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8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看到法皇陛下突然驾到之后,头发花白并且留着长胡子的花山院定好连忙向天皇陛下行礼,而兴子天皇因为正在用心写字,所以并没有发现父皇的驾临。

一身黄袍的她照着桌上的字帖,一笔一划地写着,纤细的头发飘散在肩头后,则埋首在书堆当中模样,看上去倒是颇为有趣。

花山院定好原本想要叫她跟法皇行礼,但是法皇却摆手阻止了对方,然后轻轻地走到了她的旁边。

兴子天皇混若未觉,只顾着写完面前的字帖,她皱着眉头,写得十分缓慢,好像手中的毛笔有千钧之重一样。不过,在法皇看来,字已经有模有样了,虽然缺乏那种飘逸的神采,但是笔力已经到位,而且架构也颇有行书的神韵。

只是内容却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

正在法皇的注视下,兴子将笔稍微一收,写完了一个‘里’字,将法帖写完了一个段落。接着,她轻轻搁笔,伸了个懒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是完成了什么艰巨的任务一样。

然而,正当她还在为自己初步的成绩感到颇为自得,想要叫旁边的老师来评鉴一下时,她面前的纸却被骤然抽走了。

她抬起头来,发现拿走书帖的不是权大纳言,而是法皇。

“父皇!”她连忙想要行礼,然后确实法皇用手压住了肩膀。

“不用了。”法皇一边安慰自己的女儿,一边拿起书帖仔细看了起来。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法皇面无表情地念,一直念到了最后一句,“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陛下的字越写越好了。”花山院定好谄笑地走到了法皇的身旁,恭敬地对他说。

“字是不错……”法皇仍旧面无表情,然后抬起头来冷冷地盯着对方,“可是,为什么要让兴子写这个?”

“陛下?”法皇的恶劣态度,让花山院定好心里有些惊慌,但是他却不明白陛下为什么恼怒。“这……这……”

“让一个幼龄稚子学写这么长的诗,而且还是《长恨歌》,这也太不合适了吧!”法皇皱着眉头对他说,其中的怒意十分明显。“爱卿,我之前就听说你并不热衷于对兴子的教习,但是没想到你居然随意敷衍到了这种地步!兴子的教育有关国本,如果你不想要承担这份重任的话,那跟朕直说就是了,朕大可以另选贤能!”

“陛下……”花山院定好被法皇这一怒给吓得几乎无所适从了,全身都发抖了起来,“臣……臣绝无此意啊!是太后对臣说陛下的学问已经有了精进,所以让臣开始教汉诗……所以臣才选了这首诗教给陛下的。”

从平安时代开始,日本人一直十分仰慕大唐的文化,而且十分推崇大唐的诗歌,几乎人人都会吟诵那些知名诗人的诗作。而这些诗人当中,最受欢迎和崇拜的诗人就是白居易了。

在平安文士大江维时编辑的《千载佳句》中,共收中日诗人诗歌一千多首,而白居易一人之作品即占了五百多首,几乎接近占了半数。在当时有名的文人公卿藤原公任所编纂的诗集《和汉朗咏集》中,共收录接近六百首诗,其中白居易的诗就达一百三十九首之多。在这一时期问世文学作品比如的《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作品中,处处可见对白诗的引用,尤其是《长恨歌》一篇,更是成为了源氏物语的主轴。

日本自从平安朝开始,文坛崇尚汉诗文,每当文人或者贵族相聚以及饮宴,大多都会吟诵汉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而对大部分初学汉诗的人而言,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是难以作出好诗的,这就需要一种范例或辞典,以供借鉴模仿,由于其诗通俗到“老妪能解。”的程度,无论是本就喜爱他的文采的文人贵族,还是一般的平头百姓,都能做到雅俗共赏,白诗自然也就成为了人们眼中最佳的学习教材。

比较起来,李白过于飘逸,杜甫则过于沉重,而平实当中又有娴静和哀愁的白诗则更受日本的文人贵族喜爱。

而白诗当中,最受推崇和喜爱的当然就是《长恨歌》,这首凄凉哀婉的长诗千百年来都让这些公卿贵族深感共鸣,所以当从太后那里得到了继续教汉诗的命令之后,他选择长恨歌来教兴子天皇也就顺理成章了。

他绝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因此而惹来法皇陛下的雷霆之怒。

虽然到了如今这个时代,朝廷的力量早已式微,当今法皇的权势也无法和之前的法皇们相提并论,但是对花山院定好这样的公卿来说,法皇陛下的怒气仍旧具有足够的威慑力。

他全身都在发抖,一副想要辩解却又不敢多说的样子。

而兴子却不明所以地在两个人当中扫视着,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怎么父皇一过来就对权大纳言发怒。

不过她心里并不喜欢老古板并且有些严厉的权大纳言,所以反而心里对此感到有些高兴。

“就算太后下了这样的命令,你也不能随意选诗文来教!”法皇仍旧一副余怒未消的样子,“白诗里面好诗无数,有许多比长恨歌更适合现在的兴子,你就不知道另行挑选吗?!”

“臣……臣知罪了……”花山院定好终于承受不住压力了,他低下了头。

“算了,自己去太后那里告罪吧,”法皇重重一拂袖,示意他离开,“朕知道你们都已经闲散惯了,视教授兴子为苦差,整天就想着应付了事,罢了,你们不肯用心,以后朕就自己来教兴子。”

“臣知罪,臣告退……”花山院定好战战兢兢地告退,然后离开了常御殿。

说实话,其实他也正如法皇所说的那样,心里并不喜欢这个差事,一般来收,能做天皇的老师是好事,可是兴子天皇身为女流,显而易见在不久的将来就只能让位,做她的老师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只是浪费时间精力而已。自从被指派了这个任务之后,花山院定好只觉得苦不堪言,如果能够借着这个机会免去这个差事的话,倒也算是因祸得福。

当他带着惊慌与喜悦并存的心情离开了之后,法皇又重新看向了端正地跪坐在书桌前的兴子天皇,这下他的表情要和缓许多了。

“兴子,吓到了没有?”

兴子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事,不过显然她还是有些害怕的。

“没关系,父皇只是担心你而已……”法皇伸出手来,颇为爱怜地摸了了一下她的头,“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是这么漫不经心地教你,朕刚才已经说了,以后朕就先住在这里吧,你的功课也由朕亲自来教授,一定可以把所有的学问和技艺都传授给你,让你不逊色于之前任何天皇。”

听到了父皇如此富有感情的话,兴子天皇终于笑了出来。“谢谢父皇,兴子一定会认真学习课业,再也不让父皇担心了。”

她倒不是因为得到了一个用心教授艺业的新老师而高兴,真正让她喜不自胜的是,从小就对她十分淡漠的父皇,这次居然对她这么亲热,不光要亲自教授她艺业,还要和她住在一起。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父母的关爱更加重要的事情了。

“乖孩子。”法皇将女儿轻轻搂抱了一下,然后将自己刚刚写出来的那些书帖拿出来放到了桌子上,“你先看着这些书帖临摹吧,先从临摹做起,你行书有问题,笔意太厚重了,不够飘洒。”

“是!”兴子马上点头,然后拿起笔来就在纸上挥毫,认真的劲头居然比刚才还要多了几分。

法皇一直面带笑容,不时地在旁边评点,偶尔还抚摸兴子女皇的头发以示鼓励。然而,看上去父慈子孝其乐融融的一幕,在如今这个箭在弦上的背景下却多了说不出的意味。

法皇要住在这里,当然不光是为了教女儿写字而已。

他要将身为天皇的女儿,以及代表着日本国统治权的三神器都掌握在手里,不管到时候是携带他们逃跑,还是拿着天皇和三神器作为号召来鼓动人心、保全自己的地位,这都是最为有用的工具。

在南北朝时代,为了反抗足利尊氏和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就是挟持着三神器逃脱的,而室町幕府在他逃脱之后,也另立了天皇与之对抗。吸取了前人的历史教训,他也必须先住在女人所居、收藏三神器的地方,以便在适当的世界快速逃亡,而幕府想必仓促之间也无法另立天皇了。

父女两个其乐融融地写着字帖,而这个时候,得到了花山院定好报信的太后德川和子也带着女官从自己的御所来到常御殿当中。

因为刚才花山院定好一副战战兢兢魂不守舍的样子,并且还说圣上发了雷霆之怒,所以她也有些害怕,生怕兴子也因此遭受到池鱼之殃。当来到房间内,看到这其乐融融的一幕时,和子皇太后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陛下……刚才是为何事发怒?”她小心翼翼地走到法皇的旁边,伸手揽住了法皇。

因为她最近刚刚生产,诞下了一位皇女,所以身体有些虚弱,脸色发白,而且声音听起来也有些弱气。

“你来了?”法皇脸上的笑容敛去了,然后将刚才兴子天皇所临的《长恨歌》书帖随手递给了和子,“这些人,教兴子也教得太敷衍了!兴子才多大的年纪,又还是女的,结果他们居然叫她临长恨歌!这真是不知所谓。”

和子还是有些不明所以,她默默地接过了兴子的书帖,然后仔细看了起来。

虽然是武家出身,但是和子从小也接受了传统的文化教育,而且因为久处京都的缘故,她对文学一道也并非全然没有了解,白诗自然不在话下。她仔细看了看,觉得女儿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顿时心里倍觉欣慰。

花山院定好的安排,在她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长恨歌这样的杰作,兴子早一点接触也没什么。不过,既然法皇为此而生气,那当然不能把这种想法说出来。

“陛下说得对,这确实有些不太合适。”她轻轻颔首,不过很快就又微笑了起来,安慰法皇,“不过您看,兴子的字是越写越好了,真是不枉大家的悉心教导。”

“你也不用为他们说好话,他们哪里用心教过啊?只是兴子天赋过人而已。”法皇仍旧皱着眉头,“还有,你也不能光把事情都推给别人,兴子的教育你自己也要过问,不然她怎么可能学得好?”

“权大纳言确实有过错,还请陛下恕罪。不过权大纳言也是一片好心,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是还请陛下能够原谅他。”和子皇太后低声道歉,“以后我们会更加用心地教导她的。”

“你们这么不懂,朕怎么可能放心!”法皇长叹了口气,“朕原以为自己出家了以后,你们能够照看好一切的,结果没想到就连兴子的教育都做不好!天皇身负天下之望,你们怎么能够这么轻忽对待呢!也罢,既然如此,那朕就再辛苦自己一回吧,这些时日朕就呆在这边,亲自负责对兴子的教育,你们做不好的事情,朕就亲自来做吧。”

“陛下……这是真的吗?”和子睁大了眼睛,一时间竟然难以相信自己听到的事情。

“当然是真的了!”法皇没好气地说,“有你们这些人在,朕想休息一下都做不到了,真是岂有此理!”

“太……太好了……”愣了片刻之后,和子突然脱口而出。

第1602章密谋和鼓动

虽然是被法皇严厉地呵斥了,但是她并不因此而生气沮丧,甚至反而有些开心。多年来,因为和德川幕府关系不睦,所以连带得她和她的儿女们也经常被法皇所迁怒,自从法皇退位出家之后,情况就变得更加严重了。她自己还能够忍受,却十分担心女儿兴子因此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和成长,时常为此烦扰不已。

今天看到法皇居然出奇地关心起了兴子的艺业,还决定亲自来教导兴子汉文汉诗,这又怎能不让她喜出望外?不管法皇能够教得多好,至少兴子可以因此而多喝父亲相处,享受正常的人伦之乐。

“臣等有罪,还请陛下恕罪。”很快,她又发觉自己这么表现有些太过于失礼,连忙开始告罪,只是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无法抹去。

接着,她走到了兴子天皇的身边,然后将跪坐在地的她抱了起来,“兴子,还不快点向父皇致谢?”

“已经谢过了……”兴子低声解释,但是无从抵抗母亲,最后只得重新跪在地上,郑重地再次向父亲行礼致谢。

“好了,对父亲要这么多礼节做什么?”法皇不以为然地伸手将兴子又抱到了自己的怀里,然后将笔送到了她的手中,“兴子,来,先把还没有写完的地方写完吧。”

看着难得如此亲昵的父女,和子皇太后突然感觉眼角一酸,差点就要流下眼泪来,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

毕竟是父女啊,纵使有外物的干扰,亲情是怎么也无法磨灭的。她欣慰地想,同时自己也凑到了两个人身边,在旁边看着女儿写字。

然而,虽然身处在这其乐融融的一幕当中,法皇的思绪却要比起妻子和女儿要复杂得多。

他能够感受到她们的意外和惊喜,也因此发觉自己之前亏欠了她们太多了,以至于做了这一点点事都会被感激成这样。

只是,她们又怎么会知道,自己这么做,其实动机并不纯粹呢?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他的脑中又回荡起了《长恨歌》的那些熟悉的诗句。

刚才看到长恨歌这些诗句,他之所以会那么生气,不光是想要找个理由借题发挥,给自己住进常御殿当中制造借口,而且也是有一点点触景伤情的感怀。

现在因为自己的决定,她们这么高兴,她们又怎么会知道,自己已经暗地里将她们卷到了一个几乎可以吞没任何人的可怕漩涡里面呢?

尤其是和子,到时候朝廷和江户正式决裂,她不仅要面临更加为难的处境,也许甚至还会有更加不可测的危险,想一想都会让人觉得可怕。

可是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那再犹豫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他知道自己只能在已经无可挽回的大势当中,尽最大的努力来让一切按照心意来实现。

亏欠你们太多了,只要能够夺回朝廷的大权,我一定会好好保护你们的。法皇暗暗下定了决心。

寂静的宫墙和殿宇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似乎都在静待着风暴来临的那一天。

和法皇父女一样,周璞这些时日一直都躲藏在桥本家,因为闲来无视,所以他也天天阅读藏书,顺便以写字打发时间。他知道他的到来意味着什么,日本朝廷那边对他肯定会有些措手不及,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商讨应对的方略,所以他并不着急。

他仅仅只等待了几天,右大臣二条康道的府上就给桥本家递来了一个消息——为了庆祝自己儿子的生诞,左大臣一条兼遐大人打算在庐山寺内举办诗会,邀请一些和自己一样大的年轻人饮宴,桥本实清也要参加,为客人们吹奏助兴,时间就定在两天后。

周璞当然明白这个邀请所代表的意义了,他停下了自己的闲暇活动,开始为之后的谈判构思方略,同时也在罗列自己需要在谈判当中提出的条件。

现在大汉的军队还没有打过来,他对日本的朝廷还没有威慑力,所以如何既达成国内所期望达成的条件、又不至于吓退日本朝廷,这中间就需要一个微妙的平衡,实在要仔细把握。

有事的时候,时间就流逝得非常快,很快就来到了一条兼遐预定举办饮宴的时间。就在天色已经到了傍晚,即将入夜的时段,周璞小心地戴上了头巾,装扮成了桥本实清的仆人,跟着桥本实清一起向城北的庐山寺走了过去。

因为被剥夺了实际权力,所以朝廷公卿们有的是闲暇时间,饮宴活动几乎连续不断,再加上一条兼遐年纪轻轻,更加喜好游乐,经常和同龄人举办类似的聚会,于是这场饮宴根本不惹人瞩目,大家只当成是左府大人又来了玩兴了吧。

当周璞来到庐山寺的时候,他发现这里已经来了几个人了,他们都穿着朝臣们所专用的小直衣,头上还戴着弯弯的竖起来的立乌帽子,看上去仿佛是参加一场真正的宴会一样。

而周璞马上发现,右大臣二条康道正在其中。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二条康道也发现了周璞,然后拿起了自己手中的折扇向周璞飘摇了一下,示意他走到自己这边来。

因为算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所以周璞稍稍犹豫了一下。

二条康道微微笑了起来。

“天使无须顾虑,今天到场的都是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他们都是值得信任的,不用再躲躲藏藏了。”

周璞这才放下心来,然后脱下了头上的帽子,环视周边,向这些青年公卿们作揖。虽然行的是中国的礼节,但是因为剃了半个光头,所以看上去怎么都觉得有些怪异。

不过今天的来宾们却并没有人在乎这种怪异感,他们齐刷刷地将目光放到了周璞身上,仔细地打量着他,目光热切,而且还互相窃窃私语,简直是把他当成了什么稀奇古怪的新奇玩意儿一样。

周璞被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