅是唐大人的爱徒,下面的人体贴地送来了热水和外伤药,唐毅咬着牙,把裤子褪下,腿根处皮磨破了,血把衣服和皮肉粘在一起,稍微一动,疼得唐毅直皱眉。

只能小心翼翼用热水阴湿,一点点脱下,清洗之后,敷上药,又换了干净的衣服,躺在竹椅上面,疲惫到了极点的唐毅竟然睡了起来,这回可是实打实的。

不光睡着了,还做了梦,梦到一头猪,跑到了面前,不停拱着自己,还开口说话了。

“救命,唐公子救命啊!”

下一秒唐毅睁开了眼睛,面前的确有一只猪,还是一只状元猪!

“这不是状元公吗,你求我干什么?”

来的正是唐汝楫,他被刘焘一阵怒叱,又惊又怕,结果转过天听到的消息更可怕,唐家父子竟然打败了倭寇,杀得尸横遍野。

唐汝楫这个恨啊!恨自己,恨安远道,甚至恨唐家父子,你们那么能打,干嘛不告诉我,好好的功劳变成了罪过,简直欲哭无泪!其实唐汝楫也不想想,当时就算唐毅告诉他能打赢,他都会让唐毅“狗带”!

唐大状元急匆匆从常州跑出来,就准备找个靠山救命,哪知道半路上遇到了苏宜和潘炳忠,这二位还算客气,没有绑他,但是也不能让他跑了,丢城失地,诬陷忠良,光是这两条就够他喝一壶的。

把唐汝楫押到了南京,先送到了兵部,准备和唐顺之商量再行处置。

唐汝楫只觉得天都塌了,世界都抛弃了他,二十几年寒窗苦读,年过而立,终于中了状元,天下的好事终于露出了那么一条小小的缝儿,谁成想竟然稀里糊涂栽了跟头,这不是坑爹吗?

一见唐毅,他好像溺水之人,抓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唐贤侄,额不,是唐兄弟,你可一定要给我作证啊,都是安远道害我的,都是他害的!”唐汝楫一把鼻涕一把泪,苦苦哀求。唐毅只是斜着眼睛看了看他,丝毫没有同情,三年选出来的状元郎,你的书都读到狗的身上吗?

唐毅知道骂这种没羞没臊的人纯粹浪费生命,而且不能一下消灭他,就没必要得罪人,当然惩罚可是躲不过的!

“哎呦,状元公,您怎么能求我啊,快快起来!”

唐汝楫勉强站了起来,惶恐说道:“唐兄弟,咱们多有误会,你可千万别怪罪老哥,全都是安远道那个龟孙,他是一肚子坏水,都把我坑苦了。”

唐毅装作十分理解,感叹道:“状元公是翰林清贵,哪知道他们的龌龊。”

“极是极是,说得太有道理了!”唐汝楫小鸡啄米般点头。

唐毅笑道:“有句话怎么说的,贼咬一口入骨三分,状元公和安远道搅在一起,怕是别想好了!那家伙为了活命肯定不会放过状元公的。”

唐汝楫顿时脸就垮了,没错,回想起来,安远道这家伙真够狠的!成千上万百姓的生死他不在乎,唐家父子无冤无仇,就能让他们顶罪,这家伙简直就是一条吃人的恶狼!

“兄弟,你可要救救我啊!”唐汝楫双膝一软,又趴在了地上,堂堂状元郎,仿佛一条癞皮狗,唐毅心中的恶气稍微减少了些。

“状元公,此事说起来还是怪你。”

“是啊是啊,都怪我识人不明,真该挖了这对眼睛!”

唐毅笑道:“其实也不必,我有一条计策!”

“快说!”

“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安远道老实认罪,不攀扯状元公,那不就没事了。”

唐汝楫本以为什么高明的办法,一听这话,简直郁闷吐血,和没说有什么两样!蝼蚁尚且贪生,安远道岂能不知,咬住唐汝楫,就是咬住了严党,他就有活命的机会,要是放开,没人罩着,皇帝一怒,都能灭了他的九族。

“兄弟,你可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哥丧命啊!”

“呵呵,状元公,你是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只要安远道能认罪服法,你就给他一笔银子,并且保住他的家人,送他们远走高飞。”

唐汝楫一听,似乎有些道理,可是细细一想,又愁眉苦脸了。

“兄弟,安远道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他是丢城失地的罪,跑不了的。再说了,老哥也没有这么多钱!”

“这个简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让安远道自杀悔过,承认自己懦弱无能,抛弃百姓,裹挟着状元公出逃。离开沙洲之后,越想越羞愤,自知罪恶滔天,唯有一死,洗刷罪孽!”

唐汝楫眼前一亮,心说这小子真是个鬼才,这么一说安远道的罪名就小了无数倍,甚至把他也给摘了出来。

“高明!兄弟,那银子怎么办?”唐汝楫咒骂道:“安远道那个孙子就给了我一万,还要回去买粮食了,老哥兜里空空如也!”

“呵呵,好办,我可以借给状元公,不过请状元公写一张欠条即刻!”

……

唐顺之送走了苏宜和潘炳忠,把报捷的奏折重新改了一遍,以南兵部的名义八百里加急,送去京城。这两位不解唐顺之为什么削减自己徒弟的功劳,可是人家师徒的事情,他们不好掺和,再说了唐顺之也给他们加了几笔,说是不避箭矢,忠勇可嘉。想来论功行赏的时候,他们也跑不了。

你好我好大家好,何必计较呢!

唐顺之办完事情,急忙向着班房走来,他故意把唐汝楫送到唐毅的面前,就想看看自己的宝贝徒弟如何整治状元公。

沿着窗户缝儿看过去,只见唐毅老神在在坐在椅子上,唐汝楫弯着腰,活像大虾,颤抖着手,把一封借据奉上。

“好了,三万两银子,每一年给我一千两银子,三十年还清。”唐毅下一句话直接让唐汝楫喷血三尺,倒地而亡。

“记得,要是你敢贪赃枉法,我就把事情抖出去,状元公以为如何啊?”

在外面听着的唐顺之差点内伤,好家伙!唐状元这下子成了徒弟的奴隶了!

第138章有组织真好

一位大学士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二百多两,唐状元的俸禄不会超过一百两,却要一年还一千两,还不许贪赃枉法,那就只能指着家里头供养,可是家里也不能无限量给银子,算来算去,只能过苦日子了。

唐汝楫还是个纨绔子弟,爱好还不少,只能忍痛抛弃:鹰放了,狗杀了,蛐蛐蝈蝈都扔了,古玩别买了,银丝碳不能用了,八大胡同去不成了,就连烤鸭子都吃不起了!

唐汝楫泪流满脸,这和当和尚有啥区别啊,还不如杀了他算了?

无论他在心里头怎么大喊,怎么痛骂,也只能乖乖认命,能保住乌纱帽就算好事了,哪还敢有什么奢求。

唐毅美滋滋收下了欠条,不耐烦地摆摆手,唐汝楫抱头鼠窜,赶快离这个小瘟神远一点。打发走了唐汝楫,唐毅端起茶碗,正要润润喉,突然脚步声响起。

“不是让你走了吗,又来干什么?”一抬头,发现进来的是唐顺之。

“恩师,您怎么过来了?”唐毅嬉笑着见礼。

唐顺之没有多话,坐在了唐毅旁边,沉吟一会儿,突然笑道:“行之,为师想和你谈谈你爹的事。”

“我爹?还有什么事?”唐毅吓得把茶杯连忙放下,焦急问道:“师父,你不会没办成吧?”

“胡说,你师父是什么人,这点小事都办不到吗?”唐顺之怒斥道:“我看你小子是越活越回去了,连你师父都信不过,朽木不可雕也!”

唐毅低着头,反正你骂什么都听着呗!

等唐顺之骂够了,才试探着问道:“师父,到底是什么事?”

“当然是科举的事情!”

“什么?”

激动之下,竟然直接站了起来,拉扯到腿根的肉,疼得他一皱眉,可是也顾不得了。要是老爹能正儿八经得到功名,何必要功劳分得鸡零狗碎,他们出力,别人得好处!

唐毅兴奋地问道:“我爹能参加乡试吗?”

“当然不行。”唐顺之一口回绝,鄙夷地说道:“乡试是朝廷正式抡才大典,要有资格限制的,你爹他成吗?”

唐毅这才悚然一惊,问道:“有什么不成的,我爹不是秀才吗?”

看着唐毅傻愣愣的模样,唐顺之不由得感叹,自己这个徒弟对很多他不该在行的事情,一清二楚,可是很多常识,有一无所知,也不知道是傻还是精!

他不由得苦笑着给唐毅科普。原来在大明朝秀才功名不是永久的,而且也不是所有秀才都有参加乡试的资格。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朝,已经非常完备了,普通的学子首先要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试,获得秀才功名,也就是所谓的生员,成为光荣的士人集团的预备队。

取得秀才功名并不意味着就能考举人,毕竟一省之中,读书人何其之多,就拿南直隶来说,乡试录取名额只有一百人,而秀才何止万人,僧多粥少,必须要进行筛选。

考中秀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