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2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番似是而非的话说完,赵进转过身,像是在回答陈昇先前的提问:“你说刀放久了会生锈,可刀依旧是刀……”

第513章河南事

只要我们打磨不停,他就还能杀人见血,家丁们成家立业又怎么样?去了老的,我们招募新的,总有骨干不会走,只要咱们在,那些营尉营士在,难道还练不出新兵吗?难道咱们现在这些人不是练出来的。”

气氛有些缓和,赵进背手走了几步说道:“他们为赵字营打生打死,想要成家立业,我们当然不能拦着,不然谁还会愿意给我们卖命?成家也没什么不好,现在咱们地盘这么多,都是让那些土豪代管,放咱们自己的人过去多好,还能盯的更紧些,再过些年,他们也才三十四十,难道就不能打仗了?”

陈昇脸上又是没什么表情,只是抓紧刀鞘,赵进继续说道:“现在让那些私心重的土棍们代管,他们不知道捞了多少好处,又有多少自己的心思,流民寨那边流民百姓们安定下来,也开始暗自串联,觉得咱们管的多,不甘心让咱们管,我们现在正是缺人去各处驻扎,再说了,他们成家之后,他们的子弟不就是咱们最忠心的家丁吗?”

赵进看了看木亭里的三名伙伴,忍不住笑了,笑着说道:“你们居然都怕闲着,冰峰、大香、石头他们也是越忙越高兴,我说这十年不变,你们以为是太平享受十年吗?这十年不知道要有多少大事小情要咱们去做,不过,的确不会有这两年这些大打而已。”

“大哥,十年太平,十年后就会大乱?”王兆靖突然问道。

“我又不能未卜先知,十年就是个概数!”赵进没好气的回答说道,王兆靖和如惠总觉得赵进知道什么,时不时的就会套话,赵进对这个也谨慎的很。

王兆靖笑了笑,抱拳说道:“既然大哥想的这么通透,小弟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有件事要和大哥说,家父前些日子来信,让小弟这两年不要放下学业,后年进京会试。”

会试考中,走下殿试的形式,接下来就是进士的身份,正式成为大明的人上人,或牧民一方,或成为京师清贵,都是了不得的前途身份。

现在王友山这等地位,想必王兆靖的科举之途也不会艰难,陈昇冷哼了声说道:“你倒是放不下这富贵。”

还没等赵进说话,王兆靖笑着回答说道:“即便侥幸考中,小弟也要回徐州来的,仕途官场,那里比得上这里有趣。”

“倒是会讲话!”陈昇刺了句,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赵进反应过来一件事,苦笑着说道:“听你这么说,怎么好像我成了一大害,咱们赵字营真要做什么,你这科考也不必去了?”

王兆靖一笑,随即肃然说道:“大哥,若是大哥……不……若是咱们赵字营作乱,那就是天下间第一等的大祸,到那时,这科举之事就不要提了。”

陈昇嗤笑了声,王兆靖露出微笑,在那里继续说道:“如今天下太平,北地鞑虏已然糜烂,互市之后,几十年没有边患,而东南之处的倭患也已消除,南北各省遭遇灾荒,零星民乱,的确是无伤大雅,动不了根基,也就是咱们赵字营精悍如同虎狼,又有大哥经营出来的局面支撑,而且还在这腹心要害之地,真要动起来,立刻是祸乱天下,虽说最后结局叵测,可大乱是免不了的。”

“你这也是自大,把咱们说得好像妖魔鬼怪一样。”赵进不屑的说道。

众人都笑,赵进盘腿坐在了亭子木地板上,开口说道:“大昇说得对,不能放松,咱们兄弟手下几千几万人,更不知道有多少人靠着我们吃饭太平,咱们如果懈怠了,整个局面会彻底乱掉。”

赵进说完这个,沉默了一会说道:“我们现在没有大敌了,也不适合寻找大敌,要做的,能做的,就是不能松,把我们做好的维持住,然后做的更好,牢牢的把已经抓住的地盘深耕细作,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大家都是点头,赵进脸上总算又有了笑容,他开口说道:“不要觉得接下来就是天下太平,不要觉得接下来就真是无聊无趣,谁又能说得准呢?”

这边话音未落,从另一边能看到一名亲卫队家丁快步跑来,跑到木亭外围后就被人拦住,还是刘勇给了个手势才把人放进来。

天气寒冷,这人跑的满头是汗,到了跟前开口说道:“老爷,王自洋的商队在归德府马牧集那边被劫了,王自洋没事,手下人死了四个,伤了十个,财货牲口什么的都被抢了,现在人已经到何家庄那边,吉团正吩咐小的过来禀报。”

在木亭里的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一愣,彼此对视,沉默了会,都是大笑出声,笑声爆发,不禁通传的那人愣住,连训练的那些学丁队家丁也都好奇的看过来。

“想要无聊无趣,还真不容易。”赵进笑着说了句,大家都是笑着赞同。

家丁们看着纳闷,王自洋和赵字营的关系相当不错,已经算是自家人了,所以遭劫逃到这边之后,赵字营上下才无比重视,怎么老爷们都这么开心。

外客都是住在何家庄那边,那里只有两个连驻守,赵进他们平时都是在新建的营盘这边,要赶到那里需要些时间。

原来在何家庄的营房,现在大都改建为客栈和店面,如今何家庄这边的客栈是整个徐州地面,甚至还要算上隅头镇之外的邳州地面最好的客栈,是按照扬州、清江浦那边规制建造,有几家还是扬州的盐商出钱,他们处处都忘不了享受,在这衣食住行上给徐州的土豪们好好上了一课。

赵进他们赶到何家庄的时候,却看到一处客栈外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过来引领的家丁招呼,那边就是王自洋等人的地方。

安排家丁驱散了围观的人群,赵进等人走入客栈,怪不得有那么多人在看热闹,敢情王自洋一干人就是坐在大堂里,一个个浑身尘土血污,狼狈的不像样子。

一看到赵进,王自洋连忙站起跪下,哭着说道:“进爷,求进爷出手,给小的一个公道!”

他身边三十几个人呼啦啦全跟着跪下,赵进已经认出来几个眼熟的面孔,那中年人是苏日格,那个魁梧大汉是胡勒根,还有一个阿木尔,这些都是王自洋的鞑子伙计,也跟着赵字营一起出动过,一起并肩作战。

看王自洋身边这些人的相貌穿着,恐怕都是护卫人等,也亏得有这些人在身旁,不然王自洋能不能逃出来还两说。

赵进上前把王自洋搀扶起来,又挥手说道:“大伙都站起来,敢碰你们,就是碰我们赵字营,我给你们主持公道!”

王自洋差不多有半年没有来徐州了,他在山西那边主持,由亲信来回运销货物,口外塞外的皮货牲畜还有人丁,徐州的烧酒还有各项特产,每次来去都是大队的大车和骆驼装载,声势浩大的很。

从前这伙牛马商人赶着大群牲口南下,回去的时候已经换成了银子,来的时候不好下手,回去的时候又不惹人注意,加上身边也有敢打敢杀的护卫人手,自然安全。

可现在整日里大笔财货在各处晃荡,实在惹眼的很,自然有人眼红动心。

马牧集距离归德府城商丘六十里左右,早些年那边也是骡马市,可衰败的也早,现在只剩下个名字,王自洋就在那边遭的劫。

王自洋选在深秋初冬的时候来徐州,一是为了进年底的货,二是为了结清今年的账目,顺便敲定明年。

既然是存着这心思来的,礼物财货备的很足,而且此时入冬,正是牲口膘肥体壮的时候,带来的牛马品质也格外的好。

现在王自洋在山西境内已经可以畅通无阻了,为了他那烧酒的货源,山西和大同的边军,以及山西的豪商们,处处给王自洋方便,那些绿林响马之流也不敢来招惹。

不过河南境内就不是那么好过了,从陕州那边入河南过黄河,沿河南岸一路走,过河南府和开封府的时候都还好办,那边的沿河地域是人烟繁茂,城镇密集,盗匪之流不会在那边出没,也就是沿途的牛鬼蛇神需要打点。

可进入归德府境地,过归德府城商丘附近的新集和丁家道口之后,却是三省交界的地方,也就是三不管的所在,山东、南直隶和河南的不法之徒云集此处。

王自洋的队伍在马牧集一家大车店停驻,夜里被过千人围在了里面,还好王自洋身边的护卫忠心,大家在口外在草原上也经历过被大股马贼围住的事情,知道此时该怎么做,护卫们带着王自洋和要紧人物,也不管财货细软,上马之后就朝着外面冲。

贼人为了求财而来,自然不愿意硬拼,加上这些护卫骑射颇为了得,外面人有拥挤,十几步之内箭无虚发,很快就是清出一条路来,可也正因为这拥挤不堪,马队突围的时候难免会被波及,还有些不会骑马的根本跑不出来。

第514章其实是小事

的确是惨了点,连护卫在里面的王自洋都沾了不少血,王自洋说着说着就是哭起来,咬牙切齿的恳求赵进说道:“进爷一定要给小的出这口气,多少银子小的也愿意报效!”

赵进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说道:“你尽管放心,动你就是冒犯赵字营,这口气我帮你出到底,以后你的队伍行走河南,谁都要恭恭敬敬!”

听赵进这么说,王自洋刚刚止住的眼泪又是挡不住的流,直接跪下磕头,以赵字营这样的地位,给出这样的承诺,的确不用担心什么,而且赵进这话就是把他当成自己人看待,王自洋的地位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好好歇着,需要什么尽管张口,十日内给你个交待。”赵进大包大揽的给了承诺。

“这一年不到,老王的气也粗了,居然不在乎银子多少!”在赵进和伙伴们私下议事的屋子里,吉香笑着评价说道。

王自洋这一队人死伤惨重,在那里哭求哀告,赵进和伙伴们当然要肃然以对,但私下议事的时候,气氛就轻松的很,而且大家都很高兴喜悦。

这高兴喜悦当然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别的原因。

“归德府那边过来买盐的人是谁?”

“常铜锤!”

“让常铜锤在三天内把消息给过来,不然这件事就算到他头上。”赵进话说得淡然,可谁都能听得出这里面的杀气腾腾。

屋子里的气氛很热烈,连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的陈昇脸上都有笑容,连不怎么参与武事的如惠都不停兴奋措手。

“河南那帮人还真以为两省交界处有道拦人的墙吗?以为咱们过不去?”吉香笑骂说道。

“王自洋这个是小事,无非是发财了之后不知道收敛,犯了财不露白的道理,这才给自家招祸,可这件事却是咱们的机会,咱们总算可以对河南那边出手了!”王兆靖兴奋说道。

如惠笑着点头附和说道:“三老爷说得是,若没有这桩事,咱们还要麻烦着做局,现在理由送上门来了。”

赵进坐在那里轻拍桌面,屋中安静下来,他肃声说道:“各自回去准备,亲卫队、第一团、第二团、内卫队、马队都要做好准备,这次每一队都要抽调人手过去,免得闲出毛病来!”

说完这个,赵进看了眼陈昇,又和王兆靖和刘勇眼神碰了碰,几个人都是笑起来,其他人也都是跟着大笑,屋中气氛畅快之极。

河南归德府虽然和南直隶徐州紧邻,共同之处却不怎么多,民间也只是局限在商贸往来,江湖绿林中除了犯了案子去彼处躲藏之外,彼此也注意井水不犯河水,互相各不牵扯。

淮盐沿着黄河逆流而上,销售流域沿线,归德府也是吃淮盐的,而且私盐大行其道,甚至还向开封府、山东兖州府、北直隶大名府一带扩散。

徐州盐市一开,归德府立刻有人过来采买,想必河南那边盐枭之流也有刀光剑影的厮杀,到最后只剩下这常铜锤常炳一家过来了。

常炳在徐州采买的东西不少,除了盐货之外,汉井烧酒也是大宗,按说和赵字营有这么密切的联系,靠着赵字营发财,双方关系也该不错,实际上却不然,这常炳对赵字营提防的很。

云山行原来在归德府府城商丘,和靠近黄河的虞城县都有分号,可这常炳起家之后,这两处分号居然被他硬吞了,尽管对外宣称和他没什么关系。

不仅如此,他还想霸住徐州通往河南这条路,那些开封府、汝宁府去徐州买盐的,都不让通过,只能在他手里买盐。

这种明目张胆的不敬和挖墙脚,赵字营当然不会容忍,可要动手的时候,父亲赵振堂却过来劝。

赵振堂在城内忙碌衙门内的事情,等闲不管赵进这边,这次来说,却是六房几位书办过来讲过,说是赵进要谨慎,他是徐州人,又是南直隶人,在这片地方动手,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去外省外地,很容易激起同仇敌忾,甚至会招惹来官府干涉。

这几位书办在衙门里坐久了,各个心思玲珑剔透,他们大概能猜到赵进先前那种低调出击的用意,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当然,这几位书办都在赵字营的各项产业生意里发财分润,这番话的用意当然不是劝赵字营收手,而是让赵字营更稳妥些,不要吃亏。

“要做什么总要有个名目,为血亲报仇杀人,连官府都要酌情轻判的,有了理由名份,那就理直气壮。”

不过那常铜锤常炳做的也很是谨慎,吞了云山寺的产业,对外却说是商丘本地恶少所为,截断盐路专卖开封、汝宁的勾当,则是只在归德府境内动手,此外对赵进客气无比,每次来都是恭敬谦卑,礼物贵重,一时还真拿不到把柄。

可暗地里勾当不少,虞城县、夏邑县两处距离徐州很近,那边的豪强士绅和赵进这边打交道的多,都是偷偷摸摸过来通风报信,说这常铜锤安排手下在徐州和归德府交界路口的地方,还经常鼓动,说赵字营一过来,就没有咱们河南人什么事了,一旦过来,咱们要一条心厮杀到底。

即便是这些知道赵字营厉害的河南士绅豪强,同样觉得省界就是天堑,赵字营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过不来,他们通风报信不过是卖好,那常炳常铜锤做大,他们还是拜服。

同样的,河南那边觉得赵字营过不来,他们也不会贸然进入南直隶,进入赵字营的势力范围,赵进也就不那么急着去碰他,毕竟秋天他这里繁忙无比。

徐州各处庄园,草窝子里的几处流民寨子,都到了收获的时节,准确说是流民们辛苦一年耕种,到了收获的时节,这批粮食入库,大大减少赵字营的投入,同时也让流民们的心思安定下来。

外地来到这边,接受森严的纪律和管制,每日里苦练苦工,每个人都会想念家乡,尤其是赵字营将他们放在封闭的环境内,让他们不知道家乡的情况,逃亡时有发生,还有那些原本信教的人开始传教聚众,这些人都得到了惩治,被送到徐家最险最苦的煤矿铁厂里做工,到死为止。

但这一年辛苦下来,变成了沉甸甸的粮食收获到手中,躁动茫然的心思很多都沉稳下来,能逃过来的人,都还记得旱灾饥荒时候的绝望和惊慌,看到田地里有了收成,自己能继续吃饱,心思都安定下来。

徐州各处庄园都是丰收,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赵进和伙伴们则觉得理所当然,从前云山寺、孔家庄、何家庄的那些庄头管事只知道盘剥逼迫,却不会兴修水利改善农具,而赵字营把这些都做了,挖掘情理沟渠,从境山徐家那边购入大量的农具,又有耕牛协助,方方面面,加上徐州还过得去的年景,想不丰收也难。

草窝子那边是荒地的第一年开垦,收成很有限,不过勉强可以自给,连带着邳州那边的输入都可以减少很多,草窝子那边的流民寨所有的收成都归流民自己使用,赵字营还通过运输调配贴补。

秋收季节一过,赵字营各处就发现,对流民们的统辖比从前容易了很多,不需要恫吓逼迫,只要说到,流民们就会去做。

人心安稳下来之后,赵进决定抽取各处流民里最优秀的年轻男丁来赵字营训练,他们和混编团练一致,但选拔的规条比混编团练,甚至比赵字营自己的家丁都要高,差不多百里挑一。

能被选中的年轻人,能免掉三个人的劳役和缴纳,他自己还有补贴,这消息一出,各处流民都是踊跃参与,他们各个都见识过赵字营的强悍,甚至吃过赵字营的苦头,畏惧之余也是羡慕非常,都想着加入其中威风威武,而且聪明些的人都能想到,眼下各处庄园和流民寨子,都是些庄头之类的代管,赵字营的账房管事偶尔才会过来一次,这根本不是长久之计,肯定会在流民里面挑选优秀的人来做管事之类。

这可是个做人上人的好机会,也难怪人人踊跃,其中得益最大的就是草窝子里的那个流民寨,那里的流民本来就是精选,又经历过战斗和垦荒,他们的辛苦和忠心得到了回报。

秋天又是收成入库,又是要安排冬歇时候的修缮水利住处,还要点检草窝子里的过冬物资,以及挑选合适的流民家丁受训,的确没什么时间对河南那边动手,直到这个合适的理由送上门来。

并不是每一个地方的秋天都和徐州这般热火忙碌,南京城内处处就是一派悠闲自得的富贵气象。

山东、河南、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