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7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两个年轻人再度相顾失色,显然没有想到皇上居然还有这样的安排。

“这次的远征,皇上已经钦定了,太子将会到高丽总镇后方,以保障我军的后勤供应。”赵松连忙开口了,“你们两个,好好打起精神来啊,这一次太子可在我们身后!”

说到这里,赵松突然又想到了什么。

之前他听皇上说太子坐镇的时候,觉得皇上是为了锻炼太子,顺便让他熟悉一下年轻一代将领,为日后做准备,现在经过了石满强元帅的一番话之后,他突然觉得皇上有可能也存了锻炼年轻将领,让他们慢慢地取代已经达到了顶点的元帅们的心思。

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只是揣测而已。不过哪怕揣测成真,他也不会对皇上有什么不满,自古以来对臣子来说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就是来到功高不赏的境地,这几位元帅都立下了那么多殊勋,从古到今来看都是非常危险的。在他看来,哪怕是老兄弟,也不能一直把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也确实需要另外引进新的将领来统领军队了。

从石满强元帅的表现来看,他也不反对自己慢慢淡出,所以皇上如果只是让元帅们慢慢淡出的话,这样对元帅们对皇上都是最好的情况。

就在他还在暗自思索的时候,议事大厅中的敲铃声一阵一阵地传了过来,这种铃声是用来宣示皇上已经准备来议事厅,让在休息的群臣们尽快准备的。

这四位军官自然不敢怠慢,先后地站起了身来。

“记得我跟你们说的啊,以后也不能忘!”走之前,石元帅再度扫视了他们一眼,然后领头走了出去。

赵松也赶紧跟在了他的后面。

“真没想到,在我等浑浑噩噩的时候,元帅领兵在外还要想这么多事情……”赵松半是佩服半是感怀地扫了石满强额角边的皱纹一眼,然后叹了口气,“元帅真是辛苦了。”

“辛苦?谁说不辛苦呢?人人都羡慕我年纪不大就戴了一朵大金梅,以后保了多少年的富贵,可是……又有多少人明白高处不胜寒的苦楚啊?”元帅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突然摇头叹了口气,“可是能不辛苦吗?我的儿子们眼看着一天天长大了,迟早他们也会娶妻生子,而你们呢?你们不也一样!我不可不为后人谋,你们也是一样啊!”

“谢元帅提点!”赵松将声音放低更低了,“赵松必不让元帅失望,一定也以维护大汉,维护皇上,维护我等为心念!”

“真不愧大家那么喜欢你啊,这么会说话!”元帅轻轻一笑,“知道就好。”

就在两个人对话之间,他们穿过了茶水间和大厅的走廊,重新来到了议事大厅当中,而这时候,其他与会的朝臣们也都陆陆续续赶到了议事大厅,一时间这里又变得人声鼎沸起来。

因为是军队出身,所以这几位军官以及赵松带过来的参议军官们都没有跟朝臣们过于亲热的表示,反而各自目不斜视地走到了属于武臣们的座位上坐了下去,只有石满强元帅走了过去和丞相和财相他们打了招呼。

“满强,今天我觉得你气色比上次见面好了不少啊?”打了个招呼之后,财相陈宏笑着对石元帅说,“前阵子见面的时候,我都吓了一跳,说你老气了好多!”

“没办法,这几年一直都在川贵打仗,那里山高水险,跋山涉水那么多回,怎么能不变得老气点儿呢?”石满强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还好,是个元帅,老是在行军大营里面呆着,还有勤务兵来伺候,倒是下面的官兵,都吃了不少苦头啊……”

因为他的感叹,丞相和财相对望了一样,都显得有些歉疚。

石满强一直是他们这群老兄弟中的一员,这些年来几个老兄弟一直都带兵打仗天各一方,石满强老气了,那几个还没来得及见面的老兄弟,只怕也会差不多吧……一想到这里,他们心里不禁有些唏嘘。

“满强,现在既然皇上把你召回来了,你最近可以好好歇会儿了。”丞相满怀感情地看着元帅,“明年对日本作战,你干脆也呆在京里统筹吧,不用特意跑到山东去……”

“不去不行啊,皇上重任在身,我哪里有推脱的余地?我是皇上的老臣子,要是我都偷懒了,下面的人会怎么想?指不定更加偷懒成什么样了!这次远征的事情太重要了,太子都在高丽看着呢,我可不敢怠慢,必须得去山东坐镇。再说了,山东又不是什么荒山恶水的地方,我在那里也可以舒舒服服地呆着,吃不了什么苦!”

第1480章太子在议事大厅

“你这么说倒也不错,毕竟皇上太子都在看着呢……”陈宏非常理解地点了点头,然后拍了拍石满强的肩膀“老石头啊,这次看来还得辛苦你一次了,不过我看,你打完这仗干脆再请个长假吧,留在京里,我们这些老兄弟好好聚聚,多串串门。”

“到时候再说吧。”石元帅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转身离开了。

陈宏说者无心,但是却正好说中了他的心中所想,他也觉得自己打完这一仗也该慢慢淡出军队的第一线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希望自己亲自坐镇山东,给这么多年的从军经历划下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很快,文武大臣们就纷纷在议事大厅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圆桌上有大片空位,这位中心的圆桌是只有内阁重臣和军队高级统帅才有资格坐的,而四周的座椅上已经差不多坐满了人,所有人都摒心静气,等待着皇上的驾临。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制服的中年侍从武官以极为规整的脚步,慢慢地走了进来,然后以十分严肃的面孔扫视了周围一圈,在他目光扫视的时候,所有人都坐直了腰,昂首挺胸。

“皇上驾到!”确认了没有人失仪之后,这个中年侍从武官以中气十足的声调大声喊了出来。

在他呼喝的同时,大厅深处的大门也同时被卫兵打了开来,然后一身戎装的大汉皇帝,一步步地走了进来。

他的脚步并不重,踩在大厅的地毯上并没有发出什么声响,而且他的表情也并不严肃,相反还显得十分轻松,就这样走到了御座之前,然后慨然坐了下来。

然而,他的每一步在在场的文武大臣们听来却犹如雷霆震动一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然后在他落座的时候同时站了起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一边站起来离席跪拜,一边高声呼喊。

因为是所有人同时喊出来的,所以这一股声音被汇聚地非常大,就连墙壁上挂着的烛台都好像微微颤动了起来。

文武官员们行礼与呼喝声一气呵成,动作齐整而且毫不拖泥带水,显示出了一股集体的精干敏捷,将一个新创帝国的昂扬意气给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免礼,都坐吧。”皇上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大臣们统统坐下。

接着,等他们都落座之后,皇上看了看坐在左边的丞相和财相,然后又看了看右边的石满强元帅。“三位这阵子都休养的不错嘛,果然是临近年关事情少了吗?”

“回皇上,我等这阵子都在为皇上指派的任务奔忙,绝无懈怠!”雍国公、丞相王兆靖连忙开口了,“只是最近是隆冬时节,大家轻易都不出房门,所以最近可能养得白净了些吧……”

陈宏和石满强也纷纷表示自己最近一直都在忙着为皇上的征日计划奔忙,绝对没有任何耽误。

“嗨,你们就是太认真了!”皇上禁不住笑了出来,“我就是开个玩笑而已,看把你们吓唬得!再说了,休息一下又怎么了?人总不能天天做事吧?你们都是我倚赖的重臣,我就是想让你们好好休息,你们休息得越好,我就越高兴,用不着紧张什么!”

“谢皇上……”丞相苦笑着向皇上道谢。

他身为丞相,一天日理万机,哪有什么机会休息?只是皇上的心意还是要领了。

他是今天会议的主持者。

在历来的国务会议当中,皇上因为位置实在太过重大,说出的话也是一言九鼎不容置疑,群臣莫不只能遵从。所以,皇上在会议当中一般是不会发言的,以免给群臣的讨论带来压力,所以按照不成文的习惯,在场的官位最高的朝臣就是会议的主持者,负责掌控议题的节奏和议程,今天在座的各位大臣当中,首席的大臣毫无疑问就是丞相了。

寒暄了几句之后,侍从们将一盏一盏茶放到了每一个在座的人面前,等侍从们离开了大厅之后,丞相决定开始今天的正式会议。

“此次会议的主旨,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吧?”首相环顾了四周一圈之后,不疾不徐地说,“今天是一次御前会议,皇上想要听的是大家的意见,也只有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将皇上的期望达成,因此,大家尽可以畅所欲言,不要介意什么……”

就在这时候,皇上突然开口了。“等等。”

皇上是极少打断丞相的话的,这罕见的一幕,让大汉群臣们都有些惊诧,目光纷纷又集中在了皇上身上,但是并没有一个人出言相问。

“皇上……?”丞相也有些不明所以,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会再等一小会儿开始吧,还有一个人没来。”皇上笑着朝丞相解释。

“谁还没来呢?”丞相还是不太明白。

“太子。”皇上的回答十分简单,“太子现在年纪也有点大了,我看可以让他参与国政了,这次的征日又参与其中,所以我就打算让他今天也参会。不过,他毕竟还是太小,不太懂事,所以这次他只是列席旁听而已,不会干扰你们的发言,你看可以吗?”

虽然皇上的语气十分轻松,但是群臣却都不自然地起了一些骚动,太子第一次列席国事会议,这可是大汉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

不过,谁又会在这种问题上表示反对呢?

“太子旁听国务会议,正是我朝之幸事,臣如何会反对呢!”丞相连忙表示了赞同。

皇上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朝门口的侍从挥了挥手。

接着,在“太子驾到。”的呼喊声当中,侍从们再度打开了大门。

然后,一身青色便装的少年人,在一位少年侍从武官的带领下,走进了议事大厅。

这个少年人面孔方正,虽然略显稚气但是眉宇间已经有了些昂然之气,他的身形十分结实,身高也比普通同龄人高了半个头。他的神色十分激动,白净的里面微微泛红,视线也闪烁不定。

随着太子走进大厅,一时间大厅的气氛又变得有些异样起来,因为这是第一次太子参与到国务会议当中,大家虽然心里清楚应该表现出尊敬和礼节来,但是还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表现,所以显得有些尴尬和犹豫。

然而,皇上却没有理会场面中的尴尬,反而笑容满面地朝太子招了招手。“孩子,过来,今天是你参与国家大事的时候了。”

太子的呼吸微微急促了一些,快步走到了御座旁边,然后端端正正地跪了下来,朝父皇磕了个头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他以稚嫩而又坚定的语气大声喊了出来。“愿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坐。”皇上示意儿子快起来,然后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座位,“今天你就坐在这儿,好好听听列位大臣们的发言吧。”

“谢父皇!”太子再度磕头致谢,然后起身,恭恭敬敬地坐到了皇上御座旁边的一个早已经准备好了的座位上。

全场仍旧静默,大家似乎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样来对待突如其来的太子。

这时候,丞相、雍国公王兆靖骤然站了起来,然后深深地朝太子躬身行礼。

“臣参见太子,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静默的大厅当中,就只有丞相一个人的声音回荡着,突然显得好像有些空荡荡的。

但是这种空荡感很快就消失了,有了丞相的带头和示范之后,在座的大臣们都同时站了起来,然后整齐地向太子深深地躬下了身。“臣参见太子,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茫然和动摇,他微微转过了视线,不安地看了一下自己的父皇,显然这么大的阵仗他还是第一次经受过,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而皇上却心情依旧甚好,他并不喜欢跪礼,所以丞相带头示范的礼节正好符合他的心意。这躬身行礼既表达了对太子的尊重,也并没有失去臣子的风度,丞相不愧是丞相,这么能够揣摩他的心意。

“太子,还不叫他们免礼?”他笑着提醒了太子,“列位大臣都是大汉的栋梁,虽然是皇家的臣子,但是也是你的长辈,你要尊重大臣们才对。”

被皇上一提醒,太子也立刻反应了过来,他骤然站了起来,然后他也站了起来,恭敬地朝在座的列位大臣微微躬了躬身。“诸位免礼,请坐吧!”

得到了太子的准许之后,大臣们这才重新直起了腰,坐回到了座位上,也就这样完成了太子第一次出席国务会议的礼节仪式。

而在一旁的书记官们,也将刚才群臣和太子的动作以及言辞都记录了下来,以后太子出席国务会议,礼仪也将以今天作为比照。

“好了,丞相,现在开始会议吧,别再耽误时间了。”等太子坐好之后,皇上示意了一下丞相,“今天要议的事程挺多的,咱们要抓抓紧。”

第1481章海军谋划

“是,皇上。”丞相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来看着群臣,“现在,会议开始!今天会议的主旨,就是攻伐日本,皇上的意旨是要兴一支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击败日本当权的幕府,令得幕府答应我朝的要求,将矿藏的金银交由我朝处置,并且让我朝独占与日本的贸易权,各位想必已经知情了吧?”

在说了开场白之后,丞相的视线很快就停留在了赵松的身上。

“要让日本听凭我朝处置,那自然首先是要打垮幕府,令他们无路可走。这也就必须要靠我朝的大军打服日本,所以,军事是最为紧要的事务,一切都以打赢为前提。此次远征,带兵统帅的人是荥阳伯赵松,现在就由他来说一下军事方面的准备吧。”

“是。”赵松闻声就站了起来,然后他旁边的几位参议军官也从身边的盒子里面拿出了一些早已经誊抄好的小册子,到处散发到了每个人的手中。

“册子里面是这次攻打日本的机密事项,还请各位大人予以保密。”赵松先是跟这些人叮嘱了一番,然后继续解说,“此次征伐日本,因为后勤所限,也为了方便转运作战,所以兵力限定为一个加强了的旅。这一个特别编制的旅将会有三个满编团,其中和一般的团相比每个团还要加强配备精锐连队。除了步兵之外,还要配属由三个骑士连队组成的骑兵营直属旅正,另配属火炮五十门,又有辎重团和工兵团共两千人支持,总计兵力约为八千人左右。”

“八千人啊……”丞相略微沉吟了一下,“这个数目可不算少,运输和供应起来也不简单啊,不能更少点了吗?”

“丞相,幕府虽然老旧不堪,但毕竟算个是庞然大物,虽然不能和我朝相提并论,却总还是有几分实力的,其军兵再怎么样弱势,人数总归摆在那里,不能等闲视之。”赵松连忙为自己辩解了,“我军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才能与其周旋并且决战而胜之。我们明白远征的难处,一直都希望将兵力保持在最低限度内,这个兵力已经是我同几位参议一起详细参研、反复讨论才得出的数字,我军除了辎重和工兵外,能战的兵不过六千,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削减了……”

“这么说看来是没法再少了。”因为赵松说得入情入理,所以丞相也并不纠结与兵力问题上,反而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那兵你打算从哪里调?”

“既然兵力如此少,要对抗的又是一个庞然大物,所以这次选兵就必须慎重,一定要精选精锐兵士,承蒙皇上抬爱,他已经准许我从各地优先选精兵。另外,有些战略方向现在还需要重兵,所以不能从那里抽调。”赵松先向皇上垂首表示感谢,“具体的选兵方案是——从辽东本将原本带领的那个旅里面精选一个团,然后从贵川方向石满强石元帅的麾下精选连队,构成一个团,由黎黄河担任团正,另精选连营长官;从两广方向抽调一个团,由马同济担任团正,另精选连营长官。这样的话,三个团都是精选的部队,我等必定能够上下一心、如臂使指,击败日本幕府!”

丞相再度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质疑。

赵松的话里话外都暗示自己的部队构建是皇上亲自批准甚至亲自制定的,再加上他对军队的人事安排向来就不太能管,所以他也不打算纠结这个问题。

“八千人海上远征……所需要的花费可真是不少。”丞相重新陷入到了沉吟当中,然后突然抬头,看了看坐在对面不远处的海军大将刘涛。“九江侯,你们海军能够撑持吗?八千人的军势和后续的辎重粮秣,都不是小数目,运输起来有没有困难。”

坐在圆桌的角落边,身穿蓝色军服、佩戴着一等银兰花勋章的军人,就是海军军政部的部长九江侯刘涛。

他之前是海商出身,在徐州开始经营海商商贸之后,很快投入到了徐州的势力当中,并且参与了海军的创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