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6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毛文龙就提出购买,而且不讲什么价钱,皮岛所能提供的请徐州任选,久经战阵的他们自然知道这火铳的意义,不过,徐州不卖,说这是徐州第一等的机密,不能卖,没曾想今日在卸货时候看到,看那长条形的草袋,数量不少于一百。

“这是要售卖给东江镇的吗?”毛文龙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兴奋,如果能提供给东江镇,那驻军也就驻军了。

听到问话,罗晨咳嗽两声,笑着说道:“这是供给商行护卫的备品,孤悬在外,总要多点余量。”

“贵处在皮岛驻扎,难道东江镇还护不住贵处安全,这可是三百多只火铳,还有两门火炮,到底是在防备谁,或者贵处有什么别的心思?”在毛文龙身边的李九成闷声问道。

“怎么会有别的心思,就是防备鞑虏和高丽人,我们徐州习惯了自食其力,贵镇平素里也是艰难,怎么好总劳烦你们。”商行管事罗晨只当听不懂了,只是自顾自的解释。

他这等皮实惫懒反应让东江镇诸将无可奈何,有心要发作,可想想自家靠着对方贸易供应,这怒火就消退几分,再想想那进入“要塞。”的五百精锐,怒气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这铠甲难道也是备品?”毛文龙又是问道,他现在已经不去看进入商行的赵家军士兵了,只是盯着船只卸货,那包着火铳的草袋装上大车后被运向商行,现在又有些半人高的木箱竹笼卸下,落地上车的时候铿锵作响。

这样的包装皮岛东江镇诸将却是熟悉,赵家军船只前几次靠岸,曾经送给皮岛诸将十套铠甲,当时让整个皮岛震动,毛文龙、陈继盛等人看到这赵家军制式的铠甲,几乎是遮蔽全身要害,能挡住刀砍枪刺箭射的的铁甲,都觉得这是可以传家的宝物,这十套铁甲甚至引发了不好的效果,毛文龙和部众都觉得这十套甲太过贵重,觉得徐州有什么阴谋野心,才送出这等军国重器。

不过在后面几波船来到之后,这个误会在震撼中消除了,原来自家视若珍宝的铠甲在徐州是标准配备,寻常兵卒就可以穿戴,这让皮岛东江镇的军民对徐州又多了许多想象,关外辽镇本就是个半封闭的区域,那边大部分居民终生不离此处,少数有见识的倒是知道徐州,可他们印象里的徐州是荒僻之地,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和富庶。

有人猜徐州背后是海商们,也有人猜徐州其实是江南那边的代理,种种猜测,千奇百怪,不过能意识到这徐州肯定不是大明忠臣,眼下大明的局势比自己想的要复杂很多。

罗晨知道眼下气氛有些微妙,皮岛东江镇诸将的想法和面子不能不顾及,他在那里沉吟了下,咬牙说道:“毛帅给徐州行了不少方便,小的就做一次主,送毛帅十套铁甲!”

毛文龙皮笑肉不笑的说了句“多谢”,又是看向卸货现场,而他身边众将脸上都有兴奋神色,有这么一身铁甲在身上,一个人可以顶五个人用,十套铁甲用在一队,彼此配合,杀败二百人都不成问题,这可是对东江镇战力的极大增强。

高兴归高兴,兴奋之后,再看从船上源源不断卸下来的铠甲,东江镇诸将心里也都不是滋味,对方来这边五百多人,除了那火铳兵之外其他人人有甲,而且还有备份在,自己这军民数万,一共才有不到二十套。

有备品的不只是这火铳和铁甲,长矛、佩刀、号服和弹药,以及种种东江镇诸将看不明白的货物都被卸下,然后运向云山行之内,光是这些就差不多用了十艘船,这次船队一半的运力都用来运送赵家军这五百余人和他们的给养,然后才是来自徐州和江南以及外洋的各色货物。

到了这个时候,欢声笑语才高涨起来,劳力们吆喝着装卸搬运,各路商人以及商户代表在码头上直接就是看货,这给装卸填了不少麻烦,可他们宁可给钱消气也要先看,在这皮岛分销各处,早一天晚一天的消息对价钱的影响很大,真正有头脸的人物则是去了一处茶棚,那边自然有人去兜搭,谈定大宗的贸易。

就算不去那边旁听,毛文龙和身边人也知道,高丽参、毛皮等各项特产都在铁山郡那边备好,这边的铁器农具,丝绸棉布都是那边的急需,而且毛文龙还隐约知道,高丽商人贩来的货物除了高丽自产,和建州女真以及倭国那边都有关系,毛文龙倒不怎么在乎这个,他一直想着,如果能在这贸易中抽税的话,东江镇一定可以发财,但想想大船上的火炮,想想那五百精锐,毛文龙也没太深想,皮岛能在这生意里参与已经很幸运了。

看到皮岛军士营进入商行后,罗晨就和这边告辞,而毛文龙一直没有离开,等到天黑时候,才闷闷的向回走去,他身边诸将同样心情郁闷,想想自家处境,再看看这好似海外仙山的徐州,怎么能高兴的起来。

船队的到来对皮岛终究还是有大好处的,各项物资让东江镇的积储更足,甚至还可以给在金州那边据守的张盘所部送去,那些装运徐州士兵的船只也不会回程空载,他们用银子购买皮岛这边的货物和人口,尽管皮岛这里最大的需求是粮食军资,可同样需要发军饷维持,尽管岛上根本没办法花用,不过这些银子向高丽可以购买急需的商品。

驻扎在云山行的军士营集体进行了打扫和整备,然后操练了半个时辰,这让东江镇这边很意外,大家对徐州士兵驻扎在皮岛港口的确很抵触,但也知道不能怠慢,已经准备了给他们打扫的人力,岛上难民这么多,这个很容易,甚至还抽调了几百个女人……不过,看完这军士营自己的劳作和操练后,东江镇以保护港口的名义,在这商行附近安排了千把兵丁驻守。

开始的时候,毛文龙以为徐州军来了这五百人是由罗晨统领,直到第四天才了解到,带队的人名叫赵松,是个和兵卒们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这让毛文龙和东江镇诸将错愕异常,能带着这样的营头独当一面,在大明那都是富贵人物了,怎么不得前呼后拥,锦袍玉带,结果却让大家根本没发现,这徐州的规矩未免太古怪了。

高丽商人们心满意足的离开,这徐州布质量比松江布不差,价钱略低,可供应量却很大,这不仅能让他们满足本国两班贵人和中人的需求,甚至还能卖到倭国去,或者不为人知的卖给女真人,单这一项大宗货物,就可以让双方都发财,所以这次除了现货交易,也约定了下次的货物,以高丽商人的吝啬,甚至愿意支付订金,当知道对方对人口需求不少,他们甚至提出可以供应高丽青壮男女。

其他各处商人也都满意,来皮岛做生意的都是冒险求财的角色,徐州供应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们所需的,而且在这边说是大明飞地,实际上却没有王法,干什么都很方便,大家这次回去,已经决定下次再来,还要带亲朋好友过来,带更多的本钱过来。

第1316章江边东岸

对于皮岛来说,这一次船队到来让皮岛实力又一次增强,船队带来了皮岛急需的粮草和钱财,有了这些,即便是现在庄稼还没收成的时候,皮岛也有了存粮,刀枪弓箭的库藏也变得充足,然后,船只带走了人口,对于皮岛来说无用的女人和孩童,这一次带走了很多,而且还都给了价钱,这不仅减轻了皮岛的负担,还让皮岛发了小财。

临走时候,船队管事说得很明白,下次要来很多船,货物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要人口,价钱好说,毛文龙大概一盘算,想要赚到足够多的好处,又要维持住东江镇的实力,那就要搜罗更多的人口,怎么去搜罗?现在收容流亡已经不太够了,要主动出击,击破建州女真在辽东和辽南的村寨,将那些已经甘心的辽东军民带出来!

这样又是发财,又是造福,现在东江镇有了余粮,装备也焕然一新,就该这么行动了,毛文龙和属下说的很明白:“这次若能击破鞑虏一部,斩首获胜,然后奏报朝廷,现在天下危难,正是用人之际,我等富贵前程就不愁了。”

皮岛东江镇众将都被毛文龙的这番话振奋起来,他们自辽东各处逃难到皮岛,在这里艰难求存,收拢逃亡而来的辽东军民,心里的确有光复辽镇的理想,但同样的,也想要功名富贵,在这乱世危难,他们这些从前平常的军户和生员,才能做到总兵、副将、参将和游击,原来他们的根基在皮岛,没可能离开,可现在按照商人们带来的消息,那徐州把大明打的大败,这个时候,朝廷肯定是用人之际,如果大家立下功劳,朝廷肯定要把这样的力量收到中枢使用,到时候大家这位置才是实实在在的富贵。

至于沉沦水火中的辽东军民百姓,他们当然不会不管,他们觉得如果能掌握更大的力量再来,那比现在的效果更好些,毛文龙的这个倡导,让众将能说服自己,也能说服别人。

“……我看那劳什子徐州军只在港口附近活动,丝毫没有深入岛内的想法,应该不会有什么图谋,咱们准备咱们自己的,七月中下出兵,拿下镇江堡和连城堡,然后围攻凤凰城,把那周围的百姓全都收拢过来……”

“……现在就要让外面活动的各个小队收集消息,让藏在鞑子那边的内应都活动起来,咱们要知己知彼……”

“……去和高丽人买消息,去问那些海商借船,有他们的大船,行事更方便一些……”

下了决定之后,毛文龙就开始紧锣密鼓的谋划起来,做这个决定之前,毛文龙先确定了那徐州驻军并没有什么异常,然后才敢行动,现在和建州女真的战斗已经不像最初,只敢骚扰不敢硬碰,没有十倍的力量不敢和对方动手,现在五百以下,只要比对方人多,那就敢迎战,而且不落下风,当然,在辽东辽南地界,女真力量相对薄弱,皮岛这边反倒是有优势,很难遇到五百人以上的力量。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动手,是因为在六七月间,关外各处,无论是建州女真,还是高丽,都是去年冬季存粮快要耗尽,而秋季收成还没到的关节,没有军粮自然就没办法大动,而皮岛这边通过贸易和腾挪有了一定积存,正是敌弱我强的好机会,等到了冬季,皮岛就只有据守这一条路可走了。

将令传下,东江镇安排在辽东和辽南的探子都开始活动,这一次,东江镇对徐州这边封锁了消息,借船也只说是去金州那边送粮送人,在这个时候,对云山行所有人都是盯紧了,皮岛本就不大,原本对来自徐州的商户并没有什么遮掩,任由进出来去,但现在则是只能在港口附近活动,好在罗晨和赵松那边没什么不满。

得到海上贸易的支持后,东江镇实力的提升是全面性的,原本去往辽镇地面的探子都是步行,只在几个关键节点设置快马,可这样传递消息很耽误时间,往往反应也不及时,现在则都有马匹骑乘,在朝鲜那边购买,还有少量的缴获,有了快速的军情呈报,打胜仗的把握也大了很多。

自高丽义州沿鸭绿江向南这三十里的江岸,是东江镇探马巡视的重点区域,高丽武备极弱,尽管口口声声说大明是父,子不能叛父,实际上却在战争和敌对中两不相帮,或者说以高丽的能力,想要帮忙也帮不上什么,只能依靠东江镇自己来警戒侦查,而高丽义州向南二十五里到三十里左右的江面,是鸭绿江最窄的江面,在这里渡江最为轻松容易,必须要严加戒备。

皮岛东江镇的侦骑在朝鲜铁山郡那边上岸,沿着海岸的平坦地形一路向西,到鸭绿江边后沿江向北,在距离义州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就是交接汇合之处,被替换的侦骑并不是回返皮岛,而是直接过江去辽东地域侦查,东江镇军民不少,可能派出去的侦骑夜不收数量不多,只能周转运用。

六名侦骑来到平时汇合的地方,前面几百步就是鸭绿江,原本这里是高丽军屯耕种之处,可现在都已经荒芜废弃,因为这鸭绿江边就是建州女真和东江镇兵马拉锯的地方,建州女真可不管这里是高丽领土,高丽也没能力去拦阻,只能躲远些别被波及,这也是他们为什么支持东江镇的原因。

大伙来到废弃村寨附近的小树林边,将坐骑拴好,拿着干粮开始吃起来,杂粮烙饼,腌菜和鱼干,伙食相当不错,这也是因为同徐州的贸易而来,从前出来的话,只能带一天到两天的干粮,其余自筹,所谓自筹,无非是向沿途的高丽村寨农户劫掠乞讨。

“吃完了,留一个人放哨,其余的抓紧眯一会,大帅要用兵了,咱们跑在前面的可不能含糊!”带队的总旗吩咐了句,下面都吆喝着应了。

有人去收拾喂马,有人坐在那里迟疑了下,低声开口问道:“郭老大,都说那徐州造反,已经把关内的官军灭了大半,咱们接下来怎么办,要和这徐州人厮杀,还是那个……”

“厮杀,厮杀个鸟,你没看到那港口边上的徐州兵,和那些大帅的亲卫一样,几百全身是铁的精锐,手里还他娘的都炮,咱们怎么去打?再说了,粮食什么的都掐在徐州手里,娘老子都被送到海那边了,你想饿死,还是想被灭门?”那总旗毫不客气的反问道,问话那人被问的张口结舌,嘿嘿讪笑着不出声了,其他几人都睁开眼,他们对这个话题也是很感兴趣。

“抓紧睡,抓紧睡,这些事轮不到咱们操心,有大帅把握着呢!咱们啊,就是和鞑子拼,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郭姓总旗闷声说道,其他人重重点头,逃到东江镇又敢做侦骑这等危险营生的,都是和建州女真有深仇大恨。

但想要立刻睡着也不容易,刚才议论这些牵动心事,每个人都在这边闭眼睛琢磨,奔驰来此,大家都是疲惫,沉默了一会睡意上涌,迷迷糊糊的就要睡去,正在这时候,却听到马匹嘶鸣,众人都是清醒,随即听到了密集的脚步声。

身为侦骑哨探,经历的危险场面多了,立刻反应过来,几个人都是翻身站起,手上拿着兵器,不必说就知道有敌人来袭。

“是鞑子!”有人怒声喝道,冲出来的人尽管穿着高丽百姓服色,可头上帽子却已经掉落,露出了金钱鼠尾的发式,是建州女真的士卒!

可他们刚刚站起,却听到破空呼啸,几根箭从四处射来,有三人猝不及防,中箭倒地,那郭总旗下意识的闪避了下,却被那箭命中肩膀处,建州女真用大弓射重箭,箭簇比大明的长弓,蒙古的角弓都要粗大沉重,箭簇入体,立刻破开好大伤口,鲜血喷涌而出,整个人的力气也迅速的消失。

郭总旗知道自己活不了了,从四处冲出来的建州女真士卒也知道他活不了,几个人去检查其他人,还有人追向逃走的那个,那逃走的看着前面有人拦阻,知道自己逃不了了,怒吼着抽刀冲上去,被面前那人挡开,身后又被铁骨朵砸中,脑壳都碎了。

去喂马的小刘肯定也凶多吉少了,他这一趟差事跑完就够上船的资格,还特意说了媳妇,没想到……躺在地上的郭总旗的视野正好是江边方向,他看到江对面突然尘土飞扬,有许多人放下船只木筏,正在准备渡江。

郭总旗眼前已经模糊了,大量失血也让他濒临死亡,临死前,郭总旗只是在想自己的弟弟,兄弟两个逃到山上,被鞑子搜山,就要到跟前的时候,他弟弟跑出去引开了人。

“这混账世道……”郭总旗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过来补刀的女真士卒只看到这被射杀明军头目嘴动了动,没听到什么声音。

第1317章董鄂何和礼

简单搜身,把零碎钱财和值得搜罗的归置在一起,然后将这几名东江镇侦骑的马匹带上,十余建州女真兵丁向江边赶过去,在江边有许多队出现,有的身上沾血,有的则是没有,大家都是身穿大明和高丽百姓的服装,身上带着兵器。

“爷,江边的明狗探子都已经清干净了。”有人上前禀报。

得了禀报的那位只是扬声吆喝喊道:“举着旗到能上岸的地方等,摇旗吆喝,没事干的就过去拖筏子,谁耽误了可是要问斩的,快去!”

最近半个月都没怎么下雨,让鸭绿江水势不是那么急,用船只和木筏渡江相对简单,当江东岸的人站定位置摇动旗帜的时候,最前面的木筏已经快要靠岸了,眼看着要靠岸,木筏上就打着赤膊的人跳下,用绳索拖着木筏向前。

上岸的建州女真士卒越来越多,上岸的进度也越来越快,木筏上的物资被不断搬运,后面的木筏上甚至还有马匹,先行登岸的建州女真兵卒已经开始列队,整个登岸的气氛变得从容起来,现在即便是高丽或者东江镇组织反击,也没办法撼动建州女真的军阵了。

建州女真虽然也利用辽东和草原上的各条江河进行船运,可在舟船这方面却很弱,渡江所用的载具,大部分都是木材扎起的木法,辽东山区最不缺这样的木料,少数的船只都是贵人们乘坐。

当一艘被木筏簇拥着的船只靠岸后,立刻就有帅旗立起,鸭绿江东岸的登陆阵地上已经响起了欢呼,这次建州女真军的主帅,五大臣之一的董鄂。何和礼已经上岸了,这也是五大臣中唯一在世的,是爱新觉罗家之外身份最贵重的女真大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