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7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私心忘国事的人,到底是我等还是元帅呢?”平原侯冷笑着接过了话,“财计之事本来就是内阁所管,天下民生更是内阁所操持,为何元帅要为这等利源来操心呢?而且应由我等来议定的事情,是否有无视内阁之心?”

“我等怎么会无视内阁?内阁是国家治政的最大依仗,谁敢无视?”石满强元帅沉下了脸来,“我等只是为了更好地效劳君上而已,财相说我们有私心,我们哪有什么私心?”

接着,他突然站了起来,然后朝皇上躬下了身。“皇上,内阁诸位大臣说臣有私心,臣一时无法辩驳,臣也知道,单靠臣自己用口舌是难以辨清的。因此,臣敦请将战后派驻在日本的金银矿监理机构交由皇上亲自统属,由驻军来负责,每年的出产和孳息由皇上内帑一应处理。请皇上圣断!!”

新朝建立并没有多少年头,虽然很多制度都按照皇上的喜好和现实需要进行了重大改进,但是因为毕竟上下精力有限,所以很多制度依旧草草地予以沿用,国家的账目财计即是如此。

在前明时代,朝廷的府库和皇帝的私人财物是分开的,那些遍布各地的皇庄以及宫中的内帑也有专门的宫内机关负责,朝堂的支出无法从中抽取,只能在有需要的时候进行借用。新朝也沿用了这个制度,不过因为之前大明皇室私有的皇庄和其他大部分产业都被没收然后纳入了民政部和商业部等等内阁机关来进行管理‘以及云山行也由内阁来负责管理的缘故,所以新朝宫廷的内帑规模比之前明要小了许多,皇帝的收入也比前朝小了不少。

也幸亏皇上和皇妃们都不好奢华,而且大大减小了宫廷宦官和机关的规模,宫廷的支出比之前朝被压缩到了一个极低的地步,内帑所以倒也勉强能够支用,偶尔甚至还有一点结余。

正因为新朝的这个局面,所以听到了石满强元帅的话之后,丞相和财相都骤然色变,一下子变得有些惊慌起来。

新朝皇家收入不高,但是如果应了石满强元帅之意见,将日本的金银矿务由皇家直属机关负责,并且进入内廷账目的话,那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了,以日本的金银矿藏之丰富,到时候皇家司库的收入将会成为一个巨额数字,前明末年那种内帑耗竭的情况将不再出现。

所以,他们能够想象到元帅的提议对皇上的吸引力,如果能把这些金银矿务都纳入到手中的话,可比一座离宫要让人动心多了。

如果真要是没入皇上手中,他们倒也不是十分反对,毕竟皇上圣明,在内阁缺钱的时候他肯定会从内帑中拨款。但是石元帅的提议在他们看来,本来就是有私心的,扯上一个献给皇上的名义,只是为了某一面大旗而已。皇上对军队一向偏爱,而且十分宽容,让驻军负责监理矿务的话,名义上归皇上最后岂不还是让军队达到了目的?

而且,在朝会辩论当中,居然把皇上作为大旗拉了上来……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

“石元帅此言不无道理,我们都是大汉的臣子,孜孜以求的就是为了大汉,就是为了皇上的江山!打下来的东西,自然也都是为了皇上打下来的,直接献给皇上并无不可。”丞相板着脸同意了对方的意见,“不过,正如我等之前所言,让驻军来负责监理矿务,弊处多多,实在难以实行,不如现由内阁建立新机构,独立于其他部署之外,和皇上司库合署,然后由这个新部门来监理矿务,这样的话有专人为皇上理事,当为万全。内阁之中一片拳拳之心,都是为了让皇上的天下更加稳固,还请皇上考虑臣之前所进之言!”

说完之后,他也和元帅一样突然站了起来,然后也躬下了自己的身体,“请皇上圣断!”

当今天在场的文武两位最高臣僚同时站起来请求圣断的时候,原本因为大家热烈发言而变得有些吵闹的会议大厅,瞬间就变得沉寂了下来,群臣再也没有人说话了,大家要么垂首不语,要么就是偷偷地将自己的视线往皇上身上瞟了过去。

文武两方的意见对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明显和尖锐过,两方争执了很久都没有达成共识,于是他们同时做出了请求圣断的决定。

圣断,就是最后的裁决了。

而太子,则被这一幕幕朝堂上的表演,弄得有些目眩神迷,他睁大了眼睛,视线四处逡巡,想要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可以领悟的规律。

群臣们的争议,在他看来十分激烈,但是年纪尚小的他,还弄不懂两边为什么突然会爆发出这么激烈的争执,在他看来两边都在高喊忠君,而且是大大的忠臣,他不明白既然想法一样,两边还会这样吵起来。

同时,他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父皇竟然一直都默不作声,任由这些文武大臣们吵起来,不顾朝堂大臣的体统尊严。

他虽然年纪还小,但是也受过多位老师长时间的教育了,因为他是太子,未来将会执掌国家的人。这些老师虽然很多观点都不一致,有些倾向于儒学有些倾向于制器之学,还经常教给他一些有冲突的观点,但是这些老师有一点观点却几乎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朝堂不能陷入到政争当中,大臣们一旦政争就会结党,然后论人不论事,最后朝堂失控,群臣忙于互相攻讦当中,政事都会被放到一边,国势就会倾颓。

这些老师,都是从前明过来的,耳濡目染的都是前明末年东林党和其他大臣党派那腥风血雨的朝堂斗争,有些人甚至还是当时那些斗争的见证者,自然,在大明亡了之后,他们就肯定会将群臣的政争当成是亡国的最大教训之一告诉给太子了。

所以,太子就不太明白为什么已经吵到了刚才的程度,父皇还是默不作声。现在很明显已经是吵得翻了天了,文武大臣已经各自集团对立了啊!

在群臣们吵得最激烈的时候,他浑然忘却了自己今天只是作为旁听者列席的事实,几次想要出口发言,但是总是在最后的时候忍住了。他知道自己只是太子,不能够在这种国事会议上面乱发言。

可是,他心里这么着急,端坐在御座上的父皇却一直都纹丝不动,这实在让他大惑不解。

皇上一直没有做出裁断,群臣在等着皇上的圣断,太子也在等着皇上给出个结果来,这种异样的寂静,让每个人心里都有些惶惑不安。

“请吾皇圣断!”丞相再度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害怕皇上出于老兄弟的旧情面忘记了他之前的谏言,所以忍不住再催促皇上拿出决断来,打掉这群军头的嚣张气焰。

他相信皇上是会听从他的意见的,毕竟刚才私下的求见当中他已经说透了很多道理,皇上这么圣明难道会听不进去吗?再说了,他也已经承诺了让皇上的内府来私领那些金银矿的监理权,只是让内阁负责执行而已——离宫,监理权,都已经到了皇上手里了,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听取内阁的建议呢?

第1494章一叶障目否

事到如今,他不仅仅是想要争清楚对日本的战后处理问题了,他还想要用皇上圣断的方式,来赢得对军方的争论,让这些已经有些跋扈苗头的人明白内阁才是皇上最为倚重的治国机关,他们不应该也不能去逾越。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对群臣如此激烈的争执,皇上并没有如同他们各自期待的那样给出一个“圣断”,也没有恼怒或者焦急地斥责他们御前争吵有失体统,反而大笑了起来。

“看看你们,看看你们!一个个是国家大臣,仗还没有开始打呢,就想着打完之后怎么分人家的财了。你们个个都想要为国家分忧,这心是好,不过是不是太急了点?想要分浮财,那也得先把浮财弄到手里再说吧?现在就争个面红耳赤,传出去了岂不是让人笑话?都先喝口茶,歇息下!”

在一片沉寂的大厅当中,只有皇上豪迈的笑声回荡,一时间气氛变得十分诡异。不过,刚才两边大臣那种突然兴起的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态势,也被这笑声不经意之间给消减了。

在争辩当中升腾起来的敌意慢慢消褪之后,大臣们总算回归了原本的冷静。这时候他们的面上都有些尴尬,尤其是刚才那几位说话言辞最为激烈的重臣。

这些重臣,彼此之间都是共事了多年的老兄弟,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回过神来之后都后悔刚才跟对方说出那么难听的话来,被皇上嘲笑为面红耳赤,更加让他们心里尴尬至极。

“皇上……请皇上恕罪。”丞相定了定神,然后跟皇上告罪,“臣等失仪,有坠朝廷体统,罪该万死……”

“请皇上恕罪!”其他文武大臣们也同时向皇上告罪。

“不用,你们为国家大事操心劳力,有什么罪啊?不就是说话大声了点吗?为国为君分忧,就该是这样,不然个个都像好好先生,打打哈哈就敷衍了事,这朝廷还怎么维持下去?”皇上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重新坐好,“我明白你们的苦心,只是说这个问题现在就要讨论出个结果来实在太早了,缓缓吧,等到拿下了日本,再重新讨论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

皇上的表态,让太子更加迷糊了,他发现父皇虽然打断了群臣们的争论,但是既不责备群臣各自攻讦,也不展示皇权的威严,更加没有临机应变作出一个裁断,反而是将这个争议敷衍了下来,准备日后再慢慢商议——可是大臣们立场已经如此分裂了,如果以后再商议,不还是会没结果,反而继续互相争论吗?

从小到大,父皇教导给自己的都是要沉稳,要能做决断,要表现出魄力来,而今天父皇的表现,却好像完全与过去父皇的教导不相符合,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太子心里实在难以接受。

他不敢说话,但是他昂起头来仰望着旁边御座上的父皇,想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疑惑不解来。

皇上也发现了太子的举动,但是他脸上仍旧挂着笑容,然后手指微微动了一下,对太子做出了一个要他先噤声的手势。

“好了,这项议题放到以后谈吧,还有别的什么议题要谈吗?”接着,皇上再问丞相。

“回皇上,没有了。”犹豫了片刻之后,丞相回答。

虽然他还是很希望皇上能够做出一个有利于内阁的圣断,但是看着皇上的表现,丞相也知道今天是不大可能的了,而且皇上明显已经不想再就日本问题再谈下去了。

既然皇上这么想,那今天也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反正该谈的都已经谈了,剩下的只是涉事的文武大臣们按照会议的众论来一条条执行而已。丞相除了日本的事情之外,其他的天下大事还有不知道多少在等着他去办,他也不想把所有时间都耗在这个问题上面。

“遵皇上口谕,今天的会议就到此为止吧。”略带着一点心不甘情不愿的情绪,丞相低声对群臣们说。

随着他这句话,各个角落所坐的书记官们也聚在了一起,然后对照了各自的笔记——每逢重大的会议,为了避免会议记录有所疏漏,所以在散会之前都会让书记官们来核对记录。而大臣们则各自喝茶的喝茶,闲谈的闲谈,等待着散会时间的到来。

过了一会儿之后,书记官们各自确认会议记录无误,然后其中一个书记官禀告了皇上,皇上也就点了点头。

“诸位需牢记本次会议的精神,另切不可将国家要事泄露于外界!”丞相心领神会,先叮嘱了群臣一番之后,再次向群臣们大喊了一声。“散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早已经在会议当中有些疲惫,等待着的群臣,听到了丞相的话之后,都次第站了起来,再度向皇上施了跪礼,然后他们次第离开了会议大厅,这些文武大臣将会把他们在本次会议当中所听到针对各自部门的指令,再向自己的同僚或者下属进行下达,将整个大汉的官僚和军事体系向皇上所指定的方向运转下去。

这正是皇上在多年的起家过程当中给大汉朝廷所确立的政治运行模式。尽管和之前的各个王朝相比,这套运行模式很多地方都显得不伦不类——比如御前会议的次数就超过了之前前明的朝会朝议,但是却一直运行有效,也成为了大汉在短短几年当中就创下了如此功业的最大保障。

皇上能够自出心裁,给大汉朝廷确立各种体制并且一直能够操作它行之有效地运行,确实让文臣武将们都心悦诚服。

然而,这些文武大臣们并没有全部走完,丞相王兆靖、财相陈宏、元帅石满强和征日主将赵松都在即将离开议事大厅的时候,被不期而至的侍从武官给拦了下来。这些侍从武官暗中告诉他们,皇上要留见他们。

在之前参加国事会议时,这群人都有被皇上在会议后留下来继续详谈的经历,但是没有任何一次能够给他们带来像这次这么大的震动。因为久经世故的重臣们,暗中都已经猜到了皇上是因为什么原因留见他们的。

他们很快就跟着侍从武官们的脚步,各自来到了之前见面时的小偏厅当中,而让他们微微有些惊愕的是,皇上和太子居然已经等在了这里。

他们下意识地想要再行礼,但是马上被皇上阻止住了。

“好了,现在外人都已经走了,留在这里的都是老人,还要那么多礼节干什么?坐坐坐!”

“臣参见皇上!”这几位重臣只得跟皇上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就各自落座。

等他们坐下之后,皇上还是笑容满面,好像心情挺不错的样子。

“嘿,你们今天吵得真是厉害啊,可把太子都吓坏了!他第一次列席会议就撞上了这样的大场面,实在走了大运了啊,哈哈哈哈。”

虽然皇上笑得貌似十分欢畅,但是群臣们仍旧心里十分忐忑,他们弄不清皇上这是真高兴还是暗自在讽刺自己。不过,从皇上的角度来看,他应该也不会愿意朝堂上吵成那样吧……

“几位叔叔……”眼见皇上如此说,太子大起胆子来插了话,劝起了几位重臣,“既然大家都心怀国家,都是一片赤忱之心为国效劳,那又何必为一些小事起了争执,伤了大家的和气,也伤了国家的体面……”

太子是在徐州出生的,也是这些徐州老兄弟看着长大的,他对这些叔叔们也充满了感情,所以没人比他更不愿意看到这些叔叔们在朝堂上公然起了争执,更不愿意看到他们互相对峙的样子。

太子这番话,让重臣们心里更加尴尬,甚至有些惶恐了。

“臣等有过,还请太子恕罪。”他们连连向太子告罪。

“叔叔们心怀国家,为国事如此操劳奔忙,何过之有?孤只是不愿意叔叔们如此争执而已。”太子连连摇头,表示他心里对叔叔们毫无芥蒂,“这天下就是靠着父皇和叔叔们精诚一心打下来的,也得要大家精诚一心才能维持,有什么大事不能好好商量?孤觉得叔叔们不用争论,大家各让一步,也就够了……”

各让一步,说得容易,但是这个哪里这么容易让步啊……四位重臣同时在心里苦笑,不过他们嘴上还是连连称罪,向太子保证不再争执。

“太子说得对,这天下还得靠大家精诚团结来维持着,有什么争执还是各退一步为好。”就在这时,皇上也突然开口了,“都是老兄弟,国事上意见不同,起了点争执,这很正常,谁也不能避免,但是吵成那样就不必了……”

当皇上这么说的时候,大臣们心里就不再那么平静了,他们都微微有些紧张,低着头仔细揣摩皇上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们都想着怎么分配日本的那些金银矿,这个本来没错,朝廷不就是为了这些东西打过去日本的吗?有了意见分歧也正常,都是为了各自的考虑,不过你们啊,毕竟是在不同的地方一直干了好几年,所以都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第1495章统治的艺术

皇上的脸上仍旧布满了笑容,“怎么把那些金银矿处置好,我心里已经有了底了,今天把你们叫过来,就是为了提前跟你们说一声……本来还是打算晚点说的,不过今天既然你们已经吵成这样了,那就早点跟你们说了吧。”

原来皇上早已经对这些金银矿的处置有腹稿了?几位重臣心下大惊。

皇上刚才在会议上的表现,已经让他们微微有些迷惑不解了,更让人震动的是,皇上居然早就在不动声色之间已经有了决定,但是却没有在会上说。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每个人都在心中思索,但是却怎么也没有头绪。

不光是重臣们,就连太子也茫然不解,不知道父皇到底用意为何。但是不管怎么样,父皇有个处置意见总比没有要好,所以他反而放心下来了一些。

“敢问——敢问陛下,到底将要如何处置呢?”定了定神之后,带着一丝期待,丞相紧张地问。

“你们今天都吵成那样了,我再不给出了一个结果的话,恐怕这阵子你们都睡不好觉吧?不过,如果过于偏袒你们一方,恐怕你们心里会更加兴。”皇上并没有直接说,而是先叹了口气,“这个皇帝其实也难当啊。”

“臣等绝无此意,还请皇上明鉴!”怨望的罪名谁也担当不起,因此大臣们个个都连忙跟皇上告罪。

“别那么紧张,我随口说一句。”皇上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