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附近村庄交易的地方,以物易物居多,而且八里铺的位置不好,运输只能依靠车马,成本太大。

之所以不满意,并不是因为这两处能带来的收益少,而是因为这两处都不是建酒坊的合适地点,严家庄靠近城池,周围没有足够多的土地和水源,而八里铺那边交通不便,距离云山寺又太近。

不过赵进也知道这种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耐心的寻找,飘香酒坊要在城外新建,寻找合适地方的消息越穿越广,不管是牵线搭桥的中人,还是想要讨好赵进的各路人士,都开始四处寻找。

新建酒坊地址要求有足够好的水源,地势要平坦,交通要方便,还不能距离城市太远,徐州并不是蛮荒边境,身处大明腹地区域,好地块早就被人占去,临时想找却不是那么容易丁。

其实三仙台的何家庄就是这样的地方,交通便利,庄子里有河流溪水,又有几口好井,毗邻集市,燃料、粮食和成品都可以顺畅进出,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这样的地方是何伟远的命根子,怎么可能出让。

在这何家庄附近的老住户都摸清了一个规律,每年十一月,何家都会大张旗鼓的恭迎贵客上门。

何伟远何员外在三仙台这边是天一样的人物,他客客气气恭迎的客人那一定了不得,有好事的看过客人,本以为是些富贵人物,没曾想都是粗手大脚、骑马带刀的江湖豪客,一般都是何家有十几辆牛马大车出门,然后这些江湖客跟着回来。

三仙台何家庄是个四方交汇的市集,这里的人也算见多识广,细看下来,这些骑马带刀的汉子却和寻常的江湖人不太一样,不怎么嚣张谈笑,十分警惕的看着四周,而且极为守规矩,这样的人物,也只有徐州参将身边家丁亲兵能做到。

外面的人胡乱猜测,何家规矩很严,下人仆役就算知道也不会言语,到这个时候,他们也顾不得闲谈议论,因为太忙碌了。

每到这个时候,自家老爷就会采买各色礼物,亲自过问厨房的酒菜预备,甚至还会从徐州那边雇来上等粉头,莫说这个,有一年客人看上了内宅伺候的丫鬟,本以为老爷会勃然大怒,没曾想老爷依旧笑嘻嘻的送上。

外人看起来严整警惕的汉子们,在何家庄园里面就随便很多,屋子里的火墙火炕都烧得火热,酒肉流水一般送上来,还有娇滴滴的婆娘伺候,各个快活的很。

而何员外则是在自己的书房里待客,书房里也是温暖如春,这边是上等人的处所,当然不会像外庄屋子里那么放浪形骸,可做菜的厨子是从海州第一等酒楼请来,粉头是扬州那边上等货色,想要什么庄子里没有的,立刻会有庄客快马出去置办。

不过此时,粉头在隔间等着,连何员外一贯信用的周学智都在门外站着候命,书房里只有两个人对坐。

一张圆桌摆在两人之间,坐在何伟远对面的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他脸色黝黑,皱纹密布,没有丝毫的富贵气派不说,甚至连江湖客的凌厉之气也没有,看着就像是个久经风霜的老渔夫,不过他在好似世家子的何伟远面前没有丝毫的局促紧张,反倒是谈笑自若。

“每年都要带着儿郎们过来叨扰何会主,真是过意不去。”

何伟远笑着摆手,何家庄的人如果看到他这个表情,肯定会吓得跌倒,什么时候何庄主能这么和气待人了。

“自家兄弟何必说这样见外的话,我这里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个人,也就是徐兄弟你们过来才热闹些,我巴不得你们来呢!”

两人相对大笑,笑声停歇,被称作徐兄弟的那位一指桌边摆着的二十个小木箱,开口说道:“按照往年的老规矩,何会主点完了银子,我这边的差事也就了了,再住一天就回山东,那边也该准备过年的事情了。”

何伟远笑着点点头,弯腰拿出一个半尺见方的木盒,看着颇为沉重,要双手才能拿稳,何伟远递过去说道:“给弟妹和侄女的小玩意,这也是往年的老规矩,徐兄弟点看下。

“总是让老哥操心。”那徐兄弟称呼变得更亲热了些,伸手接过木盒,那边何伟远双手,他单手就稳稳拿住。

放在桌上打开,屋中立刻明亮几分,木盒里都是金饰,雕工纹样什么的只能说中等,但成色和份量却是实实在在,八十两只多不少。

这位徐兄弟脸上被金光映照,露出了些迷醉的神色,随后这迷醉变成了不舍,在那里犹豫了下,伸手拿出一个金镯子,然后把木盒递了回来。

何伟远满脸错愕,也不伸手去接,只是问道:“徐兄弟这是为何,不认我这个老哥了吗?再这样,老哥可是要生气了!”

那徐兄弟手就那么稳稳举着,脸上却浮现出苦笑的神色,两个人就这么僵持了会,何伟远脸上的客套笑容消失不见,漠然的伸手接过。

就这么沉默片刻,那徐兄弟沉吟了,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压低声音说道:“何会主,这些年你做的一直不错,兄弟这边承你的情,山东总坛那边也记着你的功劳,不过明年章程就要变了。

何伟远神色没什么变化,只是端起酒杯抿了口。

第181章真是好酒

那徐兄弟却自己拿起酒壶倒了杯,把酒杯放在鼻尖闻闻,叹气说道:“这绍兴的花雕味道厚,可爷们们奔波在外,还是要来两口烧酒暖身子,以往何会主你这边的酒做得厚道,下料足,不掺水,河上、湖上还有沿路的人都爱喝,可今年你们徐州又出了那个什么汉井名酒,偏生还让河上的兄弟们喝到了那酒的确是好,赶得上山西那边一百几十文一斤的上等货色了。”

这边徐兄弟感慨,何员外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不过很快换上笑容,开口说道:“那酒的确不错,我这边也备了些,来人,换汉井名酒上来。”

外面答应了声,没多久就有下人拿着酒壶进来,何伟远给对方斟满,那徐兄弟先是闻闻,然后一口喝下,哈了口气感叹说道:“这才是爷们喝的酒,这时候风跟刀子一样,一口酒下去,浑身都热了。”

何伟远脸色又是阴了下,还没等他恢复掩饰,对面的徐兄弟直截了当的说道:“老何,何老哥,教里的事情不去说了,兄弟我说几句私话,我经办这趟差事差不多十五年,没你老哥的照应,咱们水上陆上也不会走的这么顺畅,更别说因为这趟差事,我们徐家有了今日的位置,于公于私,兄弟我都该照应你何老哥。”

话说到这个地步,何伟远反倒不出声了,却给自己倒满了一杯,抿了口放下杯子,沉默的摇摇头,过了会才开口说道:“的确是好酒。”

“可交情归交情,这汉井名酒已经出来,已经被教中兄弟们喝到,而且河上不少人已经知道,有这好酒在,而且价钱差不了许多,谁还会喝何老哥你这不太好喝的土烧。”这徐兄弟继续说道。

何伟远无力的笑了笑,摇头说道:“鸿举老弟,这土烧本来上不了大席面,老哥我在家都是喝山西那边的烧刀子和绍兴酒的,你说的也没错,这劳什子汉井名酒味道的确不错,我都觉得好。”

徐鸿举点点头又是说道:“好酒价钱又不太贵,河上陆上这么多人知道,我这边要不去采买贩卖,肯定会有别的人去,到时候别人赚到银子,兄弟我这边赚不到,山东那边怎么看,教里怎么看,我兄长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容不得这样的闪失啊。”

何伟远刚要说话,那徐鸿举从座位上站起,抱拳作揖说道:“何大哥,这次真的对不住了,兄弟和大哥打声招呼之后,就要去徐州城那边谈这汉井名酒的事情了。”

“快坐下,快坐下,鸿举你这么折腾,这不是和我见外了吗?”何伟远脸都扳了起来,连声说道。

徐鸿举看到对方神情真诚,语气真挚,这才落座,何伟远这次脸上却换了表情,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果我这边来卖这个酒。”

这边欲言又止,徐鸿举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压低声音说道:“做这酒的小爷不简单,在邳州那边都能听到他的名号,想要包销不那么容易?”

两人对视一眼,都是笑了起来,徐鸿举端起酒杯说道:“老哥你若能卖这个酒,咱们兄弟们当然一切好说,我听说这酒用得可是高粱,那稀烂贱喂牲口的粗粮能值几个钱,和米麦这么一倒,利实在太大了。”

何伟远突然又说道:“如果没有这汉井名酒,是不是也只能喝何家庄的烧刀子?”

徐鸿举一愣,随即笑出声来,连连点头说道:“河上的爷们们也没那么娇气,有好的喝好的,没好的,怎么不是将就。”

何伟远笑着给徐鸿举斟酒,然后又把被推回来的木盒递了过去,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拿着,明年肯定还是咱们兄弟做生意。”

“哦?老哥你有这么大的把握?那小弟可不客气了。”徐鸿举话里有话的说了句,笑着接过木盒。

接下来就是宾主尽欢,下人进来添了几次酒,何伟远喝的很节制,那徐鸿举差不多一个人喝了一斤多下去,这汉井名酒可是实实在在的烧酒,酒量再大,也是要酒意上头,晕乎乎的被两个粉头搀扶出去休息。

屋中只坐着何伟远一个人,有下人想要进来收拾,探头看了下觉得不对,又急忙的缩了回去。

又过了一会,何伟远突然抓起手边的青瓷酒壶,猛地摔在了地上,瓷片碎了满地,外面两个带刀的青壮汉子急忙推门,然后又急忙退回去。

“学智。”屋中传出吆喝。

一直等在外间的周学智连忙整整衣服,快步走了进来,他只做看不见地上摔碎的酒壶,上前说道:“老爷有什么吩咐?”

“淮安府那边的人还在庄子上住着吗?”

“回老爷的话,都在外庄宅子上住着,有五十个人看着那边,出不了事。

主仆问答两句,本来已经恢复镇定的何伟远脸色又阴沉下来,开口说道:“五百两银子就请了这么一帮废物,动刀子的能耐都没有,见面就跑。”

周学智脸色僵了下,缓声解释说道:“老爷,城内那酒坊的护卫小的也去看过,的确是虎狼之士,隐约有点武将亲卫的架势,淮安那些人不敢硬碰也难怪。”

何伟远脸色更不好看,在那里沉默了好久,才抬头说道:“学智,你把那帮人的头目带过来,我有件事让他们去办。”

冬日天寒地冻,不过地里农活结束,临近腊月,很多人都在忙碌过年的事情,街上的闲人反而多了,货场周围也比平时热闹了不少。

原本已经把围墙修起来,可招募的人员增多,暂时又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那围墙就成了阻碍,训练都要分批进行,原本石满强和吉香还有些舍不得,不过赵进于脆利索的做了决定,拆掉围墙,保证训练场地。

没有墙壁的阻碍,闲人们也可以尽情观看,虽说训练枯燥,可总比发呆闲坐强,还有不少孩子跟着比划,弄得好似集市一般。

酒坊那边的防御大大加强了,赵进和伙伴们每晚必定有两人在那里值班,家丁的数量保持在六十人左右,连不当班的工匠和伙计都有三十个待命的,当然,这些做活的人不用出去打,但要随时准备放哨和灭火。

花了这么大力气戒备防御,事情的发展还真和赵进的预测一样,或许敌人觉得自己招数用尽也没有一点效果,所以放弃了骚扰和攻击。

一直到腊月初,飘香酒坊都安静无比,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事端,虽说大家松了口气,但也让众人很不舒服,好像憋足了力气一拳打出去却打在了空处,让人不爽利的很。

无事总归最好,绷紧了弦的家丁们开始放松下来,重新把重心放在了训练上,而且刘勇布置下去的探子们回报,最近酒坊周围探头探脑的人少了,最多的反而是过来看个热闹的本地闲汉。

汉井名酒虽然紧俏,但价钱算不上太贵,喝过瘾不行,零着买点回去解解馋,是个人家就能做到,喝了后都觉得好喝,好事的人也多,心想这么好的酒居然在城南这样的破烂地方做出来,这里难不成有什么灵气,过来看看。

过来看看热闹,也算不虚此行,看看四处来到的客商,闻闻酒坊里飘散出来的酒香,大家彼此议论,都把这酒坊传的神乎其神,什么酒坊这边有几口井,这井水是沾了仙气的,还有说什么运河改走迦河,有那灵气憋着出不去,都被这酒吸收了,要不然高粱那种破烂粮食,怎么就能出这么好喝的酒。

这帮闲人们天马行空的联想和议论,过来买酒提货的客商们少不得也听到不少,信或不信,这些闲话总归是个谈资,就这么一来二去的,徐州城内城外还真就有了传闻,说汉井名酒之所以好喝,就是因为用来做酒的井水,是汉代就有的了。

明白人都知道这是个笑话,几千年下来,就算真有汉代的水井,也早被埋在地下不知道多深的地方。

这种有利于销售的传言,赵进自然不会去管,实际上酒坊现在很发愁水源,酒坊每日出酒这么大的量,用水也是极多,周围几口井的井水已经有点不够用了。好在冬天酒粮发酵的时间变长,产能一直提高不上去,所以还能维持下去,不过这件事却让赵进更急着寻找城外的新地方。

足够宽敞,足够便利,靠近水源和粮田的地方不太好找,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很热心,介绍过来各种地方,不过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赵进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这样的好地方早就成了豪强富贵之家的庄园田产,怎么会空出给自己用,偶尔碰到两个合适的,却是云山寺的产业,尽管双方生意上的关系颇为密切,可赵进却小心为先,不给对方钻空子的机会。

严黑脸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心,城内两处杂货店,其实是云山寺的产业,不过和严家庄一样,地契文书上都是严黑脸的名字,被严黑脸直接拿过来献给赵进。

第182章年会分红

不管是城外的严家庄,或者城内的杂货店,这盐货分销的生意利润其实不大,每月净入三百多两总是有的,可这买卖盐货的生意犯忌,所以官府那边必须要打点,知州衙门和城外巡检两处就要抽走一百七八十两,再扣掉杂七杂八的,剩下的也不多。

原本严黑脸觉得跟上赵进这样的豪杰人物,这些常例也不用给了,每月也是好大一笔银子,不过赵进在这上面却不含糊,该给的一文不少。

正因为按照规矩来,所以严黑脸献上来的这些买卖并没有给赵进带来太多的收入,充其量也就是锦上添花。

在十月底的时候,赵进和伙伴们戒备非常,已经做好了开打的准备,就连他们的父辈都已经开始活动,陈武和赵振堂出面请了几次酒,捕房里的捕快,白役差人里的头目们,各房相关的书办小吏,在酒席上打了招呼,孩子们做事可能没分寸,到时候少不得请各位多多照应。

如今徐州城内谁不知道赵进这伙人的本领,更有不少人跟着得了便宜,听了这个招呼,都是热情应承。

至于知州、同知、推官这一类有品级的官员,早就备了厚礼送进去,让他们到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做了这么多准备,紧张备战,谁也没想到突然间就安静下来,太太平平的一直到了腊月十五。

除了全是自家人操持,没有雇佣外人的店面,店铺之类的在腊月二十这天就要封店放假了,忙碌一年,要让店里上下回去好好过年,作坊工场之类的放假更早,当然,徐州城内凋敝,商行店铺之类的也没多少家,作坊工场之类的更不必说了。

不说别家,城内最大的作坊就是飘香酒坊,里面差不多百多号人在忙碌,而且真是昼夜不停的辛苦,虽说吃得好,工钱拿的足,可这么几个月下来,大家都也都点顶不住了。

赵进也体谅这一点,准备让他们在腊月二十这天放假,腊月的工钱按照足月发放,普通的伙计翻倍,工匠们还有分红,虽说出不去酒坊区域,但你想给家里银子或者给家里买年货,酒坊都可以代为转交,而且让你在边上看着。

如果你想要家人团聚,酒坊区域内也有宅院,你可以带着家人住进去,只不过三年内你全家人也不要出来了。

若说开始时大家还有些害怕和担心,现在不少人都看明白了,这位小爷虽然手眼通天,却说话算话,而且在这酒坊里太太平平,吃饱穿暖的,让家里人进来算是一起享福,所以不少人都把家小接了进来。

但他们想要放假过年,外面的客商们却不同意,到了腊月各家屯着的酒全部加价卖了出去,而且还有大量的需求,谁家过年手头不宽松点,买点好吃好喝的犒劳下自己,飘香酒坊冬天产量下降本就让人恼火,到这最赚钱的时候反而要停工,放着钱不赚,谁也不会愿意。

结果客商们主动要求加价,给工匠和伙计们三倍的工钱,要让他们最起码到腊月二十七这天再休息,而且正月初七最起码要开一口烧锅。

工钱高了,累也不累了,工匠和伙计们兴高采烈的上工开工。

这些被酒坊雇佣的人还有个过年的概念,家丁们则是不要想了,不过这个也是理所当然的,你已经是别家的人了,还想着回自家过年?

再说赵进做的足够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