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8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踌躇了片刻之后,曾我古佑同意了老中大人的看法。

接着,他亲自发布了紧急的布告,要求平民先离开长崎躲入山林,然而为了作战之用,粮仓并没有打开,只是要求平民们自带粮食而已,这等若是让他们离开长崎自生自灭了。

长崎的平民大多数当然不愿意离开,但是在曾我古佑的督促之下,他部下的士兵开始进行了强行的驱赶。长崎本地的防兵还好,毕竟是本乡本土,但是各藩派来的士兵哪里还肯客气,一边驱赶居民一边顺手抢掠,将他们的财物据为己有,这种事曾我古佑虽然明令禁止但是因为人力所限无法禁绝,只要无奈地看着几天之内就让长崎变成了哀鸿遍野的地方。

就在他们紧张至极地做着各种准备,唯恐时间不够的时候,大汉的军队却已经在釜山集结完备,整装待发。

清晨的光线十分冷冽,一切都好像被蒙在了青色的纱帐当中。然而,一艘艘军舰和运输舰停泊在了釜山港当中,它们都已经张满了巨帆,远远看去,犹如一片白色的大氅,招摇在天地之间,一看就让人心气为之所夺。

一队队的士兵在沉默当中登上了海船,他们的兵器都已经擦得锃亮,身上的衣物也被修整得十分整洁,看上去是即将参与一场大阅兵仪式一样。然而,就在这个五月二十四日的清晨,他们当然不是要参与一次平常的简约,而是作为整个征日大军的先遣军去进攻九州,打响这场两国之间战争的第一枪。

因为战前军官们就已经将本次作战的目标告诉给了所有士兵,而且事前就进行了多次演练,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也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在哪里,所以并没有人感到慌乱,大家以一种近乎于肃然的神情登上了舰船。

不过,此次战争最重要的一群指挥官们还并没有登船,因为他们在等待太子殿下为他们亲自送行。

为了明确军官的阶级,同时也是为了宣示自己的地位,这些军官们都穿着最新的军服,同时胸前别着自己历次作战当中所得到的军服。在初现的晨曦的照耀下,一枚枚勋章光彩夺目,在太阳的照耀下,放射出灿烂夺目的光彩。

而太子殿下也在这群人当中,为了今天的仪式,他今天特意穿了一身定制的红色军服,胸前虽然并无勋章,但是面孔严肃中又带着威严,俨然有几分父皇的英武之气。

他拿着望远镜,紧张地看着远处的军队运动。

就在他的注视下,一排排士兵在他的眼前登上舰船,向着远方的岛国远征,为他家的基业而奋勇效死,这种场景又如何不让他感到激动?

就在他的参与和监督下,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士兵们也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训练和供应,精神饱满战意高昂,纵使人数不是很多,但是足以成为一把利剑,刺破对面岛国的任何敌人。

现在……利剑已经拔出了鞘,剩下的就是看如何饮血而归了。

迎着略带腥味的海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最近天天在海边,他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种气味。

片刻之后,他定下了心神,重新回过头来,看着这群即将作为指挥官决定战争胜负的将领们。

“各位接下来还要奋勇搏杀,所以我也不打算长篇大论来扰乱诸位的心神了……”他看着他们,一字一顿地说,“我只想说一句,国家和父皇将重任托付到了诸位的身上,那是对诸位绝对的信任,还请诸位不要辜负父皇的信任。”

“臣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为国家打赢这一仗!”赵松深深地躬下了身,“还请殿下放心,我赵松纵横沙场这么多年,未逢一败,杀得女真人和蒙古人闻风丧胆,区区一些日本人,又算得了什么!”

“提携玉龙为君死,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时候,黎黄河也在旁边大声喊了出来。

尽管这两句诗出自不同的唐诗,但是此时截取起来拼在一起,竟然让人觉得十分应景。

“提携玉龙为君死,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他人也跟着喊了出来。

“好……好,诸位有这样的意气,那就最好了,只盼诸位早日将捷报传来。”太子欣慰地笑了起来,“后方的问题你们也不用担心,我这边亲自在釜山督办,谁也不敢不用心,绝不会让你们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却少了供应。”

“我大汉的精锐天下无敌,只是远征在外怕有后勤困难而已,只要后勤跟得上,那我们还有何惧?”赵松大笑,“还请殿下静候捷报吧!”

“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让你们安心打仗的。”太子也笑了起来,“另外,在战阵当中厮杀之余,我还要请各位多保重身体,也要多珍惜士卒,国家是等着要大大封赏你们,回来的人越多越好。”

“是!臣等明白!”这一群人同时喊了出来。

就在这时,太阳终于从海面上完全露出了行迹,在深紫色的大海的衬托下,犹如一颗刚刚被巨龙吐出来的金丹一样,太子仰起头来看着这一幕,尽管这些天来他不知道多少次看到了这样的盛景,但是每次看到的时候都不禁心旷神怡。

“那就祝诸位一路顺风了!”他突然大喝,然后对着海面挥了挥手。

如同得到了命令一样,这些军官同时对他垂首告辞,然后纷纷转身向海滩走了过去,然后登上了等待他们的小船,小船载着他们向战舰行驶了过去。

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就成为了这次远征的主脑,也成为了数百年来中原王朝征服日本的努力的最高执行者。

而就在这个早晨,在大汉的京城,同样又是躁动不安。

在早晨的阴云下,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中年人,在几个人的陪同下,快步走入到了大汉商业部衙门的官署当中。

他就是幕府驻大汉的使节柳生元斋,因为幕府与大汉的贸易纠纷的缘故,最近几个月来一直都在大汉京城当中,同大汉的官员们谈判讨论如何解决纠纷。

但是,因为精神上持续不断的压力,他已经苍老衰弱了许多,脚步比之前也松弛了不少。不过这倒不是因为大汉给他的待遇不够好,而是因为来自于精神上的压力。

最近几个月当中他们已经进行了多次的谈判,但是大汉一直都不肯做出任何让步,语气也越来越严峻,让他倍感煎熬,然而国内却也没有给他多少安慰,反而一直都在催促他尽快以幕府这边坚持的条件和大汉达成妥协。

两相夹攻之下,也难怪柳生元斋这么煎熬了。

最近,随着大汉的态度日趋生硬,这种煎熬变得越来越剧烈,柳生元斋勉励应付,心里却已经叫苦不迭,但是奇怪的是无论他怎样发信催促国内的高层们尽快做出让步的决断,但是国内一直都没有新的指示,没有同意的表示也没有拒绝的表示,好像一切都已经石沉大海,而自己已经被遗忘了一样。

这种异常的现象让柳生元斋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就连头发都白了不少。如果是有熟悉的人在身边的话,他们恐怕都不会相信,几个月前还龙行虎步的大剑客,如今却已经变成了这样的一副模样。

他沉默地跟着人,来到了他已经再熟悉不过的官署当中,进入到了那一间他多次停留的房间里,静静地等候着大汉官员的到来。

按照最近几个月来的经验,今天大概也不会谈出什么结果来,最后就会变成这群大汉官员对他群起攻之,他也已经做好了被逼到墙角的心理准备。

不过,虽然两国间的关系现在还是很僵,但是大汉商业部的官员们倒是都很有涵养,除了在谈判时寸土不让,坚持立场逼迫幕府让步之外,其他时候都还算是彬彬有礼,对他并没有什么无礼的举动。

他并没有等待多久,门就又被重新打开了,大汉的官员们纷纷进入了这一间房间,坐到了他的对面。

因为已经多次打了交道,所以这些官员的面孔和名字他都已经记在心里了,连忙起身相迎。这些官员们当中他最熟悉的是副司长贺景堃,多次谈判当中他也充当了大汉主要代表官员的身份,虽然圆脸上总是笑呵呵的,但是谈判的时候可让柳生元斋吃足了苦头。

不过,令柳生元斋惊诧的是,贺景堃的旁边还有一个人,这个人看上去三四十岁的年纪,留着细细的胡须,面孔也十分严肃,贺景堃看上去对他十分恭敬。

并且,更令他惊奇的是,当大汉的官员们落座的时候,贺景堃并没有和之前一样坐到主座上,反而是这个今天初来的中年人坐了下来。

这难道是……柳生元斋原本已经如同死灰的心,突然产生了一丝悸动。

“柳生大人,跟你介绍一下。”贺景堃笑眯眯地看着柳生元斋,一副老朋友老相识的架势,“这位就是我们大汉外务司的司长孔大人……”

“孔司长?!”即使原本已经心里有了些底,但是真正听到的时候,柳生元斋仍旧忍不住浑身颤抖了一下。

外务司的司长孔璋他一直都是早闻其名了,他负责大汉对外外交事务,说起来原本他就应该和这个人打交道的,但是因为幕府和大汉现在并不是十分正式的外交关系,所以他现在只能算是幕府在大汉的商业代表,一直都是跟商业部打交道。

他在大汉已经几年,也深知大汉官场上的一些暗规则,外务司的头衔虽然低,但是这个外务司是大汉的丞相直属的部署,而且十分受丞相本人的重视,所以大汉官场内部一直都将外务司看成了内阁一部,这个孔璋孔大人,自然也能算个不挂大臣头衔的大臣了。

对比幕府,那就是老中格,是比他高一级的,贺景堃对他这么恭敬,自己自然也应该更加毕恭毕敬。

只是他心里却在疑惑,为什么今天的谈判居然把这个孔司长给找来了。

“柳生大人,久仰久仰。”这个孔司长也是一脸的笑容,看上去十分和善,“一直都听说您待人谦逊,谈判却十分老到,让我们大汉的官员们都十分头疼,今天一看,果然是贤臣之相啊。”

“鄙人一直都是希望能够维护两国关系,让大家都和气生财的,奈何现在有上命在身,不得不坚持己见,维护我国的利益,以至于冲撞了几位大人,惭愧,惭愧……”柳生元斋摇头叹气,显得有些精神不振。

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折腾,他确实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了,决心等这场风波过去之后,就想办法向幕府辞去这个职务,回国。

“哪里哪里,为国尽忠本来就是人臣的本分,柳生大人既然身为幕臣,那么为了幕府的利益寸土不让,是应该的,说实话我们私下里谈到的时候,倒有些佩服你了。”孔璋大笑了起来,“只希望等下柳生大人对我就不要那么严肃了啊,我这个人喜欢广交朋友。”

“孔大人也是要参与到谈判当中来吗?”柳生元斋心中一动。

“是啊,当然了,现在商业部的同僚们谈判一直进展寥寥,上头十分震怒,只好派我过来试试运气了……”孔璋笑着点了点头。

“我国还是之前的立场,我国十分希望贸易不受干扰,并且希望两国关系能够持续之前的友好状态。”一听到对方是谈判对手,柳生元斋连忙重新严肃了下来,绵里藏针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我们现在已经准备好重启铜出口了,只要贵国一声令下,那么两国之间的贸易就可以立即恢复,不再会受到阻挠。”

“柳生大人还真是尽忠职守,我闲话还没有说话,这么快就摆出态度来了,难怪大家都说你难缠!”孔璋却没有第一时间表态,反而继续大笑,“想来大人还没有听说过我们这边的新的谈判条件吧?”

“谈判条件?”柳生元斋愣住了,“贵国又要追加新的谈判条件吗?”

他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幕府一直都没有授意他让步,所以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原本的立场上坚持,大汉现在提出的条件他基本上都没有答应,既然这样的话,大汉为什么又还要追加条件呢?这不是明摆着没有意义的事情吗?

但是孔璋却摇了摇头,“不是追加,是重新提出条件,之前的谈判进程太过于缓慢,朝廷已经等不及了,于是决定重新更换谈判条件,主要有三条,还请大人仔细听听?”

大汉终于承受不住压力,准备让步了吗?一瞬间,柳生元斋的心里泛出了无尽的喜悦,然而,这股喜悦,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给击碎了。

第1614章炮击,炮台

“三项原则条件之一,此次两国纠纷,之所以闹到如此令人难以解决的棘手地步,就是因为幕府篡权乱政,胡乱行事,所以为了两国关系着想,贵国幕府必须在限定期限内,结束篡权乱政的暴行,还政于贵国的朝廷,让两国关系尽快恢复正常。

其二,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已经给我国造成了重大损失,并且幕府肆无忌惮胡乱行事也给我们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贵国必须给予足够的赔偿,其数目为五千万两白银。

其三,为了保障两国之间的贸易在未来能够持续平稳,不再受到此类事件的影响,我国朝廷正式要求贵国在限定期限之内割让长崎港作为我国的商港,并且承认我国的商人在贵国具有特殊地位,不得随意限制或者逮捕。

三项原则条件是本次我们两国的谈判基础,缺一不可,还请贵使知悉。”

随着孔璋的叙述,一直都在静静听着的柳生元斋,神情变得越来越古怪,最后他仿佛是看一个疯子一样地看着孔璋。

“孔……孔大人,这些都是贵国正式提出的条件吗?”

“当然是了,我身为大汉官员,难道还能在这种事情上作假?”孔璋笑眯眯地从旁边拿出了一本文本,递给了对方,“这里是我们的文书,还请大人过目,看看自己有没有听错。”

柳生元斋仿佛中了邪一样,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来,接过了文书,然后仔细地看了下去,最后,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听错,这三项条件确实是大汉现在的要求。

“柳生大人,你觉得这些条件如何?”等他看完之后,孔璋不紧不慢地问。

一阵血气顿时涌到了柳生元斋的脸上,他的脸瞬时就发红了,他按捺住了扑过去揍对方一顿的冲动,随手将文书扔到了桌子上。

“这些条件……我们断不能答应,一条都不会答应!而且连谈都不会谈!贵国这么做,难道是想要让两国关系就此破裂吗?”

“这么说来大人是不愿意同意了呢?”柳生元斋的反应并没有出乎孔璋和其他大汉官员们的预料,所以并没有引起任何反响,“既然如此,我看这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柳生元斋隐隐然感到有些不妙。

“此次两国失和,责任全部在贵国幕府手里。”孔璋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冷冷地看着对方,“现在这些条件,已经是我们为了挽回局势所作出的最后努力,既然大人不肯同意,那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大人……这是什么意思?”仿佛是心有所感,柳生元斋已经全身都僵硬了起来。

“我说得十分清楚,我们已经别无办法了,只能采用最后一点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孔璋仍旧不紧不慢,“既然谈判已经无法挽救形势,那么我们就只好以武力手段来挽回局势,让贵国重新恢复秩序,也恢复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

“是要打仗吗?”柳生元斋已经明白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还能再说出话来的。

“是的,打仗,从今日、从此时此刻开始,我国与贵国就已经是在交战了。”孔璋紧紧地盯着对方,“同时,因为幕府并非贵国的朝廷,也并非名正言顺的统治者,所以我们并不认为我们是在与日本国交战,这只是对幕府的讨伐与惩戒而已,还请大人知悉。”

“讨伐……惩戒……”柳生元斋下意识地重复,好像思维都已经混乱了一样。

这确实是一个恐怖而又意外的打击,在来之前他哪里想得到,今天居然会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是啊,惩戒已经开始了,很快就可以让贵国幕府明白现在天下到底应该谁说了算。”孔璋冷笑,“另外,还有一个事,在幕府改变这种倨傲无礼、不服王化的态度之前,我国朝廷断然不会再与其有来往,也绝不会将幕府再看作谈判的对手。”

也就是说,以后不会再谈判,甚至连和谈也不行吗?

这是何等的傲慢态度啊!

“你等贼子,莫要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不知道哪里来的气力,柳生元斋突然冲着孔璋等人破口大骂。“看现在的情状,你们怕是早就在准备对我国开战了吧?那为什么还要故意谈判?此等奸猾之辈……何德何能窃据中原?呸!”

孔璋没有回答,只是冷淡地看着对方,其态度之冷漠,好像他只是一只在鸣叫的猴子一样。

“你们不要以为你们赢得了我们!”眼看情势已经无法挽回,柳生元斋已经毫无顾忌了,冲着这些大臣破口大骂,“我们幕府经营日本几代人,军力强盛,粮草丰足,更加有日本国民万众一心!你们纵使船坚炮利,也绝对无法打败我们幕府!到时候倒要看看是谁难受?你们初定中原就四处攻伐,滥用民力至此,早晚会被民心所厌倦,到时候你们就是秦隋之流而已……不,秦隋尚且能够延续二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