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武夫-第8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国国主如此识大体,真是贵国之幸!”眼看那位‘法皇’如此精乖,周璞的笑容愈发随和了,“如此一来,我们两国就可以明确关系,以后世世代代相安无事,贵国繁荣昌盛指日可待!右府大人请放心,我国素来守信,对贵国之前的承诺绝对不会改变,只要贵国朝廷之后继续臣服于我国,那么贵国朝廷就一定会在辖区之内恢复当年的权柄。”

虽然这话看上去十分振奋,但是辖区之内的限制,仍旧说明了大汉的主要政策依旧是维持之前的现状,让各地的藩主们继续统治自己的辖地,而不是建立朝廷对整个国家的直统。二条康道深知大汉的政策,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不过他还是感到有些失望。

不过他还是抛开了这种失望,再度试探起了这位大汉使臣,“在下从毛利藩主那里,听闻天使已经和毛利家达成了协议,要让毛利家恢复在丰臣秀吉时代的领地,对吗?”

“正有此事。”周璞马上就应了下来。“毛利家熟悉西国的情况,而且家中累世将门,麾下将士众多,能够作为我等一大助力,所以给出一些封赏也是应该的——莫非右府大人对此有什么意见吗?”

“当然没有,在下也觉得这个安排十分合适,事实上朝廷本来也想要这么封赏毛利家。”二条康道连忙说。

他本来就对此没有意见,西国既然不在朝廷统治之下,那在谁的统治之下对他们也无关紧要,况且朝廷本来也如此打算,他真正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另外,除了确认领地之外,因为毛利家的功绩,朝廷还打算对毛利家进行另外的封赏,让毛利藩主做朝廷的太政大臣……敢问天使对此有何意见?”

朝廷之前给了毛利家这个许诺,但是后来大汉似乎对毛利家表现得十分生气,所以二条康道不得不现在探询一下大汉朝廷的意见,免得给自己惹祸上身,白白触怒大汉。

当然他不会知道,自己无意中也为大汉创造了过问日本朝廷官位勋赏的先例。

“毛利家劳苦功高,贵国朝廷想要封赏无可厚非,况且贵国朝廷的官位是由贵国朝廷自行封赏的,若想要给他什么官位,原也是你们的自由。只是……”周璞先是铺垫了一下,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若贵国这么安排的话,恐怕是过于高格的奖赏了吧?怕是会让其他藩主寒心啊……比如岛津一族,就可能会愤愤不平,毕竟岛津家与毛利家有些世代积累的矛盾。”

二条康道微微一愣,显然没有想到周璞居然会提出这样的意见。这两家的矛盾他是知道的,可是岛津家为什么就能够置喙朝廷的决策和任命呢?

“哦,有件事我还没有知会右府大人。”周璞微微一笑,然后勒马凑到了二条康道的旁边,“我之前来到九州,第一个响应了我号召、准备起兵反对幕府的就是岛津家,为了重赏岛津氏,为了鼓励各大名起来反抗幕府,所以大汉朝廷决定给予他们重赏……嗯,就是在战后,将九州岛全岛封给岛津氏。”

“什么?!”在听到了大汉居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时,二条康道果然大惊失色,“这……这……居然是要将九州全封给岛津家?”

“是啊,这是朝廷的决定,而且已经昭告给了九州诸位大名。不得不说这个效果还是很好的,现在九州诸位大名都摩拳擦掌,纷纷想要在之后的战事当中立功,为本家也谋取奖赏呢。”周璞的脸上仍旧带着平静的笑意,“这件事事关重大,还请右府大人早点说动贵国朝廷,下诏确认吧,免得寒了岛津家的心,那可不好……”

周璞的语气很平常,仿佛这不过是一件小事,顺口一说而已,可是在二条康道听来,却不啻为一声惊雷。

他的血液好像凝固了,手也在微微发抖,心里已经恼怒到了极点。大汉之前跟毛利家承诺恢复旧领,已经是在干涉日本的国土安置了,不过那和朝廷的意思不谋而合,倒也还能够忍受;可是现在,冷不丁的居然提出了他们已经跟岛津家达成了协议,已经将整个九州岛拱手相送!

大汉事前毫无通知,现在倒直接知会了,显然要朝廷默认这项交易,下诏确认岛津家在九州岛的统治,甚至连从中提一点意见都不行——专横跋扈莫不以此为甚。

因为这个消息实在太过于突然,所以二条康道事前毫无准备,现在更是口干舌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右府大人,可是有些为难呢?”周璞静待了片刻之后,再问了对方,“若是右府大人觉得这项任命事关重大,不好仓促做出决定的话,我们大汉的朝廷可以先行给萨摩藩主以封赏,这样也让贵国朝廷方便行事了许多……”

“不,还是不用了!”果然如同周璞所预料的那样,二条康道马上就表示了反对意见。

虽然他现在心绪混乱,但是他也知道,绝不能以大汉朝廷直接封赏岛津家九州岛的方式,来确认这个现状,否则岛津家乃至九州岛日后到底还算不算日本的,都殊难预料。

“那右府大人是作如何想呢?”周璞也十分从容,并没有坚持,他原本就只是想要吓唬一下对方,让他们尽快做出决定而已。

他知道自己的条件十分苛刻,但是他更加知道,既然已经上了大汉这条船,他们就算想要下船也没机会了。更加苛刻的条件还在后面。

经过了片刻犹豫之后,二条康道已经从最初的冲击当中恢复了镇定,也恢复了一点理智。

他已经看清楚了,既然大汉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承诺,那么九州岛变成岛津家的领地也就是既成事实了,他就算反对也没有意义,恐怕只会惹来大汉和岛津家两方的嫌隙而已。

既然如此,还不如就此承认现实,反正九州岛本就不是朝廷的直辖领地,反正要避免最坏的情况,保住朝廷对日本所有藩主名义上的统治之权。

“岛津家乃朝廷的忠臣,之前就与幕府不睦,只是碍于幕府势大才不得不虚与委蛇而已,如今能够站出来反抗,实乃国家之幸,就算给予封赏也是应该的。”他勉强振作了精神,然后以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确认了周璞这项要求,“对九州岛,朝廷一定会予以正式的封赏,不需要让天使为难。”

“如此就最好了。”周璞点了点头,显然对对方的态度十分满意。“那还请右府大人赶紧告知给贵国国君吧,也好早点了却此事。”

顿了一顿,他又笑了起来,“这下右府大人知道为什么我说为难了吧?岛津毛利两家本来就不睦,战后两家都拥有大片的领地,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若是贵国朝廷直接将太政大臣的封赠给毛利藩主,那岛津家该作如何想呢?还请大人三思。”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既然战后岛津家和毛利家都会成为拥有大片领地的强藩,那朝廷该如何对待和平衡他们,就需要细致地思量了,不能够轻易得罪他们,最好要让他们实现平衡,共尊朝廷。可是二条康道现在心思颇为混乱,他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决定还是先拖下去,尽快跟左府商量。

“大人说得我都明白了,既然如此,那这项提议就暂时搁置吧。”他脸色十分苍白,在马上都有些摇摇晃晃了,“朝廷会研究出一个方略来恩赏这两位藩主的。”

“可不会仅仅只有两位而已!”周璞又摇了摇头,“右府大人莫忘了,其他投靠我们的藩主也需要封赏!他们为朝廷聚义,朝廷可不能让这些人寒心啊……”

随着九州岛落入到岛津家的手中,上面那些其他姓氏的藩主就会失去领地,他们需要在本州岛上取得新的领地来安置自己,而周璞现在就是他们的代言人,他也乐于利用这种地位。

“右府大人,干脆这样吧,战后这段时间,贵国朝廷的领地安堵和封赏,由我来参赞,我来按功劳去评定封赏,贵国朝廷予以确认。这样才能平抚将士之心,不至于生乱。”

第1655章倭京就在眼前

尽管现在已经身处于那种刚刚从打击当中恢复过来、尚处波澜不惊的状态当中,但是听到了这个要求之后,二条康道还是倍感刺痛。

表面上看,九州岛既然已经给了岛津家,那这些九州岛上投靠了大汉的藩主们自然需要别的领地来酬功,这无可厚非。这是这原本是大汉要面对的问题,却转嫁到了朝廷的头上,实在让人有些难受。

更有甚者,大汉还要借着这个机会,主动干涉到对藩主的封赏当中。所谓酬功,最大莫过于割地许人,这样的恩赏自然也最为人所铭记,作为效忠的依据。如果朝廷给他们以封地,那就是恩自上出,还说得过去,现在大汉插手进来,这些藩主到底是感恩朝廷还是感恩大汉?到底是听从大汉的命令还是谁的命令?

想来他们是不会对朝廷感恩的。

更让人忧虑的是,如果大汉插手到对这些人的封赏当中,那会不会影响到朝廷的领地?日本国内总共也就这么大,现在已经有大片土地被封了出去,再这么封赏下去的话,朝廷的领地还能剩下多少?

眼下大汉已经给了他们这么多惊喜,要是真的再来这一出的话,那岂不是让他们白忙活一场。

“各藩藩主既然为国出力,封赏自然是应该的。”二条康道只觉得口干舌燥,抓紧了缰绳才让自己没有跌落马下,“不过,大人,弊国流传千年,封地恩赏早已经有了定规,若是贸然改动的话,恐怕难以施行。另外,弊国朝廷难处甚多,实在难以大片封赏,还请大人体谅……”

“怎么?右府大人是害怕封赏太多影响到了贵国朝廷?”周璞正色看着对方,“大人这就想差了,我之前就已经说过了,我朝最重信义,既然已经答应了贵国朝廷,那就断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情。”

先安抚了二条康道之后,周璞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这些藩主的封地,是绝不会侵夺贵国朝廷的领地的,只会从其他地方割取,比如幕府的领地、比如那些亲附幕府的藩主领地,这样的话,这些藩主日后也可以作为贵国朝廷的屏藩,拱卫京畿,岂不甚好?”

二条康道这才稍稍定下了心来。只要大汉不打算食言,把原本答应的近畿都收走,那就算大汉干涉到了战后的封赏,也还是可以忍耐。

他明白大汉现在就算想要自行其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干涉,只能默认,而且他更加知道,对大汉争辩现在没有任何好处。

大汉虽然横行霸道,但是他们看上去还是要用朝廷这个招牌,事前的承诺也不打算违背。而只要他们不违背诺言,朝廷就可以拿到实地,还有大义名分在手,终究还有翻身的机会,至少比之前只能在幕府面前苟延残喘要好。

“既然大人是这么想的,那在下也无话可说……在下一定会知会朝廷,让他们尽快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办,决不让大人为难。”他平素脾气直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可是今天在这位大汉使臣面前却说得无比艰难,“只要能够打倒幕府,封赏功臣是应该的。”

违心地做出了步步退让之后,二条康道的心情极度颓丧不安,而周璞也不打算趁胜追击,所以也不再多言。两个人一时无话,只是骑着马朝前赶路,再也没有了刚才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

这种沉默持续了许久之后,二条康道终于排除掉了心中的不快,再度凑到了周璞的旁边。

“大人,在在下离开朝廷之前,弊国国君尚有一件事交代给了在下,这件事十分重大,需要得到大人的襄助……”

“何事?”看二条康道说得这么神秘兮兮,周璞本能地就有一些警惕。

“大人,不瞒您说,弊国之前迫于幕府的压力,不得不将天皇大位传给了皇女兴子,牝鸡司晨,这是大大不祥之事,在战后,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法……嗯,国君将会复位,重掌朝廷。”二条康道很精乖地换了一个称谓,“可是兴子毕竟是国君的女儿,血脉相连,不忍加于斧钺,但是幽禁的话,又难免会给有心人一些侥幸希望,日后恐怕会生出祸端来……”

虽然他说得十分恳切,但是周璞却越听越觉得疑惑,日本朝廷现在和幕府已经是势不两立,这个兴子天皇是德川家的血脉,被废黜是名正言顺的,本就没必要跟他请示。如果害怕后面事情有反复,那将兴子幽禁一生不就行了?

况且他也不觉得这个女孩子能有什么号召力。

“如何处置兴子,这是贵国皇家的内部事务,我们不会干涉。”他直接表达了看法。

“就是在这件事上,非要询问大人不可……因为,国君的想法是,能不能将废位之后的兴子,嫁予给天朝的某位皇族?大人你看,这样既可以免除弊国朝廷的忧虑,又可以让两国关系更近一步,成为姻亲之国……这正是万世亲睦的开端。”二条康道说完之后,小心翼翼地看着周璞,“天使意下如何?”

不得不说,周璞真的被这个提议给惊到了,他绝没有想到,日本朝廷居然会想要将被废黜的兴子天皇嫁到大汉来。

这到底是算和亲,还是算输诚呢?抑或是甩掉一个麻烦?

他们怎么想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应该怎么应对。

直接拒绝怕是不太好,可是贸然答应更是不行,事关皇室,自己必须谨言慎行,不能轻易表态,这个问题应该由京城拿定主意才好。思酌了片刻之后,他做出了决定。

“右府大人,贵国的这个提议,实在让人有些意外……我是没办法来决定的,不过我会将此事上报给京城,让天子来决定。”

“事关皇室,天使自然不便表态,在下自然可以理解……不过天使可以美言几句,让贵国朝廷能够看到我国的诚意和此事的利弊。”二条康道放低了声音,“只要天使能够帮我们说说话,不管成或者不成,我们都会感念天使之恩,竭诚以报!”

“我会尽快回禀国内的。”周璞也不多承诺什么,只是淡然点头答应。

这件事成或者不成,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只是尽个职责上报上去而已,至于竭诚以报之类的话,这些人跟他说了许多次了,他也没放在心上。只要大汉军队站在自己身后,也不怕他们不竭诚以报。

在来到了长州藩的藩城之后,周璞再次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他跟毛利秀就和毛利家的众位藩臣们相谈甚欢,然后一起研判局势,为接下来的行动达成默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汉海军的运输船继续运输军队和器械物资北上,然后在长州藩内集结,长州藩军由此声势大涨。不过,和岛津家一样,他们没有接受周璞等人的统一指挥,而是独立指挥自己的军队,对此周璞虽然略有些微词但还是接受了。

而在些时日当中,周璞在这里多次发布了文告,一方面痛斥幕府的罪恶,一方面则宣称大汉已经派大军上了本州岛,来到了日本的根本重地,要求的藩主认清楚形势,早日投顺大汉,不然就将被大汉视作敌人,未来将保不住家业领地。

在大汉军队屡屡进军得手、多家大名望风归降的今天,这种威胁变得格外有力,在周璞发布文告没有多久,周边就由藩主私下里派使者前来试探询问大汉是否能够放过自己了。

形势进展十分顺利,周璞也自然是春风得意,不过他也知道只要幕府还没有被完全打倒,他的事业就还没有成功,所以他也不敢懈怠,这些天当中一直和自己的参议官们一起商讨,努力学习带兵打仗的常识。

这段时间里面,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长州藩北部毗邻石见国和安艺国的边境,一直都没有出什么乱子,也没有被大军前来征讨的迹象,并且长州藩派往这些地方的哨探也并没有发现这些地方有大规模的兵力集结,甚至幕府一直都没有对长州藩的反叛做出任何回应,好像毛利家和大汉的登陆部队已经被他们都遗忘了一样。

这种反常的形势让周璞和他的参议官们都颇为疑惑,他们判断幕府已经对当前的形势束手无策,更加已经对大汉军队的兵锋产生了恐惧,所以不再打算征伐长州平定叛乱击垮大汉军队,只打算以守势的战略来和大汉拖延时间,让大汉在消耗当中不得不做出撤军的决定。

幕府的战略清晰明显,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明智,他们没有意气用事,主动兴兵过来和大汉军队决战,而是利用地利和防守来打一场消耗战。

既然这样,原本他们制定的“协助毛利家固守长州藩,击败幕府的征讨大军,然后再趁胜追击进军京都。”的战略已经不合时宜了。

他们想要借着自己这一路吸引幕府的军队,可是幕府现在好像对他们不为所动。

于是黄昌国和周璞商讨之后决定更改计划,从先防守再反击,该为自己这边主动进攻,向本州岛的腹地挺进,想来只要大汉军队逼近京都,那么幕府就算保守退让,也不得不和自己这些军队交战吧。

做出了定议之后,登陆的军队更加加快了集结的速度,然后大量被部署到了长州藩的北方边境,随时准备向北进攻。

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九州岛上的各藩藩军,经过了大汉一段时间的整编和训练之后,实现了统一的指挥,而不再像是之前的大杂烩,再加上被周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