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候,有人外面通报了声,刘勇快步走了出去,没过多久就是进来,开口说道:“老马那边已经派人快马赶往京师,搜罗京师各方的消息,现在山东各处也都有人盯着。”

赵字营退回徐州之后,一是向外派出各路人马建立田庄,二是全力戒备,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反应,那数万官军盘踞在那边,必须要做最坏的可能,但那些官军如何动作,其实要看京师那边如何决策,对这些官面上的消息,出身锦衣卫指挥佥事的马冲昊极为明白,也知道从何处着手收集,现在又确定成为可信的人,自然是由他来主持。

听到刘勇的禀报,赵进点点头,随即看向刘勇说道:“小勇,你和雷子才是真正管事的人。”

“小弟明白,不过那马冲昊的确忠心,收罗消息,安排坐探,内卫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比小弟和雷子要明白,小弟和雷子也聊过,放手让老马那边去做,不会有什么别的心思。”刘勇沉声回答说道。

赵进摇摇头,却对屋中诸人说道:“小勇和雷子对咱们真是大公无私了,从不为自家想什么。”

说完这句,赵进语重心长的又是说道:“我不是责怪你,你的心思和安排也没错,你现在让马冲昊做这个内卫队的队正,我也没话讲,可有件事要提醒你,马冲昊今年四十三岁,你今年十九,他就算管还能管多久,到最后还是你和雷财要主持这内卫,难不成到时候你重新接手,重新学习,重新梳理这些人脉,那就耽误事情了,不要弄什么让贤,给你管你就要管,他本事高,你就好好学习,马冲昊这人心思剔透,他比你更明白这个道理,会毫无保留教你的。”

刘勇在那里沉思了片刻,才躬身歉意说道:“是小弟想得短了,小弟明白怎么做。”

※※※

六月中的时候,清江浦豪商们都是来到徐州“避暑”,不过他们此行目的大家也都是知道,那就是过来恭贺赵字营大胜。

当日里流贼大乱,扬州和清江浦的豪商,连同南直隶江北的官员们,都希望赵字营不要轻动,要守好南直隶的北边门户,不让流贼进入这边,赵字营比他们希望的更好,直接平定了流贼,这件事官方文书上一个字不见,可事实如何,大家心里有数,多少人派出自家亲信,在徐州在山东鱼台县那边盯着,随时传递战况消息,等到捷报传来,再看看那一船船北上的粮食,一队队南下的俘虏,谁都知道大胜确定。

不过当日里怕,既然赢了大家也就放松下来,没人想着去感谢什么,不知不觉间,大家都觉得赵字营守护南直隶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他们的责任。

他们这么想,周学智和黎大津以及下面几个主事的人却不这么想,董冰峰也不这么想,平定流贼之战是一贯的赵字营风格,速战速决,第三团从清江浦才开进到宿迁这边,就得到了回转清江浦的命令,等于是清江浦这边,除了当初请爷爷告奶奶请赵进护卫之外,再没有别的表现,这让大伙心里不舒服的很。

既然没办法立功,那么锦上添花总是可以做到的,周学智明里暗里放出风去,希望大家恭贺赵字营此次大胜,不说大家想不到或者装糊涂,既然说了,大家都是一点就透,整个清江浦的豪商们立刻行动起来,大家把事先各自准备分摊的军饷军资都拿了出来,以贺礼的名义送到徐州去。

第1000章徐州五学堂

清江浦是天下间财货集中的枢纽,最近又被这清江大市托举得更上一层楼,虽然上面有赵字营云山行压迫,可大家着实身家膨胀,各自发财,豪商们凑出来的财货物资,当真是一笔大数目,这风声传出,连那些次一等次二等的商人们都是闻风而动,他们想的更多,这笔犒劳贺礼,是不是代表着以后什么资格,自家不出,以后是不是会被排挤?有这个想法,清江浦地面上,凡是有身家的人物都决定出钱出粮凑贺礼。

现如今,因为赵字营掐住了各处的咽喉,甚至还掐住了各处的供应,清江浦这边动作,扬州那边也跟着动作,那些盐路上仰仗赵进的,需要赵进供应煤铁粮食的,也都是按照清江浦那边的规制纷纷凑齐,而扬州冯家这等赵字营的附庸,更是下了重本,至于更远处的江南,也就是松江余家鼓足了劲,不愿意落后其他人一点。

一艘艘大船沿着运河北上,然后又通过黄河来到徐州,各种各样的物资被源源不断的车马装运,一路送到何家庄各处,如果不是赵字营和云山行习惯处理这么大的人流物流,何家庄这次肯定又要拥挤不堪,这还是那两千多各家子弟被送到庄园里的结果。

六月十五前后也不是什么节日,可徐州何家庄一代比节日还要热闹,清江浦和扬州做这等豪奢场面经验丰富,来到这边不光带了财货贺礼,还有清江浦和扬州最好的几个戏班子,直接就在何家庄这边搭起戏台,每日里唱戏不停。

盐商们坐地收钱习惯了,来到之后,每日里瞧新鲜看热闹,买点来自口外塞外的特产,买些好马壮牛,打听着赵字营有没有山东的女人和孩童可卖,而清江浦这些商人发家有不少靠的就是经营,他们来到这边,一方面是讨好奉承,另一方面也是看看有没有商机,这徐州的集市和盐市上,现在来自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甚至陕西和草原上的商人都有不少,很多还是身家豪富的巨商代表,南商北商碰面,又都是财力雄厚之辈,不知道有多少发财的机会,很多清江浦的商户来之前就有这样的打算,他们都是直接带着掌柜伙计和货样过来,就在这边谈起了生意。场面当真是热火朝天。

何家庄这边的兴盛热闹,也引动了四里八乡的人过来凑热闹,每日里有不花钱的大戏可以看看,这也是难得的。

这般景象,让王兆靖、如惠和周学智几人,连同从隅头镇那边赶过来的孙甲和耿满仓,他们这些云山行相关的的主持人物,都是开始考虑举办类似的活动,徐州这里是水陆交汇的天下枢纽,南北分界之处,南北各省的商人找一个汇聚碰面的地方,这边是最方便的,来到之后,可以彼此互通有无,可以贸易往来。

徐州这边毕竟没有水网支撑,陆路交通成本不低,所以清江大市那样的常设市场就不必了,每年搞一次一月半月的聚会则是最好,到时候云山行可以出面主持,也可以入场参与,不管怎么算都是日进斗金的好生意。

这想法报到赵进那边去的时候,赵进只说了一句“这不是广……‘徐交会’吗?”,这句看似无心的言语,却把名字定下来了。

不管来给赵字营恭贺送礼的,还是过来投奔求联系求前程,还是单纯来这边看热闹的,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徐州新建了几所学堂,这学堂包吃包住,不收取任何花费,但学成之后必须要为赵字营的方方面面做事。

开始时候大家都以为这是胡搞,学堂私塾都是传授圣贤书的地方,那些人学出来之后除了去参加科举求功名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用处,这学堂说出去好听,岂不是给朝廷官府那边送人,赵字营精明了这么久,这次怎么变傻了。

等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和预想的不一样,徐州商务学堂,徐州工务学堂,徐州农务学堂,徐州洋务学堂和徐州武馆,一共五所,有去问过打听过的,回来之后都是满脸迷茫糊涂,弄不懂赵字营到底要做什么,因为这和正规的私塾官学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字经、千字文这类东西也是学的,不过只是用作启蒙识字,这几所学堂教人识字,这倒是学堂本色,不过那武馆居然也要学识字,就让大家觉得有些古怪了,识字之外,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的东西则是一概不交,徐州武馆就不必说了,其他几处学的东西,也和科举没有一点关联。

徐州商务学堂教授的经商买卖、店铺运营的学问,从伙计待客、账房算账、掌柜管理一直到进货出货等等等等,都会传授,授业的老师也都是徐州和清江浦经验丰富的商人掌柜,这次来到徐州道贺的清江浦豪商们已经收到了约请,或者让他们讲课,或者请他们手下得力之人传授。

开始大家都觉得为难,心想各家发财都有各家的门道,这些秘诀如果传授出去,那自家还吃什么,可赵字营开口谁也不敢不答应,更有人想到,这是不是赵字营吞并大家的借口,不过很快就是疑虑消散,原来赵字营就是让他们讲述那些通用的学问和规矩,人人都会,无非是从前是带学徒,现在是讲课。

这倒是让大家很来兴趣,商人再怎么豪奢显赫,毕竟是士农工商最下一等,心里总有些隐约的自卑,现在居然也有传道解惑的机会,也有人称呼老师和夫子,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体面,何况赵字营也不是让他们天天在这边,只是一个月来讲一次而已,大家自然愿意。

徐州工务学堂则是学习各门手艺,从挖煤打铁,到木匠篾匠皮匠,甚至养马喂牛套车这些都是要学,在大明这工匠也是贱业,有门手艺固然可以傍身养家,不过大伙更多的是看到那些好似奴隶的匠户,谁也不愿意来学这个,而且这工务学堂上讲课的都是些老师傅,打铁伐木造船之类的,可能是老的干不动了,来这边带徒弟,学这个出来也是做活,而且还听说这工务学堂内就是各种作坊,在这里面还是要边学边干活的,这让大伙暗地里犯嘀咕,心想这进爷还真是石头里都要榨油的性子,难道还要借这个赚钱吗?

至于这徐州农务学堂就更让人不屑,大家学东西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光宗耀祖,或者活得舒服点,能有一分出路,谁还会在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好不容易要学,难道还要学这个辛苦吗?不过打听打听不出什么,在本地有关系的反倒是听到了些传闻,比如说徐州和邳州不少吏目人家让自家子弟来学,有些和赵字营亲近的大户也要送子弟来学。

外人不知道的是,这徐州农务学堂的确传授耕种的法子,何时播种、何时开垦,何时浇水施肥,农田里的所有把式这边都是要讲的,传授这些的有口舌便给的老农,也有精通农事的地主,还有管理庄子的庄头,可除此之外,这农务学堂还传授怎么收取赋税,怎么核定田亩,怎么管理庄户等等细务,过来传授这些的则是徐州一州四县的六房老吏,他们经验丰富,懂得各种实务,用他们来讲这些最合适不过。

如果知道这些,聪明人都能想到,这可不仅是培养种地的庄稼把式,还在培养如何治理管理的法子,这不就是大明官吏所做的事情吗?怪不得那些人送孩子过来,听着好笑,可以后前程搞不好是最大的,想想赵字营遍布各处的田庄和产业,那都是这农务学堂子弟将来的去处。

什么商务、工务、农务之类的名号,听到名字好歹能猜到做什么的,可这洋务就让人糊涂了,不过这里面却是不瞒人的,这洋务学堂内学得是造船操船,水上往来,还有这江河洋面上的生意,听说还要学番邦的鬼话,大家暗地里议论,这赵字营的心思还真是大,黄河运河这么大的局面还不满足,还要想着海上的勾当,那海上风险那么大,稍有波折就是船毁人亡,就不说这个,漕运和江河上又岂是好混的,早就有各方势力分润,贸然进入肯定要有凶险,而且这洋务学堂讲课的人都是些经验丰富的水手,还有些海商过来,这些人的底细大家也是清楚,那都是和海盗表里一体,不干净的,送子弟来学这个,岂不是自寻歪路吗?

徐州武馆就不必说了,这里肯定是赵字营吸取人才的地方,现在这家丁、团练、学丁、巡丁、义勇,那么多舞刀弄枪的私兵团练,总得要学真本事,总得要用人管着,想要进赵字营效命,总得先熟悉赵字营的规矩,而且这徐州武馆的教头老师,不是那些威名赫赫的武师,就是那些经验丰富的闲居武将,甚至赵字营各团各队的首领也要过来讲课,这里面才有真正的前程在。

第1001章再谈棉布

赵字营放出这五所学堂的消息,并不是只有徐州知道,也不是只针对各处来投的子弟,而是安排快马将相应明细送到了赵字营所能压住的所有地方,让所有该知道的人都是知道。

学堂招募学生的范围也是有区别,在流民为主体的村寨中,个人不许报名,但庄头管事可以推荐,流民出身的庄户只能去商务、工务、农务和洋务四处,其中加入工务学堂必须要有一定基础或者手艺在身,洋务这边最起码要懂得水性,知道操船,渔民优先,如果不符合条件就被推荐过来,庄头和管事将被问责,而想要加入徐州武馆的,只有学丁、团练和巡丁这三个身份的人可以,由连正会同队正提名推荐,团正确认后才可以报名,报名之后还要参加考核,过了考核才能够加入。

而徐州、邳州两处的子弟,则是和家丁招募一样,只要身家清白,有人担保,通过考核就可以加入任一学堂。

在这之外的各处人等,只有商务、工务和武馆三个可以加入,而且进去之后,是从初级班开始学起,凡是赵字营内加入徐州武馆的都是从中级班开始,当这些细节出来后,大家才明白了,敢情这农务学堂和洋务学堂都是最精贵的,外人还不许进入这边。

农务学堂的范围仅仅是徐州邳州两地子弟加上赵字营控制的流民村寨内的流民,而这洋务学堂虽说可以报名,但这个报名的只是蔡家那船队相关人等,以及松江余家那船队相关人等,然后徐家子弟会有人参加,其余学员不是报名,而是由赵字营在属下各处挑选合适的才允许加入。

当这个消息传开后,大家自然是踊跃报名,加入徐州武馆的人自然是最多,可也有人知道自己没有拼命的本事,也有人家里图个安稳,不求子弟建功立业,只要来到徐州做个人质,和赵字营挂上关系就好,这样的人进入商务学堂的不少,赵字营云山行生意做得这么大,金山银海的折腾,肯定有点石成金的法子,学到手肯定有大用,至于这工务学堂进来的人就很少了,徐州和邳州有些工匠倒是送了孩子过来,都不是继承家业的长子,而是老二老三这等,本就养着花费大,不如送到这边来求个出路,然后徐家煤铁相关有不少人加入,这些人世代做工,又对赵进的行事做派比旁人了解,所以愿意加入。

不过工务学堂也很快招满了人,因为赵进下令新抓的流民俘虏中,所有有手艺的工匠都要挑选出来,年纪大的甄别使用,年纪小的一律送到这工务学堂中,这么一来自然是不缺人的。

当这徐州五大学堂的消息传开后,四面八方的人都开始动了,其中最积极的莫过于山东兖州府这一片的士绅豪强,他们已经见识到了赵字营的威风实力,可却没有和赵字营建立什么密切的联系,现在有了机会,正好让子弟过来,还有那些赵字营驻扎过战斗过地方的百姓,他们也见过了赵字营的威风,更见过了赵字营的做事公平,听说这学堂的消息,够条件的,儿子多的,都尽可能的赶过来碰碰运气。

对徐州五学堂的建立,各方反应不同,有人说赵字营这个做法志向远大,又周全各方,这学堂建立,却把那些年纪大没出路的书生,以及没了从前权位收入锐减的文吏们,都收拢起来,前者教人启蒙,后者教人实务,然后商务笼络商人,农务和工务培养人才,这徐州武馆则是把徐州三卫和地方上那些不愿意卖命博富贵,又不甘心在家闲着的那些武人聚拢,教人本领总归是个体面事情。

可也有人对赵字营的做法痛骂不已,痛骂的人里,主要是二十岁到四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书生士子,在他们看来,赵进这样的方法狂悖大逆,辱没圣贤,居心叵测,早晚要遭报应,这个反应也很正常,因为在赵字营的体系里,那些端着架子不愿意沉下心学做事的读书士子,是完全没有任何好处油水可拿,更被摒弃在体系之外,可这些人又没有本领在科举上取得秀才以上功名的可能,自然怨气十足。

但在六月中,最吸引各方注意的是各处豪富士绅送给赵进的贺礼,以及朝廷关于山东方面的后续,在这一次,赵字营没有和以往一样低调,而是将各处送上的贺礼摆放在凉棚下展览,每一份礼物前面都有送礼人的名字来历,这个做法大家都是赞成,因为可以凸显众人和赵字营的亲密关系,又可以炫富夸耀,这可是淮扬富豪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为了不在展览中落后于人,很多都是临时追加礼物,可赵字营却制止了他们的行为,赵字营又不想借这次发财。

虽说赵字营是为他们考虑,不过却让那些想要补充礼物的富豪们很是不满。

黄金白银以及金银材料做出的礼物加起来,差不多是白银十万两的样子,其余各色礼物的价值差不多也有四万两上下,这数目当真是惊人骇目,可想到清江浦和扬州有多少豪商富贵,想想他们的家底,这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了。

最夺人眼球的却是松江余家的贺礼,是一艘一千料上下的福船,也多亏赵字营能控制住南直隶江北区域的漕运,不然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