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7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是躲在山野之间苟延残喘而已,随时都能打垮,我都不急,你也不用急!”

“现在那些前明余孽在朝廷大军面前不堪一击,只能狼奔鼠藏,万不能敌我军之兵锋。经过臣多次大力清剿,如今他们大多躲避到了云南,以世代镇守云南的前明黔国公沐家为首,拥立伪明桂王朱由榔为伪帝,妄图负隅顽抗。”石满强的声音,恭敬里又透着一股统兵大将特有的肃然,“臣请求皇上再调拨一些粮秣,让臣再准备一年,明年即可进兵云南,将前明余孽一鼓荡平!”

元帅的豪言壮语,顿时将屋里的其他声音都压了下去,一时间其他两位重臣都不再做声,而是看着皇上,想要借此得知皇上现在的想法。

“一鼓荡平那是肯定的,不过……倒是不用那么急。”皇上笑了笑,“那些前明余孽反正不成气候,先放在那里也没关系。”

“放着?”石满强有些惊异。“皇上的意思是先按兵不动吗?”

“对,先按兵不动,让那些前明余孽先过几天安生日子。”皇上点了点头,“云贵高山连绵,四川的地形也颇为复杂,运输条件极为不便,再发动大攻势攻入的话,物资损耗实在太大了,最近军内要对蒙古再发动一次大攻势,所以你这边只能暂缓一下了。”

“要去打蒙古了吗?”石满强总算有些明白了。

皇上说得也没错,比起前明余孽来,蒙古人确实是更大的祸患,能够造成的麻烦也更多,确实应该优先去对付蒙古人。而且,云贵川山地众多,地形崎岖复杂他自己也有切肤之痛。

不过……又有哪个统帅,希望自己所负责的战区风平浪静呢?如果风平浪静,那就代表他在军内的发言权越来越少,也代表他手下的儿郎建功立业和升迁封爵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个说不得也要争一下的。

“皇上确实明鉴万里,臣等不及。”石满强先是奉承了皇上一句,然后委婉地再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过……前明余孽虽然战力不强,但是还是需要多提防提防,他们手里握有朱家正统,颇能蛊惑人心,如果放任的话,恐怕难免招致祸端……”

“你啊……这也学会绕弯子说话了?”皇上半是生气半是好笑地笑了出来,“什么正统?他们朱家有什么正统了?正统现在在这儿!在万民心里面!”

他虚指了一下周围,“我让天下万民少受了官府盘剥,少服了徭役,少交了赋税,让天下万民可以去期盼一个太平日子,所以正统就在这儿,一直都在这儿!朱由榔一个少年人,无德无能,对天下也无恩,他有什么正统?他就靠着自己姓朱,是万历的孙子?天下人谁还会想着回到那样的日子?我看你深怕麾下儿郎闲不下来,想要给他们多找点事情做吧?”

“请皇上恕罪……”眼见皇上呵斥,石满强连忙告罪。

“恕罪什么?你和手下儿郎想要打仗是好事,要是你们见到战阵畏畏缩缩,那才是有罪。”皇上还是微微笑着,“想要早点荡平那些前明余孽的话,不如这阵子你就让那里的兵帮忙修修路吧,修得越多,进兵的日子就越快,儿郎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就越大,明白了吗?”

也就是说,迟早就会打这一仗,而且只要尽快做好准备,就会尽早打?石满强心中暗喜。

“臣明白了,谢皇上教训。”他老实地朝皇上躬了躬身。

“好事总是会有的,不用心急。另外……就算就算不是云南,你的手下儿郎也不会没有地方立功啊。”皇上又补上了一句,“天下大得很。”

天下大得很?

石满强再度愣住了,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现在隐约有一种预感,这应该就是皇上将他和丞相财相两位文臣一起召见的原因。

于是,石满强也不再多言,只是微微侧过头去,看了看一直默不作声的王兆靖。

王兆靖心领神会。

“皇上今天召我等来议事,想必是有要事宣告吧?请皇上明示吧,也好让我等早做准备。”

因为他在皇上起家的过程中出力极大,所以在新朝建立后威望也最高,他对皇上说话有时候就不是特别注意,反倒直接了很多。比起其他人的唯唯诺诺来,皇上反而比较喜欢他的态度。

“确实有要事,不过等会儿再提。”皇上的手虚晃了一下,让丞相先别问,然后转头看向了财相平原侯陈宏,“陈宏,大汉银行的筹备工作怎么样了?有什么难处?”

当听到皇上垂询的时候,原本就十分严肃的平原侯陈宏,现在就变得更加严肃了。

“回皇上,筹备的工作目前来看尚且顺利,新的钱币的铸造也已经定样了,我正准备让皇上过目。”

“带过来了吗?如果带过来了的话,就拿出来让大家瞧瞧吧。”皇上点了点头,“都是朝中重臣,早点看到也好。”

“是,陛下。”陈宏应了下来,然后从旁边的的座位上拿起了他带过来的一个小匣子,然后打开了匣子。

皇上很快看到了里面静静地躺在锦缎上面的一枚枚金银币。

还没有等他示意,离他更近的丞相就已经将小匣子移到了他的面前。

皇上微微俯下身来,端详着这些钱币,然后伸手轻轻地拿起了几枚放到手上把玩。

这个经过精心加工的金银币,依照币值的不同,直径大小都略微有些不同,不过相同的是它们色泽都十分鲜亮,正面印着币值,图样为不同的花纹,同时印刻有“大汉五年制。”的字样,而钱币的背后还都印刻有统一的龙纹,摸起来有鲜明的突透感。

银币的面值较小,种类较多,依照钱币和成色的大小有“壹圆。”“贰圆。”“伍圆。”“拾圆。”几种面值,背后的花纹分别是杜鹃、石榴‘丁香和桂兰等几种花卉,这些币值的银圆将会是未来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百姓们日常生活接触最多。

而金币的种类很少,只有“五十圆。”和“壹佰圆。”面值两种,这两种金币的制作工艺水准尤其高,背面的月季和牡丹花纹鲜亮明丽,在他的手上发出那种金灿灿的辉光。

“不错,挺好看的,你们也玩玩吧。”把玩了一会儿之后,皇上将这些金币重新放回到了小匣子里面,然后在桌子上轻轻一推,将匣子推到了丞相王兆靖的面前,然后自己又看向陈宏,“搞得这么漂亮,量产没有问题吗?”

“模子确实花了一些力气,不过好在精熟的工匠很多,总算是搞成了,现在模子已经做好了,以后铸币也方便,就算没有样币这么漂亮,但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陈宏如释重负地笑了笑,“臣以为把钱币做漂亮一点是好事,这样有人就算想要仿造,也没那么容易。”

“确实很好,很不错,你们用心了。”皇上点头赞许,“不过,想要防止有心之人仿造,光是做漂亮点是不行的,还得靠严刑峻法才能威慑住那些人!”

“严刑峻法是必须的,以臣之间,最好颁行法律明示天下敢有伪造钱币者杀无赦,以警醒世人。”这时候在一边摆弄这些样币的丞相发话了,“平原侯,既然样币已经做好了,那就加紧吧,现在各地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明年我打算就把各地衙门的薪金用这种新币来支付,试探一下各地的反应,如果没问题了,就尽快天下推行。”

“好的,丞相,我会让他们再加紧的。”陈宏马上应了下来。“如果样币没问题的话,我就让他们加紧铸造,到明年夏天应该可以做出几百万来。”

这时候蔡国公石满强也已经拿到这些样币了,他细细把玩之后,也颇为满意。

“这些金银币还真是不错啊,我手下的儿郎们一定会喜欢的。平原侯,加紧做吧,赶紧拿这些给我们当饷钱!”

“这是自然。”陈宏笑了笑,“不过,蔡国公,最近还请你对手下儿郎们保密……”

“那我自然理会的!”石满强大笑了起来。

随着他这一笑,议事厅里面气氛顿时又软化下来了不少,几个人相视一笑。

第1455章为了金银

“不错,有了新的铸币,银行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皇上颇为赞许地看了看陈宏,“只要把银行建起来,各地财税统一,天下就好治理多了,陈宏,要多努力!”

这次的金银币的发行也是他亲自决定的,按他当时穿越过来之前的那个时代的说法,这个应该叫做“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之下,帝国的政府可以同时将黄金与白银作为制作流通货币,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流通和交易的功能,可以自由兑换,而且都由国家银行铸造、流通、输出与输入。

这样一种货币制度,既可以将铸币的权力收归国有、促进经济发展,而且银币还可以弥补国内黄金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而银行是皇上和重臣们在多次商议之后决定构建的全国性的金融机构,负责统管全国的铸币和钱币流通事宜。

在定鼎天下之后,皇帝自己经商就显得有些名不副实而且毫无必要,所以经过和重臣们的多次探讨,已经经营了多种产业,货栈遍及全国的云山行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大部分产业和土地资产被纳入了官营事业,为政府提供大量收入,维持政府的财政运行,而它的钱庄则被单独划出,列入到了财政部的治下,成为了未来国家银行的基础机构——因为觉得继续叫钱庄俗气,皇上亲自选用了“银行。”一词来指代这个新成立的机构。

而皇上以后只持有国家银行的大量股份,不再参与到任何企业的运营当中。

另外,在皇上的授意下,雍国公蔡国公平原侯这样的勋贵,乃至于因为军功和其他功劳而被封为男爵子爵的低等贵族,也会在国家银行当中拥有一定的股权,可以从中领取固定收益。

这么做当然是为了满足他们对金钱方面的需求,同时进一步将这个勋贵集团纳入到皇室的掌控当中。皇上知道,自古以来搞只靠言辞是无法让人倾心追随一辈子的,人都有逐利之心,获得了权势之后就想要获得应有的回报。这个想法一味靠堵是难以堵住的,就算他这一代可以强行抑制,到了后面也只能人亡政息,前明也就是这样的教训。

所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就必须想办法将他们的逐利之心放在贪腐以外的地方,为此他鼓励开疆拓土,建立功勋,还让他们在国家银行当中可以领取固定的年息,以便稍稍平抑他们的功名心。同时他还鼓励工商,让他们将自己的收入可以投入到回报相对较高的产业当中。

也正是因为他的种种举措,所以丞相和财相两位才对国家银行的事情这么上心,毕竟他们和这个机构也是利益休戚相关。

“臣一定殚精竭虑,不复皇上期待。”在皇上满含期望的注视之下,陈宏垂下了头。“不过,虽然筹备银行的事情尚且顺利,但是诚如皇上之前所言,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我等面临的问题现在倒也有一些……”

“哦?说吧,今天正好大家都在。”对他的回答,皇上并不以为忤,仍旧微笑着。

自古以来,官员们汇报的时候都是先讲成绩再讲问题的,他当然也习惯了。

“其实也是老问题了,如今虽然朝廷家大业大,但是因为花钱大的事也多,所以还是连年入不敷出,积年的国债是越来越多了,虽然还是能借上钱来,但是每年偿付的利息也不是一笔小数。”因为有些紧张,所以平原侯的表情变得严肃了,就连坐姿也端正了许多,“尤其……最近连年用兵,所以财政的缺口还是很大,尽管商相他们一直都在扩张海外贸易,但是收过来的税总还是有些不够,所以臣觉得最近最好还是不要兴动刀兵,先将国债消减一点再说……”

皇上的笑容更浓了。

其实国债的积累是他刻意为之的结果,陈宏虽然是个聪明人,也是理财的老手,但是他毕竟还是这个时代的人,有他时代的局限性,他把国家财计看得有些像是私人财务,只想着收支平衡,生怕借贷拖累国家。

可是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并非财经专业出身的,但是他多少了解一些国家经济的常识,他知道,对一个国家来说,借债并不是坏事,反而通过国债他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金融体系,同时将这些债权人变成国家的支持者(只要手里持有国债,就没有人希望发债的政权垮台),同时将民间储藏的丰富资金吸纳出来,投入到社会的投资当中——众所周知,对国家经济来说,钱只有流通起来才有意义。

当然,他知道过度负债对一个国家也十分不好,会造成国家财政崩溃,但是一个国家需要一个稳定而且规模适度的国债盘子,这是现代财政的基础之一,这也是他亲手开启这个古老国家和民族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这些话他没必要跟财相和其他人说,他只需要暗暗引导这些,时间长了,在多年的实际操作当中,这些金融财政的领导人自然而然会拥有近代思想,树立正确的财政观念——欧洲发达国家近代做到的,没有道理他的大臣们做不到。

同时,故意让新朝不铸造铜币,也是他刻意为之的。

在这个年代,各地的地主老财们除了兼并土地之外,最喜欢的就是藏钱了。他们一般都窖藏了很多铜钱和铜器,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国朝宣布只使用金银币,等于变相从他们手里掠夺了财富,逼得他们只能重新使用新朝的钱,这样很快国家的金融体系就会落入到大汉银行——也就是中央银行的手中,使得国家财政加速进入中央集权的近代化体制。前明在万历初年开始执行一条鞭法,让各地的赋税折银上交,说实话也给他们推行这种政策打好了一个基础,可以让他们事半功倍。

而且,说句实话,铜用来当钱太浪费了,在如今,造大炮和战舰都需要大量的铜,可不能把它用在这种方面上。

而到了那个时候,皇上和他扶持起来的勋贵集团们所控制的大汉银行,也必将成为国家的中央银行,唯一享有铸币功能的金融机构,一国金融体系的最顶点。

不过,为了不至于影响太大,让天下人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新朝并不打算宣布立即废止铜钱的货币作用,只是不再主动铸造大量新铜钱而已,这样少量供应的铜钱和旧时代流通的铜钱一起会在市场上作为极小额的辅币流通,然后在未来有序地退出市场,最后实现完全的金银复本位制。

在皇上的理想当中,最好是随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完善,慢慢地过渡到后来的信用货币阶段(也就是抛弃贵金属货币,发行纸币),这样可以大大扩张国家信用,不过现在这个社会时代谈这个太晚了,那已经是他的子孙们需要忙活的问题了,不需要他现在过于的操心。

“你说的问题我明白,国家用钱确实不能大手大脚,要适度,要让天下可以负担得起,这一点我会听取的。”皇上先是点头鼓励,然后话锋一转,“但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不能因为缺钱了就把重要的事情停下来,这是本末倒置,我们先把局面稳定下来,天下太平了朝廷收上来的税就多了,到时候慢慢还清债款不是轻松很多吗?”

“臣明白了。”陈宏连忙回应。

“还有什么别的问题吗?”皇上再问。

“还有一件,就是铸币的问题。”陈宏定了定神,继续说了下去,“皇上对铸币期望很高,想要几年内就让新币流通天下,不过……虽然近年朝廷收上来了不少金银,但是总觉得还少了一些,所以,需要斟酌一下如何解决……”

“我今天把你们叫过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皇上马上回答。

议事厅顿时又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除了陈宏外,丞相王兆靖对此也十分好奇,说实话对今天的事他心里是比较好奇的,因为他和陈宏是内阁的人,按道理来说是不能多过问军队的事情的,他不明白为什么今天皇上把他们和石满强一起特意召见,因此他和陈宏刚才也在暗自揣度皇上的用意。

在三位重臣的注视之下,皇上不紧不慢地拿起了桌上的茶杯,喝下了几口淡茶,然后他笑着扫视了一下几位重臣。

“我听说日本国盛产金银和铜,明年我们发兵日本,只要能够从他们那里得到金银,不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吗?”

攻伐日本!?

重臣们终于明白了皇上今天叫他们过来的意思,因而他们一时没有说话,而是各自对视了一眼。

“为了夺取日本的金银,发动征伐?”丞相稍微怔了一下,但是并没有十分震惊,反而很快就重新恢复了镇定。

第1456章储君

他没有很快去问皇上具体原因,而是转头看向墙角边一直默不作声做记录的书记官。“刚才皇上和我们说的事情,都记录下来了没有?”

“记下了,丞相。”这个年轻的书记官马上做出了答复。

“好,接下来我们和陛下的谈话你也要完完全全记录下来,不得有任何遗漏!”王兆靖严肃地叮嘱这位书记官,“记得,我们谈完了之后你要录三份副本,我和蔡国公平原侯都要保留一份!”

皇上接下来要跟他们说的事情,必然将是十分紧要的东西,他们也许在一场会议当中无法完全领会,这种情况下,在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