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8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派毛利元信过来,第一是为了探知大汉的态度,看看他们是否一定要和毛利家为敌;第二是为了探寻两方合作、至少让毛利家借机行事的机会。

大汉军队一上来就表现出了极强的战力,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都保持着碾压式的优势武力,即使两方还没有交战过,但是长州藩上下也明白,自己现在的武力,是绝对不能挡住大汉军队的进攻的。

所以,在毕肃明确表示只要毛利家不为幕府死战就不将毛利家视作敌人之后,他也马上表明了立场态度,深怕因为幕府而招来了无妄之灾。

“贵藩果然是深明大义。”眼见对方如此知趣,毕肃也淡然笑了起来。“那我可以跟你做出保证了,”

虽然毛利家的实力未必有多强,但是毕竟扼守着本州岛的最南端、大汉军队北上京都的必经之路,他们如果能和大汉军队合作的话,当然是一件好事。对大汉军队来说,要面对的敌人越少越好。

不过,越是这样,越是不能在他们面前表露出窃喜,他故意表现得十分矜持,好像毛利家的态度对他来说并无多少重要性似的。

“多谢将军,如此一来,弊藩上下就该放心了。”得到了毕肃的亲口保证之后,毛利元信显然松了口气。“我们毛利家,对幕府的仇怨极深,断无帮助他们的道理,唯愿大汉能够一鼓作气,彻底击败德川幕府,为我等出一口气!”

虽然口上如此说,但是毛利元信也看出来了,他只是大汉的一个战地的军官而已,虽然地位很高但是应该是不能站在大汉朝廷的立场上做出一个决断的,所以他的表态还是不能完全相信。

虽然长州藩上下分析了很久之后,都得出了大汉会优容那些中立或者投靠他们的藩主,并且他们对岛津家以及立花家的态度也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但是没有得到可靠的保证的话,心还是不太安稳。

还是得见到大汉的总大将以及发布《九州奖惩令》的那位大汉使臣,和他们建立联系确定态度才行。

两人一阵沉默之后,眼看面前的大汉将军一直都没有开口的意思,毛利元信只好继续说了下去。

“将军的意思,我们已经明白了,我们也一定会配合将军的行动,只要大汉军队想要北上和幕府交战,弊藩绝对不会予以阻拦。现在大汉军队在九州武功赫赫,想来很快就要进军京都了吧……将军,可否让我等使者去参觐贵军的大将和贵国天子派过来的使者呢?”

“若是想要参觐,你们自然可以去参觐。”毕肃倒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现在我们大汉的大将和使臣已经在长崎城驻节了,你若是要去,那就去吧,我会让一些士兵护送你的。不过现在九州岛上的秩序还是比较混乱,使者路上要小心。”

“多谢将军美意,我们自然会小心的。”虽然听到长崎已经落入到大汉手中、并且成为他们军政大员的驻节之地令人有些感慨,但是毛利元信还是再度向毕肃行了个礼。

接着,他突然放低了声音。

“如果贵军对细川家实在有成见,并且想要用细川家的性命来立威的话,我们毛利家倒也可以帮忙。”

还没有等毕肃表达意见,毛利元信突然有些诡异地笑了起来,“不瞒将军,现在小仓藩城当中,已经有不少人对细川家不满了,他们都不愿意跟着细川家去送死,如果将军真的希望要他们的性命,我们可以暗中说和。”

因为心里期盼毛利家能够来帮助自己,所以自从毛利家的使者驾临之后,细川忠利对他们十分殷勤,没有多少防备,毛利家原本就和小仓藩来往甚多,这次更加借机和小仓藩当中的一些重要人物暗中进行了会谈——当然,确实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了细川家和幕府殉葬。

准备拿细川家来作为取悦我们大汉的工具吗?毕肃心里冷笑了起来。

不过,能够借此而少让大汉军队受点损失,总是好事。

“那就按使者所言吧。”他大笑了起来,“请回去告诉那些有心人吧,三天之内如果献出城池,我们只要细川家全族的性命,如果三天之后还是没有做成的话,那就不要怪我们了!”

“相信他们会做出明智的判断的。”毛利元信仍旧微笑着。

当天,毛利元信回到了城中,然后将大汉军队愿意饶恕细川家的消息告诉给了藩主细川忠利,然而他的高兴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在当天夜里,几位得到了真正信息的藩中重臣们就在深夜当中发动了兵变,细川忠利和他的子女们统统被杀死。

毕肃所给的三天期限仅仅只过了一天,小仓藩城就在毛利家的帮助之下被打下了,大汉军队进抵到了九州岛的最北端,也由此正式控制住了整个九州岛。

这是一个十分辉煌的胜利,当然这对他们来说,只是完成了整个目标的'第'一部分而已,剩下的路仍旧很长。

拿下了小仓藩之后,一群大汉军士带着毛利元信南下长崎,准备让他参觐大汉的大将和使臣,然而他们扑了个空,因为当时赵松和周璞等人已经带着参阵的各地藩主们前去攻打久留米城了。

毛利元信不愿意在等待当中浪费时间,所以他干脆再度启程,从长崎向久留米城进发,这次终于赶上了周璞等人的脚步。

因为久留米藩已经被整个平定,原本周璞和赵松已经打算回师,但是听到了长州藩毛利家的使者到来的消息之后,周璞还是抽出了时间接见了这位使者。

“在下毛利元信,参见天使!”一见面,毛利元信就向这位使者毕恭毕敬地行了礼。

经过他这一路上的见闻,尤其是见识到了九州残破的景象、以及大汉军队的兵威之后,他更加坚定了一定要让长州藩避开这次兵灾,不为幕府愚忠殉葬的决心。

在来久留米的途中,他几次思索,应该怎样更加体面地向大汉投诚、尤其是怎样体现出本藩的地位和作用来,提高大汉对自己的重视,为战后的毛利家争取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

所以一见到周璞,他就诚惶诚恐,一心想要表现出对他的恭敬来,因为他知道,这个人代表大汉天子,随口的几句话,可能将会决定毛利家在战后日本的地位来。

“免礼。”周璞随口就让他起来。

经过这阵子和那些诚惶诚恐的藩主们的来往之后,周璞已经习惯了别人对自己毕恭毕敬的样子了,举手投足之间也多了几分大国使臣的威仪和骄矜——当然,因为头发之前剃过现在才长出了一些短发,所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并没有人敢因此而对他有半分不恭。

“贵藩既然派你过来觐见我,想必是已经有了定计了吧?”周璞直接开门见山。

“是的,弊藩想要和岛津家以及立花家一样,向大汉投诚。”毛利元信再次跪倒在了地上,然后以头触地,“还请天使开恩,让弊藩可以保住原有的领地人口。”

“我们此行来是为了讨伐幕府,不是为了和各藩为敌,所有投诚我们的藩主都可以保全领地,甚至加封。”周璞不动声色地给了他们一个利诱,“不过……贵藩毕竟是在本州岛上,领地牵扯的地方甚多,真的已经全体一致同意投诚我国了吗?”

“弊藩之前和幕府仇深似海,德川幕府无故减封,让弊藩蒙受了巨大损失,先代藩主都含恨而终,如今想起来弊藩上下也是切齿痛恨……如今有了反抗幕府的机会,我等怎会放过!”毛利元信颇为激昂地回答,“投诚大汉,效忠王命,这是我们藩内重臣们一致的主张,也是藩主的决定,所以一定可以实行。当然,藩内也有一些不识时务的顽愚之辈,不过我们可以自行消灭,不用劳天使费心……”

周璞并不知道,他口中的顽愚之辈,赫然正是毛利家内部的一些重臣。

毛利辉元在关原之战失败、藩内被大量减封等等重大的打击下,心怀失落,十分沮丧,早早地将家督之位传给了毛利秀就,不过因为毛利秀就当时太年幼的缘故,所以毛利辉元一直都掌握着实权。

在八年前,毛利辉元去世,当时毛利秀就已经三十岁了。原本藩政应该就此由毛利秀就这个藩主名正言顺地来处理,然而却出了问题。

毛利家重臣毛利秀元,在之前作为毛利辉元的养子和大将,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成为了辉元倚重的对象,关原之战的时候曾经奋力为毛利家作战过。不过到了关原之战之后,因为幕府势大,他投入到了德川家的帐下,被幕府任命为长州藩的支藩长府藩的藩主,并且一直都居住在江户,成为了历代将军的亲信。

他尽心为幕府效劳,娶了德川家康的养女,并且多次谋划过继续削弱长州藩的行动,曾经打算过诱使毛利家另一个支藩的藩主毛利就隆脱离毛利本家。

在毛利辉元死后,他以毛利秀就的监护人自居,一直在江户城内遥控长州藩的时局,被藩主毛利秀就深深记恨——这也是毛利秀就那么轻易就打算叛离幕府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毛利秀就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把毛利秀元在藩内的亲信们一并以幕府逆党的名义铲除——尽管他们也许也一样想要投降大汉。

第1641章德川乃天下敌

周璞并不知道毛利秀就在暗地里的考虑,不过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乎,和岛津忠恒一样,不管他怎么在藩内清洗自己的反对派,杀死那些不服从自己的藩臣,只要他们能够投靠自己,帮助大汉进兵日本的行动,那他都无所谓。

“那贵藩就先做准备吧,务必要在我们的宣告到来之时,竖旗反正。”他淡然下达了命令,“今后我们还有很多地方用得着贵藩,还请贵藩多多支援。”

“那天使什么时候下达宣告呢?”毛利元信连忙问,“弊藩若是能够知道大汉具体的进军日期的话,也好早作准备。”

他却不知道,周璞现在根本无法给他一个明确的回答,因为这些问题现在大汉军队内部还有争议。

在大汉军队之前的计划当中,拿下九州岛之后就应该全面修复港口,然后把九州岛挡成是新的进军跳板,继续通过海船向被进攻,甚至直逼江户,所以应该集中兵力,以最大的实力去直击幕府的最强处,争取尽管定鼎。

不过在商谈对日进攻的国务会议上,周璞提议为了加强大汉的打击能力,干脆使用附从军北上进攻京都,如果能够攻占京都的话,一方面能够将日本朝廷掌握在手中,加强大汉的号召能力,进一步削弱日本人的抵抗心理;另一方面也能够牵制幕府的大量兵力,为大汉在关东平原的大战提供策应支援。

在大汉天子本人的支持下,这一个计划的改动原则上得以通过,成为了大汉军队的主要作战计划。不过凡是计划就会有变化,需要临场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以适应形势。

周璞的工作十分顺利,在大汉军队的兵威的支持下,他借助各种手段,招揽了一大批九州豪族为自己服务,看上去让他们拼凑出一支军队渡海向京都进军也并非难事。

可是在大汉军队和幕府军以及各地的藩军几次交战之后,他们愕然发现这些藩军比他们之前预料的还要弱,士气和训练都十分低落,不客气地说就是近乎于乌合之众,所以对他们能否独自向北进军十分怀疑。

原本大汉军队打算只派出一小部分军队,带着各支附从军捏合在一起,形成一支北进的军团,可是现在看来,想要用这么一支军队进军京都却不会那么容易,派出压阵的大汉军队需要一定程度的加强。

至于加强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影响到接下里登陆关东的作战,现在大汉军队的最高层军官们还在仔细商议,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果。好在现在虽然大汉的监工们一直都在驱使劳工们出力,但是长崎港还没有完全修复,所以现在军队高层倒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商讨下一步的对策。

既然这个问题还没有商讨出来,那自然就不会有一个准确的进军京都的开拔时间,所以周璞现在实在也无从奉告对方。

“现在大汉军队需要休整,暂时没办法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来,不过你放心,进军京都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且很快。”周璞并不打算将这些实情都高知给毛利元信,只是很含糊地带了过去,“贵藩只要做好先期的准备就好了,到时候随同我军一并进军京都,以逞多年之夙愿。”

“只要有扳倒幕府的机会……弊藩当然是不愿意落于人后的。”毛利元信再度做出了保证,“不过,有一件事在下还是想要问清楚——在天使发布的檄文当中,提到过要为弊国恢复纲纪,似乎有让朝廷重新君临日本之意,而且从法皇陛下和天皇陛下突然消失的情况下,弊国的朝廷,似乎已经与贵国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默契,那么请问,大汉如果成事了的话,朝廷将会置于何种地位,弊藩又将需要如何自处呢?”

“贵国朝廷……已经从京都消失了?”周璞有些惊喜,“这是真的吗?现在可否还有别的消息?”

在他之前的策划中,大汉进兵之日,一条兼遐和二条康道等人将会带着日本的法皇和天皇逃离京都,想尽办法来到九州的境内,然后以朝廷的名义发布宣诏,号召各地大名起兵反对幕府,可是自从大汉进军之后,九州和本州岛的消息已经隔绝了,周璞一直都没有听到日本朝廷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谋划成功了没有,自然有些牵挂。

所以,当听到了他们确实已经从京都逃亡了的消息之后,这当然会让他感到喜不自胜。

“看来天使现在还不知道啊……”毛利元信眼睛一亮。“莫非朝廷现在还没有来到九州?”

朝廷的剧烈动荡,左右大臣和法皇以及天皇——几乎是整个朝廷的中枢顶端——同时失踪的消息,当然是一个天大的新闻,几乎就在当天就传出了京都,在大汉进军九州的第二天,毛利家就收到了这个消息,当时就感到十分震骇,他们都没有想到,大汉居然这么处心积虑,而且朝廷居然也会这么配合。

他发现大汉和朝廷的联系并不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紧密,同样也发现了大汉现在对本州岛的局势并没有多少掌控力的事实——这些东西,可以提高长州藩的议价能力,至少他知道本藩对大汉的价值是很高的。

“很遗憾,现在贵国朝廷的下落,我们还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相信既然他们能够逃出京都,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和我们联系上的,我深信他们能够安然无恙。”周璞倒是十分老实地承认了,“另外,贵国朝廷的举动,很显然已经证明了他们非但不与幕府一条心,而且是将幕府视作敌人的,贵藩也不用再有所顾忌了,剿灭幕府这帮乱臣贼子,这才是大义名分之所在。”

“朝廷既然有号召天下讨伐幕府之意愿,作为臣子,我们毛利一族当然会顺应朝廷之号召。”毛利元信毫不愧疚地说,“另外,天使请放心,我们会帮助天使搜索朝廷的,只要一找到他们就保护起来,免得落入到幕府的手里。”

“这就有劳贵藩了。”周璞现在心情甚佳,连带得对毛利元信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不过……刚才的问题,恕在下还想再问一次……大汉如果成事了的话,朝廷将会置于何种地位,弊藩又将需要如何自处呢?”停顿了片刻之后,毛利元信坚持想要得到本藩战后处置的信息,“还请天使告知弊藩,让弊藩先行有个准备。”

这个问题对毛利家至关重要,甚至是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哪怕拼着会惹大汉使臣不高兴,毛利元信还是要从他的口中得出一个具体的承诺来。

“我们既然是为了匡扶贵国朝廷、恢复贵国的纲纪而来,那我们当然在战后要扶持贵国的朝廷。”周璞先是沉默了一下,然后字斟句酌地回答,“我们已经跟贵国朝廷达成了默契,战后会将京都和邻近地区都奉还给贵国的朝廷,由他们直统。”

毛利元信稍稍僵了一下,但还是没有说话,等待着这位使臣继续说到自己这里的处置方阵。

“京都和邻近地区。”说得十分宽泛,既可以是指近畿地方的山城国、大和国、河内国等五国,也可以更加扩大范围,变成十国甚至更多。虽然大汉的使臣没有明确,但是想必战后朝廷将会得到一片很大的领地,成为强大的势力。

这对毛利家来说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朝廷本就有大义名分,更加是名义上的毛利家的君主,如果他们再有一片根据地,握有巨大的财力和物力的话,那肯定会给毛利家带来极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毛利家如果还是只保有现在这一片小领地的情况。

所以毛利元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忧色,等待大汉使臣的宣告。

“当然,我们除了满足贵国朝廷的需要,扶持它之外,对贵国的忠臣、以及帮助我们剿除幕府的功臣都会予以封赏,而且出力越多,就封赏越大。”周璞看出了对方的期待和忐忑,所以微微笑了起来,“在此我可以跟贵藩做个承诺——如果贵藩、毛利家愿意为大汉效力,帮助我国匡扶贵国的社稷的话,我国愿意作保,让贵国的朝廷在战后把被德川幕府掠走的领地全部归还给毛利家。”

他的语气十分平淡,但是在毛利元信听来不啻是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