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叔这个不用担心,赵字营不怕是非。”赵进笑着宽慰了句。

孙甲也是笑了,笑完之后说道:“如果是这五千人的物资和粮食,这没什么可说的,我这边先行操办,到时候报个数目过来,这件事就成了,其他都很简单。”

“这可是五千人,那么多东西靠着一个隅头镇能行吗?马上就要正月了。”吉香忍不住问道。

说到这个,孙甲脸上禁不住有些自豪,笑着解释说道:“莫要小瞧了隅头镇,如今江北有三处繁华地方,第一是扬州,第二是清江浦,第三就是隅头镇,清江浦和隅头镇都是漕运枢纽,不知道多少货物中转往来,水上陆上不说别的,但说这运货的牛马大车,隅头镇周围何止千辆,现在大部分都在等着过年,只要价钱合适,立刻就能调用起来,至于粮食和物资,各家存着不知道多少,都等着换银子呢,只要有银钱,什么都能买到。”

“孙叔,我们收拢流民,不仅仅是在今年,看这个光景,明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还要有一批逃荒的灾民出来,到时还要向那边安置,五千人能就地筹措,若是更多人呢?”这次发问的却是王兆靖。

孙甲愣了下,随即笑着夸赞了句:“你们倒是仁义心善。”

屋子里大家脸上都有微笑,赵进知道孙甲能想到那些敏感牵扯,不过他装作不知道,商人逐利,闷头赚钱就是,即便孙家商行在邳州隅头镇,可早就和赵字营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没徐州的烧酒,孙家商行就什么也不是,没有赵字营的庇护,孙家随时被人吞了吃掉。

既然绑在一起,那何必瞻前顾后,用心落力去做就好,这一点倒是比读书人想得明白。

夸完这句,孙家在那里沉思起来,王兆靖和赵进交换了下眼神,既然打定主意要发展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的人丁,收拢流民,收拢更多的流民就成了必须要做的。

天下虽大,皆是王土,有些事含糊着做可以,可一旦做得过了,官府想含糊过去也不行,安置流民,某个数量是善事,会有人嘉奖表彰,某个数量就成了祸事,会被认为是居心叵测,会招来祸患,即便百般遮掩,可那么多人放在那里,总是会引人猜忌。

若在边境之地还倒罢了,天高皇帝远,没什么人理会,徐州在南直隶,南直隶是天下腹心之地,赵进现在已经是在走钢丝了,靠着自己控制的田产众多,又有云山寺出面挡在前台,这才勉强不被人注意到,但再多些,再这么继续发展下去,结果大家都能想得到。

虽说是天下腹心之地,可邻近的淮安府却有广大的荒草滩,面积和徐州差不多大小,没有州县城池,只有漫无边际的芦苇荒草。

这些荒草是煮盐的燃料,为了保证淮盐的出产,为了保证大明赋税的核心,朝廷严禁在这荒草滩地垦荒种田,也不允许百姓进入。

漫无边际,广大的面积可以安置下足够多的人口,漫无人烟,或者说没有官方承认的人口,这就可以含糊过去太多的东西,最起码不会那么快的被人发现。

而且赵进在徐州,这草窝子荒草滩在淮安府,流民自己流动到那里垦荒求生,自发聚集,谁能说身在徐州的赵进有什么关系。

这种种原因加起来,淮安府那片广大的荒地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在徐州周围,也只有那里好像是世外之地,其实在凤阳府也有大片的荒地,不过那边是大明中都所在,屯驻重兵,而且太过敏感,加上那边荒地多,勋贵豪强同样不少,他们就是这些荒地的主人,自然盯得很紧。

尽管没有招募到预计人数的流民,尽管徐州一地现在完全可以容纳,但必须要为将来做好打算。

孙家商行是赵字营相关中距离草窝子最近的,而且又是商行,买卖贸易都是应有之意,自然要由他出面筹措物资,安排大概,这次来就要提前把这些都设计好。

王兆靖开口的时候很是郑重,说完后还是看了眼赵进,他觉得自家大哥有些急了,很多事都可以徐徐图之,大家还都不到二十,很多事都可以再等等看看,或许那时做起来更省力,或者还有更好的选择。

不过,赵进说做,兄弟们都会跟着走,王兆靖陈述的时候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他也没和其他人说过自己的看法,但王兆靖始终觉得,陈晃和刘勇搞不好和自己有同样的想法,何必这么急。

事实上,连赵进现在的做法,王兆靖细想之后都觉得不对,甚至觉得荒唐,但跟着走下去,一起去做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王兆靖有时候自己也觉得心烦,努力不去多想。

从门外相遇到屋中,孙甲尽管做足了一个长辈该做的,可若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孙甲很局促紧张,他见赵进等人,并不是叔父见子侄,反倒有些掌柜见东家的意思。

但在沉思中,孙甲脸上露出笑容,他的神情态度变得渐渐自信起来,屋子里眼尖心细的不少,这种改变自然能注意到,彼此交换眼神,都觉得有些诧异。

“小进,其实这粮食是不愁的,只要支付现银,价钱比起市价甚至还要便宜些。”结束了沉默,孙甲沉声说道。

赵进和伙伴们都是愣住,然后彼此交换眼神,本来以为对方要说银子足够,粮食不成问题,没曾想说的是还能买到比市价要便宜的,成千上万的流民要吃饭,哪有那么多比市价还要便宜的粮食,天底下哪有那样的好事。

王兆靖咳嗽了声说道:“孙叔,其实卖粮只是应付一时,若能在草窝子那里立住脚,开荒耕种,第二年有了收获,就不用那么多的粮食了,现在算起来,每年也就是五千到万把人的量。”

他这番话的意思告诉对方一个大概的数目,孙甲的话说得太满,让人听着太不靠谱。

“五千到一万算什么,每年五万甚至每年十万,这个数目的粮食也有的。”孙甲接下来的话更是惊人。

第404章漕运种种

生意人喜欢夸大其词,可大家都是自己人,又是长辈晚辈的关系,孙甲肯定不会言语轻佻,可他的话如果是真的,那就太过离奇了。

王兆靖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只是转头看了下赵进,赵进笑着说道:“孙叔有什么法子,小侄实在想不到,请孙叔说来听听。”

既然不知道,那就索性发问,大家这才有些感觉,孙甲脸上的表情,和长辈逗弄晚辈,或者说长辈给晚辈讲述什么新奇事情的得意很相似,想明白这个,赵进颇有些哭笑不得。

“你们还记得广运仓吧?”孙甲开口问道。

大家都是点头,运河没有改道的时候,徐州设有大仓,储运中转漕粮,有户部主事专管,这仓库的名字就是广运仓,赵进他们还去那里玩过,只不过开了迦河,运河改道邳州那边,这仓库自然就荒废掉了。

不过徐州城的老人还记得没有荒废前的盛况,那广运仓中储存着巨量的漕粮,每日车船进出,单是那广运仓所在就和个城池一般。

孙甲笑着继续说道:“距离隅头镇二百里左右的地方就是清江浦,清江浦那里还有常盈仓,那个当年就比广运仓大,而且到现在也没有荒废。”

屋子里略一安静,赵进猛地抬头,王兆靖双手重重一拍,其他人却还有些懵懂。

在伙伴们中,经济之道也就是赵进和王兆靖懂行,刘勇所做的都是些细节,所以最先想通的也是他们两个。

看到赵进他们这样的反应,孙甲又笑了,笑完之后开口说道:“清江浦这边常年存粮百万石,这是官库的数目,私下里的数目就更大了,大家都想着把这些粮食换成银子呢。”

南直隶分为江南、江北,江南是天下最为繁华富庶的所在,江北则相对贫苦,但也有几处特例,扬州富甲天下自不必说,清江浦比起苏州、松江这等一等一的繁华之处也丝毫不逊色,排在第三的就是隅头镇,不过这里兴起的晚,虽然富庶兴旺,规模却远远不如前面两处。

黄河夹杂泥沙,下游淤塞,常年水患,南船北上过清江浦之后,运河和黄河重合一段,这段相对下游水浅难行,所以漕运上也有规矩,民船到清江浦之后不得北上,只有漕船、贡船和官船才能通行,大量的物资在清江浦这边卸下,然后装运车马北上,清江浦这里也就成了大运河最重要的中转站和枢纽咽喉。

湖广、江西、浙江三省的漕米,也要先汇集到清江浦再进行漕运,这里存粮的数量也是巨大。

孙甲所说的“私下里的数目。”和隅头镇那边用来换酒的漕粮是一个路数,靠水吃水,漕运上相关的人自然要吃漕运。

清江浦有大仓常盈仓,设有户部分司主事专管,仓库也有管库大使,从这户部主事、管库大使,一直到下面的库丁和漕丁、运兵,人人都要在漕粮上吃上一口。

大量的粮食被贪墨克扣下来,那清江浦又是商业繁华之地,讲究的是钱货交易,以物易物又行不通,这些粮食自然要变成银子才算好处,自然价钱也就高不上去。

“原来根本不知道这么多关节,可漕粮换酒的生意越做越大,开始有清江浦那边的粮商找过来,他们能把粮食直接运到隅头镇,而且价钱比漕丁那边还要便宜,开始做了几次,后来熟了,也就知道了。”孙甲笑着说道。

说到这里,除了赵进和王兆靖两个想通的之外,其他人反倒是更加好奇,吉香就忍不住问道:“孙叔,咱们要供应几千几万人,清江浦那边有这么多粮食吗?”

“而且从清江浦到隅头镇还有过二百里的路,怎么运过去?”刘勇也跟着问了一句。

“隅头镇那里大车过千辆,你们知道清江浦那里有多少大车吗?”看得出孙甲心情很好,在那里卖了个关子。随即自问自答的说道:“清江浦那边光是向官府交钱的就足有万辆。”

听到万辆这个数目字,大家都是震了下,王兆靖点头说道:“南船北马,从前光听人这么讲,今日听孙叔这么一说,大概能想通了,官船漕粮之外,民间那么多货物都要北上,这么多货物大部分都要牛马大车装运,有万辆并不稀奇。”

“冬天只能用车马,等运河开化,不用花多少银钱,漕船就会帮忙送到隅头镇那边,那就更加省时省钱了。”孙甲说道。

“夹带?”赵进疑问道。

“对,就是夹带,小进你还真是懂得多。”孙甲夸了一句,赵进看了看身边的伙伴们,笑着说道:“孙叔,我们这边将来要和漕运这块打很多交道,这些关节就请孙叔仔细讲解,免得以后糊涂。”

这正是孙甲的意思,虽说有些好为人师,可也是想把自己知道的这些东西传授给赵进和伙伴们,这个心赵进能明白,孙甲是商人,如果想要谋取更大的利益,对有些信息应该避而不谈,可孙甲却毫不藏私,这就是真正把自己当成亲人长辈,把大家当做自己人的态度。

当然,孙家死了个儿子,却因为赵字营发了大财,而且活得风光平安,现在为了让这份荣光保持下去,又送了个儿子过来,在信息上又毫不藏私,这也是为了和赵字营结合的更紧密,这种诛心之论即便大家能想到,也不会谈起。

听了赵进的话,孙甲笑着连连点头,又是说道:“我也是到了邳州以后才知道这么多关节,自己听来的,别人说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刚才说民船在清江浦就要从水路换成陆路,可一辆大车去北边去京城要多少钱,比船运贵出几十倍上百倍,而且这一艘船要比一辆大车多运不少。”

“所以多花点钱,让漕丁运兵帮你运货,反正运送漕粮的船上地方大,少放几包粮食,多放些货,公私两便,更有些官面上的大佬,直接用漕船运私货,这就更了不得了,这就是夹带。”

“刚才吉香问的,说清江浦有没有那么多粮食,这个数目字我从前也不知道,知道后也是吓了一跳,每年南边送到北边的漕粮一共四百多万石,沿路运费损耗却要八百多万石,这里面最少有六分之一都留在清江浦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屋中诸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船运自然也要有费用,船只损耗,船工吃用,船运也有倾覆的危险,运河上也有匪盗,也有被抢被盗的,只是这些费用损耗肯定远远小于陆运,占比能有一成都算夸张,何至于两倍于运送总额,这实在是太夸张了。

大家都知道这八百多万石的绝大部分都是各方面的好处,可这数目太过惊人,这方方面面吃的未免太不要脸了些,大伙震动之后,都是看向王兆靖,伙伴们中,只有王兆靖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这种事他或许知道些,之所以等着王兆靖确认,是因为大家都不敢相信。

明知道孙甲不会骗人,可大家还是觉得匪夷所思,一定要得个确认还好。

“家父的确谈起过。”王兆靖苦笑着回答说道,不知道为何,这个回答让他觉得颇为惭愧,心里莫名有了个念头,大明被这样敲骨吸髓的抽空腐坏,怎么还能维持太平世道。

赵进禁不住摇头,漕运上这帮人发财真是容易,捞的真是狠啊!

“刚到隅头镇,以为那边克扣下的漕粮数目惊人了,听人一说清江浦,才知道自己眼界实在太小。”

“那么多粮食放在仓里要发霉腐烂,只有尽快卖出去变成银子才有用,咱们缺银子吗?既然不缺银子,那还发愁什么粮食。”孙甲这句话算是一个结尾。

开始聊天的时候,赵进和伙伴们都是郑重其事,说到后来,大家脸上却都有轻松的表情。

有这么多粮食,而且可以轻松的取得,还有便捷的运输方式,的确不用发什么愁。

“粮食不缺,那边是货物集散的枢纽,各项货物想必也不缺。”赵进开口说道。

孙甲点头回答:“什么东西都不用愁,那边是南货北货交汇的地方,即便运河封冻的时候,仓库和店铺里也有大量的积存,不过,隅头镇那边也能供应,而且更方便些。”

赵进脸上露出笑容,多日谋划,今天差不多都有了答案,他想了想开口说道:“孙叔这次应该是在隅头镇过年,等孙叔回去,我这边会安排人跟过去,今年还没结算的银钱和粮食先放在孙叔那里,收粮买卖物资,都从里面开销,这些事一次数量太大,很容易被人发现,还是要细水长流慢慢来,从现在就开始吧。”

“这个打算好,年关前后,很多人急着过年,很多人急着清账,都想把东西便宜出手,这时候买能占不少的便宜。”孙甲满脸兴奋的说道,这些生意都要他来经手,即便赵进这里派人主持,他也能在里面拿到足够的好处,在隅头镇的商圈里积攒足够的人望。

第405章事先预备

“我这就回隅头镇准备。”孙甲站起来说道,他兴奋的双手互搓,什么巨商气度都不见了踪影。

赵进和伙伴们都是笑,赵进开口说道:“孙叔奔波这么辛苦,还是休息一天再走。”

孙甲坚定的摇摇头说道:“你这边这么大的事,怎么能耽误了,我这就回去。”

既然长辈坚持,赵进也只得把人送出去,那孙大林在门前送了几步就让孙甲呵斥回去,说既然已经来了这边,就要听赵进的,家里那些习惯不要带来。

这话既是说给孙大林听,又是说给赵进这边听,送到何家庄路口,那边已经挖出了足够宽足够深的壕沟,外来的车马只有得到赵字营放哨家丁允许,才能入内。

孙甲兴冲冲的上了马车,盖上车厢棉帘子,马车出发,赵进几个人转身的时候,马车又是停下,孙甲探头出来喊道:“小进,一定要照顾好大林。”

赵进和伙伴们回到了宅院里,孙大林正在院子里等待,外面家丁们的训练呼喊传进来,让孙大林脸上很是兴奋期盼。

见到赵进他们,孙大林连忙躬身问好,赵进笑着点头,大家看向这个胖大孩子的眼神都没什么笑意,大家都好像在看当年的孙大雷。

“大林,你学过武?”赵进开口问道。

孙大林点点头,赵进转向边上的陈旱说道:“大晃,你去试试他的本领,别伤到了人。”

陈晃点点头,之所以⊥陈晃出手,赵进也有自己的考虑,看孙大林身形这么胖大,力量上搞不好很有优势,如果其他伙伴动手,不能伤人不能下重手,反倒容易吃亏,不能让这个孙大林知道规矩,至于陈晃就没这方面的问题了,他力量和技巧上都不吃亏。

比试就在院子里面,一看到孙大林起手的姿势,赵进就忍不住苦笑,因为担心多余了,孙大林似模似样的摆了个架势,可大家都是练久了,自然看得出这是花架子。

武馆授徒,往往会教给那些有钱人家子弟一些华而不实的招式,免得他们滋事伤人,也省得伤到自己,孙大林学的就是这个。

“我现在才觉得他不是大雷,大雷会弓腰眯眼,双手抬起来,一步步向前蹭,到跟前突然发力,那里会这么摆个姿势等着。”站在赵进身边的石满强喃喃说道。

这也是赵进和伙伴们的共同感觉,眼前这个只不过和孙大雷有点像而已,那边陈晃也笑了笑,随即动手。

陈旱没有任何的花哨虚招,只是当胸一拳打过去,孙大林急忙格挡,陈晃另一只拳头已经跟上来,再挡挡不住了,不过陈晃还是留了情面,这一拳没有狠狠打在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