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4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小弟这边大意了,三月之后,内卫队那边和山东各处打交道都觉得轻松,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变化,一时间应对不及。”刘勇神情很是苦恼,颇为自责的说道。

赵进摆摆手说道:“不关你的事,前面咱们都盯着官家,对这闻香教也就疏忽了,你就那么多人手,怎么盯得过来,而且咱们也不要觉得只有自己会勇猛精进,其他人就一成不变,我们在变,其他人也在变。”

刘勇连连点头,不过还是带着几分忐忑说道:“大哥,现在来咱们徐州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即便其他几位兄弟帮忙,内卫队的大部分人力也要盯着徐州这边,不然很容易出闪失,山东那里恐怕还顾不太上。”

说到这个,赵进也叹了口气,只能闷声说道:“先顾着根本,山东那边不能全不管,留下基本的人手盯着!”

一直不怎么出声的王兆靖此时也是摇头,感慨说道:“眼下这个局面,弄得咱们徐州好似唐时藩镇,在朝廷那边不得志的,都要来这边碰碰运气了。”

※※※

赵字营的一次次胜利,让内卫队的人手一次次的跟着扩充,可眼下徐州来的人太多太杂,外面要用人的地方也是太多太杂,结果内卫队这边的家丁变得不够用了。

徐州乱民啸聚,南下击败南直隶江北兵马,北上击溃保定和山东的兵马,然后朝廷安抚,体恤冤情,然后乱民散去,天下消息灵通些的都知道这个,可更灵通些,和就在这交战区域之内或者附近的,自然知道真相。

区区徐州之地,有这样的本事,而且据说财源滚滚,是眼下南直隶最红火的生发之地,这样的地方,自然吸引各方来客。

自从徐州集市兴办,清江浦归赵字营掌控,云山车行越来越大,除了徐州本地的枢纽位置之外,还意味着漕运上的货物可以通过陆运稳定大量的输入到徐州,让徐州这边已经成了南直隶甚至浙江和江西向河南、陕西和山西几处输出商货的枢纽之地。

这样的关键枢纽,那就是个招财进宝的宝地,吸引东南西北的各路商人前来,来看看有没有自己发财的机会。

按说十月之后,天底下的商人都开始琢磨着何时回家过年,各处商业市镇的人也会越来越少,可徐州这边已经成了个例外,单是河南、南直隶和山东赶过来的商人就已经多到拥挤,更不用说山西和浙江的商人正在路上。

何家庄这边的客栈都已经住满了,家里有空余房间的本地住户都已经跟着发了小财,而何家庄周围联庄联保的那些村寨和田庄,也成了住人装货的地方,只在这徐州地面上就不知道多少车船整日不停,从黄河上,从运河上,从各条陆路,本地需要各项花用还有各色货物都是汇集而来。

在何家庄周围甚至还出现了帐篷,商人们自然能发现机会,看到了就舍不得走,想要看懂吃透,后来的没有住处,相熟的人那边也腾挪不出房间,只能是住帐篷了。

第876章文武汇聚却无用

“都说商人重利轻离别,我看他们连死都不怕了,难道不知这伙徐州蛮子刚刚造反过,朝廷早晚还要动手的吗?”这是从知州衙门里传出的话,据说是知州童怀祖的一次感慨。

商人们逐利,但商人们也精明,眼下大明这个局面,谁都能看出来,朝廷能招抚含糊过去的,绝对不会不惜成本的大打下去,不然的话,西南和东北的局面就没办法收拾了。

各处蜂拥而来的商人们已经让赵字营各方头大无比,天知道谁是真商人谁是假商人,可做生意就是要四方迎客,不能闭门不见,更何况在这个时候,还不能做出那种如临大敌的怯场模样。

内卫队、云山行,甚至还有学丁队里年纪小的学丁也被动员了起来,布置在何家庄和各处关键地方,然后家丁营地们的戒备也在提升,几处营地都是靠近百步之内就要抓人,从罚银到鞭打,惩治从轻到重,没有丝毫的含糊。

如果仅仅是这些商人以及随从,其实并不难应付,毕竟生意人和气生财,做事办事总归好管,那些假扮或者别有目的的很容易暴露出来,颇有几个做局设套的江湖人因为这个被抓起来。

但真正让内卫队和赵字营各处为难头疼的并不是商人们,而是从各处敢来的文武人物。

赵字营断河大闹,击败官军,朝廷安抚下来的消息没有传出去太远,但山东和南直隶的人知道的却很多,然后附近的北直隶和河南也有很多人知道,这已经是天底下最大的几个省了。

没有造反,却击败了官军,逼得朝廷安抚,赵字营在徐州勉强也可以算得上是自成局面了,现如今天底下想要习武从军,上面有卫所出身的世官压着,没有千户以上的衔头,那甚至连个千总都难做上,而学文科举也开始被豪绅们垄断,地方上的秀才这一层或许还有许多空位,到了举人这一级,已经要看你师承和家世了,等到了进士这等,那真是寒门莫入。

天下这么大,多少失意人物,自觉满腔抱负本领,在朝廷官府那边得不到荣华富贵,自然想要去别处寻找,去草原上投靠蒙古各部,不光地方苦寒,还要背上汉奸的骂名,徐州这边就成了很不错的选择,最起码徐州所在和周边四省的人有不少想过来看看的。

习武之人若没有官身,往往都是混迹江湖,读书人没有功名的或者只是狂生,而有功名的野心和抱负更大,这些人出现在何家庄和徐州,才是赵字营真正的麻烦,天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真心实意的,又有多少官差探子混迹其中,而且很难发现。

“这些人大多是狂徒狂生,来这里不过是自售而已,不用太在意,可里面若有几个真才实学的,那就对我们有大用,哪怕里面有些有用处的,也尽可能留下来,最起码不能让徐州以及周围其他的人招揽去。”对这些人,王兆靖的意见很坚定。

尽管赵进对这个不太赞同,可其他人的看法很一致,大家都觉得徐州缺人才,按照规矩严格教出来的这些家丁团练以及商行管事,做事不知变通,都是一板一眼,这样的人做事足够,但现在赵字营的局面越来越大,是不是要多些外来的人才,才能让眼下的局面变得更好些?

至于王兆靖最后一个说法大家倒是没意见,能赶到徐州这边碰运气的不管是书生还是武夫,肯定都不是安分守己之辈,如果被其他人招揽去,肯定要多出不少是非来。

好在徐州和各处的势力现在也都知趣的很,知道有些分寸要好好把握,捋虎须的蠢事是没有人会做的。

可这些四面八方来到的文武之辈自家就能惹事的很,读书人中的确狂生不少,颇有些人写了四六不通的文章策论呈上,有人学诸葛孔明做隆中对,那名字就是“何庄对”,说什么先下江南取膏腴之地,然后起兵北上夺取天下,还有人直接劝进,说徐州龙蟠虎踞,在此称帝必将四方来投,又有人自作史书,说什么赵进降生的时候,曾有乡民看到天降祥瑞,香花朵朵,光焰四方,还说何翠花怀孕前曾经梦到黑龙入怀……

开始赵进很喜欢看,他平时也没太多娱乐,难得有这等大笑出声的时候,这些文章实在是荒诞有趣,赵进笑个不停,让家里的赵凤和赵龙特别喜欢凑过来,尽管什么都不知道,也跟着乱笑一气。

可看得多了,实在是觉得厌烦,到最后直接丢到王兆靖和如惠那边去,他们觉得有价值的再送过来,但至今还没有一篇。

文人如此,这武夫则是乱子更多,能置办一把兵器的,能带着盘缠来到徐州的,都不是穷人家,北地武夫往往还好喝酒,这汉井名酒在徐州比在外面怎么也是便宜不少,喝二两之后,往往就控制不住了,拔刀相向,见血恶斗,或许还有人想着借此彰显自己武勇,打的就更是不可开交,甚至出了人命。

为了对付这些无法无天的武夫,赵字营也没有丝毫的客气,直接动用了马队和家丁,不服管教的直接就是当场格杀,被抓的也不是勒令离开,而是直接抓到各处的田庄内出力做工,狠手一下,立刻安静了不少。

也因为如此,赵字营正在休整的马队被拉了出来,随时待命出动,相比于这些武夫,徐州、邳州、归德府还有淮安府的骑马武人过来投奔,往往都会得到接待,都会被安排到徐州义勇的编制里去,因为安排这些本地武人,一方面是控制,另一方面则是拉拢这些本地武夫背后的家族以及相关,至于这些外来的亡命徒,实在是太不受控制。

不过暗地里,内卫队的暗线还是在有节制的接触,毕竟这些武夫亡命角色,的确对内卫队有大用,而且这些人里潜伏着探子的可能性更大。

等到了十一月的时候,招安招抚已经没有任何疑问,尽管大家不知道徐州和朝廷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可这偃旗息鼓的局面肯定要持续很久。

和大多数人判断的一样,西南地方,又是在四川腹地,一旦乱起就很难平息,那奢家现在已经立国号,有了丞相府,西南土司相应的很是不少,官军连败,州县被破,局面已经有些不好收拾了,那边一乱,云贵黔甚至湖广都要跟着不稳,也就是大明四分之一的天下要有危险,朝廷必然要严阵以待。

而辽镇那边,经略熊廷弼和巡抚王化贞斗个不休,然后两人又牵扯到朝堂上几位大佬的明争暗斗,任何事都拿不出明确的主意来,在这样的情形下,不需要太明白的心思都可以知道一件事,只要建州女真动手,大明肯定还要再败,到时候又要堆积兵马应对。

这一南一北的折腾乱局,谁还能顾得上这徐州,再说这徐州也没有造反,也没有驱赶官府和驻军,看着和平日里没什么区别,那肯定就不会大打出手了,这样的含糊局面应该会保持很久很久。

而且到了十一月间,消息传的足够远,足够多的人知道,很多人也观望出了结果,徐州变得更热闹了……

和先前那些过来碰运气的亡命徒不同,现在来到这边的武夫则是有真本事了,各处的逃兵逃将,那些地方土豪的习武子弟,江湖绿林中有野心的人物,还有从草原上过来跑单帮卖命的蒙古汉子,甚至还有河南少林寺的弟子,都要过来看看,求个出身,看看能不能再将来有富贵。

除了那些一直来来去去的浪荡江湖人之外,这一类武人来到就让赵字营上下有点紧张了,这帮人手里都是有真本事的,平时也能沉得住气,不会轻易闹事,可一旦动手就是要死人的,而且这伙人如果鼓噪大闹,那破坏力可不是别处能防得住的。

为了应对突发的乱局,除了马队之外,赵字营专门轮调四个连驻防,团练和巡丁也都是严阵以待。

不过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内卫队和云山行,各个都是双眼发光,在这些后来的人里面,可用能用的人物就太多了,当然,也要两眼发光盯紧了,看看里面有没有探子和奸细,有趣的是,徐州知州衙门都从里面录用了几十号人,不过这些人都归在赵十一的名下,可不是知州雇佣的。

十一月十六前后的时候,兵部却是有文书来到了徐州,说是萧县和砀山两处取消原有的守备官职,依旧恢复原样。

这倒也不能说是朝廷的挑衅或者变脸,眼下这局面,没道理其他处捏着鼻子让了,还要让徐州乱民的长辈掌握着地方官军,虽说两县守备没有什么大用,可这个名目挂在那里很不好看,双方和谈的时候也没有提及此事,索性直接改了,为这个,总督漕运太监崔文升甚至还写了封私信过来解释。

第877章比武大会的传言

赵进和伙伴们对这个倒是不太在意,反正这两处的官军差不多就是自家的团练,管事的也是自家的连正。

真正轰动的消息并不是这个,甚至都没有几个人在意,真正轰动的消息是徐州要办一次比武大会,在这比武大会里取得魁首的人物会有个称号,号称是天下第一英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争强好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平时排出位次不过是靠着口口相传,靠着家族和背后的推动,而这次给大伙一个面对面较量的机会,实在是让人兴奋。

不要说是正在徐州的武人,外地没心思博富贵的,都在朝着这边赶,除此之外,还有大批想要看热闹的富贵闲人,也都是到处询问。

“说是这取第一的,大哥你会给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刀,还会给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说这话的时候,刘勇满脸尴尬,屋子里的人神色也是古怪。

“这是看戏听书太多了吗?现在人这么多已经觉得心烦,还要举办什么比武大会,我脑子坏了吗?”赵进哭笑不得的说道。

刘勇脸上的尴尬变成了惭愧,站起来躬身说道:“大哥,小弟现在还没查出来是哪里传出来的消息,突然间就人人在讲。”

“真要比武的话,大哥二哥你们肯定是第一第二,那还轮得着别人动手。”吉香嘿嘿笑着说道。

“你是不是很想上去比试?”赵进问了一句,吉香刚要解释,却看到赵进表情不是那么严厉,立刻轻松下来。

赵进苦笑着说道:“不要说你,我都有一点点心动,比武打擂,下面那么多人在看着,的确是有趣。”

屋中几人都跟着哄笑,都是习武的年轻人,对这样比武夺魁的事情怎么会不关心,能上去打是一回事,能在下面看也足够好玩。

陈昇点点头,然后又是摇摇头,闷声说道:“上去打也未必能赢几场,咱们练的是沙场上的本事,擂台上那是江湖比斗,不见生死我们未必能占便宜,见了生死又何必在那上面折腾。”

听这话的意思,陈昇也颇为动心,他这样沉稳的性子,能够这样实在是难得。

赵进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开口说道:“这比武大会肯定是不会办的,不过这个消息怎么出现的要严查,到底是有人想我们这边越来越乱,好跟着浑水摸鱼,还是就是一帮闲人议论传出来的无聊事情。”

刘勇和如惠对视一眼,都是答应了,原本云山行就是个做生意和管理地方,如惠这个总管也是名副其实,现在云山行也要担负着监视和打听消息的任务,倒是和内卫队越来越像了。

说完这些,赵进又是问刘勇说道:“那个辛启韬的来历打听清楚了吗?”

提到这个名字,屋中安静了不少,大家都是看向刘勇,王兆靖和如惠格外的在意,刘勇点点头说道:“消息是马六打听回来的,昨晚刚到这边,那辛启韬出身官宦之家,曾祖曾在陕西做过知县,祖父在山西做过知府,父亲是工部营缮司的郎中,前年致仕返乡,这辛启韬在万历四十四年的时候开封府中举,当时二十六岁,万历四十七年进京赶考,但没有考中,一直往来于京城和开封府之间。”

“倒是和兆靖同一年中举的。”赵进笑着说了句,王兆靖也是微笑点头。

有明一代,同年讲究的是同省同期考中举人,或者是京师同科中进士,这才有互相交结的价值,因为京城官员的考核和升迁有一项很重要的规矩,就是要问同省官员的意见,虽然荒唐,却是规矩,大家只能抱团结党。

不过这河南和南直隶的同期中举,双方也就是萍水相逢的时候打个招呼客气而已,没什么别的关系。

“这辛家当年攀上了郑贵妃郑家的门路,这个也得了马冲昊的确认,不过这辛启韬却是有真本领的,在开封城内名气很大,号称是文武双全,书剑双绝,他乡试的考官还有意打压,结果还是让他中了,但郑家没落之后,辛启韬就很难上进了,这两年银子花了不少,可上面还是没有松口,估计以后想要中进士,已经不太可能。”

王兆靖轻出了口气,脸上有些许感慨,这人的境遇和他很相似,心有戚戚倒也不奇怪,这辛家靠着的郑氏一门倒了,而王家则是朝中朋党溃散,长辈仕途无法寸进,连累晚辈也没有办法金榜题名。

“向辛家提亲的人家不少,他家在开封城内已经是排上号的豪门了,不过这辛启韬的志向却很大,常说要光宗耀祖之后才会成家。”

刘勇说完这些抬头看了看,然后又是说道:“得知这个消息后,小弟找来马冲昊聊了聊,马冲昊说,开封城内豪门富贵众多,区区一个举人倒是不会太骄纵,这辛家四代为官,前两代都是进士,这辛启韬执着于进士功名,受挫怨愤倒也不奇怪,不过,一个身家豪富的举人愿意来咱们徐州地方,还是古怪了些。”

“当年做过工部营缮司郎中的,这可是金山银海的位置。”赵进念叨了一句,然后转向王兆靖,开口问道:“你怎么看?他住了几日就先去找的你。”

王兆靖点点头,沉吟着说道:“心里是有一股怨气,不过总体还是平和的很,他说咱们徐州既然都能靠着刀兵博来招安,现在朝廷没有他的上进之路,如果为徐州做些事情,或者在这里待价而沽,没准朝廷那条路就通了。”

“两家竞价才值钱的意思吗?”赵进笑问一句,王兆靖笑着继续说道:“这人的确是第一等豪富人家出来的,看着和那余致远差不多的做派,不过纨绔气极少,也不见什么酸腐气,的确是有本事的,不提剑技,他在家里学过营造,学过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