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仪修佳在《电影双周刊》专题栏目中这样写道:“李毅华的每一部电影我都很研究过,除了佩服他的为人,更佩服的是他的才情,无论是他的编剧,还有他的歌曲才能。”
“编剧的重要姓,不言而喻,香港一直都轻视剧本的重要姓,一直认为只要动作、特效、恐怖等做好就行了,他们不理解一剧之本的魅力。纵观李毅华的电影,我们都会发现剧情安排的十分巧妙,一个个小小的故事链接起来勾画了整部电影。”
“经过李毅华的横空出世,编剧的待遇已经大大改善。但我认为这样还不够,因为编剧的地位还没有改变。编剧的不自信,外界的不轻视等等,让编剧的地位一直很尴尬。李毅华这个年轻人,提出电影票房分成,让本人大吃一惊,这绝对是一个创举,我相信此举一出,一定大大提高编剧的地位。好剧本才有好电影,这个道理非常浅显,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
“古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来嫉妒闲者。我相信电影圈里的很多艺人,都很嫉妒毅少的才能。昨天晚上,李毅华一首《宝贝,对不起》一定人很多人惊艳,现场作曲,短短的十来分钟由此经典,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情。摆脱了《老鼠爱大米》口水歌,引入了思想内涵,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经典。”
“末尾,不得不提就是毅少的幽默姓,在与香港开心果之称的肥姐斗嘴时,竟然不落后者,几次反客为主,气的肥姐几次想出手打人。所谓不打不相识,肥姐和毅少竟然在台下拜了干姐弟,真是世事无常呀!”
“我的好兄弟阿华,在电影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动作指导,还是剧本剧情。对于,他说得编剧待遇问题,我当然要和阿华保持一致,要知道他可是拿过国际大奖的,不像我,还在香港地界混的!”洪金保在接受TVB采访时说道。
“毅少,很有才的年轻人,我们公司第一部3000万港元的票房成绩,就是他的剧本。毅少的提议很中肯,我们公司也按照他公司的模式,成立了编剧部,没想到效果很显著。”麦嘉接受TVB采访时说到。
“毅少,我期待和他的合作!”成龙接受TVB采访时说到。
“今天看了《硬汉》,发现这部电影太棒了,要不是毅少,我一定错过这部电影”一个影迷接受采访中赞赏道。
“太棒了!老三太可爱了!我爱死老三了!”一个观众接受采访时说到。
。。。。。。。。。。。
主流媒体报道清一色的夸奖,八卦周刊为了争夺销量,则是唱起了反调。
“凭心而论,毅少太嚣张了,过度自信了,10万港元的投资能拍什么电影,一定是一部烂片!《硬汉》的票房扑街,还没有浇醒这个过度自信的年轻人,我相信10万港元的电影,一定会是他摔的鼻青脸肿。”
“一首毫无营养的《老鼠爱大米》让这个年轻人得意了,在‘欢乐今宵’又一次开唱了,一样的缠绵无力,一样的暧昧无限,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为它惊呼!”
。。。。。。。。。。。。。。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李毅华参加完节目后,效果充分好,《硬汉》的票房真是节节攀升,这出乎了所以人的意料。特别那些资深的电影人,本以为这部电影已经废了,没想到它又焕发了生机。
第164章东哥辞职
“我对这个电影很失望!”林柃东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这句话,心里异常沮丧,浑浑噩噩地来到了公司。
其他人跟他打招呼,他也好像没有看看似的。如果现在龙胜影业最不开心的人,肯定非林岭东莫属!
林柃东越想越难过,越想越转牛角尖,同时也对李毅华有点怒气,感觉他不应该在电视上指责他拍的电影,最后决定向李毅华辞职。
“付哥,你也在这里呀。”林柃东走进李毅华的办公室,没想到付宝荣也在这,没精打采地打了一个招呼。
“阿东呀,这么早来找毅少有什么事?”付宝荣一脸疑惑地问道。
林柃东垂头丧气地说道:“我是来辞职的!”
“辞职?为什么?”
“付哥,你就别问了!”林柃东神情沮丧地说道。
“哎!还是等毅少来到再说吧。”
。。。。。。。。。。。。。。。。。
李毅华来到办公室,见付宝荣和林岭东坐在那里,不过看上去,林柃东很沮丧,似乎被谁狠狠训了一顿,此时正拉拢着脑袋,一脸的不高兴。
“你们都在呀!”李毅华呵呵笑道。
林柃东斜睨一眼李毅华,悲伤地打了招呼,把头又低了下去,但是眼神却透着一丝疑惑。
那付宝荣叫了一声‘毅少’,但见林柃东沮丧的模样,又把到嘴边的话给吞了回去,对他试了一个眼神。
李毅华朝着付宝荣挥挥手,示意让他别多嘴,然后走到林岭东身前,坐在他的旁边:“东哥,怎么了?看起来好像不高兴,跟谁生气呢?”
“没有,我这是来辞职的。”林柃东悲伤地说道。
“辞职?”
李毅华皱着眉头,一脸疑惑地说道,“为什么?”
林柃东摇摇头,张了下嘴,埋下头不说话。
李毅华何等精明之人,看着如霜打的茄子的林柃东,一下子就明白了,肯定是因为昨晚的事,让他伤心了。
“唉!可惜,可惜啊!”李毅华忽然长叹一声,摇头道。
付宝荣顺口问道:“可惜什么?”
但话刚出口,他就明白了,肯定是李毅华开导林柃东的,他很乐意做其中的看客。
李毅华笑道:“可惜东哥见证不了《硬汉》票房的井喷了。”
林柃东心头一惊,疑惑地问道:“毅少,你又胡说什么的,《硬汉》已经成定局了,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了。”
李毅华摊开双手道:“刚刚收到院线方面的消息,《硬汉》第一次出现了逆袭增长。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全方面的宣传,它已经会焕发出第二春,造成票房井喷!”
“此话当真?”
林柃东心中一喜,赶忙问道。没想到它还会起死回生,这种感觉,真是大喜大悲呀。
李毅华呵呵一笑道:“当然,我难敢骗您,不信你自己打电话问院线老板不就行了,而且从现在开始,《硬汉》的票房绝对会越来越高!”
这还真是峰回路转啊!
林岭东皱眉瞧了李毅华一眼,忽然哈哈大笑起来,“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你在’欢乐今宵‘说那么多,只是为了引起观众的兴趣,吸引他们进电影院。”
你反应的也忒慢了点!
李毅华嘿嘿笑道:“我这还不都是为了节省点宣传费用,在加上有这个机会,还有肥姐在旁边的配合,才这么做的嘛。”
林柃东显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宣传,没好气道:“毅少,下回做这样的宣传提前打个招呼,行吗?差点没吓出心脏病,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哪能啊!”李毅华赔笑道。
他对林岭东可是十分敬重,而且林柃东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陪在他的身边支持他,在他心中,早把林岭东当做亲人看待了。
虽然已知李毅华昨天晚上并不是故意诋毁自己,但是一想起,李毅华昨天说的那些话,林柃东还是感到有些后怕,暗道:“看样子,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东哥,没和你商量不好意思,这也是在节目上临时起义。你知道的,在这个节目上,丑闻永远比正面新闻来的快。”李毅华翻着白眼道。
他说得到也不无道理。
林柃东点点头,又道:“但你也得事先让我知道啊!”
李毅华没好气道:“东哥,要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样的事是随机的,没法事先告诉你。”
。。。。。。。
林柃东听罢,变得哑口无言。
“东哥,现在还辞职吗?”李毅华一脸笑意地说道。
林柃东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自己是来辞职的,不过这时候他装起迷来,“谁说辞职了?刚刚只是给大家开个玩笑,我怎么可能离开龙胜影业呢?”
李毅华和付宝荣相视一笑!
。。。。。。。。。。。。。。。
“你什么时候又准备好一部电影了,我怎么不知道?”看到事情完美解决了,付宝荣再也压制不了心中的好奇心,看着李毅华问道。
“我也是在‘欢乐今宵’决定的,就是在那里我才有了这个想法。”李毅华看着付宝荣道。
“你这次准备拍什么电影?”林柃东也凑过来,好奇地问道。
“一部科幻大片。”李毅华说道。
“科幻大片?”林岭东看着李毅华,“毅少,没有搞错吧,10万港元拍科幻大片?”
“毅少,这件事还是要慎重呀!徐老怪的《新蜀山剑侠》就是先例,虽然全片视觉效果杰出,美术设计和演员造型亦有不同凡响之处,某些动作场面之灿烂夺目令人有叹为观止之感。但票房反应来看,可是亏大了!”付宝荣在旁边忧心忡忡地说道。
“你猜错了,这部戏以文戏为主,不涉及特效场面,全片在一间房子里展开。”李毅华一脸自信地看着两人道。
其实关于下一步戏他拍什么,其实李毅华已经考虑很长时间了,虽然现在李毅华拍出了三部还不错的电影,但是这部电影从各个方面来说都属于小制作,他自认自己还没有艹控大制作的能力,而香港今后几年的那些高票房,都是大制作影片,要不然就是有大明星加盟。
就在昨天的时候,李毅华脑海里蹦出来了一部以小博大的电影,绝对很有噱头。
“毅少,快说说是什么电影?”林柃东越发好奇地问道。
李毅华一脸神秘:“佛曰:不可说!”
第165章票房井喷
过一周全方面、立体化的宣传,《硬汉》的票房每天都在增长,渐渐出现了井喷之势!
“《硬汉》票房飘红,龙胜影业电影公司强力反弹,一千四百万票房吸入囊中!”——《明报》。
可能由于金庸的缘故,《明报》这份报纸破天荒的给出了一个版面,用来发表了关于《硬汉》票房大卖的新闻。这也在以前是想都不用想的,《明报》在香港就像是‘霸主报社’在内地一样的地位,更多是实事、政治、经济方面的刊登,像是电影方面,这还是头一次。
文中对于龙胜影业电影公司强力宣传电影,致使《硬汉》焕发第二春,票房大火引发的正能量给予全面赞扬,认为这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在文章最后,著名的学者编辑李东海对于近期频频出现的高票房,给出了很中肯的评论。
文章提到:“《硬汉》充满了正能量,这是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影片,适合任何年龄群体的电影,有一种人是专门为了消灭邪恶而存在的,报告sir,那就是我。老三的无私誓言让我感动,那种真正的硬汉,不一定很强壮,弱不禁风,戴一副眼镜,瘦小枯干,但就是那种人,有的时候发出的力量是非常之强大的。只要内心强大,有一颗充满正义的心,他就是一个硬汉!”
“**潮电影风潮还依然席卷着香港,影响着东南亚电影市场的风云变化,新公司、新人辈出如雨后春竹一般纷纷冒出来,香港电影的黄金期正如百花齐放一般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契机,这是一个拍电影的好时机!”
这段话在《明报》上一经发表,就引得很多电影人、学者、作家纷纷支持评论。众多人都从不断高涨的票房看出了香港经济带来的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影产业的快速进步。
《硬汉》的票房在这股风的吹捧下,无疑给影片带来了很好的宣传,票房也是缓慢的高涨,一路飘红。虽然这部片子不如《夜店》那样一举打破香港票房纪录,但是却也是让龙胜影业公司开始获利,大获成功。
“毅少宣传出奇招,再次掀起高票房影片,《硬汉》出现转机!”——《香港青年周刊》。
“电影票房高涨,《硬汉》开创奇迹!”——《苹果曰报》。
“不一样的毅少,不一样的老三,不一样的电影票房”——《星岛曰报》。
在《星岛曰报》文章中,对于这部片子的编剧和导演李毅华作了一次深入的报道,经过对李毅华的采访,和观看《硬汉》电影,深入解析了《硬汉》,认为它有四大看点:
“看点一:《硬汉》扛起半边天!在今天这个丑角当道的年代,硬汉梁佳辉拿着他的警棒,一大步踏上来,将众多丑角甩在身后。显然《硬汉》给这个五颜六色的、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影界赢来了一声底气十足的呐喊,清一色的硬汉们:无论是有点智障却执著如游侠般的梁佳辉,还是沉默镇定不屑于低级偷窃只盗文物的雅贼吴振宇,或者是语带结巴绷着脸却引人发笑的大款李毅华……《硬汉》中的硬汉们堪称个个够“硬”,硬碰硬之后,留下的是淡淡的哀伤和深沉的思考,显然独树一帜,态度鲜明。”
“在众多色情、搞笑片齐发之时,这部展现男人气概与英雄情怀的电影独树一帜,成为此时最大的一枝奇葩,收获了良好的票房与口碑。”
“看点二:看罢全片,梁佳辉的这个角色似乎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可以说,梁佳辉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用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一个智障人的思维世界。‘有一种人是专门为了消灭邪恶而存在的,报告sir,那就是我。’‘我叫王涛(老三大名),17次见义勇为,1平16胜。’这两句出自老三的台词,很好地说明了他与智障人的不同。手提警棒,穿梭于城市之中,只要遇到不遵纪守法的骗子、凶徒,他就会出手制止,真乃现在般的侠客!”
“看点三:硬汉吴振宇其实很温柔!演反派对于吴振宇来说并不是有难度的事情,不过这次的反派有那么一点点特殊。其实这个人物是个盗贼,是个坏人,但是他自己觉得他是好人中的坏人,他专门盗窃文物的,但是他又不屑于那种暴力的盗窃,黑社会呀什么的大家见得多了,不过这个坏人有点不太一样。他很有风度,也很浪漫很义气,他不屑于开枪,是个很难得很少见很有雅兴的盗贼,本人觉得他挺男人的。”
“看点四:毅少是心里不是表面!毅少饰演的是老三的情敌。他财大气粗,开着宝马护送一直未追到手的小草回家,岂料在小草家门口碰上了老三,几句话聊下来他才发现原来是情敌,为了显示硬汉气概,他先发制人的挥拳揍了老三,然后开车扬长而去。虽然这场戏很短,但毅少霸气尽显,一如既往的硬朗,很man的男人,我相信毅少这个角色绝对会深入人心的”。
李毅华看吧,摇头不止,没想到《星岛曰报》会这样评价这部电影,四个看点,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成为影片的看点了。
一个星期时间内,《硬汉》狂捞900万港元票房,再加上第一个星期,票房一共达到1468万港元,这样的票房在判断这部电影失利后是想都不敢想的,而接下来,票房还是一路高涨,票房涨了很多。
《福星高照》票房大卖之后,紧接着龙胜影业就推出这部《硬汉》,并且取得了这么高的票房,一时间让香港的影坛越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喜欢走进电影院来观看电影。
可以说,香港的电影的黄金时期确确实实的开始到来了。众多优秀的电影人都开始迈向成熟,崭露头角。
第166章各方反应
“怎么又是李毅华这个烂扑仔,一部票房扑街的电影,竟然起死回生了,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万票房了,真他妈的邪姓了!”嘉禾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里,邹汶怀一把把报纸摔在地上,脸色怒气冲冲大骂起来。在他对面做着一位中年男子,正悠闲地喝着茶,正是他的好伙计和合伙人,何冠昌,他们一起创立了嘉禾!
“阿怀,何必生那么大气呀,现在电影市场那么好,何必在乎这点蝇头小利呀,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是荷里活。现在李毅华那个年轻人,已经投石问路了,我们坐享其成就是了。要不是李小龙走的早,我们可能已经打开了荷里活市场,而不是像现在。。。。。。”何冠昌笑呵呵地在邹文怀耳边笑着说道。
龙胜影业《电锯惊魂》能在北美上映,这让他感到惊讶不已,没有谁比他们更知道那有多难!嘉禾一直都想打开国际市场,可是好莱坞排外让嘉禾举步维艰,这一次《电锯惊魂》在北美上映,又让他们呢看到了希望。
“阿昌,这点我也知道,但我发现现在有点养虎为患呀!一开始就应该把他扼杀在摇篮里,不让他有发展的机会。”《硬汉》的票房还大卖,这让一向眼高于顶的邹汶怀一阵着急,龙胜影业电影部部大卖,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霸主地位,前有新艺城,后有龙胜影业,这让他如坐针垫。
“阿怀呀!你呀!就是太小气了,现在龙胜影业已经羽翼丰满了,很难被打压下去。如果我们两家斗起来,一定会两败俱伤,到时候反而便宜了新艺城!”何冠昌收起笑容,关于到公司的命运,严肃地说道。
邹文怀不服气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一句话。
“李毅华这个年轻人可是志向不小呀!从这一年看来,他对海外市场情与独钟,拍片的风格基本上跟荷里活保持一致,真不简单。阿怀,香港的市场很小,要想公司发展,我们必须站立在海外市场,开拓海外!”对李毅华进行了一番研究,何冠昌指出了他的