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赵进那边没有明确的吩咐,可各团各队的首领们都是下令,无事不得轻离,每日戒备不停,家丁们的训练强度也跟着上来,每日里除了操练就是呆在营房里讲过往,这是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闲时以队为单位,家丁们讲述自己没当家丁之前的日子,进行比较,然后要在连这一级宣讲。

开始时候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自家私事何苦拿出来说,但有人开头,后面的人就会跟上,尽管大家所说的彼此大都了解,可这么一说触动更深,原来自己在进爷这边得了这么多好处,原来自己和家人在加入赵字营之后才挺胸做人,在之前牛马不如。

这讲过往仅仅针对家丁,连正和队正往往只是督促参与,不过,也有忠心耿耿之辈提出,他们也要做这个讲过往,若是在家丁面前不方便,那就地位差不多的一起来讲,彼此巩固忠心。

庄刘就是用这个理由将“兴龙社。”的成员们召集在一起,从前请假容易的时候,训练闲暇,熟悉的连正队正也会彼此走动,那时候聚集很容易,现在就要用这个理由了。

每次“兴龙社。”的聚会,庄刘都是忐忑不安,他知道连正队正们的私下结社犯忌讳,一定要保密,可另一方面,庄刘又想让赵进知道这件事,毕竟这是大伙对进爷的一片忠心。

庄刘出身于徐州卫,是卫所贫寒子弟,自己练出了一身好武技,他不怎么瞧得起卫所出身的同辈武人,在庄刘看来,这些卫所子弟也不过是家里条件不错,让他们自小就能习练弓马武技,若是自己有这个条件,肯定会更加出色,心底里,庄刘对赵进等人也是这个看法,甚至觉得这不过是赵振堂和董吉科推出的幌子。

在现实面前,怀疑很快就烟消云散,庄刘觉得赵进和伙伴们在他的理解之外了,算起来年纪差不多甚至略小,可进爷如此勇悍绝伦,如此雄才大略,居然能做出这样的事业,这样的事业和局面,不该出现在徐州。

庄刘比旁人想得要多些,尽管他一开始加入赵字营不过是为了温饱和历练,可在这里面日子久了,庄刘看到了更远更大的可能,看到了自己不同的将来,他越来越尽心尽力,想要在赵字营中爬的更高,位置更重要,所以庄刘放弃了地位更高些的弓队队正,而是去做亲卫队第一连的连正。

日子久了,庄刘已经不把赵进看成自己的同辈,他越来越仰视,越来越崇拜,觉得赵进就好像是神一般。

不过庄刘也有不满处,他觉得赵字营上下对赵进还不够忠心,徐州各处对赵进也不够尊重,如果真有什么大事发生,这些人和势力都指望不上,怎么办,那就要汇集志同道合之辈,扶保进爷。

年轻人都崇拜英雄,在赵字营中,和庄刘差不多想法的人有不少,那些现在已经做到连正队正位置的老家丁,很多都是这种,只不过脑筋像是庄刘这么清醒的却不多,庄刘一提出来,大家一拍即合。

这“兴龙社。”吸纳新成员很谨慎,标准也很高,第一要是老家丁出身,什么是老家丁,参加过徐州城下平定流贼那一战的就是老家丁,第二要身家清白可靠,一定要是卫所或者州城之内,卫所和州城之内大伙彼此相识,符合这两个标准之后,还要对赵进忠心耿耿,做事勤恳,作战勇敢。这几个评价只要众人观察就很容易得出。

符合前面那两个标准的,基本上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或者是徐州卫低层习武子弟,这两种或者是没有活路,或者是没有出路,只有投奔赵进才能活下来或者一展拳脚,然后因为他们加入的足够早,自己和家里都已经得到地位和产业,都被授予田地,而且田地还在逐年增加。

也就是说,这些人和赵进都是生死一体,荣辱与共的,有这一层在,自然会忠心义胆。

为什么起“兴龙社。”这个名字,是说进爷本是真龙,我等扶保真龙登天,是为“兴龙”,这名字也让人来劲头,能成为从龙之臣,自然不同。

“没进爷在,我等猪狗不如,有进爷领着,我等体面抬头,有进爷在,人人好,徐州好,天下好。”

“愿为进爷粉身碎骨,愿为进爷效死!”

每次兴龙社聚会开始,总要齐声说几句话,开始时候有人还觉得难为情,后来人人肃穆无比,齐声念诵,只不过要压着声音。

“各位社中兄弟,一定要严查部属家丁,特别是那些家境败落,或者曾经是读书人家的家丁,他们并不像我等这般感恩,如果再对进爷有什么妨害,那我等百死莫赎了!”庄刘叮嘱说道,众人肃然答应。

下面又有一名老成的开口说道:“大伙也别急火火的做,要是逼得太紧太严,让下面弟兄们生分了,那反而做了坏事。”

众人刚答应,却听到外面敲门声响,顿时安静下来,听到敲门声的节奏数目,这才松了口气,门打开一名精壮汉子走入,一进来就赔礼说道:“对不住,对不住,会同连正巡营。所以耽搁了。”

这是赵进给他们养成的习惯,大家一起巡视营盘,检查疏漏,互相提醒补充,效果很不错,连正和队正往往也会这么做。

“彭小七,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不来也没人怪你,咱们这个还不能让旁人知道,你来的太晚,容易让旁人看出古怪来。”庄刘肃声叮嘱说道。

尽管大伙入社前发过毒誓,可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庄刘也知道,连正队正里心思细的不多,都是粗人为多。

那彭小七眼神略有些闪烁,四下扫了扫,庄刘虽然看见,却没有太注意,这彭小七有些城府,但对赵进也是忠心耿耿的,听说还是勇爷小时候的朋友,这样的人,肯定可以放心的。

※※※

大军交战,夜袭刺杀,司礼监提督太监魏忠贤魏公公和徐州的土豪赵进达成了鲜血淋漓的默契。

赵进和徐州方面一直很低调,即便每次都占了上风却不闹到太大,分寸掌握的极好,这样的谨慎让魏忠贤多少松了口气,对徐州相关的行动,开始用一种漠视的态度对待,让人舒心的是,即便是漠视,徐州也做得尽可能隐秘,绝不折腾太过,也尽可能的不让人知道。

这样也好,无非是捏着鼻子捂住眼睛,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自家什么都不知道。

在这样的局面下,马六一干人在京师搜集消息,打听各处的风吹草动,然后汇集起来,向徐州快马传递。

专职打听消息,而且从前还有经验,又知道银子朝什么地方花,马六一干人的活计比王友山做的出色很多很多,让赵进他们对京师和天下了解的更透彻。

要说有什么隐秘机要,犯了忌讳的消息,那也是没有的,那边装傻归装傻,厂卫依旧盯得很严很紧,马六他们所打听的消息,不比天底下各处地方官打听的更多,这就算是在分寸之内了。

辽东的经抚不和依旧在持续,已经闹到了连天启都要过问的局面,让天启皇帝放下手里的木工活计过问政事,说明实在是闹大了。

天启皇帝在这件事上没有太过明显的表态,他只是说辽东经略熊廷弼和巡抚王化贞不和,耽误辽东大局,请朝臣议论二人去留,兵部尚书张鹤鸣欣赏巡抚王化贞,有这样的机会,立刻上疏请求撤掉熊廷弼,留用王化贞。

但这个建议不是皇帝想要的,天启直接驳回了,命令再议,事已如此,谁都能看出天子的倾向,奈何大明文臣对天子的倾向从来不怎么放在心上,何况还是刚刚登基一年,整日里忙碌木工活计的年轻天子,兵部尚书张鹤鸣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

第904章辽西走廊的大火

扯皮的消息刚刚送出京师,辽东那边的急报就已经到了,建州女真金军已经渡过封冻的辽河,准备进攻广宁。

广宁卫是辽镇枢纽之地,是连接辽西走廊和辽东的通道咽喉,也是辽东去往蒙古草原的要道,这里被攻击,是十万火急的大事。

马六等人匆匆搜集了消息,然后快马向徐州那边送信,关于辽镇和建州女真战事的消息,徐州那边要得最急。

这沈阳辽阳陷落之后,建州女真大军的攻势好像停了下来,明廷上下都以为对方一时间消化不了这么大的地盘,要休养生息几年之后才会再有图谋,谁能想到他们不是在休养生息,而是在等待方便出兵的时机。

正月里土地硬实,适合大军车马行动,而正月里的明军都在庆祝新年,半年左右的和平让辽镇的明军多少有些懈怠。

谁都知道广宁卫的要紧,建州女真金军兵马大动,明军也是尽发广宁官军,以祖大寿、孙得功为前锋,祁秉忠、刘渠为后队,迎战女真,在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经抚不和了,刘渠就是经略熊廷弼派出的军将。

这个安排也被快马送到了京师,上上下下都在等待战斗的结果,祖大寿、孙得功都是辽东将门出身,其他人也都是经验丰富的宿将,而广宁各路官军数量远胜于建州女真的兵马,再怎么经抚不和,熊廷弼已经在辽西一带积累了许久,这一战明军胜算不小,如果能大胜,朝局或许会有变化。

很快的后续消息就到了,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九,来自辽镇的快马进了京师,明军大败,祁秉忠、刘渠战死、祖大寿不知所踪,孙得功和鲍承先降敌……

战况也很简单,一开始的时候,明军不落下风,但孙得功身为先锋却后退不前,然后临阵先逃,导致全军崩溃,广宁卫陷落。

※※※

自广宁中左所到山海关的辽西走廊一带,处处燃起大火,辽西正月正是苦寒干燥的时节,一旦起火而不扑救,那就是燃尽方休。

在山海关处向东望过去,天黑时候都能看到天际的红光,这些地方的大火不知道要燃烧多久,大家只知道燃料是辛苦积蓄的粮食和草料,不知道动用了多少民夫和畜力,将关内的粮食运送到辽西走廊内的一个个屯堡中,可就是这几天工夫,全都被点燃烧起。

偏偏下令放火的人,就是积蓄这些粮草的辽东经略熊廷弼,现在辽西走廊的大部分兵马都已经撤回到山海关,山海关之外的所有明军积储,都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山海关内外的军汉们暗地里都在骂娘,大正月的都没吃几顿饱饭,这当官的倒是心狠,那么多粮食草料直接就烧了,而且这么败家的事情居然还有心思去看,就先不嫌丢脸吗?

辽东经略熊廷弼先率领兵马撤入山海关,辽东巡抚王化贞晚来了三天,在这个时候,倒是没什么经抚不和了。

两人都站在城头向东北方向看去,以往这等事,王化贞一定要和熊廷弼并排,甚至连左右都要争一争,可这个时候王化贞只是站在熊廷弼的身后。

孙得功先退回广宁,然后开始造谣生乱,甚至还要捉拿王化贞去建州女真那边请功,全城大乱的时候,王化贞在官署内还什么都不知道,结果是一位参将冲进来,将王化贞放在马背上带走,只有两个亲信仆役跑步跟随,就这么一路来到大凌河附近。

整个辽镇谁不知道,这游击孙得功是巡抚王化贞的心腹亲信,可就是这位心腹亲信,先是临阵脱逃,导致全军崩溃,然后想要捉拿恩主献宝请功,认真说起来,明军这场大败和广宁陷落,都和这孙得功有莫大关系,王化贞也脱不了责任。

巡抚王化贞上城之后,只觉得寒风刺骨,他也不是浑噩之辈,对这等崩盘的局面也是痛心疾首,可事已至此,看又有何用,若是半个月之前,熊廷弼这般,王化贞少不得冷哼一声拂袖而去,现在却只能忍着了。

即便这般,王化贞心里依旧有些愤懑,他身前熊廷弼上城后一直沉默,王化贞忍不住闷声说道:“这些粮草耗费百万,差不多是天下间一半的税赋,就这么付之一炬,未免太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难道让鞑虏吃着这些粮草,一路打到山海关下吗?”熊廷弼冷冷说道。

辽东巡抚王化贞愕然,自广宁卫至山海关并没有水路,大军一路向西的话,要准备巨量的粮草,而女真那边的粮草始终不足,如果大明积储在辽西走廊一线的粮草不烧掉,建州女真就可以一路破城一路取得补给,轻松的到达山海关下。

王化贞愕然之后就是沉默,他不想承认熊廷弼所说的有道理,可自己却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话语。

熊廷弼说完之后,却扭头向着城下走去,王化贞愣了愣,开口问道:“飞白兄,接下来当如何?”

自从王化贞为辽东巡抚,熊廷弼起复辽东经略之后,王化贞还是第一次这么问,熊廷弼没有回头,甚至脚步都没有停,只是边走边冷笑着说道:“接下来如何可不是熊某能操心的了,接下来熊某要为这大败担责了,身为经略,这等事逃不脱的。”

说到这里,熊廷弼终于回了头,脸上带着莫名的笑容说道:“轮到你了,好做,好做!”

※※※

大明和建州女真自从开战以来,每次都是这般出人意料,战前大家从方方面面算计,粮草储备、兵马数量甚至天时地利,怎么都是明军占优,就算腐坏不堪,靠着其他的优势也能打成相持,可每次大战的结果都是干脆利索的大败,往往是一天两天之内就确定胜负,大军被歼灭,有大将投降,城池陷落……

一个个消息去往京师,当真让马六他们应对不及,最后报告结果的信使去往徐州之前,马六特意叮嘱,一定要再配几个信使过来,不然不够用了,但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不需要快马急报了,建州女真的攻势停下来了,似乎满足于打下广宁,不过偌大辽镇,东至抚顺,西到山海关,除了些许孤悬的砖堡之外,其余地方都任由建州兵马纵横了。

“熊廷弼的做法对,女真鞑虏再怎么精强,也没办法背着干粮打过来,难道打下了城池,再饿死在里面,或者饿死在回程吗?”看到京师的文报之后,赵进倒是赞同熊廷弼的做法。

“正月里是年关,冬日里存粮吃完,春日却没有收获,日子最是艰难,关外辽镇地方苦寒,一年一收,比起关内来更甚,女真这时候出兵,一来是此时适合开战,二来也是因为粮食积储不足,需要夺取官军的存货,王化贞在广宁卫积存的巨量粮草,恐怕都要资敌了,倒是熊廷弼果决,知道烧了这些东西。”

听到赵进说完这个,王兆靖却是笑着摇头,感慨说道:“按照大哥的说法,这熊廷弼倒是顾全大局,可他身为经略,自然要为这大败担责,这烧了巨量的粮草,这可是大明几分之一的出产,还有这搜天刮地的辽饷汇集成的,他一把火杀了,罪名恐怕都落在身上。”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熊廷弼难道看不明白吗?”赵进也是感慨了句,不过随即摇摇头说道:“看了这么多京师里的文报,这熊廷弼心中应该有大义在,他未必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不归路,但不得不做。”

王兆靖咳嗽了两声说道:“大哥,这大义的说法还是私下里讲,如今咱们徐州可讲不得这个。”

屋中一安静,众人都是禁不住哄笑,连陈昇都忍不住笑了两声,读邸报文报的时候,赵进会要求伙伴们都在场,然后大家谈论议论的内容也要由王兆靖和如惠记录,抄到石满强、董冰峰和雷财手中。

大家正在笑,赵进却抓起了另外一张纸,甩了两下说道:“天底下熊廷弼那种傻瓜太少,做官做熟的了多,套寇打进陕西,屠杀掳掠十几万人,官面上居然还想压下来,真是荒唐可笑。”

因为赵字营开始和王自洋联营,在王自洋的商队安排人手,陕晋之地和草原上的消息也开始灵通起来。

套寇就是河套蒙古各部,这一系和土默特蒙古,也就是俺答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去年腊月末,套寇数千突破了延绥和榆林边镇的防线,直入陕西,在当地烧杀抢掠,官军溃退,现在四处传说套寇即将逼近西安府,还说陕西已经被杀害掳掠近百万,不过确实的消息是十几万人。

往来于徐州和北地的河南、山西和陕西商人们也已经了解了赵字营的习惯,知道他们喜欢收集各地的消息,只要消息确实,会在方方面面给予照顾和便利,这陕西大乱的消息就是他们带来的。

第905章天启二年的地震

天寒地冻,草原上牛羊冻死,这时候往往是蒙古各部南下侵掠的时节,这倒也没什么稀奇,俺答刚刚崛起的时候,陕西和山西的局面更惨,甚至连北直隶都跟着遭殃,但这次的稀奇在于,陕西巡抚和总兵想把这件事压下来,不想让朝廷知道,陕西几百万人口,进进出出的行商旅人不知有多少,他们居然想要瞒下来,的确是荒唐可笑。

“大哥,朝廷在广宁大败,在西南和奢家打的不可开交,按照长江水路上的消息,四川和贵州的其他土司也都不稳了,估摸着还要打的更打,陕西又有这样的大乱子,这是不是咱们的好机会?”王兆靖沉声说道。

赵进看了眼王兆靖,笑着调侃说道:“平常只有大香会这么说,没想到你也这么说了。”

屋中又是哄笑,吉香在那里挠挠头,陈昇笑着摇头,如惠和刘勇都是微笑,等大家笑完了,赵进才开口说道:“不是什么好机会,辽镇那边的局面几个月内不会有变化了,和咱们刚才说的一样,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